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十章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荒原》——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1922年,德国现代哲 学家斯宾格勒发表了 《西方的没落》第二 卷,同年10月,艾略 特的《荒原》在《标 准》杂志创刊号上亮 相。
斯宾格勒:西方文学 必将走向精神的荒原。
2、采用了荒诞梦幻的反理性反逻辑的结构形 式。
夸张变形(哈哈镜)
梦魇中的故事
3、在表现手法上,采用表现法来代替再现法。
艺术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是表现和 创造。
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跳跃性的自由 联想。
第二节 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 影响最大的流派。代表作家作品有:
法国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 克《杜伊诺哀歌》、《给奥尔夫斯的十四 行诗》,爱尔兰诗人叶芝诗集《塔楼》、 诗集《驶向拜占庭》;英国诗人艾略特, 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青鸟》。
第二章《对弈》——性堕落
那古旧的壁炉架上展现着一幅 犹如开窗所见的田野景物, 那是翡绿眉拉变了形, 遭到了野蛮国王的强暴: 夜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歌声顿时充塞了 整个沙漠,她还在啼叫, 世界如今还在追逐着, ‘唧唧’唱给肮脏的耳朵听。
“请快些,时间到了,明儿见毕尔。……明天见, 可爱的太太们,明天见,明天见。”
卡夫卡对异化了的人“不可名状的焦虑”。
3、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了现代人的荒诞意识, 即认为世界与人生都是荒诞的。
荒诞即意义丧失,人拼命寻找幸福的 生活,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毁灭幸福,永 远在劫难逃。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强调表现内心真 实。
法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寻找失 去的时间,时间虽不可逆转,但可以被追 回。
现代主义文学
Four Quartets (1943)
第一章,突出时间主题,分为四种时间,即无 限接续、像链条一样存在的时间;永恒的现在; 可能发生但实际并未发生的时间;已经发生或 原本可能发生的事件指向不属于我们的神圣目 的。围绕时间所展开的变奏。 第二章,表现“开始即结束”的观念。诗人的 先祖居于东库克,后移民美国,现在诗人又回 到了英国,“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这似 是人类的宿命,一切都在变化,但最终又回到 了原地。“在我的结束是我的开始”。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分期
现代主义文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 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主要流派 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 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第二个 时期的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荒诞派 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 义。
超现实主义
源于法国,影响遍及世界,早期受达达主义的 启迪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建立和《超现实主义宣 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二三十 年代在法国形成高潮,四五十年代拓展为世界 性现象,六十年代末以《第四章》的发表,宣 告运动的结束。 主要成员: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菲利普’ 苏波。受弗洛伊德主义影响,追求现实与梦幻 的结合,提倡自动写作法,写梦与白日梦。
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现代主义
概述
现代主义是20世纪诸多“反传统”的 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未来 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 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 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它们的探 索成败不一,总的来看拓展了文学把握、 表现世界的能力。
现代主义的特征
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十九世纪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重在社会批判与经济批 判,而现代主义文学则重在文化批判。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旗号下,批判了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的传统文化观 念(理性主义,文明发展)。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十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从历史的眼光看,Modern一词始终是流动的,不确定的,估计到了22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这一术语会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到那时候,“现代”不成其为“现代”,“反传统”将成为“传统”。
所谓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称,指的是20世纪蓬蓬勃勃出现的多种反传统流派,包括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柏格森(Bergson,1859—1941)的“直觉主义”:柏格森创用“生命冲动”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冲动”就是“绵延”,亦即“真正的时间”,是唯一的存在,而物质则是“绵延”停滞或削弱的结果。
叔本华(Schopenhaur,1788—1860)的唯意志论认为自然界只是现象,“意志”才是宇宙的本质。
人的本质就是意志。
人们利已的“生活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故人生充满痛苦。
尼采的“超人哲学”宣布“上帝死了”;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
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奴役群众。
艺术家应该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
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
认为人具有生和死两种本能,前者是性欲、恋爱、建设的动力;后者是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
还有萨特(Sartre,1905—1980)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虚无的,荒谬的;人是孤独的,无望的。
人的生命是由既无过去又无未来的目前瞬息时刻所组成的时间之流。
他人就是地狱。
――上述这些理论有力地支撑了现代主义文学,甚至可以说,这些哲学观点也就是现代主义文学想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在形形色色的现代派中,象征主义是资历最老的。
19世纪中叶,波德莱尔发表了《恶之花》,这是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他也因此成了现代派的先驱。
第十章 现代主义文学
二、哲学思想
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 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即“自在的 存在”(自我之外的客观世界)和“自为的存 在”(自我)。萨特的存在主义人学思想认为 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 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才形成的。 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只是一种实现本质的可 能性,即“存在先于本质”。
C 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D 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
2、艺术特征
①追求艺术形式上的新颖。
②具有高度的隐喻性。
③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用有 悖于传理性思维模式的方式表现非 理性的内心世界。
(四)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
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 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的“美”; 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 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3、代表作家:瓦莱里、里尔克、宠德、叶芝和 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普鲁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以“我”对往事的追忆为主
线,展示了“我”出生于富裕家庭却精神空虚的 庸俗生活。 福克纳: “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喧哗与骚动》: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没 落。小说创造了复合意识流方法,使运用意识流 手法去发掘人物的内心生活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未来主义
兴起于意大利,创始人意大利的马里内蒂。 文学艺术的主题上:未来主义调动一切艺术手段,
集中表现运动中等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 感、力感和立体风格。 艺术形式上:未来主义者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
10-1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第十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这一章论述除前苏联文学以外的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有史以来最壮阔的文学潮流,它的影响极为深远。
这一成功的创作经验必然为许多作家所接受。
他们当中有不少是跨世纪作家,深受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大作家的启发和影响。
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前辈们的批判精神、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等最基本的创作方法。
同时他们并不固步自封,也接受新时期涌现的文学流派的新手法,以丰富传统的现实主义。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趋势。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感到的困惑是: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从这时起再一次获得了经济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福利的提高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这种局面已迥然不同于19世纪的社会状况,他们对一片升平景象感到茫然和惶惑,认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意识已经过时。
揭露性和批判性的消退,造成了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暂时衰落。
大约从70年代开始,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复兴的端倪,即所谓回归现象。
及至80年代,有的现代派作家甚至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来写作。
这种现象对现实主义本身无疑是一种激励。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世纪上半期的拉美,现实主义文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其特点是注意本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传统,总体上可分为革命文学、大地小说和印第安小说。
它们为下半叶的“文学爆炸”奠定了基础。
综观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人们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可是,如果抛弃了它的优良传统,即批判性、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广阔性、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等等,而过多地吸取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那就会造成自身的衰微,乃至不成其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 不像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 出超现实主义。”
• 基本特征: • 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实和
梦幻的统一 ; • 提倡“自动写作法”; • 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
一、含义及发展概况
• 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抛弃传统小说 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将飘 忽不定、流动不已的心理活动作为基本内 容,刻意表现个人精神生活和内心隐秘的 意识活动。
• 最早的尝试是1887年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杜 亚丹的小说《月桂树 被砍掉》
• 意识流流派的开创作 品,是1913年法国作 家普鲁斯特发表的 《追忆逝水年华》第 一卷。
•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 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 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 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 融于一体。
基本特征
• 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广泛使用象征、 暗示、隐喻等方法;
• 阿兰·罗伯-格里耶: 《窥视者》《橡皮》 《嫉妒》
垮掉的一代
•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 • 基本特征:自称是“神圣的野蛮人”。打
着“反理性主义”旗号,他们的生活准则 是“沉沦就是出路”。在艺术上力求突破 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否定一切。
• 代表作家、作品: • 凯鲁亚克 《在路上》 • 金斯堡《嚎叫》
• (二)确立期:19世纪70至90年代 前期象征主义
• (三)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
后期象征主义(由法遍及欧美)、未来主 义(以意为中心)、表现主义(以德为中 心)、超现实主义(以法为中心)、意识 流文学(以英为中心)
!第十章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概述一、现代主义解说现代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在欧美出现的各种文学艺术思潮流派的总称。
它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与人的精神迷惘、困惑。
在思想内容、审美追求与表现形式上都表现出反传统的倾向。
具有标新立异、大胆实验、追求奇异的风格特点。
故称为先锋派、实验派。
重要流派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等。
就其本质而言,现代主义文学是反危机、反异化的文学,体现了现代人的危机和忧患意识。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1、工业文明、科技文明、技术理性导致人的异化和失落。
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商品的奴隶。
高科技带来福利、进步的同时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高度组织化、一体化的社会生活使人丧失了主体自由、灵性。
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理想价值的冲突,理性失衡,基督道德解体,寻找家园感与归属感,从历史乐观主义走向历史悲观主义。
2、非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影响。
生命哲学强调生命意志的非理性,精神分析学说的潜意识人格结构理论,存在主义哲学对生存状况与境遇的关注,自由与虚无观念。
3、文学艺术的叛逆。
十九世纪后期象征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
先锋派艺术扭曲、怪诞、冲突的审美追求。
抽象派、象征派绘画,行为艺术。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1、思想特点:(1)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重估一切价值,站在生命本体论的价值上,反思人类前途、个体境遇命运,反对既有的文化传统和组织化、一体化的社会生活。
对理性传统、文明进步采取怀疑否定的态度。
被称为否定的艺术。
(2)全面揭露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危机,孤独、苦闷、焦虑的情绪。
表现四种基本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扭曲异化。
社会力量对个体力量的漠视扭曲,站在个人角度反抗所有形式的社会压抑;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敌意,无法沟通的现实;表现物质世界对人的统治,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以及自我的分裂迷失。
第十章 现代主义文学[64页]
(二)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Absurd Theat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西方文艺领域里成就最显著、最具影响 力的戏剧流派。20世纪50年代,正当存在主义 文学方兴未艾之时,巴黎舞台上出现了一种完 全打破传统戏剧观念和技巧手法的戏剧现象, 这种以“反戏剧”著称的荒诞派戏剧,在法国 诞生之后流行于德国、英国和美国并风靡西方 剧坛。该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但在如何 理解、表现人类处境方面与存在主义文学有着 明显的区别。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
但是,亦有与之相左的意见认为,后期现代主 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决裂、反叛和颠覆。无论怎 样,后现代主义绝不是孤立、自发的文学现象, 它与现代主义保有着有机的衔接和继承关系, 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理念、表现技法均有 能动发展,并在相当程度上有所超越与反拨。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存在着这样一些相 近或相似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活跃、最 复杂的现象,构成了该时期的文学主潮,本章 重点讲述现代主义文学的成因、特征、发展概 况,重点评析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第一节概述
一、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二、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一、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Modernism)文学是19世纪末叶至20 世纪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极有代表性的文学思 潮。
(四)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小说是20世纪 初兴起于西方的以与传统的写实方法迥然相异 的意识流动方法创作写成的小说。它不是一个 严整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运用意识流方 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 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艺术等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
现代主义思想特征:(一)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性(二)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a自然与人的关系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艾略特《荒原》奥尼尔《毛猿》;b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异化,表现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卡夫卡《变形计》;c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d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伍尔夫《波浪》艾里森《隐身人》。
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一)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二)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三)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四)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后期象征主义流派: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多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涩,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跳出个人情感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
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意象发展到普遍意象,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
主要称呼是诗歌。
代表人物:艾略特、叶芝。
叶芝,爱尔兰诗人,《丽达与天鹅》《驶向拜占庭》《拜占庭》《基督重临》《茵纳斯弗利岛》。
瓦莱里,法国诗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诗论著作《纯诗》,长诗《海滨墓园》,诗篇《年轻的命运女神》,短诗集《幻美集》。
《现代主义文学》PPT课件
新小说派:
• • (七)新小说派:
1、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成为二战后法国和西方最重 要的小说流派之一。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 1、法国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 • • • 2、法国西蒙:“新小说派之父”,《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佛兰德公路》
3、玛格丽特· 杜拉斯《情人》《夏夜的十点半钟》“爱之于我, 不是一蔬一饭。肌肤之亲,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里的英雄 梦想 ”
• • • •
• • •
表现主义
• 表现主义:
• 1、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 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起源于德 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城堡》 (1915)、《变形记》(1915)
•
意识流小说
• 1、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20年代)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 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认为文学应表 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 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 •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 1、爱尔兰的乔伊斯:《都柏林人》、《青英国的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3、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4、美国的福克纳:“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创造了一个独特 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喧哗与骚动》(1929),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没落。 小说创造了复合意识流方法,使运用意识流手法去发掘人物的内心生 活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着重表现昆丁的变态心理和班吉神经错乱的 潜意识活动。
•
•
2.排列:后现代主义作家有时把几种可能性组合排列起来,以 显示生活和故事的荒谬。(博尔赫斯尤为突出)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10章 现代主义文学
第六节 尤奈斯库及其《秃头歌女》
一、生平与创作
欧仁·尤奈斯库(1912—1994)是法 国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对20世 纪法国乃至于整个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二、《秃头歌女》
《秃头歌女》是尤奈斯库创作于1950 年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该剧作既无情节内 容,亦无人物性格的塑造,对话和行动也 都荒诞不经。
(三)“黑色幽默”文学
“黑色幽默”(Black Humour)文学 是20世纪60—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重要的 文学流派。最早提出“黑色幽默”这一名 称的是法国作家布勒东,他在20世纪20年 代曾经选编过一部名为《黑色幽默》的文 集。
(四)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文学 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在拉丁美洲的后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不仅在拉丁美洲文 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产生了全 球性的影响。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 1924)是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 他的创作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许多流派 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二、《城堡》
长篇小说《城堡》在卡夫卡的作品中 篇幅容量最大,是一部能够全面体现“卡 夫卡式”文学特征的表现主义小说。
第三节 艾略特及其《荒原》
一、生平与创作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后 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英国 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48年,他因 诗歌《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在美 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该流派产生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期,是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与 美国社会实践两相结合的文学产物,集中 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青年一代美国人的 精神危机。
现代主义文学
• 通过意象和隐喻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 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调象征的表现手法
• 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 增强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调隐喻的表现手法
• 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深层次的哲学观念
• 增强作品的抽象和非线性的特点
未来主义:以马里内蒂为代表
• 反对传统和权威,追求创新和实验
• 强调科技和速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达达主义:以布勒东为代表
• 反对战争和社会的压抑
• 采用无政府主义和荒诞主义等反传统的思想
02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与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关注人类的本质问题
• 对存在、意识和死亡等哲学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03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分析
《荒原》:艾略特与现代主义诗歌
《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是现代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 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个体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
• 探讨人类和社会的本质问题
《荒原》具有非线性和多视角的特点
• 突破线性叙事的传统模式
• 采用多角度和跳跃式的叙事手法
《荒原》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 对存在、意识和死亡等哲学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DOCS SMART CREATE
现代主义文学:探索与发展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及其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定义与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
• 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
• 强调个性和自由,追求创新和实验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抽象和非线性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
• 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 了一批现代主义作家的出现,如鲁迅、郭沫若等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起伏和波折
• 曾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压制
• 但仍有一批作家坚持现代主义的创作,如沈从文、张爱玲等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对当代文学产生了影响
变迁
《局外人》:加缪与现代主义的转折
《局外人》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为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 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转折之作
• 作品通过荒诞和反抗手法表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 反映了二战对社会的毁灭和道德沦丧
05
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联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与现代主义的巅峰
《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
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追忆似水年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
要影响
• 作品通过倒叙和意识流手法表现了个
• 为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手
体内心世界
法和主题
• 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和
• 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和地位
• 反映个体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命运
• 探讨个体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主义文学的写作风格:实验与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写作技巧和形式创新
• 采用象征、隐喻、倒叙等手法
• 创新叙事结构和视角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性化和风格独特性
• 避免公式化和陈词滥调
CREATE TOGETHER
《现代主义文学》课件
威廉·福克纳
要点一
总结词
南方文学与意识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福克纳是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意识流和多角 度叙述手法闻名。通过对南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深刻描 绘,福克纳展现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的 代表作《喧哗与骚动》运用多角度叙述手法,展现了南方 家族的衰败和人的精神困境。
萨缪尔·贝克特
主题与风格比较
主题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经验、心理现实和社会疏离,而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关注语言游戏、文本解构和反叙 述。
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以形式创新、意识流和象征主义为特点, 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采用碎片化、拼贴和元叙述等手法 。
叙事结构比较
现代主义文学
重视情节和故事的结构,采用非线性、多视角和断裂 的叙述方式,打破传统的故事情节和时间线。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涉及社会问题和矛 盾,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有助于引 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02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
总结词
强调主观感受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详细描述
表现主义文学流派强调对内在情感和主观体验的直接表达,不拘泥于传统叙事 结构和客观现实。它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以 及对外部世界的独特感知。
总结词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详细描述
通过描述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在都 柏林一天的生活,展现了现代社会中 人的精神困境和迷茫。小说运用了大 量的内心独白和意识流手法,突破了 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
《追忆似水年华》
总结词
回忆录式小说的典范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主人公马塞尔·普鲁斯特一生经历的回忆,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社会 的风貌。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展开,通过对往事的细腻描绘,揭示了时间与记忆的关系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汇总
卡夫卡故居
“卡夫卡式”
• 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心状态和幻象的 直接延续、记录。 • 通过内心感受所激起的幻象和怪诞,揭示现代社 会中人的深层心理骚动和对这个灾难遍地、满目 疮痍的世界的心理反应,描写了一种任人摆布、 无法自主、错综复杂、似真似幻的处境,加深了 对社会现实的“掘进程度”。人们阅读卡夫卡的 作品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人类社会。 • 他所创造的这种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 式”。它如同“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已 成为一个美学概念。
•
存在主义文学
•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 发展的巅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 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 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作者往往 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来宣扬存在主义哲学理论。 “荒 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 在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体现 “文”、“哲”一体的特点;另外就是不拘一格的 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代表作家有 萨特、加缪、波伏瓦、诺曼· 梅勒等。
《荒原》分析
• 《荒原》全诗共分五章,四 百余行。 • 第一章"死者葬仪" • 第二章"弈棋" • 第三章"火诫" •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 第五章"雷霆的话"
思想内容
• 《荒原》是继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之后以西方 现代社会为中心内容的著名诗篇,它把神话的、 人类学的、基督教的和东方宗教的意象结合在一 起,用诗的方法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西方 世界的精神危机,用象征和暗示的艺术手法表现 西方现代世界的腐朽没落和人类的精神空虚,在 艺术中为现代的“荒原”探索精神上和道德上的 出路。艾略特在诗中象征性地概括了西方一代人 的精神幻灭。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十章 现代派文学思潮1
一、新感觉派:
诞生:刘呐鸥1928年9月创《无轨列 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 小说实践的开始。
内容:表现病态的城市生活,描写 人际关系的冷漠,人的精神寂寞、 疲倦和堕落,以及受侮辱者的辛酸。 在艺术上采用快节奏的结构方法, 重视人物的新奇感觉和潜意识,有 的还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征。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戴望舒(1905-1950)
代表诗作解读:《雨巷》
写于一九二七年夏, 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八
月《小说月报》。
叶圣陶赞扬它“替新
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
纪元”。
《雨巷》的诗艺技巧
①流动空灵的意境美;
②幽怨浓郁的情感美; ③和谐悠扬的音乐美;
“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
活真实的象征”。
“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 说明是散文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 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 学”,“诗不是像化学的H2+O=H2O 那样的明白的,诗越不明白越好。 明白是概念的世界,诗是最忌概念 的”。
二、李金发(1900--1976)
著作书目:
–浙江慈溪人。 –1929年开始小说创作,以《南北 极》成名。 –1932年发表《公墓》。
–发表小说集《白金的女体塑像》 (1934年)、《圣处女的感情》 (1935年)、《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上海的狐步舞》,成为中 国新感觉派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39年,主办汪精卫伪政权的《 中华日报》副刊《文艺周刊》和 《华风》,并主编《国民新闻》 –1940年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暗杀。
3、现代派的审美追求。
①在诗歌对象的审美选择上,努力在人 们忽视的、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
名词解释现代主义文学
名词解释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门文艺理论,现代主义文学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赋予了传统的文学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和理念,成为了后来文学发展的催化剂和关键词。
一、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指的是20世纪初期在欧美地区兴起的一种先锋文学运动,其主旨是从传统中解放出来,将习惯和陈腐的文学观念推翻,以革新、开放的心态面向现实、科技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它具有强烈的个性化、探究性和实验性,对文学语言、情感、主题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1. 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和反叛。
现代主义文学作家试图打破固化的文学模式,将传统文学的形式、风格、题材等传统元素都重新加工,从而为文学作品注入新鲜的气息和生命。
2. 文学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构思精巧、丰富多彩,而且更加关注情感和思维的反应过程。
文学作品的形式多样化,同时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深入人内心深处,注重意识流和意象描写等新形式。
3. 文学内容的开放、真实和现代化。
现代主义文学结束了传统文学对于某些主题和内容的压抑,注重表现心理、性、犯罪等传统文学因道德、宗教等原因难以涉及的题材。
它将社会丑恶和社会现实表现地尤其直接和真实,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文学镜像。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1.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小说《尤利西斯》(Ulysses)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该作品运用了前所未有的与情节、语言、思想碾磨流失的文字风格,使小说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2.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小说《到灯塔去》(Tothe Lighthouse)具有极强的意识流作品,深入探究人类思想、性别和文化问题。
3. 埃琳娜·费雷(Elena Ferrante)的小说系列《我的天才女友》(My Brilliant Friend)刻画了两位普通女性的生活,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变迁,对于描绘现代化进程中人物生活状态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了传统哲学的二元 对立观念,重新界定美丑、善恶、是非标准。 这样在传统观念被视为丑、恶的内容,大量 进入文学领域,负面行为成为描绘对象,并 以此确定人类的本质并非由美、善构成,堕 落、畸形亦是人生的常态。这是一种新的真 实观念,即普遍被认同、赞美行为的背后, 则是人类有意忽略遮蔽的地域。
二、现代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现代主义的哲学观念固然多种多样,但其核 心思想就是拒绝永恒和神圣,主张否定、变 化,强调非理性哲学具有的基础性意义和价 值。
注意:非理性哲学不能理解为情绪化、盲目 化或偏激化。
非理性哲学主要针对古典哲学对于人类理性 的先验预设。
古典哲学认为是理性是人类的核心本质,人 类的苦难和不幸,主要是偏离理性所致,如 果回归理性,人类的前途就会充满光明。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同近代两大文艺思潮相比,现代主义依然体 现了思想内容上的批判性,文学形式上的创 新性。但这种批判与创新则更具深度和广度。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批判主要针对诸 多不合理现象,强调社会进步和发展应具有 理性,创新则恪守传统观念。现代主义的批 判则直接针对启蒙时代确立的理想的资本主 义制度,直接从人的角度否定其合理性和合 法性。
“象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一块木板 或一件陶器一分为二,主客双方各执其一, 再次见面时拼成一体,以示友爱的信物。具 有“接洽、拼凑、比较”之义,在符号与所 代表事物间进行对比的含义,引申为以一物 代表另一物(symbol)。
后来象征一词逐渐脱离实物,成为以具体、 形象的方式表达、概括抽象、普遍事物的手 段。以一种实体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性 的约定俗成的代表,或凡能表达某种观念或 事物的物象符号就叫“象征”。 康德《判断力批判》云:象征是“某一对象 的属性。该属性的功用在于取代对某一理性 观念的逻辑陈述,扩展心灵视野,扩大其描 述范围,从而使心灵充满活力。”
一、象征主义(symbolism)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象征主义分为早期和后 期两种类型。19世纪50年代以波德莱尔为代 表的早期象征主义集中了魏尔伦、兰波、马 拉美等诗人,并确立了基本的美学原则。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乔治•艾略特为代 表的后期象征主义则又发展了早期象征主义 美学。
总之,表现主义成为欧洲文学艺术从再现走 向表现,从表象走向本质的重要分水岭。
斯特林堡(1849— —1912) 瑞典戏剧家,也是 一位经历多种文艺 思潮的作家。 代表作为《到大马 士革去》、《鬼魂 奏鸣曲》、《万能 机器人》等。
尤金•奥尼尔(1888— 1953) 美国剧作家,以探寻 时代病因为己任。优 秀作品《天边外》、 《琼斯皇帝》、《毛 猿》等。 生前三次获普利策奖, 1936年凭《天边外》 获诺贝尔文学奖。作 家自认最好的作品是 《长夜漫漫路迢迢》。
具体特征:
首先,表现主义主张必须塑造事物内部的深 层形象。 为此,表现主义要创造一种征服自然的艺术, 表现自然的内在精神。舍弃表象、追求本质。
二是拒绝形似,反对形象的清晰性和明确性, 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性取而代之。
其次,表现主义把作品视为作家思想的外化 形式,把思想视为一切的根本。 形象的作用在于体现思想,把不可见的思想 认识转化具体可见的形象,通过形象去感受、 体悟某种思想认识。 再次,表现主义追求一种抽象性反对具体性。 表现主义往往选择寓言结构,通过简单的故 事叙事,表现更为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小说 和戏剧,更具有鲜明的寓言特征。
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则是否定一切传统观念, 无论是摹仿说,还是真实论,都予以否定, 特别是使文学从外到内的转变。 同以往的文艺思潮相比,现代主义依然体现 了从传统中寻找创新资源的惯性,浪漫主义 的主观性和现实主义的批判性,以及自然主 义的反叛性,象征主义的先锋性,都融进了 现代主义文学之中。
象征主义认为世界可分为可见的物质世界和 不可见的灵魂(精神)世界,或者称为现象 世界和本体世界,诗人的职责就是通过对于 可见的现象世界的描绘,从而去暗示、象征、 显现不看见的本体世界。 一句话,象征主义力图透过现象表现本质。 其美学特征首先是追求象征与对应效果,强 调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一种微妙复杂的对 应关系,诗歌应该暗示传达这种对应。至后 期,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 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具 有思辨性与哲理性。代表人物:
保尔•瓦莱里 (1871——1945) 法国诗人,代表作 长诗《海滨墓园》、 《年轻的命运女 神》、《幻美集》。
莱纳•里尔克(1875— —1926) 奥地利诗人,强调诗 歌的哲理性和音乐性, 主张对现象世界进行 精确观察,借以象征 诗人的主观感受。其 代表作《杜伊诺哀 歌》、《致奥尔弗斯 的十四行诗》。
第四,现代主义文学追求文学手段的革新与 实验,即追求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
尽管不乏某种标新立异的极端色彩,但其中 新的表达形式已被人们所接受。 如“自由联想”、“内心独语”、“意识 流”、“时空倒错”等已成为新的标准,故 现代主义文学亦有形式主义文学之称。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类型
梅特林克(1862— 1949) 比利时剧作家,诗人。 1911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 先后创作20多部剧本, 其剧本充满悲观无望 、 颓废厌世思想,突出地 表现病态心理,死亡的 不可回避,命运的无法 违抗。 代表作为《青鸟》。
意象派 作为象征主义思潮的一个派别,发端于英国 诗人休姆,形成于美国诗人庞德和女诗人洛 威尔。 1907年休姆成立“诗人俱乐部”,后改名为 “意象派”。 1913年,庞德发表意象派宣言,表达意象派 的美学主张。 1913年至1917年,陆续出版三本《意象主义 诗人》诗集,使该流派产生较大影响。
为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哲学基础的主要有马克 思、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及弗洛伊德等人。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的“异化” 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类应全面和谐发展,但资本 主义社会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却片面 强调人类为市场所需的“变现”能力,使人 类失去了自主性,并由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 形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的依赖”,导致 人的异化。
托马斯•艾略特(1888— 1965) 诗人、理论家。代表作 《荒原》《四个四重 奏》。
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 和《诗的三种声音》等。 主张作家要有历史感, 不能脱离文学传统,诗 人应该去寻找“客观对 应物”等主张,影响较 大。 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威廉•叶芝(1865— 1939) 爱尔兰诗人,代表作 《茵纳斯弗利岛》 (1890)《基督垂临》 (1921)《丽达与天 鹅》《驶向拜占庭》 和《拜占庭》等。 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
第十章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现代主义文学亦称现代派文学,20世纪 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总 称。同时涉及到其它艺术领域,是20世 纪70年代前最具影响力的文艺现象。 主要文学流派为:后期象征主义、表现 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 小说、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 “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以及拉美的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一、现代主义形成的社会条件 文艺复兴以来,人们抛弃了宗教意义上的神 圣崇高,确立了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观念, 直至19世纪中后期,作家、艺术家的努力方 向始终是挖掘平凡状态之中的崇高,世俗生 活中的神圣。但是产业革命带来的创造力不 仅表现为财富的巨大增长,而且表现为思想、 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资产阶级创造 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制造了空前的精神危机, 征服的信念已经普遍化,两次世界大战及后 果,促成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埃兹拉•庞德(1885— 1972) 美国意象派诗人,主要作 品《在一个地铁车站》、 《诗章》。
二、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维的一组油画,以表 现主义为标题。1911年美术评论家卡尔希勒 尔在《狂飙》杂志上使用表现主义词汇,称 谓德国具有反传统倾向的画家。1914年之后, 表现主义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表现主义主要特点是反 对传统,舍弃现象,追求本原,反对客观反 映,强调主观表现。
异化是指事物产生异常变化,丧失本质属性, 走向事物的对立面。 在哲学和社会学层面,预设某一种事物的本 质,即事物应该如何怎样而进行解释和界定。 凡背离相关界定和解释的行为及发展方向, 或偏离预期目标的行为,都是“异化”现象。 因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了人的本质属性,只强 调单一、片面的市场所需的、被人雇佣的的 能力,便形成了人的异化,解放人类就是恢 复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陆梅林、程代熙《异化问题》上下,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学反思特征。 提出“上帝之死”,“打倒偶像”和“价值 重估”等口号,实际上放弃了人类拥有美好 未来的理想。因为人类并没有体现希望中的 “理性原则”,更多地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所以,某种焦虑和苦闷状态的描绘恰恰是对 于人类文明的深刻质疑与否定。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异化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 人、人与自我等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主要是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异化,表 现为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否定物质财富对于 社会的进步和推动作用,只能抑制人类的生 命本质,扼杀人性甚至毁灭人类。
现代主义哲学针对这一点却提出质疑,否定 理性的可靠性。两次大战就是在理性的名义 下发动进行,或者说是在理性前提下的非理 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