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护理教育学-第10章-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四、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
➢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的作用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人文基础知识课 • 人文基本技能课
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
➢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的作用 ➢ 营造职业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 人文环境 • 自然环境
(一)共产主义方向性与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原则依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命题解释: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具体现实 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把思想方与现实可能性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社会现实出发 ✓把握先进性要求 ✓落到实处,讲求实效
(二)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意义
社会
专业
个人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概念鉴别
道德
品德
社会现象,是社会舆论所支 持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分辨 善恶的尺度
不依赖某个个体存在,即不以 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 有无而转移
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 研究对象
个体现象,是内心驱使,在道德 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依赖于具体人而存在,是社会 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5.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反复抓 抓反复 长期抓
四、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的概念
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的基本准则。
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榜样示范法 ➢引导反思法
• 有助于将职业精神的理论概念 付诸实践,促进学生评判性思 维和自思法 ➢经验传授法 ➢案例教学法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南丁格尔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南丁格尔精神培育路径探索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们对医疗护理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中职是护理专业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应该立足南丁格尔精神培育采取多种措施,让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可以明确护理工作责任使命,促进我国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南丁格尔精神;培育引言护理专业人员是照亮护理行业的一道光,更是帮助患者驱散疾病的力量,护理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
南丁格尔开创了护理事业发展的先河,成为引领护理行业发展的前进动力,其中所留下的南丁格尔精神也备受社会关注。
南丁格尔精神渗透着护理人员对护理事业的真,表现着对病人的善,也传递出护理职业的艺术性,基于南丁格尔精神的重要性,中职学校有必要培育学生的南丁格尔精神。
一、做好南丁格尔精神宣传工作南丁格尔精神是引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发展的精神力量,如果学生具备南丁格尔精神,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护理工作,也会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基于南丁格尔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中职学校要做好南丁格尔精神宣传工作,营造重视南丁格尔精神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中职学校要将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在不同的校园文化引领下学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职业理念,中职学校可以将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让南丁格尔精神渗透到学生思想中。
其次,中职学校可以加强对校园广播站和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的应用。
校园广播站是传递学校重要信息的有效载体,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范围也十分广阔,因此,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推送关于南丁格尔精神的内容,比如南丁格尔精神的内涵、南丁格尔精神时代楷模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南丁格尔精神,并提高对南丁格尔精神的重视程度,在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形成南丁格尔精神。
最后,职业院校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从“8S理论浅谈五年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在护理职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的大趋势下,根据高职护理院校教学特点,由“8S”理论得到启发,提出在五年制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上,前“4S”培养强化理论操作等刚性素养的必需、够用,后“4S”培养规范习惯引导心理等软性素养的内化,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达到提高五年高职护理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8S”理论;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拟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培养出的五年护理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等刚性素养方面,人文素养、行为习惯和心理素养等软性素养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已经成为五年制护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护理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在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是为人之本,从业之基,执业之要。
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硬性护理技术基础上软性护理素养的较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渴望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无疑对护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尝试将企业上广泛应用的“8S”理论尝试性引入到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通过有效干预,着重培养、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软性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目的。
五年制护理学生在校的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养上侧重实施“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等刚性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护理的基本功;在软性职业素养的养成上侧重“后4S”(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隐性素养。
(一)运用“前4S”管理理论操作要兼顾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护理教育课程分为普通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类(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护理礼仪、计算机等)及专业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三大模块,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组合。
谈谈根据当今护理工作的特点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谈谈根据当今护理工作的特点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摘要:21世纪的护理工作特点要求护理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以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护理临床实习生就业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为此医院带教老师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应从传统的技术教育向市场驱动德育教育作出调整和转变。
关键词:护理学生培养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23-0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认识的发展,现在的护理工作范围已经由单纯的疾病护理扩大到了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对象也由原来的少数患者扩大到了全社会的人群。
随着护理工作的扩展,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提高,要求护理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结果就是社会对护理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只有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献身护理事业。
临床实习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临床实习是学生在即将工作前的一段培训阶段,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此作为学生实习指导人员的带教老师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应从传统的技术教育向市场驱动结合德育教育作出调整和转变。
临床护理实习生都是从职业学校中出来的,传统的技术教育,在“一技行天下”的思想指导下,多年来教师往往把职业训练看成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甚至全部内容,成了技术至上主义者,深深地陷入了唯技术至上的泥潭。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在学生的就业中有所体现。
护理这个岗位是最容易受气的岗位,许多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无法坚持下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故在新形势下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围绕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路及所达到的目标,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的养成教育。
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论文(9篇)-职业素养论文-教育论文
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论文(9篇)-职业素养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索摘要分析卫生类高职院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阐述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以J学院为例,探讨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培育;探索;卫生职业素养(occupationalquality)是指职业人在职业过程中个人的行为规范及行为本身,其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确保工作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果,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非常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
以“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有关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有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很多[2-5],而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探索并不多见,J学院是一所以中医药为特色、以服务健康产业发展为重点,进出两旺的高水平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该院近年来在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现结合实例,就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问题开展探讨。
1卫生类高职院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素养的内涵往往包括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外化素养是指个人的基本职业技能[6]。
对于卫生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药卫生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内化素养有:①崇高的职业道德,医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医药实践紧密联系,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卫生类高职院学生必须具备厚德、平等、博爱等崇高的职业道德。
②坚定的职业信仰,信仰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医药工作者的职业信仰即是要求自身对医药卫生工作充满敬畏之心,却绝不允许和容忍自己和他人这一神圣工作。
③良好的人文素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经济、文化方面的人文知识,都成为新医学模式对医药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探析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探析随着人们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作为医院护理人员的培养阵地,必须要认清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在专业教学中引入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端正职业服务态度、丰富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价值观、规范职业行为操守,从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
本文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
标签: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职业素养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工作中,以遵守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为前提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涵盖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对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而言,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角色转换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护理工作,其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所以,学校要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行为操守,树立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求学者到护士的角色转换。
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要引导护理专业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技能,以便学生在步入护理岗位后,能够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快速胜任岗位工作。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当前,医院面临着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境,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护理人员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用亲切和蔼的服务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争取患者的信任,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营造融洽的医患关系。
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能够为医院护理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的护理品质和职业情感,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能够适应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随着 大 学 毕业 生 就 业难 问题 的 凸显 , 国各 高 全 职 高 专 院 校八 仙 过 海 各 显 神 通 ,积 极 动 员 学 生 家 长 、 生及 早 为就业 做 准备 。此外 , 校也 从 内部挖 学 学
扎 实 、 作 技 能 娴熟 、 于沟 通 的教 师对 学 生 进 行 操 善 护 理基础 操作 技 能 的岗前综 合 技能培 训 。采 取 教师
示 教—— 学 生 分 组训 练 —— 教 师 指 导矫 正 的 方式 , 以提 高学 生 护理 基础 操 作 能力 , 时在 培训 的过 程 同
一
、
职 业教 育 培训 的主 要做 法
我 们这 里所 说 的职 业 教 育 和 培 训 是 一 项 系统
毕业、在工作 中做 出成绩 的优 秀护士为新生 作报
告 。通 过 她 们人 生 奋 斗 的历 程 和取 得 的成绩 , 学 让
工程 , 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启动 , 一直到进入 临床实
习前这 一 时期 所做 的相 关教 育 和培 训 。内容包 括 入 学教育 、 系统 的周 末 技 能 培训 、 岗前 教 育 和培 训 等 。 既有 专业 课 程 及 设 置 特 点 介 绍 ,又 有 专 业 发 展 方 向 、 业 前 景 分 析 ; 包 括 护 理 专 业 学 习方 法 分 析 就 既 介 绍 , 包 括 护 理 礼 仪 与人 际 沟 通 , 还 以及 巩 固 专业 思 想 的教 育等 。我们 采取 了灵活 多样 的教 育 和培训
业 观念 。更 为 突出 和重要 的是 医学类 院校 纷纷 出台 措 施 , 取 多 种 方 法 , 断 强 化 在 校 大 学 生 的 教 育 采 不 和 岗前 培训 , 把学 生 毕 业后 的适 应 期提 前 到 在 校期
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作者:李春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19期摘要:护理专业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将护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放到次要位置。
随着临床上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优质护理的倡导,护士在工作中的职业精神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教育从在校学生开始抓起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本文从护理专业学生的日常班级管理、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实习这三个方面如何进行护理职业精神教育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精神;学生教育;班级管理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59-02医院的护理人员都是来自护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校期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而学生参加工作后,受到的护理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中关于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不多。
因此,护理人员职业精神教育出现了真空状况,导致了部分护理工作者缺乏责任感和爱心,甚至遭到病人投诉。
因此,加强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很有必要,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要求的需要。
鉴于一年级护生对以后职业内容不了解,对工作中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没有概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对班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不仅仅只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一名合格护士所应有的职业道德,能够很快融入本职工作。
南丁格尔认为:“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1]。
”对护理工作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职业道德情感、护士职业行为规范是护士职业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专业思想的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持之以恒,学生在校期间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才能够整体地提高,达到预期效果。
一、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教育学生要培养如下的职业精神(一)勇于承担责任国际护士协会护士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了护士的4项基本职责: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高职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情感及在行为举止方面反应的倾向。
高职护生是现在护理队伍中的一线实用型人才,其职业态度将影响到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
目的:为了解我校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笔者于2022年1月对我校208名高职护生进行了调查。
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职业态度和影响因素。
结论:培养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士队伍、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职业态度;职业教育;高职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情感及在行为举止方面反应的倾向。
肯定的、积极的职业态度,促进人们去钻研技术,掌握技能,提高职业活动的忍耐力和工作效率。
培养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士队伍、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职护生是现在护理队伍中的一线实用型人才,其职业态度将影响到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
为了解我院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笔者于2022年1月对我校208名高职护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校护理学大专班三年级学生208人,所有参加调查的护生已在临床实习满6个月。
1.2 调查方法1.2.1 问卷调查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
编写统一指导语,清晰说明调查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表明遵循匿名且自愿填写原则,连同问卷链接,交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统一发送到实习医院QQ群,统一组织学生填写。
学生完成问卷后直接提交“问卷星”平台。
1.2.2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态度,含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方面,第二部分为影响因素,共分为专业因素、制度及待遇因素3个方面。
1.2.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处理,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
2 结果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最终纳入有效调查人数208人,其中男33人(15.87%),女175人(84.13%)。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ATALOGUE 目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评价与反馈•师资队伍0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护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卫生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护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卫生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护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卫生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掌握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护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素质要求0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热爱护理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02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0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熟悉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的能力。
0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02课程设置语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01020403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解剖学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生理学学习人体生理功能,理解疾病发生机制。
病理学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疾病护理提供依据。
药理学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护理学基础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临床护理能力。
护士职业精神.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根 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 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 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是护士 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 体,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 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 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荣辱和褒贬的标准。
培养真正的责任心
职场中的4种职业意识
你是哪种?
1.工作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
2.只满足于安全的需求层次
3.考虑的完全是企业的要求 4.把工作跟自己的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1.敬业是人的使命所在
敬业是基本的做人之道,是 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敬业的员工,才能有高质量 的产品。 爱岗敬业的最终受益者是自 己 诚实和敬业的名声是人生的 最大财富
护理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1.治疗和护理的协调一致性 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 程中,护士必须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 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使治疗和护理得到协调。 2.护理工作的严格性
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以医学科 学理论为指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 护士是否严格遵守护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 作,做到准确、及时、无误,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 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什么是职业 精神?
就是把自己不 喜欢的事,做 得比任何人都 好。一个有这 样精神的人, 即使你看不起 他的职业,你 也不能看不起 他。
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 护士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 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含: 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 技能。
一、职业意识
敬业和奉献精神 积极的工作态度
高职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深度融合的研究
高职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深度融合的研究作者:周艳云来源:《成才之路》 2020年第28期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研究”(编号:XJK19CZY066)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周艳云(1982-),女,湖南双牌人,副教授,从事护理学研究。
周艳云(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0)摘要:要提高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深度融合。
文章简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指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并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职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1;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8-0012-02“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的,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而高职院校的医学生,肩上承担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任,因此必须刻苦钻研,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成为合格的医务专业人才。
本文对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深度融合进行研究。
一、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1.职业技能概述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在医学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技术和能力。
职业技能对医学专业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关乎其能否顺利就业与长远发展。
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法宝,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职业精神概述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还不能成为一名完全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其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浅谈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精神
浅谈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精神摘要:众所周知,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所急需的,基于国家的这种需求,对于部分学校来说应当培养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而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造性教学的实施。
因此本文基于护理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现状的相关探究,提出了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创新精神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护理专业;建议措施;创新精神一、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探究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在护理的教育过程中提供人性化、创新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应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人,而且随着我国护理人员实务知识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们不能仅限于书本学习知识知识,还需具备反思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1)。
美国学者Blais提出知识必须被学习者建构(Blais,1988),因此了解护理专业教育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有助于建构护理知识全貌。
当前国内护理专业教育的学制大致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总体上来说,前者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后者以实务工作为导向。
总而言之,如果要使护理专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更具有创新精神,那么护理专业的教师就应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有关层级对于护理专业的教育培训重点如下表所示:2.辅之以高中教育课程从社会需要角度出发,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当具备一般的护理技能、一般基础医学、问题发现与改善、尊重生命与关怀、敬业乐群以及自我成长等六大核心能力为依据,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架构图如下图:二、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分析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敏捷性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来说,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护理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当努力训练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注重对于学生思维有序性的培养,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护理实训教学中中职护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护理实训教学中中职护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张红梅(福建省龙岩卫生学校,福建龙岩364000)[摘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通过对学校二年级护生关于工匠精神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其缺失的原因,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始终,以帮助护生更好地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体贴患者、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中职护理学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护理实训教学;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5-0186-02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工匠精神”,这种最初在制造业工匠们身上,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后来被升华为了普遍的职业精神。
护理是一门艺术,对象是人,不仅要有以人为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而且也应该具有工匠精神。
目前医院提倡优质护理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用严谨细致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保证患者安全治疗的关键,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护理恶性事件报道,在报道中,暴露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反映出护理教育对护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培养的缺失[1]。
笔者将尝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利用好教学实践,提升护生的职业素养。
一、调查护生“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笔者通过文献的查阅,了解了目前“工匠精神”培育在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护理专业护生接受“工匠精神”教育教学的现状。
同时,也在我校的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护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为保证收集的信息及数据更具有效性,也与部分护生进行了一定的沟通,对护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与重要性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生在实训操作中的践行能力等方面,作了实际调查,并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发现中职护生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的认知较低,在实训操作中缺乏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五年制高职学习计划护理
五年制高职学习计划护理专业:护理学一、入学准备作为一名即将开始五年制高职护理学习的学生,我认识到这是一个严谨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因此,我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对护理专业的基本了解、学术素养的培养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1. 对护理专业的了解在入学前,我将努力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内容,包括护理学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的流程、职业发展的前景等。
这将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 学术素养的培养护理专业需要具备严谨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入学前,我将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复习和补充,提高自己在数理化等科目上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3. 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由于护理专业需要接触到病人,所以对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要求都非常严格。
在入学前,我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定期锻炼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等,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处于最佳状态。
以上是我对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将能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护理专业的学习生活。
二、课程设置五年制高职护理学习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
下面是我在这五年中将要学习的课程设置:1. 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将学习到人体基本构造和功能、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常规的护理操作技能。
2. 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高职护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医院临床岗位上的实习和实训,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
在这项课程中,我将学习到病人的观察与记录、护理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急救护理技能等。
3. 专业技能训练除了基础护理学和临床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也是我在护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项课程中,我将学习到包括输液、换药、伤口护理、生命体征测量等在内的护理技能,培养我灵活、熟练的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摘要:通过分析职业精神的时代内涵,阐述了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时代意义,并对高职护理专业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探究高职护理专业职业精神教育不尽人意的原因,分别从社会、学校、传统教育理念、学生个体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指出高职护理专业职业精神教育缺失的危害,提出了加强高职护理专业职业精神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一、职业精神的时代内涵职业精神指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动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现代职业精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是对职业道德内涵的升华。
它不仅反映社会精神和职业要求,而且反映特定职业的具体性征和具体要求,即它不是在普遍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现代职业精神强调具体职业的特征,表现为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职业道德的不断认同,并用坚定的信念履行该职业义务。
职业精神是指同一职业的1 / 14从业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且为大家共同认可的具有该职业自身特征的精神,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其核心是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与职业良心。
职业精神的本质特点有多种理解和认知:它鲜明地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认同以及较为稳定的职业素养,它与人们的具体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精神表象,它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基本要素组成,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精神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理论体系既具有共性化特征,又愈发彰显各种专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和职业诉求,职业精神在职业发展、职业成就与个人职业幸福感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精神特质和职业诉求在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中更加明显。
社会的发展对护理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护理教育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护理技巧、技能,更需提升他们的职业文化修养和职业精神修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技术人才。
下文将对高职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护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析。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一)高职护理院校普遍存在轻视职业精神教育的现象---------------------------------------------------------------范文最新推荐------------------------------------------------------目前,大多数护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比较大,而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内容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六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章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选修课程,并没有纳入必修课程体系。
高职护理专业普遍重视对学生护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护理院校职业精神教育方法单一当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
大多数高职院校护理职业精神教育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只为考试过关,并未从思想上接受职业精神教育,也很难真正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职业精神的真正内涵。
(三)学生自身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3 / 14就业率现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学校轻视职业精神教育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职业精神教育不重要,且职业精神教育不同于职业技能教育,没有证书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证明职业精神培养的成果,导致学生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轻视职业精神的养成,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不足,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缺乏行业针对性职业精神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一般性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这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没有针对性,虽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护理伦理学等课程,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体系。
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高职教育理念的偏差---------------------------------------------------------------范文最新推荐------------------------------------------------------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现象,在操作技能性比较强的护理专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影响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高职护理专业重技能轻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考体制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仍以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时,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考核。
2.就业体制的负面影响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体制已经终结,学生毕业后完全被推向市场,自主择业。
由于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体现,为满足就业的需要,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从而忽略了职业精神的培养。
5 / 143.用人标准的负面影响由于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没有标准化评价考核体系,因此,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成绩与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增加就业的成功率,学校为提高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会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教育,忽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4.职业能力为评价导向的偏差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骤增,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护理技能成为择业的一个重要筹码,加之护理技能可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而职业精神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所难免。
---------------------------------------------------------------范文最新推荐------------------------------------------------------ (二)学生自身对护理职业精神认识的偏差除了高职院校与社会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不够重视这一因素以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也存在不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现象。
笔者通过对100名在不同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调查发现,22%的学生认为“大众对护理职业持尊重态度”,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得不到尊重;只有5%的学生认为护理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说明学生整体的职业价值取向已经偏离了职业本身的意涵。
在对学生家长的调查中,71%的父母认为护理职业很好,支持子女从事这个职业;另有26%的父母认为有个工作就行,从事护理职业与从事其他职业一样,显示了这些家长对护理职业认识上的不足。
对于学生不喜欢护理职业的原因调查发现,59%的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很累,收入低,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37%的学生则认为护理职业是个受歧视的职业。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存在护理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同时说明了加强护理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三)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与影响7 / 14现代化伴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和各个职业都形成了某种程序的冲击,例如视金钱为圭臬的货币哲学使一些人成为金钱的奴隶,急功近利,缺乏敬业、奉献、合作的职业精神,缺乏理想,不愿奉献,没有担当责任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在择业时,家长和学生考虑最多是找一个薪资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的体面工作,把薪酬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导致一些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频繁跳槽,以致于对自己、就业单位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缺乏职业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在我国高职护理院校中,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教师、护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
思想品德教师多是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他们给学生讲解的知识是一般的思想道德课程内容,并不能真正理解并向学生阐明护理职业精神的内涵。
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具有护理专业知识,但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能力尚有欠缺,因此也不能达到职业精神教育的良好效果。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在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但是他们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保障。
这三类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方面都有局限---------------------------------------------------------------范文最新推荐------------------------------------------------------ 性,达不到职业精神教育的预期效果。
(五)职业精神培育缺乏评价标准体系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职业精神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明确的导向。
由于护理专业学生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且护理工作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重视护理职业精神的教育是应该且必要的。
四、促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一)配备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高职护理院校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护理学生职业精神是高职护理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较少,职业精神教育教学效果不佳,高职护理院校应设置职业精神培育专职教师以改变这种状况。
专9 / 14职教师研究的内容、课题和讲授的课程完全以高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为主,涉及护理专业知识,以培养护理学生职业精神为核心。
在选聘专职教师时,应选聘责任心强且有志于从事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研究的教师。
(二)完善护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监督与评价体系通过考察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前后行为的变化可以测试教育效果。
目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是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精神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要确定护理职业精神内涵,依据护理职业精神培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参数指标;其次,对条目细则进行行为标准上的详细描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设计明确具体的评价量表,根据此评价量表考核护理职业精神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