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学案目录1. 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2. 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3. 第三单元学案及答案4. 第四单元学案及答案5. 第五单元学案及答案6. 第六单元学案及答案7. 第七单元学案及答案8. 第八单元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本阅读: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主题等方面的知识。
2. 作: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词语研究:研究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增加词汇量。
答案: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1. 题目1答案2. 题目2答案3. 题目3答案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知识。
2. 写作训练: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语法练: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答案: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1. 题目1答案2. 题目2答案3. 题目3答案第三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2. 作文写作:通过练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语法练:巩固语法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答案: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1. 题目1答案2. 题目2答案3. 题目3答案...(以此类推)第八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本阅读: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2. 写作练: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词汇研究:研究课文中的生字词,扩大词汇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按教材定制 / 内容可编辑 / 提高备课效率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 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2. 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4.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1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2让生学以致用,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三、导学过程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既有对春的描绘,又有对秋冬的热爱。
总之,本单元侧重描景,抒情。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名家名篇为主,又有时文,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
2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明确单元篇目,归纳重要的文学常识(2)重点字词的识记与理解(3)诗句与美文片段的诵读与积累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检查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得背诵(2)明确每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小组交流展示(3)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班内展示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以精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前3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
《春》描绘动人的春景,《济南的冬天》描绘济南独特的冬山冬水,《山中访友》则写与山中各景各物的交流。
它们或赞美季节,或抒写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或传达对大自然的深情。
后2篇都是诗歌,《秋天》是现代诗歌,绘秋、赞秋;而《古代诗歌五首》则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登山望海、行舟绿水、咏春悲秋、乡村夏夜独行……从而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
第十一课《春》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写景名篇。
文中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启发人们要珍惜春天,积极向上。
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重点掌握
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重点掌握。
第一部分:教案重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表达观点和描述事件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且能够初步掌握综合性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辨析事实和观点的方法。
2、学会通过例子来阐述观点。
3、学会用事实和证据来支撑观点。
4、初步了解综合性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5、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6、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语言精确、结构完整的短文。
7、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分析:1、区分事实和观点,需要学生们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例子阐述观点需要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和总结。
3、运用事实和证据支撑观点需要考虑到不同情况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4、综合性阅读需要学生们全面了解文章内容,并且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5、写出语言精确、结构完整的短文需要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二部分:学案重点1、如何辨析事实与观点?在学习过程中,事实是指一个事物的真实情况,它是可以通过实验、观察以及计算等方式来证明的,并且是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观点是指一个人对于某个事情的理解和看法,它是可以受到个人经验、知识以及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学生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来辨别事实和观点。
2、如何用例子来阐述观点?在学习过程中,用例子来阐述观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列举事例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在使用例子的时候,要注意选用恰当的事例,让例子和观点相搭配,用具体的例子解释抽象的观点。
3、如何用事实和证据支持观点?在学习过程中,用事实和证据支持观点是一种说服别人的重要方式。
使用时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性和证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统计数据以及权威专家等来支撑观点。
4、如何进行综合性阅读?在进行综合性阅读时,需要学生们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够熟练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如: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和句子,注意阅读速度和阅读顺序等等。
只有在全面掌握这些阅读技巧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的怀念》。
这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掌握。
(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生字词、文学常识等。
2. 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课文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3. 实践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4. 课文解析: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精髓。
5. 文学常识讲解: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第三单元第一节学案(教师用)
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标要求:1.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特点——带状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学会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方面去分析造成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原因,理解这种地域差异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
重点难点:学会分析由于地理背景的地域差异形成的自然灾害发生和危害的地域差异知识网络: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1、各种灾害的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1)各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表现:(2)在世界上,亚洲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大洲,而且该大洲遭受的自然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次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带状分布(1)概念: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点往往具有带状或面状分布的特点,灾害集中分布的带状地域被称为灾害带,灾害集中分布的面状地域称为灾害区。
(2)四大地震带: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点实际上都集中在一些带状区域,被称为地震带。
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_地质构造_带一致。
读课本47页图,找出全球范围内的四个地震带:A、_环太平洋_地震带B、_地中海—喜马拉雅_地震带C、_大洋中脊_地震带D、_大陆裂谷_地震带(3)两大巨型灾害带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1)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_时间_,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2)从自然灾害危害的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极大的差异。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成因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地理背景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背景_和_人文地理背景两方面。
(1)自然地理背景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和水文条件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主要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它们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脆弱度),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害易损性就越低,而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往往是自然灾害的首要受害者。
第三单元学习单(学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学习单(学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目标•掌握《小猪快跑》这篇课文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
•理解寓意:不要因小失大,不懂得珍惜,一无所有。
•能用文字、图画、朗读等方式表达对《小猪快跑》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语文素养。
课前预习阅读《小猪快跑》1.和爸爸妈妈谈一谈,想想故事会是怎样的情节?2.如果遇到情况,你是否和小猪一样勇敢坚强?怎样才能变得勇敢?课堂探究1. 阅读《小猪快跑》在老师指导下,全班大声朗读这篇课文,理解故事的情节。
通过集体朗读、小组合作讨论、个人思考、情感投射等方式,进一步体味故事情节,领会寓意。
2. 学习词语•困惑:发愁、迷惑、犹豫、苦恼。
•险境:危险的境地。
•举棋不定:比喻在关键时刻悬而未决。
•踌躇:犹豫不决,心绪不定。
3. 品味语言1.“猪妈妈喜欢他的快乐和好动,但猪妈妈也希望他不要随便乱跑。
”——注重说服和引导,启发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保护自己,遵守规则。
2.“小猪,一定要小心!”、“小猪,加油!”——父母的嘱咐和关心鼓舞了小猪的勇气和自信心。
4. 理解寓意1.小猪冒着安全风险,随意乱跑,甚至误入死路。
危险来临时,小猪惊慌失措,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寓意告诉我们,不要因小失大,一定要足够小心谨慎。
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和嘱咐,可以激发孩子自信心,使他们在遇到困难和险境时能够坚强勇敢,战胜困难。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小猪快跑》。
2.根据《小猪快跑》的寓意,拟一段小故事。
3.就“如何保护小动物”这一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温馨提示在学习《小猪快跑》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保护小动物、关注环境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野外或者公园等地进行小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意境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
第三单元第一节学案(学生用)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学案课标要求:1. 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特点——带状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学会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方面去分析造成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原因,理解这种地域差异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
重点难点:学会分析由于地理背景的地域差异形成的自然灾害发生和危害的地域差异知识网络: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1、各种灾害的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在世界上, 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大洲,而且该大洲遭受的自然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次数的比例呈 趋势。
2.带状分布(1)概念: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点往往具有 或 分布的特点,灾害集中分布的带状地域被称为 ,灾害集中分布的面状地域称为 。
(2)四大地震带: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点实际上都集中在一些带状区域,被称为地震带。
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 带一致。
读课本47页图,找出全球范围内的四个地震带: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1)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______和不同的______,其损害程度可能。
(2)从自然灾害危害的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____________。
在世界各大洲中,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成因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包括和___________两方面。
(1)自然地理背景主要包括、、和条件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主要包括、、等,它们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脆弱度),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认识水的组成,区分单质化合物。
3.认识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
学习重点1.认识人与水的关系,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3掌握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难点:1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2过滤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D.化学反应:产生位置正极负极体积比质量比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H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 ,(2)结论:①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水的污染:(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最多的元素是。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A、水污染物;;。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课内探究1、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 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 、 、 (均为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 的水; 软水是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C .硬水软化的方法: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学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13《唐诗五首》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4、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重点】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学习准备1.了解下列作家作品:(1)王绩:(2)崔颢:(3)王维:(4)李白:(5)白居易:2. 文学常识填空:诗歌从形式上可分为 (又称“古风”)、 (又称“格律诗”“近体诗”)。
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和的通称。
律诗每首八句,有 (五字)、 (七字)。
分为:首联(一、二句)、 (三、四句)、 (五、六句)、尾联(七、八句), 、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
今体诗、、、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东皋.()驱犊.()薄.暮()采薇.()萋.萋()塞.上()汉塞.()征蓬.()燕.然()荆.门()早莺.()沙堤.()徙倚..()()4.有感情朗读这五首诗,并用“/”号给这五首诗划分节奏:《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编制:李秀娟审核:审批:【复习目标】1、牢固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字词音形义、重点作者)。
2、学会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回顾课文中重点的写作技巧,学习写作方法【打牢基础】1、为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祭祀阴晦寒噤模样断茎秕谷脚踝愕然鄙夷嗤笑恣睢惘然拮据栈桥褴褛抽噎窸窣捆扎衣冠五行缺土书声琅琅棱角分明呵.斥毛毛剌剌.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萧琐潮汛捶炼嘻笑船蓬恍忽歇撕底里斩钉劫铁毫无疑意狼狈不勘郑重其是张惶失措3、解释词语萧索:愕然:瑟缩:惘然:隔膜:恣睢:十拿九稳:郑重其事: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行文,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心声》是一篇儿童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的病句。
(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6分)①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②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③这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富。
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⑤我感慨很多。
⑥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⑦.有不少狂妄的长篇大论,⑧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自我的更省和鼓励。
A.B.C.【巩固练习】(一)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化学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3、物质组成的表示。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根)的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梳理要点】自主完成1.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 ;二是 ,三是 。
例如,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而气体容易被压缩,这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和固体分子间间隔 ;蔗糖放到水中,一会儿就不见了,水却有了甜味,这说明 。
2.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在化学变化中, 能分成 ,而 不能再分。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因此,相对原子质量≈ +5.因得失电子而 叫做离子,它也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 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1)表示方法及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 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例如,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Fe 2+(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 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带正电荷),如Al 3+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带负电荷),O 2--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比较:①质子数相等 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③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
七上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秦汉时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框架与线索】本单元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时期 这一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是:( )公元25年,刘秀建立( ) 220年,曹丕建立魏,东汉灭亡秦朝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经济 思想文化公元前221年,秦王( )建立秦朝 陈胜吴广起义项、刘反秦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文景之治”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秦的暴政楚汉 之争北御匈奴筑长城 南修灵渠开南疆军事 民族 对外汉朝(西汉和东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实施( ) 建立刺史制度将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统一铸造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教五经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张骞通西域 开通( )科技和文化造纸术的发明 张仲景和华佗 司马迁和《史记》 道教和佛教【考点梳理】1.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反映的是秦始皇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功绩是什么?他于何时建立了哪个王朝?该王朝有何地位?(3分)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在何时何地爆发的?起义的领导者是谁?(3分)3.秦朝灭亡以后,刘邦统一全国,他建立的政权史称什么?都城在哪?(2分)4.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刘秀建立的政权史称什么,定都哪里?他统治时期史称什么?(3分)【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1分)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2.《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是指推行的A.分封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3.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5.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1、(1)黄土高原(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
(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
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
防霜冻。
(5)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1)新疆维吾尔上海塔里木柴达木川渝(四川)(2)河西走廊山西(3)四川四川柴达木塔里木(4)太阳辐射(5)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和积累资金;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6)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矛盾,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得于环境改善;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7)①通过铁路外运;②在大煤矿附近建火电站,将煤转化成火电输出。
3、(1)格尔木拉萨(2)昆仑唐古拉沱沱(3)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要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短(4)A (5)铁路的建设使一部分牧民转为筑路工人或从事服务性行业,减轻了草原的畜牧业负荷,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6)B(7)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汽充足,降水丰沛;水热条件利于作物生长;水源充足,便于生产和生活;地势低平,方便交通。
(答出任意4点可得满分)4.(1)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位于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3分,答出其中任意3条即可得满分)(2)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西电东送”工程;降低能耗,创建节约型社会(3分)(3)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1分) 加速消耗当地资源,并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分)5.(1)过度放牧(1分)过度开垦(1分)(2)因地制宜利用沼气、地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种植薪炭林,推广省柴灶,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三单元期末复习学案.doc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一、复习要求:复习“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时要求:1、对照黄土高原图记住:黄土高原的范围、地势特点、地貌特征及成因、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那些方面?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复习“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时要求:1、对照“鲁尔区图”,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那些?对照鲁尔区的例子,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鲁尔区整顿传统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4、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主要措施如下: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复习“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时要求: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3、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有哪些?A、流域广、水量大B、径流稳定: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C、流经地区多流径三大经济地带、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4、分析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各自的优缺点5、简述南水北调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积极意义、(以东线为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6、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1)工程量最小,可调水量最大;(2)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最为严重;三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沿线缺水城市最多(3)、沿线地区工农业发达,为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学案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学案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知识内容1.中华文化的组成、特点、价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如何坚定文化自信3.中华美德的重要性、组成及如何弘扬4.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及如何传承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6.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7.人与自然的关系8.建设生态文明9.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考试趋势民主与法治属于高频考点,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1)形成: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学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2)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3)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4)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例题】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与昆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绚烂文化与不朽的人文精神,蕴含着人类文明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④中国应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故宫与昆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绚烂文化与不朽的人文精神,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故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故②不符合题意;一切成果,说法绝对,应该是优秀成果,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
九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第三单元》单元目标:1、揣摩小说语言,不断积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2、粗读与精读结合,感知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主题3、学习、借鉴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提高写作水平4、举一反三,注重拓展阅读,提升鉴赏能力11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 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2. 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3. 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一、资料链接关于作者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
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二、整体感知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拮据..()()阔绰.()..()()褴褛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拮据:褴褛:阔绰:莫名其妙:与日俱增:糟蹋:郑重其事:恭维:3.通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
(2)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三、探究赏析1.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
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答案解析
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答案解析。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掌握写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理解寓言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其深层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初步掌握古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写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技巧。
2.寓言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其深层含义。
3.古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1.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掌握寓言小说的深层含义。
3.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策略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小说的深层含义。
2.通过写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范例,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技巧。
3.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展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放映文学名著的视频片段或者朗读经典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艺术魅力领域。
2.知识讲解(1)人物描写:通过民间故事等范例,讲解人物描写的技巧。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如何通过人物的性格、外貌、动作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
(2)写景描写:通过典型的写景描写文本,向学生讲解写作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写环境,塑造情境。
(3)寓言小说:以《狐假虎威》为例,讲解寓言小说故事的情节及其深层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本质以及道德观念。
(4)古文阅读: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讲解阅读古文的方法,并通过传统文化名家的诗词曲赋进行深入的探究。
3.巩固练习(1)人物描写:让学生分组进行人物形象的描述练习,展示个人创意和表达能力。
(2)写景描写:遴选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场景,进行环境描绘的练习,并排列成集成的作品,展示各组之间的区别、共性等价值。
(3)寓言小说:以听力体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寓言小说的故事背后的意义,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探索并思考这种故事形式的价值与意义。
(4)古文阅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诗词曲赋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与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学案(第三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学案(第三课时)第3课时Unit3Thisismysister.SectionB1—2c【教师寄语】onecannotputbacktheclock.时钟不能倒转【学习目标】:1、掌握关于家庭成员的词汇son,cousin,daughter,uncle,picture2、能听懂听力【学习重点】:1、能熟练识别家谱2、进步熟练运用介绍家人的句型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manyhandsmakelightwork.)学习任务一:熟练掌握本课的5个单词1、个人自读,记忆本课单词.2、小组互相检查单词读写情况.3、根据汉语写出下列英语单词并展示.学习任务二:熟练掌握识别part1中的家谱1、阅读familytree,用方框中的单词补全家谱.学习任务三:听录音,练习对话.1、听录音完成2a,再听一遍,选择2b中正确的图画.2、利用2分钟时间记住中关于家庭成员的名词,然后相互检查,小组竞赛展示单词。
3、模仿听力内容,利用照片或自制图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学会了识别家谱,尝试自己制作自己的家谱。
三、系统总结(教师寄语:Nomancandotwothingsatonce.)小组讨论总结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句型。
(如This等)四、【诊断评价】(教师寄语:Neverdothingsbyhalves)(一)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1.Sheishiss,mary.2.Hisfather'sbrotherishisu.3.Hismother'ssisterishisa.4.—Isjimyourc?—yes,heis.5.Athoseyourfriends?(二)选择1.sheyoursister?A.AreB.Isc.AmD.Do2. arehistwosisters.A.SheB.Hec.ThisD.These3.—Isheyourfather? —A.No,heisB.yes,he'sc.No,henotD.yes,heis4.—what'sthis English?—It'sapple.A.in,anB.at,anc.in,aD.on,the5.—Areyoujack?—No,I'mnot.—.A.SorryB.Excusemec.I'mD.Thanks6.That'sheraunt,_______nameismary.A.hisB.herc.himD.she【中考连接】(三)翻译句子:1、这是我的父母,那是我的爷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达事物,并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练习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鲸的进化过程的理解。
教法:引导法学法:质疑探究法教学准备: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划出文中生词并正确的认读几遍。
三、给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并各组两个词。
四、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中不懂的词句,并做好批注。
五、收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介绍你了解到的有关鲸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用词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三、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鲸的特点的?四、带着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反复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巩固练习一、我能写漂亮,并组词。
二、正确注音并抄写文中生词两遍。
()()()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寿.命三、我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积累本文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好句: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听写2.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交流合作品析课文1、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体积大?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鲸为什么不是鱼?3、鲸的种类与食物是怎样的?4、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巩固练习: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鱼带鱼鲸鱼梭鱼2.齿鲸幼鲸须鲸虎鲸二、完成大册子10、松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了解松鼠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的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2、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准确的说明,形象细致的描写教法:引导法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二、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划出文中生词并正确的认读几遍。
三、给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并各组两个词。
四、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中不懂的词句,并做好批注。
五、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二、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松鼠的特征。
三、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于不同?四、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五、学习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巩固练习一、正确注音并抄写文中生词两遍。
()()()()驯.良矫.健机警.躲藏追逐.()()()()()()蛰.伏触.动锐.利苔.藓.狭.窄()()勉强.遮蔽.二、我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积累本文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好句:四、完成大册子:11、新型玻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读自悟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划出文中生词并正确的认读几遍。
三、给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并各组两个词。
四、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中不懂的词句,并做好批注。
五、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新型”是什么意思?“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二、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三、选择喜欢的玻璃,采取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巩固练习一、我能写漂亮,并组词。
二、正确注音并抄写文中生词两遍。
()()()()急促.安然无恙.藕.断丝连噪.音废水保持奇迹对付三、我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积累本文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好句: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听写2.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交流合作品析课文1、介绍你感兴趣的玻璃的特点。
2、揣摩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展开想象为未来设计新型的玻璃。
巩固练习:一、连线夹丝网防盗玻璃消除噪音夹丝玻璃阻拦噪音变色玻璃自动窗帘吃音玻璃自动报警吸热玻璃藕断丝连二、完成大册子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情感目标: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读自悟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灰尘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划出文中生词并正确的认读几遍。
三、给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并各组两个词。
四、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中不懂的词句,并做好批注。
五、收集有关灰尘的资料。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二、从4-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三、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巩固练习一、正确注音并抄写文中生词两遍。
()()尘.埃.古往今来颗粒面临柔和()性能依附.漂浮朝晖气象万千二、我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积累本文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好句:四、完成大册子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能力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读课外书的兴趣,教学重点:习作时将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说明方法掐当地用到作文中。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写出物品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表达自己喜爱的感情。
教法:引导学法:自学自悟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选择一样自己准备推销的商品,仔细阅读商品说明书。
教学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选择一样自己准备推销的商品,仔细阅读商品说明书。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精心准备1、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二、小组试买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三、班级特卖场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四、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巩固练习回家向你的家长介绍你说熟知的商品第二课时课前预习:仔细观察或回忆一两个你熟悉的物品。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确定习作内容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1、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巩固练习相互修改,完善习作,进行誊抄回顾〃拓展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背诵《四季之风》能力目标:1、学习用列表的方法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用列表格的方法做单元小结教学难点:读懂背诵《四季之风》教法:引导学法:回顾总结教学准备:准备白纸,学习列表格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2、搜集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交流平台1、回顾你学习过的说明方法。
2、完成P55页表格二、学习日积月累1、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2、你还知道其他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三、课外书屋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们听。
巩固练习完成大册子23﹡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法:交流探究学法:自读自悟教学准备:搜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划出文中生词并正确的认读几遍。
三、给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并各组两个词。
四、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中不懂的词句,并做好批注。
五、搜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资料。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二、讲读第二次时“我”这时有怎样的感受?三、讲读第三次时“我”是怎么说的?为什么“激动”?这时的感受怎么样?四、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巩固练习一、正确注音并抄写文中生词两遍。
二、我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积累本文中的好词佳句。
好词:好句:四、完成大册子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行文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