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滨水公园是一个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心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活动。
1.规划布局:滨水公园将以开放的方式呈现,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主要区域。
2.休闲区: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区域。
在休闲区设置舒适的躺椅、凉亭和露天咖啡厅,让人们可以欣赏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3.运动区: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运动锻炼,滨水公园将配置开放式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设置跑步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4.文化区:这是一个为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的区域。
在文化区设置露天剧场和展览空间,举办各类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出、画展等,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儿童区:儿童是滨水公园的重要客户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儿童区将设置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教育展示区等。
这里会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等,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6.景观区:这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体现自然风景和景观设计。
在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美景。
此外,景观区还会有人造湖泊、喷泉和绿道,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7.交通布局:为了方便市民前往滨水公园,公园周边将设置公交站点和停车场。
同时,还将修建步行桥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公园,减少车辆交通。
8.环境保护:滨水公园将重视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和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并且,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绿化管护小组,保持公园整洁美观。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为市民带来舒适和愉快的体验。
同时,公园的规划布局和交通布局也便于市民的出行和交通安排。
深受市民欢迎的滨水公园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沿着河流、湖泊或海岸等水体边缘的开放空间设计。
其设计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宜人、舒适和可用的空间,与水体相融合,同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以下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几个主要理念。
第一,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滨水区域通常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
滨水景观设计应致力于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通过植被修复、湿地恢复等手段,增加景观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影响,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第二,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访问性。
滨水区域通常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和娱乐空间,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便利的交通连接和丰富的社区设施,以增强公众对滨水区域的访问能力。
这包括设计步道、自行车道和游乐设施等,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这可以包括户外运动场、游泳区、钓鱼区、船坞等,以及供人们放松、社交和欣赏美景的区域。
这种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滨水区域,增加社交交流和城市活力。
第四,改善景观的可持续性。
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水灌溉系统、能源有效的照明设施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水体的可持续性利用。
第五,创造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其在自然和建筑环境中融入,并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这涉及到景观元素的选择、色彩和材料的搭配等,以营造出一个美观、宜人的滨水空间。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访问性、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改善景观的可持续性以及创造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这些理念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与自然互动、体验丰富和美观的滨水空间。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摘要:滨水是指江河湖海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滨水景观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城市中水与陆域相连接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调节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引言城市滨水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滨水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
因此吸引了很多城市居民前来,成为了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
滨水区由水域和陆地组成,是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地带,同时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达到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城市滨水空间涵义、类别及特征1.1城市滨水空间的涵义城市滨水区连接着土地和水,滨水空间的范围一般是在200~300m。
滨水空间要求水与土地之间保持1~2km的距离,步行距离为15~20min,城市滨水空间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系属于自然景观,一些公开开放的区域,比如,滨水空间中的公共建筑就属于人工景观。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展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实现相互融合。
1.2城市滨水空间的类别城市滨水空间的形状会受到水体的影响,根据水体的不同,滨水空间的形状主要有平面状、带状、网状3种类型;由于相邻的水体有差异,滨水空间据此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滨湖区、滨河区、滨江区、滨海区;根据土地用途命名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滨水工业区、滨水湿地、滨水文化区。
1.3城市滨水空间的特征1.3.1自然生态性。
城市滨水空间主要具有自然、社会、经济3种功能。
自然功能主要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进一步改善;社会功能体现在共享资源,并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增强城市活力;经济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的开发利用,使城市的服务业、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让城市经济实现长效发展。
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文对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设计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然而在当前的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城市滨水区设计中问题1、设计理念摒弃了传统的延续目前,我国许多滨水景观设计项目走入了城市美化运动的误区,单纯追求现代化,毫无地方特色和可识别性。
Www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忽视地方特色。
我国有些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项目,是在“广场热、绿地热、滨水区开发热”的社会大潮中仓促上马,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整体观念不强,设计主题不明确,决策者往往采取国内外成功的滨水区开发模式,而忽略了当地特色,单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结果是手法单一,面貌千篇一律,将现代化和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对立起来,而忽视了当地特色的体现,缺少空间的可识别性。
2、忽视地域的历史背景城市形态与城市文化之间有一种相对应的关系。
滨水区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物古迹,但是,当前许多滨水区开发项目却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在设计中的运用,或不能将规划设计与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城市滨水区形态缺乏自身的特色。
有的开发项目对原有的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建筑物、历史遗迹等一律拆除而非修复,破坏和损毁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更多的是对现存的古建筑或景点不加考虑,任意在其附近大规模、大体量的开发,不能融合地区特征,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特色和轮廓,人为地割裂城市的空间形态。
3、公共空间狭窄许多城市滨水区开放空间并未向城市全面敞开,对形成优良的城市景观与观景休憩公共绿地造成极大障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滨水空间存在着严重的圈地现象,滨水地块的开发商总是想尽办法把水岸纳入到自己的私有领域内,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割断,市民不能自由进入; 二是和城市其他公共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缺乏足够的开敞面,许多板式大体量的高层建筑和围墙阻碍了公众到达水边,而且建筑与高大的实心围墙也阻碍了人们的视线,在心理上造成与滨水区的分离;三是缺乏连贯而便捷的公共步行道与滨水区直接相联,公众的步行路线往往被机动车行道路截断。
滨水景观设计
• 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 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地带 的延伸。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 行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 。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 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 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 、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
• 2.2 沿水步道与水面的开口处 与水面的开口处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人与水面 能够近距离接触的地段,从防洪堤到水面之间 跌落的台级和平台能够产生富于变化的空间, 对人具有较强地吸引力。对于开口的提示本身 就要求这部分空间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也需要 一定程度的空间放大,从而提高安全性和亲水 性。
• 2.3 沿水步道的转折处 “视线转折的对景往往都是潜在的兴奋点。”
• 在驳岸的处理上可以灵活考虑。根据不 同的地段及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 驳岸设计,如自然型驳岸。生态型驳岸 除了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可治洪 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的自净作用 ,同时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 起到重大作用。
• 此外,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 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 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 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 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 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 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 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 色
水体的可接近性
• 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 辉之下无疑心旷神怡的大乐事。但很多城市的 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 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 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滨的断面 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 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 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滨水地段开放空间设计点滴谈——以福州市滨水地段开放空间为例
( )滨水 地 段开 放 空 间的属 - 二 I 生
空间 的功能对其形态表现 具有作用 ,每个 空间的属 性都 反映在它 的功能布局之 中。滨 水地段 由于它特殊 的地域 性,
( ) 于福 州市 滨水 地段 开放 空 间设 计 的一些 三 对 建议
1 提高江滨公 园的可达性 . 大 多 数 滨 水 城 市 是 沿 着 水 边 发 展 的 ,城 市 的 主 要 道 路 都
( )开 放 空 间的涵 义 一
现代城市 开放空 间是以现代城 市为特征 的开放空 间的各 种类型要 素、功能要素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组合起来 的空间 体集合 ,是城 市生态与 城市生活不 可缺少 的空间载体 。从出 现开放空 间一词 以来 ,各国的法律 或学术研 究对 它 的定义 及 范围有各种不 同的解释 。10 9 6年英 国修编 的 《 开放 空间法》 将 开放空 间定 义为 :任何 围合或是 不围合 的用地 ,其 中没 有 建筑 物 ,或是 少于二十 分之 一 的用地 有建筑物 ,而剩余用 地
空 间场 所 ,也 是 培 养 和提 升 广 大 群 众 文 化 素 养 的场 所 。
空间一方面指 比较开 阔、较 少封 闭或 是空间 限定 要素较少 的 空间;另一方面指 向大众 敞开 的为多数市 民服务 的空 间。 综合 各国对城市开放空 间 10多年 来的理论探索及实 践 0
经验 ,城 市 开 放 空 间 有 了更 新 意 义 的 内 涵 。开 放 空 间 是 指 城
市或 城市群 中,在 建筑实体 之外存在着 的开 敞空 间体 ,是人
与人 、 人 与 自然 进 行 信 息 、 物 质 、 能量 交 流 的重 要场 所 。这 概 念 涵 概 了 以下 几 层 意 思 :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要点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上传:老四时间:2005-5-8 阅读:164 次自从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以来,尊重自然过程、依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国际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界普遍接受和应用。
1 城市滨水区——城市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地带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
”它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这里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河流水文及地貌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三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三种自然作用力。
因此,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深入了解以上三类自然过程,挖掘出与之适应的各种自然形式,并制定出具体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我们首先从对未受人工干扰的自然状态的滨水地带的分析入手,探索三种自然过程和对应的自然形式之间存在的适应和契合关系。
2 滨水区的自然过程与自然形式2.1 滨水区空气环流自然过程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异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
滨水区水陆之间的这种空气环流过程通过把太阳辐射热转化为潜热,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器的作用。
对于夏季和底纬度地区,这种气候过程正是水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明显的一个气候优势。
另一方面,无论是河流、水库、还是湖泊、海湾,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了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
2.2 滨水区生物自然过程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 大,作为停留区,增加 亲水性,提倡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1 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
建筑群体的高度轮廓线应与其所在的城市自然环 境特征相协调。
1) 临山地区的建筑群轮 廓线宜与山势呼应,显 现山体起伏特征。
2) 滨水地区的建筑群体宜将低矮、 小尺度的建筑临水布置,较高的大 体量建筑远水布置,形成从内陆到 滨水层次鲜明,高低跌落的连续景 观界面。
水岸亲水空间与绿化结合设置,提倡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1)滨水公共空间建议与城市主要交通性道路 衔接,以便参观者可以方便的到达,减少游人 步行、驾车到达所花费的时间。,停车场建议 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
1.2 沿街公建底层裙楼的高度宜符合人的行 为尺度
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 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1) 底层裙楼的入口高度宜控制在3~5米,入口可采 用雨棚或挑檐方式。 2)底层裙楼采用骑楼或拱廊形式,高度宜控制在 4-9米。 3) 底层裙楼采用面积较大的玻璃墙面,玻璃门窗的 高度宜控制在5-8米。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打造现代城市滨水空间
打造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对现有的滨水空间进行改造设计。
本文以亲身参与的潍坊白浪河城市设计,北京通州运河城市设计,上海黄浦江滨江城市设计,鄂尔多斯市西乌兰木伦河这几个滨水景观设计实际项目为例,首先探讨了在以往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如紧贴水面建造交通主道破坏景观,开发强度过高,污染严重,滨水驳岸缺少美观性以及生态性,缺少对当地文脉的传承等诸多问题。
其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原则,主要为充分解读现状,尊重和传承历史文脉,创造滨水特色空间,景观与防洪要求统一,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非公园化及分期实施等原则。
最后,从研究成功案例,总体构思突出地方特色,水利治理及生态驳岸设计,人性化活动空间塑造,道路系统设计,植物空间设计,生态节能研究,细部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内容与方法。
以期能为我国今后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现代的城市滨水空间。
关键词:城市现代滨水空间设计keywords : urbanwaterfront spacesdesign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绪论“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查尔斯. 摩尔世界上很多国家城市都有自然水系穿越,水在城市空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利用滨水空间,打造亲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对现有的滨水空间进行改造设计,以期达到建设成为环境宜人、景色优美,集商业办公、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居住、展示、现代服务业和滨江绿化等功能的城市滨水地区。
一、我国传统滨水空间存在的问题1、紧贴水面建造交通主道,破坏景观贴着岸线建交通干道是不可取的。
交通干道离岸线远一点,可以最大限度扩大滨水一带土地升值的范围。
城市滨水空间改造施工方案(河岸景观与休闲设施)精选两篇
《城市滨水空间改造施工方案(河岸景观与休闲设施)》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
本次城市滨水空间改造项目旨在提升河岸景观品质,增加休闲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美观、宜人的休闲娱乐场所。
项目地点位于[具体城市名称]的[具体河流名称]河岸,该区域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和学校等,人流量较大。
目前,河岸景观较为单一,缺乏特色,休闲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因此,本次改造将重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河岸景观,增加多样化的休闲设施,提升滨水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
二、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 清除河岸两侧的杂草、垃圾和废弃物,对场地进行平整。
- 拆除原有破旧的设施和建筑物,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 地形塑造- 根据设计方案,对河岸地形进行塑造,营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 采用土方工程技术,合理调配土方,确保地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河岸护坡工程- 对河岸进行护坡处理,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如石笼护坡、植被护坡等,既可以防止河岸坍塌,又可以美化环境。
- 安装护坡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积水对护坡造成破坏。
4. 景观绿化工程- 进行景观绿化设计,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如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
-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植物种植,注意植物的搭配和层次,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 定期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成活。
5. 休闲设施安装- 根据设计方案,安装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 确保休闲设施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6. 照明工程- 设计河岸照明系统,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灯具,如 LED 灯等。
- 安装照明灯具,确保照明效果良好,同时注意照明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 竣工验收- 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其建设要点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其建设要点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其建设要点摘要: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滨水景观设计是改善城市生态体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滨水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融合了现代景观的设计要素,又要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生态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滨水景观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方向1、注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现代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不能离开当地原有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该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的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将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以及特殊文化氛围,加以提炼,使其精髓能够在新的景观设计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同时需要结合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思路,形成能够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
2、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水体护岸从水泥向自然化护岸转变,生态护岸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材料.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尽量向自然化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
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设计时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3、向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景观功能分区是将各功能部分的特性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终决定各自的位置、大致范围和相互关系。
许多滨水区景观在一种盲目的环境改造和片面的景观视觉效果下设计修建,忽略了周边环境和使用对象,使得整个滨河景观出现景点与景点脱节、不与人的行为活动严格一致等问题,致使整个功能分区不能相互协调,造成滨水区景观不合理。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
2012年第8期总第218期【产业经济】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探析刘玉芝(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作为一个城市标志性的水文景观,滨水区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城市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但滨水区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也遇到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
联系我国实际,针对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从开发主体、融资渠道、功能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现有的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滨水区;水文景观;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8-0066-03作者简介:刘玉芝(1982-),女,山东临沂人,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乡村旅游。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项目编号:10CJGJ38。
一、前言水滨(Waterfront )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海滨等。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则可以分为开发、保护、再开发三种类型。
城市中的滨水区往往因为其在城市中具有开阔的水面而成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区域,规划师们往往将这一地段称之为蓝道(blueways )。
它们与绿化带构成的绿带(greenways )一起,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是许多城市的点睛之作。
同时城市的滨水区也是历史人文资源最为丰厚的地方,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旅游资源中的“黄金宝地”。
滨水区域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对于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拓展城市的空间范围,扩大城市地质面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滨水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在迅速发展,我国滨河区为代表的城市水文景观开发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抓住国家重视建设城市防洪堤、治理大江大河堤坝这一历史机遇,一些地方政府掀起开发滨水地区的热潮,而发展滨水区的关键在于开发与保护这两个环节。
滨水景观带
滨水景观带1.福州滨水区域空间景观的建设历史及现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福州为了改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
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相同。
回顾这些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现状,颇有收益。
(1)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滨水供给绿地,往往紧。
邻城市住宅新村,绿地宽度小。
如白马河公园滨水绿地,宽度一般只有几十米、二十几米,最多也只有30~40m,沿着河岸建设,地势平坦。
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一些景观小品,景观特色多小巧玲珑;再如1990年建成的福州白马河公园,面积5.82h㎡,紧邻黎明新村、上海新村;1991年建成的福州晋安河公园,面积15.51h㎡,紧邻洋下新村、浦下新村、王庄新村。
这些新村与滨河公园,只隔着宽七八米马路,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其服务对象是新村居民。
这类绿地面积83.7h ㎡,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24.5%。
(2)城市滨河道路绿地,一般都跟随城市道路而延伸,绿地宽窄不一,或宽不足10m,或宽40~50mk,滨水绿地环境多是城市河边荒地、杂居地。
经改建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观小品。
例如1988年建成的福州仓前公园,面积1.5h㎡;1996~1997年建成江滨大道的公共绿地,沿路长26km,宽度8~15~20m不等,面积近28h㎡,作为街头开放性道路公共绿地,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
这类绿地面积60.3h㎡,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17.7%。
(3)滨水区域大面积拆迁危旧房,建成公园绿地。
近年福州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对沿江几万平方米的违章搭盖及破旧危房进行拆迁。
新建成的滨水区域,如闽江公园,北岸线长5.5km,河岸绿地宽100~200m,面积47.5h㎡;南岸线长7km,河岸绿地宽150m左右,面积达6.5万㎡,使福州滨水城市空间景观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观形象。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滨水区概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生态原则;景观规划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
近年来,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滨水城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地区进行规划整治,使滨水区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建设成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开发了旅游资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本文主要就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1 城市滨水区概念与特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踵的区域。
在这里水体和陆地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成为特殊的城市用地。
由于水陆交界的优势,而使其具有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由于滨水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水密切联系的特有传统文化,使滨水区具有其区别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环境特征。
(1)开放性:从城市的构成来看,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从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素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2)多样性:在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性社区建设,形成多样的用地平衡,多样化的功能娱乐、贸易、码头等,准确地提供公众丰富的连续印象和宜人的体验,增强滨水区的吸引力。
(3)文化、历史性:大多数城市滨水区在古代就有港湾设施的建设,成为城市最先发展的地方,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作用;2 城市滨水区规划的意义首先,城市滨水区的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首先,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滨水地区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为城市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第二,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探析
水是 城市 的命 脉 ,不仅 给人 们提 供 饮用 水 、灌溉 水 ,也提 供 水上 交通 运输 的便 利 ,而 且 ,还 能调 整城 市 的气 候 ,使之 更加 宜 居 。在 现代 城 市 , 水 被赋 予 更 多功 能 ,滨 水 空 间成 为 人 们 逃 避现 代 城 市 烦 嚣 放松 身心 的地 方 ,并且 对提 升滨 水 空 间周 围 的地段 的 商业 和地 产业 旅 游业 等 价值 有着 巨 大 的经济 意义 。因此 ,滨 水 空间 景观 的 开发 与整 治在 建 设 生态 城市 中显 得
的需 求 。 13生 态 优先 原则 。城 市滨 水绿 地在 城 市 中重要 的生 态功 能 要求 ,主
规律 ,在 水 平结 构 上 ,采用 多 树种 混 交林 的形 式 ,并 形成 一 定规 模 ,注重
整 个 滨水 区 植物 群 落 的整体 性 和系 统 性 。在垂 直 结构 上 ,采用 林 冠层 、下 木 层 、灌 木 层和 地被 层 组合 的 形式 , 因为 这样 的群 落 的 生态效 益 更好 ,更 能促 进各 种 动物 、微 生物 的生 存与 物质 能 量交 换 ,成 为野 生动 物 栖息地 。 滨 水 植物 景 观是 由多种 植物 景 观类 型构 成 的一 个 复杂 的镶 嵌体 ,滨 水 区 的 植 物 造景 要 根据 区域 中地 形 、 地貌 、水 文 等特 定情 况 ,建 立不 同类 型 的植 被 斑块 ,斑 块 问的组 合采 用交 错 分布 的镶 嵌结构 。 2 4 精心 配 置 景观 小 品 。1 . )铺 地 。通 过 铺 地设 计 ,既 可 使空 间一 体 化 ,又 可 以分割 限定 不 同的空 间 ,还确 保 了水边 行走 的安 全 。2 )栅栏 。设 在 水 边游 步道 的 设施 ,是 防 止 人掉 入水 中 的安 全设 置 ,聚 集人 数 多的滨 水 区尤 为注 意 。但 过分 追求 安 全性 而 设置 过 多栅 栏 ,就 失去 了滨 水 区固有 的 活 力 。3 )缘石 。在 游步 道水 边 设置缘 石 ,能增 添景 观变 化 。有 的石头上 刻 有 指 示文 字 ,在添 景 的 同时 还起 到指 示 牌 的作 用 ,还有 的雕 刻 本土 诗词 , 更 是增 添 了 空间 的文 化氛 围 。缘 石有 时 还起 到椅 子 的作 用 ,能 唤起 行人 的
浅谈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
水利科技浅谈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马 哲(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对整个城市生态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市居民、河道、水生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
本文针对城市滨水区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护坡;生态修复城市是人类重要的聚集地,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领地,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水对于城市,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看好水,用好水,以水丽城,以水富城,以水聚才,以水兴业,把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这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活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生态调节、景观陈述和生活休闲功能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焦点和亮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为居民提供良好休闲娱乐场所的重要切入点,滨水景观是城镇开发中的重要资源,赋予周边用地良好的开发条件,当滨水景观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结合后,更能感染游赏者,引起强烈的共鸣。
1 城市滨水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城市滨水区作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交界,是构成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滨水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城市河道治理由于整体理念存在误区,着重于突出城市的防洪、排涝效益,忽略了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滨水区生态环境无法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岸线缺乏整治,自然景观失调。
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管制,城市滨水区岸线凌乱,存在无序开发或占滩现象,致使沿岸的生态环境、植被破坏严重,加之河道两岸土地规划不合理,房屋沿河搭建,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河道填堵现象严重,水环境差,无法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区域,它同时具备水域和陆域双重特性,是城市生态、景观、文化、生活的集聚点。
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区对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满足人们亲水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规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营造一个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滨水区。
3.规划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合理安排开发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既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4.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滨水区的自然风貌,避免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5.规划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6.规划应注重功能的复合性,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促进滨水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规划应注重景观的塑造,通过绿化、建筑、小品等景观元素的设计,营造优美宜人的城市滨水景观。
8.规划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合理设置公园、广场、步行道等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娱乐等多元化的需求。
9.规划应注重可达性的提升,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等方式,提高滨水区的可达性,方便市民的出行。
10.规划应注重可识别性的提升,通过建筑风格、景观元素的统一和特色化设计,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滨水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天津市滨水导则原文件第四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滨水公园指导思想
滨水公园指导思想
城市滨水公园为滨水景观的一类,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城市的拥挤和杂乱现象,给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一个人性化的生活休闲空间。
然而简洁明快的景观造型环境可以减轻人们的视觉负担和心理压力,心情得以平静舒畅。
所以,在滨水公园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人对这一现实现象的心理反应,通过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坚持人性化理念,尽可能减少对比,多和谐和舒适;少人工化,多自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摘要:论述了目前福州地区6种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现状,以及建设与保护滨水绿地空间的6种设计创意理念与空间景观效果。
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展现滨水绿地开放空间景观特色。
根据亲水性设计理念,创建各种亲水景观。
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
根据规划的设计创意理念,创建充满寓意的滨水造型景观。
关键字:风景园林;滨水空间;规划景观;保护利用;1. 福州滨水区域空间景观的建设历史及现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福州为了改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
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相同。
回顾这些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现状,颇有收益。
1.1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滨水供给绿地,往往紧邻城市住宅新村,绿地宽度小。
如白马河公园滨水绿地,宽度一般只有几十米、二十几米,最多也只有30~40m,沿着河岸建设,地势平坦。
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一些景观小品,景观特色多小巧玲珑;再如1990年建成的福州白马河公园,面积5.82h,紧邻黎明新村、上海新村;1991年建成的福州晋安河公园,面积15.51h�O,紧邻洋下新村、王庄新村。
这些新村与滨河公园,只隔着宽七八米马路,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其服务对象是新村居民。
这类绿地面积83.7h�O,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24.5%。
1.2 城市滨河道路绿地,一般都跟随城市道路而延伸,绿地宽窄不一,或宽不足10m,或宽40~50km,滨水绿地环境多是城市河边荒地、杂居地。
经改建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观小品。
例如1988年建成的福州仓前公园,面积1.5h�O;1996~1997年建成江滨大道的公共绿地,沿路长26km,宽度8~15~20m不等,面积近28h�O,作为街头开放性道路公共绿地,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
这类绿地面积60.3h�O,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17.7%。
1.3 滨水区域大面积拆迁危旧房,建成公园绿地。
近年福州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对沿江几万平方m的违章搭盖及破旧危房进行拆迁。
新建成的滨水区域,如闽江公园,北岸线长5.5km,河岸绿地宽100~200m,面积47.5h�O;南岸线长7km,河岸绿地宽150m左右,面积达6.5万�O,使福州滨水城市空间景观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观形象。
1.4 利用滨水滩涂自然绿地,建成可供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
这类绿地的沿岸植物生长茁壮,绿化景观良好,并能较好地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原貌。
例如,现在正在建设的福州金山公园,位于三环路一期东侧,东邻城市旧防洪堤。
公园建设基地,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优越,大树成荫,物种丰富。
还有很多体现福州榕城地方特色的古榕树,白鹭纷飞。
河湾水面宽阔稳定,宽达100~200m,公园景观具有浓郁的村野湿地自然生态风貌。
1.5 把滨水的采矿迹地建成滨水观光风景游览区。
这类公共绿地,原地貌荒凉破败,经整治后,迅速改变了滨水区域开放空间景观,成为优美的旅游观光风景名胜地。
如长乐市沿闽江口附近的江岸,原是采掘花岗岩石材的坛口迹地,开采了几十年,岩壁陡峭,植被残缺,土壤流失,自然生态被破坏。
经过长乐市近两年的整改,利用了滨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资源,使滨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资源,使采矿坛口迹地得到再生利用,建成为优美的旅游观光风景名胜地。
1.6 利用原有湿地地貌建成湿地保护区。
例如,在闽江口,还未被人为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就有鳗鱼洲湿地、道庆洲湿地,还有在福州金山新区堤外建成的湿地公园,它们都是利用滩涂沙地植被与水滨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保护自然生态景观板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廊道。
以上6种市域滨水区域,有效地提高了滨水绿地生态空间景观水平,改善了群众居住、休闲、娱乐、健身等环境。
2. 滨水绿地设计创意理念及形成空间景观效果2.1 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处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内河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考虑为新村居民服务。
这类滨水绿地的服务半径在500m之内,要求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意理念,并通过各种设计措施来达到目的。
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
游步道宽1.2~1.5m,以便两个人相向步行,能宽松地通过在林荫下漫步。
路面铺装应平坦,尽量在临水面安排铺装广场,设置较舒适的座椅,让人近水观赏,游赏水景。
2.2 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发挥大自然生态群落效应园林植物群体美,是现代风景园林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相近植物与同种植物按园林艺术美的韵律节奏与比例协调关系的组合布局,表现植物群体规模,以体现景观的气势雄伟,并且表现组合植物景观美。
园林植物按生态规律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效应,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输送大量氧气,成为“城市绿肺”,最大限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如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的绿化。
现着重论述晋安公园植物群体景观。
晋安河公园位于晋安河两岸,开辟出宽20~30m的带状滨水开放公共绿地,长约7km。
公园岸边有丰富的观赏立面,林冠线起伏变化,色彩与季相变化丰富,最主要的是晋安河公园追求壮观的园林植物群落,体现群体美的景观特色,从南到北,有蒲葵林景区,南洋杉景区(爱乡园),椰林春月景区。
葵林景区位于晋安河公园王庄新村河岸段,沿河长200多m的滨水绿地。
疏密相间,自然群植高3~8m的大蒲葵林。
设计布局三五成丛,数丛成群,株间距4~8m,并安排3块200~300�O的林间疏林草坪。
葵林边缘及河岸边还配置有成丛的美丽针葵、七姐妹、南迎春、扶桑、九里香球等灌木花卉,为葵林景区增添了色彩变化,丰富了层次与季相的变化。
昂扬挺立的蒲葵林,令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怀,其葱绿茂密的蒲葵林纯林之景观,充满了浓郁的亚热带南国风光。
爱乡园景区位于福马路北晋安河东岸200多m的河岸绿地。
自然群植有92株高几十m的南洋杉林,形成开放式滨水公共绿地空间景观。
岸边及绿地边缘植有马樱丹、南迎春、榕树球、扶桑及红花羊蹄甲等植物,形成南洋杉林。
柔和的水平线与南洋杉的雄伟垂直线形成鲜明对比,在水中呈现出优美的垂直倒影。
椰林春月景区,在晋安河桥北、晋安河西岸河岸开放式绿地。
设计种植棕榈科混交林,植有蒲葵、华盛顿蒲葵、假槟榔、皇后葵、丛生鱼尾葵、长穗鱼尾葵、大王椰子、散尾葵、棕竹等棕榈科植物30多种,还有黄金叶、小蜡球、红刺林投、象腿丝兰、南迎春等植物。
大量的乔灌地被草坪植物组合,形成自然群落,成为城市生态廊道,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具有滨水带状绿地群体美的植物景观,还有光明港的蒲葵混交林、羊蹄甲混交林带。
2.3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特色结合地形改造,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历史人文景观。
这一设计理念,是福州滨水开放绿地空间又一景观特色。
例如,长乐闽江出海口,历史上曾是明朝郑和7下西洋驻泊地。
长乐市为了开发建设闽江出海口风景旅游观光带,建成长3km的滨水开放公共绿地空间。
为了纪念郑和7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600周年,把其中一段以前曾是闽江船运码头滨水的长800m的绿地景区,开辟为“郑和广场”,面积近4.5h�O。
充分利用郑和船队7下西洋,以长乐为出发地的历史,建祭海誓师台、三宝亭、了望台、郑和兵营、亲水船平台、郑和史迹纪念馆以及郑和雕像,配置各种树木、花卉、草坪。
对过去的采石坛口、砂石地,覆土0.50~1.00m,并清理岩壁,种植各种榕树、芒果、棕榈科乔木,以及垂直攀援植物和时令花卉,形成优美的滨水公共绿地。
开放之后,游人络绎不绝。
再如,两年前建成的闽江北园闽风园,面积5.81h�O。
在防洪堤外侧,利用当地原有造船厂遗址,突出展现福州2000多年的古城历史文化与船政文化景观。
精美的“闽都春秋”巨型浮雕,向人们述说福州的许多壮阔伟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长廊,并成为中外游人的必到之处。
2.4 根据亲水性的设计理念,创造各种亲水景观亲水是人类的特性;水是园林的灵魂。
因此,充分展现人和水的景观关系,是滨水开放空间的又一设计理念。
江滨公园闽水园,面积1.5h�O。
以闽江文化为主线,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技法,表达“闽水长闽江清”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水之间共生互利的情感关系。
“闽水谣”“浮雕”,叙述了闽江两岸风土人情和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文化景观。
“闽水魂”雕塑,体现闽都儿女激流勇进的奋斗精神,升华人与水相依共存的造园思想。
临水是形成滨江水公园空间最大的特点,要把壮阔的闽江风光组织到公园临江风景的观赏透视中。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游人观赏透视中。
为了最大限度的让游人观赏闽江风光,并满足群众晨练及傍晚的休闲活动,江滨各个公园景区都安排大面积的临水铺装广场。
如台江江滨公园规划了近8000�O的铺装广场;在仓前公园也辟有3700�O的铺装广场;在缤纷园、闽水园、闽风园等景区,都把广场延伸到水边,做各种标高的平台,让游人能与水亲密接触,满足人们对亲水性的要求。
而在金沙园、西河园,则把踏步平台改为一望无垠的沙滩,让游人能在3万多�O的沙滩,尽情嬉戏,在金沙碧水之间,沐浴阳光,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闲适放飞心情。
而在福州长乐郑和广场,由于闽江出海口风浪较大,在其临水船形平台,加栏杆、坐凳,让人感受郑和船队万船竟发的壮观气势,也是一种绝妙的亲水性做法。
2.5 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旅游观赏景观在滨水开放空间中,有的地段对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是可资利用、充分发掘,为风景旅游观光事业服务。
例如在长乐闽江出海口的金刚腿景区。
金刚腿原是半山上的巨岩,延伸到闽江水岸边,形成大条岩,形如天生的金刚大腿。
腿弯之下空悬,如一座拱桥,脚如穿靴,脚尖翘起,自古以来就被俗称为“金刚腿”。
腿上方,半山岩壁,有中国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4字石刻。
在日本《福州考》一书中,把金刚腿称为仙人脚。
金刚腿和闽江口五虎礁、南北龟、皇帝井等,并称为“闽江口七景”。
据历年水文测定,金刚腿靴底标高4.83m,腿踝标高8.42m。
而60年以来,福州马尾平均水位标高仅2.76m,最高水位仅6.48m。
历来无论闽江大水,还是海潮大潮,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腿踝。
所以俗语有“大水淹不到金刚腿”。
建成的金刚腿公园,专门在滨水岸边勒石,记述金刚腿采石坛口开拓为公园的事迹简介,以及金刚腿的历史、自然地貌传说。
在金刚腿景区,还有一个自然地貌景观,即金刚腿刚好处于闽江入海口谈水和海水的分界线上。
故腿股内外,水有咸淡之分。
闽江上游的漂木和浮物,由于海潮顶托作用,也都在金刚腿附近水面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