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_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合集下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C
( 2002上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B
[2010〃全国新课标]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 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 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 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 景应是 (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 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 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 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 • 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 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三、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B
• (2011· 湘潭模拟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 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 、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 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 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 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2009高考广东)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 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 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 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 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论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论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

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

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基础构建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基础构建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历史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政权。

(2)为巩固政权,与德国签定了条件苛刻的《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

2.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

(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得食”。

3.评价(1)它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它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2)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弊病和错误。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经济危机(1)原因:长期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2)表现:粮食匮乏,工厂停工。

2.政治危机(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沿用。

(2)表现:农民暴动,工人罢工,叛乱。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实施背景:面对严重的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

2.开始标志: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主要内容(1)农业上,以固定的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实行。

(3)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

(4)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的工资制。

4.作用(1)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实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使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1925年,苏联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联系与比较: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从新的理论方面来看,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 场理念;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 恩斯主义) 2、从新特点方面来看: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 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 施来维护发展资本主义。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概念理解: 斯大林模式: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 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 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知识体系: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基础 农业全盘集体化
2、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3、如何认识评价斯大林模式
知识讲解






1、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工业企业经营方式有很大不同。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出,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由国家经营 2、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人 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这两种 看法的共同缺陷中最根本的是 A、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B、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C、没有从发展的辨证角度分析问题 D、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一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二是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实质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 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学习目标】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和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讨论,课后进行资料查询、论文习作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

列宁病逝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

斯大林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逐步建起了社会主义,从而形成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对苏联和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大林逝世以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到苏联的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期不改所导致的失败。

苏联的解体并不等于十月革命的失败,更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必须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加以总结借鉴,对其教训则应引以为戒,以勇往无前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

【专题学法指导】1、整体感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高中历史课第二模块的一个专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把苏联的经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来讲,是因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我们建国50多年来走过的建设道路都有着苏联当年的影子。

了解苏联经历过的成就与挫折,也就是在总结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评价 ①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 ,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②未能从根本上打破 斯大林模式 的框架。
第34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前期 ①措施: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 进工业管理。 ②效果: 对 高度集中 的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 苏联军 事和 综合国力 大为增强。
第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复习本专题一定要与必修一的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和 第三节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进行的政 治经济改革探索相联系。
第6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回顾
能力探究
知识整合
课后作业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讲述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实践活动, 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内容主要包括 1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第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
段实施计划经济;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 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 D
第31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 20 世纪 50 年代, 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② 1953 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背景●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新”在: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①积极方面: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四、苏联的建立:(1922-1991)时间:1922年。

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一)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二)形成过程:1、形成背景: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③与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②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③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④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国家实现工业化。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年协约国对俄进行武装干涉,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2、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评价:⑴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有成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⑵消极影响: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来遇到极大的危机,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考点二、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⑴经济危机: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⑵政治危机:经济困难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开始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许多地区发生农民暴乱;在城市,工人纷纷罢工;⑶客观条件: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苏俄必须实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考点三、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1、内容:(1)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制。

2、作用:(1)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中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

单一的公有制。

考点五、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1)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

两个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点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概念阐释]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和租借制租让制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通过订立合同把国家当时尚无力经营的某些工矿企业、森林、油田、土地等按一定条件和期限租给外国资本家,由承租的资本家经营,承租者把产品的一部分交给苏维埃国家,并按合同提取利润,合同期满后,国家即将企业收回,资本家得到的是利润,国家得到的好处是发展了生产力。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考试说明考试要求:(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基础知识梳理: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项目 主要内容农业 苏维埃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不允许私人买卖工业 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商业 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劳动及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2、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3、目的直接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主观目的: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4、评价 积极方面:①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消极方面:①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②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它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

③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5、教训:①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经济社会,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专题素养评价(七)(专题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广东学业考)1922年,苏俄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

这反映了当时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苏联模式【解析】选B。

根据材料“1922年”“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

2.列宁说:“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

谁若不明白这一点……就等于‘放弃’或者类似放弃无产阶级专政。

”后来针对改善农民生活状况采取的办法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C.实行大中企业国有化D.实行农业集体化【解析】选B。

由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期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于是后来的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选B。

3.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解析】选D。

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中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

A、B、C不符合史实。

4.下图寓意是( )美国1933年有关苏联的漫画A.西方遭到经济危机的破坏B.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C.经济领域的冷战对峙状态D.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解析】选B。

漫画表达的是美国起初认为苏联开展一五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后来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重工业建设),给美国以冲击(图中右下角美国人的沮丧),B 正确。

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列 宁时期,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渡过了三年国内 战争时期。之后,转向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 得重大成就,但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弊端。针对该 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等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 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
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
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经 济建设 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模式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 概念: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 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 具体表现: 经济: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优先 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政治: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破坏民主 法制(大清洗运动) 思想文化: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 拜思潮盛行,用行政手段管理学术文化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继续发展,必须采取新的、强有力 的措施,因此,为了使国家不再成为一个农业国家,为了 使国家不再从国外进口小到铅笔、大到飞机等商品,必须 建立自己的工业。
材料四 斯大林说:“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 杀。”“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 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 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 种探索,基本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和当时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在历史上发挥过 积极作用。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2、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概念: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①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②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2、斯大林模式制,缺乏群众监督。

③思想: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严厉控制思想舆论,行政手段干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1)历史功绩:基本适应苏联当时国情,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评价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也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经济上: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弊端:c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上:文化专制,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09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 (2009高考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布尔什维克面临着创建太平盛世的挑战,他们对如何应对这一 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模式可遵循,马克思主义著作也 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他们几乎论述如何夺取政权,而没有论及夺取 政权以后该怎么办。起初,几乎没有可以试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 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盛行于1917年至 1921年间。其主要特征一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 国有化,二是强行征收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内战结束后,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 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 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他所称的“制高点” (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 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 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简述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行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背景:
A理论探索:如何将落后小农业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如何引 导小生产者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劳动者?
B落后的小农经济不适合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针:逐步集体化演变为全盘集体化。 评价: 积极方面: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和资金问题。 弊端:A贪大求公,超越了当时苏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 求;B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 入集体农庄。 C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D消灭富农的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所有 这些都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使工农联盟出现危机。
影响: 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国力上升;苏联的国际 地位提高,1933年美苏正式建交; 许多国家开始仿效苏联实行不同的经济计划,以减轻本国的经 济困难。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主旨: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从斯大林模式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先后改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主要表现●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以后,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又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局势的作用,也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它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给苏联的持久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了几次改革,但都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迟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失败,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知识归纳】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1918年,战胜的协约国开始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他们与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相勾结,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疯狂进攻。

(3)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领土落入敌手,并失去主要的粮食产地,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急。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方面: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 性质: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性非常措施。

5. 意义:适应了战时需要,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②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它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结果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 ③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延伸:你认为苏俄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吗? 1)它希望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动机,进 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而言,这一政策 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四年大战、三年内战 严重自然灾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不满 (工、农、兵)
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
为了解决经济和政治危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
本质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实质 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落后的国家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 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消极方面: ①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
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
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
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
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与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料所 有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公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式
如何进行工业化呢?斯大林认为: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正式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正式

材料一: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经济危机; 材料二、三: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 项目 义政策 内容 作用 农业 工业 贸易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 工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租让制、租借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 民之间的矛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经济恢 复发展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线索: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知识结构(规律) 经 济 探 索
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苏俄(联)经济体制的调整,经历了 充满挫折的探索,显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2)内容及评价: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2)内容及评价: 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形成过程: (2)评价: 四、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1、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当时采取这种政策除了战争的需要,还有 什么目的? A应付战争B、巩固政权;C、加快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采取这种政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是 什么?分析消极后果的原因。
材料一: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 只有40亿卢布,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 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 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 时1920--1921年苏俄又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厂 也无法开工。 材料二: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 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贬值99.5% 的“彩色纸片”。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受,农民的不 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材料三: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 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 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 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 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 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 不满。 材料一和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⒈是否符合国情; ⒉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 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 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 所走过的路程。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
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
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材料二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 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
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
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
条产重工件 党业,当就但 然无这 不法是 能一 走保个这卫国需条家要路数。,十党所年知以之道必久战须的争赶长日快期 益发先业过 迫展程 近重轻,,工—工后没业—有,共
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
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
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 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发争展日轻益工迫业近投,没有 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资赶少快,发周展期重短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见效快,可以
他(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 国,他(斯大林)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 器的强国。
——丘吉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撰稿:钟道勤
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整体感悟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列宁 时期,最早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 新经济政策 放弃了直接过渡到共
产主义社会的做法,走出了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斯大林 时期,苏联取消 新经济政策 进行社会主义 工业化 、 农业集体化建设,进行了三个
特点
3、目的、评价 (1)目的: A、直接:应对战争危机,巩固新生政权。 B、根本:借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评价: 历史作用: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 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后果: 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破产; 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5.历史功绩:
A、开辟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独创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 B、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了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C、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物质基础;
6.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上: 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滞后,致使人民生活困苦; 牺牲农民利益推动工业化,挫伤农民积极性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地方和企业缺乏自主权。 政治上: 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破坏; 文化上: 妨碍思想文化的繁荣;
考点扫描
二、斯大林模式
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失败)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模式
二、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形成过程:
(1)社会主义工业化 背景: A、国内——苏联建立;经济恢复;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B、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 过程: A.1925年,联共十四大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B、1928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 新经济政策实际被停止。 成就: 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确立了世界强国地位,提高了国际声望; 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存在问题: 农民付出代价太大; 人民生活极其困苦。
勃列日涅夫
A.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的恶果; 原因: B.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后果; C.与美国争霸大肆扩军的结果; 未能从根上 D.缺乏正确理论指导和总体规划。 摆脱斯大林 模式束缚
3、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与苏联解体 (1)内容: A.1985—1988年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 B.1988年后,政治改革。 ①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②改革方式:民主化、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改变党的地位: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总统制; ④1991年8月,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戈尔巴乔夫 2、结果: ①经济大滑坡; 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③民族分离倾向加剧; ④党内斗争公开化,苏共分裂; ⑤国家走向解体。
否定国家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增强企业活力
D.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创造改革条件
否定斯大林30年代大清洗运动造成的恐怖
E.利用价值规律发展经济
质疑单一计划经济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有学者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 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角色。如何 理解? 守墓人: 无法走出斯大林模式的阴影
就,形成了 斯大林模式 弊端。 赫鲁晓夫 和 勃列日涅夫 时期,苏联也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但成效不明显,根本问题未能解决。 戈尔巴乔夫
五年计划 建设,取得了重大成 。这一模式的出现,既有功绩也有
时期,先后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改革,逐渐背
方向,苏联最终走向解体。
社会主义 离了
目标导航
2014考试说明要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从“战时共 新经济政策; 产主义”到“斯大 “斯大林模式” 林模式”
C.经济: 粮食短缺,供应困难,经济面临崩溃。
2、内容及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工业
余粮收集制 (国家对粮食垄断)
企业国有化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内 取消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和货币关系) 商业 容 分配 平均主义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挫伤积极性 增加社会物质总量 劳动 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面临国内叛乱和国际武装干涉; A.战时性: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各项举措针对性的为战争服务。 B.强制性: 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规律; C.超前性: 共产主义性质,超越生产力水平
(2)二战后苏联的 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解读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考点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历史背景
A.军事: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的威胁; B.政治: 反革命恐怖活动猖獗,政权岌岌可危;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指导 思想 改革 性质 目标
政治 前提 策略
中国改革开放 体制僵化、丧失活力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全盘西化 削弱、放弃党领导 经济改革失败,过早 政治改革 失败、解体 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 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逐步推进,比较稳妥
结果
成就辉煌
1.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 制度。”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1930年冬季成为农民的恐怖冬天,抄家、流放和处决 成为寻常的事。”“恐怖冬天”的来临是因为苏联(俄)实 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有何转变?
1.劳动成果:农民从一无所有到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所有权
2.管理模式:企业从绝对服从国家到拥有相对独立自主权 3.所有制形式:由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并存 4.流通领域:从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市场价值规律 5.分配形式:从绝对平均分配到按劳计酬 6.过渡方式:从直接挺进社会主义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 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挺进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 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急于求成,违背 客观经济规律
3、苏联解体: A、过程: ①1991.8,《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联盟变成松散的邦联 ②1991.8,“八一九事件”,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③1991.12.8, 《明斯克协议》成立“独联体”; ④1991.12.21, 《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存在69年) B、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陷入经济困 境无法自拔;民族问题长期存在。 ②内部原因: 戈氏改革使苏联陷入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民族危机。 (直接原因) ③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宁开始 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 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工农罢工暴动;经济面临崩溃;直接过渡失败。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 政策 内容 农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定范围 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进而使社会主义 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利用市场价值规律发展经济,奠定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经济基础 原理: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4、新经济政策作用和意义
积极方面:
(1)经济上: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坚实的基础。 (2)政治上: 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挽救了苏维埃 政权。 (3)理论上: 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创造性 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农业全盘集体化 背景: 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供应的需要 过程:A、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B、1932-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2.形成标志:
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 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
3.形成背景:
国际形势: 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经济形势: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根本原因); 个人因素: 斯大林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4.模式特点: 经济: 单一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完全公有 政治: 专制性—以党代政;职位终身;个人崇拜 思想: 政治性—注重思想政治斗争、强调意识形态差别
固定粮食税
(农民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部分中小企业私有化,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 公有制为主,多种成分并存 恢复自由贸易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商业
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 劳动制 (平均主义)
A.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恢复了行政命令
管理经济模式;
B.给企业一定自主权,却延续了原有集中 计划经济体制; C.重点发展重工业,加剧了国民经济结构 不合理的态势;
勃列日涅夫
D.迷恋勋章,贪功恋权,再掀个人崇拜高 潮。
2、逐渐停滞的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1982)(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