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复习要点
2023年法律考试100个必考法律条文复习汇总(精华版)
2023年法律考试100个必考法律条文复
习汇总(精华版)
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的法律考试提供100个必考法律条文的复汇总。
以下是详细内容:
1. 憲法
-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第二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刑法
- 第二十条:善意的目的、好处,可以减轻罪责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第一百三十一条:诬告陷害他人,侵犯他人权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 民事诉讼法
- 第二条: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独立行使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审判权。
- 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
4. 劳动合同法
- 第二十二条:劳动者应当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参加培训,提
高业务水平。
- 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但劳动合同继续存在,未提
出变更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期限视为无固定期限。
5. 著作权法
- 第二条: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与其享有人的人格权、财产权有关的权益。
- 第二十一条:计算与支付著作权使用费,按照双方约定的比
例或者计算方式。
6. 公司法
- 第二十五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损害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其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第七十一条:公司出资股东可以通过协议约定出资方式、出
资比例和期限等事项。
......(继续添加更多条文)
请注意,以上描述的条文仅为示例,具体的法律考试内容以官方准确信息为准。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何复习六大行政法
如何复习六大行政法引言:行政法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规范政府行为和保护公民权益。
六大行政法是学习行政法时的关键要点,包括行政法一般规定、行政行为法律制度、行政裁判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和行政监察法律制度。
复习六大行政法需要有系统性和综合性,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复习行政法的方法和技巧。
一、系统化学习1.了解六大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在复习行政法时,首先需要了解六大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原则和规定等。
2.学习法律法规的适用:每个行政法律制度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需要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的适用情况,包括相关的法条和判例。
3.掌握相关实践案例:通过学习相关的实践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六大行政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适用。
二、重点突出1.重点关注六大行政法的核心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六大行政法的核心内容上,包括各项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的权限和职责等。
2.注重各项法律法规的具体细则:除了了解六大行政法的核心内容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各项法律法规的具体细则,如行政行为的程序和要求、行政裁判的程序和规定等。
三、综合性复习1.梳理行政法的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制作复习提纲的方式,梳理行政法的知识点,形成系统性的复习材料。
2.整理行政法的案例分析:通过整理行政法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行政法的相关原理和规定。
四、深入理解与实践1.通过判例分析加深理解:判例是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判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行政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定。
2.参与模拟法庭和写作业:参与模拟法庭和写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来演练行政法的实践技巧,通过写作业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结语:复习六大行政法需要有系统性和综合性,需要重点关注各项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和具体细则。
通过深入理解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行政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法律基础知识》复习重点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复习重点打印版法律基础知识复重点打印版一、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法律是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而制定的规则和制度。
- 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普遍适用性。
二、法律的分类- 公法:涉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
- 民法:涉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合同法、婚姻法、侵权法等。
- 商法:涉及商业交易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
-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和刑罚的法律。
三、法律的层级和效力- 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法律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等。
- 法律层级高低按照立法机关的级别划分,如宪法高于法律,法律高于行政法规。
四、法律的适用原则-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平等、互惠原则。
-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合法性、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原则。
五、法律责任和法律行为-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 法律行为是指依法设定的被法律所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六、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内容的诠释和阐明,可以由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学界进行。
- 法律适用是指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运用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判断和处理。
七、法律的变动和发展- 法律可以通过修改法律条文或制定新的法律来进行变动和发展。
- 法律的变动和发展应当符合社会需求和法治原则。
八、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保障了公民权利和社会稳定。
- 法律能够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实现。
以上是《法律基础知识》复重点的打印版,希望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字数:200。
法学概论复习要点
法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1.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奴隶制的出现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3.奴隶制法律的特点:(1)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2)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3)以十分残酷的惩罚措施维护奴隶主的政治统治(4)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4.封建制法律的特点:(1)严格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2)公开规定封建等级特权(3)用野蛮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5.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确认契约自由(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确认法制原则6.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7.法律渊源的种类:(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引证法(5)宗教法(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8.法律的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3)实体法和程序法(4)一般法和特别法(5)国际法和国内法(6)公法和私法(7)法系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统治阶级道德之间在根本的社会阶级属性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必须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的。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1)存在时间不同(2)调整的范围不同(3)实施方法不同(4)表现形式不同(5)在一国之中,法律体系是一元的,而道德体系是多元的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2.社会主义法律和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2)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3.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点:(1)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活动之一(2)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要遵照一定的程序(3)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不仅包括创制新法律,也包括修改和废止过时的法律(4)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其实质是把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4.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1)遵循宪法的原则(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4)科学和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5)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5.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2)对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案的公布6.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5)军事法规和规章(6)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10)国家认可的习惯(11)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7.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特点:(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它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2)这种活动必须严格地在法宝权限范围内并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适用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法律对某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8.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相互关系的原则9.违法构成的要件:(1)违法的客体,即违法行为所损害的而为法律所保护的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违法的客观要件,即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3)违法的主体,即实施违法行为并要对其承担法律责任的人(4)违法的主观要件,即实施违法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的心理状态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特点:(1)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意志关系)(2)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由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3)社会主义法律关系通过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获得表现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1.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1)法制是国家所确立的法律和制度(2)法制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的实施(3)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4)法制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必不可少的法律秩序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3.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①从社会主义法制的产生来看,它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主权的产生而产生的②从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来看,有什么性质的民主,就有什么性质的法制③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方向来看,同样不能离开民主(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①社会主义法制把民主作为人民斗争的胜利成果,系统地、明确地、具体地记载和固定下来,以确认民主②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本身的指导作用引导人民做符合民主的事,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实现③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惩罚各种违法和犯罪行为,维护人民民主权利,以捍卫民主4.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作用:(1)对社会主义法律的确定和适用方面的作用。
专升本法律高频词汇
专升本法律高频词汇
一、民法
1. 合同: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
2. 婚姻:指男女因感情而结合成家,建立起互信互爱的家庭关系。
3. 权利:个人或组织凭借法律规定行使的利益。
4. 财产:集体或个人拥有的、可供支配的财物。
5. 知识产权:指人们对或奖励的创造性智力成果的权利。
二、刑法
1. 罪:行为人触犯刑法的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予
以谴责的行为。
2. 犯罪:主观上有罪、客观上犯罪的行为。
3. 刑责:因犯罪所负的个人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4. 量刑:对于已查明的罪行,根据法定量刑标准和具体情节确
定刑罚种类、刑期和量刑幅度等。
5. 司法程序:法院在诉讼中的具体执行程序,包括起诉、审判、判决和执行等环节。
三、法律制度
1. 内治法:又称为宪法,是国家权力机构组织和职权、公民权利、社会制度和国家根本制度等的总规范。
2. 行政法: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与制约的法律规范。
3. 民法:调整私人之间利益关系和法律地位的基本制度。
4. 商法:针对商人及其行为的法律规范。
5. 刑法:约束个人的行为,并以其行为为基础对其进行惩罚的法律规范。
以上为法律中的较为基础、常见的高频词汇,对于专升本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术语,对于学好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政治法律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精选
政治法律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精选政治法律知识点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金融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政治法律复习知识点总结⑴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社会生活规则。
⑵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等。
⑶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⑷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⑸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的生活的“卫士”。
①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⑺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⑻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一、思想道德修养: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1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2历史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人生观、价值观与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心理素质与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内涵与要求。
6.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内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法律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衔接、适应和反映。
2. socialist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四个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法律的层级与体系:-国际法与国家法;-立法与行政法规;-法律的等级与适用。
-立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律层级与法律条文的表述方式;5.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性质与种类;-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6.婚姻法与继承法基本规定:-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禁止行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婚姻法与继承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7.民事责任与救济:-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救济的种类与形式;-责任法的构成要件与责任的限制。
8.刑法基本概念与犯罪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任务与原则;-刑法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概念;-犯罪法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法理学复习要点
简答题一、简述法的特征1.法以人的行为关系作为调整对象2.法是一种规范性的文件3.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的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证并通过一定程序实施的二、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分为正式的法律渊源和非正式的法律渊源(一)当代中国正式法的渊源1.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2.行政机关的决策和决定3.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4.国家政策5.国际法(二)当代中国非正式法的渊源1.习惯2.道德规范3.外国法4.法律学说三、简述法律规则的特征和功能1.法律规则的确定性2.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3.法律规则适用上的优先性四、简述法律关系客体及其种类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种类:(1)是物(2)是人身、人格(3)是精神产品(4)是行为及其结果五、简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六、简述法律责任的功能1.惩罚功能2.救济功能3.预防功能七、简述正当法律程序的要素特征1.角色分化2.决定者的中立性3.当事人的平等性4.当事人充分享有陈述的权利5.对立意见的交涉八、简述法律起源的基本规律1.在调整方式上,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再由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2.在规范形式上,从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3.在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关系上,从浑然一体到相对独立九、简述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1.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2.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3.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十、什么是法治?1.法治是一种治国的基本方略2.法治是一种依法办事的社会状态3.法治体现了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十一、简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1.词义不同2.法治与法制概念的文化底蕴不同3.法治与法制概念的内涵不同4.法治与法制概念的产生和存在的时间和意义不同5.法治与法制概念的基础和目标不同6.具有的价值观念不同十二、简述我国立法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2.民主化原则3.科学性原则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保持法的严肃性、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的立、改、废、清理、汇编相结合的原则6.立足现实和本国与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经验的原则十三、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2.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4.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十四、简述法与国家关系法和国家的关系极为密切。
法理学复习要点
法理学复习要点一、填空1、我国在夏商周就出现了以天命和〔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社会。
2、一般说来,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3、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其典型的表达形式是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
4、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根底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
5、法的渊源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素:一是与〔法的效力〕的直接联系二是现行的法律文件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形式。
6、法的要素指法的根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根本元素,一般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7、法律规则的构造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局部。
8、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
9、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 法律效果)的行为。
10、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11、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可概括为责任主体、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和〔主观过错〕四方面。
12、从法学角度讲,程序是从事法律行为作出*种决定的过程、方式和〔关系〕。
13、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有抑制、导向、缓解、〔分工〕和感染五个方面。
14、“自然正义〞的容大致包括两项最根本的程序规则:第一,〔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第二,任何一方的诉词都要被听取。
15、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的活动。
16、法律推理是法律人将〔形式逻辑〕运用于处理案件过程的思维形式。
17、18世纪法国的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18、现代社会正义的根本底线是建立在尊重人的尊严之上的,它的根本容是〔人权〕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人民〕。
国家司法考试复习攻略
国家司法考试复习攻略司法考试是考试竞争力特别大的一次考试,就像是万人挤一座独木桥一般,然而仍旧有很多的考生热衷于参加司法考试,下面整理了一些复习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心态篇要想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必须摆正心态。
何谓摆正心态,我认为有三点:第一,为何参加考试。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应该有他的目的,尤其是应付如此难的考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试目的,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你报考的目的,一定能给你足够的动力。
有些人报考是因为听说是中国第一试,所以就去考,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有些人是因为陪同其他人考而考,很显然,这些考试原因难以给人足够的动力,缺乏足够的动力,是很难在复习量如此之大的准备过程中坚持下来的。
我毕业后就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通过考试并取得律师资格,是最能掌握自己前途的方法,除此之外,几乎别无选择(此想法可能偏激),正是有这样的原因,我在接近三个月的复习过程中,一直都有足够的动力。
第二,决不能抱着试试看,积累经验的想法。
这一点对于刚毕业第一次报考的考生尤其重要。
很多刚毕业的考生,由于工作刚稳定和听说考试非常难,通常都有一个想法:过不了是正常的,反正自己才第一次报考,以后机会很多,就当积累经验。
我认为这想法是非常致命的,如果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极其容易在艰苦的复习过程中缴械投降。
考试是否能一次就通过是另一回事,但考生一定要有一次通过、破釜沉舟的决心。
第三,尽量淡化自己是否法律科班出身对复习的影响。
在考试的前后一段时间里,我在几大司考论坛,都能见到“非法本”与“法本”的争论,我无意对此作评论,而特别想强调的是,法律科班出身的考生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不要将科班出身过多考虑,甚至应该忽略。
作为一名法律本科生,觉得法律本科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法律意识和逻辑思考的培养,以及对整个法律体系的掌握,或者说更多的是对学生予以法学理论的灌输。
而司法考试虽然对理论考核的分量有所加重,但总体上还是倾向于法律实际操作,更多是考法律条文。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1、法的概念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和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的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人们行为形成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
4、违法是指人们违反国家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外所作的危害社会的有过错的行为。
5、司法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
6、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并且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7.宪法是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8.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集区为基层,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9.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权益以保护较大权益免受损害的行为。
10.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11.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与下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1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13.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总和。
及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14.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终审制。
15.立案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在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
中考三轮道德与法治复习 法律
九年级二轮复习专题三:法律【复习目标】1、理解法律的特征、作用2、未成年人保护3、做守法公民4、良法善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德治【核心知识点】1、法律特征?P91+9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作用:法律规范公民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律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法治为生态建设提供给法律保障;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促进道德建设。
3、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不法侵害;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应有之义。
4、犯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5、如何预防犯罪?(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6、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是传统美德。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借助他人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7、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8.★如何建设法治中国?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023法律法规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2023法律法规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1. 宪法法律知识点- 宪法的基本原则:全民主义、法治主义、社会主义- 宪法的特征:最高法律地位、根本大法、领导一切法律- 宪法的修正和解释:修宪程序、宪法解释权2. 刑法知识点- 犯罪构成要素:犯罪对象、犯罪主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 刑法责任:主体刑事责任、附带刑事责任、刑法的适用和适用原则- 刑法的立案和审判程序: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3. 民事法律知识点- 民事权利主体: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效力和效果- 民事诉讼:起诉、应诉、举证、调解、审理和执行程序4. 经济法律知识点- 合同法:合同的成立、履行和变更、合同的无效和解除- 公司法:公司的设立、经营和监督、公司的合并和分立- 劳动法: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劳动争议的处理5. 行政法律知识点- 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分类、效力和效果-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种类、许可的条件和程序-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案件的适用和程序6.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点- 环境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义务- 环境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自然资源保护:森林、水土、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的保护7. 执行法律知识点- 执行程序:行政执行、民事执行、刑事执行程序- 执行费用:执行费用的负担和追偿- 执行效果:强制执行和执行结果的效力8. 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点- 律师:律师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律师的应聘和练业规则- 法官和检察官:法官和检察官的基本职责和中国司法制度- 公证员:公证员的基本职责和公证制度以上是2023年考试时需要背诵的法律法规必备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到你!。
法律基础知识复习
第三部分法律1、法的概念和本质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法与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大一上学期末法律职业伦理复习要点
大一上学期末法律职业伦理复习要点一、法律职业伦理概念及重要性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
它不仅涉及到法律从业者的个人操守,更关乎整个法律体系的公正和权威性。
法律职业伦理的遵守是维护法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对于培养和保持广大法律从业者的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1. 诚实守信原则:法律职业人员应当保持诚实守信,言行举止应当恪守道德底线,不得虚假陈述、隐瞒真相或者违背诺言。
2. 保守秘密原则: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尊重客户的隐私权和保密要求,严守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绝不泄露与工作有关的保密信息。
3. 公正廉洁原则:法律从业者应当以公正、公平、廉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绝不得以权谋私利,接受贿赂或寻求不正当利益。
4. 尊重当事人权利原则:法律职业人员应当尊重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和意思自治权,不得滥用职权或者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
5. 职业精神原则:法律从业者应当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三、法律职业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 律师职业伦理:律师是法律职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职业伦理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和司法公正。
在公正、客观、保密、忠实、专业等众多职业伦理原则的指导下,律师应当勤勉尽职,代理当事人诉讼,捍卫当事人权益。
2. 法官职业伦理:法官是司法活动的主持者,他们的公正、廉洁、客观、审慎等职业伦理原则的贯彻执行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法官应当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行事,不受任何非法干扰或者不正当影响。
3. 检察机关职业伦理: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伦理是对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检察官应当坚守法律原则,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地维护国家法律和公民合法权益。
四、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对法律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
高考法律试题解析掌握技巧提升分数
高考法律试题解析掌握技巧提升分数高考法律试题解析:掌握技巧提升分数高考是每个学生迈向大学的重要一步,而法律试题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科目。
掌握解题技巧对于提升分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考法律试题解析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进行全面的复习在备考阶段,学生应该对法律科目的全部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
高考法律试题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学生对每个领域都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并做好相应的笔记和总结。
2. 熟悉试题的命题特点高考法律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将法律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强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各种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解答技巧,尤其是要学会归纳总结每个案例中的关键点和争议焦点。
3. 注意审题和答题思路在答题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这对于正确理解问题和确定答题思路非常重要。
在确定答题思路后,要对答题要点进行有条理地组织和展开,确保答案的逻辑结构清晰,并用具体的例证和合适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观点。
4.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考法律试题的类型和出题特点,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多做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答题速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为实际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5. 注意答题的语言和表达高考法律试题的答题不仅要正确,还要注重语言和表达的准确性。
要用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回答,并且要注意避免用错法律术语和模糊的说法。
在写答案之前,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进行思路的整理和构思,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结:通过全面复习、熟悉试题特点、注意审题和答题思路、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以及注意答题的语言和表达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高考法律试题的解题能力和分数。
希望本文提供的解析技巧能够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1、概念的内涵:就是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具有的特有属性,也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有别于其他对象、因而能够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
2、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该概念内涵方面构成性质的那些对象,也就是可用该概念来指称的所有被指称者。
3、概念的分类:1)根据概念外延反映的对象数量的不同,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单独概念:就是其外延只有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
普通概念:就是其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乃至无穷多个对象的概念2)根据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而成的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体:是指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
3)根据概念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
简单概念:就是不能对之加以分解的概念。
复合概念: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而成的概念。
4)概念的其他分类*根据概念外延所指称的对象,是独立的实体还是依赖于实体二显现出的某种属性,分为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是以具有某种性质为特征还是以缺乏某种性质为特征,分为正概念与负概念*空概念:是反映没有分子的类即空类的概念(例:上帝)。
*论域:就是正负两概念所反映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类。
4、概念间关系及应用:是指两个不同概念在外延方面的逻辑关系,亦即它们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完全相同而形成的关系。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于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种属关系)。
3)真包含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的关系(属种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种概念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包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恰好等于其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之间的关系叫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包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叫反对关系。
法院司法考试复习资料
法院司法考试复习资料法院司法考试复习资料近年来,法院司法考试逐渐成为了许多法律从业者的必经之路。
通过法院司法考试,不仅可以获得执业律师的资格,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然而,法院司法考试的内容庞杂繁琐,考生们需要有一份全面系统的复习资料来帮助他们备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院司法考试复习资料,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法律基础知识类资料法律基础知识是法院司法考试的重要考点,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进行学习,如《宪法学教程》、《民法学教程》、《刑法学教程》等。
这些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法律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是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专门针对法院司法考试的复习资料,如《法院司法考试大纲解读》、《法院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等。
这些资料通常会对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要点。
二、案例分析类资料法院司法考试注重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考生们可以选择一些案例分析类的资料进行复习,如《法院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法院司法考试模拟案例》等。
这些资料通常会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并配有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帮助考生们理解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原因,提升自己的案例分析能力。
三、法律文书写作类资料法院司法考试还会考察考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如判决书、裁定书等。
考生们可以选择一些法律文书写作类的资料进行复习,如《法院司法考试法律文书写作指南》、《法院司法考试法律文书写作范例》等。
这些资料会详细介绍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和格式,并提供一些范例供考生们参考,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法律文书写作水平。
四、模拟考试类资料模拟考试是法院司法考试复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考生们熟悉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提前感受考试的紧张氛围。
考生们可以选择一些模拟考试类的资料进行复习,如《法院司法考试模拟试题集》、《法院司法考试模拟考场实操指南》等。
这些资料通常会提供一些真实的考试题目,并配有详细的解答和评分标准,帮助考生们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1、法的概念: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以成文法为主。
2、法律规范:规范分为:技术规范与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一种。
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制裁3个要素组成。
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必要条件就是假定;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要求,它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允许做什么,是法律规范的中心部分主要内容;制裁是指违反法律规范将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3、法的本质:法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可体现在3个方面:1)意志内容一般性2)意志内容客观性3)意志内容统一性。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形式的法律体现。
社会主义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人民性,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4、法的效力:1)关于人的效力:属人注意、属地主义、二者相结合。
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2)关于地域的效力:全国范围、局部地区、超出国境;3)关于时间效力:公布之日、另行规定生效日期:2002年6月29日发布安全法,2002年11月1日生效、到达一定期限时候生效。
5、法的特征:1)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2)法是依照特定程序指定的:须经3次常委会议(所谓“三读”)方能表决3)具有国家强制性4)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6、法的分类:1)创立和表现形式: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属于成文法,2)法律地位与法律效力层级划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3)内容和效力强弱分类:宪法性法律与普通法律4)效力范围:特殊法和一般法(普通法)。
7、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涉及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体现在立法、执法、和守法3个方面,主要包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社会主义发的适用等内容。
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2)合理行政:应当遵守公平公开的原则;自由裁量权应符合法律目的,采取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3)程序正当:公开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证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与救济权;4)高效便民: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5)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6)权责统一。
9、社会主义法治的含义:1)泛指立法、执法和守法,法律监督包括人民监督和专门机关的监督。
2)专指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3)特指守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
10、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核心是依法办事。
11、有法可依:是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切实保证。
12、社会主义法的适用原则:1)法律适用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
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1、安全生产的含义: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着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
2、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
3、《安全生产法》立法的重要意义:1)《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4)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5)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6)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7)有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8)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违法行为。
4、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特征:1)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2)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3)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具有系统性。
5、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本框架:1)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法律是体系中的上位法,居于最高层级如:《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相关法律有《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在同一层级的法律效力上,可分为普通法如:《安全生产法》和特殊法如:《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3)法的内容上分为:综合性法如《安全生产法》和单行法,如《矿山安全法》。
6、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审议通过并于20002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党中央领导下的一部“生命法”。
+7、《安全生产法》:以“三个代表”与“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确立了安全生产的7项基本法律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8、《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权责统一的原则4)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5)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安全生产法》设定了11种行政处罚,有11条规定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安全生产法1、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2、立法目的:1)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三个代表”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4)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
法律的基本功能就是制裁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3、《安全生产法》是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律。
4、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5、除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原有特殊规定以外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都要使用《安全生产法》。
6、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六先”:1)安全意识在先2)安全投入在先3)安全责任在先4)建章立制在先5)隐患预防在先6)监督执法在先。
7、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照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8、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3)保证本单位的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6)及时如实的回报生产安全事故。
10、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1)保证安全资金投入,导致安全事故的不够刑事犯罪的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2-20万元的罚款;2)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不构成刑事犯罪的,给以2-20万元处罚,5年内不得担任主要负责人职务,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协议无效,处以2-10万元罚款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组织抢险或者逃匿,给以降职撤职处分,对逃逸给以15日以下拘留,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拖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11、第七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12、《安法》赋予工会权利:1)对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人员合法权益有权要求纠正2)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有权提出解决建议,研究答复3)危机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立即作出处理4)有权依法参与事故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3、第八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
14、第九条:国务院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综合监督管理。
.15、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特征:1)独立性2)服务性3)客观性4)有偿性5)专业性。
16、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服务范围:涵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开办、建设、生产经营和政府监管过程。
17、第十三条: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18、生产安全事故分类:按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
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违法责任的追究3个内容。
19、事故责任主体: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人员。
按生产主体和监管主体划分: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20、法律责任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责任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人员、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中介服务机构有关人员)。
21、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安全标准是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
22、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3、第十五条:国家队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奖励形:荣誉奖励,授予荣誉称号;物质奖励,颁发奖金或实物;晋升职务。
24、生产经营单位:1)依法设立的生产经营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司2)个体工商户:雇工6人以下3)公民4)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
2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