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氧气的性质》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制取与性质、氧与金属的反应以及氧气的危害等。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如氧气的无色、无味、无臭,以及氧气是一种能使物质燃烧的气体等;2.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如经过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等;3.了解金属与氧的反应产物,如钠与氧的反应生成氧化钠等;4.知晓氧气对人体的危害,如过氧化氢的漂白能力以及对皮肤、呼吸道的刺激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氧气的性质,如氧气是一种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无色气体等;2.理解氧气与金属的反应产生的现象和方程式。
教学难点:1.理解氧气对人体的危害;2.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量瓶、酸消毒液、排气槽、试管、束管、燃烧装置等;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实验视频、氧气的制取实验演示视频、图书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利用实物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氧气的制取实验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何为氧气吗?它有什么性质?Step 2:学习新知1.学生自学课本中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取和反应等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记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Step 3:展示和讲解1.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2.通过PPT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氧气对金属的反应实验过程和结果。
3.介绍氧气对人体的危害,如呼吸困难、眼睛灼伤、皮肤灼伤等,并通过图书资料或实例向学生展示氧气的危害性。
Step 4:实验操作1.小组实验:学生小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进行安全提醒和实验操作技巧指导。
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包括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等。
Step 5:讨论和总结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氧气的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2.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
1.氧气的性质:
(1)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氧气是绝大多数物质的氧化剂;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水进行收集;
(4)氧气在高温下可以支持燃烧。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
三、教学重点
1.氧气的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氧气在高温下可以支持燃烧的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氧气实验装置、氧气生成实验所需试剂等。
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表、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氧气实验装置,引出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目的。
2.讲授:介绍氧气的性质,并说明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室制法并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结果。
4.实验总结:总结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强调安全操作。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对氧气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逐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块上一节课,我昨天从集市上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鱼缸,顺便买了6条金鱼放在里面,可今天早上发现我的金鱼全飘在了水面上,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难怪人们常说“氧气是养生之气”。
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认识物质的主要环节,氧气到底有哪些性质呢?是我们今天探究的主要内容。
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们观察【提出问题】①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并通过你的观察描述其物理性质。
学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提供资料】课件上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水中溶解有氧气吗?学生:有问:什么事例能证明学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离不开氧气【图片】河塘中的增氧机问:水中有氧气,又为什么用增氧机,说明水中溶解的氧气多不多,易溶解在水中吗?学生回答--不易引出水中溶有氧气,水中溶有氧气不多(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指导学生归纳出氧气的溶解性。
学生: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
师: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实验证明,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氧气的性质教案
氧气的性质教案氧气的性质教案引言:氧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在化学教学中,了解氧气的性质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氧气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氧气的外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在常温下以分子形式存在,每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O2)组成。
2. 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它可以被用于制造氧气瓶。
此外,氧气也可以溶解于水中,形成溶解氧。
水中的溶解氧对于水生生物的呼吸过程至关重要。
3. 氧气的熔点和沸点氧气的熔点为-218.79摄氏度,沸点为-182.95摄氏度。
由于其低沸点,氧气在常温下以气体形式存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氧气的燃烧性氧气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可以支持燃烧。
当氧气与可燃物质接触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这是因为氧气能够与可燃物质中的碳、氢等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氧气的反应性除了与可燃物质发生反应外,氧气还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例如,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氧气还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氧化物或酸。
三、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 呼吸过程中的作用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进行呼吸的必需物质。
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供给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能量产生。
2. 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氧气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急救过程中,氧气可以通过面罩或氧气管输送给患者,以保证其呼吸正常。
氧气还可以用于氧疗,帮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
3.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氧气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氧气可以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过程中,通过与金属反应,加速切割和焊接的速度。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石化工业中的氧化反应,如氧化剂、氧化炉等。
4.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氧气在环境保护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的概念、状态和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和助燃性;(3)学会使用氧气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氧气的概念、状态和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和助燃性;(3)氧气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2. 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解释;(2)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氧气实验仪器、实验药品、课件等;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实验报告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空气的组成、气体的性质等;(2)提问:氧气是什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2. 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1)观察氧气瓶的外观;(2)测量氧气的密度;(3)观察氧气的溶解性。
3.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观察氧气的助燃性实验;(2)观察氧气的氧化性实验;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实验结束后,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2)探讨氧气的环保意义;(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2. 完成实验报告单;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程度;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准确;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描述是否清晰,结论是否正确。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2. 对于教学难点,考虑增加辅助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等;八、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加深对氧气及其应用的理解;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制作氧气饱和溶液等。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氧气》说课稿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
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氧气的性质教案
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2. 掌握氧气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操作方法;3. 了解氧气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制备方法;2. 氧气的性质实验;3. 氧气的用途和环境影响。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讲述相关故事,引起学生对氧气的兴趣;2. 学生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对氧气的认识。
步骤二:制备氧气(20分钟)1. 教师演示用含有过氧化钾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氧气的实验;2.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实验操作;3.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
步骤三:氧气的性质实验(3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氧气的燃烧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报告;3. 学生进行其他相关的氧气性质实验,如加入氧气进行呼吸实验等;4. 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特点。
步骤四:氧气的用途和环境影响(10分钟)1. 教师讲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用途;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氧气对环境的影响;3. 学生作出相应的判断和结论。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 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和困惑;3. 教师进行解答和概括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记录;2. 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记录;3. 学生的口头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气体制备器材(含有过氧化钾的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橡皮塞、氧气收集瓶等);2. 实验记录表格;3. 课堂讨论记录。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氧气的相关知识,如氧气的制备原理、氧气的危害等;2. 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并进行相关的气体实验,如制备二氧化碳等。
3.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氧气在火焰燃烧、呼吸和腐蚀金属等方面的拓展实验。
氧气的性质教案
氧气的性质教案教案:氧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氧气的性质,包括颜色、无味、无毒等。
2. 知道氧气对燃烧的促进作用,能够解释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
3. 知道氧气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和应用。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性质2. 氧气对燃烧的促进作用3. 氧气的来源和应用4. 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入氧气的概念,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平时经常接触到氧气吗?氧气有哪些性质?2. 学习氧气的性质(10分钟)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向学生展示氧气的结构式和分子式,并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时,要求学生记录下氧气的性质,并进行讨论。
3. 学习氧气对燃烧的促进作用(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通过解释氧气的化学特性和燃烧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促进作用。
4. 学习氧气的来源和应用(15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给学生介绍氧气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包括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海洋中的藻类中释放出来。
同时,介绍氧气的应用领域,如医疗行业、工业生产和航空航天等。
5. 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氧气的性质。
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一个燃烧试管和盛有约1/3盈容的氧气气体的实验笼。
b. 用火柴点燃一个小块木炭。
c. 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试管中,立即将试管口放入氧气气体中。
d.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6. 总结和讨论(10分钟)总结学习到的氧气的性质,参考学生记录的性质,进行讨论。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7. 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氧气的作用和应用的短文。
四、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黑板、粉笔2. 实验器材:燃烧试管、实验笼、火柴、木炭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氧气性质问题的回答和解释,评价其理解程度。
氧气性质教案
氧气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氧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3. 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锌粉、硫酸、试管、燃烧木条、火柴、燃烧瓶、水槽等。
2. 多媒体课件或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材,展示氧气的图片或实际氧气气体。
2. 引导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气味和其他特点,并与空气进行对比。
知识讲解:1.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特点,如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等。
2. 探究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氧气是维持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演示:1. 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例如利用锌粉和硫酸反应制备氧气。
2. 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现象,例如锌粉的消失和气体的产生。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实验中需要加热反应容器。
实验探究:1. 将实验室中的燃烧木条点燃,然后将其放入燃烧瓶中。
2. 观察燃烧瓶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物质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能继续燃烧。
知识总结:1. 回顾氧气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2. 强调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氧气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例如金属与酸的反应。
2. 提供相关实验或观察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氧气性质和应用的小结,包括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扩展对氧气的了解。
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个性化指导。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基本概念氧气,化学符号为O2,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非金属元素。
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左右,绝大部分生物都必须依靠它呼吸才能生存。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外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密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为1.429 g/L。
•熔点和沸点:氧气的熔点为-218.4℃,沸点为-182.96℃。
•溶解度:氧气很难溶解在水中,但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气体,它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如碳、硫、氮等)能够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氧气还能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2Na + O2 → 2Na2O。
三、氧气的用途1. 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呼吸:氧气是呼吸作用必需的气体之一,生物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医疗:氧气的医疗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缓解呼吸困难、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等。
•潜水:潜水员需要进行呼吸氧气的训练,以便在深海中进行作业。
2.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燃烧:氧气是燃烧所必需的氧化剂,可用于氧气炉、氧气切割等。
•化学合成: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如焙烧白垩土等。
•氧气在生产中还可用于氧化碱金属、干燥烟丝、制造火箭燃料等。
四、教学提醒•学生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可结合实验进行学习,通过实践感受氧气的特性。
•在掌握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氧化反应的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需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分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氧气瓶、燃烧匙、坩埚钳、木炭、硫粉、铁丝、蜡烛、澄清石灰水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
(2)提问:氧气有哪些性质呢?2、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让学生了解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演示氧气的溶解性实验:将一集气瓶氧气倒扣在水中,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得出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结论。
(3)讲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木炭的反应①把木炭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②把点燃的木炭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
③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氧气与硫的反应①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粉,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②把燃烧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
(3)氧气与铁丝的反应①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
4、学生讨论与交流(1)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教案一:氧气的性质知识目标:2.掌握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方法。
3.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能力目标: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安全实验的意识。
教学重点:2.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试管、火柴、镁条等。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盐酸、标准氧气、肯尼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什么是氧气吗?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二、讲授(15分钟)1.向学生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过氧化氢分解法,并进行相关实验展示。
2.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在制取氧气实验中应注意哪些安全措施。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先组织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安全。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四、实验讨论(20分钟)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释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梳理氧气的相关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氧气性质和应用的小短文。
2.鼓励学生参考相关课外资料,扩展对氧气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和总结了氧气的性质,进一步加深了对氧气的认识。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再到观察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情感目标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闻气体的操作方法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氧化反应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的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的教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 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2. 氧气的化学性质;3. 氧气应用的范围。
三、教学难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2. 氧气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展示氧气气体样品,观察其颜色、味道和性状;2. 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填写实验报告。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介绍氧气的燃烧性质,观察氧气对燃烧的影响;2. 进行氧气与金属反应的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3. 进行氧气与非金属反应的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4. 学生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填写实验报告。
(三)氧气的应用1. 讲解氧气的应用范围,包括生活和工业中的使用;2. 让学生讨论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
五、课堂练习: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氧气的颜色是什么?(2)氧气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吗?2. 完成以下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1)用一根火柴在氧气中点燃;(2)用铁丝与氧气加热。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2. 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1. 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氧气的应用范围。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实践中。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3篇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教案3篇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教案3篇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教案1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
才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实验现象的才能,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思想教育: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绘,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绘。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等,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成分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答复:〔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考虑得出结论:氧气是看不见的。
答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确认目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指明重点【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①请学生观察并描绘其物理性质。
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答复:①无色、气体,②无味,③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答复:靠腮呼吸。
氧气来自水中。
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才能【板书】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3.不易溶于水。
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强化记忆【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做课堂练习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既然化学性质要在化学变化中方可表现出来,我们就来进展如下实验。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作用。
2. 激发学生对氧气性质的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1. 氧气的发现和命名。
2. 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 氧气的用途。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氧气的发现和命名过程。
2. 学生分享生活中接触到的氧气应用实例。
3. 学生讨论氧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章节二:氧气的物理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 氧气的密度。
3. 氧气的溶解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氧气的颜色、气味和状态。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进行密度实验,观察氧气与其他气体的密度差异。
章节三: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氧气的氧化性。
2. 氧气的助燃性。
3. 氧气的还原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氧气的氧化性和助燃性。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进行还原性实验,观察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章节四:氧气的制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2.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3. 实验室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3.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章节五:氧气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氧气在工业中的应用。
2. 氧气在医疗中的应用。
3. 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氧气在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生活中接触到的氧气应用实例。
《氧气的性质》教案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氧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性质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氧气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等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究氧气的性质。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完成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回顾一下氧气的来源和基本性质,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探究(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a. 实验一:用一根透明的玻璃管放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管内的气泡,问学生气泡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b. 实验二:燃烧一根蜡烛,将一根细钢丝放入蜡烛火焰中,再将该钢丝放入一瓶装有水的容器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问学生气泡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3. 总结性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解释气泡的来源以及其中的气体是什么,引出氧气的性质。
4.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烧、呼吸等,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5. 实践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导轨实验装置和多个电池制取氧气,学生通过操作并观察,体验氧气的制取过程。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是否还有其他需要探究的问题?五、板书设计:氧气的性质- 气体、无色无味无臭- 支持燃烧- 促使物质氧化- 具有生命活动六、教学资源准备:1. 视频或图片展示素材2. 实验材料:玻璃管、水、蜡烛、细钢丝、容器等3. 实验装置:导轨实验装置、电池等4. 小组合作及讨论的提示卡片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究氧气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和探索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
初中教案氧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特性。
2.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3.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2.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技巧:如何正确进行燃烧实验、收集气体等。
2. 反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如何判断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等。
2. 实验材料:氧气、空气、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氧气吗?氧气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二、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其外观、气味等物理性质。
2. 学生进行实验:将氧气与空气、水进行比较,观察其密度和溶解性。
3. 学生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三、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会有什么现象?2. 学生进行实验: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其反应现象。
3. 学生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四、实验操作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进行燃烧实验、收集气体等操作。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具体化,它也是迈入化学之门的第一步。
第二节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引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对氧气的获得仍从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两个方面介绍,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
在练习与实践中还增加了“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
本节是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思路的开始,并探索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反应原理、归纳整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②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得出有关结论。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制取氧气的装置,体验化学的“实验美”,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学习重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4、教学用具: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了分析类比、合作探究、分组实验等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根据化学教材和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边实验、边讨论、边比较,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说学习设计:(氧气的获得)
1、氧气的工业制法: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工业上是怎样获得氧气的?(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
氧气的工业制法原理: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过程:
除去二氧化碳、水的空气
氮气(蒸发)
空气液态空气
液态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
意图: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氯化钾+(催化剂)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在此处会加入制备氧气的课堂实验,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意图: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
四、说学后布置
实验过后本节课已经接近尾声,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制取。
在此我会给同学们布置作业,通过做作业让他们进一步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C)在变成无色液体(D)在变成白色固体
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 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A)氧化铁(B)三氧化二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亚铁
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 用火柴去点燃(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氧气的气味
7.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A)碳(B)硫(C)蜡烛(D)磷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
9.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火星四射
(C)发出淡蓝色火焰(D)发白光
10.如何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简述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