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煤炭十三五规划

煤炭十三五规划

煤炭十三五规划煤炭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为了实现煤炭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煤炭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煤炭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炭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加大煤炭资源的保护力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资源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煤炭资源,规划提出要加强煤炭资源的评估和管理,严格控制煤炭开采总量,提高煤炭开采的科技含量和安全性。

二是推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煤炭产业存在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度改革。

规划要求通过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煤炭产业布局,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水平。

煤炭的清洁利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规划要求加大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广使用高效燃煤技术、煤气化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

四是促进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

规划要求加强煤炭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提高煤炭开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和效益。

煤炭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加大煤炭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水平和促进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将有效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规划的实施还将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16.12.22
•【文号】发改能源[2016]2714号
•【施行日期】2016.12.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6]27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有关中央企业:
为加快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们制订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2016年12月22日。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演化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军事发展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为规范煤炭产业发展,逐渐从各类政府文件、规章、规程、制度等综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产业。

至2007年11月,我国第一部正式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历经了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按政策演化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从煤炭工业全面恢复发展、“大跃进”、“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前的动荡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还可划分为两个小时段。

一是,1949年至1957年,以提高煤炭产量为中心,推行矿井技术改造,全面恢复生产,煤炭产业开始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把煤炭和粮食作为同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调拨分配制度,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部门管理。

1949年11月成立了燃料工业部,确定了煤炭产业“以全面恢复为主,部分新建则以东北为重点”生产方针;为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煤方法和煤矿安全对煤炭生产的制约,通过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全面推行新的采煤方法的决定》;在国营煤矿中推行生产方法改革,把原始、落后的穿洞式、高落式采煤方法改为长壁式采煤方法。

1951年,公布了第一部《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并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加强私营煤矿管理和小煤矿管理,公布了《公私营煤矿暂行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管理要点》和《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逐步改善了这些煤矿的生产条件。

至1952年底,有83%的国营煤矿恢复了生产,大同、抚顺、焦作、阳泉、淄博、枣庄等规模较大的煤矿全部恢复了生产,还在东北地区重点建设了海州露天等13处新矿,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到7000万吨。

1953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保证钢铁工业对炼焦洗精煤需要,解决全国工业生产布局、国防上的不合理状况,提出“把基本建设放在首位”,重点扩建了开滦等15个老矿区,并开始平顶山、潞安等10新矿区的建设;发现了淮北的宿蒙、山东肥城、济宁、滕县等一批储量丰富、开发条件好的新煤田。

以“六个坚持”理念助推国有煤炭企业发展

以“六个坚持”理念助推国有煤炭企业发展

以“六个坚持”理念助推国有煤炭企业发展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煤炭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煤炭行业正经历着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重大变革。

而在这个变革时代,如何推动国有煤炭企业快速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我提出“六个坚持”理念,旨在为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一、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国有煤炭企业必须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

煤炭行业要加快发展燃气、水利、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原有的生产模式中注重节能减排,推广先进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必须是国有煤炭企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路。

要促进煤炭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推动国有煤炭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综合实力,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竞争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企业市场化运作能力。

三、坚持智能化升级智能化升级涉及到煤炭产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广科技创新、提升人才素质等方面。

有必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逐步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垂直整合煤炭工业和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广新型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程度,推动国有煤炭企业实现升级跨越。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及行业发展需求,煤炭行业需要抓住机遇,变革之后必然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要重视行业内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拓展。

五、坚持做好社会责任煤炭行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国有煤炭企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具有环保、绿色理念的企业形象,与全社会共同维护美好生态、推动绿色发展。

六、坚持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国有煤炭企业应该坚持人才培训和引进,推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创新,支持人才孵化基地建设,为国有煤炭企业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企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现就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政策引领,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加强煤炭产业政策制定和管理,加大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煤炭深加工。

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加大对高端煤化工、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煤炭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三、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推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管理,推动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加大煤炭清洁化改造力度,推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煤炭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煤炭企业环境监管和治理,加强对煤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监督和管理,推动煤炭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煤炭国际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开展煤炭产业国际化合作,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煤炭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煤炭安全监管,确保生产安全。

以上是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各级政府、煤炭企业和各界人士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业 链 短 。中 国 目前 多数 乡镇 煤 矿 存 在 规 模 较 小 、 务 年 限短 的 问 服
影 响大 。多数煤炭企业受 眼前利益驱使 , 不能够对煤炭开采 生产
与经营进行合理 规划 , 乱挖乱采现象严重 , 水平的生产与掠夺 低 性经 营造成煤炭 资源 的严重 浪费。同时煤炭 经营管理者专业素 质低下 , 环境意识较差 , 使得生 态环境的严 重破坏成为 了高利生 产 回报 的代价 , 致使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 的制约。
频 发 生 的 矿 难 , 工 普 遍 缺 乏 维 护 自身 权 益 的手 段 。甚 至 在 国有 矿
炭 生产第一线技 术人员 的数 量不 足安 全生产最 低要 求 的半 数 , 其 巾采掘 区的技术人员更 为短缺 。 ( ) 山经 营管理者素 质低 下 , 2矿 环境意识 较差 , 短期利益 受
企业 , 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也形同虚设 。《 煤矿安全规程》 5条 第 和第 4 6条规定 :从 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 冒险作业 ; “ 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 时, 有权立即停止作业 , 撤到安全地点” 。但 面对生活及就业 的压力 , 矿工只有 不顾 生命危险 , 下井一搏。 ( ) 矿分散 , 4煤 规模偏 小 , 生产 聚集 度低 , 同时产 品单一 , 产
全。
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 , 煤炭是一 种不可再生资源 ,
虽然我 国部分省市有着丰富 的煤炭资源 ,但是过量 的煤炭供应 若不加 以控制 , 国的煤炭 能源将 面临着 枯竭 的危险 。同时 , 我 煤 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 、 环境 污染 , 由矿难引发 的人员 伤亡等负
面 影 响 已经 超 出 了经 济 范 畴 , 成 了不 良的社 会 影 响 。 鉴 于 此 , 造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黄金十年,煤炭盛宴;寒冬四年,哀鸿遍野。

”其中乐与苦,唯有期间身处其中者,才能深切感受。

痛定思痛,企业唯有适应环境,才能在周期低谷中生存下来,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煤炭企业需要深入思考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行业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这也是企业考虑自身发展战略时的一个重要信息输入。

我国工业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处于煤炭经济向石油经济转化阶段,石油产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能源结构。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已经进入油气时代,而我国还是煤炭时代。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

是从强调能源供应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提高效率、节能、绿色低碳和低排放。

煤炭行业是指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一个产业,它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煤炭在我国能源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虽然比重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但煤炭在我国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我国煤炭产业进入调整阶段。

2002-2013年,我国煤炭产业出入快速增长期,产量逐年提高,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历年最高值39.74亿吨;2014-2018年,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环境困扰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产量整体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期间年产量在35亿吨上下浮动;2018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50亿吨。

•中国煤炭产业不断“西迁”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中国煤炭开发布局也做出了规划: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即逐步压缩东部生产规模、从严控制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接续煤矿建设、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建设一体化煤矿。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国际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国内煤炭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费逐年递增。

煤炭有效供给不足。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产能扩张速度受到有效遏制。

铁路运力分布不均衡特点决定了区域性煤炭供求关系失衡长期存在。

煤价呈现长期上升趋势。

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

预计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小幅上扬的趋势。

煤价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及节能环保政策促使煤价上涨,煤炭企业定价权的上升以及其他一些制度性因素也推动煤价长期上扬。

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

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

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炭布局优化;煤炭总量得到调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培育等等。

国内众多煤炭企业已经上市融资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

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炭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有效扩大。

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煤炭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和发展。

本文将从煤炭行业的出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探讨当前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一、煤炭出产方面的转型和发展1.煤炭产业升级: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通过促进行业的技术改革、提高行业自动化水平、探索新的煤炭开采模式等,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2.煤炭资源利用: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不仅可以用于火力发电,还可以用于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等领域。

通过实现煤炭资源多元化利用,降低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

3.煤炭节能减排:加强煤炭节能减排。

通过推广燃煤清洁利用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加强排放控制,减少环境污染。

二、煤炭消费方面的转型和发展1.产业结构优化:优化煤炭消费结构。

通过让火力发电、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向使用清洁能源转变,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变。

2.转向低碳经济:推进煤炭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通过逐步淘汰落后煤炭企业,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同时,鼓励炭化煤制气和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减少对原油的依赖,实现煤炭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3.发展清洁能源: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的多元化。

通过实现不同能源的共存,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综上所述,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加强技术改革,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行业升级。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排放控制,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低碳化发展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

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

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煤炭产业在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传统煤炭产业在近几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重点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原则对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结合我国目前煤炭产业实际状况总结出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从我国的能源构成来看,在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比较缺乏,建国60多年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较大的能源之一,因此我国煤炭产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能否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煤炭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有效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4%,而且分布在我国的优质煤炭资源不多,可利用的优质煤炭资源就更少了,按照目前人均煤炭需求水平估算,到2020年,煤炭需求总量可达1250亿吨。

前几年,我国煤炭资源管理十分落后,开发秩序参差不齐,煤炭资源损失非常严重,一些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煤窑与大型煤矿争夺煤炭资源,使得一些优质煤矿被小煤窑弄得肢解分割。

随着这几年煤炭价格的快速增长,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急功近利,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一些稀有煤炭也被当做普通燃料烧掉了,十分可惜。

(二)煤炭开采和利用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煤炭丰富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将近85%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这些区域水土流失现象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地质灾害多发,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很脆弱,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和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能源转型的趋势,煤炭产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为了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

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煤炭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

加强新能源、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

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加大对高质量煤炭的开发力度,减少低端化煤炭资源的开采,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环境破坏。

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煤炭资源配置,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推进煤炭企业改革。

通过深化国有煤炭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煤矿企业股权制度改革等,推动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管理,实施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方式,提高企业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建立完善的煤炭市场体系。

推进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打破煤炭销售市场垄断,拓展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领域。

发展内外贸两个市场,推动煤炭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增加企业的发展空间。

五、推进煤炭工业生态化建设。

深入推进煤炭绿色化、环保化、节能化、减排化,改善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监管,严格落实煤炭安全生产措施,切实保障矿工工作安全。

在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煤炭产业和环保的融合。

对于环保问题,应该倡导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并为环保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金。

同时,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注重煤炭与其他能源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能源总量中,煤炭产业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其他能源如天然气、风电等比例逐渐增加。

因此,在产业发展中要把握好与其他能源的平衡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煤炭资源。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一、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征,煤炭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实现 “双碳”目标的前提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逐步下降,煤炭行业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1. “双碳”政策成为主导,引领从高碳到低碳系统性变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既关系气候环境、能源供应以及技术变革问题,也意味着产业变革、社会生活方式甚至社会思潮等深层次发展变化,总体呈现出“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从高碳产业转向低碳产业、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特征。

2.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煤炭定位由主体、基础能源到支撑、调峰能源。

预计2025年前后,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所占比重将至50%左右;2030年前后,仍处于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并逐渐回落;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转为支撑性能源;2050年以后,煤炭逐渐转为应急与调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超过60%;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80%左右。

我国煤炭将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最终向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定位变化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3.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依靠规模扩张、产量增加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能再走 “双高”经济依赖、高碳路径锁定老路,必须坚持产业升级与转型并重,促进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走资源利用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安全智能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4.生产方式创新驱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核能、储能、氢能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快迭代,成为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新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思路

新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思路

新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思路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分散。

本文主要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产业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 a一、产业集群的主要发展模式从全球范围来看,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了集群化的支配,从德国的巴登——符腾堡、美国的硅谷,到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印度的提诺普尔,台湾的新竹,以及中国的江浙一带,都在闪烁着产业集群的耀眼光芒。

关于煤炭产业的集群,指的是在煤炭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将煤炭产业的链条进行延伸,将煤炭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度增强,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把煤炭及其相关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进行绿色化的规划,比如清洁生产,比如企业之间的绿色采购,建立产业集群的绿色化信息网络,从而实现煤炭产业的产业转型。

所以利用产业集群来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成为提示我国煤炭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二、煤炭产业的地位(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煤炭是我国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按储量计算,煤炭储量在我国矿产能源总量中占80%以上。

在目前的能源性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保持在60%左右。

煤炭资源在未来仍然将是我国主要的矿产能源,所以在国家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中其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

(二)煤炭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产业在丰富税源、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就业空间等方面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煤炭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诸如电力、冶金、化工、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一)煤炭产业聚集度低。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剩余探明可采资源储量少。

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1180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260亿吨,资源量8540亿吨。

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和贵州五省(区)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956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1%。

煤炭五年规划实施方案

煤炭五年规划实施方案

煤炭五年规划实施方案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煤炭五年规划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煤炭资源开采方面,我们将加大对高效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同时,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和储量评估工作,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煤层气、煤制油等新型煤炭能源,实现煤炭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其次,煤炭生产方面,我们将推动煤炭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煤炭生产安全。

同时,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煤炭市场秩序稳定。

此外,我们还将推动煤炭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煤炭供给侧改革方面,我们将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煤炭产业布局,推动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加强煤炭市场监管,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煤炭进出口的管理,促进煤炭贸易平衡发展,实现煤炭资源的国际化利用。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将加大对煤炭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煤炭企业实施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恢复和环境修复工作,保障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同时,加强对煤炭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煤炭五年规划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推动煤炭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煤炭产业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支柱行业,也是中国能源生产的重要来源。

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煤炭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转型与发展。

一、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环保压力日益加大。

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各种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煤炭行业所面临的环保压力也不断增加。

同时,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正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其次,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中国煤炭资源的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加大,安全环保压力增大,同时,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深,资源环境压力也因此不断加大。

最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对于煤炭行业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新能源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等,都要求中国的煤炭行业跟随市场的需求,不断转型升级。

二、煤炭行业的转型与发展要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煤炭行业需要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的煤炭产业,进一步采取可持续的方式来利用煤炭资源,同时也需要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1. 绿色煤炭技术的开发中国煤炭行业需要不断推进绿色煤炭技术的开发,以产生更少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并为中国范围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煤炭需求提供质量更好、更验证的替代煤种。

首先,中国煤炭行业需要发展低氮煤炭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氮氧化物的产生,同时煤炭的建设必须满足环保标准,实现绿色发展。

其次,还需要开发清洁煤炭技术,对煤炭进行洗选、脱硫、脱硝等处理,降低煤炭的总烟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量,达到清洁燃烧的目的。

2. 发展新能源产业煤炭行业需要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首先,需要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等高端化、多元化的煤炭深加工产业,以及使用生物基燃料、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非化石能源等替代能源,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梳理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梳理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梳理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主要围绕煤炭清洁化、智能化、产能优化和区域协调等方面展开。

以下是煤炭行业历年政策的梳理:
1. "九五"规划:提出重点加速晋陕蒙三大煤矿资源强省的开发工作,提高优质煤的比重。

2. "十一五"规划:提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3. "十二五"规划:要求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4. "十三五"规划:从区域协调方面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关规划,强调优化产能布局,推动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十四五"规划:继续推动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在国家层面,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煤炭行业历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建设、煤炭的清洁与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逐渐进入重点发展优质产能,逐渐淘汰劣质产能的阶段。

政策引导煤矿资源富集地区优化产能,推动智能化发展,其他地区重点布局清洁化利用及能源结构转型。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历年政策主要聚焦于清洁化、智能化、产能优化等方面,旨在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制定了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本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在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发展煤炭产业。

同时,统筹好煤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安全发展的关系,协调推进煤炭资源开发管理与资源领域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工作。

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小煤矿。

着力培育国有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单井规模、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不安全不生产”的底线和“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通过提升办矿水平,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产业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推进清洁开采、清洁运输、清洁利用,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三)坚持总量控制、集约发展。

严控生产和消费总量,产业布局向重点地区集中,煤炭开发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煤炭生产向骨干企业集团集中,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

四)坚持优化结构、机械换人。

严格安全、环保、节能等强制性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不安全、不达标、不合规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的小煤矿,坚决予以关停并强化监管。

着力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三、主要目标2021年,全省原煤产量控制在4800万吨以内,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0亿元,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较2020年大幅下降。

2022年,全省原煤产量将控制在5800万吨以下,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利税总额100亿元,同时与“三区”重叠的煤矿应该退尽退,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推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一优三减四化”作为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一优三减四化”的具体内涵和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进行探讨。

一、“一优三减四化”的内涵“一优三减四化”是指煤炭产业“优质产煤、减少煤矸石、减少煤层气、减少环境污染物、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化解煤矿安全隐患、化解煤炭企业债务风险”七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一优”指的是要实现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三减”指的是减少煤矸石、减少煤层气、减少环境污染;“四化”则是指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化解煤矿安全隐患、化解煤炭企业债务风险。

1. 一优:实现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大先进煤矿建设力度,提高采煤率和选煤效率,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优质产煤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2. 三减:减少煤矸石、减少煤层气、减少环境污染。

采取科学的煤炭开采方式和技术手段,减少煤矸石的排放,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煤炭绿色开采。

3. 四化: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化解煤矿安全隐患、化解煤炭企业债务风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化解煤炭产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二、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推动煤炭产业“一优三减四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一优”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先进煤矿建设,提高采煤率和选煤效率,推动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

在“三减”方面,我国加大力度减少煤矸石和煤层气的排放,推动煤炭绿色开采。

在“四化”方面,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积极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化解煤炭产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我国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仍面临一定困难,二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环境污染治理仍需加大力度,四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面临一定困难。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煤炭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煤炭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煤炭资源再造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资源枯竭。

由于中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以速度换规模、以开采量换市场份额,导致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煤炭资源再造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再造,煤炭企业应当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煤制合成、煤炭清洁利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

此外,积极引入科技和资本,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中国煤炭企业的竞争方式一直是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难以实现价值差异化。

因此,中国煤炭企业必须实施转型升级的战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转型升级需要推进煤炭产品经营升级,加强煤制品、煤化工、化肥、制热等多元化开发,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建立以技术创新、质量服务、品牌营销为核心的精细化经营体系,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国际市场的支持和帮助,需要积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煤化工技术等;实施跨国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煤炭企业、能源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等活动;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煤炭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实现互利共赢。

四、加强环保治理煤炭开采和利用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为了减少煤炭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煤炭企业必须加强环保治理。

这一方面需要完善环保政策体系,加大对环保治理的投入。

同时,引导煤炭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采用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进一步降低煤炭生产和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煤炭集团的发展策略

煤炭集团的发展策略

煤炭集团的发展策略
煤炭集团的发展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煤炭开采和销售业务外,煤炭集团可以考虑转型发展其他
相关领域,如清洁能源、新能源、化工等。

通过多元化发展,降低对煤炭市场的依赖,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转型:面对日益增长的环保压力,煤炭集团可以积极推动清洁能
源的发展,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层气开发等技术创新。

通过清洁能源转型,提
高烟煤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开辟新的市场。

3.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煤炭开采行业一直以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煤炭集团可
以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煤种的开发和利用。

4. 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煤炭集团可以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
配置。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5. 市场多元化拓展:除了国内市场,煤炭集团还可以拓展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业务。

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寻找海外煤炭市场机会。

6. 加强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在面临严格的环保要求下,煤炭集团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关注员工福利,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企业形象。

总之,煤炭集团的发展策略应围绕多元化发展、清洁能源转型、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环保责任展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还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

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

但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

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与西焦煤集团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一家,但神华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

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以上。

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

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经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都发展了一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都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以资源地理分布为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众多、规模不大、包袱过重、跨区域扩张困难。

建国初期我国煤炭产业制定了矿井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

这种以资源地理分布为唯一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明显地具有“项目公司”的特点,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只能根据所划定的资源进行开采,规模有限,跨区域扩张困难;矿区远离城市,因地而建的矿区不得承担起各种社会职能,形成沉重的包袱;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成本逐步加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随着一些矿区资源的日趋减少甚至枯竭,这些矿区中“关闭破产”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煤炭资源长期的无偿与低价的有偿开采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小煤矿丛生,煤炭采出率过低、资源浪费严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是无偿开采。

尽管目前根据新修定的《矿产资源法》要求煤炭资源实行采矿权转让,但实际转让费都很低。

资源的无偿或低价获得直接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一些小煤窑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即可打井采煤,这为小煤矿“遍地开花”打开了方便之门。

它们为了更多地获利,粗放式开采成本最低的、经济效益最好的那部分资源,结果煤炭的采出率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而对于那些煤炭共伴生品更是视为垃圾随地乱堆;近些年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出率也有所降低。

三是资本金投入不足与长期偏低的煤炭价格导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财务负担过重、自我积累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无偿开采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但资本金投入的不足也使企业普遍背着沉重的财务负担。

与此同时,我国煤炭长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低价格,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长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乃至长期全行业亏损。

开采资金投入不足与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导致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主要生产设备老化,技术更新资金缺乏,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煤炭生产与消费的体制性分离导致煤炭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煤炭附加值,发展受制于铁路运输,并被指责为环境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每年电力用煤占煤炭总产量的40%,是煤炭的第一大用户。

由于煤炭业不允许发电,而电力业也不能采煤,煤炭企业无法获得因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而形成的高附加值。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消费的基本上是原煤,导致了我国煤炭的入洗率仅为25%(发达国家的煤炭入洗率为90%以上),且主要是供应炼钢用的焦煤入洗,而我国现有煤炭洗选设备空置率达到65%。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在长期煤电分离的体制下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70%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

由于铁路货运发展滞后,运力有限,我国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都受制于铁路运力而难以提高产量。

此外,由于燃煤单位的设备普遍没有脱硫装置,直接燃烧原煤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一些媒体于是将煤炭归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呼吁煤炭企业提供洁净煤,而实际上煤炭消费过程中是否形成污染,主要在于煤炭燃烧的设备。

五是以产量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与安全事故处罚不力导致我国煤炭产业安全事故率过高。

增加煤炭产量长期是我国煤炭产业的基本政策,在增产的压力与动力驱动下,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产量而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系统投入不足。

尤其是小煤矿生产方法极为原始,只求产量不顾安全,而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经济补偿而很少受到相关法规的严厉处罚,结果导致我国煤炭安全事故率长期高居不下。

此外,我国煤炭勘探单位长期被定位为事业单位,通过中央财政拨付的有限的事业经费而进行无偿勘探,由于勘探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煤炭已发现的资源勘探程度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不足,直接影响到我国煤炭的可持续开采。

美国经验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借鉴经验之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必须有偿合理且可持续性地开采。

在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负责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内政部土地管理局负责煤炭资源的租借。

美国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对联邦公有土地煤炭资源实施租借方式,对煤炭资源已勘探清楚并进行了资源评价的矿区,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开采者;对煤炭资源尚未探明及未进行资源评价的矿区,实行勘探和开采优先的办法。

煤炭资源价格确定是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炭资源储量、煤质、最大的经济回收率、煤炭开采难易程度和开采成本,以及地产价值、银行利率等。

由于对煤炭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并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系统管理,美国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总采出率达到80%以上。

经验之二:煤炭在其开采、运输与消费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政府需要综合控制。

美国政府在控制煤炭开采与加工过程中负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严格审批煤炭建设项目,对凡是没有达到法规要求编制复田设计的矿区不准开采;通过建立废弃矿山土地复田基金帮助采后煤矿的复田。

对于煤炭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美国主要是通过环保立法来控制,对排放气体各种污染物含量的严格规定,限制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的排量,各用煤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脱硫集灰等设备,许多煤矿只得停采含硫量高的煤层,改为开采低硫低灰的优质煤层。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建立矿业局,并在各煤矿区建立安全监督机构,派驻检查人员加强检查;颁布煤矿安全保健法,授权全国各地250名安全监察人员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有权停工撤人;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的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美元,使得煤矿死不起人。

经验之三:煤炭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标准在于根据市场需求而提供效益最大化的终极品。

目前在我国还有煤炭总产量13%的煤炭为居民直接消费,而美国99.5%的煤炭都是作为工业中间品。

煤炭产品并非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唯一目标,美国不少煤炭企业建立坑口电厂将产煤改为输电、建立煤炭气化厂和焦油提炼厂直接生产煤气与焦油。

经验之四:煤炭产业是一个竞争性产业,充分竞争导致煤炭产业全员效率不断提高,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地开发。

在美国,1991年独立的专业煤炭公司所属煤矿产量仅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7.3%,而美国以外的国际财团和外国公司控股煤炭企业已经日益加快进入步伐。

因竞争较为充分,美国煤矿的全员效率而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资源,最终使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的开发。

经验之五: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于有效地获得与运营煤炭资源,创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在美国,由于煤炭可采诸量的55%为联邦政府所有,而45%为私人所有,因此美国各大煤炭公司一方面通过投标从联邦政府获得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兼并国内外煤矿而控制大量的优势资源。

如美国皮保迪公司到2002年底其煤矿已分布在美国的九个州和墨西哥与澳大利亚,共占有91亿吨可采储量的优质煤炭资源。

美国煤炭企业在交易与运输方式方面也不断创新。

长期供煤合同已成为美国煤炭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皮保迪公司还与铁路公司合作创造了万吨长大单元列车,美国固本煤炭公司在俄州修建全美第一条年运煤量120万吨的水煤浆输煤管道。

即便如此美国煤炭运输的费用仍然较高,煤炭企业又开始发展坑口电站,目前它已成为美国能源基地建设的常规模式。

中国煤炭产业战略发展思路为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资源管理与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在煤炭资源的价值链创造过程中,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战略目标的不同,它们基于资源运营的战略思路并不一样。

对于煤炭资源的所有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政府部门战略思路是通过招标、拍卖与挂牌等方式有偿转让煤炭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获得因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而形成的收益,并期望这种收益尽可能的合理与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