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PPT汇总)
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判断,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必然要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曾经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
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和危机的总根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两种形式不断发展:在阶级关系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极力加深对工人的剥削,同时不断革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两极分化,使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从而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中特课件(全)
森林面积
水土流失
工业垃圾、生活垃圾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
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
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
三、怎样学习《中特》课
• 1、理论联系实际 • 2、中国联系世界 • 第一,将世界的普遍性与中国的特殊性结 合起来
• 第二,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 中国
• 第三,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应有自己 的地位和贡献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 济制度。
•
• ——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当 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各个领域的具体制度组成的、相互衔 接、相互联系制度体系。
• • • • •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法律体系 ●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具体制
度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问 题和出路 • 成就:
• •
三是百姓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但收 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 四是地区间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绩 ,但发展不平行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
•
五是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距离民主法治国家还有漫长道路要 走。
•
六是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人的主体性 增强,但道德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
七是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 组织、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社 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2、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中 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的制度 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 注。
2、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与实践重大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 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一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二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3)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 篇章
(4)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历史前提 根本目的
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 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 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社 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21世纪建 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各章论述题和资料分析题
当然可以,可以带一切和这门课程有关的复习资料。
是的,是你本学期学期的课程全部考完。
这4天考的都是统设必修课。
本课程开卷考试,主要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单选题、多选题占总成绩的50%,资料分析题占50%。
复习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指导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核说明中央电大一、总体说明1.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类所有专业学生。
2.启用时间2013年秋季。
3.考核目标本课程重点考查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水平,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核依据以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文字主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陈占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为考核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一)形成性考核1.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含日常学习考勤)两种。
(1)形成性考核以纸质作业册为载体。
共三次,每次包含3—5章教学内容。
(2)社会实践活动(含日常学习考勤),要求提供实践报告。
2.考核目的督促学生学习文字教材和网络课程内容,强化对于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认知。
3.形考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1)形成性考核作业三次,每次作业5分,合计满分15分,占总成绩的15%;(2)社会实践活动(含日常学习考勤),占总成绩的15%。
4.考核要求形成性考核任务与要求序次章节形式布置时间提交时间权重1 导论第1-3章文本作业第三周第五周5%2 第4—7章文本作业第九周第十一周5%3 第8—11章文本作业第十三周第十五周5%4 社会实践报告第十周第十七周15%(二)终结性考试1.考试形式与时限纸质试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论
三、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
首先,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 合起来。 其次,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当前的现实结合起来。
再次,学习理论要同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姓名 :
学号:
专业: 应用型学习
评价方式
班级: 自 评
学 生 互 笔 口 评 试 试
教师评价 成果 性 考试 操作 合作 性 考试 实 训 实 岗
•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没有过时
二 、 关于教材的几个说明
• 1、从98方案到05方案的转变 • 2、教材的主题、主线与重点
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教材的逻辑结构
教 学 环 节
学 生 自 评
学 生 互 评
教师评价 笔 试 口 试 成果 性 考试 操作 合作 性 考试 实 训 实 岗
做 学
做 学
教
研
教
研
训
做 勤 期 末 考 评
训
做 勤 期 末 考 评
国家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简
介
• 由国家教学名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汪青 松教授主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 安庆师范学院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公共必修课。从1998年至 今,经历了从院重点课程—院精品课程—省重点课程—省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的发展历程。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 该课程在多年的持续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 强烈敬业精神的教师团队。课程组现有教师19人,其中高职人员占 63.1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8.95%。 • 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以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学。确立 了教师通过教书、教人、教心、教行,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与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四教”与 “四真”理念。 二是以丰硕的教研科研成果支撑教学。近5年来,课程组主持人和成 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等20多项项目,出版专著、教材10多 本,在国家重要刊物上发表教研和学术论文100多篇。三是以独特的 课程实践活动贯通教学。开展到农村、到企业、到社区、到学校的 “四到”与实验、实训、实习、实岗的“四实”实践活动,较好地实 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1讲毛中特导论
◆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 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 进步为补偿的‛。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 史经验中得出的。
3.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4.思想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 理论源头:马克思列宁主义 ◆ 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 ◆ 文化传统: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 土壤
3.抓住一个核心: 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 是唯物史观的最高原 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 中体现 。 ◆ 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核心,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解决的 ‚为了谁、依靠谁、满足谁‛的问题。
4.突出一条主线: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毕 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 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5· 12”大地震中,温家宝 在都江堰市一所医院的 废墟中,透过缝隙向埋 在里面的人喊话。
坚定信心,为21世纪中国的 发展努力学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一)发展成为时代 主题
◆ 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 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 后五十年,和平和发 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
2.历史依据:国内外社会主义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社会主义的三次危机 ◆ 第一次危机:1956年的‚波匈事件‛
◆ 第二次危机:66年至76年的‚文化大 革命‛
2.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 水平。
◆对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科 学判断。 ◆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科学体系。
中特理论ppt
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 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 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 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一国法律体系的性质由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
性质所决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的必然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它以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建设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一论断概括了市场经济与法律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活动也有效益目标,其经济活动的社会环境中也 存在法律,但是,唯有市场经济可称之为“法治经济”,这是市场经济 对法律的制度依赖以及法律在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功能所决定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法 律作为其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离不开规则,离不开法治。所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就是国家按照人民的意愿,通过立法、执法、 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途径,确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地位,规 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现代化法治的轨道。
守法主要包括守法主体、守法范围、守法内容等构 成要素。 1.守法主体。守法主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 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按照 宪法的规定,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 (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组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 人。
中特理论
一小题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康帕内拉《太阳城》、莫尔《乌托邦》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5列宁在1917年发表的著名的《四月提纲》系统地回答了俄国革命面临的问题6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7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8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1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傅里叶“和谐制度”《新世界》,圣西门“实业制度”《论实业制度》,欧文“公社制度”《新世界观》、《新世界道德书》。
1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萌芽,抗日战争成熟,解放战争发展13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9)个方面的基本问题14“工农武装革命”思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革命阵地15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展)16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含义(人民当家作主)1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19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兄弟,人人平等,《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二大题1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用民主集中制代替高度集中的军事管理体制;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采取租让制、租赁制,将雇工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退还原主,代购代销等国际资本主义形式;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制和奖金制;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来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论
导论
1 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是紧紧围绕 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 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组成部分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LOGO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课程介绍
必修课程,2学分
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 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 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须从以下两门课程中选择1门作为选修课程
1、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辨别大是大 非的能力
政治参与要合法、有序、理智。拥护党的领导,作 出正确的选择。
2、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关心国家前途,提高 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 觉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整理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〇讲、导论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Answer:①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指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这三件大事分别指的是: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指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并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也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物质要求。
这就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个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个任务。
这两大历史任务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并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
两个一百年,即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④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Answer: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特导论
意义:帮助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 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信念。
用
学习理论、理解理论
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作结合起来。 二是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 题结合起来。 三是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 知识结合起来。
思考题
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 制度优势。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 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 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 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 有力支撑。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 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中华民族复兴指数
2007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 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发布了第一份民族复兴 指数报告,以2005年数据为基础,得出的结 论是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已经完成了总任务的62.74%。 2012年,他预测中国将于2049年进入第一世 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至少包括五 个方面: 一是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得到 进一步增强,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 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现代 化。 二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各个 领域整体协调发展,科技、教育、医 疗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以人为本为核心,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道路是指具体的实践 理论体系是指三大理论 制度是理论的展现,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 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
中特讲义
导论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教学基本要求:一、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和基本要求四、本课程学习目的和方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导论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的逻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导论在整个日本侵华期间,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学者们认为,这种破坏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少推迟半个世纪。
半封建的经济层面:导论全盘西化的现代化道路,理论上是有问题的,实践中也未能成行,很快部分精英们的目光转向了邻近的俄国。
但是不能否认这个时期的思想革命,乃近代中国惟一一次真正的民主启蒙,在更广的领域开启了民智,为道路的重新选择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决;——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悲惨历史,——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需要把握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气旗帜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特理论第一课孙杰
2015研究生班《中特理论专题》思考题第一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1.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答:一是“三个自信”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承载着几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源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一个人要想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就必须积极培育自信。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主要来自于对历史成就的自豪、对科学理论的信仰、对自身优势的把握、对世界大势的洞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坚定道路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
坚定理论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
坚定制度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优势。
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和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把制度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论
四(五?)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具有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梦想?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二十九分。
四个方面内容:
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 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二十九分。
现在有“四大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经 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社会安全特别就业 与分配问题、周边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在 未来三至五年乃至十年左右,应对这“四个 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 意识形态安全更重要。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二十九分。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基本政策 和目标。 实践主体: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党的领导。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二十九分。
五个主要特征:
时代性(时间特征) 民族性(空间特征) 实践性 开放性 人民性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二十九分。
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这是理论创 立和初步形成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 容。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二十九分。
第三阶段:从十五大到十六大,这是理论发 展和深化阶段。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 导,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地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内容。
中特理论体系总论
中特理论体系总论一、中特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围绕中特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思考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终于开辟了中特主义道路,创立并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特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中特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特主义。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明确宣告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自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特主义的命题以来,我们党就一直把它当做中心口号来使用。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特主义伟大旗帜。
这五次党代会的报告标题中,均有“中特主义”字样。
中特主义,体现在实践上,就是中特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中特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特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理论体系。
高举中特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特主义道路的内涵。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的旗帜,也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 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看
⑴中国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⑵中国共产党完成与推进了三件大事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的新革命
• 二是来自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 民主社会主义的前身是社会民主主义, 其演变过程如下:
左 第三国际 (1919)
第二国际 中 社会党国际工人 联合会(1921)
右 社会主义国际 (1919)
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1923)
社会党国际(1951)
• 1951年6月30日,国际社会党第一 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法兰克福宣 言”,宣布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 参加社会党国际的各国社会党、 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指导思想。
•
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必 须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培养对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和 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
亚洲四小龙
6.从中国曾经的实践看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有益与失误的探索,都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活水源头。 在毛泽东近20年苦苦寻求和探索中,提出了许多人们 闻所未闻的主张,还在实践中进行过多次试验。其中有正 确的,有错误的;有转瞬即逝的,也有一以贯之的;有的 是做了的,有的是没做的;有的是做了做好了的,有的是 做了没做好的。这些理论与实践,有的并非照搬什么人的 经验,而是他的独特创造,要说特色,是够鲜明和突出。 毛泽东探索的有益方面固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并已经继承, 即使是毛泽东的失误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的旗帜
1.明确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⑴中国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 人国 民家 富富 裕强 、
人民 民族 解独 放立 、
⑵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 引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 ⑴发展——工具理性——“摸着石头过河”
• 思考:为什么说中国目前处于现代化的初级 阶段?在这样的阶段,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 战?
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现代化,才能为今所 用、走向世界。它们是在奴隶制度、封建制度 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是高于 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
⑶西方文化精华
翻开世界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是各民族 相互交流的历史。没有各种文明相互取长补短,不可能有 人类文明的进步。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 参照罗马帝国,中国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等,都是 人类文明发展里程碑。 一个民族绝不是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条件下、而是在 不断同外来文化撞击、交流中表现、发展自己的文化。翻 开中华民族历史:凡是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时代,也是历 史上最积极、最有气魄的时代。而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 时代,无不是国家凋敝、被动挨打的时代。 历史前进到现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生根、开 花、结果,开创了中国新时代。
• 5.从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看 •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正 面临着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
• 一是来自发达资本主义总体实力的挑战 可见的差距: 2005年2月18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专家座谈会暨中国经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 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撰 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报告指出:
2006-07-04 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 GDP排名情况,中国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 体。 2009年1月,在中国政府向上修正2007年增长数据 之后,中国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国家 统计局(NBS)称,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3%。 2011年2月14日,日本公布的经济数据证实中国超 过日本,确定“第二大经济大国”地位。 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 唯一指标,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 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更能体现百姓贫富情况的人均 GDP方面,中国人均GDP (3744美元)排名全球95 位。 中国人均GDP不及日本十分之一。 过去40年里,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中国与 美国的差距在扩大。中国经济年增长量小于美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主讲 郭忆薇 电话:(020)87582108 邮箱:gyw100@
与课程有关的问题
• 一、教学方式 • 以讲授、课堂讨论和自学为主。 • 二、考核方式 • 1. 平时成绩占40%; • 包括讨论、辩论、演讲等教学活动。 • 2. 期末考试占60%,闭卷,统考统改。 • 3. 出勤率会体现在平时成绩中。 • 三、课堂纪律 • 上课时关闭手机或设为无声,请假须在上课 前。上课不可喧哗。
• 美国航母一共有多少艘? • 13艘.分别为:“小鹰”号. “尼米兹”号. “星座”号. “肯尼迪”号. “企业”号.“ 艾森 豪威尔”号.“ 文森”号. “ 罗斯福”号. “林 肯”号.“ 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 “杜鲁 门”号. “里根”号.
中国海军明级035型潜艇狼群
• • • • • • •
• 三是来自资本主义的敌视所带来的挑战 帝国主义在战场上不能消灭社会主 义,只好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对社会主 义国家进行破坏活动。
•
歼-10战斗机
2011年8月10日,中国首艘航母试航成功
• 中国购买的乌克兰废弃航 母“瓦良格”号
• 这种万向车可以任意方向 行走和原地转向,在狭窄 的战舰机舱内部照样通行 无阻,美军的航母上都装 备有这种车。
3.从思想理论资源看
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关 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相互关系的理论:不论是资本 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都注定 要走现代化之路;现代化的充分发展是当今任何社 会都不可逾越而又不能回避的重要发展阶段。
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时序上来说,资本主义 和现代化是一种“重叠”的世界历史过程;但从 社会形态更替质点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是世界 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现 代化将最终成为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崭新的世 界现代化形态。同一社会形态,可以表现为不同 的现代化道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存在 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 传承、资源禀赋、人文地理、发展状况等方面的 差异,其现代化道路更是各有特点。
目前的改革开放和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有什么不 同? 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 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连接起来。
2.从现代化发展进程看
⑴现代化是从16世பைடு நூலகம்开始的历史运动所规定的,而这 种历史运动的基础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现代化所描述的是人类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在科技革 命和世界交往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所发生的社会结构由传 统向现代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是现代文明替代传统 农业文明,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在内 的全面社会整合过程。在当今时代,现代化与社会发展正处 于共存的状态之中,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理论与现实的 关联。
中国威胁论 军事 政治 经济 粮食 人口 ……
• 目前,世界上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但资源是 有限的。 美国的人口仅占世界的5%,所消耗的资源却占 世界的25%,比例为1:5; 美国的人口仅占世界的5%,所消耗的石 油却占世界的35%,比例为1:7;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如果要达到像 美国那样的发展水平,需要消耗多少资源?
上世纪后2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 经济成就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 绝对差距还在扩大。 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 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 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 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 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 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所以, 中国要达到世界经济的先进水平和中等水平,都不是 轻易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
⑵到目前为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成果比较丰 富和全 面的实现,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 实现的社会发展和转型。 现代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全部成果的一种 特定概括,它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不等 于现代化。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现代化是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成和发展的。
•
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收入把国家分为三组:高收 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我们国家是第三组, 是初等发达国家。 • 从18世纪到21世纪400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两个 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这250年的现代 化进程命名为第一次现代化。它的主要特点是从农业社会 到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 文明转型。 • 第二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末,大约 是130年。它的主要特点是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工业 社会到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到知识文明,从物质文明到生 态文明转型。
4.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看看
当今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正在进行不同深度的 改革开放
越南海防的一个展览馆、别墅、 农民房子
• 越南2011年政治体制改革 的部分内容: • 1、司法独立,中央及各 级党委不干涉司法审判工 作,认同司法独立是普世 原则,也是越南依法治国 的根本原则; • 2、禁止政府官员兼职国 会代表; • 3、最高法院可审理党政 高级领导的腐败案件,越 共中央完全不干预审判工 作; • 4、实行《阳光法案》国 会代表和政府官员必须申 报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