赤壁赋导学案第二课时
高一语文必修2《赤壁赋》导学案
【课堂反思与总结】
【知识拓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描写。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或周围的环境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侧面描写可分为人物烘托和环境烘托两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五、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④客有吹洞萧者
⑤渺渺兮予怀
⑥而今安在哉?
六、翻译下列句子。
学法指导: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尽量不要遗漏要点。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课文,勾画重点文言知识,能初步翻译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然后对照课下注释修改完善并做好标记。
2、结合工具书,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
3、美读成诵,理解背诵。
第一课时预习案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诗、词、赋、散文方面成就都很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奇才。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名句填空
1、举酒属客,。
2、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
3、,渺沧海之一粟。
【学习反思及总结】
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管理!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作者与朋友月夜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应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话今的悲咽,再到他虽身处逆境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赤壁赋》导学案教师版
《赤壁赋》导学案教师版建议课时:做导学案2节+展示探究2节【学习目标】1. 了解苏轼,明确“赋”的特征。
2.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知识,能准确翻译全文。
3.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并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背诵课文。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认真研读课文,结合课下的注释通读、翻译课文;标注出重点词句、有疑问的词句。
2.认真阅读“教材助读”,重要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
3.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规范书写,认真答题。
限时70分钟。
4. A、B层学生全做,C层学生探究题一、三选做。
【教材助读】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
苏轼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则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就连书法,也位列“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
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2.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文体。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讲求声律、押韵;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3.乌台诗案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他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北京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赤壁赋》导学案第2课时
《赤壁赋》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赤壁赋》的形象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3、体悟《赤壁赋》的哲理意蕴,感悟苏轼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理解中国文人在人生遭遇挫折时的自我救赎,倡导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中国文人在人生遭遇挫折时的自我救赎。
倡导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问题一: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三: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逐段研读文本1、研读文本第一段问题四:本段的层次怎样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五: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六: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七:为何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文本第二段问题八:本段可分几层?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九: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十:本段的“悲”从何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十一: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十二: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读文本第三段问题十三:本段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十四: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十五:“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读文本第四段问题十六: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十七: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研读文本第五段问题十八:面对灾难性命运,苏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拓展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赤壁赋》导学案(第二课时)答案问题一答案: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赤壁赋教案第二课时(鲁人版必修二)
1.1 赤壁赋教案第二课时(鲁人版必修二)【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印发导学案【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思考讨论:第二、三段中作者的情感如何?悲从何来?学习和积累第二、三段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1、背诵课文第一段2、抽查字词3、齐诵全文二、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三、研习第二自然段(一)齐读课文第二段(二)研习课文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于是:在这时候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舞:使动用法,使……为之起舞泣:使动用法,使……为之哭泣嫠妇:寡妇2、随堂练习:翻译下面的句子(1)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翻译:我心里想得很远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定语后置句)翻译:有一个吹洞箫的朋友,依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而同声相应。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洞箫的声音呜呜有声,既相识哀怨,又像是倾慕;既像是哭泣,又像是低诉,尾声婉转悠长,如同细丝一般,连绵不断。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这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也为之起舞,使孤船上的寡妇也为之哭泣。
四、研习课文第3段(一)找一位同学朗诵第三段(二)研习课文第3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1《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赤壁赋》是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古代散文的典范。
它描绘了东汉末年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战争,极富历史典故与哲理内涵。
在高二必修三课程中,《赤壁赋》被列为必修内容,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素养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赤壁赋》的学习,设计了一份导学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经典。
一、阅读指导1、了解历史背景《赤壁赋》叙述的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因此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理解文中典故和人物的关键。
建议学生在阅读前先学习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描述和比喻。
2、理解诗人的态度诗人在《赤壁赋》中涉及到了政治、战争、人性等方面的话题,并对这些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在阅读中,要注意捕捉诗人所表现的态度与情感,并通过分析文中的笔墨手法,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特质。
3、注意文意深刻《赤壁赋》作为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其文采、意境和艺术价值都是较高的。
在阅读中,除了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外,还要注意欣赏其艺术之美,感受到其中的哲理与深度,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雅趣与人文精神。
二、文本分析1、诗人的表现手法在《赤壁赋》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厚的感情,描绘了过江战争中的士兵、将领、百姓、战场等,表现了自己对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例如,他运用对比手法,把钦差大臣与战士相比,表现了社会等级的差别和不公;他运用夸张手法,把战场描绘得血雨腥风,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可怕。
2、文化内涵的深度在《赤壁赋》中,诗人不仅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而且阐发了许多哲学和人文思考。
例如,诗人在文中提出了“志士仁人”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精神追求;他表达了关于官场腐败、民生苦难、战争惨烈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呼吁应该坚定信仰、振兴国泰、协力同心等。
三、问答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赤壁赋》的意义和价值,建议以问答方式进行教学,把学生的思考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挥。
《赤壁赋》导学案及答案
《赤壁赋》导学案及答案《赤壁赋》导学案及答案一、主题思想本篇课文《赤壁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它以作者苏轼在赤壁的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对赤壁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积淀。
文章既抒发了作者面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思考,也呈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哲学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知识要点1、关键词语(1)清景:指清明的景色,文中指赤壁的空灵美景。
(2)共适:共享人生的快乐。
(3)扁舟:小船。
(4)桂棹:桂木做的船桨,这里代指船。
(5)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6)吐吞:指云雾在山峦间飘荡,文中用此比喻喝酒的快感。
(7)遗世独立:指心境清高,无欲无求,超然物外。
2、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正常语序应为“此非孟德被周郎困者乎”。
三、问题设计1、简述苏轼在赤壁的所见所感,并分析他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和忘忧?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和英雄形象的?3、苏轼的人生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本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有何不同?四、分析解答1、苏轼在赤壁看到的是一片空灵壮美的景象,他与朋友在此畅游,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和忘忧。
这种快乐和忘忧来自于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其蕴含的人生哲理的领悟。
他通过借助自然景观的氛围,排解了内心的不快和烦恼,从而达到了心灵的愉悦和平静。
2、本文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和英雄形象。
在描写景色时,作者用对比手法将赤壁的静谧景色与江水的汹涌澎湃相对比,突出了赤壁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感。
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将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与曹操这样的豪杰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周瑜的年轻有为和曹操的老谋深算。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赤壁的历史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苏轼的人生哲学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他认为人生不应该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高中语文 赤壁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案
《赤壁赋》导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夯实基础1.掌握字音:壬戌窈窕棹愀然扁舟枕藉相缪舳舻酾酒槊匏fú挟肴既望:农历十六日。
横:弥漫,充溢。
纵:任。
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
冯虚:凌空。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
和:同声相应,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危:端正。
固:本来。
须臾:片刻。
骤得:数得,屡次得到。
一瞬:一眨眼。
适:指享有。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第一课时(一)引入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某某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某某已近四年。
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
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
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二)题解1.关于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某某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
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
宋神宗熙宁年间。
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某某通判,转任密、徐、某某知州。
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某某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某某,后又到琼州。
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某某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明确①此处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②作用:四个比喻、两处夸张的应用渲染了箫声的悲凉,而正是这种悲凉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由此作者不禁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
五、课后作业
背诵第1一2段,积累语法知识。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希沃白板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仅仅是读文字,同学们就已经感受到了赤壁的与众不同,看来苏轼是以自然山川为导师,使得精神得到了超脱。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其乐吧!
二、细品乐
1.齐读1-2段
2.文言知识梳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赤壁赋》教学设计
周次
主备人
备课
时间
上课 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总课时
分课时
2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品味,理解作者被贬还能快乐的原因,促进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发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用典、对仗等所产生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思考4: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又因为什么?
明确由乐到悲。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由歌声想到人生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四、课堂结语
同学们,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曾在自题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以说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但他从未蓬头垢面,哀哀切切,留给世人的总是豪迈洒脱,乐观旷达的身影。人生在世,总有失意困顿之痛,求而不得之苦,我们要去哪里才能寻求心灵的解脱呢?我想,苏轼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路,那就是自然山川。
赤壁赋 二课时(修改后)
《赤壁赋》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导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学
学习目标
(1)对照注释,翻译三段
(2)初步解读作者情感变化的内涵。
(一)自主学习
诵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二)合作学习
1.自学结束后,同组同学交流自测结果,对有异议的答案进行讨论。
也可以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或提交课堂讨论。
1、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
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2)翻译展示:重点语句翻译。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
②而今安在哉?
译文: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
④顺流而东.也。
译文:
三、用。
《赤壁赋》导学案(2)
《赤壁赋》导学案(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飘荡。
景色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
2、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本段的感情色彩什么为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这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的夜景,使作者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之中。
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3、思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几句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结构上,它引出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为下文定下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二. 探究第二自然段1、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它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幽怨悲凉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使人如闻其声,催人泪下。
3、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是否太突兀?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的过渡是很自然的,并不突兀。
由第一段我们可以推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是由《·陈风·月出》演化而来。
而《诗经·陈风·月出》是一首,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
但苏轼此时唱此歌,其胸怀、境界却更加远空阔。
此处的“美人”并不是指真正的美人,而是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它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
作者遭受贬谪,此时面对“万顷之茫然”的江面,心中难免会产生理想一时难以实现的感叹。
语文精华学案赤壁赋导学案(附详细答案)
《赤壁赋》精品新课程导学案与详细答案学习要求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 熟读并背诵、默写课文。
学习重难点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1. 字词积累(1) 读准字音壬戌..()()举酒属.()客斗.()牛之间冯.()虚御风愀.()然山川相缪.()扣舷.()而歌酾.()酒临江(2) 解释成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杯盘狼藉:沧海一粟:2.了解作者(1)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六年(1061年)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儋州(今海南省)。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出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
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
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
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堪称名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重才气、重议论、善谐谑、善修辞,是北宋诗歌创作的高峰。
他的论说文立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
他的词开拓题材,创新风格,别开豪放旷达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高中语文《赤壁赋》第二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的】1. 研读课文第2、3段,梳理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准确地翻译文句。
2. 把握“客人”的情感内涵。
3. 背诵第2、3段。
【检查预习】1. 指名朗读第2、3段。
2.指名口头翻译文章第2、3段,师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
【合作探究】(一)学习第2段2.本段可分几层?本段描写了怎样的意境?(作者的歌声;客人的箫声。
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由主人“饮酒乐甚,扣弦而歌”看出。
这样写,可与下层“悲”形成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美人指代所思暮的人。
代表一种理想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 本段的“悲”从何体现?(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体现)6.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转折过渡。
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8.诵读第2段,该如何把握节奏、语气?(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
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
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
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
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二)学习第3节1.本段写什么?(写客人的回答,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2.客人由什么而生发感慨?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客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联想到曹操当年的浩大声势和非凡的气派,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触景生情,感慨这个一世之雄尚且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而况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呢?人生如过眼云烟,何等短暂啊。
高中语文《赤壁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2)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赤壁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2.了解作者情感变化及其感悟;3.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赤壁”之争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1.介绍苏轼及相关背景。
(师生共同回忆。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既不准他签署公事,又不准他到安置之地,过着半囚徒似的生活。
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
但他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
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
苏轼又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
课文又称《前赤壁赋》。
当年冬,苏轼再游赤壁,又写下了一篇赋。
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见课文注释①。
2.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3.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4.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5.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6.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存态度问题的论辩上。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9课《赤壁赋》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深入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苏轼超然旷达的心境。
【重点难点】重点:深入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难点:体会苏轼超然旷达的心情。
【学习内容】一、课文理解:研习第一段[提问]1、划出写景的句子,同桌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
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
请一个同学描述。
[提问]2请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提问]3请背写景物描写的句子研习第二段[提问]4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提问]5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提问]6、请背写出作者描写箫声的句子,并回答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研习第三段[提问]7客人因何而悲?研习第四段。
齐读[提问]8针对客人的悲情,苏子做了什么样的回答?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研习第五段。
[提问]9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提问]10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提问]11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本文多次用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小结] 前后《赤壁赋》写于苏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苏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
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
他想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
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
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第二课时导学案
制作人:程长春 把关人:王晓敏 审核人: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景、情、理、结合的特点。
3、情感目标:体悟苏轼旷达的情怀,指导人生观。
【学习重点】
1、 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2、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富含的哲理。
【学法指导】
1、指导方法,提高背诵能力。
2、品读悟读,提高美文鉴赏能力。
【自主预习案】
一、熟练背诵课文。
默写重点语句:
1、举酒属客, ,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4、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 , 。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 ,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8、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二、品读文章,,把握情感变化:
1、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
2、文章第一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3、文章第二段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4、作者心情为何转喜为悲?文章第三段中的“客”阐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5、最后一段,客为何又“喜而笑”?
【合作探究案】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思考题。
资料:
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1、第三段作者是怎样将景、情、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2、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么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限时达标案】
傅雷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请大家结合本课中阐释的主题思想以及苏轼的生平,写一段感悟。
不得少于200字。
课外了解:
1、乌台诗案: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
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