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讲稿

合集下载

华明《国际经济学》课件讲义(复旦大学版)

华明《国际经济学》课件讲义(复旦大学版)
导论
国际经济学
导论
华民 著
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导论
2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经济恢复迅速
• 国际金融稳定
• 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6
绝对利益论
•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下图:
T I1
M
开放经济条
件下的均衡
A
C
I0 封闭经济条
Z
件下的均衡
E QM
O
QX
J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P
图1-3-1
X
7
绝对利益论
§ 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 U国的生产均衡点在E点,在该点Px/Pm=Lx/Lm, 即边际生产率
与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因此作为社会福利象征的无差异曲 线I0也就必然在此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整个经济处在其 资源条件所许可的帕雷托最优状态。
• 放松U为小国的假设,我们得到由两个济规模相当
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其中U生产X有优势,W 生产M有优势。
• 大国经济模型的假设,使得我们可以把两国的生产
可能性曲线相加而得到下图: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13
大国经济模型
• 大国经济贸易模型
H: 两国全部生产M
M
时M的最大产量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9
比较利益原理
§ 李嘉图假定和机会成本

国际经济学的讲义

国际经济学的讲义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3)
• 有三种类型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等人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布兰德(A.Brander)和斯潘瑟(B.J.Spencer)在寡头垄断模型基础上提
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阐述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而且还指出了在同质产品条件下,因厂商的非合作行为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相互倾销”便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围绕着垄断利润,不 仅厂商之间,而且政府之间也可能发生争夺垄断利润的博弈行为。因此,该理 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发众多争论的战略性贸易 政策便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 • 由埃塞尔(W.Ethiar)最早提出的外部经济模型。该理论模型不仅指出外部规 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指出了国际分工格局对 贸易利益不平衡性的影响,即不同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参与贸易的各方的经济发 展有不同的影响。 •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从解释对象上 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 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 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之间在要 素禀赋上的差异性。两派的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实际上表现出 一种互补性,两者共同丰富和完善了贸易理论。
•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通常包括国际贸易理论(Trade Theory)和贸易政 策(Trade Policy)两个部分,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它以单个国家为基本 分析单位,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其决定,这与微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国 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的模式(The Patterns of Trade)以及贸易的利益(The Gains from Trade)。国际贸易政策 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保护的原因和效果面

国际经济学第一讲

国际经济学第一讲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交往●开放经济的一般经济规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活动●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和竞争●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实现各国福利的增加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要素国际间流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跨国公司●经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收支●汇率决定●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相结合●理论和政策相结合●吸收和评价相结合国家间经济关系或称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可以用进出口商品和劳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粗略地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国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在小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美国。

国际贸易对大部分其他小国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对美国更重要。

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随时间而增强,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世界产品生产的增长速度。

国家间相互依存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方式,因而一国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国际经济学特别关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宏观开放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外汇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宏观开放经济学研究在出现不均衡时的国际收支的调整机制,分析一国经济内外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关系。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因为它们把单个国家看做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它们又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也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国际经济学 的讲义-65页精选文档

国际经济学 的讲义-65页精选文档
• 联系:非常密切,一定程度上,国际经济学是 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综合。
• 区别:国际经济学偏重于纯理论和抽象模型的 研究,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际 金融学侧重于分析一些具体的业务,属于应用 经济学的范畴。
• 4、国际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 • 联系:从扩展和宽松的定义上来看,研究世界
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出于经济原因或 非经济原因
二、劳动力要素国际流动的历史 1、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一战前
的几百年间。 主要表现:1492年以后西欧国家特别是英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1、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 2、金融理论 • 3、要素的国际流动 • 4、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5、世界经济一体化 • 五、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 1、以独立的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为单位 • 2、不同于区域经济学,更注重经济的运行特点
研究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概述
一、生产要素的种类及流动性 1、种类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信息和管
理 2、流动性 二、生产要素流动的一般原因 1、生产要素自身的差异性 2、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第一节 概述
3、生产要素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化配置。
世界经济学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揭示的国际生产关系 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于国际 经济学。 • 不同点:理论基础不同,前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 经济学,而后者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研究对象是国际 间的国际经济关系,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则侧重于国际 生产关系;研究内容不同,前者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 国贸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部分,而后者除了上述 内容外,还涉及到更为宏观的问题,如世界市场问题、 世界能源的利用和世界生态资源保护问题等。

国际经济学演示文稿课件

国际经济学演示文稿课件
(1)黄卫平、彭刚: 《国际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年。 (3)【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8年。 (4)【美】彼德.林德特,《国际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2年。
三、H-O模型的基本原理
1. 基本原理
2. 逻辑推理
1. 基本原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应当是用自己相对 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的资源密集地生产出 来的产品;进口的商品,应当是用自己相 对稀缺、价格相对较高的资源密集地生产 出来的产品
2. 逻辑推理
要素禀赋→要素供给→要素丰裕度→要素价 格绝对差→成本比率绝对差→成本绝对差 →价格绝对差→国际贸易
1.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 、两种商品) 2. 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3. 在两个国家,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 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规模收益不 变 5. 不完全分工
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1. 要素密集度 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某种生产要素相 对于另一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 要素丰裕度 一国所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于另一种 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第四章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第二节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和要素价格 均等化定理 第三节 里昂惕夫之谜
第一节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一、H-O模型的假设条件 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三、H-O模型的基本原理 四、H-O模型的数学推导证明 五、评价
一、H-O模型的假设条件
二、关税的种类 1. 按课税商品的流向:进口税、出口税 和过境税 2. 按课税计量标准:从量税、从价税、 混合税和选择税 3. 按课税优惠程度: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特惠税和普惠税

国际经济学第一讲

国际经济学第一讲

2.3 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 斯密
表 2.1 产 品
绝对优势 美国 6 4 英国 1 5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2.3 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 斯密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相对另一国均处于劣 势,两国仍可进行互利贸易。一国可专门生产并 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 的商品),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另 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学
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市场和汇率
国际金融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货币体 系
1.2 国际经济学包括哪些内容?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汇率的波动过于频繁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深度贫困 资源稀缺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1.3 当前最严峻的国际经济问题有哪些?

பைடு நூலகம்
2.4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 李嘉图
表 2.2 产 品
比较优势 美国 6 4 英国 1 2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2.4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 李嘉图
即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
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互惠贸易的基础。 除非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 与另一国的相同。
2.5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2.5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边际转换率:生产可能性曲线 的斜率的绝对值是边际转换率。 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基于价格等于成本及 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商品的假设,一种商品的机 会成本等于该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 此相对价格的确定没有考虑需求因素。 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不同是其比较优势的反应, 这为两国开展互惠贸易提供了基础。

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讲稿

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讲稿
➢ 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率是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 素。这种生产率的基础是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与气候、土壤和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有 关)和后天优势(acquired advantage)(包括特殊的 技能和技术)。
第二章 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
一个绝对优势的例子:
表2-1 每个国家都有一种商品的生产效率较高
对象。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国内贸易。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其理论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应考虑各国政策的差异与冲突及相互影响。 四、学习意义、方法及基本框架
意义: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 应用,有助于加深对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国家对 外经济政策法规和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认识、理解 和预测,有助于打牢经济学基础,提高专业素质和 能力。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与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脉络相对应,国际经济 学的产生过程是: 家政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 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 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 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 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 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
维持下去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最基本活动 的结果,它仅仅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 ➢ 因此,经济的自然增长是一切经济学,包括 国际经济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即经济学历史 与逻辑的起点。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出,即一个国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 的出现和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人类生产 和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应运 而生。

国际经济学教案

国际经济学教案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存在局限,需要加强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
THANK YOU
国际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国家间经济合作与竞争的 内在机制,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 的方向发展。
个人和企业的跨国经营决策
国际经济学为个人和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提供了策 略和决策支持,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环境 。
国际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典国际经济学
古典国际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为代表,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 原理。
区域经济一体化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机制、对成员国的影响以及一体化组织 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国际金融实践
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内容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和调节方法。
外汇市场与汇率制度
介绍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汇率制度的类型及优缺点,以及汇率 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
探讨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形式及对东道国和母国的影响,以及 如何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
国际经济合作实践
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与机制
01
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和机制,如贸易协定、
投资协定、技术合作等。
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02 分析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践案例
03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对参与国家经济发展
的影响和作用。
05
国际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数字贸易理论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 贸易理论成为新贸易理论的重要 方向,研究数字贸易的机制、影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授课提纲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授课提纲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授课大纲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平衡支表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及特点*1945年IMF成立以来,国际收支的编制要求发生多次变化,编制依据是《国际收支手册》,至今已修订了五次,目前使用的是1993年修订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1、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IBOP):是以统计报表的方式,系统总结特定时期(1年)内一国的经济主体与他国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交易综合性记录。

2、现代国际收支的特点(1)国际收支概括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活动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记录。

(国家→政治实体;地区→经济实体)。

(2)一切收入和支出以国家(或地区)为主体。

(3)收入和支出用统一的货币为计量单位(如:一战前用英镑,一战后至今用美元)。

(4)收入和支出的交易主体是居民与非居民,其中:存在自然人例外和法人例外两种情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1、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复试记帐原理,运用货币为计量单位,以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对外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报告式文件。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格式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原则一切收入项目:财物、劳务、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一切支出项目:财物、劳务、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包括: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资本和金融帐户(Capital and Account)和平衡帐户(Balancing Account)。

※我国相关数据(截止2006年9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实务(以美国国际收支为例)四、国际收支状况的含义与经济分析1、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国际地位。

2、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

“国际经济学”讲义(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讲义(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讲义(林德特)“国际经济学”讲义(林德特11版)前言1.主要内容:外贸、外汇、开放经济宏观管理、要素流动。

1)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2)外汇理论与政策;3)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4)要素流动的理论与政策。

2.课程状况:基础、专业和主干课程。

(中国在2000年才开始上课,这是国外的做法;中国在90年后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3课程性质:初级,主要是定性。

4.教学进度:章序:346,5.5,2,5.1,7-11,14.3,15-27(12-14,20,24:阅读)。

5.教学方法:讲解重点,课后通读;选修作业,期末成绩。

(书后有单数答案。

你可以听写答案并交上问题)6本教科书的特点:有理论和阅读材料(骨头和肉)(中文教科书有骨头但没有肉)。

7.学习意义:实际意义:了解宏观环境,商人趋利避害。

举例:(1)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汇率法,平价法,产业法。

(2)中国的汇率调整:超过50%,不了解宏观形势,脆弱。

理论意义:考研,在政府和大企业从事综合经济管理。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第三章序:(p28)重商主义:贸易为金银。

(古典理论:贸易为消费)3.1绝对优势理论1.2.3.4.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绝对优势的名字被后人加上)史密斯的讨论:散文风格。

现在的论述方式:表格式与图形式(后面)绝对优势理论1)贸易条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低成本、高生产率)(横向贸易)美国其他国家1麦2h<2.5h(成本高)1布4h>1h(成本低)2)分工、贸易的规律a、微观套利过程:出口低价产品,进口高价产品,利用内外差价获利。

b.宏观分工、贸易方向:扩大生产并出口绝优产品,减少生产并进口绝劣产品。

c、贸易利益:通过贸易增加消费;其实质是提高效率的分工:投入不变,产出增加,效率提高。

(市场化和商业发展是自变量和前提。

反市场化和反商业的历史:强调农业和限制商业)3.2比较优势理论1.问题的提出:全劣不能贸易吗?2.大卫·里卡多,1817,《政治、经济和税收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讲稿》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发展概况及学习方法、意义和基本框架。

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发展概况。

难点是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课时数为3学时。

第一节研究对象及特点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简而言之,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

⏹与西方经济学相似,国际经济学也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

前者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后者则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及其国际传递机制。

不过更多的时候国际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部分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按马歇尔观点,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有的学者把国际贸易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微观经济学;把国际金融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国际货币经济学或宏观开放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理论旨在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纯理论(包括贸易基础、贸易影响、贸易所得等内容)和贸易政策理论(贸易限制、贸易鼓励等)。

➢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这些内容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

当然,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体。

其主题有七大:●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决定●国际间政策协调●国际资本市场二、特点⏹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国内贸易。

⏹其理论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应考虑各国政策的差异与冲突及相互影响。

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包括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要素禀赋理论、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等)→当代贸易理论(包括新贸易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等)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问题和领域比较多,流派众多,不象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那样线索清晰。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已成为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

⏹可以说,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外部平衡”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

但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相比,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这也是今后国际金融理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学习意义、方法及基本框架一、意义: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有助于加深对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国家对外经济政策法规和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认识、理解和预测,有助于打牢经济学基础,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方法:西方经济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多看多练和讨论方法等。

三、框架:见教材目录。

复习思考题:1.试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

2.试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3.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作出评价。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概念界定、起因、分类、在统计上的常见概念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析工具。

重点是国际贸易的概念界定、分类、常见概念及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析工具。

难点是国际贸易的特点、起因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析工具。

课时数为6学时。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含义、分类和常见概念一、国际贸易的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从一个国际或地区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这种交换活动从全球范围来看则被称为是世界贸易(World Trade),即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是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的,有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表示对外贸易。

另外,对外贸易有时也被叫做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或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有狭义和广义,传统和现代之分。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有形商品的交换,又叫狭义的国际贸易。

现代的国际贸易则指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又叫广义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产生应具有两个基本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国家(政治实体)的形成。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原始社会初期不存在国际贸易➢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商业的分工),出现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产生了阶级和国家,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超出国界,出现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下,对外贸易只在局部地区偶然发生,其职能、范围、规模和商品种类很有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产生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

➢二战后国际贸易获得飞速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共同点:➢其性质都是商品的交换活动;➢均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其交换对象都是货物和服务;➢其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极为相似;➢其经营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提高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的特点:➢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表现在:●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各国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态度不同。

➢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四、国际贸易在统计上的常见概念⏹对外贸易额和世界贸易额——用于衡量贸易规模和水平➢对外贸易额又称进出口总额,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在数量上等于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总和。

➢世界贸易额是世界各国在某一时期(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示的贸易规模和水平,一般是指指世界出口总额。

因为世界进口总额总是大于世界出口总额。

⏹贸易差额➢一国通常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

➢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出超)。

➢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为贸易逆差(入超)。

➢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为贸易平衡。

⏹对外贸易量和世界贸易量➢能真实地反映贸易的实际规模和水平。

➢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其计算公式为:贸易量=报告期进出口额报告期进出口价格指数×100%报告期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世界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依存度➢含义:是衡量一国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反映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指标,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Z=GDPM X ×100% ➢ 例:200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Z=亿美元亿美元959335098×100%=43.6% ⏹ 贸易条件➢ 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反映着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系数)表示。

➢ 其计算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数报告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报告期出口商品价格指×100 此处,假设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如果报告期该指数大于100,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00,则表明恶化。

➢ 例如:某国1980年(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2005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10%,为110,则该国2005年贸易条件系数为86.36,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贸易商品的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商品的进出口额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比重),它表明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商品的构成情况,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例如,我国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纺织品,成为第一类出口商品。

➢ 世界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种类别商品的贸易额在整个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主要考虑世界贸易总额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的比重。

⏹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世界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或贸易流向,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某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一般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贸易额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表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体现了该国对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例如:2000年,日本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世界贸易地理方向也称世界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反映各洲、各国参与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例如:2000年世界贸易的国家排名为美国第一位,我国我第七位。

2005年,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是美国,中国是第三大贸易国。

五、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的移动方向(或货物流向)划分,可分为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出口贸易(Export Trade)、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和转口贸易(Transshipping Trade)。

➢进口贸易■按贸易政策划分,可分为自由贸易、保护贸易和管制贸易(管理贸易)■按国境与关境划分,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和统计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

它分为总进口和总出口。

采用该统计方法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统计方法,也称专门贸易体系。

专门贸易又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

采用该统计方法的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和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有形贸易要办理海关手续,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无形贸易则无需办理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但也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

■按贸易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按参与贸易国家的多少划分,可分为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和多边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