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专家预测一(案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2014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14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14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选B。

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C。

解析: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

即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地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和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故选C。

3.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 )原则。

A.正面教育影响B.高速度、高难度C.平行教育影响D.最优化【答案】C。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原则。

教育个体时,教育影响应该到达集体;教育集体时,教育影响应该到达个体。

马卡连柯后来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他的上述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既收到教育集体效果又收到教育个人的效果。

故选C。

4.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A.实践的属性B.社会的属性C.自然的属性D.现实的属性【答案】C。

解析:自然属性是人的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有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因此,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属性。

故选C。

5. 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C。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2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2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B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服教育法【解析】奖惩属于品德评价法。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C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B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心理现象D.生理现象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D )A.教育方针B.教学原则C.课程计划D.学科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 C )现象。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视觉【解析】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该题中,走进橙色的房间引起温暖的感觉,这是联觉。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B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民族文化传统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C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解析】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8.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C )A.操作性行为B.辨别学习C.潜伏学习D.获得【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来的学习过程。

2014教师资格中学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3套)

2014教师资格中学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3套)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目录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1) (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1) (2)一、单项选择题 (2)二、辨析题 (7)三、简答题 (7)四、材料分析题 (7)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答案(1) (8)一、单项选择题 (8)二、辨析题 (9)三、简答题 (9)四、材料分析题 (1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2) (1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2) (13)一、单项选择题 (13)二、辨析题 (18)三、简答题 (18)四、材料分析题 (18)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答案(2) (19)一、单项选择题 (19)二、辨析题 (20)三、简答题 (21)四、材料分析题 (2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3) (24)一、单项选择题 (24)二、辨析题 (29)三、简答题 (30)四、材料分析题 (31)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及答案(1)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6.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猜想一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猜想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答案要点】本案例中王老师对待两名迟到学生的不同做法,没有达到教师应有的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在育人的态度和行为上主持正义,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论学生的性别、相貌、能力、天赋、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主客观条件,都要用同一的标准对待学生。

王老师根据成绩的好坏区别时待学生,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还没有被发现或被老师忽视。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服务于全体学生,不应厚此薄彼。

王老师有失公平的做法可能会使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也会给那些受到歧视的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4.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

开始互相辱骂对方。

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

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思考:(1)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答案要点】(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

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三是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

从学生地位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个同学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二是缺乏尊重老师的爱心。

201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A.上课B.教学C.工作D.交往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常模参照性B.标准参照性C.总结性D.发展性3.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自控制变量D.简便易行4.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构造主义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实用主义5.(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布鲁纳6.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8.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B.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9.“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夸美纽斯B.卢梭C.康德D.洛克10.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

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推理学习1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2.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 )不同。

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可以代替部分B、部分支配决定整体C、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D、整体是部分的总和2教师的表率作用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齐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3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A、6年B、5年C、8年D、9年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1:3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6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形成班委会B、开展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7“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是知觉()的表现。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8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

A、有些人的心理发展是“大器晚成的”B、从小就要经历挫折才能有成就C、要努力刻苦地钻研才会有成就D、有些人天生就聪明9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B、示范性C、主体性D、长期性二、填空题(每题1分。

共6分)10学校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工作。

11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_____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2广义上的教育包括_______、_______、社会教育。

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是_______原则。

14儿童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学习、劳动等三种基本形式。

15我国古代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7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能力结构?18我国古代四书、五经是什么?19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15分)20如今的孩子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专家预测一(案例分析题)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专家预测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1983年,加德纳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无论是在定义、评价手段还是在目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智力的“多元智力”概念。

多元智力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末,该理论影响日渐广泛。

2000年之后,关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译著、论著以及教育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多元智力”热潮。

请分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答案要点】加德纳对智力的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即主要指建立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包括以下八种:(1)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5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5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l分,共40分)1.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A )。

A.“兼爱、非攻”B.“弃仁绝义”C.“道法自然”D.“化性起伪”【解析】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D )。

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 1632年,英国哲学家( A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A.培根B.斯宾塞 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4.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一一“六艺”,是指( C )。

A.诗、书、礼、乐、射、数B.诗、书、礼、乐、御、数C.礼、乐、射、御、书、数D.礼、乐、射、御、诗、画5.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 B )。

A.同步发展B.优先发展 C.快速发展D.共同发展【解析】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B )。

A.汉武帝B.董仲舒 C.郑玄D.朱熹【解析】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7.教师提供课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属于( B )。

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解析】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

共20分)1.学校产生于(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D )A.孔子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4.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B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教育过程B.教育事例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6.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D )A.色调感B.曲调感C.节奏感D.观察力7.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8.“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C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 D )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10.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 B )A.1985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解析】l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1.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D )A.讨论法B.读书指导法C.演示法D.实验法1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B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7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7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2.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D )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嚣与批改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4.( B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 B.2001 C.2002 D.20035.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D )。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解析】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无论以何种理由妨碍公民行使其受教育权,都难逃侵犯他人基本权利之嫌疑。

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B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解析】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A )。

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河南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深度预测试卷(1)(教师版)

河南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深度预测试卷(1)(教师版)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河南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深度预测试卷(1)
(教师版)
试卷题量:64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ZPLOsnp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 )
A、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答案】C
【解析】 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的第一步。
8、
在教育思想史上强调教育应该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D
【解析】 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教育应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B,C,D
试卷链接:/t/ZP L Osnp.html
4/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解析】A、E两项的观点出自《论语》。
25、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 ) A、练习课 B、实验课 C、讲授课 D、复习课 E、演示课
【解析】奥苏伯尔的代表理论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认知发现说是布鲁纳的代表理论。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C
【解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教育。
7、
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 )
A、给学生权利 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任学生 D、尊重学生家长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材料题预测及分析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材料题预测及分析

第三步:启示
这个案例也进一步体现了对于一年级学 生抓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强调 为什么要“举手”呢?一是举手以后便于 发言有次序;二是更重要的是举手能大胆, 只有胆量大了,你才能会有勇气讲话。这 是大胆举手的意义所在。
2012材料分析〔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这一周,唐老师想在他的初一数学课上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上课开始时,他让班级数学成绩一贯很好的李娜上黑板解一道比较难 的数学题,以演示给同学们看她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李娜不负唐老师 和同学们众望,认真解题。但与此同时,张强同学一直在和他邻座的 同学说话,破坏班级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讲话了。唐老师 已经警告过张强一次了,可是他还在与别人说笑。唐老师不许他打扰 李娜同学的演示和同学们的思考,就把他带到楼道进行隔离,让他反 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一会儿,李娜解完题,唐老师表扬了她。当唐老 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黑板解题时,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评价唐老师对张强同学课堂不良行为的 处理。 (2)请用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唐老师尝试的新教学方法。 (3)用所学的有关学习理论分析为什么有许多同学都愿意上黑板解题。
先研究第1小题
第一步,变一下题目: 你如何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谈谈唐老师 对张强同学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及看法。
第二步:找两面
一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唐老师的这种课堂教学改 革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放手让学生上台板演,通过板演 一来可以使板演者增加了信心;二来可以让大家都以李娜 为榜样,然后学习李娜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这时,张 强等同学不但不向李娜学习,而且破坏了课堂纪律,为了 教育张强以及其他同学,当即决定将张强带到楼道进行隔 离反思,意在刺激一下张强等同学,一下子课堂纪律好转, 说明这个刺激对管理课堂纪律也起到一些震慑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唐老师是否 想过,李娜上台板演的时候张强等同学为什么在下面讲话? 关键在于唐老师所选择的这个题目太深了!中下学生根本 无法接受,所以学生在下面吵是有原因的。还有就是在唐 老师上课期间将学生带到教室外以示隔离反思,属于违犯 了教学的基本规范,师德也有问题。

【精选教育】2014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

【精选教育】2014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

精选教育学资源2014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试卷说明:◇本卷共分为5大题46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试卷年份:2014 年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蒽贯彻()。

A.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启发性原则参考答案:B系统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原则中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原则可知。

2 下列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A. 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 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 用一个词来造句D. 荡秋千参考答案:C系统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 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课外校外教育B.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C. 社会实践活动D. 班主任工作参考答案:B系统解析: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4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 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B. 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 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 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参考答案:D系统解析: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C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D属于本体功能。

5 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

A. 教育内容B. 教育材料C. 教育手段D. 教学媒介参考答案:D系统解析: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手段都属于教学媒介。

6 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 2B. 3C. 4D. 5参考答案:B系统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014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

2014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

2014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1、请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下案例:李老师因为英语课上的一件事与师傅发生了争执。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李老师在上英语课,正好带教她的师傅来听课。

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句子: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有个男同学就嚷嚷着说,他知道这两句英语的意思。

李老师就和颜悦色地说:“那你说说看,How are you?”那个男生站起来说“怎么是你?”,李老师愣了一下,接着问:“How old are you 呢?”那位男生说“怎么老是你?”看着那个男孩认真的样子,李老师一下子乐了,笑着说:“你翻译的真的很有创意!”她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以后碰到不认识的句子也不要怕,大胆去猜,即使猜错也没有关系。

”接着,李老师把这个句子的正确翻译告诉了同学们。

下课后,师傅对李老师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你不能这么迁就学生,明明是错的,还要表扬他。

等到考试时,你就会知道你一味地表扬学生是不行的。

”面对师傅的意见,李老师陷入了沉思……解析: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和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值得赞扬的。

2、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在他的档案袋中写到:“在老师的眼中,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6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6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 C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其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解析】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认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2.以下属于赫尔巴特著作的是( B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人的教育》D.《教育漫话》【解析】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A )。

A.教育B.教学C.管理D.科研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B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5.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 B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指的是测验对不同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而测验的效度才是指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4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4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C )。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解析】马克思主艾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

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A )。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于l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是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

3.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 B )。

A.分支型学制B.双轨制C.六三三制D.单轨制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B )提出的。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A )。

A.传道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示范者角色【解析】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哪里有道,哪里就有教师,体现出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漳州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专家预测一
(案例分析题)
漳州人事人才网:案例分析题
1.1983年,加德纳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无论是在定义、评价手段还是在目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智力的“多元智力”概念。

多元智力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末,该理论影响日渐广泛。

2000年之后,关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译著、论著以及教育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多元智力”热潮。

请分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答案要点】
加德纳对智力的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即主要指建立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包括以下八种:
(1)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认识自然的智力: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

八种智力地位同等重要,只是在特定的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八种智力相互独立,不能迁移。

启示: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做到为多元智力而教、用多元智力来教、教好多元智力。

突破原先的按成绩单一维度评价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长处,用适合他们的方式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不是适应学校课程。

2..新课改来了,几家欢喜几家忧。

对于一些中老年教师,对新课改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在教学岗位上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教了几十年,突然说要课改,几十年的习惯一下子扭转不过来。

请给这些教师完成角色转变提出建议。

【答案要点】
不同的课程对教师有不同的角色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生变化——由使学生适应学校要求变为适应学生发展;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合作;课程资源也不限于学校内部,扩大至社区;确立了新的三维目标。

由于背景的变化,教师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学过程中更多履行多样化职责,更多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资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进师生关系;教师间合作广泛;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密切与家长和社区合作,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

教师要实现这些角色变化,可尝试制订角色发展规划。

制订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

本文来源于:漳州教师招聘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