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2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
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
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
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的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
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
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
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元素,来激活大众的文化情感,从“以古观今”的共情视角,使受众对历史传统的抽象记忆与固有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动力,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建构起今古互通、悠远深长的共情空间。
(摘编自张志坚《以短视频构建诗意的共情空间》)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
成都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成都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逻辑(jí)舟楫(jí)缉拿(jí)开门揖盗(yī)B . 依傍(bàng)重磅(bàng)诽谤(bàng)膀大腰圆(bǎng)C . 惆怅(chàng)肿胀(zhàng)账单(zhàng)为虎作伥(chàng)D . 绸缎(chóu)啁啾(chóu)稠密(chóu)风流倜傥(tì)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重庆山城,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B . 财政部领导强调,近年财政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但远未到敞开花钱的时候,仍需要精打细算,财政资金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钱投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去。
C .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 . 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洛克菲勒家族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的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称赞和认可。
B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经济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C . 在年岁已高的希拉里两次竞选总统失利后,表示第三次竞选总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有媒体称她正考虑今年竞选纽约市长。
D . 据一位学者说,或许在未来五年,无现金支付将会成为中国首要支付方式。
超过70%以上的网民表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不需要现金了。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共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遒.(qiú)劲宴飨.(xiǎng) 浸渍.(zhì) 戮.(lù)力同心B、阻遏.(è) 喋.(dié)血菲.(fēi)薄睚眦.(zì)必报C、颓圮.(pǐ) 黯.(àn)然立仆.(pū) 长歌当.(dàng)哭D、瞋.(chēng)目桀骜.(ào) 创.(chuāng)伤殒.(yǔn)身不恤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峥嵘愁怅炫丽忸怩不安B、苍茫凄惋寂寥秋毫无犯C、寥阔斑斓漫溯图穷匕见D、彷徨凌侮欣然偏袒扼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不断完善自我。
B、三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回想初逢时,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而今大家都已双鬓染霜,垂垂老矣。
C、日本右翼势力炮制了一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他们的表演十分拙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D、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了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诗人艾青从小被寄养在大堰河家,他是喝着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自从离家以后,他无时无刻没有不在思念着自己的乳母。
B、刘和珍作为北京女师大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时刻毅然挺身而出,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的爱国斗争中,代表了旧中国大学生和新女性的光辉形象。
四川省成都七中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颤.栗(zhàn) 字帖.(tiě) 长歌当.哭(dàng)开门揖.盗(yī)B.抹.布(mā) 绯.红(fēi)殒身不恤.(xù)张牙舞爪.(zhǎo)C.租赁.(lìn) 创.伤(chuāng)莘.莘学子(xīn)否.极泰来(pǐ)D.解剖.(pō) 污渍.(zì) 屏.气凝神(bǐng)博闻强识.(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籍贯伎俩绿草如荫黯然失色B.和睦光牒阴谋诡计殚精竭虑C.文采通缉敝帚自珍震耳欲聋D.桀骜枭雄难以起齿瞠目结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日前,“青涩的邂逅——成都七中高2013级原创诗歌朗诵大赛”在学校音乐厅举行,各班选手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将最精彩的表演带给了大家。
B.一份名为“你所期待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观众希望春晚节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
C.《壹周立波秀》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于国庆期间再推第三季。
周立波以其幽默睿智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周国平的新作《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某中学将“向学生回敬鞠躬问好”写进了修订后的《教师守则》,学校认为,师生见面时互相鞠躬问好会使校园气氛更为和谐。
B.《青城》是我市继《金沙》之后打造的又一部舞台剧精品,它在第十一届西博会上的演出,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成都文化的独特影响。
C.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D.“凤姐”、“犀利哥”、“杯具”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8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四川省成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2023—2024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
王昌龄的《诗格》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文中说: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
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感体验,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有真诚的人格、真切的发现,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
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不可一向言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
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
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
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
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考试)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舞剧《霸王别姬》以磅礴的气势、壮美的舞姿,完整地演绎了项羽兵败诀别虞姬的悲壮故事,其舞段精彩纷呈,均可圈可点。
B . 在创建文明城市、促进社会和谐、营造“首善之区”的活动中,大家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治脏乱差,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C .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D . 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推崇,传统节日相形见绌,渐被淡忘,许多有识之士因此提出了保卫传统文化的口号。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歼-15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后,起飞指挥员的动作被命名为“航母style”,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模仿热潮。
B . “2013北川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现场特别设立了民俗文化体验区,展出宪雕、羌绣和极具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作品,来宾在活动中零距离感受了羌族文化。
C . 有关专家表示,将“重庆一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确保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D . 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3. (2分)(2018·湖北模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朋友为答谢我的帮助,给我送来了一精致盆栽,我推辞不过,只好说:“这次我就笑纳了,下不为例。
”B . 这家饭店无论选址装修、菜单及菜品设计还是服务礼仪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我常光顾这一家饭店。
C . 再次见到刘老师,我激动万分,走上前对他说:“您二十年前的留言,还惠存在我家,我时常拿出来欣赏一下。
四川省成都市 - 高一语文上 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潜.逃(qiǎn)菲.薄(fěi) 攒.射(cuán)长歌当.哭(dàng)B.狷.介(juàn)氛.围(fèn) 饷.银(xiǎng)嗷嗷..待哺(áo)C.卮.酒(zhī)目眦.(zì) 杯杓.(sháo) 殒.身不恤(yǔn)D.解剖.(pōu) 创.伤(chuàng) 戊戌.(xū) 叱咤.风云(zh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纨袴策划乌烟瘴气励精图志B.箜篌湎怀博闻强识涕泗交流C.繁琐蹩脚绿草如荫大有裨益D.桀骜尸骸黯然神伤前仆后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
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江南style》是一首中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刘邦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知人善任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们年级参加这次秋季运动会特色节目表演的200多名女同学,均是由班级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C.通过一种历史与社会的视角,一种迷幻与现实的交织,莫言创造了一个其复杂性令人想起威廉·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世界,同时他又找到了古典中国文学与口语创作传统这个出发点。
D.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报录比例为9411:1。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3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人很早就关注到劳动问题。
《诗经》里就有很多描述劳动的场景,如《伐檀》《七月》等,对不劳而获的贵族流露出不满、讽刺甚至反抗。
传统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劳动的地位不高。
《论语》写到:“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可见,孔子对劳动者所从事的事情是非常轻视的。
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是广为流传,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
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一书,虽然反对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观念,重视对农业知识的学习,批评士大夫“未尝目观起一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认为“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不过,《颜氏家训》也只是主张士大夫粗识农务,“知稼穑之艰难”即可,依然认为劳动人民是下愚,反对弃学从农的做法。
当然也有一些学派重视劳动,但都没有形成主流。
战国时期的墨家重视劳动,代表了劳动者的要求。
他们从劳动者利益出发提出“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掠夺劳动者的衣食之财,甚至牺牲劳动者的生命为统治者殉葬。
不过,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后,墨家思想便销声匿迹了。
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许行主张取消君主、官吏与民众的分工,要求贤君与民众并耕而食。
这与同时代的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针锋相对。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提倡在劳动的过程中体现佛法的大意。
僧人要参加劳动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体悟得道,把“行住坐卧皆是禅”运用于具体的活动中。
明清时期一批出身劳动阶层的思想家提出“百姓日用就是道”,强调“格物”“习行”,重视动手实际操作,表现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劳动的重视。
四川省成都市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认为,人在“______ ”之时,往往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转机,所以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2)《论语》中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作为君子,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______”。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下阕中用“______”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曾经难忘的岁月。
(4)《再别康桥》中展现诗人寻梦时情难自禁的句子是“______”。
(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______”表现了荆轲登上车后意志的坚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毕业于师范学院的90后男生小严说,自己好为人师....,在初中实习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于是报了这次新教师招聘考试。
②优秀的文学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荃....,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③中方对4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④导师是位德高望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十数名博士生。
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理应辅助导师的工作,为其分忧解难。
⑤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④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朗读者》用最真挚的访谈展现了最平实的情感,用最经典的文本体现了最感人的阅读,广泛获得了好评.B. 作为南中国田协和人民网强强联手打造的品牌赛事,“人民体育•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一直把打造老百姓身边的高品质马拉松赛事为目标.C. 在历史进程中,侠逐渐与公理正义和天下苍生产生联系,武侠文学中的侠客成为为国为民、扶危救困的理想人格.D. 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完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落户成都的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4.判断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A. 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形声)B. 座(象形)占(形声)架(会意)芳(形声)C. 固(形声)攻(会意)旗(形声)本(会意)D. 语(形声)究(形声)材(会意)见(象形)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5.仿照下列示例,另写一组句子。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 (2020高一上·徐汇期末) 下列诗句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B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C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D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 (2分)有一副春联,上联是“春满神州苏万物”,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 . 东风彩笔绘三春B . 文昌艺苑谱千篇C . 香随梅蕊送春来D . 福到门庭喜气迎3. (6分) (2020高一上·高邮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格物”作为《大学》“八目”之基石,关于它的真正含义,一直,正如明末刘宗周所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各家对格物的不同解释,分歧落在了“格”字上,而对“格”的解说。
既有不假思索的因因相袭,又有的过度引申,正所谓、真伪难辨。
简而言之,“格”的基本意义可表述为树枝、支系、树上各枝集成的形态和体系。
从“格”的基本含义可以获得这样的意象:一是各枝同源,它们共存于一木,都出自同一树干、树根;二是各枝不同,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近或远,或正或斜,或直或曲,或长或幼,或枯或荣;三是各枝相关,分叉处彼此连理,风起时竞相招摇;四是生长之态,树木及其各枝都不是静止的,而都是在生长、运动、变化、发展中。
结合“格”所含意象,“格物”可以理解为将世间万物统视为一个树状结构上不同的分枝,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类的性状差异,把握物属之间相互关系,确认各物所在的大枝、中枝、小枝、大格、中格、小格、末格,摸索不同物性的变化规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众说纷纭形形色色牵强附会鱼目混珠B . 莫衷一是形形色色穿凿附会鱼龙混杂C . 众说纷纭林林总总穿凿附会鱼龙混杂D . 莫衷一是林林总总牵强附会鱼目混珠(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类的性状差异,把握物属之间相互关系,确认各物所在的大枝、中枝、小枝、大格、中格、小格、末格,摸索不同物性的变化规律。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邢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到南北朝期间,儒家独尊的地位被动摇,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思想在相互冲击中不断交汇融合。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爱情的诗歌,记载了怨男痴女从________相逢相知到婚前的海誓山盟的恋爱过程,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
《离骚》中主题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情愫。
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及奸佞掌权者的排挤压制,屈原宁愿________也不苟延残喘,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
胸怀大志的曹操,面对天下分裂、割据一方的形势,________,渴盼天下贤才能士齐聚身边,助己实现一统四海的霸业。
面对官场的黑暗,五柳先生宁归隐山林也不与官员________,如羁鸟、池鱼一般回归山林,实现“性本爱丘山”的夙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B .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这个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C . 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D .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B . 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C . 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D . 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黄发垂髫客死慨当以慷同流合污B . 总角之宴溘死慨当以慷同流合污C . 总角之宴客死慷慨陈词随波逐流D . 黄发垂髫溘死慷慨陈词随波逐流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2017·芜湖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 ,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8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
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
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
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
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
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就其形式需是诗。
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
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就是精神上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在“变”中继承“常”就非常重要。
C.中国诗歌在传播上,必须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写诗需要难度,而读诗需要易度。
D.中国诗歌的“常”总是存在的,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它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B.在创作过程中,诗人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有了“走出”就有了审美距离和诗美体验。
C.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D.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变是新诗的根本,于是有人就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B.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C.“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
D.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五年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不足1万公里,延长到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60%以上,“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五年间,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纵观国内,依靠高速铁路的助力,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的沟通交流,让老百姓感受到了高科技为铁路带来的巨大成果,体验到了新时代经济动脉所焕发出的无限活力。
诸如,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行,穿越陕西关中、甘肃天水、定西等贫困地区,结束了陇中和陇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为沿线天水地区的苹果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
放眼世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
为世界各国踏上相互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和平发展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的通车运行,圆了肯尼亚的百年梦,更为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了开端工程。
(《中国高铁:破茧成蝶撩起惊世之舞》2017年6月8日东北新闻网)材料二: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
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
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
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
成本低,标准却更高。
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
中国企业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
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
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
中国铁路的配套产业完整,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发达,这是一般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
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工人劳动效率高。
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我们最多12个月。
(摘编自《2016-202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材料三:台媒称,中国高铁的名号已在世界打响,就连美国加州州长也二度赴华取经;2017年6月5日,美国加州州长布朗继2013年后,第二次搭乘中国高铁。
布朗对中国高铁赞誉有加,“我是高铁的忠实爱好者,也是高铁在美国坚定的提倡者,很愿意看到加州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尽一切力量促其实现。
”“我很喜欢坐火车,除了可以阅读、与人交谈,更可起身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非常方便。
”布朗更开玩笑表示,希望能从加州搭乘高铁到中国。
早在2010年,当时的加州州长阿诺就曾造访杭州,期望了解高铁的服务、融资状况,以利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虽然美国有高速列车“阿西乐特快”,但其最高时速仅240公里,平均时速110公里,远低于中国高铁300公里以上的时速。
此外,美国铁路的准点率最高仅到75%,和中国高铁“零误差”的佳绩相比逊色许多;落后的设施、乌龟般的速度,导致多数美国人不考虑当地火车。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重在说明,2012年来,中国高铁在国内国际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丰硕成果。
B.材料二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各种优势,说明中国高铁具有行业市场前瞻性与较好的投资战略规划。
C.材料三充分说明了中国高铁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和诱惑力。
D.上述三则材料,虽然切入角度不同,表述重点有异,但都传达出中国高铁良性发展的信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中国高铁的发展,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已经在国内气势昂扬地迈开,另一条腿则正大步迈向国际。
B.蒙内铁路的通车运行,使得肯尼亚人对道路的期盼得以梦想成真,同时,它对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也起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C.中国高铁配套产业完整,对成本的控制力强,形成了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高铁性价比高于国外企业。
D.布朗认为乘坐高铁能阅读、交谈、起身走动,与汽车飞机相比高铁有其自身的优势,并提出了从加州建高铁到中国的构想。
E.因能力所限,现阶段中国高铁在海外的发展,只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国家建设。
6.从材料看,为什么美国加州州长会在2017年再度赴华取经中国高铁?(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荆轲之死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
”“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
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