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迁移历史B组.共18页
苗族迁移历史B组.
2018/11/6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 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 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 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 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 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 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 到唐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元明清时期,由于封建朝廷对苗族人民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更为沉重,军事镇压 也更为残酷,因此,又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第5次大迁徙运动。元时曾 把中华民族分为四等,把包括苗族在内的南人视为最末一等。明清时期,苗族 人民多次被迫起义,又多次被被镇压与屠杀。清乾嘉年间,汀黔边的苗族首领 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等领导的苗民大起义,清朝前后用了10多年时间,调 集了5个省18万兵力,耗资近2000万银两,仅被义军打死都司上以及至总督 的官员就有200余人,付出极大的代价,才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然而,清朝 却从此由盛转衰了。起义失败后,湘黔边的苗族有的逃入黔中、黔南,有的逃 到今广西南丹等县,有的被俘押往北京,关西山黑牢,筑城将他们围住,现北 京四季青西山门头沟的苗族,就是这次起义被俘的义军后裔。张秀眉在黔东南 领导的咸同大起义失败后,黔东南的苗族,有的迁到黔西南,有的经兴义迁入 文山地区。越南学者研究认为,现定居在越南老挝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 ,大多是在清代雍乾、乾嘉和咸同三次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人贵州远迁而去的 。
宋朝时期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许多土官都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 元明时期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已相当发展。明朝中央政府 于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 区开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区地主制度的兴起,又使以领主制度为经 济基础的土司政权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对土司的限权,又使土司制 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 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的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 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 2018/11/6 其社会发展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
苗族的历史
苗族的历史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
“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
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
从此,“三苗”部落分崩离析。
“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三危”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其先进的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
其发展较慢的部分,商周时被统称为“南蛮”,居住汉水中下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
后来,荆楚蛮中先进部分逐浙发展成为楚族,建立楚国;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诸省毗连的山区,成为今日东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的分布更广。
东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区及贵州中西部,即当时的巴蜀、夜郎、牂牁,纵横数千里,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最多,是当时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
其中又以黔中(今川东南及黔北边境)、武陵(今湘西、黔东之大部)两郡较多。
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当时所谓“五溪蛮”的主体民族。
汉代迁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记载,不过人数很少。
迁入贵州中南部的苗族,从近几年贵州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发掘的许多苗族岩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于两晋之时。
近几年来的民族调查,发现这一带有些苗族追述族谱长达五十多代人,与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时期,苗族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汉水中下游以东至淮河流域的多数苗族已逐步汉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贵州的苗族进一步增多,逐步成为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时开始进入云南(滇东北除外)。
据彝文史籍记载,唐代长庆、大中、咸通年间,云南南诏军队数次侵扰播州时,曾俘掠了数万苗族和仡佬族到云南作奴隶,说明当时黔北苗族相当多。
苗族的历史演变(2)
苗族的历史演变(2)文/潘长宏2021年5月7日在贵州旅游过程中,我们来到了西江苗寨,那夜晚苗寨的灯光和壮观的场景让我惊呆了,特别震撼。
再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当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
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
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
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
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苗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
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
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
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
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
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
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
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苗族迁徙历史
苗族迁徙历史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
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
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
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这时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
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
从此九黎族的各部虽与黄帝族斗争了很长时期,但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
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
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
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
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
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
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
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
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和贵州大部分地区,还有一部分苗族经过川 裙苗’和‘短裙苗’的”[2]。不同地域的苗族其 的衣服,这样制成的服装精致无比,但是制
南和黔西北迁入云南。另外一部分向南迁入 着装风格各异,因而,通过服饰,人们将苗族 作这样的服装工序繁琐,耗时费力。这套礼
湖南的西南和广西的北部,有的迁徙得更 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又将不同支系的苗族 服有衬套、披肩、腰带、吊旗四个部分,有的
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 黄 荣
融水当地苗族传统服饰
派驻大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兵力安屯设堡于贵州的东部和 合,腰部打褶连接腰带,形成围裙的样式,此
中部等地,这就迫使大量的苗族人民再次迁 造型特征原是古代华夏族的固有样式。华夏 居。清王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时,也曾派兵 族的右衽服饰制是为了区别于周边土著民
30 余万,从四川、贵州、广西三路进入云南。 族而逐步确定的。在中原华夏族的战争迁徙
吴三桂统治的地区主要是苗族、瑶族等少数 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上衣下裳制逐步渗透
苗
民族聚居区,所以他的士兵主要 到周边民族的服饰中。至今苗族服饰仍保留
族
锦
是少数民族,经过两年的血战吴 着这种基本形制。从这样的服装结构及相关
鸡
服
三桂败北,清兵对这个地区的人 的历史记载可以推断,苗族的祖先最早是生
饰 民实行的是血腥的镇压政策,先 活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一带。苗族妇女
们大部分南渡黄河,以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 种详细而有力见证其起源、迁徙和发展历史 人们不要忘记祖先们战争和迁徙的艰辛岁
一带为聚居区。
的记载工具。苗族人民对他们的历史就只能
第二次迁徙,是因为尧、舜、禹的进攻, 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其他民族的史料
又一次被迫大迁徙,经过“窜三苗于三危”, 记载得以反映。苗族人民的服饰因为其图案
苗族迁移历史B组解读
2019/1/3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 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 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 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 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 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 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 到唐尧)。
•
秦汉时期,僻处武陵山区和五溪两岸的苗族,有一段休养生息的稳定发展时 期。到了西汉末年,“武陵蛮”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而引起封建王朝的注 意。《后汉书*南蛮传》云:“光武中兴,武陵蛮特盛。”光武帝生怕苗人 威胁自己的统治,两次派武威将军刘尚溯沅江而上,进攻武陵蛮,不仅没得 逞,反全军全军覆没;继派李嵩、马成率兵进攻武陵蛮,又被武陵苗族联合 其它民族扼险击溃。光武震怒,即派伏波大将军马援,率兵4万向武陵蛮进 攻。武陵蛮在“壶山头”(今湖南沅陵东)“乘高守隘”,阻止马军8个多 月,马援也气疾交加,死于军中。至此以后及唐宋时期,封建王朝不断地向 “武陵蛮”、“武溪蛮”大举用兵。由于封建王朝不断征剿,迫使“武陵蛮 ”和“武溪蛮”再渡西迁,或向更高,更险的深山、峡谷纵深隐居。有的沿 着舞阳河西上,迁至思州(今岑巩县)以及思南、印江、梵净山区;有的在 汀西的腊尔山、黔东的松桃等地山坡、谷地定居;有的沿清水江西上到黔东 南地区定居;有的迁得是更远,进入黔北、黔西、川南和云南、广西,分布 越来越分散。这是苗族史上的第4次大迁徙。
2019/1/3
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 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小 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都柳江流域。嗣后, 由于战争、饥馑、疾病流行、生育繁密、 农田丢荒等原因而不断迁徙。 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 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 追"的羁縻政策。同时中原铁器和生产技术 的传入,推动了苗族经济的发展。五溪地 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 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 出现了产品交换;但氏族首领与人民处于平 等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仍处于原始社
苗族土家族历史
苗族土家族历史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
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
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
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
“土家族”是汉族对“毕兹卡”的称呼。
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张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长阳,渝东南,贵州黔东北)自称“毕兹卡、毕基卡、密基卡等等”。
南支土家族仅分布于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内的几个村落。
自称“孟兹”,南支土家语与北部土家语不能通话,现只有泸溪的九百余人使用。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现时使用1984年创制的拉丁文字。
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格迪斯《山地民族》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中华民族是指远古“中华三祖”的后代,包括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
而苗族正是出身于蚩尤部落。
苗族其实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有苗族的分布,地球背面的美国也有近20万的苗族,他们仍说着自己的言语,在东南亚国家,苗族的分布更是广泛,这就不得不追溯一下苗族的起源了。
苗族起源读过中国古代史的都知道,先在黄河中下游开发繁衍的是夷人;羌人在渭河流域到黄河中上游生活;狄人原住在蒙古高原上。
蚩尤是夷人九黎集团的大酋长,羌人的首领是炎帝,狄人的首领是黄帝。
后来,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这片肥美的土地,先是发生了几次战争,简单说就是蚩尤打退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炎黄打羸了蚩尤,蚩尤战亡。
然后,黄帝又战胜炎帝,出现了中华民族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即夷、羌、狄三者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
没有融合的狄繁衍成现代的阿尔泰语系各个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等);没有融合的羌繁衍成现代的藏缅语系的藏族、彝族等;没有融合的夷,其中一部分繁衍成了现代的苗瑶语系各民族,另一部分繁衍成了现代的壮侗语系各民族(壮族、傣族等)。
苗族的迁徙据考证,数万年前(原始初民社会),由于羌人南下,苗族先民从发源地(今天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
此后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
第一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势力开始增大,与其他民族部落联盟,以蚩尤为首,号称“九黎”。
九黎君号蚩尤。
——孔安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之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并打败了炎帝族,并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
而后就是我们所知的涿鹿大战了(这就是成语“逐鹿中原”的出处)。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迁移历史苗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他们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经历了多次迁徙。
这些苗族迁徙的故事被我们千古流传,无时不刻激发着苗族人的情感和情绪,并且成为苗文化的一部分。
苗族的迁移始于16世纪,当时,苗族人奋勇抗击清朝军队,但最终因为力量的不对称而失败,不得不逃往云南和贵州,形成细小的苗族聚居点。
此后,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比如清朝末年,苗族抵抗清朝统治而从湘、桂、贵州等地迁往云南;还有南投、台湾、泰国,等等,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苗族的迁移经历也是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这段历史让苗族这个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方定居下来,并与当地的民族结缘、交流。
比如苗族抵达云南以后,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他们和当地的傣族结缘成婚,形成了苗傣混血儿。
在抵达新地以后,苗族不仅积极发展当地农业,还积极汲取新地文化,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比如在云南,苗族汲取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如舞蹈、礼仪、歌曲等,都已经被纳入苗族文化之中,受到苗族人的热烈欢迎。
而在现代,由于各种外部力量的推动,苗族族人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迁移。
比如到沿海地区发展,或者迁往政经繁华的大城市发展,虽然不是所有的迁徙都是自愿的,但他们都希望通过迁徙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苗族迁徙历史长久以来一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苗族来说,迁移都是一种深刻的记忆,无时不刻激发着苗族人的情感和情绪,并且深深影响着苗族文化,未来,苗族迁徙历史将会继续激发苗族人民的情感和情绪,以及苗文化的发展。
苗族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无时无刻不在不断的变动着,历经抗争和迁徙,他们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积极汲取新地文化,越过海洋,他们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深远的印记,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力量,以及一种绝妙的文化混合。
历史上苗族有五次大迁移,是因为什么呢?
历史上苗族有五次大迁移,是因为什么呢?在炎黄与蚩尤涿鹿鏖战之后的五千年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苗族由北到南,由东到西,从国内到海外,经历了5次规模较大,范围广的历史大迁徙,所经受的苦难是不言而喻的。
凡读过中国古代的都知道,蚩尤是夷人九黎集团的大酋长,羌人的首领是炎帝,狄人的首领是黄帝。
后来,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这片肥美的土地,发生了战争。
蚩尤战败后,不愿融合为华夏民族的苗族先民扶老携幼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定居,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他们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三苗国”。
从黄河中下游南迁到长江中下游,这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三苗国在左洞庭,右彭蠡的长江中下游强盛起来后,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集团发生冲突。
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伐”,到了夏禹,三苗被彻底打败,有生力量基本被歼灭,“三苗国”从此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除部分又融入华夏族外,其余的举村寨又向南逃生,到鄱阳、洞庭两湖以南的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之中隐居下来。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苗族才以“南蛮”、“荆楚”或“楚荆”的名称又出现在中原文献史料中。
这是苗族史上的第二次大迁徙。
苗族不愧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民族,他们从湖沼平原地带迁到绵山区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创业,又在条件恶劣的山区日益繁衍和发展起来。
在春秋至战国的四百二十四年里,苗族发展成“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主体居民。
楚国是苗族自己建立的国家。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载:“春秋各国,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国大小战争二百二十次。
”由于战乱不止,给苗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为避战祸,部分苗民艰苦跋涉西迁到自然条件更为险恶的武陵山区。
秦吞巴并蜀灭楚后,苗族又大量向西向南迁逃。
他们中的大部分沿澧水,溯沅江,进入武陵地区的“五溪”。
“武溪”,即雄溪、满溪、辰溪、酉溪、武溪。
武溪,今称舞阳河,流经贵州的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和湖南的新晃、芷江、怀化等地汇入沅江;发源于黔南云雾山,流经黔东南,至湖南黔城与沅水汇合的清水江岸也布满了迁进开发、繁衍的苗族。
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
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历史上,苗族经过五次大迁徙,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得到了我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苗族源于炎黄时代的蚩尤九黎部落。
九黎部落曾“生活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流域……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造者”[1]涿鹿之战,蚩尤战败后,退居“左彭蠡,右洞庭”广大江淮地区。
“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战国策·魏策》)。
尧舜禹时期发展成为较大的联盟“三苗”集团。
夏商周时期,发展成为“南蛮”或“荆蛮”的主体。
据资料表明,苗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因躲避战乱,由洞庭湖一带“部分被迫扶老携幼西迁”;到西汉时期,大部分沿(澧水),溯沅江进入“五陵”、“五溪”地区。
[2]逐步形成了“武陵蛮”和“五溪蛮”。
东汉王朝建立后至中平三年(25-186),统治阶级多次派出重兵进巢武陵山区,使苗族被迫又一次大规模迁徙。
西晋建立至南北朝元徽三年(公元266-475),统治阶级仍不断对武陵地区实行征伐,迫使部分留居武陵地区的苗族居民迁徙流离。
同时,部分“武陵蛮”和“五溪蛮”沿清水江、舞阳河进入剑河、台江、凯里以及镇远、施秉、黄平、瓮安、福泉等地,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坡苗(黑苗),也就是持“歌棒”而歌的苗族族群中的一个支系。
黑苗,是清中期以后对苗族支系服饰颜色划分的其中一支系,最早源于《皇清职贡图》。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元月初一日乾隆皇帝下达谕旨:“我朝统一区字,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黎,憧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令之盛。
各该督抚于接壤处,俟公务往来,乘便图写,不必特派专号,可于奏事之便传渝知之”。
[3]所谓《皇清职贡图》就是向清政府奉表纳贡的少数民族,以及部分外国人的绘图和图说。
[4]黑苗,其主要支系分布在黔东南州的施秉,黄平、凯里等地苗族村寨,这部分苗族以黄平县的谷陇镇为中心,辐射到黄平、施秉、凯里、镇远、台江、剑河、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平坝、清镇、关岭、镇宁、贞丰、兴仁、兴义等县市,人口约一百多万。
苗族迁移历史B组.20页PPT
•
Hale Waihona Puke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苗族迁移历史B组.共20页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苗族迁移历史B组.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祖先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
随着历史的演变,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移。
苗族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在这段时期,他们住在现在山西省古代叫国都的地方,因为它们被齐国古代文明所熏陶,被称为齐国部落。
在古代,苗族原始部落经常遭受其他民族的侵略,在战争和政治风暴的冲击下不断迁徙。
有时,他们迁徙到更远的地方,有时他们只是在当地移动,以避开可能的威胁。
例如,在两汉时期,苗族曾四处迁移,被迫在秦、汉、西汉和东汉四个朝代中不断迁徙。
到了隋朝,苗族曾返回家乡,并重新定居现在的凉山地区,这一次迁移的目的是为了逃避隋朝的迫害,并不断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同时,他们也受到益处,因为他们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宗教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不断迁移。
一次大规模的迁移还发生在明朝,苗族此时受到清政府的统治,他们携带着家庭,从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迁移至云南省。
期间,他们经历伦比亚、法治、汉文化和国家文化的结合之路,最终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结构中。
在古苗族的迁移历史中,他们迁徙的原因有很多,无论是为了寻求安定的家园,还是为了逃避外来的攻击,他们都经历了很多变动。
当苗族历史迁徙渐行渐远,他们也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如今,这
些文化遗产仍然引发人们的共鸣。
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
虽然他们的迁移历史可能不如其他少数民族那样辽阔,但苗族仍然拥有着悠久中国历史的记忆,他们让我们相信,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民族的精神也会永存。
第一章 苗族
第一章苗族第一节族称迁徙人口分布族称自称境内苗族自称“嘎闹”,也称“呆蒙”,部分人群还有“尤”、“仿”、“西”、“苟”、“嘎斗”古支系称呼。
他称境内水族称苗族为“妙”;汉族称为“苗家”,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汉文史料多按服饰或居住地域称为“八寨黑苗”、“黑苗”、“短裙苗”、“山苗”、“白领苗”等。
解放后根据苗族人民的意愿,1951年政务院正式定为“苗族”。
迁徙境内苗族与远古时代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的“”九黎、“三苗”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据苏州宗谱和苗族古籍《贾》的传述,一千多年前,境内就居住着“尤”、“嘎斗”、“卡”人群。
今龙塘乡腊尧、新华乌里、龙泉镇新塘、扬武乡羊浪很好村的一些苗家,为他们的后裔。
县境西部地区,苏州民间一相称为“方尤,其意即为“尤”人居住的地方。
后来这部分人有的迁居他处,有的与迁入的“嘎闹”互相融合。
境内现居的苗族,大多从榕江方向经今雷山、三都或凯里境辗转迁入定居。
宋代(960──1279年),今县境苗族的主体“嘎闹”支系,一支从今榕江经三都、雷山接壤地区迁入境内今党早乡一带定居,后再迁居今扬武乡、长青乡、龙塘乡和烧茶乡台辰等地,后裔分布全县;另一支从榕江经雷山进入今加配乡、羊巫乡和排调镇也改等地定居,后裔分布排调区全镇境。
明代(1368──1644年),今金钟乡羊甲和桥星、烧茶乡城望和者拉、方胜乡干里溜及龙泉镇排牙村的苏州由今三都境先后迁入;今排调乌威和复兴乡排莫、排叙等地的苏州由今榕江八开地区迁入;今兴仁区的尝卡、甲劳、大兴寨、竹留、福亚和龙泉区的排和、羊浪等地的苗族从今凯里市境迁入;今石桥、清江等地的苗族分别从今雷山、麻江两县属地迁入,其后裔分布兴仁区多处。
清代光绪初年以前,今长青乡瓮瓜、烧茶乡甲脚、岩英乡石板寨和龙泉镇马寨等地的苗族由今凯里市境迁入;今排调区的高峰、送俄、羊高、排路、南芒等地的苗族(其自称“红苗”)从今铜仁地区迁入;今兴仁区的尝卡、龙坡、王家村和排调区的刘家寨等地的苗族从今雷山县境迁入;湖南黔阳迁入部分定居于今新华乡排卓等地。
苗族迁徙史
苗族迁徙史他们,是蚩尤的后裔。
上古时期,为了争夺黄河与长江之间适于放牧和耕作的肥沃土地,炎黄二帝所在的部落,与蚩尤率领的苗族九黎部落,相遇于逐鹿地区,双方最终爆发了一场旷世大战,史称“逐鹿之战”。
战端一起,双方各显神通,尽管史书记载得较为扑朔迷离,但这场大战的结果,却是以炎黄部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遭到擒杀,最终被枭首示众。
为此,战败方九黎氏族和部分附属部落被迫南迁,这就是苗族人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距今约4500年。
第二次大迁徙退回到南方的洞庭湖、彭蠡湖(鄱阳湖)一带后,九黎部落联合附属部落成立了三苗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国”。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繁衍,三苗国逐渐发展壮大,初步具备卷土重来的气势,在领土的扩张中,先后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部落发生矛盾冲突,双方之间有来有往、摩擦不断,小规模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夏朝时期。
最终,三苗国再次被打败,一部分投降后被流放到毒瘴深山,一部分则选择再次踏上迁徙之路,带领着族人往更南的方向前行。
这是苗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沿着阮江、澧水,苗族人南迁到了武陵地区的“五溪”附近,也即是蜀汉军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发地,如今的湘黔粤地带。
在盛唐时期,由于友人被降职贬官,途中要经过五溪荒芜地带,为表达对友人经历遭遇的同情,李白曾题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可见在汉唐时期,五溪地带完全是不毛之地,十分萧瑟。
可苗族人经过第三次大迁徙,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了下来,他们刻印进骨子里的坚忍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第四次大迁徙尽管苗族人经过三次迁徙,已完全远离的中原王权,可历经秦汉时期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的苗族人部落还是引起了封建王庭的注意。
或许是害怕苗族部落东山再起,从东汉光武帝开始,到唐宋时期,中原王朝接连不断地对武陵地带的五溪苗族大肆征伐围剿。
苗族人因此不得不背井离乡,被迫开始第四次大迁徙。
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如今的贵州铜仁一带)生活至今,一部分南下迁徙到广西的融水,然后又沿着贵州和广西之间的都柳江,向上到达现今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苗族千年迁徙路
苗族千年迁徙路花苗娃娃1、越往西走,苗族越神秘了...直到二十世纪的最后时刻,顺着古代苗族的西迁长路,从湖南湘西翻越武陵山进入贵州的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在最后望见横断山的嵯峨峭岩之前,人们仍可从崎岖幽邃的密丛间,觅到属于一个民族的曲曲折折的痕迹。
它们不仅仅是那些衣饰、语言不同,但被统称为“苗族”的人群。
它是一种气息,独特而统一的气息,虽辗转千万里却连贯一致的气息。
也就是说,山水虽隔,但一种痕迹却连绵不绝。
它点点滴滴地渗透,穿透大山的冷漠与荒芜,向前延伸。
一路西去。
在贵州西北部的毕节或威宁,我们看到了这条长路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景。
被称为“白苗”和“大花苗”、“小花苗”的人们——书上说,他们是国土上至今仍保留着几千年前三苗传统的最后人群——至今仍在头顶上高高地矗立着宽大的牛角木,或者耸立起一座座圆锥尖髻;土麻布制成的白蓝黑相间的百褶裙,层层叠叠十几层,既厚重又富有地环绕在女子的下半身;男子则身披羊毛赶织的花衣,上面绣满追忆东方故土古老风物的种种图案。
在寒冷的高原上,他们伴着芦笙苍凉的声音,纵情歌舞。
两千多年前,苗族一直向西走着。
贵州的西北尽头,是这条长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
一些人停下来了,止息奔走的步伐,在这个气息寒凉的地方整饬伤口,对着身后的道路唱起忧伤的追忆之歌——这里因此至今完好地保存了苗族古老原始的风情美。
从东部苗族居住地湘西,到西部苗族的起始地毕节或威宁,越向西行,流露在歌与服饰、以及生活中点点滴滴里的关于远古迁徙之程的回忆,就越发浓烈起来。
贵州的西北尽头仿佛是一个幽深的容器,积存的内容最多,最深。
然而,两千年前祖先们的大队人马还没有停止。
他们还在向前走——跨出贵州,进入云南。
横断山是这条不归路上唯一打乱了祖先步伐的山。
他们折而向南,将血脉子孙散落进云南的红河两岸,以及文山等地。
再继续向南,就一脚跨出国门,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最后,陆地终于走到了尽头。
今天,中国的苗族人口739万;泰国14万;越南40万;老挝20万;美国7万5千;法国6千;加拿大650人。
图解56个民族——苗族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芦笙舞基本上可分三类:
1.群众性的芦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苗胞都涌上芦笙场跳芦笙,芦笙舞队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领舞,芦笙队呈“一”字型排开,原地吹奏,群众围着芦笙队舞蹈或是由芦笙队带头行进,边舞边吹,群众跟在后面形成圆圈舞蹈。有的芦笙队中还配有芒筒,使芦笙舞曲更加浑厚雄壮。这种形式的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舞蹈动作跟随芦笙乐曲变化,一般比较简单。男的动作矫健潇洒,女的轻快柔美,随着苗家姑娘身体的跳动,佩带的银饰发出和谐悦耳的声响,更增添了浓郁的苗族风格。
芦笙文化
金色的秋天,是苗家制作芦笙的大好时节。每到此时,苗族小伙子便从山上砍回金黄的笙竹,开始削竹、制簧、安箍。于是一把把大小不同的芦笙随着一代新的芦笙手制造出来,并奏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曲调,引来姑娘的笑声和青睐。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 0 0 0 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男)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由此看出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现在芦笙的形制已发生了很大变革,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 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 0 余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每当过年,婚嫁喜事,起房盖屋,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以此抒发自己的欢乐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