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外科术后科普常识之感染防控措施

外科术后科普常识之感染防控措施

外科术后科普常识之感染防控措施1.外科术后感染的原因有哪些?手术感染是指由手术引起的传染病,通常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

症状包括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甚至溃疡。

全身症状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轻度感染可能没有全身症状,而较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全身不适症状,如发烧、头痛、背痛、缺乏能量、焦虑、疲劳、食欲不振、出汗、心悸等。

严重感染可导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感染性休克。

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引起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1)影响患者身体的因素,如发育不良、肥胖、高龄、婴幼儿等,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广。

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不可避免地导致身体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障碍,导致身体免疫器官受损。

为病原菌感染创造条件,大手术和严重创伤也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发生术后感染。

(2)免疫力低下: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也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3)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高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细菌群落失调,容易导致术后切口感染。

(4)操作技术: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手术程序和外科医生的技能也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

同时,手术时间过长、暴露时间过长、手术中出血过多、牵引时间过长、术中过度使用电刀、麻醉时间过长等都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1.外科术后感染如何预防?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方法,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手术后患者不应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感染,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建议手术后多住院几天,以避免意外发生。

如果你想预防手术后的感染,还有很多方法。

具体预防方法包括:(1)如果你想预防术后伤口感染,你应该这样做:①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接受选择性手术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尽可能长时间等待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治愈。

②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③ 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手术前不必要的皮肤准备;当需要在手术前准备皮肤时,应在手术当天进行,并使用电脱毛或其他脱毛方法等非损伤性方法将头发从手术部位去除。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关键词】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对策手术是外科系统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

手术切口的感染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

它所带来的危害是:增加患者的痛苦,使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切口感染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人员处于减少外科手术感染的防御第一线,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监管、分析和报告,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及时做出应对,有效降低感染率。

现将我院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报告如下。

1来自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本身现有的一些基础疾病的存在,如:老年体弱者、营养不良者、水肿、重度贫血、肥胖患者、糖尿病等。

这些潜在的感染因素的存在,都可以使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增加了细菌的易感性,易发生切口感染。

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的放、化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发生机会。

病人的住院时间越长,患者的皮肤、呼吸道携带细菌的总量和种类也就会越多,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也就越高。

患者如果过度肥胖,也会影响手术野的暴露和术者的操作,无形会使手术的时间延长;机体组织在电刀、缝线的刺激下极易发生组织坏死和脂肪液化,从而也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术前的剃毛备皮,极易损伤毛囊,损伤皮肤表层,使细菌易经皮肤的破损处侵入造成切口感染。

胃肠道患者术前消化道准备的不完善,术中污染体腔,造成切口感染。

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越大,时间每延长1h,切口感染率增加30%[1]。

2来自手术室的因素医务人员未严格认真地履行六步洗手法,尤其是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操作前未洗手。

参加手术的人员没有严格地按程序、时间做外科刷手,有的手术医生在做局麻手术时不刷手而直接戴无菌手套,由于手部的运动而导致手部出汗、潮湿,加速了细菌的繁殖,术中若不小心刺破手套,手就成为重要的感染源。

浅谈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浅谈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浅谈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医院5年来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200例手术刀口感染情况及防护措施。

结果:在200名患者中,出现感染者35名。

本文讨论术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标签:外科手术刀口感染原因护理措施1护理1.1基础疾病的护理1.1.1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术前对患者做好营养状况的评估,完善术前各种准备,提高手术耐受性,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以利于术后恢复及抵抗细菌的侵扰。

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尽早恢复肠内营养。

应早进食,给予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其中蛋白质的供给尤其重要。

膳食应多样化,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安排饮食种类;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则及时给与肠外营养,如应用新鲜全血、血浆、脂肪乳、人血白蛋白、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胸腺肽等方式来纠正患者体内的营养成分,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1.1.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术前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围手术期尽量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监测血糖,减少糖的输入或摄入,做好糖尿病患者宣教,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感染机会。

1.1.3肥胖患者的护理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对这类患者手术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刀; 腹膜缝合后应该用大量0.9%NaCl 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处,以冲洗干净已经失活的脂肪组织坚持切口对齐,不留死腔,间隔适当,松紧适度等缝合原则。

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1.2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切口类型、疾病类型及基础疾病进行术前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对于感染风险性大的切口要做到早发现,勤换药,护理好引流管,记录引流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有效,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等需及时汇报医生。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原因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原因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原因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切口出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的病情。

手术切口感染是目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外源性原因1.手术部位清洁不彻底:手术前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切口消毒,或者是消毒不充分,导致手术部位存在大量细菌,从而造成感染。

2.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医生、护士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如无菌手套更换不及时、操作器械没有进行有效灭菌等,均会导致手术切口感染。

3.手术器械或材料有缺陷: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或材料存在缺陷,如缺少有效的防护措施、缺乏有效的杀菌消毒措施,会引发手术切口感染。

二、内源性原因1.患者自身因素:某些患者自身存在一些因素,使其更容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如年龄较大、免疫功能下降、严重的基础疾病、糖尿病、肥胖等。

2.患者肠道细菌定植:患者自身肠道内的一些细菌可能会通过手术切口感染到手术部位,特别是在腹部手术中更为常见。

三、其他原因1.术前准备不完善:患者术前的检查不充分,导致手术时未发现潜在感染因素,如未发现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

2.麻醉操作不当:麻醉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入细菌,导致手术切口感染。

3.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使得患者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细菌有更多的机会侵入手术切口。

4.手术切口修复不当:手术后切口不好的修复,可能存在皮肤下积脓或草率包扎等问题,增加了感染发生的风险。

5.环境感染:手术室环境不洁净,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会对手术切口感染起到催化作用。

手术切口感染是多因素造成的病情,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准备和充分的防护措施,同时术后对于切口的护理和消毒也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手术切口的无菌状态,以预防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感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它影响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

盲目使用抗生素、依赖抗生素,使外科感染雪上加霜。

降低外科感染率,减轻手术病人不应有的痛苦、残废甚至死亡,就应从基础出发,根据引起伤口感染的微生物来源,针对伤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

1引起伤口感染的微生物来源伤口感染的细菌来自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而直接接触感染较空气传播更为重要。

感染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与致病菌的数量、毒力和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

正常人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部、胃肠道等,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有些为暂时停留,有些则长期寄居,可称为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一般不引起疾病,但当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疾病。

2形成伤口感染的因素2.1年龄、营养不良、肥胖婴幼儿和高龄病人术后易发生感染。

前者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后者机体免疫力降低。

皮肤黏膜防御功能、抗体生成能力、白细胞吞噬能力可因营养不良而受影响,特别是白蛋白缺乏时,中性白细胞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及补体功能、炎症反应能力均减弱。

肥胖病人由于脂肪的血循环较差,在手术中脂肪细胞难免较多损伤,因此不易准确止血和消灭无效腔,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较高。

2.2 糖尿病此类病人易发生感染。

2.3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外科手术范围扩大和不定型化,造成损伤大、出血多,不可避免地影响脏器的功能,为某些致病菌的异位创造了机会。

2.4 休克、肾上腺素药物及寒冷这些因素可以引起持久性的血管收缩,延迟中性白细胞进入组织,持久的低血压可使巨噬单核细胞功能减退。

2.5免疫功能低下如癌症,显著增高了感染发生率。

2.6免疫抑制状态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也造成了一批免疫抑制者,由于发生免疫缺陷易感染。

2.7长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机体菌群失调,抑制肠道优势菌群发生感染。

3手术过程中的相关因素3.1手术区皮肤的准备术前皮肤的清洁准备过程中,剃毛时损伤皮肤或剃毛后距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感染率增高[1]。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间3 0 mi n ~ 5 h , 平均 2 h , 放置腹腔 引流 1 9 2例 。
在 医院 的切 口感染 中, 普 外 科 手术 切 口感 染 较 为 常 见, 而造 成切 口感 染 的因素 也是 多方 面 的 。2 0 0 8 年
6月一 2 0 1 4年 6月 我 院 的普外 科 手 术患 者 共 3 8 3例,
2 0 1 4 年第0 2 期
综 匀 口 合 匕 论^ 坛 厶
饮食保健
普外科 手术切 口感染 的原 因分析及处理
李清平
贵 州省 清镇 市流 长苗 族 乡中心 卫生 院 贵 州 清镇 5 5 1 4 0 0

要: 目的: 探 讨普 外科 手 术切 口感 染的原 因及 处理措 施 , 降低 切 口感染 率。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普 外科 手术
为病 例组 ,切 口愈合 良好 者 为对照 组,计 算感 染 发生 率, 应 用 成组 的病 例 对 照研 究方 法 。通 过单 因素 及非
条件 L o g i s t i c 逐 步 回归 分析 法, x 2检验 , S P S S 1 3 . 0进行
统 计 学 处 理 以P < O . 0 5为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筛 选 主 要 危 险 因素 与 术后切 口感 染 的关 系 。
例, 包 括急性 单纯性 阑尾炎 、 开腹 胆囊切 除术 等; m类 污
口感染与年龄 、 切 口分类 、 糖尿病 、 肥胖 、 侵入性操作 、
切 口引 流有 显着性 关 系
多 因素 分 析结 果: 对单 因素 分析 结 果 中分 析显 着
的 6个 变量 再 进 行 非 条 件 L o g i s t i c逐 步 回归 分 析 , 最

手术后感染常见的原因

手术后感染常见的原因

手术后感染常见的原因手术后感染是指手术切口或者手术中引入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手术后感染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还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痛苦和费用负担。

手术后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整体情况、手术操作、周围环境和医疗措施等。

以下是手术后感染常见的原因:1. 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功能降低是手术后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患者的免疫系统在手术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抑制,特别是在大手术和重症患者中更为明显。

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来就较低,或者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那么手术后感染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2. 切口感染:手术中切口可能会被细菌污染,引起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手术后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特别是在开放性手术中。

切口感染可以通过患者自身皮肤上的细菌、手术室内的细菌、手术器械和医护人员的操作等途径引起。

此外,手术切口的深度和长度也会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3. 呼吸道感染:手术中使用麻醉和气管插管等操作会增加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术中患者通常需要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这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分泌物滞留和细菌进入呼吸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此外,手术后患者在卧床休息、镇痛等方面的护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

4.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手术后感染中也较为常见。

手术中使用尿管和膀胱镜检查等操作会增加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起的,尤其是在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5. 深部组织感染:手术中引入的细菌侵入深部组织,可能引发深部组织感染。

例如,骨科手术中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手术操作刺激和手术器械的感染,可能导致人工关节附近的深部组织感染。

6.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不佳: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是影响手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院内部空气流通不畅、手术室难以彻底清洁和消毒、医护人员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都会增加细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

结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原因有关。

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降低切口长度〃提高手术熟练度及无菌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原因; 处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有数据显示外科伤口感染高居医院感染第三位〃本文通过我院2007-2011 年近5 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2011 年普外科所做7000 例手术患者〃其中有0.96%发生切口感染〃67 例〃男45 例〃女22 全部符合卫生部医政司拟订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诊断标准〃手术切口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持续和加重〃且有触痛〃手术切口浅部组织有脓性混浊液体〃并培养出病原体者。

1.2 切口感染标准: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疼痛及局部发热感〃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早期出现硬结并有脓性渗出物需拆线引流〃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穿刺有脓液或破溃流脓〃拆线后切口流脓反复出现小脓点并有线头溢出的定为切口感1.3方法1.3.1 回顾性分析方法:借助于对2007-2011 年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医嘱单、切口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其进行记录。

1.3.2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2.0 软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 的变量筛选出来〃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OR 来表示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联强度〃OR 可信区间采用95%。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作者:央金白玛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年第08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影像科普外科手术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死亡。

在出现此类感染后,患者的切口可能会延迟愈合、裂开,甚至可引起全身感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感染管理内容,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和控制。

一、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1.使手术切口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①手术人员在术中未能很好地保护切口,使渗出液、脓性液或肠液污染了切口。

在术后,手术人员又未能充分地冲洗切口或在关闭切口时未冲洗手套和使用过的器械,从而造成了切口的二次感染;②手术切口内有残留异物,由于手术切口内有血肿、缝线、异物或坏死组织等残留物,降低了切口内组织对细菌性污染的抵抗力。

2.手术操作技巧欠佳在施行手术时,一名技术娴熟的医生不仅能缩短手术的时间,而且能恰当地处理手术切口、降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有的医生在施行手术时动作粗暴,过度地分离或牵拉手术切口,急躁地结扎大块的组织或使用电刀,致使切口内的组织发生变性坏死。

有的实施手术的时间过长、使手术切口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增加了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3.手术时间与术后切口感染呈正比关系手术时间越长,切口长度越长,切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由空气或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的接触机会越大,切口污染造成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4.肥胖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肥胖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

肥胖者脂肪过多堆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常伴有糖代谢异常。

肥胖者术后,切口部位易出现脂肪液化、液体积聚、坏死等原因引起感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导致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不断上升。

5.患者的免疫力较差患者的免疫力若较差,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就会很高。

有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有的患有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恶性消耗性疾病,有的患有贫血、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其中有的患者大量地使用激素类药物。

普通外科中手术后切口常见的感染分析

普通外科中手术后切口常见的感染分析

普通外科中手术后切口常见的感染分析普通外科中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还将增加医疗费用。

因此,分析普通外科中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感染原因1.外科医护人员的操作:医疗人员操作不当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消毒以杀灭手术室内的微生物,包括切割工具、手术灯等工具设备的消毒。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来避免手术过程中的污染。

2.术中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部分血液的流失,当血液积聚在切口周围时,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最佳场所。

3.患者免疫系统:手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因此患者更容易感染。

4.手术时钟:手术时间过长也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因为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数量的不断增加,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二、感染症状1.发热:发热是最常见的感染症状之一,患者的体温可能高达39℃甚至更高。

2.红肿:手术切口周围的组织可能会出现红肿现象,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3.疼痛:切口周围的组织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这可能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4.流脓:如果切口周围的组织感染严重,则会分泌脓液,这是感染症状的一个典型表现。

5.出血:如果感染引起切口周围的血管破裂,则可能会引起出血。

三、治疗方法1.消毒:如果感染很轻微,可以通过消毒来治疗。

医护人员应该对切口和周围的组织进行充分的消毒,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药物。

2.手术:如果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通常涉及到旧切口的重新切开,清除感染并重新缝合。

3.抗生素:如果感染比较严重,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治疗感染。

这些药物应该根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的敏感性来选择。

4.氧疗:氧疗可以提高切口周围组织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细胞再生和愈合。

总之,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虽然它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避免和治疗,但作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分析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切口发生感染,是现代医院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患者的伤口愈合受阻,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临床治疗措施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1.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个人卫生状况、免疫功能等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营养状况差、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感染。

2. 手术操作因素:手术操作的规范与细致程度直接影响手术切口是否感染。

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要求和手术器械的消毒操作非常重要。

此外,手术时间过长也容易引发感染。

3. 医院环境因素:医院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医院的空气质量、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习惯都是决定因素。

二、临床治疗分析1. 预防措施(1)提高患者个人卫生意识:医生要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个人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在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期的个人卫生保健工作。

(2)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检查,保证手术前患者体内没有任何潜在感染灶的存在。

此外,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难度选择适当的消毒技巧和器具。

(3)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医生和护士要做到手术无菌操作,遵守无菌原则。

手术室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清除手术室内的各种垃圾和污秽物。

2. 感染治疗(1)抗感染治疗:当手术切口感染已经出现时,及时采取抗生素治疗是很重要的。

在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2)伤口处理与修复:对感染性伤口要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局部脓肿的形成。

对严重感染的患者,还需进行伤口引流和病灶清创,重建受损的组织。

(3)控制全身症状:手术切口感染后,患者往往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的控制对患者的康复很重要。

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中药汤剂等方法来缓解全身症状。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第7页
• 1.3.4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长久、联合、大
剂量使用抗生素,至细菌耐药、病人抵抗 力下反而易引发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第8页
• 1.3.5 手术前皮肤准备不科学、手术后切口护理不
规范。有些病人术前不作皮肤清洁护理,只是单 纯刮毛,而且还用尖锐刮毛刀刮而不是用脱毛膏 或剪刀剪。术后切口换药、拔管不注意无菌操作。 尤其是手卫生观念差。经常可见医生换药不洗手、 不戴口罩帽子。另外,有换药室无水设施、无消 毒办法。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放置混乱。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第16页
• 2.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强调术前30分钟使
用抗生素,术后按标准及时停药,不超时、 不超量。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第17页
• 手术室是人流与物流聚集,污物与无菌物品并存
之地,感染起源多,渠道多,是院内感染重点部 门,外科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确保手 术成功两个相辅相成要素。手术无菌技术包括范 围很广,在任何一个规范、良好手术中,外科无 菌技术要求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手术 人员必须严格恪守无菌操作程序和相关规章制度。 同时,只要我们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精神,认真 学习并恪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 学习医疗新知识、 新动态、专心分析各种感染隐患,制订有效办法 并落到实处,手术切口感染率是完全能够控制在 允许范围内甚至更低水平。
• 2.2 制订详细方法
2.2.1 针对病人本身原因,首先建立术前访视制度, 天天专员访视病人,做好术前宣传教育工作,消 除病人因担心、焦虑情绪,做好沐浴、清洁皮肤 指导。另首先,重点阅读病历,了解病人全身情 况,对本身免疫力较低或有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 与患者及其主管医生沟通,对病人全身情况给予 调整、使其到达耐受手术最正确状态。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1.常见原因
2.手术环境消毒不严格。

3.物品灭菌不达标。

4.参加手术人员手卫生消毒及无菌操作不规范。

5.手术医师操作不熟练、器械准备不全使手术时间延长。

6.无菌手术间安排手术不规范。

7.手术过程中,将手术野污染。

2.预防措施
1.加强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间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浮尘飞扬。

严格限制参观人员数量,原则上每个手术间参观人员限制在1-3人。

2.医护人员应经常检查及提醒自己及他人是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发现有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之处应立即纠正。

3.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器械,均实行高压灭菌、环氧乙烷消毒及低温灭菌消毒的器械应注明消毒日期及失效期。

4.Ⅲ类切口手术应小心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的盒内
5.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手术应分别设专用手术间,以减少无菌手术感染率。

6.手术者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组织创伤及创面暴露时间。

【流程】
术前检查所有器械有效日期及包布完好性
严格遵守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手术应分别设专用手术间
手术标本及器械按指定位置摆放
术中减少人员走动,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 中圈分类号 】 R 4 7 3 .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6 8 5 1 ( 2 0 1 4 ) 0 6
手术之后 发生切口感染 是普外科常见 的严重并发症 之一。有研 究统计 , 普外科 物组织浓度等各项指标要索综合选择 。胃肠道 手术患者 . 尤其 是结肠手 术患者 , 术 发生切 口 感 染的几率居于院内感染的第 3位 。当感染 发生之后 不仅仅 延长 了患者 前可预防性服用扰生素 , 以减少结肠 中的病 原菌 , 并做好肠 道灌洗或 清洁灌肠 等机 的住院治疗 时间 , 为患者带来 了较大 的经济损 失和痛苦 , 严重者 还可 导致患者 的临 械性准备。所有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 , 要依据分泌物或体液 细菌培养加药 敏试验 的 床疗效受到极大影响 。 甚至是死亡 。这也成为 了普外科较 为常见 的医患 纠纷起源 。 结果选用抗生素 , 慎用广谱抗生 素。 分析切 口 感 染的发病率及分布情况有助于我们分析出感 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 并制定 2 . 2 . 3 术 中减少切 口的污染 : 术 中保 护切 口, 注 重无菌操 作 , 术 中减少 电刀 的 和实施护理相关 干预对策 . 有着重要 的I 橘 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 烧灼 , 按层次缝合切 口, 避免死腔 , 对 已经 污染 的切 口要用 大量 0 . 9 %N a C 1 溶液或庆 1 资料与方法 大霉素与 甲哨眯唑低浓度混合液冲洗腹腔切 口, 对 于感染严 重的患者需行 腹腔引流 1 . 1 一般资料病历资源来源于我院 2 0 1 3 年1 3 1 6 例普外科 手术患者 。其中男 及切 口引流。 性8 4 2例. 女性 4 7 4例 , 年龄 1 0 —8 l 岁, 平均年 龄 ( 4 8 . 3+ 1 1 . 8 ) 岁 。其中感染 患者 2 . 2 . 4 术后切 口感染要做到早期发现 . 勤换 药 : 切 口处放 置引流管 时 。 尽 量选 5 6 例。 择对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轻的硅胶管 , 应加 强引流管护理 , 保持引流通畅 , 每周更换 引 2 护理 流袋两次 , 注意无 菌操作 , 减少切 口感染的发生 。注意及时 更换敷料 并保持 患者手 2 . 1 基 础 疾 病 的护 理 术切 口的清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 切口 感 染发生 的时间大多在 术后 7—1 0 d , 如手 2 . 1 . 1 低蛋 白血症 的患者 : 术前对 患者做好营养状 况的评估 , 完善术前 各种准 术后 3— 4 d , 若患 者术后体 温 由正 常再上升 , 且 切 口处 肿痛 , 应立刻进 行相应 的检 备, 提高手术 耐受性 , 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热量 , 以利于术后恢 复及抵 抗细菌 查 。对于渗液较多的切 口, 需 要敞开切 口, 及时清除坏死 肉芽及脓液 , 并 及时放置 引 的侵扰。术前给予高蛋 白、 高维生紊 、 低脂饮食 . 术后根据瘸情需耍尽早恢 复肠 内营 流 , 外敷厚 的敷料, 保证切 口内渗液及时引流 出最重要 , 避免切 口积 液形成 , 保证切 养 。应早进食 , 给予易消化、 富含高蛋 白、 高维 生索 的流质及半 流质饮食 , 其 中蛋 白 口由内向外生长 。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的病情 同时 , 应注意 切 口的观察 , 发现敷料 质的供给尤其重要 。膳食应多样化 , 根据 患者的饮食 喜好安排 饮食种类 ; 对 于不能 有渗血渗液要及时更换 , 保持伤 口 敷 料清洁干燥。 进食的患者 , 则及 时给与肠外营养 。 如应用新 鲜全血 、 血浆 、 脂肪乳 、 人 血 白蛋 白、 静 3 讨 论 脉用丙种球蛋 白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的胸 腺肽等方式 来纠正 患者体 内的营养 术 中保护好切 口, 做好无菌操作 , 减少切 口内污染细 菌的数量 是避免 切 口感 染 成分 , 提高身体的抵抗 能力。 的关键 。胰腺 、 胃、 结肠 、 剖腹探查术的切 口感染率高于阑尾炎切除 、 胆道手 术 、 疝气 2 . 1 . 2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 术前 尽可能

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手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来说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但手术后伤口感染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伤口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了解手术后伤口感染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后伤口感染的原因1、细菌污染手术过程中,伤口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外界环境中的细菌。

如果手术器械、敷料未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手术室的无菌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将细菌带入伤口,导致感染。

此外,患者自身皮肤上的常驻菌群,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在手术切口时也可能进入伤口引发感染。

2、手术创伤手术本身会对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破坏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

这使得伤口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细菌更容易定植和繁殖。

手术切口的大小、深度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伤口感染的风险。

一般来说,切口越大、越深,手术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3、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抗感染能力。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在手术后更容易发生伤口感染。

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伤口愈合缓慢,也容易受到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导致抗感染能力下降。

4、术后护理不当手术后的伤口护理至关重要。

如果伤口没有保持清洁干燥,敷料渗湿后未及时更换,或者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都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感染。

另外,过早地拆除缝线、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5、引流不畅在一些手术中,为了排出伤口内的积液、积血,会放置引流管。

如果引流不畅,积液、积血在伤口内积聚,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容易引发感染。

二、手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措施1、严格的无菌操作手术室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目的:探讨临床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分析处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患者中的76例伤口发生感染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是否有糖尿病等因素,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探讨应对措施。

结果: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糖尿病等并发症与伤口感染有相关性;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可有效缓解伤口感染的病情。

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是保证护理成功的关键,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予以不同手段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可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标签: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时处理普外科(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科室[1]。

普外科在治疗肝脏、肠胃、血管疾病、胆道、甲状腺以及肿瘤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而影响普外科治疗效果最严重的因素就是伤口感染,术后伤口感染是临床上普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不全数据统计,其发生率为9.45%~14.9%,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2]。

临床上导致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因素较多,为了分析造成患者伤口感染的因素,我院选取了76例伤口感染的患者做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患者中的76例伤口发生感染的患者,男患者43例,女患者33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为(41.8±3.9)岁。

患者进行的手术类型分别为: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包括乳腺切除手术、甲状腺切除手术等)34例;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胆囊切除手术、阑尾炎切除手术等)25例;Ⅲ类污染切口(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等)17例。

其中肥胖患者有12例占15.8%;糖尿病患者23例,占30.3%;慢性支气管炎9例,占11.8%;长期吸烟患者26例,占34.2%。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将我院普外科于2019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4例手术患者选作研究对象。

通过对造成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因素调查并加以分析,进而探讨一个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经过对原因的分析,发现年龄、手术室环境、糖尿病、手术时间、切口分类、手术性质都会对术后切口感染有影响。

结论通过控制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手术感染;护理;择期手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来普外科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在普外科多选用手术治疗,然而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医生和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这也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消除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1],本研究通过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希望制定一个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的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避免因手术切口感染为患者带来的损伤,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普外科于2019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率进行调查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2.35±5.37)岁。

其中胆结石20例,胃溃疡31例,急性胆囊炎者25例,阑尾炎28例。

1.1.研究方法1.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研究对象的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将术后一周切口分泌物送检,进行细菌学检查,因此确诊。

1.2.2危险因素相关指标对患者的病历进行整理分析,并准确记录患者手术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是否大于60岁)、手术室环境、糖尿病、手术时间(是否超过3h)、切口分类(Ⅰ类(清洁)切口、Ⅱ类(清洁-污染)切口、Ⅲ类(污染)切口)、手术性质(择期手术、急诊手术)。

并调查术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者。

1.3统计学方法对各影响因素不同分组的患者感染率进行计算,并对两组的感染率分别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通过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若结果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不断进步。

伤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后,容易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伤口突然疼痛、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等[1]。

一旦发现伤口感染,应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可能会发展成脓毒血症,甚至致人死亡。

造成伤口感染情况的因素较多,主要是不正确的创口清理操作方式和不科学地应用抗生素,除此之外还与手术时长、操作环境、患者身体等因素相关。

因此,要对患者伤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类,才能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有效预防感染,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治疗方法引言伤口感染的发病比较急,发病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十分高发,有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项器官功能减退,身体素质较差,发病后极易影响身体免疫功能,同时还会并发很多症状,成为医院中高感染率的群体。

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应激能力较弱,在感染初期很难被发现,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恶化。

通过分析伤口感染的引发因素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社会和家庭的资源被浪费,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5例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期间于某院普外科接收治疗的外科手术并伤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8.33±5.89)岁;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但是没有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97±5.1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性别可比性良好。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且患者和家属都理解了本次研究内容,愿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了解,分类引起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患者性别、年龄、伤口大小等因素,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患者实际的临床症状为依据,判定患者伤口感染的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雷秀丽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医院5年来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200例手术刀口感染情况及防护措施。

结果:在200名患者中,出现感染者35名。

本文讨论术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外科手术刀口感染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68-01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刀口感染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

分析我院1年来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200例手术刀口感染情况及防护措施。

在200名患者中,出现感染者3名,感染率仅为1.5%。

术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1护理
1.1基础疾病的护理
1.1.1低蛋白血症的患者
术前对患者做好营养状况的评估,完善术前各种准备,提高手术耐受性,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以利于术后恢复及抵抗细菌的侵扰。

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尽早恢复肠内营养。

应早进食,给予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其中蛋白质的供给尤其重要。

膳食应多样化,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安排饮食种类;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则及时给与肠外营养,如应用新鲜全血、血浆、脂肪乳、人血白蛋白、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胸腺肽等方式来纠正患者体内的营养成分,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1.1.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术前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围手术期尽量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监测血糖,减少糖的输入或摄入,做好糖尿病患者宣教,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感染机会。

1.1.3肥胖患者的护理
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对这类患者手术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刀; 腹膜缝合后应该用大量0.9%NaCl 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处,以冲洗干净已经失活的脂肪组织坚持切口对齐,不留死腔,
间隔适当,松紧适度等缝合原则。

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1.2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根据不同患者的切口类型、疾病类型及基础疾病进行术前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对于感染风险性大的切口要做到早发现,勤换药,护理好引流管,记录引流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有效,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等需及时汇报医生。

1.2.1术前备皮
术前 1 d 应用抗菌肥皂洗澡或淋浴,一般不去除毛发; 如果需去除毛发的手术,在术前2 h 内剪除毛发。

术前适宜的备皮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前备皮关系到术后创口愈合的快慢和切口是否感染。

清洁皮肤及剃毛备皮后皮肤细菌检出率可降至 20% ~ 60%,提示清洁可以降低皮肤表皮携带细菌数量,且备皮时间与手术时间愈近愈好。

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术前备皮皮肤有划痕有助于细菌聚集。

所以避免不必要备皮,必须备皮时,手术当天备皮。

1.2.2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前 1 h 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 或失血量>1 500 ml 则可增加一剂。

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一般情况下,选择抗生素是根据手术类型、常见致病菌、抗感染药物、手术部位、感染药物组织浓度等各项指标要素综合选择。

胃肠道手术患者,尤其是结肠手术患者,术前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以减少结肠中的病原菌,并做好肠道灌洗或清洁灌肠等机械性准备。

所有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要依据分泌物或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

本院因条件有限,未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主要是经验性用药。

1.2.3术中减少切口的污染
术中保护切口,注重无菌操作,术中减少电刀的烧灼,按层次缝合切口,避免死腔,对已经污染的切口要用大量 0. 9%NaCl 溶液或庆大霉素与甲哨咪唑低浓度混合液冲洗腹腔切口,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需行腹腔引流及切口引流。

1.3术后切口感染要做到早期发现,勤换药
切口处放置引流管时,尽量选择对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轻的硅胶管,应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注意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的清洁。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 7 ~10 d,如手
术后 3 ~ 4 d,若患者术后体温由正常再上升,且切口处肿痛,应立刻进行相应的检查。

对于渗液较多的切口,需要敞开切口,及时清除坏死肉芽及脓液,并及时放置引流,外敷厚的敷料,保证切口内渗液及时引流出最重要,避免切口积液形成,保证切口由内向外生长。

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应注意切口的观察及时更换渗血渗液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总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患病类型、切口分类密切相关,是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护理上要重视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术前做好预防工作,切口出现感染时要做到早发现,勤换药,保持感染性切口的通畅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促进手术感染性切口早期愈合的关键。

2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不同类型的切口如Ⅰ类、Ⅱ类和Ⅲ类切口之间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切口的类型与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关系密切,外科切口感染率与切口的污染程度呈正相关。

所以术中保护好切口,做好无菌操作,减少切口内污染细菌的数量是避免切口感染的关键。

胰腺、胃、结肠、剖腹探查术的切口感染率高于阑尾炎切除、胆道手术、疝气手术等的切口感染率。

这是由于胰腺手术有胰腺消化液的腐蚀及坏死胰腺组织,胃和结肠内容物含大量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细菌毒力大,术中容易污染切口并导致腹腔和切口感染有关,对于胰腺炎、胃肠穿孔等腹膜炎患者及胆道手术患者术中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中注重对切口的保护,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剖腹探查切口的患者一般均为术前诊断不明确,此类患者常合并有腹膜炎,炎性反应较重,术后常需要留置引流管,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

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高血压、肥胖、贫血患者手术的切口感染率。

合并糖尿病是比较常见导致切口感染的病理因素,糖尿病能减少纤维母细胞并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影响切口愈合; 高血糖环境易引起水肿,利于细菌生长; 外周血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受限制。

总之,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削弱灭菌效果,从而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长期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易致感染,故术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