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2.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B.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3.瓷器在英文单词中是CHINA。

古代中国瓷器制造领先世界,被西方国家誉为“瓷器大国”。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4.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5.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6.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万能蒸汽机、火车机车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汽轮D.电话机、内燃机7.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①自然经济②民族工业③洋务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新”在()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国家控制经济命脉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9.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10.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试题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

这主要说明()A. 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 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C. 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这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是()A. 重农抑商B. 工商皆本C. 舍本逐末D. 以农立国3.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

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

“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

宋初这一政策()A. 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B.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C. 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D.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4.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记载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A.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5.有学者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22.4%.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一现象()A. 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恶化B. 导致农村劳力相对缺乏C. 推动了坊市界限的打破D. 刺激农村商品生产发展6.明代学者丘浚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

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

”自中唐到明清,国家赋税大多出自江南。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A.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 政府以重税削弱江南财力C. 京杭运河便利赋税北运D. 政权的建立者都是北方人7.1488年版吴江县县志载:在苏州正南的农村,商人如果离家100里以外经商,让家人在家从事耕作,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义的人。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2.分封制与方国制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5.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6.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8.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二十三中、二十八中、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二十三中、二十八中、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十月联考历史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 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A. 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B. 建筑礼制突出礼制观念C. 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答案】B【解析】从《考工记》中可以看出,对“王城”“国都”“都城”的城墙高度、道路的宽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城市建设中比较重视礼制,故B项正确;A项概念太大;CD项材料总没有体现。

2.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与清明节习俗相关联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礼乐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说明清明节是和血缘有关的节日,故与清明节相关的制度是宗法制度;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3.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讲到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诸侯反叛,杀了幽王,拥立宜臼,宜臼即为周平王。

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正当理由是A. 周幽王的荒唐B. 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C. 周王室的衰微D. 周幽王破坏了宗法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褒姒的儿子并不是嫡长子,而周幽王立其为太子,是破坏了宗法制,所以答案选D。

而ABC并不是制度层面,排除。

4.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 丞相掌握大权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

【试题】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题】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试题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2.分封制与方国制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5.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6.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保守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保守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8.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2.分封制与方国制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5.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6.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8.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1.《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A. 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 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C. 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D. 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2.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

这一变化反映了C. 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3.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4.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5.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合理解释应该是A.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B.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C. 手工生产产品质量欠佳D.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体地位6.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A. 规模大,分工极细工B.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 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D. 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7.北宋政府曾专为城市居民单独造户籍,即坊郭户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其税种也多样,比如宅税;地税,指城市店宅地基税,以及临时摊派,这些税种都以货币形式征收。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坊市制度得到恢复巩固B. 战争频繁影响税收政策C. 中央政府强化人口控制D. 经济发展催生制度调整8.宋《梦粱录》记载:“(中秋节当天)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 .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 .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 .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 A .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 .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 .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3.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可见,桑弘羊的措施( ) A .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 . 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 C . 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 D . 稳定了盐铁的价格 4.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

这表明( ) A . 官营手工业地位被私营手工业取代 B .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 . 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 D . 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 5.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3.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讲到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诸侯反叛,杀了幽王,拥立宜臼,宜臼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正当理由是
A.周幽王的荒唐
B.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C.周王室的衰微
D.周幽王破坏了宗法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褒姒的儿子并不是嫡长子,而周幽王立其为太子,是破坏了宗法制,所以答案选D。而ABC并不是制度层面,排除。
16.《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本题考查商朝时期的政治特点。
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段记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唐太宗贞观之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建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本题选B。
4.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A. 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B. 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C. 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D. 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史书和地方史志详细记录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录,这与古代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反映出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故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经营环境是否恶劣,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抑商的思想,故B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水利治理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其次是注意区别农业经营环境、重农抑商的思想、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等易混概念,据此即可正确分析判断各个选项。

2.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这一时期的改革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C.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D.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故D项正确;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瓦解,故A项错误;承认土地私有会加剧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而没被“废除”,故C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和作用解答即可。

3.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中国古语云“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种思想的源头是A. 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宗法制度D.家天下观念2.唐宋时贵族封爵都是以地名为封号,如李世民封秦王、王安石封荆国公等,受封人可以派人去封地直接征收租赋;明清时爵位封号则大多不用地名,而用美善的“懿称”“嘉名”,如刘基封诚意伯、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等,并且都只有封号而没有封地。

这从侧面反映出A. 君主专制的加强B. 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C. 中央集权的加强D. 非宗室贵族地位的提高3.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这一转变A.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 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C. 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D.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他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

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A.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 确保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C. 为中国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和树立国际形象D. 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5.陶片放逐法假定每个参与投票的公民均具有书写他想予以放逐的政客姓名的权利,然而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大量的出土陶片显示出书写的拙劣、拼音的错误等。

这表明古希腊A. 政局实际上被少数人控制B. 政客普遍失去民众信任C. 直接民主难以维护公民权利D. 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6. 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2.分封制与方国制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5.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6.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8.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大庆中学—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分).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岁至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项。

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项错误。

. 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可见,桑弘羊的措施.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 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 稳定了盐铁的价格【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笼盐铁”政策,限制了私营作坊的发展,使得对地方诸侯的收入减少,这有利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故项正确;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以下与其产生无关..的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B.耕作技术的进步C.土地私有制出现D.农产品的商品化2.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使土地私有合法化B.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C.开始出现私有土地D.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3.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

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4.从下面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状元人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致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B.经济重心的南移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D.儒学教育的发展5.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中,匠人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反映了①商品经济发展②私营手工业发展③生产关系进步④小农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6.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沿海港口城市都繁盛一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造船技术先进B.航海技术的发达C.海上贸易兴盛D.晓市、夜市繁华7.在明清时期佃农交租要用银或钱,商贸活动中大量使用白银,官员发俸也用银两。

以上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B.租佃制得到发展C.农耕经济高度繁荣D.经济趋向近代化8.“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1.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2.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

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

3. 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可见,桑弘羊的措施A.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 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C. 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D. 稳定了盐铁的价格【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笼盐铁”政策,限制了私营作坊的发展,使得对地方诸侯的收入减少,这有利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盐铁官营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的准确解读与分析。

4. 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

这表明A. 官营手工业地位被私营手工业取代B.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 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D. 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答案】B【解析】从“轮番上役”的形式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国家队工匠采取的不是完全服役,而是有一定的雇佣成分,这表明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C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分析错误,民族融合不是政策调整的最主要的原因。

5. 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

这一现象A. 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B. 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C. 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D.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答案】B【解析】“以末致财”的大商人,仍须“用本守之”,即发财致富后大量购买土地,这会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从而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商人的经商热情遭到打击,故A项错误;大商人“用本守之”,成为大地主,这容易造成地方势力的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的税收问题,故D项错误。

6. 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

这反映出A.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 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 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 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贸易都在“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题的秘籍,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商品贸易中心,说明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7.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

这一变化反映了A. 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迅速B. 民众财富收入的日益增加C. 政治自由民主化得到发展D. 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大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人实行上班制,休闲的方式逐渐有了规定,这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生活方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导致材料中变化的主因是工业革命。

故A错误;民众财富没有比较项目,故B错误;C中政治自由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主因。

8. 下表为太湖流域的生丝出口数据,此数据表明A. 太湖流域自然经济解体B. 市镇经济高度发展C.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表格显示中国丝出口自鸦片战争后成倍增长,主要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表格没有体现出男耕女织模式的变化,故A项错误;市镇经济表格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标志是雇佣关系产生,材料没有体现出该标志,故D项错误。

9. 据史料记载,建于1915年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集巨款为会员建设体育馆、手球房,开办国术班、游泳班和排球班等。

常为会员及社会人士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比赛、放映电影等活动。

这说明A. 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引进工业文明B. 西方文化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C. 运动娱乐成为人们主要休闲方式D. 西方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材料这基督教会在中国发展西方式生活以及娱乐设施,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故D正确;材料中时间是20世纪初,并不是率先,故A错误;B中知识分子材料没有体现出;C中运动娱乐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是主要休闲方式。

10. 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B.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 封建经济占据主导D. 民族企业投资多元【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江苏开办的民族工矿企业的创立者既有官僚、士绅,又有买办、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故可知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D项正确。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排除B。

题干强调的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占据主导无关,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关键是正确解读表格中的数据,如“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1. 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这一发展战略A. 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主旨B. 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C. 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D. 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年”“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这是一五计划的方针,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没有平衡轻重工业的比例,也没有优化工业的整体布局,故B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加快了公私合营的步伐,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12. 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37.3%上升到45%,轻工业的比重由62.7%下降到55%。

同期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43.3%,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5%。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B.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成果显著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D. 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答案】A【解析】从材料“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37.3%上升到45%”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D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13. 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

此规定A. 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B. 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C.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 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实行利税改革后,减少部门对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国家也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生产与分配,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

国家实行利税改革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排除A。

材料强调国家实行利税改革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与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无关,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而是强调国家实行利税改革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排除D。

1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 特殊地理区位优势C.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1979年中国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发展的速度主要得益于特殊的政治体制改革,故C正确;A和B属于政治体制改革一部分;D是21世纪初期,不符合题意。

15.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

这反映出中国A. 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B.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C. 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D. 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答案】B16. 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 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B. 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C. 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D.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答案】A【解析】罗斯福针对经济大危机中失业问题,不是直接救济,而是实行兴建公共工程的“以工代赈”措施,故A正确;B属于农业措施;C属于社会保障错误;D属于缓和劳工措施。

17.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A. 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 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C. 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D. 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西方国家高福利导致财政支出过大,同时社会问题不断凸显,“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说明社会福利政策问题出现了严重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示威是民众表达对政府不满情绪表现,不会导致战争,故A项错误;福利问题显然没有哦导致严重财政和政治危机,故B项错误;福利政策依然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