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晋源区金胜中学杜建忠2012.5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成分的化学史实。

思考: 1.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2.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互动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2-1】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3)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实验讨论】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5)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认识仪器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1、空气。

2、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3、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4)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一是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2)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掉。

(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4)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然而,许多人对空气的成分知之甚少。

了解空气的成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将提供一个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基本组成成分;2. 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特点和功能;3. 理解空气对生命和环境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基本组成成分;2.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特性和功能;3. 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水蒸气、氩气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引入空气成分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空气是什么组成的吗?”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空气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过简单的生动图片和文字解释,让学生对每种成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实验环节: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通过一个封闭容器内的植物呼吸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释放出的氧气以及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存在和变化。

4. 深化学习:讨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水蒸气和氩气。

通过图示和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成分在空气中的存在和作用,并阐述它们对环境和生命的重要性。

5. 总结归纳:总结讲解的内容,强调空气成分对于生命和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对空气成分形成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作业评价:布置与空气成分相关的作业,如完成空气成分的填空题、书写一篇关于空气成分的小论文等。

2. 实验评价:针对实验环节,评价学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课堂讨论环节中,评价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延伸:为了扩展学生对空气成分的了解,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教学: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一次空气成分的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空气成分的差异,并讨论原因。

空气教学设计

空气教学设计

空气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空气教学设计空气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初中化学空气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及物理性质;
3.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氧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方法:
以问题导向、实验演示和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提出问题:什么是空气?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2. 讨论:让学生讨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引导他们思考。

二、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1. 实验演示:将一根燃烧的木棒放入试管中,观察燃烧现象。

2. 讲解: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氧气是维持生物呼吸和燃烧的必需气体。

三、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1. 实验演示:将过氧化氢加热,观察氧气气体的生成。

2. 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有分解过氧化氢法等,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支持生物呼吸和燃烧。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
1. 实验演示: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醋酸反应,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

2.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用于饮料制作、消火等领域。

五、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空气组成和性质的掌握,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验演示和问题导向为主要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加深对化学空气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主题:空气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空气,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二、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
1. 讲解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2. 探究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具有质量等。

三、探究空气的重要性(15分钟)
1. 了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供给生物呼吸氧气、燃烧的必需品、传播声音等。

2. 讨论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通过提问或讨论,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并写下自己对保护空气的看法。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后反思(5分钟)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教案

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教案

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空气》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学会通过实验来验证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但实验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操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科学实验有较高的热情。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分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

此外,学生对空气的概念和性质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操作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基本性质2.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探究,从而深入了解空气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气球、针筒、水槽、鱼缸等。

2.实验材料:彩纸、蜡烛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空气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演示实验:用气球、针筒等实验器材展示空气的性质,如气球的膨胀、针筒抽取空气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空气有哪些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根据实验要求,用彩纸、蜡烛等材料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归纳空气的性质。

提问:“你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空气有哪些特点?”5.拓展(5分钟)讲解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对生物和生活的重要性,如人类呼吸、植物光合作用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了吗?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图片,加深对空气性质的理解。

化学初中空气的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的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的教案
课题: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气体的性质;
2. 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作用;
3. 掌握空气的净化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2. 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3. 氮气的性质和作用;
4.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作用;
5. 空气的净化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空气的组成及气体的性质;
2. 展示实验:进行氧气燃烧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
3. 小组讨论:讨论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作用;
4. 观察实验:观察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作用;
5. 教师讲解:介绍空气的净化方法,如植物光合作用、空气净化器等;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空气清洁;
7. 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空气,地球上的生物会怎样?”等问题。

四、作业
1. 查找资料,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的性质及作用;
2. 写一篇关于空气净化方法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馈
1.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及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试讲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理解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作用。

3. 能够描述空气的净化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3. 空气的净化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作用。

2. 描述空气的净化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燃烧实验所需物品。

3. 氧气和氮气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解(5分钟)1. 展示空气的图片,问学生对空气有什么了解。

2. 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占78%,氧气占21%。

2. 介绍空气是无色、无味、有重量的气体。

三、进行燃烧实验(15分钟)1. 展示燃烧实验器材及物品,解释实验原理。

2. 进行燃烧实验,观察氧气对火焰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

四、讲解空气的净化方法(10分钟)1. 介绍空气的净化方法: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空气净化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净化自己所处的空气。

五、讲解总结(5分钟)1. 总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知道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理解空气的净化方法。

同时,通过燃烧实验的进行,学生能够认识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空气,并意识到保护和净化空气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空气的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优秀教案
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能够描述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3. 能够解释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
2. 空气的性质
3. 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4. 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空气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空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15分钟)
1.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2. 空气中还包含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气体
三、讨论空气的性质(10分钟)
1. 空气具有重量、体积和弹性等特性
2. 空气是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可以支持燃烧和生物呼吸
四、探究氧气和氮气(15分钟)
1. 氧气是燃烧的必需气体,我们呼吸需要氧气
2. 氮气是稳定的气体,常用于保存易氧化的物质
五、了解其他气体(10分钟)
1. 二氧化碳:植物呼吸的气体,也用于汽水制作
2. 氦气:用于气球充气
3. 氩气:用于保护气体焊接
六、小结(5分钟)
综合讨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强调氧气和氮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延伸拓展(10分钟)
1. 学生自行探究空气中其他气体的性质和应用
2. 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比如水浴燃烧实验
八、作业布置
1. 撰写一篇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 收集一些关于空气的新闻报道,分析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解释氧气和氮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及其意义。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全册
一、认识空气
1. 什么是空气?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2. 空气中主要气体的含量
氮气:约占空气的78%
氧气:约占空气的21%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的0.04%
其他稀有气体:约占空气的0.96%
二、实验: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测
1. 氧气的检测
实验原理:将一根带有燃烧物的火柴放入空气中,观察其燃烧情况。

实验结果:火柴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 二氧化碳的检测
实验原理:用石灰水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

实验结果: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三、空气的应用
1. 植物呼吸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2. 吹起气球的氧气
四、小结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认识到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综合训练
1.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的多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占空气的多少?
2. 怎样检测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火灾现场常用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可以起到灭火作用?
附:课后作业
1. 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做好笔记;
2. 完成教科书上相关知识点的练习;
3. 研究其他实验方法,了解更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怎么写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怎么写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怎么写
主题:空气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
3. 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存在及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道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了解各种气体的性质
2. 知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3. 了解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存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3. 了解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存在及其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的组成及性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学习空气的组成及性质(15分钟)
1. 教师介绍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让学生了解各气体的性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实验,观察空气中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三、学习氧气的重要性(15分钟)
1. 教师讲解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及其在生物呼吸中的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氧气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进行讨论。

四、学习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存在及作用(15分钟)
1. 教师介绍空气中除氮气、氧气外,还有其他气体的存在及作用。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及影响。

五、总结及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内容,并提出问题进行回答。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气体在大气层中的分布及其作用,进一步扩展知识面。

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及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空气(Air,kōngq),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空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入: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汞、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课堂练习: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2、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3、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归纳出空气的组成:提问:(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课后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等。

3.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验器材。

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空气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教师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木条复燃等。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如PM2.5检测等。

3.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主题:空气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了解空气对物体的重要性。

3. 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例及其意义。

2. 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燃烧用的火柴、实验用的氧气气球、空气气球、空气中所含氧气的实验管、空气中所含氮气的实验管。

2.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一、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 空气由气体、水蒸气、尘埃和微生物组成。

2.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3.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除去有害气体,维持生物呼吸等。

二、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1. 检验空气中的氧气:(1)实验步骤:取一个燃烧用的火柴,将火柴点燃后吹灭,然后将火柴放入氧气气球中观察。

(2)结果及分析:火柴将重新燃烧,说明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

2. 检验空气中的氮气:(1)实验步骤:在空气气球中放入一块燃烧用的火柴,然后点燃。

(2)结果及分析:火柴会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但不会重新燃烧,说明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

教学方法:1. 授课教学法。

2. 实验演示法。

教学反馈:1. 出示相关填空题,测试学生对空气组成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讨论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讨论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重要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教学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意识到空气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空气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下节课见!。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初中化学空气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试讲教案
一、教学内容:化学空气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了解空气的污染和净化;
3. 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空气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今天课程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5分钟)
a.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介绍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和其它气体。

b. 空气的污染和净化: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并介绍一些净化空气的方法。

3. 实验操作(20分钟)
实验名称:制取氧气
实验材料:锌粉、硫酸、试管、玻璃棒
实验步骤:
a.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锌粉;
b. 慢慢加入硫酸,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c. 用玻璃棒挑出试管中的氧气,用一根湿漱口棉球阻挡氢气的未被燃烧的氧气,将试管中收集的氧气逆向倒入另一置试管中;
d. 通过反应观察来证明氧气的产生。

4.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总结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讨论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五、作业安排: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自己居住的环境,调查附近的空气污染情况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六、教学反思:
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学生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学生不仅能够看到氧气的产生过程,还能亲自动手操作。

整个课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以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为主题,探讨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空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保护空气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约占1%。

这些气体的比例保持着地球大气层的稳定,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必要的呼吸气体。

三、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1.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我们生命的必需品,每天我们都需要呼吸大约20,000次以上,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是我们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方式,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吸入体内,供给身体各个器官进行代谢和运动。

2. 环境:空气污染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车辆尾气、工厂废气等排放物质会污染空气,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也是气象变化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天气的湿度和降水情况。

3. 声音传播: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没有空气,声音就无法传播。

我们的语言、音乐、交流等都离不开空气的存在。

空气的振动使声音能够传达到我们的耳朵,让我们能够聆听到各种声音。

4. 气候调节:空气通过大气循环和气候系统,调节着地球的温度和气候。

它吸收太阳热量,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维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

四、保护空气的重要性1. 健康: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经常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保持空气清新和净化空气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2. 环境保护:保护空气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倡绿色出行、加强环保意识等都是保护空气的重要举措。

只有保护好空气,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3. 可持续发展:空气是地球上的共同资源,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江西省永丰恩江中学黄春元
一、教学设计说明
空气是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已经接触到的一种物质,本课题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活动形式呈现,如果实验探究变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此毫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很差。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本课题的难点和重点,首先让学生从熟悉的注射器实验了解压强的原理,然后讲解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接着启发学生提炼出正确的方法,从而实现突破难点。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以实验探究和自学讨论为主,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内容包含“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等三部分内容。

本节课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初步学习应用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空气的成分建构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同时从物质组成的视角认识、研究空气,为学生今后更有效、更深入地认识物质世界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空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物质,也是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一种物质。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从多种途径初步获取了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欠缺,因此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原理是该节课的难点。

我们在教学中应启用原型启发,从注射器和拉瓦锡测定空气实验入手,分析其实验原理,然后正向迁移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原理。

另外,教学中可以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让学生体会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2)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组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空气的发现史和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严谨求实、善于合作、求异创新的科学思维品质,同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五、教学难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六、教学策略
1 •学习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由于学生对气压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原理的理解。

因此本课题利用捏扁矿泉水瓶和注射器抽水实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3•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七、教学过程
【实验导入】
1 •请大家将一盖紧瓶盖的矿泉水瓶捏扁?
2•老师演示向外拉注射器 5 mL ,观察量筒内液体增减的体积。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记录现象。

设计意图: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的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顺其自然引入新课。

另外,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具体化,能有效地降低其难度。

【过渡】实验1中,我们为什么不能将矿泉水瓶捏扁?实验2中,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体积等于多少?
【学生回答】空矿泉水中有空气,不能捏扁;向外拉注射器后,集气瓶中气压比大气压
小,进入水的体积与向外拉注射器的体积相等,为 5 mL。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了解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并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什么?
2•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会有哪些实验现象?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实验结论是什么?
【讨论归纳】1.用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耗尽,瓶内减少空气的体积与进入钟罩内
汞的体积相等。

2•玻璃钟罩内的汞上升且体积约占剩余气体体积的1/5。

加热氧化汞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实验中消耗的体积相同。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
的1/5。

【互动交流】通过上述实验,我们怎样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生共同归纳出探
究实验的要点。

【讲解】选择一种在空气中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物不占空间的物
质(固体或液体),使密闭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将减小气体体积转化为进入装置的液体体
积,从而得出结论。

【过渡】红磷是初中比较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种物质,现在一起进入现场实验,进行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探究。

【板书】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一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完成下面表格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中有哪些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小或偏大?
(1)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缺点有哪些?
【师生归纳】
1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3•偏小的原因:(1)装置漏气;(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3)空
气没有冷却;(4 )燃烧匙只放在集气瓶口部等。

偏大的原因: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或止水夹未夹紧等。

4.反应速度慢,实验时间长;汞有毒;实验装置复杂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小
结、整理知识。

【过渡】根据上述实验,空气中除氧气,还含有其他物质吗?它们的含量分别为多少?
请阅读课本内容一一空气的组成和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阅读】空气的组成和含量,并完成下列各空。

【板书】2.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并强化空气成分知识,同时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过渡】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其中的氧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叫做纯净物。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并举例说明。

板书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

①自来水②氧气③液氧④冰水混合物⑤加碘盐⑥糖水⑦矿泉水
【答案】①、⑤、⑥、⑦都是混合物,它们都含多种物质;②、③、④都是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概念的同时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与生活中一些说法区分开来。

【小结】请同学代表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作演示实验及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主要是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分析实验现象、原理。

这样的教学方式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实验原理,但不足的是学生不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步骤的记忆也就不够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