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说课稿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本课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火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本课借此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造成负面的影响。

3.认识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了解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火山的成因;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难点: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评价任务1.认识火山喷发的现象。

2.用简单器材做模拟火山形成实验,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

3.认识到火山的两面性。

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铁盒、水槽、冷水、热水、土豆泥、番茄酱、红墨水、玻璃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见过火山吗?火山喷发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冰岛附近火山喷发的情境视频。

)2.火山喷发的现象真是震撼人心,那么,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火山。

(板书课题《火山》)二、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1.根据你看到的火山喷发现象及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火山喷发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景象?2.学生发言描述:火山喷发时岩浆很热、喷出的高度很高……3.看到这些情景,你能不能推想地球内部的情况呢?4.学生自由回答:地球内部高温、高压……5.依据以上我们掌握的信息,小组内同学商量商量,推测一下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

《火山》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饮料瓶、透明胶布、气球、针,水、红墨水、水槽等每组一套。

2、教师(学生)准备关于火山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二、教与学的目标: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火山爆发吗?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信息。

①播放火山爆发时的视频,认识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提问:看了这些视频资料,你有什么问题?②学生发言(从学生的讲述中选取“火山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2、分析有关现象,做出假设。

①提问:从这些现象中你对地球内部有哪些认识?(地层的构造)学生讨论。

(地球表层有一层层的岩石,内部温度非常高,呈熔岩状态,压力非常大等。

)②提问: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做出假设,并对别人的看法发表意见。

老师按学生的假设整理出几条意见。

(地球内部的熔岩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从地表板块裂缝处或薄弱处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

)3、设计实验。

各小组自行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

4、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5、汇报、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学生可能作出的实验:①先用气球装上水,再用针扎上小孔后的喷水现象模拟火山喷发,②在饮料瓶一侧扎上一个小孔,用透明胶布粘住,瓶内灌上水,加入红墨水染红,拧紧盖子,用力挤压瓶身,水将透明胶布冲开,形成“火山喷发”。

)6、讨论:通过实验,现在你们认为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7、出示地壳变动,火山发生的课件,总结火山的成因。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构造特征;2.了解火山的分类、地理分布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掌握火山喷发的过程和危害,并明确自我保护和应急措施。

二、教学内容1.火山的构造特征;2.火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3.火山的影响和危害;4.火山喷发的过程;5.自我保护和应急措施。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运用图像、模型等实物来让学生深刻体会火山的建构;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方法来模拟火山喷发过程;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火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防范措施;4.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互相合作来解决问题,促进交流与协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铺垫:通过图片展示,引入学生对火山的认识。

2.导入新概念:通过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火山的形成和构造特征。

3.课文内容讲解:教师介绍火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4.实验:让学生参与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体验火山喷发的过程。

5.总结课题:通过课题总结,让学生深入了解火山的构造特征和归类,同时了解火山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第二课时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导入新概念:从火山喷发的实验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类型。

3.课文内容讲解:通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型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4.合作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共同找寻应对火山灾害的措施,并进行课堂讨论。

5.总结课题:通过该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类型,并形成防范措施的意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2.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估;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展现所掌握的知识,并得到教师的评价。

六、课后延伸1.自主学习,了解全球著名的火山;2.展开社会调查,了解人们对火山的认识及其对火山应对措施的建议;3.利用多种图像资料、实物模型制作装置、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火山喷发等现象,并与课堂所学知识相结合完善所学;七、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案例、合作等多种方法,我们帮助学生了解火山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同时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火山的构造、分类等知识,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2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课件

2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课件
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盘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
外溢的现象。
活动过程
我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火山的成因
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上升,遇到 薄弱的地壳,往往会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锥形山就是火山。
活动过程
青岛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配套课件
(六·三学制)
2.火山喷发
活动准备
土豆泥
番茄酱
水槽
红墨水
铁盘
酒精灯
三脚架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火山的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二:研究火山的成因。
活动过程
活动二:研究火泥中间挖
自由活动: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庞贝古城与毁灭它的维苏威火山
火山喷发后毁坏树木、房屋
活动过程
自由活动: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火山景观——富士山
火山景观——长白山天池
活动过程
自由活动: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我的记录表
拓展活动
现在,许多火山成了著名的风景区,搜集 有关资料,制作一份《火山旅游手抄报》吧!

16.火山喷发(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6.火山喷发(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课后作业
1.请简要描述火山喷发的原理。
2.请举例说明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3.请阐述火山喷发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请解释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联。
5.请谈谈你对火山喷发研究的认识。
详细补充和说明举例题型:
1.火山喷发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火超过地壳的承受能力,从而喷发出来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火山喷发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火山喷发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2)教学方法方面: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
3.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对火山喷发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针对学生实验操作不够熟练的问题,我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操作技能。
2.知识方面:学生对火山喷发这一概念已有初步了解,但对其形成原因、类型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尚不深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火山喷发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3.能力方面:五年级学生在观察、分析、推理和实验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火山喷发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这些拓展资源和建议紧密关联教材内容,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反思改进措施
(1)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火山喷发的现象,增强教学效果。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火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本课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火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本课借此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造成负面的影响。

3.认识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了解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火山的成因;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难点: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评价任务1.认识火山喷发的现象。

2.用简单器材做模拟火山形成实验,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

3.认识到火山的两面性。

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铁盒、水槽、冷水、热水、土豆泥、番茄酱、红墨水、玻璃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见过火山吗?火山喷发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冰岛附近火山喷发的情境视频。

)2.火山喷发的现象真是震撼人心,那么,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火山。

(板书课题《火山》)二、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1.根据你看到的火山喷发现象及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火山喷发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景象?2.学生发言描述:火山喷发时岩浆很热、喷出的高度很高……3.看到这些情景,你能不能推想地球内部的情况呢?4.学生自由回答:地球内部高温、高压……5.依据以上我们掌握的信息,小组内同学商量商量,推测一下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火山》小学科学一等奖说课稿

《火山》小学科学一等奖说课稿

《火山》小学科学一等奖说课稿《《火山》小学科学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火山》小学科学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火山》,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火山》选自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第二课。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火山的成因;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

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本课重点主要通过实验来解决。

了解火山的利与弊,生活中的辩证法,教给学生去感知。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课堂上,有的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有困难的学生,我会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去设计实验方案。

会查阅书刊和网络以及其他信息源;情感与态度: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三、说教学重点:认识火山的成因;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

四、说教学难点: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五、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酒精灯、水槽、冷水、热水、课件等。

学生准备:土豆泥、番茄酱、红墨水。

六、说教法、学法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自主设计实验,由此推断火山成因。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2讲解法:学生对火山的事例,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3课件展示法:用视频形象的展示火山发生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地球内部的力量;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抓住课堂生成点,指导学生合理假设。

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内容选自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火山》~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教学中鉴于学生在生活中不可能亲眼看到火山喷发的样子~即使对火山有所了解~那也是肤浅的、基于表面的~所以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启发学生在事实基础上思考火山喷发的原因~借助观察火山喷发的外部现象进行合理猜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火山的成因~这在教学中是个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解暗箱”式课堂教学类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而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能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渗透科学自然观~树立关爱地球的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教具准备:1(学生用:土豆泥、番茄酱、200ml烧杯、漏斗、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2(教师用:自制PPT、“火山形成原因”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展示暗箱师:神秘小礼物,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答认识火山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火山、研究火山。

,师板书课题:火山,师:对于火山~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生1: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生2:火山喷发是什么样子的,生3: 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有关系吗,生4:怎样才能防止火山喷发,……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说明大家对火山很有研究兴趣。

同学们认为在所有这些问题中应该先解决哪个最基本的问题,生:我们首先研究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师:对~要想了解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以及怎样来防止火山喷发~前提必须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

板书问题:火山的形成,师:同学们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做模拟实验,可以上网查询,可以咨询专家,……师:这些都是我们在科学课上解决问题常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2.掌握火山喷发的原理和影响。

3.观察、比较不同地质构造下火山喷发的差异。

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火山的定义、形成过程、喷发原理和分类;•教学难点:人们对于火山的认知误区与真实情况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3.1 活动1:观察比较火山喷发视频1.教师通过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喷发情况,了解火山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2.学生在观察视频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包括火山类型、喷发形态、喷发频率等等,以便后续讨论交流。

3.2 活动2:组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探究任务开展工作。

例如:•请你调查一下美国国家公园中黄石公园和十字盘山国家公园的火山类型和喷发频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请你选择一个国内外的著名火山,分析它的火山喷发历史、喷发强度,找寻影响周边环境的例证;•请你针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火山分别探究其火山类型、喷发频率以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学生尝试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加工呈现火山的特点和影响,最后向全体学生汇报结果。

3.3 活动3:合作设计模拟喷火实验1.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要求,准备好直径约为30cm的尺寸适中的塑料球或百叶窗等物品,以模拟火山口喷发过程。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火山溶岩、火山烟雾、爆炸冲击波等”等多个元素组合,并在实验开始前进行展示解释,最后进行模拟实验。

3.4 活动4:总结和交流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答学生在观察视频、探究任务和实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开展课堂讨论。

2.学生在总结和交流环节,互相交流彼此的探究结果和体验感受,提升自身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逐渐掌握了火山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并提高了自身探究能力。

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观察比较、探究任务、实验设计等内容质量的评价;2.学生讨论交流和提问的参与情况;3.学生问题解答和回答问题的和语言表达能力。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想象能力和提高推理能力。

3.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教学难点: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1.农村学校每组:易拉罐1个、剪刀1把、泥、玉米粉、红墨水、水、烧杯、竹筷、酒精灯、火柴、三脚架、注射器(无针头)、塑料吸管(粗1根、细3-5根)、鞋盒(存放泥用)。

2.城市学校每组:易拉罐1个、剪刀1把、橡皮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三脚架、注射器(无针头)、塑料吸管(粗1根、细3-5根)。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有关火山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播放智利柴腾火山喷发和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视频。

师质疑: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火山喷发出来的像玻璃水一样的东西是什么?火山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1.用剪刀将易拉罐的上半部分剪掉,保留下半部分,用泥(或橡皮泥)将易拉罐围成小山状,易拉罐内部和底部不要有泥(或橡皮泥),事先要将塑料吸管嵌入泥(或橡皮泥)内,吸管下端距易拉罐底部2厘米左右,吸管上端露出泥(或橡皮泥)的部分要剪掉。

2.用注射器将玉米糊(或番茄酱)通过粗的吸管注入到易拉罐中,直到注满为止,然后用薄薄的一层泥(或橡皮泥)将吸管的口轻轻地封上。

3.将小山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

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 1.在用酒精灯给小山开始加热到玉米糊(或番茄酱)喷出之前,教师质疑:你们看到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并未观察到有现象发生,教师及时跟进引导学生推想小山内部的变化。

讨论:我们并未观察到有现象发生,那么小山内部有没有变化呢?总结:玉米糊(或番茄酱)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16 火山喷发 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16 火山喷发 教案

课题:火山喷发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用简单器材做模型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的解释。

2.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造成负面的影响。

3.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学生利用简单器材做火山模型实验,分析认识火山现象及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生利用简单模拟实验和搜集的资料探究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好相应的学习准备:制作火山的实验材料如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纸浆、石膏粉、水、水槽、小玻璃瓶、易拉罐、线绳、红墨水、冷水、热水、重铬酸铵、火柴、小木棍等;火山模型;火山的图片、文字、视频等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堂检测:教后反思:。

【教学实录】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

【教学实录】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

《火山》教学实录一、导入师:最近我们学习的是有关地球的知识。

我想问同学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地球内部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生:地球内部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师:很好。

第二个问题是:地球的内部有哪些特点?生: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

生:地壳在不断的运动。

师: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火山的现场情景)。

师: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生:是火山喷发。

师:对!关于火山,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师: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生:我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二、学习新课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师: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认为火山是地下的岩浆喷出来的现象。

生:我认为火山是地壳的运动。

生:我认为火山是地底下有压力而形成的。

师: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火山的成因)。

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师:谁来说说看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生:是因为地壳深处的熔融的岩浆,在很大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裂缝上升,有的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了岩浆岩,有的岩浆,冲击地面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师:你讲得很好!掌声鼓励(鼓掌)。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生:烧开水的时候,没有及时关煤气,水会从壳口流出来。

生:我喝饮料的时候,拉开拉环时,有泡沫喷出来。

生:我在吃火锅的时候,等把放进去的菜烧熟时,看到锅里直冒泡,还翻滚。

象火山喷发。

生:我有一次在烧煮稀饭时,不小心,稀饭喷出来把锅盖都顶掉了,象火山喷发。

生:我也是烧稀饭时,发现稀饭在锅里直冒泡、翻滚,稀饭也流出来了。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火山成因的模拟实验,请大家先看视频(播放火山模拟实验的微课程)。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2火山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2火山

2.火山【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们好处,也会带给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视频激趣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火山喷发的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要研究?2.引导学生提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是怎样爆发的?火山爆发与么有关?要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先解决哪些最基本的问题呢?(火山的成因)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火山的资料。

思考:1.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2.火山喷发物中有什么?它们是从那里喷发出来的?3.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记录下来。

活动(二):研究火山的成因,做模拟实验。

1.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2.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

3.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

根据实验认真填写下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 我们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样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

讨论:这和火山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像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发出来,土豆泥被加热后温度高压力大,岩浆也是所以从地壳内部喷出。

预设2. 我们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时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像岩浆从地壳中自下而上流出来。

联想:火山是怎样形成的?预设3.我们还可以用啤酒做实验,还可以用雪碧做实验。

2. 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基本概念。

2.了解火山的类型和分布。

3.了解火山爆发的特点和危害。

4.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预防火山灾害。

二、教学重点1.认识火山的类型和分布。

2.分析火山爆发的特点和危害。

三、教学难点1.如何预防火山灾害。

2.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学内容1.火山的基本概念我们知道,火山是由地球深处喷发的岩浆和气体组成的,它可以造成很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火山的基本概念。

2.火山的类型和分布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些火山的图,把火山按照类型和分布方式进行分类。

学生要认真阅读书本上的相关内容,了解火山的类型和分布。

3.火山爆发的特点和危害在本节课中,我们要讲述火山爆发的特点和危害。

教师可以通过打开PPT或者其他相关程序,放一些火山喷发的视频给学生观看。

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火山喷发的威力和危害。

4.如何预防火山灾害和保护自己最后,我们要教导学生如何预防火山灾害和保护自己。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如何预防火山灾害和保护自己。

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总结用PPT等方式进行呈现,让其他同学也学习到如何预防火山灾害和保护自己。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2.示范法3.演示法4.交互式教学法5.问题解决法六、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大概需要在45分钟左右完成。

七、课堂检测1.火山是如何形成的?2.火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3.火山的喷发会带来哪些危害?4.如何预防火山灾害和保护自己?八、家庭作业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并收集一些关于火山的图片和信息,如火山喷发后的遗迹等等。

家长和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呈现,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2.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形成、活动、分类和特点。

2.掌握火山爆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火山的形成、活动、分类和特点。

2.掌握火山爆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3.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

2.图片、视频资料。

3.模型。

4.火山喷发的演示器材。

四、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1)课前准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布置一些热身题目,引导学生在主题之前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

如:①:请你说出已知火山的形成原因有哪些?②:请你说一下火山喷发的次数和时间?(2)课堂呈现:对于热身问题,老师可以将获得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者教学软件上,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营造出有趣、互动、深度的学习氛围。

2.知识练习(1)知识演示:出示各种形态的火山喷发的图片、演示器材、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态和特征,帮助学生获得视觉体验的同时,加深对火山的认识和理解。

(2)知识讲解:讲解火山的概念及分类、形态、喷发特点等基础知识。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PPT、板书、实物模型等形式进行,并且特别需要注重知识的特征性、形象化展示,体现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

3.知识实践(1)探究实验:采用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探究火山喷发的过程,了解火山喷发的元素和规律。

(2)知识检测:可以针对所教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比赛、讨论等形式进行知识检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4.归纳总结针对本次课堂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以及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仪等问题,为结课做好准备。

5.作业布置针对课堂内容设计合理的作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总结火山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特别是在青岛等地区。

本节课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讲解了火山的形成、活动、分类和特点,并且介绍了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帮助学生了解火山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机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火山》,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火山》选自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第二课。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接下来说一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火山的成因;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

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本课重点主要通过实验来解决。

了解火山的利与弊,生活中的辩证法,教给学生去感知。

过程与方法:2.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课堂上,有的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有困难的学生,我会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去设计实验方案。

会查阅书刊和网络以及其他信息源;情感与态度:3.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三、说教学重点:认识火山的成因;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四、说教学难点: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五、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酒精灯、水槽、冷水、热水、课件等。

学生准备: 土豆泥、番茄酱、红墨水、关于教法、学法的应用,我是这样理解的。

六、说教法、学法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自主设计实验,由此推断火山成因。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法:学生对火山的事例,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课件展示法:用视频形象的展示火山发生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地球内部的力量;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抓住课堂生成点,指导学生合理假设。

动手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火山相关知识的认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实验。

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我安排的教学过程有四部分:七、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组图片,观察一下。

(投示ppt2,生观看内容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教师展示ppt3,刚才景色美丽、画面平静;现在怎样的情景呢?)3、欣赏完了惊心动魄的火山视频,思考几个小问题。

(投示 ppt4)3、揭题:(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火山的成因。

二、小组学习主题探究导入: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

(出示ppt5)预设活动推测火山的成因1、认识地球的构造(1)、第1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80 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石层;而地球的半径达 6000 千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2)、讲解(ppt5):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 1600 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 2000-3000 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4700摄氏度。

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 1600 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

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石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出示ppt6)(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2、模拟火山形成的预设实验:吹气球(1)、师:想玩吹气球吗?(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

(吹破气球)(2)、预设学生活动:分小组进行吹气球(3)交流: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学生猜测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空气从破洞里面冲出来)3、汇报交流推测成因(1)、师: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提问: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提示:见过家里烧饭烧水开锅时锅盖被顶起时的情景吗?地球内部的结构我们知道了,它的温度更高,达到了3000---4000摄氏度,它内部的压力会有多大呢?(学生根据地球内部结构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能够说出里面的热气压力也是很大的,进而体会岩浆喷出形成火山的道理。

道理理解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④小结:(投示ppt7)在岩层下,由于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地想从里面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这里老师的总结、引导很重要,它将学生对火山成因的认识与刚才所做实验和第一课所学地球内部的结构紧紧相连。

)四、小组探究导语: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

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想亲眼见一见吗?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模拟火山的成因实验(1)、教师提问: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一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呢?(2)、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设计实验方案。

(3)、班内交流各组设计的思路。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以使设计更加完善。

(4)、投影展示实验操作的整体思路ppt8。

同时提醒学生细心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做好记录。

)(5)、分组实验,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6)、汇报交流(7)、小结:(展示ppt9 )我知道了火山的成因,火山喷发是岩浆释放能量的强烈显示方式,即当地球内部的岩浆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现象。

(此时,学生对火山成因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本课的目标。

思维得到了理性的提升。

)五、拓展延伸(一)、认识火山的危害1、导入: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投示ppt10)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展示收集整理的资料,有了展示,才会印象深刻,参与其中,才能在学习科学课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形成科学素养。

)3、小结: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1、污染空气 2、烧毁森林 3、毁坏农田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二)、认识火山的贡献1、导入:是啊,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展示收集整理的资料)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

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

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先交流,后相机投示ppt12--15)五、拓展延伸(投示ppt16---26)1、激趣: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2、出示课件: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

3、讲解:(按课件)火山类型4、讲解:(按课件)火山的分布5、激励拓展: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6、科学在线(投示ppt27)六、随堂检测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2.火山是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二、当好小法官:1.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是死火山。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3.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4.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5.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压力火山岩石火山灰石块岩浆岩石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铁、铜√×√√×【使用说明】:1、亮点:本科教学没有按照一般版本教学设计,直接让学生做教材上设计的模拟实验。

而是先用吹气球让学生体会空气压力的存在;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大气压力的存在,还体会到了空气在气球的薄弱地方冲出来。

然后提出的生活知识使学生将先前压力的存在与地球内部压力的存在形成了类比对接。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科学学习的兴趣。

2、反思:关于学生对火山信息的收集有一定难度,因为网络上的资源新闻报道类不少,缺的是直观演示性的过程资料。

所以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教师用书附带的5年级教学资料库光盘。

另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过程及结果的表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准确性的练习。

3、指导建议:本课教具学具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过程中最好严密关注在前两个预设体验实验中学生的主体感受,因为这是达成教学目标链条的重要一节。

4、要规避的问题:要注意对火山的分布让学生了解大致是地壳不稳定的两大地带即可,不要将分布讲得过多。

只作为了解进行处理,也是为了留有“余香”,让学生保持探究的积极兴趣。

5、破解难题:对于火山的知识学生了解少,是否今后将学校科普书籍进入图书室,并安排即专门的教师管理,以正常使用。

使学生真正能在读科学书籍中爱上科学,探究科学。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课堂上展示课下收集资料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全国继教网网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