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1-5错误解题分析系列-《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必修一《优化方案》答案-第一章
1。
1集合1.1。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读教材·填要点]1.元素与集合(1)元素与集合的定义: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①确定性:即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是确定的.②互异性:即给定集合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③无序性.(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a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
2.集合的表示方法除了用自然语言表示集合外,还可以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记法N N*或N+Z Q R[小问题·大思维]1.著名数学家能否构成一个集合?提示:不能,没有一定的评定标准,故著名数学家是不确定的对象,所以不能构成集合.2.一个集合能表示成{s,k,t,k}吗?提示:不能,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任何两个相同的对象在同一个集合中,只能算作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3.集合{-5,-8}和{(-5,-8)}是同一集合吗?提示:不是同一集合.集合{-5,-8}中元素有2个,为数.而集合{(-5,-8)}中有一个元素为坐标(-5,-8).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某校2013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2)不超过20的非负数;(3)帅哥;(4)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5)3的近似值的全体.[自主解答]“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1)不能构成集合.(2)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3)“帅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不能构成集合;(4)“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6)“错误!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5)不能构成集合.——————————————————判断指定的对象能不能构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B.2013年沈阳全运会比赛的所有项目C.2010年上海世博园中所有漂亮的展馆D.世界上的高楼答案:B集合中元素性质的应用[例2]已知集合A={a+2,(a+1)2,a2+3a+3},若1∈A,求实数a的值.[自主解答]若a+2=1,则a=-1,所以A={1,0,1},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应舍去;若(a+1)2=1,则a=0或a=-2,当a=0时,A={2,1,3},满足题意.当a=-2时,A={0,1,1},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舍去;若a2+3a+3=1,则a=-1或a=-2(均舍去).综上可知,a=0。
高中数学部分错题分析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中数学部分错题分析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知识导学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3.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假设A a ∉那么B a ∈〕,那么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同时满足A ⊆B 、B ⊇A ,那么A =B.5.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 A C s .6.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记作U.7.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10.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1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 图〕.13.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二】疑难知识导析1.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和“=”两种情况,同样“⊇”包括“”和“=”两种情况.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两类不同符号的区别.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中,B =Φ易漏掉的情况.5.假设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6.假设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7.在集合运算过程中要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 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8.要注意集合与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角、几何等知识的密切联系与综合使用.9.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个数为:n2-1【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集合M ={Y |Y =X2+1,X ∈R },N ={Y |Y =X +1,X ∈R },那么M ∩N =〔 〕A 、〔0,1〕,〔1,2〕B 、{〔0,1〕,〔1,2〕}C 、{Y |Y =1,或Y =2}D 、{Y |Y ≥1} 错解:求M ∩N 及解方程组⎩⎨⎧+=+=112x y x y 得⎩⎨⎧==10y x 或 ⎩⎨⎧==21y x ∴选B 错因: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实数对(X ,Y ),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M 、N 分别表示函数Y =X2+1(X ∈R ),Y =X +1(X ∈R )的值域,求M ∩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 正解:M ={Y |Y =X2+1,X ∈R }={Y |Y ≥1}, N ={Y |Y =X +1,X ∈R }={Y |Y ∈R }、 ∴M ∩N ={Y |Y ≥1}∩{Y |(Y ∈R )}={Y |Y ≥1}, ∴应选D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2+1}、{Y |Y =X2+1,X ∈R }、{(X ,Y )|Y =X2+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 A ={X |X2-3X +2=0},B ={X |AX -2=0}且A ∪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错解:由X2-3X +2=0得X =1或2、当X =1时,A =2, 当X =2时,A =1、错因:上述解答只注意了B 为非空集合,实际上,B =时,仍满足A ∪B =A.当A =0时,B =,符合题设,应补上,故正确答案为C ={0,1,2}、正解:∵A ∪B =A ∴B A 又A ={X |X2-3X +2=0}={1,2}∴B =或{}{}21或 ∴C ={0,1,2} 【例3】M ∈A ,N ∈B , 且集合A ={}Z a a x x ∈=,2|,B ={}Z a a x x ∈+=,12|,又C ={}Z a a x x ∈+=,14|,那么有: 〔 〕A 、M +N ∈A B. M +N ∈B C.M +N ∈C D. M +N 不属于A ,B ,C 中任意一个错解:∵M ∈A ,∴M =2A ,A Z ∈,同理N =2A +1,A ∈Z , ∴M +N =4A +1,应选C错因是上述解法缩小了M +N 的取值范围.正解:∵M ∈A , ∴设M =2A1,A1∈Z , 又∵N B ∈,∴N =2A2+1,A2∈ Z ,∴M +N =2(A1+A2)+1,而A1+A2∈ Z , ∴M +N ∈B , 应选B.【例4】 集合A ={X |X2-3X -10≤0},集合B ={X |P +1≤X ≤2P -1}、假设B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错解:由X2-3X -10≤0得-2≤X ≤5、 欲使B A ,只须3351212≤≤-⇒⎩⎨⎧≤-+≤-p p p∴ P 的取值范围是-3≤P ≤3.错因:上述解答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即B =时,符合题设、正解:①当B ≠时,即P +1≤2P -1P ≥2.由B A 得:-2≤P +1且2P -1≤5.由-3≤P ≤3.∴ 2≤P ≤3②当B =时,即P +1》2P -1P 《2.由①、②得:P ≤3.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 ∩B =、A ∪B =,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例5】 集合A ={A ,A +B ,A +2B },B ={A ,AC ,AC2}、假设A =B ,求C 的值、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假设A +B =AC 且A +2B =AC2,消去B 得:A +AC2-2AC =0,A =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 ≠0、∴C2-2C +1=0,即C =1,但C =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假设A +B =AC2且A +2B =AC ,消去B 得:2AC2-AC -A =0,∵A ≠0,∴2C2-C -1=0,即(C -1)(2C +1)=0,又C ≠1,故C =-21、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例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假设A ∈A ,那么a -11∈A ,1≠a 且1(A.⑴假设2∈A ,那么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⑶假设A ∈A ,证明:1-a 1∈A.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⑴2∈A ( -1∈A ( 21∈A ( 2∈A∴ A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1和21⑵如果A 为单元素集合,那么A =a -11即12+-a a =0该方程无实数解,故在实数范围内,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⑶A ∈A ( a -11∈A (a --1111∈A (111---a a ∈A ,即1-a 1∈A ⑷由⑶知A ∈A 时,a -11∈A , 1-a 1∈A .现在证明A ,1-a 1, a -11三数互不相等.①假设A =a -11,即A2-A +1=0 ,方程无解,∴A ≠a -11②假设A =1-a 1,即A2-A +1=0,方程无解∴A ≠1-a 1③假设1-a 1 =a -11,即A2-A +1=0,方程无解∴1-a 1≠a -11.综上所述,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点评:⑷的证明中要说明三个数互不相等,否那么证明欠严谨.【例7】 设集合A ={a |a =12+n ,n ∈N +},集合B ={b |b =542+-k k ,k ∈N +},试证:A B 、证明:任设a ∈A ,那么a =12+n =(n +2)2-4(n +2)+5 (n ∈N +),∵ N ∈N ×,∴ N +2∈N ×∴ A ∈B 故 ①显然,1{}*2,1|N n n a a A ∈+==∈,而由B ={b |b =542+-k k ,k ∈N +}={b |b =1)2(2+-k ,k ∈N +}知1∈B ,于是A ≠B ②由①、② 得A B 、点评:〔1〕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其基本方法是归结为判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2〕判定两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四】典型习题导练1、集合A ={X |X2-3X -10≤0,X ∈Z },B ={X |2X2-X -6》0, X ∈ Z },那么A ∩B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 、16B 、14C 、15D 、322、数集{1,2,X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A 、{2,-2 }B 、{-2,-5 }C 、{±2,±5 }D 、{5,-5}3. 假设P ={Y |Y =X2,X ∈R },Q ={Y |Y =X2+1,X ∈R },那么P ∩Q 等于〔 〕A 、PB 、QC 、D 、不知道4. 假设P ={Y |Y =X2,X ∈R },Q ={(X ,Y )|Y =X2,X ∈R },那么必有〔 〕A 、P ∩Q =B 、P QC 、P =QD 、P Q5、假设集合M ={11|<x x },N ={x |2x ≤x },那么M N = 〔 〕A 、}11|{<<-x xB 、}10|{<<x xC 、}01|{<<-x xD 、∅6.集合A ={X |X2+(M +2)X +1=0,X ∈R },假设A ∩R +=,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06高考全国II 卷〕设a R ∈,函数2()22.f x ax x a =--假设()0f x >的解集为A ,{}|13,B x x A B 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数学错题分析
数学错题分析一、集合与简易逻辑易错点1 遗忘空集致误错因分析: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对于集合BA,就有B=A,φ≠BA,B≠φ,三种情况,在解题中如果思维不够缜密就有可能忽视了B≠φ这种情况,导致解题结果错误。
尤其是在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更要充分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
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考生往往会在解题中遗忘了这个集合,导致解题错误或是解题不全面。
易错点2 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错因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在解题时也可以先确定字母参数的范围后,再具体解决问题。
易错点3 四种命题的结构不明致误错因分析:如果原命题是“若A则B”,则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若B则A”,否命题是“若┐A则┐B”,逆否命题是“若┐B则┐A”。
这里面有两组等价的命题,即“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
在解答由一个命题写出该命题的其他形式的命题时,一定要明确四种命题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等价关系。
另外,在否定一个命题时,要注意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如对“a,b都是偶数”的否定应该是“a,b不都是偶数”,而不应该是“a ,b都是奇数”。
易错点4 充分必要条件颠倒致误错因分析: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
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
易错点5 逻辑联结词理解不准致误错因分析:在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时很容易因为理解不准确而出现错误,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q真<=>p真且q真,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p真<=>p假,┐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 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 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时,都
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
y=f(x)的单调减区间.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
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
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 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 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 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
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透视】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2.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3.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4.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5.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B,则有A=∅或A≠∅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例题解析】题型1.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概念理解集合的概念,正确应用集合的性质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例1.已知集合M={y|y=x2+1,x∈R},N={y|y=x+1,x∈R},则M∩N=()A.(0,1),(1,2) B.{(0,1),(1,2)}C.{y|y=1,或y=2} D.{y|y≥1}思路启迪:集合M、N是用描述法表示的,元素是实数y而不是实数对(x,y),因此M、N分别表示函数y=x2+1(x∈R),y=x+1(x∈R)的值域,求M∩N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解:M={y|y=x2+1,x∈R}={y|y≥1}, N={y|y=x+1,x∈R}={y|y∈R}.∴M∩N={y|y≥1}∩{y|y∈R}={y|y≥1},∴应选D.点评:①本题求M∩N,经常发生解方程组21,1.y xy x⎧=+⎨=+⎩0,1,xy=⎧⎨=⎩得1,2.xy=⎧⎨=⎩或从而选B的错误,这是由于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N的元素是数而不是点,因此M、N是数集而不是点集.②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y=x2+1}、{y|y=x2+1,x ∈R}、{(x,y)|y=x2+1,x∈R},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若P={y|y=x2,x∈R},Q={y|y=x2+1,x∈R},则P∩Q等于()A.P B.Q C. D.不知道思路启迪:类似上题知P集合是y=x2(x∈R)的值域集合,同样Q集合是y= x2+1(x∈R)的值域集合,这样P∩Q意义就明确了.解:事实上,P、Q中的代表元素都是y,它们分别表示函数y=x2,y= x2+1的值域,由P={y|y ≥0},Q={y|y≥1},知Q P,即P∩Q=Q.∴应选B.例3. 若P={y|y=x2,x∈R},Q={(x,y)|y=x2,x∈R},则必有()A.P∩Q=∅ B.P Q C.P=Q D.P Q例4若}032|{}1|{22=--===x x x B x x A ,,则B A ⋂= ( )A .{3}B .{1}C .∅D .{-1} 思路启迪:{}{|1,1}{|1,3},1.A x x x B x x x A B ==-===-=∴⋂=-, 解:应选D .点评:解此类题应先确定已知集合.题型2.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是集合的重要属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被学生在解题中忽略,从而导致解题的失败,下面再结合例题进一步讲解以期强化对集合元素互异性的认识.例5. 若A={2,4, a 3-2a 2-a +7},B={1, a +1, a 2-2a +2,-12 (a 2-3a -8), a 3+a 2+3a +7},且A ∩B={2,5},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解答启迪:∵A ∩B={2,5},∴a 3-2a 2-a +7=5,由此求得a =2或a =±1. A={2,4,5},集合B 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有待于进一步考查.当a =1时,a 2-2a +2=1,与元素的互异性相违背,故应舍去a =1.当a =-1时,B={1,0,5,2,4},与A ∩B={2,5}相矛盾,故又舍去a =-1.当a =2时,A={2,4,5},B={1,3,2,5,25},此时A ∩B={2,5},满足题设.故a =2为所求.例6. 已知集合A={a ,a +b, a +2b},B={a ,a c, a c2}.若A=B ,则c 的值是______. 思路启迪: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a +b=a c 且a +2b=a c2,消去b 得:a +a c2-2a c=0,a =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 ≠0.∴c2-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若a +b=a c2且a +2b=a c ,消去b 得:2a c2-a c -a =0,∵a ≠0,∴2c2-c -1=0,即(c -1)(2c +1)=0,又c≠1,故c=-12.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和修正. 例7.已知集合A={x|x2-3x +2=0},B={x|x2-a x +a -1=0},且A ∪B=A ,则a 的值为______. 思路启迪:由A ∪B=A B A ⇒⊆而推出B 有四种可能,进而求出a 的值.解: ∵ A ∪B=A , ,B A ∴⊆∵ A={1,2},∴ B=∅或B={1}或B={2}或B={1,2}.若B=∅,则令△<0得a ∈∅;若B={1},则令△=0得a =2,此时1是方程的根;若B={2},则令△=0得a =2,此时2不是方程的根,∴a ∈∅;若B={1,2}则令△>0得a ∈R 且a ≠2,把x=1代入方程得a ∈R ,把x=2代入方程得a =3. 综上a 的值为2或3.点评:本题不能直接写出B={1,a -1},因为a -1可能等于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另外还要考虑到集合B 有可能是空集,还有可能是单元素集的情况.题型3.要注意掌握好证明、判断两集合关系的方法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予以重视.反映集合与集合关系的一系列概念,都是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定义的.因此,在证明(判断)两集合的关系时,应回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去.例8.设集合A={a |a =3n +2,n ∈Z},集合B={b|b=3k -1,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是________.解:任设a ∈A ,则a =3n +2=3(n +1)-1(n ∈Z),∴ n ∈Z,∴n +1∈Z.∴ a ∈B,故A B ⊆. ①又任设 b ∈B ,则 b=3k -1=3(k -1)+2(k ∈Z),∵ k ∈Z,∴k -1∈Z.∴ b ∈A ,故B A ⊆ ②由①、②知A=B .点评:这里说明a ∈B 或b ∈A 的过程中,关键是先要变(或凑)出形式,然后再推理. 例9若A 、B 、C 为三个集合,C B B A ⋂=⋃,则一定有( )A . C A ⊆B .AC ⊆ C .C A ≠D . A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关系的运算.解:由A B B C =知,,A B B A B C A B C ⊆⊆∴⊆⊆,故选A.例10.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A . 1B .3C .4D . 8[考查目的] 本题考查了并集运算以及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同时考查了等价转化思想. 解:{1,2}A =,{1,2,3}A B ⋃=,则集合B 中必含有元素3,即此题可转化为求集合{1,2}A =的子集个数问题,所以满足题目条件的集合B 共有224=个.故选C.例11. 记关于x 的不等式01x a x -<+的解集为P ,不等式11x -≤的解集为Q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交集和并集学案含解析第一册
1.1。
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交集和并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两个集合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重点、难点) 2.能使用维恩图、数轴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难点)1.通过理解集合交集、并集的概念,提升数学抽象的素养.2.借助维恩图培养直观想象的素养.某班有学生20人,他们的学号分别是1,2,3,…,20,有a,b两本新书,已知学号是偶数的读过新书a,学号是3的倍数的读过新书b。
问题(1)同时读了a,b两本书的有哪些同学?(2)问至少读过一本书的有哪些同学?1.交集自然语言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即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符号语言A∩B={x|x∈A,且x∈B}图形语言错误!错误!(3)A B,则A∩B=A错误!错误![拓展](1)对于“A∩B={x|x∈A,且x∈B}”,包含以下两层意思:①A∩B中的任一元素都是A与B的公共元素;②A与B 的公共元素都属于A∩B。
这就是文字定义中“所有"二字的含义,如A={1,2,3},B={2,3,4},则A∩B={2,3},而不是{2}或{3}.(2)任意两个集合并不是总有公共元素,当集合A与B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A与B没有交集,而是A∩B=。
(3)当A=B时,A∩B=A和A∩B=B同时成立.2.并集自然语言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符号语言A∪B={x|x∈A,或x∈B}图形语言用维恩图表示有以下几种情况(阴影部分即为A与B 的并集):①A B,A∪B=B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思考:(1)“x∈A或x∈B"包含哪几种情况?(2)集合A∪B的元素个数是否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和?[提示](1)“x∈A或x∈B”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x∈A,但x B;x∈B,但x A;x∈A,且x∈B。
集合的概念 高中数学例题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2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 ,那么{}0123456789A ,,,,,,,,,=.(2)设方程2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 ,那么{}0,1B =.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一个集合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例如,例1(1)的集合还可以写成{}9,8,7,6,5,4,3,2,1,0A =等.例2试分别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22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A ;(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 .解:(1)设x A ∈,则x 是一个实数,且220x -=.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2|20A x x =∈-=R .方程220x -=,,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A =.(2)设x B ∈,则x 是一个整数,即x ∈Z ,且1020x <<.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1020B x x =∈<<Z .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11,12,13,14,15,16,17,18,19B =.练习1.判断下列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与定点A ,B 等距离的点;(2)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答案】(1)是,理由见解析;(2)不是,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与定点A ,B 等距离的这些点是确定的,根据集合的确定性判断;(2)游泳能手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即不满足集合的确定性.【详解】(1)与定点A ,B 等距离的点可以组成集合,因为这些点是确定的.(2)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是否构成集合,一般从集合的确定性进行判断,属于基础题.2.用符号“∈”或“∉”填空:0______N ;3-______N ;0.5______Z ______Z ;13______Q ;π______R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解析】【分析】根据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0是自然数,则0N ∈;3-不是自然数,则3N -∉;不是整数,则0.5Z Z ∉;13是有理数,则13Q ∈;π是无理数,则R π∈故答案为:(1)∈;(2)∉;(3)∉;(4)∉;(5)∈;(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3.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由方程2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3)不等式453x -<的解集.【答案】(1){3,3}-;(2){(1,4)};(3){|2}x x <.【解析】【分析】(1)求出方程的根,用列举法表示即可;(2)求出交点,用列举法表示即可;(3)化简不等式,用描述法表示即可.【详解】(1)2903x x -=⇒=±,则该方程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3,3}-;(2)由326y x y x ìïïí=+ï=-+ïî解得:14x y ==⎧⎨⎩,则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为{(1,4)};(3)不等式453x -<可化为2x <,则该集合为{|2}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列举法以及描述法表示集合,属于基础题.习题1.1复习巩固4.用符号“∈”或“∉”填空:(1)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_____________A ,美国__________A ,印度____________A ,英国_____________A ;(2)若{}2|A x x x ==,则-1_____________A ;(3)若{}2|60B x x x =+-=,则3________________B ;(4)若{|110}C x x =∈N ,则8_______________C ,9.1____________C .【答案】(1),,,∈∉∈∉(2)∉(3)∉(4),∈∉【解析】【分析】(1)根据国家的地理位置直接得到答案.(2)计算得到{}{}2|0,1A x x x ===,再判断关系.(3)计算得到{}{}2|602,3B x x x =+-==-,再判断关系.(4)计算得到{}{|110}1,2,3,4,5,6,7,8,9,10C x x =∈≤≤=N ,再判断关系.【详解】(1)根据国家的地理位置直接得到答案:中国A ∈,美国A ∉,印度A ∈,英国A ∉;(2){}{}2|0,1A x x x ===,故1A -∉;(3){}{}2|602,3B x x x =+-==-,故3A ∉;(4){}{|110}1,2,3,4,5,6,7,8,9,10C x x =∈≤≤=N ,故8,9.1A A ∈∉;故答案为:(1),,,∈∉∈∉;(2)∉;(3)∉;(4),∈∉【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属于简单题.5.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数;(2){}(1)(2)0A x x x =-+=;(3){}3213B x Z x =∈-<-<.【答案】(1){}2,3,4,5(2){}1,2A =-(3){}0,1B =【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即可;(2)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出结果;(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进而结合整数集的概念即可得出结果.【小问1详解】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数组成的集合为{}2,3,4,5;【小问2详解】{}{}(1)(2)01,2A x x x =-+==-【小问3详解】{}{}{}3213120,1B x Z x x Z x =∈-<-<=∈-<<=综合运用6.把下列集合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出来:(1){2,4,6,8,10};(2)由1,2,3这三个数字抽出一部分或全部数字(没有重复)所组成的一切自然数;(3){|37}x N x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答案】(1){|2,x N x k k Z ∈=∈且111x <<}(2){1,2,3,12,21,13,31,23,32,123,132,213,231,312,321}(3){4,5,6}(4){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解析】【分析】(1)用描述法写出集合得到答案.(2)用列举法写出集合得到答案.(3)用列举法写出集合得到答案.(4)用列举法写出集合得到答案.【详解】(1){2,4,6,8,10}={|2,x N x k k Z ∈=∈且111x <<}.(2)由1,2,3这三个数字抽出一部分或全部数字(没有重复)所组成的一切自然数:{1,2,3,12,21,13,31,23,32,123,132,213,231,312,321}.(3){|37}{4,5,6}x N x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于集合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7.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2)反比例函数2y x=的自变量组成的集合;(3)不等式342x x ≥-的解集【答案】(1){|4}y y ≥-(2){|0}x x ≠(3)4|5x x ⎧⎫≥⎨⎩⎭【解析】【分析】(1)求二次函数的值域得到答案.(2)求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得到答案.(3)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1)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为y ,∴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y 组成的集合为{}2|4,{|4}y y x x R y y =-∈=≥-.(2)反比例函数2y x =的自变量为x ∴反比例函数2y x=的自变量组成的集合为{|0}x x ≠.(3)由342x x ≥-,得45x ≥,∴不等式342x x ≥-的解集为4|5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于集合表示方法的应用.拓广探索8.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于19世纪末创立的.当时,康托尔在解决涉及无限量研究的数学问题时,越过“数集”限制,提出了一般性的“集合”概念.关于集合论,希尔伯特赞誉其为“数学思想的惊人的产物,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中人类活动的最美的表现之一”,罗素描述其为“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伟大的工作”.请你查阅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报告阐述你对这些评价的认识.康托尔(Georg Cantor ,1845—1918)。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是由一些确定、互异、无序的元素组成。
常用的数集有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集合的表示法有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间有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关系。
子集表示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真子集表示A是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集合相等表示A和B互为子集。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表示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并集表示属于A或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表示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充: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将其化为|x|a的形式进行求解。
含有ax+b的绝对值不等式可以化为|ax+b|c的形式进行求解。
注意: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因此不需要删除和改写。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判别式为 $\Delta = b^2-4ac$,根据判别式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对于二次函数 $y=ax^2+bx+c(a>0)$,它的图象是一个开口朝上的抛物线。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它的根可以通过公式 $x_{1,2}=\frac{-b\pm\sqrt{\Delta}}{2a}$ 求得,其中$\Delta=b^2-4ac$,当 $\Delta>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 $\Delta=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Delta<0$ 时,方程没有实根。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a>0)$,它的解集为$\{x|xx_2\}$,其中 $x_1$ 和 $x_2$ 分别是方程$ax^2+bx+c=0$ 的两个实根,且 $x_10)$ 时,它的解集为$\{x|x_10)$ 时,它的解集为 $\{x|x\neq-\frac{b}{2a}\}$。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Word版含答案
课题:§ 1.1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一一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 :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 )A,记作a € 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 )A,记作a A (或a A □举例)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 +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重难点总结归纳(在校或培训老师备课必备)
1、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元素,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从概念上说集合可以包括任何事物(山川、河流、高楼、车辆、数字、字母、名字等)。
但我们做题一般讲的是数集。
2、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都要记住。
3、对于元素比较少的集合我们常用列举法表示,元素很多或是无穷的,我们一般用描述法表示,通常用不等式范围、方程、函数表达式来表示!4、用描述法表示奇数集、偶数集、第一、二、三、四像限内点集、X轴上、y轴上点的集合、x正半轴、y负半轴上等集合。
5、集合的三特性:①确定性、就是题目给的条件要确定,不能模棱两可(一般考的少)②无序性、就是元素间不讲顺序,{1、2、3}、{3、2、1}为同一集合③互异性、就是同一个集全中不能有重复的元素,这个考的最多,一般是算x或是a,算得和已知元素重复的话就舍去。
6、不含任何元素的叫空集∅、空集在高中数学里像幽灵般的存在!做题要时时小心,不要忘了它的存在。
7、对于属于、包含、包含于、真包含的符号要记清。
8、子集:可以包括本身和比本身小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子集个数公式=2n个、n为元素个数。
真子集:真子集不能包括本身的所有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字集。
真子集个数公式=2n-1个、n为元素个数交集:两个集合相同的元素或是不等式集范围的重叠部分。
并集:所有元素加起来,重复的算一次,题中多见的是不等式集,则表示在数轴上所覆盖的所有区域。
全集:题中所给的最大的那个集合,一般用U表示。
补集:全集里把某集合除开,剩下的部分叫某集合在全集里的补集。
不等式集的话,注意=号,原集合有等号的,补集没有,原集合没有等号的,补集要有等号。
对于不等式集间的交并补,通常用画数轴来搞定。
经典题型:1、A={1、3、a2}、B={a+2、1}若B⊆A 求a的值。
2、2、U={1、2、3、4、5、6}、A={1、2、3}、 B={3、4、5}求:A∪B、CuA∩ B3、U=R、A={x│2≤x<8}、B={x│6<x≤10}求:A∩B、 CuB∪A4、 A={x│-2≤x<5},B={x│2m-2<x≤m+3}若A∩B=∅求m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学习中的五大误区素材素材 北师大版必修1
集合学习中的五大误区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概念之一,尤其在解题时容易出现以下五个误区.1.符号意义不清晰例1 在①{}∅∈∅;②{}∅⊂∅;③若{}{}A x x B A ⊆==|,1,0,则B A ∈中,正确的叙述有几个?误解:1个(或2个).正解:{}∅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非空集合,按规定∅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从而①②均正确,对于③,{}{}{}{}1,0,1,0,∅=B ,故B A ∈正确.综上,正确的叙述有3个.2.忽略“互异”致增解例2 {}{}A B a B a A ⊆==,,1,,4,12,求a . 误解:由102422,或得:或±===a a a a . 正解:1=a 时,B A ,中分别出现相同元素,应舍去,故02或±=a .3.忽略空集漏特例例3 {}{}A B ax x B A ⊂=-=-=,01|,1,3,求a . 误解:⎭⎬⎫⎩⎨⎧=a B 1,从而311或-=a . 正解:当B ≠∅时,311或-=a ; 当B =∅时,0=a . 故311或-=a . 例4 {}{}m B B A mx x x B x x x A ,求,若,==+-==+-=I 02|023|22. 误解:{},,,A B A ⊆=21从而{}{}{}2121,,B 或=.其中{}21,=B 时,符合题意,得:3=m .正解:当∅≠B 时,3=m ;当∅=B 时,2222,082<<-<-=∆m m .4.代表元素误理解例5 已知{}{}B A x y x B x y y A I 求,1|,1|22-==-==.误解:由⎪⎩⎪⎨⎧-=-=2211x y x y 得: {}),),(,(0101-=B A I . 正解:集合A 表示12-=x y 的值域),∞+-1[,集合B 表示21x y -=的定义域]11[,-,从而=B A I ]11[,-.5.集合转化不等价例6已知集合{}012|2=++=x ax x A 为一元集,求a 的值.误解:集合A 为一元集,即方程0122=++x ax 有两等根,由044=-=∆a 得1=a . 正解:当0≠a 时,由044=-=∆a 得1=a ;当0=a 时,⎭⎬⎫⎩⎨⎧-=21A 也符合题意. 例7已知集合⎭⎬⎫⎩⎨⎧=-+=11|2x a x x A 为一元集,求a 的值. 误解:由A 得:0=∆得:-=a 45. 正解:当012≠-x 时,-=a 45; 当1=x 时,由012=---a x x 得1-=a ,此时{}0111|2=⎭⎬⎫⎩⎨⎧=--=x x x A 符合题意; 同理1-=x 时,1=a 也符合题意.综上,a 145±-=或.。
高中数学集合难题
高中数学集合难题一、高中数学集合基本概念及应用高中数学集合部分是基础学科,内容涉及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关系、函数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集合概念的理解,熟悉集合的表示方法,如自然语言表示、符号表示等。
同时,了解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几何、代数、概率等领域。
二、高中数学集合难题类型及解题策略1.集合基本概念难题:这类型题目主要考查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如集合的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子集概念等。
解题策略是加强对集合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熟练运用集合运算。
2.集合与逻辑难题:这类型题目要求运用逻辑推理和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策略是理清题意,将问题转化为集合运算问题,然后运用逻辑推理和集合运算解决。
3.集合与函数难题:这类型题目主要考查集合在函数中的应用,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问题。
解题策略是了解函数与集合的关系,将函数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运用集合运算解决。
4.集合与几何难题:这类型题目主要考查集合在几何中的应用,如点、线、面的集合表示,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解题策略是熟悉几何图形的集合表示,将几何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运用集合运算解决。
三、高中数学集合解题方法实例分析1.自然语言表示法: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将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然后用自然语言表示集合关系。
2.符号表示法:利用集合符号表示集合,进行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逻辑推理法:根据题意,运用逻辑推理,判断集合关系。
4.数学建模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集合运算解决。
四、总结与建议高中数学集合难题是高考数学的重要考查内容,要想解决这类题目,首先要加强对集合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熟练运用集合运算。
其次,要掌握解题策略,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灵活运用逻辑推理和集合运算解决。
高中必修1-5错解分析--第1-3章修改稿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知识导学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3.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A a ∉则B a ∈),则称 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同时满足A ⊆B 、B ⊇A ,则A=B.5.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 为 A C s .6.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 记作U.7.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 记作A ⋂B.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 集,记作A ⋃B.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10.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1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 图).13.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疑难知识导析1.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和“=”两种情况,同样“⊇”包括“”和“=”两种情况.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两类不同符号的区别.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中,B =Φ易漏掉的情况.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6.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7.在集合运算过程中要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 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8.要注意集合与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角、几何等知识的密切联系与综合使用.9.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个数为:n 2-1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已知集合M={y |y =x 2+1,x∈R },N={y|y =x +1,x∈R },则M∩N=( )A .(0,1),(1,2)B .{(0,1),(1,2)}C .{y|y=1,或y=2}D .{y|y≥1}错解:求M∩N 及解方程组⎩⎨⎧+=+=112x y x y 得⎩⎨⎧==10y x 或 ⎩⎨⎧==21y x ∴选B错因: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实数对(x,y ),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M 、N 分别表示函数y =x 2+1(x∈R ),y =x +1(x∈R )的值域,求M∩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正解:M={y |y =x 2+1,x∈R }={y |y ≥1}, N={y|y=x +1,x∈R }={y|y∈R }.∴M∩N={y |y ≥1}∩{y|(y∈R)}={y |y ≥1}, ∴应选D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 2+1}、{y |y =x2+1,x ∈R }、{(x ,y )|y =x 2+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 已知A={x |x 2-3x +2=0},B={x |ax -2=0}且A∪B=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错解:由x 2-3x +2=0得x =1或2.当x =1时,a =2, 当x =2时,a=1.错因:上述解答只注意了B 为非空集合,实际上,B=时,仍满足A∪B=A .当a =0时,B=,符合题设,应补上,故正确答案为C={0,1,2}.正解:∵A∪B=A ∴B A 又A={x |x 2-3x +2=0}={1,2}∴B=或{}{}21或 ∴C={0,1,2}[例3]已知m ∈A,n ∈B, 且集合A={}Z a a x x ∈=,2|,B={}Z a a x x ∈+=,12|,又C={}Z a a x x ∈+=,14|,则有: ( )A .m +n ∈A B. m +n ∈B C.m +n ∈C D. m +n 不属于A ,B ,C 中任意一个错解:∵m ∈A ,∴m =2a ,a Z ∈,同理n =2a +1,a ∈Z, ∴m +n =4a +1,故选C错因是上述解法缩小了m +n 的取值范围.正解:∵m ∈A, ∴设m =2a 1,a 1∈Z , 又∵n B ∈,∴n =2a 2+1,a 2∈ Z ,∴m +n =2(a 1+a 2)+1,而a 1+a 2∈ Z , ∴m +n ∈B, 故选B.[例4] 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1}.若B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错解:由x 2-3x -10≤0得-2≤x≤5. 欲使B A ,只须3351212≤≤-⇒⎩⎨⎧≤-+≤-p p p ∴ p 的取值范围是-3≤p≤3.错因:上述解答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即B=时,符合题设. 正解:①当B≠时,即p +1≤2p-1p≥2.由B A 得:-2≤p+1且2p -1≤5.由-3≤p≤3.∴ 2≤p≤3②当B=时,即p +1>2p -1p <2.由①、②得:p≤3.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例5] 已知集合A={a,a +b,a +2b},B={a,ac,ac 2}.若A=B ,求c 的值.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a +b=ac 且a +2b=ac 2,消去b 得:a +ac 2-2ac=0,a=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c 2-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若a +b=ac 2且a +2b=ac ,消去b 得:2ac 2-ac -a=0,∵a≠0,∴2c 2-c -1=0,即(c -1)(2c +1)=0,又c≠1,故c=-21. 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 [例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若a∈A,则a -11∈A ,1≠a 且1∉A. ⑴若2∈A,则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⑶若a∈A,证明:1-a1∈A. 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⑴2∈A ⇒ -1∈A ⇒21∈A ⇒ 2∈A ∴ A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1和21 ⑵如果A 为单元素集合,则a =a -11 即12+-a a =0该方程无实数解,故在实数范围内,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⑶a∈A ⇒ a -11∈A ⇒ a --1111∈A ⇒111---a a ∈A ,即1-a 1∈A ⑷由⑶知a∈A 时,a-11∈A, 1-a 1∈A .现在证明a,1-a 1, a -11三数互不相等.①若a=a -11,即a2-a+1=0 ,方程无解,∴a ≠a-11 ②若a=1-a 1,即a 2-a+1=0,方程无解∴a ≠1-a1 ③若1-a 1 =a -11,即a2-a+1=0,方程无解∴1-a 1≠a -11. 综上所述,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点评:⑷的证明中要说明三个数互不相等,否则证明欠严谨.[例7] 设集合A={a |a =12+n ,n ∈N +},集合B={b |b =542+-k k ,k ∈N +},试证:A B .证明:任设a ∈A,则a =12+n =(n +2)2-4(n +2)+5 (n ∈N +), ∵ n∈N*,∴ n +2∈N*∴ a∈B 故 ①显然,1{}*2,1|Nn n a a A ∈+==∈,而由 B={b |b =542+-k k ,k ∈N +}={b |b =1)2(2+-k ,k ∈N +}知1∈B,于是A≠B②由①、② 得A B .点评:(1)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其基本方法是归结为判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2)判定两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四、典型习题导练1.集合A={x|x 2-3x -10≤0,x ∈Z},B={x|2x 2-x -6>0, x ∈ Z},则A ∩B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 .16B .14C .15D .322.数集{1,2,x 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A .{2,-2 }B .{-2,-5 }C .{±2,±5 }D .{5,-5}3. 若P={y|y=x 2,x∈R},Q={y|y=x 2+1,x∈R},则P∩Q 等于( )A .PB .QC .D .不知道4. 若P={y|y=x 2,x∈R},Q={(x ,y)|y=x 2,x∈R},则必有( )A .P∩Q=B .P QC .P=QD .PQ5.若集合M ={11|<xx },N ={x |2x ≤x },则M N = ( ) A .}11|{<<-x x B .}10|{<<x xC .}01|{<<-x xD .∅6.已知集合A={x|x 2+(m +2)x +1=0,x∈R },若A∩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06高考全国II 卷)设a R ∈,函数2()22.f x ax x a =--若()0f x >的解集为A ,{}|13,B x x A B 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举一反三)(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1.并集的概念及表示2.交集的概念及表示温馨提示:(1)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还是一个集合.(2)对于A∪B,不能认为是由A的所有元素和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A与B可能有公共元素,每一个公共元素只能算一个元素.(3)A∩B是由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而非部分元素组成.3.并集、交集的运算性质4.全集(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符号表示:全集通常记作U.5.补集温馨提示:∁U A的三层含义:(1)∁U A表示一个集合;(2)A是U的子集,即A⊆U;(3)∁U A是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题型1 并集的运算】【例1】(2020秋•郴州期末)若集合A={0,1,3},B={﹣1,0,2,3},则A∪B等于()A.{﹣1,0,1,2,3} B.{﹣1,0,2,3} C.{0,1,3}D.{0,3}【变式1-1】(2020秋•阎良区期末)已知集合P={x|﹣1<x<3},Q={x|0<x<1},则P∪Q=()A.{x|0<x<1}B.{x|﹣1<x<3}C.{x|﹣1<x<0或1<x<3}D.∅【变式1-2】[多选题](2021春•辛集市校级期中)已知集合A={4,a},B={1,a2},a∈R,则A∪B可能是()A.{﹣1,1,4}B.{1,0,4}C.{1,2,4}D.{﹣2,1,4}【变式1-3】(2020秋•天津月考)已知集合A={x|x2﹣3x+2=0},集合B={x|x2﹣ax+a﹣1=0}.(1)若A=B,求a的值;(2)若A∪B=A,求a的值.【题型2 交集的运算】【例2】(2021春•姜堰区校级月考)设集合M={x∈R|0≤x≤2},N={x∈N|﹣1<x<3},则M∩N=()A.{1,2}B.{0,1,2}C.{x|0≤x≤2}D.{x|﹣1<x<3}【变式2-1】[多选题](2020秋•辛集市校级月考)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2}和N={x|x =2k﹣1,k∈N*}关系的维恩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中的元素有()A.﹣1B.0C.1D.3【变式2-2】(2021秋•台州月考)已知方程x2+px+q=0的两个不相等实根分别为α,β,集合A={α,β},B={2,4,5,6},C={1,2,3,4},A∩C=A,A∩B=∅,则p=,q=.【变式2-3】(2020秋•西宁期末)设集合A={x|x2﹣4x+3=0},B={x|x2﹣2(a+2)x+a2+3=0}.(1)若A∩B={1},求实数a的值;(2)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题型3 由集合的并集、交集求参数】【例3】(2020秋•南京期中)[多选题]设集合M={x|a<x<3+a},N={x|x<2或x>4},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1,则M⊆N B.若a>4,则M⊆NC.若M∪N=R,则1<a<2D.若M∩N≠∅,则1<a<2【变式3-1】(2020秋•郑州期末)设集合A={3,5},B={x|x2﹣5x+m=0},满足A∪B={2,3,5}.(Ⅰ)求集合B;(Ⅱ)若集合C={x|ax﹣1=0},且满足B∩C=C,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集合.【变式3-2】(2020秋•眉山期末)已知集合A={x|2a+1≤x≤3a+5},B={x|x≤﹣2或x≥5}.(1)若a=﹣2,求A∪B,A∩B;(2)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3-3】(2020秋•解放区校级月考)已知集合A={y|y=4x﹣2,﹣1<x<3},B={x|3m﹣1<x<2m+1}.(Ⅰ)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Ⅱ)若A∩B={x|a<x<b}且b﹣a=2,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题型4 补集的运算】【例4】(2020秋•湖北期末)设集合U={x|x<5,x∈N*},M={x|x2﹣5x+4=0},则∁U M=()A.{2,3}B.{1,5}C.{1,4}D.{2,3,5}【变式4-1】(2020春•烟台期末)已知全集U={0,1,2,3,4},A={1,3,4},B={0,1,2},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0}B.{2}C.{0,2}D.{0,2,4}【变式4-2】(2020秋•海淀区校级月考)设集合U={1,2,3,4},M={x∈U|x2﹣5x+p=0},若∁U M={1,4},则p的值为()A.﹣4B.4C.﹣6D.6【变式4-3】(2020秋•张家口月考)设全集U={2,4,6,8,a,10},集合A={2,|a﹣6|,10},{6,8}⊆∁U A,则实数a的值是()A.3B.10C.2D.2或10或3【题型5 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例5】(2021春•椒江区校级月考)已知全集U={﹣1,0,1,2,3,4},集合A={0,1,2},B={﹣1,0,3},则(∁U A)∩B=()A.{﹣1}B.{0,1}C.{﹣1,3}D.{﹣1,0,1,3}【变式5-1】(2020秋•苏州期中)[多选题]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M={3,4,5},N={1,2,5},则集合{1,2}可以表示为()A.M∩N B.(∁U M)∩NC.(∁U N)∩M D.(∁U(M∩N))∩N【变式5-2】(2020秋•顺德区期中)[多选题]已知全集U={1,2,3,4,5,6,7},A、B是U的两个子集,且满足A∪B=U,A∩(∁U B)={1,4},(∁U A)∩B={5,6,7},则()A.2∈A B.2∉BC.A∩B={2,3}D.A∪(∁U B)={1,2,3,4}【变式5-3】(2020春•南关区校级期末)已知全集U={x|x≤8,x∈N*},若A∩(∁U B)={2,8},(∁U A)∩B={3,7},(∁U A)∩(∁U B)={1,5,6},则集合A=,B=.【题型6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例6】(2020秋•河西区校级月考)已知A={x|x≤0或x≥3},B={x|x≤a﹣1或x≥a+1},若A∩(∁R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a≤2B.1<a<2C.a≤1或a≥2D.a<1或a>2【变式6-1】(2020秋•临朐县校级月考)已知集合A={x|﹣3<x≤6},B={x|b﹣3<x<b+7},M={x|﹣4≤x<5},全集U=R.(1)A∩M=;(2)若B∪(∁U M)=R,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为.【变式6-2】(2020秋•临沂期中)设U=R,集合A={x|x2+4x+3=0},B={x|x2+(m+1)x+m=0}.若∁U (A)∩B=∅,则m的值是.【变式6-3】(2020秋•文水县期中)已知集合A={x|x2﹣3x﹣18≤0},B={x|2m﹣3≤x≤m+2}.(1)当m=0时,求A∩(∁R B);(2)若B∩(∁R 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概念运算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概念
运算归纳总结
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把一些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集合的特征
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的确定的。
给一个
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是就确定
了。
1.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一定是不同的
(或说是互异的)。
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
象,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
元素。
1.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先后顺序,如:{1,2}、
{2,1}表示同一集合,注意{(1,2)}、{(2,1)}不是同一集合。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和描述法是表示集合的主要方法,列举法的优点在于元素很直观,描述发的有点在于性质很直观。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这里我们要把符号分开这里包含和之前属于是不一样的。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基本关系常见误区
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课就是集合,以下是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基本关系常见误区,请参考。
1.集合的关系问题,有同学容易忽视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导致错解。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的运算要注意灵活运用韦恩图和数轴,这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具体运用。
3.集合的运算注意端点的取等问题。
最好是直接代入原题检验。
4.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三个特征,尤其是确定性和互异性。
在解题中,要注意把握与运用,例如在解答含有参数问题时,千万别忘了检验,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结论错误。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基本关系常见误区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数学网预祝大家新学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集合__易错题解析
高一数学----集合的“三性”及应用集合的特征是学好集合的基础,是解集合题的关键,它主要指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这些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解题的依据,特别是元素的互异性,稍有不慎,就易出错.下面就集合元素的这三个性质及应用加以说明.一、注意正确理解其意义1.确定性:即对任意给定的对象,相对于某个集合来说,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二者必居其一,关键是理解“确定”的含义.2.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或说是互异的),即同一个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任一个集合时,只能作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3.无序性:由于集合中元素是确定且是互异的,元素完全相同的集合是相等的集合,因此,集合中的元素与顺序无关.二、注意正确利用三性解题例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哪几个?⑴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⑵集合{1,5}与集合{5,1}是不同的集合;⑶集合{(1,5)}与集合{(5,1)}是同一个集合;⑷由1,,,∣-∣,0.5 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分析: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对集合概念的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以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为标准作出判断.解:⑴很小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明确的标准,故我们很难确定某一个对象是否在其中,不符合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因此,“很小的实数”不能构成集合,故⑴错.⑵{1,5}是由两个数1,5组成的集合,根据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它与{5,1}是同一个集合,故⑵错.⑶{(1,5)}是由一个点(1,5)组成的单元素集合,由于(1,5)与(5,1)表示两个不同的点,所以{(1,5)}和{(5,1)}是不同的两个集合,故⑶错.⑷=,∣-∣=0.5,因此,由1,,,∣-∣,0.5 这些数组成的集合为{1,,0.5},共有3个元素.因此,⑷也错.例2已知集合A={,+,+2},B={,,},其中,A=B,求的值.分析:本题最常见的错误是认为这两个集合的对应项相同,列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求出的值,这显然违背了集合的无序性.解:∵A=B,及集合元素的无序性,∴有以下两种情形:①消去,解得=1,此时==,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1.②消去,解得=-,或=1(舍去),故的值为-.评注:本题中,利用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和两集合相等时的元素特征,得出两个方程组,打开了解题的大门,求出值后,又利用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进行检验,保证了所求的结果的准确性.例3设A={x∣+(b+2)x+b+1=0,bR},求A中所有元素之和.错解:由+(b+2)x+b+1=0得(x+1)(x+b+1)=0 (1)当b=0时,x1 =x2-1,此时A中的元素之和为-2.(2)当b0时,x1 +x2=-b-2.分析上述解法错在(1)上,当b=0时,方程有二重根-1,集合A={-1},故元素之和为-1,犯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因此,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元素的“互异性”.例4已知集合{2,3,+4+2},B={0,7, +4-2,2-},且AB={3,7},求值.分析:∵AB={3,7}∴+4+2=7.即=1,或=-5.至此不少学生认为大功告成,事实上,这只求出了集合A,集合B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有待于进一步检查.当=-5时,2-=7,在B中重复出现,这与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应舍去=-5.当=1时, B={0,7,3,1} 且AB={3,7}∴=1评注: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在解题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忽视这一点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集合与函数、导数部分易错题分析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2.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3.求不等式(方程)的解集,或求定义域(值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的形式了吗?[问题]:、、的区别是什么?4.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基本步骤是什么?[问题]:如何解不等式:?6.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注意到对二次项系数及对称轴进行讨论了吗?7.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问题]:请举例说明“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什么是映射、什么是一一映射?[问题]:已知:A={1,2,3},B={1,2,3},那么可以作个A到B上的映射,那么可以作个A到B上的一一映射.9.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一些?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在函数的图象上如何反应?什么样的函数有反函数?如何求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有什么关系?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问题]:已知函数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你处理函数问题是是否将定义域放在首位)[问题]:已知函数图象与的图象关于直线.10、如何正确表示分数指数幂?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是什么?11、你熟练地掌握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吗?[问题]:已知函数上,恒有,则实数取值范围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知识导学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3.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A a ∉则B a ∈),则称 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同时满足A ⊆B 、B ⊇A ,则A=B.5.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 为 A C s .6.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 记作U.7.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 记作A ⋂B.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 集,记作A ⋃B.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10.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1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 图).13.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疑难知识导析1.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和“=”两种情况,同样“⊇”包括“”和“=”两种情况.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两类不同符号的区别.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中,B =Φ易漏掉的情况.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6.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7.在集合运算过程中要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 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8.要注意集合与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角、几何等知识的密切联系与综合使用.9.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个数为:n 2-1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已知集合M={y |y =x 2+1,x∈R },N={y|y =x +1,x∈R },则M∩N=( )A .(0,1),(1,2)B .{(0,1),(1,2)}C .{y|y=1,或y=2}D .{y|y≥1}错解:求M∩N 及解方程组⎩⎨⎧+=+=112x y x y 得⎩⎨⎧==10y x 或 ⎩⎨⎧==21y x ∴选B错因: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实数对(x,y ),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M 、N 分别表示函数y =x 2+1(x∈R ),y =x +1(x∈R )的值域,求M∩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正解:M={y |y =x 2+1,x∈R }={y |y ≥1}, N={y|y=x +1,x∈R }={y|y∈R }.∴M∩N={y |y ≥1}∩{y|(y∈R)}={y |y ≥1}, ∴应选D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 2+1}、{y |y =x2+1,x ∈R }、{(x ,y )|y =x 2+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 已知A={x |x 2-3x +2=0},B={x |ax -2=0}且A∪B=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错解:由x 2-3x +2=0得x =1或2.当x =1时,a =2, 当x =2时,a=1.错因:上述解答只注意了B 为非空集合,实际上,B=时,仍满足A∪B=A .当a =0时,B=,符合题设,应补上,故正确答案为C={0,1,2}.正解:∵A∪B=A ∴B A 又A={x |x 2-3x +2=0}={1,2}∴B=或{}{}21或 ∴C={0,1,2}[例3]已知m ∈A,n ∈B, 且集合A={}Z a a x x ∈=,2|,B={}Z a a x x ∈+=,12|,又C={}Z a a x x ∈+=,14|,则有: ( )A .m +n ∈A B. m +n ∈B C.m +n ∈C D. m +n 不属于A ,B ,C 中任意一个错解:∵m ∈A ,∴m =2a ,a Z ∈,同理n =2a +1,a ∈Z, ∴m +n =4a +1,故选C错因是上述解法缩小了m +n 的取值范围.正解:∵m ∈A, ∴设m =2a 1,a 1∈Z , 又∵n B ∈,∴n =2a 2+1,a 2∈ Z ,∴m +n =2(a 1+a 2)+1,而a 1+a 2∈ Z , ∴m +n ∈B, 故选B.[例4] 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1}.若B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错解:由x 2-3x -10≤0得-2≤x≤5. 欲使B A ,只须3351212≤≤-⇒⎩⎨⎧≤-+≤-p p p ∴ p 的取值范围是-3≤p≤3.错因:上述解答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即B=时,符合题设. 正解:①当B≠时,即p +1≤2p-1p≥2.由B A 得:-2≤p+1且2p -1≤5.由-3≤p≤3.∴ 2≤p≤3②当B=时,即p +1>2p -1p <2.由①、②得:p≤3.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例5] 已知集合A={a,a +b,a +2b},B={a,ac,ac 2}.若A=B ,求c 的值.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a +b=ac 且a +2b=ac 2,消去b 得:a +ac 2-2ac=0,a=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c 2-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若a +b=ac 2且a +2b=ac ,消去b 得:2ac 2-ac -a=0,∵a≠0,∴2c 2-c -1=0,即(c -1)(2c +1)=0,又c≠1,故c=-21. 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 [例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若a∈A,则a -11∈A ,1≠a 且1∉A. ⑴若2∈A,则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⑶若a∈A,证明:1-a1∈A. 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⑴2∈A ⇒ -1∈A ⇒21∈A ⇒ 2∈A ∴ A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1和21 ⑵如果A 为单元素集合,则a =a -11 即12+-a a =0该方程无实数解,故在实数范围内,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⑶a∈A ⇒ a -11∈A ⇒ a --1111∈A ⇒111---a a ∈A ,即1-a 1∈A ⑷由⑶知a∈A 时,a-11∈A, 1-a 1∈A .现在证明a,1-a 1, a -11三数互不相等.①若a=a -11,即a2-a+1=0 ,方程无解,∴a ≠a-11 ②若a=1-a 1,即a 2-a+1=0,方程无解∴a ≠1-a1 ③若1-a 1 =a -11,即a2-a+1=0,方程无解∴1-a 1≠a -11. 综上所述,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点评:⑷的证明中要说明三个数互不相等,否则证明欠严谨.[例7] 设集合A={a |a =12+n ,n ∈N +},集合B={b |b =542+-k k ,k ∈N +},试证:A B .证明:任设a ∈A,则a =12+n =(n +2)2-4(n +2)+5 (n ∈N +), ∵ n∈N*,∴ n +2∈N*∴ a∈B 故 ①显然,1{}*2,1|Nn n a a A ∈+==∈,而由 B={b |b =542+-k k ,k ∈N +}={b |b =1)2(2+-k ,k ∈N +}知1∈B,于是A≠B②由①、② 得A B .点评:(1)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其基本方法是归结为判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2)判定两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四、典型习题导练1.集合A={x|x 2-3x -10≤0,x ∈Z},B={x|2x 2-x -6>0, x ∈ Z},则A ∩B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 .16B .14C .15D .322.数集{1,2,x 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A .{2,-2 }B .{-2,-5 }C .{±2,±5 }D .{5,-5}3. 若P={y|y=x 2,x∈R},Q={y|y=x 2+1,x∈R},则P∩Q 等于( )A .PB .QC .D .不知道4. 若P={y|y=x 2,x∈R},Q={(x ,y)|y=x 2,x∈R},则必有( )A .P∩Q=B .P QC .P=QD .PQ5.若集合M ={11|<xx },N ={x |2x ≤x },则M N = ( ) A .}11|{<<-x x B .}10|{<<x xC .}01|{<<-x xD .∅6.已知集合A={x|x 2+(m +2)x +1=0,x∈R },若A∩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06高考全国II 卷)设a R ∈,函数2()22.f x ax x a =--若()0f x >的解集为A ,{}|13,B x x A B 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8.已知集合A={}012|2=++b ax x x 和B={}0|2=+-b ax x x 满足 I C A ∩B={}2,A ∩I C B={}4,I=R ,求实数a,b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