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燃料和热量(第二课时)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⒊情感目标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⒈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⒉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⒊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⒋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
4.甲烷的燃烧CH4+O2点燃CO2+H2O
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
5.冷而干燥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冷有利于水蒸气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断是否有水生成。
[延伸]1.我们收集甲烷时可采取什么方法?
2.在煤矿的矿坑里经常有甲烷逸出,由此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记录,交流思考延伸问题并回答。
巩固、加深学生对甲烷燃烧的印象。
播放课件
投影:唐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有关图片。
学生观看思考
让学生了解瓦斯爆炸的危害,加深对甲烷燃烧前检验纯度的重要性的理解。
[介绍]在池沼的地方常常有甲烷,通常也称甲烷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投影]沼气的制取和利用以及化石燃料的利用
[播放]影片:我国农村沼气的利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视听两方面去体验。
过度
播放课件
人们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形成并非那么简单。
[投影]化石燃料的形成
[讲解]在人们担心化石燃料将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
[播放课件]海底“可燃冰”
学生阅读课本P135内容,再计算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和煤多少年后将被耗尽?
学生回答、交流
以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中对实际的联系。
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和热量
情感态度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增强节约使用能源的观念;通过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重
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难
点
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合理问题,及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课件连接】视频:①《我国天然气资源及开发》②介绍我国一些农村建沼气池,利用沼气产生的能量进行日常生活的情况。
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向家长宣传沼气的好处,在自家建沼气池。
【过渡】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很早,不用着急,对吗?
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验器材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复习引入
10min
讲授新课
30min
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讨论】在生产生活中人类是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的?举例说明。(结合教材137页图片和相关文字)
观看视频
回答:不对
结合教材内容计算并在图上表示
讨论并发表见解。
回答:可燃冰
结合教材中关于可燃冰的介绍,说出现在不能使用可燃冰的原因。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化石燃料的利用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氮、硫、氧等元素。
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主要成分为:H 2、CH 4、CO )等。
2、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一种多成分的混合物,将石油炼制可以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及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 4) 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有水珠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22H O ==+点燃沼气的使用即可处理生活垃圾,又可获得能源,是农村最适宜使用的解决能源问题方法。
4、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燃料不充分燃烧危害:○1浪费资源,○2污染空气。
使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因素:○1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2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5、科学家发现的新燃料——“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影响1、化石燃料造成空气污染主要原因:○1杂质(S )燃烧产生空气污染物(SO 2),○2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CO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形成酸雨:排放到空气中的SO 2、NO 2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3、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做法:○1改变燃料,将汽油改为压缩天然气(CNG )或液化石油气(LPG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可通过高粱、玉米等含淀粉的物质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
O H CO O OH H C 22252323+==+点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CaO 与H 2O 、Mg 与HCl 吸热反应:C 与CO 2反应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1可燃性O H O H 222点燃==+ 氢气作为能源优点:燃烧热值高,产物为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
第七单元课题2_燃料和热量_学讲稿
第七单元课题二 燃料和热量【教学目标】1、 知道目前世界常用的化石燃料;2、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自主预习】一、什么是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有: 、 、 ,它们都是 再生能源。
人们把 称为“黑色的金子”和“ ”;把 称为“ ”。
2、煤和石油3、天然气:主要的成分是 ,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
(1)、观察p146 实验8-3 填写下表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分析教材p148实验8-4 填写下表: 可见: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有 变化。
有些反应能 热量(如碳的燃烧等),有些反应能 热量(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等)2、 阅读教材p148回答下列问题:(1)能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 为什么要节约和开发新能源?【课堂练习】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蒸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混合物 D .纯净物 2.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 A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燃料 B .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C .用高粱、玉米酿造酒精作能源D .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和石油的形成B .天然气燃烧C .分离石油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D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4.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2003年初以来山西省某些地方的煤矿接连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A .H 2B .COC .CH 4D .水煤气5.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 2O (气)高温H 2+CO ,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 .元素的种类B .分子的种类C .原子的数目D .物质的总质量 6.一种可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 2点燃3H 2O+2C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CH 4C .CH 3OHD .C 2H 5OH 7.下列燃料中被称为未来绿色能源的是( )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氢气8.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课题二_燃料和热量2
1、天然气的形成
海洋生物死 亡
动植物的遗骸被 生物的遗骸经复杂 层层沙泥掩埋 变化形成天然气
2、天然气的组成:主要 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 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 要的是 甲烷 (CH4)。
甲烷
3、甲烷的颜色、状态及燃烧现象
4、沼气中常含有甲烷
甲烷的性质
1. 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
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
够大的接触面。 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 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 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煤球
蜂窝煤
燃烧从使用煤球到蜂窝煤,优点是
更充分的燃烧、节约燃料、减少污染
新能源:
地 热 能
⑷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 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 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甲烷分别 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CH4 )。
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 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要改用天然气就必 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空气管的管径不变, 改造后,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燃气管的直径应该 (填“增大”或“减小”) 减小 。
2.有一瓶气体,它是由H2、CO2、CO、CH4中的 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1)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沉淀; (2)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 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 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问: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气 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
燃料?这些燃料都是从哪里提炼出来?
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阅读教材回答:
1、燃料发展史?
2、化石燃料是如何形成的?
煤的形成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煤 组 成 主要元素 其他元素 炼制方法
石油
C H.N.S.O
C H
分解
分馏
主要产品及用途
焦炭.煤气 汽油.煤 油.柴油 等 等
这是什么 气体呢?
天然气
甲烷 1、主要成分: (CH4)
2、归纳甲烷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 小于空气
点燃 CH4+2O2=====CO2+2H2O
思考:
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 应采取什么安 全措施?应在什么地方、 贴怎样的安全标志?
练习: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1)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多种产品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
B、煤的形成 C、石油的形成 D、从石油里分馏出汽油等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
2、有什么优点?
3、目前还未大规模使用的
原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氧化反应,金属和酸
吸热反应: 条件为“加热”和 “高温”的反应
C+CO2====2CO
高温
1、炼钢炉炼钢时为什么要不停地鼓入空 气? 2、在篝火燃烧时,木柴为什么不平放 在地上,却要架空? 3、这两种做法对燃料而言有什么好处? 对环境来说又什么帮助?
课题2 燃料和热量(第二课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课题2燃料和热量(两课时)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介绍]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然气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板书]拓展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2.(2003年济南市考题)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2003年初以来山西省某些地方的煤矿接连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
A.H2B. CO C.CH4D.水煤气
3.(2003早上海市考题)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汽Fra bibliotek、煤油、柴油等。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炼钢厂、热电厂都用煤作燃料)
[追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煤气、汽油等作燃料,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其中就有煤气;如果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介绍]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由于煤和石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过渡]仔细阅读课本,你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燃料和热量
课题2燃料和热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难点⒈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模式】(或方法):探究活动与教师讲述结合【教学过程】复习课题1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⑵氧气(或空气)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教师强调可燃物有许多是燃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第一小节,引出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一、燃烧中能量的变化【探究实验】——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有气泡生成,试管壁发烫。
结论: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二、煤、石油和天然气煤: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氮、硫等元素,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煤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用途:石油: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炼制得到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石油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石油的用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做甲烷燃烧的探究实验,提醒学生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判断出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并根据该实验推断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可燃冰”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二是要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教师小结: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燃料和热量 PPT教学课件5 人教版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
可怕的黑烟
焚烧垃圾
受不了啦
这样烧还能好点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
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
够大的接触面。 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 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 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煤球
蜂窝煤
燃烧从使用煤球到蜂窝煤,优点是
更充分的燃烧、节约燃料、减少污染
新能源:
地 热 能
潮 汐 能
风 能
核 能
水 能
太 阳 能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 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 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发生。燃料充分燃烧 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非常重要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化石燃料的 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 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证明含有 氢元素
证明含有 碳元素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下表是我国2004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请计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将被 耗尽,并填入表中: 探明储量 石油 23亿吨 年产量 1.74亿吨 使用年 限
约13年
天然气
煤
2.23×104亿 408亿立方米 约54年 立方米
设计实验方案依据的原理
点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学反应 :
CH4+2O2==CO2+2H2O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 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药品:甲烷 澄清石灰水
仪器:酒精灯 小烧杯
●实验探究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燃料和热量》教案
《燃料和热量》教案《燃料和热量》教案《燃料和热量》教案1 本课题主要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天然气以及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考虑到本单元中的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老师将本课题中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放在了拓展性课题中进展学习。
在“天然气”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对实验进展观察和分析^p ,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并一起写出化学方程式。
接着,老师又借助投影内容,向学生介绍了沼气的一些利用知识。
关于化学反响与能量,老师采用了演示实验,利用两个比照实验,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响中伴随能量变化的现象。
最后,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煤和石油及其综合利用进展了学习。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处。
(3)理解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考虑、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3.理解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处。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考虑、加工信息的才能。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络实际→拓展视野。
教具准备老师用具:(1)投影仪,冷而枯燥的烧杯,试管,小烧杯,玻璃片;(2)CH4气体,镁条,盐酸,氢氧化钡晶体,氯化铵晶体。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以新旧知识的联络,创设情境][学习情景]展示柴草、煤、塑料片、布料等实物。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和热量(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量(第二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课前预习: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的变化,而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变化。
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
3、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而且。
课堂探究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实验7-5】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_______,而_______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即吸热现象或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
2、总起来讲,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1)______ _____ ;(2)。
燃料不充分燃烧,不仅是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浪费资源,而且还产生大量的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小组讨论:工业上有时使用煤等固体燃料,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你认为应将固体燃料怎样处理?。
跟踪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获得热量 B.水蒸法吸收热量,这是吸热现象C.能源都是燃料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向正在燃烧的木材堆里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木材燃烧的会更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交流:这一课题你学到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课后训练】:1、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还原氧化铜的是;(2)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4)仅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5)能灭火的是,能使带余烬的木条燃烧的是;(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7)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的是。
《课题2 燃料和热量》PPT课件
洛阳市五十八中学 黄青立
讨论与思考(p132)
• 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柴、禾草、液化石油气、煤气等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汽油、柴油等
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焦炭、煤等
煤、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气、 天然气、柴草、酒精、焦炭等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的( B ) 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B、从石油中能分离出汽油、柴油、酒精等燃料 C、煤的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 D、沼气的应用可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 B、酒精挥发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D、锅炉爆炸
• 如果燃料燃烧不充分,有什么危害?
1. 产热量减少,浪费资源 2. 产生大量CO、粉尘等物质,污染空气
(划书上137页)
讨论 p138
工业上有时使用煤等固体燃料,为了使燃料与空 气有足够的接触面,你认为应将固体燃料进行 怎样的处理?
1、应将固体燃料加工成小块或加工 成蜂窝煤状或粉状,这样可提高 燃料的利用率。
CO2 + 2 H 2 O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有水生成,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
有二氧化碳生成,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 点燃前为什么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防止混有空气而引起爆炸 (记p134)
2. 煤矿的矿井里常有甲烷逸出,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其中,放出热量的为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为吸热反应
课题2燃料和热量
燃烧不充分的后果:
如果燃烧不充分 , 不但浪费资源,还会产 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 质 ,污染空气 。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下 图所列的活动中,直接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 D)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
(C)电网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火箭
可见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 ,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即 : 有放热现象和吸热现象发生 。
目前,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 的 ,例如 :居民的做饭 、取暖 ;工业发电 、烧制陶器 和瓷器 、冶炼金属 、发射火箭、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 筑等 。
烧制陶器 冶炼金属
做饭
定向爆破
现在人类需要的能量 ,主要来 自化石燃料 ;但是化石燃料的资源 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因此 控制燃烧反应 ,使燃料充分 燃烧 ,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
如果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 , 就相当于延长了燃料的使用期限 。
使燃料充分燃烧一般需要做到 : (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现象: 银白色固体减少, 在固体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放热。
2、有些反应吸热
(热能转变成化学能)
高温
CO2 + C=== 2CO
(吸热反应)
【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有气体产生 ,停止加热反应就停 止 ,再加热又有气体产生 ,停止加热反应 又停止 ,为什麽 ?
KMnO4 加热时才有气体产生 ,说明KMnO4 分解时需要吸收能量 ,当停止加热时 ,反 应反就应停。2止KMn,O4说△明高锰K2M酸nO钾4 +的M分nO解2 +反O2应↑-是热吸量 热
新版课题二燃料和热量课件.ppt
当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可以放出热量,但 想不到有的化学反应还可以吸收热量
精选
5
重点、难点
重点:
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难点:
不是燃烧的化学反应放热现象
以及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
精选
6
教学手段建议
托举“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火箭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氮和液氢
精选
20
由于固态燃烧剂产生的能量比液体氧化剂发出的能量高,所以, 目前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多是固-液火箭发动机。
3Al(S) + 3NH4ClO4(S) F-e-2O→3 Al2O3(S)+AlCl3(S)+3NO(g)+6H2O(g)
形成高温(1870度)高压(每秒1600米)气体,气体从喷口喷 出,产生巨大推力而把运载火箭送上了太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选
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 年限图,以培养学生对能源急缺性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精选
4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常用的燃料是煤、石油、天 然气,但不知道他们被称为“化石燃料”, 对这些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缺乏认识。
道,引起环境和水体污染,容易引发下水道堵塞甚至
爆炸。
重庆市科委社发处负责人表示,重庆市“潲水油”
变生物柴油项目,不仅突破了一些技术瓶颈,而且有
效提高了转化率。此举不但可以减少“潲水油”对人
和环境的危害,而且还节约石油资源。
燃料和热量(二)教案
观看
自主学习,阅读
回答:实验室里
利用酒精灯完成加热实验等
回答:计算结果
能源危机
思考对策
倾听
思考
回答:具体做法。
讨论:如何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
回答:
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归纳
思考、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搜索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知熟悉的对象,激起学习的兴趣,问题设疑,导入新课。
巩固旧知识,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和放热现象。
2.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①要有足够的氧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讨论】工业上如何使煤等固体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多的接触面?
【介绍】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设疑】如何使家用燃料充分燃烧?
【分析】增大氧气量,即经常通风。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练习反馈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回答:煤、石油、天然气
2.通过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的三大化石燃料是指哪些?
【投影】列表比较化石燃料的形成、组成、状态及分类。
【设疑】三大化石燃料中,谁比较适宜直接用作燃料?
【引导】从燃烧产物角度说明理由。
【设疑】通过上述计算你想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对策?
【过渡】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是来自与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又是有限的。因此燃料充分被燃烧,就等于节约了能源,等于延长燃料的使用年限。
课题2燃料和热量
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2 燃料和热量(精选3篇)课题2 燃料和热量篇1《燃料和热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
所以,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
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本节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课时:2课时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
2.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关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燃料和热量(两课时)第二课时[引入新课][介绍]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它们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然气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板书]拓展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活动与探究]讨论或思考: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答案]1.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
2.汽油、煤油、柴油等。
3.炼钢厂、热电厂都用煤作燃料。
[追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煤气、汽油等作燃料,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回答]1.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其中就有煤气。
2.如果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评价]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下课后再多查点,开阔视野。
[介绍]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由于煤和石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过渡]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32、P146内容,你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学生阅读][设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回答]1.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
其中,焦炭可以冶金,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气则是重要的燃料。
这样煤就能被综合利用了。
[教师补充]黑糊糊的煤焦油是一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做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
[投影][引申]例题:(2003年南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
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
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得到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
答案:(1)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 (2)C+H2O CO+H2(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是否泄漏[板书][过渡]我们接着进行刚才的内容。
[回答]3.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又称原油。
原油通常显深棕色或黑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4. 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它也是一种混合物。
5.石油和煤一样,给它加热后,同样能得到很多产品。
人们利用这些产品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轮船、火车等提供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
6.在20世纪兴起了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
科技工作者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例如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洗涤剂等。
……[教师补充]石油已经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已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投影][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发现了石油。
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煤也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解放后,我国先后开发和建立了大庆、胜利、华北、中原、大港等石油基地和一批煤炭基地,近年来在我国海域和西北部也开发出了新的油田。
[引申]近些年,科学家发现了有些能“冒油”的植物。
[投影]有些能“冒油”的植物,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这种从植物体里产生的“石油”,实际上是一种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与矿物石油性质相似。
科学家们把这些能产生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的植物美誉为“石油植物”。
巴西有一种香胶树,富含油液,半年之内,每一棵树可分泌出2u~30千克胶液,它的化学成分同石油相似,不必经过任何提炼,即可作柴油使用,将它注入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油箱,车子就可以轰鸣奔驰了。
在我国海南省以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热带森林里,生长着一种油楠树,一般高10~20米,胸径30~60厘米。
油楠树浑身饱含油液,只要在树干上钻一直径为5厘米的孔,2~3小时就能流淌出5升浅黄色的油液。
这种油液不需要加工便可注入柴油机内作燃料,当地居民则习惯用它替代煤油点灯照明。
此外,美国一些农场种着一种杂草,人称金花鼠草,其茎、叶充满白色乳汁,乳汁中2/3是水,1/3是烃。
用这种草可以炼出真正的石油,10平方米野生金花鼠草可提炼出l千克石油,人工栽培的杂交金花鼠草,10平方米可出油6.5千克。
著名的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卡尔文教授.在本世纪80年代找到一些植物,它所含的乳汁和石油的成分相同,将它们的乳汁加工成植物汽油后,可以使汽车启动、飞驰。
从此,人们在开发植物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以后,卡尔文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植试验。
选育出3个石油“明星”。
一个是牛奶树.也叫绿玉树,是一种小灌木,树干里饱含乳汁,剖破树皮,乳汁就会汩汩流出。
另一个叫续随子。
高l米,抗寒耐旱.一年一收,在美国、日本都有栽种。
第三个叫三角大戟,是身高0. 3米的灌木。
极其抗旱,树皮柔软,用刀轻轻一划,乳汁就会流出。
如今,卡尔文在他那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实验场里。
每英亩(合4050平方米)地.司收50吨植物石油。
经适当加工,能生产碳氢化合物1�5吨,每桶(每石油桶约合159升)植物石油生产出来约花费20美元,可与真正的石油竞争。
卡尔文还认为,有些“石油树”抗逆性很强,不怕狂风暴雨,不畏酷热干旱,可栽种于荒地和沙漠。
另外,在80年代初,美国的科学家栽种了大片美洲香槐,这种植物的白色树汁及其余一些部位都含有油质。
为了获取植物石油,可以把整株美洲香槐研碎,然后用一种有机溶剂提纯。
在澳大利亚还发现了阔叶棉木,其枝叶都可提炼油类,据称是目前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植物。
巴西科学家卡罗斯继卡尔文之后,也获得重大发现。
他对热带森林中700多种植物进行研究,发现有几种含有大量烃。
一些藤本植物中的黏稠汁液,不仅能提取柴油、汽油,还可以提取高级航空燃料油。
日本东京大学的两位专家,90年代初在冲绳岛沿海找到一种高大的乔木——青珊瑚树,这种树的汁液中也含有大量的烃类化合物。
原产于北美西部干旱地区的希蒙得木,又称霍霍巴,是一种能在沙漠恶劣环境下生活的常绿灌木植物,它的果实含有50%~60%油性乳汁,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大规模栽培。
此外,银胶菊、西谷椰子树等,都具有较高的燃料油开发价值。
国际上还用大豆油、菜籽油、葵花子油、棕榈油作为代用燃料油。
[小结]煤、石油等燃料虽然与人类关系密切,但人类一定要记住它并不是无限的。
[板书]二、石油[布置作业]教材P133讨论题1、2。
板书设计二、石油考题回顾1.(2003年海南省考题)我省近海域中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且已经开采利用。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下列关于天然气的说法下正确的是……………………( )A. 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 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D. 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2.(2003年济南市考题)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2003年初以来山西省某些地方的煤矿接连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A.H2 B. CO C.CH4D.水煤气3.(2003早上海市考题)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C. 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答案:1.B 2.C 3.A备课资料1.石油是怎样形成的?根据石油的组成和性质,油田的地质构造和地理分布情况推断,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天然石油是古代生物(主要是海洋的低级植物和动物体)在地层和细菌作用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按这种观点,石油形成的过程可表述如下:古代陆地上的生物死后,尸体渐渐腐烂分解,同时被地表水体冲走,和泥沙一起流入海洋、湖泊,并与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动物遗体共同沉积下来,变成有机淤泥。
长年累月,有机淤泥越积越多。
由于后来沉积物的覆盖和地壳变动,沉降地方,有机淤泥压在底下,被“封闭”起来,与空气隔绝,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下,由某些无氧细菌,海水中某些元素如铅、镍、铜等成分,以及放射性射线等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有机淤泥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其中的有机物渐渐分解,硫、氧、氮等元素渐渐被分离出来,结果使碳氢成分集中。
这样就形成了石油。
油田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即生油条件和储油条件。
生成的石油往往与地下水一起聚集在砂、砂岩和石灰石等有“空隙”和裂缝的沉积岩层中,就形成了油田。
关于石油的成因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碳和氢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直接合成石油说;水流入地壳成过热水蒸气同金属碳化物作用而成烃说等。
但石油产地中发现类似叶绿素、血红素的卟啉类化合物和近代海底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趋向等事实,都有利于生物生成石油的说法。
2.什么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以石油为原料,加工得到低沸点烃类,一般是4个碳以内的烷烃,主要是丙烷。
常温下为气体,加压液化装入耐压的钢瓶(液化气罐)作燃料,液化石油气压力为6~7大气压/厘米2,液气体积比1:250,可以由石油炼厂气制取,也可专门加工原油来制取。
火焰均匀,温度较高,污染少。
3.煤是怎样形成的?煤是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逐渐衍变而形成的矿藏。
煤是复杂的有机物。
由于成煤的植物、时间、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等不同,形成的煤也各不相同。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
各种不同的煤成分也不相同,一般碳元素的含量55%~95%,还含有氢、氧、氮及其他一些元素。
通常质量较好的煤,含碳量高,发热量也较高。
煤的储量很大,远远超过石油的储量,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煤的主要种类的基本指标见下表:4.什么是煤气?水煤气?煤气是由煤、焦炭等固体燃料和重油等液体干馏或气化所得气体的总称。
干馏煤气主要成分是烷烃、烯烃、芳烃、一氧化碳和氢等可燃性气体,含少量CO2和N2,热值高,约4000~6000千卡/米3;气化煤气包括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主要可燃性气体为CO和H2,含较大量CO2和N2,热值较低,约1000~3000千卡/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