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人才学研究三大根基三大原理
门里牟人才学指导教授:王通讯叶忠海赵德志张仲篪曾宪东吴秉先张国栋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会特邀人才学研究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科学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门里牟教授认为人才学研究有三大根基和三大原理(人才学研究地图)一、人才学研究第一根基是革命领袖人才思想1.革命领袖人才思想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才思想史即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史)2. 革命领袖人才思想原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才思想原著即马克思主义人才学原著)3. 革命领袖人才思想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才思想原理即马克思主义人才学原理)二、人才学研究第二根基是人才思想史、人才学史1.中国人才思想史、中国人才学史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史(形成期),中国古代人才学史(形成期)中国近代人才思想史(成熟期),中国近代人才学史(成熟期)中国现代人才思想史(发展期),中国现代人才学史(发展期)2. 外国人才思想史、外国人才学史外国古代人才思想史(形成期),外国古代人才学史(形成期)外国近代人才思想史(成熟期),外国近代人才学史(成熟期)外国现代人才思想史(发展期),外国现代人才学史(发展期)三、人才学研究第三根基是人才发生学(门里牟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课题B95014,1995-1998)门里牟人才学1-5卷(第2版),第1卷《人才发生学》(宇宙全息优生学)研究内容:(一)双亲人才发生学(马克思人类自身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才发生学及其哲学第1编)1.人口人力人才发生中间变量:性交(社会意义:人口人力人才再发生)避孕(社会意义:控制人口数量)受孕(社会意义:提高人口质量)分娩(社会意义:人口人力人才再生产)2.人口人力人才发生中间环节:男女内外生殖器、精子、卵子(人类自身生产单亲半种子全息体)合子(受精卵)、胚胎、胎儿(人类自身生产双亲全种子全息体)3.人口人力人才发生3大法则:人才发生人人法则、人才发生人地法则、人才发生人天法则即人口人力人才发生10定理(人才发生学即宇宙全息优生学)(人才发生学哲学即宇宙全息优生学哲学):①人才发生人人法则(个体人才发生学、微观人才发生学):人才发生择偶定理、人才发生受孕定理、人才发生遗传定理人才发生胚胎定理、人才发生脑育定理、人才发生营养定理②人才发生人地法则(自然人才发生学、宏观人才发生学):人才发生自然定理、人才发生社会定理③人才发生人天法则(天体人才发生学、宇观人才发生学):人才发生太阳定理、人才发生天体定理(二)群众人才发生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人才观,马克思主义人才发生学及其哲学第2编)(三)实践人才发生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人才观,马克思主义人才发生学及其哲学第3编)(四)国外人才发生学(国外天才学说)四、人才学研究三大原理1. 人才思想史原理(中外人才思想史原理)2.普通人才学原理(各级各类人才学原理)3. 专门人才学原理(分门别类人才学原理)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科学研究所人才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研究指南。
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对新时期识人_用人的启示_彭雪莲
2006年第3期总第24卷(总第86期) 毕节学院学报JOUR NAL OF BIJIE UNIVER SITY NO.3,2006Vol.24General No.86收稿日期:2006-03-02作者简介:彭雪莲(1978- ),女,贵州安顺人,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
研究方向:政治学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对新时期识人、用人的启示彭雪莲(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毕节551700)摘 要:在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史中就有许多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
虽然很多观点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仍有一些观点闪烁着智慧的光茫,具有普世的意义,其精华仍值得我们去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观;标准;启示中图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06)03-0075-05所谓人才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知识、技能和智慧从事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在国家的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康熙指出 自古以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 。
[1]303 明史<选举志> 指出: 贤才,国之宝也。
古圣王劳于求贤。
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
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
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
人君之能致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
[2]258古人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在识别人才、衡量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等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有益的经验。
一、中国古代的人才观(一)识别人才的标准关于古人识别人才的方法, 吕氏春秋<论人篇> 的 八观六验 、 六戚四隐 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八观 是指: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在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当他在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言语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
全国人事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全国人事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第二届全国人事科研成果评审获奖名单--三等奖2006-11-21 | 访问次数:538 | 编辑:enablesite | 【大中小】三等奖序号题目作者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行政制度研究人事与人才研究所2省级政府职能转变下的中介组织研究吉林省行科所3国外行政伦理责任制度若干特点研究行科所栾建平杨刚基4云南省科技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量化段尔煜王建明等5地方机构改革理论与实践湖北省编委罗斌主编6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与登记管理湖北省编委余国瑞主编7行政现代化——中国行政改革的路向选择深圳行政学院卡苏徽著8社会中介组织研究上海人事局吕凤太主编9行政组织“内耗”力学解析吉林省人事厅王瀚令刘畅10中美高等学校机构编制管理的比较与分析信阳师院陈向东11农业部企业工资管理体制研究农业部人事劳动司12关于西藏县级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建设能力的调研报告西藏区委组织部13深化职称改革的方向与任务吉林省人事厅职称处行科所14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考录方法与管理研究广西人事厅考试录用处15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工资总量决定机制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人事部16关于年度考核量化测评方法的调研报告广东省人事厅17西部贫困省区对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特殊要求的研究报告贵州行政学院应德干等18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干部管理与评价技术研究辽宁省人才所岳昕19安徽省公路系统(CMIS)推广工作报告安徽省公路局张世灿李德珍金鸿20党政领导干部在职脱产学习组织形式、方法和效果研究河南省委组织部21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任职培训新特色广东行政学院课题组22山东省直干部管理科学化研究山东省科委、组织部、省纪委、人事厅23南京人事志南京市人事局24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样题解析中国人民大学李如海主编25中国封建监察制度运作研究上海华东师大邱永明著26国家公务员素质测评研究山西人事厅郝凡梁中堂主编27系统海关管理学满州里海关樊兆华著28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探索辽宁省人才中心29跨世纪干部成长之路河南行政管理学会王忠厚主编30求索录——组织人事工作初探集河南省人事厅刘京州31高校教师合理职称结构探讨天津师大张月琪史永强田鹏32高校年度考核量化测评初探天津师大于连发苏秀娟33干部年轻化带来的喜与忧国家计委虞兆峰34积极完善科技系统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扩充社会主义市场工资分配成分中科院上海分院人事处35人格塑造是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成都市人事局李果36对乡镇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思考重庆行政学院罗德刚37政府规模及“小政府大社会”置疑重庆行政学院张正兰38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国家公务员考核中的应用广东商检局陈永泰39考录制与活性因素芜湖市人事局程若齐40湖北省人事信息系统产业化与管理研究湖北省人事厅信息中心史燕丽41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广州市对外经贸委李鹏程42知识经济与建设设计单位的技术入股广东工程承包集团公司周泽均43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刍议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干部处林保球44事业单位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探讨襄樊市人事局邹远成45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赵海琦46全面认识和有效利用,激发建设性冲突天津行政学院闫观潮47委托代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家队伍华西医科大学罗佑珍48我国公司领导班子监督机制的法律研究湖北省人事厅危亚平等49企业员工绩效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上海大学彭正龙等50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增创深圳人事工作新优势深圳市人事局陈安仁51公平与效率: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追求兰州大学刘照蓉范晓宁52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式与途径比较研究国家计委人事司龙新南虞兆峰杜维平郭景平53引进国外智力在我国人才资源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研究人事与人才研究所54贵州科技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贵州省人事厅蒲德富55上海“九五”人才供求适应性调查上海人事局张仁良叶卫56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紧缺人才需求与开发研究上海市人事局综计处57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开发上海市人事局张仁良58人才保护价格政策研究江苏省镇江市人事局59内蒙古地区国有企业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王亚袁新春冯永林刘长春等60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流失现状与对策研究人事与人才研究所61长庆石油勘探局“九五”人才发展战略与对策人事与人才研究所62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湖北省人事厅张跃雄63江苏省加快高层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江苏省教委、省人才学会64贵州省人才问题及对策研究贵州省知工办65阜新地区1996——2000年人才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研究阜新市人事局66苏州培育跨世纪高级人才对策研究苏州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委、市科协67宝钢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人事部6821世纪天津市电子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及其系统分析天津理工学院69县乡企业人才需求攀高现象剖析湖北张永弗谷人言70杭州市人才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杭州市人事局蔡全荣程宏全71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营造人才优势——关于我省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情况的调查浙江省人事厅郑金道等72股份制事业法人模式透析——深圳西部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实践与探索深圳西部人力资源市场73INTERNET网上人才市场(http//www.cjcl.com)研究深圳市南山区人才服务中心74知识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海市人事局市委研究室75关于哈尔滨市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调研报告哈尔滨市人事局赵文志76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北京联合大学朱耀廷李月修著7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华东师大吴志华78人才·环境·选择武汉化工学院梅介人田景海79人才学基础内蒙古师范大学门里牟80人才学基本原理西北师范大学常校珍81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广东省人才研究所梁裕楷袁兆亿编82创新民族的灵魂——创造力开发与应用广东省人事厅鲁克华魏谟华83经济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要诀四川内江市周昭荣84人才市场信度和效度的实证分析常熟市人事局曹耀钧85战略位移、模式替代、体制创新——对贫困地区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凉山彝族自治州人事局蒋东86复合型人才及其造就安徽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周道柱87改革人事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石家庄市人事局李景林88努力探索乡土人才开发的途径与方式湖北潜江市人事局戴家庆89论人才测评在公务员管理中的作用湖北黄冈市人事局廖勇90加快人才开发步伐,推进广州经济国际化广州市人事局洪楚平91试论公安人才资源开发,促进科教强警战略实施广州市公安局邹晖92我区人才开发问题刍议——兼谈贯彻落实我区“九五”人才开发战略内蒙古党校李春林93儒学伦理对现代人才的正负效应安徽省人事厅王静94高等学校教育成本与效益西安邮电学院朱发斌95广西劳动力资源宏观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取向广西区人事厅杨春华杨伟才96浦东开发需要建设一流人才资源基地上海浦东新区徐建东97关于优化海关人力资源系统的几点思考长沙海关沈晓红杨卓98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和成才规律探析山东烟台师院邹吉君宋新婵99试论我区老年人才资源潜能的开发广西人才所李国君覃纪映100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初探广西群众艺术馆陈伟波101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的系统分析江苏宿迁市科委马培荣李忠贤102升华北京人才优势,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北京市人事局黄强103人力资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石广东省人才研究会袁兆亿104用十五大精神重构人才工作新思路广东省人事厅覃立模温捷香105积极推进人才产业化构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新格局湖北省人事厅雷光明106人才高地的暂新标准上海沈荣华张子良107知识经济中我国人才的整体性开发宁夏人才所王彦夫108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及人才保障的思考广西北海市公安局赵志平>>返回相关新闻∙课题研究资料索引(80)2013-01-06∙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2013-01-06∙苏海南:收入分配改革的步伐不能再拖2013-01-06∙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全国两会前出台2013-01-05∙张国胜:试论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必要性与措施2013-01-05∙李建华:应对公共治理新挑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2013-01-05∙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2013-01-05∙以政策“组合拳”缩小收入差距2013-01-04。
先秦诸子伦理思想与现代干部道德素质教育
孔振斌
先秦诸子伦理思想与现代干部道德素质教育
宝鸡社会科学 2009年第 3期
37
关于前者, 在 !孟子 # 中出现较 多。如 !孟子 ∀ 梁惠王上 # 中, 孟子对齐宣王问: 德何如则可以 王矣? (孟子 ) 答道: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又同篇, 孟子进一步劝齐宣王说: 是故明君制民 之产, 必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 饱, 凶年免于死亡, 然而驱而 之善, 故 民之从也 轻。 可见, 孟子具有可贵的惠民思想。有此思想 而行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也强调教 化百姓的重要性。他说: 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 也, 善政不 如善教 之得民 也。善 政, 民畏 之; 善 教, 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这种思 想对于当今领导干部的启示就是要首先关心百姓疾 苦, 真正做到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这样才能 得到百姓的拥护, 从而带领人民一同走上社会主义 的康庄大道。
6 注重宣传沟通, 增进相互理解。医患之间 互相沟通、尊重和信任,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 键。合理通畅的医患沟通既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医务 人员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更是医院现代化、人 性化管理的最终体现。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医患沟 通机制,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只有医 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 沟通, 充分尊 重患者的知情 权、选择权, 建立良好的关系, 才能使患者积极支 持、配合医疗工作, 医务工作者也才能有良好的心 态从事医学事业,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医 院要建立医患沟通制度, 规范医患沟通的内容和形 式,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增 强沟通意识, 掌握 沟通技巧, 提高沟通 能力。同
然, 孔子是强调以德治 国的。 !论语 ∀ 为政 # 又 载: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 孔子对曰: ∃举 直错诸枉,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从 哀公与孔子问答中, 孔子认为选举任用正直有德的 人对治民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 民服 。这是孔子 德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即举贤任 能。又 季 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 如之何? % 子曰: ∃临之 以庄, 则 敬; 孝 慈, 则 忠; 举 善 而 教 不 能, 则 劝。 可见,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要得到下级的尊 敬忠诚, 自己首先要作表率, 领导干部的德性关系 与下级的德性修养有一定关系。
从先秦诸子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为道 术 ” 天 下裂 ” 提供 了前提 条件 ,形成 了其他任何 历史 时期都不 可能 出现的百 花齐放 ,百家争 鸣的局 面 ,构成 了一 幅内容丰 富饱满 的立 体
这 种 情 况 ,职 工对 于 休假 的权 益 意识 增 强 ,意识 到 到休假 对 于
一
、
墨家 的基 层管理
目前 ,一 方 面 存 在 着 大量 的 失业 人 口 ,一 方 面 存 在 着企 业 员
源思 想的萌 芽阶段 。 由于 当时特定 的历 史环 境一 ” 礼崩 乐坏 ” 的时 高度 重视人 才使用 ,为人才 成长提供 了广 阔舞 台 ,成 为这一 时期人 才 代 ,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 ,汲汲于争霸的诸侯对人才异 辈出的重要因素。 常 渴求 ,致使 招 贤养士 之风 E l 盛 。有远 见 的国君都 认识 到 ,” 得士者 近 几年 来 ,全 球 兴起 了一 阵学 习 中 国文化 的浪 潮 ,很 多发 达 国 昌 ,失士者 亡 ” 。这 种招 贤养 士之 风 ,以及 当时 ” 国无定交 、士元 定主 家都 在学 习并运用 中国 的古 思想来 解决政治 、经济 、医学 、军事等 问
自己身心 健康 的重要 性 ,会 主动 选择 休假 ,此 时如果 企业 不 允许 的 工 的 过劳 工作 。 因此 ,必 须高 度重 视 劳动 者 的休息 权 益 ,虽然 过劳 话 ,职工 可 能会 消极 抵抗 ,严 重 的甚 至 离职 ,这 给企 业 带来 的损 失 可 以让 一 些企 业和 单 位得 一 时之利 ,但是 从 长远来 看 ,其 对职 工 个 E 要 大于 D,即B—D>B—E。理 性 的企 业会 选择 允 许休 假 ,从 而剔 人 、对企 业 的长远 发 展 、对社 会 的稳 定和 谐 ,都 会造 成很 大 的负 面 除 了企业 不 允许 的两 个 战略 组合 ( 休 假 ,不 允许 )和 ( 不休 假 ,不 影 响 。从上 述 博弈 分 析 的结 果 得 出 : ( 1 )在 现 阶段 由于 我 国总 体 允 许 ),剩 下 的两个 战4 - C, 生 活 条件 水平 不高 以及员 工带 薪休 假 意识 淡薄 ,理 性 的企 业 和职 工 剔除 ( 不休 假 ,允 许 )战略 组合 ,最终 ,通 过 重复剔 除劣 战略 ,得 的纳 什均 衡为 企业 允 许 而员 工选择 不 休假 ,但 是 随着 经济 、社 会 的
《论语》人才观及其对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启示
又如 “ 道千 乘之 国 , 敬 事 而信 , 节 囤而 爱人 , 使 民以时 ” , 意 思 是从 政 经 国需 讲 信 用 、 倡勤俭 、 依 序 治农 ; “ 士丧 于道 ,
而 耻恶 衣 恶 食者 , 未 足 与议 也 ” 这里 , 孔 子 强 调 了义 与利
( 一) 人 才及 人 才的基 本 素养 由于 《 论语》 是 一 都 语 录体 传 记 , 记 录 的都 是孔 子 的
发展 历程 所 证 明 。如 果将 《 论语 》 视 为孔 子 其 政治 思想 体
系 的话 , 那么 , 其 中有 关 人 才 的观 点 与 论 述 , 则 是其 展 开
重 严肃 , 则没 有 威严 ” , 再如“ 君子上达” , 意 在告诫 修身 治 德 要通 达 于仁 义。有 了修身 之德 作基 础 , 人 才还需 要具 备 经 世之 德 。何 为经世 之德 ?就是 人 在参 与治世 、 从 政 等社
师焉” 、 “ 无友 不 如 己者 ” , 提 出 向师 学 习 , 保持 谦 虚态 度 向 友请教; 再 如“ 学 而不思 则 罔 ” 和“ 温 故 而知 新 ” , 教 育大 家
其 品德 ” 。自 此 足见 “ 德” 在人 才 素养 中 的特殊 地位 。概 观
《 论语 》 全 书关 于 “ 德” 的论述 , 又 可 将之 细 分为 二 , 一 日修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1 9 8 ( 2 O 1 4 ) O 卜o 0 9 8 一 O 3
“ 半部 ‘ 论语 ’ 治 天下 ” 道 出 了《 论语 》 中思想 文 化 的博
大 与深 刻, 其 经世 治 国之 用 , 早 已被 我 国古 代 起 承转 合 的
是说“ 君 子淡 定安 宁 , 不 骄 傲 自大 , 小 人 骄 傲 自大 , 而心 情 急 躁 不安 ” , 又如“ 君 子不 重则 不 威 ” , 意 即“ 君子 如果 不 庄
孔子人才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
孔子人才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孔子人才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一、引言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才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人才思想是否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价值,是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孔子人才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从中获得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二、孔子的人才思想简介孔子提出了“唯贤与能,能则君子,不能则士”的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的选拔应以德才为基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能力才能被视为君子。
孔子注重教育培养,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才,并通过世世代代的耕耘,以期孕育出更多的人才。
三、孔子人才思想的现代价值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孔子主张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与现代社会追求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既要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人才思想提醒我们,教育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素质。
2. 塑造正确的人才观:孔子所倡导的“能则君子,不能则士”的人才观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将金钱、权力等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忽视了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孔子的人才观将重心放在德才兼备上,强调人的品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强调教育的作用:孔子提出的人才思想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孔子看来,教育是成就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人才得以培养和发展。
这与现代社会注重教育的概念相吻合。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孔子的人才思想提醒我们,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4. 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孔子的人才思想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追求卓越。
他提出了“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必有行”的观点,强调了言行一致。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孔子的人才思想对提升个人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施孔子人才思想的现代启示1.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选拔人才时,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人才观
易中天:先秦诸⼦的⼈才观2019-09-05儒⽴德、墨尚贤、道任性、法务实,如何理解,⼜如何运⽤?先秦时代是中华⽂化的⼤繁荣、⼤发展时期,先秦诸⼦的思想观念和学说,对后世学⼈影响极⼤,他们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和⼈才观?2011年深圳论坛上,易中天为⼤家娓娓道来。
儒⽴德儒家的⼈才观是德才兼备。
儒家认为,只有⼠才能做到德才兼备。
春秋战国时代的⼟,是第四等贵族,是贵族中的最低等。
先秦时代把⼈分成三等:贵族,平民和奴⾪。
贵族⼜分四等:天⼦、⼤夫、诸侯、⼠。
有恒⼼是⼠最⼤的特点。
孟⼦曾说,⽆恒产则⽆恒⼼。
⽽⽆恒产⽽有恒⼼的,只有⼠。
所以儒家对⼠要求很⾼。
曾⼦说:“⼠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才是国家的栋梁,“⼠”其实相当于后代说的读书⼈。
所以中国传统的读书⼈,讲究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
因此,⼠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必须接受成年礼仪。
周代的制度,⽆论贵族还是平民,都要举⾏成年礼。
⼠的成年礼上,⾸先要⾏冠礼;同时要佩剑。
剑在中国古代是最⾼贵的兵器。
佩剑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儒家对⼠有“修齐治平”的要求。
修⾝包括道德的教育和才艺的教育,是为德才兼备。
修⾝之后,辅助⼤夫,就叫齐家;辅助诸侯,这叫治国;辅佐天⼦,就叫平天下。
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当时⼈才的四个等级,《论语》说,“学⽽优则仕,仕⽽优则学”。
儒家的⼈才观的范围很狭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才,除此之外,儒家不视为⼈才。
评说:德才兼备,可以作为理想来追求,但在执⾏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求全责备。
⾦⽆⾜⾚,⼈⽆完⼈,⽠⽆滚圆,⼈⽆⼗全,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以这个⼈的⼀点点⼩⽑病去否定他的全盘。
要分门别类地对待所谓⼈才,不能设⼀个统⼀的标准,⽤―⼑切的办法。
墨尚贤墨家的⼈才观是⽤⼈唯贤。
圣⼈是天才,不是⼈才。
贤⼈才是⼈才。
⾄于怎么⽤⼈呢?墨家认为:各尽所能、机会均等。
墨家认为,社会的改⾰,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就要做到以下⼏点:第⼀,⾃⾷其⼒。
墨⼦认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不劳动,⽽⼈劳动。
中国人才观演变的历史考察
中国人才观演变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才观的演变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才观发生了许多变化,反映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对中国人才观的历史演变进行考察。
古代中国,人才观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德行和道德修养。
在这一观念下,理想的人才应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以成为德才兼备的圣贤。
这种人才观在古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人才观也发生了变化。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成为人才选拔的主要渠道。
科举考试注重考察文化知识和才能,对于士人的社会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种人才观注重实际才能和功绩,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明清时期,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观发生了新的变化。
明代实行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试制度,清代则实行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试制度。
这种考试制度注重经世致用和实用主义,对于培养实际才能和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的倾向。
这种人才观为后来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进入近代,中国的人才观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注重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人才观逐渐转变为追求实际才能和专业知识,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应用。
这种人才观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才观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开始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业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实践。
中国的人才观也更加注重开放和国际化,鼓励人们走出去学习和交流。
这种人才观的转变为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的来说,中国人才观的演变是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儒家思想到科举制度,再到现代化和创新型人才观,中国的人才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未来,中国的人才观还将继续演变,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中国古代人才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中国古代人才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意义中国古代人才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这种人才观注重人的能力和才智,并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人才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人才观的特点及内涵中国古代人才观强调个体的内在素质和才华,而非外在的社会地位或财富。
人才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被寄予厚望和重要使命。
首先,中国古代人才观注重德才兼备。
这一观念强调人才应当具备道德品质和才能,认为品德高尚和优秀的能力是人才的重要标志。
古代圣贤如孔子、孟子,强调道德修养对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其次,中国古代人才观注重各有所长。
这一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
中国古代普遍倡导“养才优」,认为只要培养、发展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
这种观念使得古代中国社会重视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每个人的发展潜力。
最后,中国古代人才观注重教育和培养。
中国古代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品德,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人才。
教育被视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二、中国古代人才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人才观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古代人才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非仅仅看重外在的条件和地位。
中国古代人才观塑造了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得大众更加欣赏并尊重那些具备优秀品质和才能的人。
其次,中国古代人才观影响了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
中国古代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全面成长,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延续。
现代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培养个体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道德素养,以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
再次,中国古代人才观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儒墨道法四家怎么看待人才问题
先秦诸子,又叫诸子百家,号称百家,实际上是九到十家。
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家,儒、墨、道、法,儒墨道法四家怎么看待人才问题呢?我总结了这样12个字,以便大会写总结报告和媒体发表报道。
“儒立德,墨尚贤,道任性,法务实”,这是他们的基本观点,我一个一个地讲。
儒家,儒家的人才观是什么呢?德才兼备。
儒家认为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
什么人能够做到德才兼备呢?士人,也只有士才能做到德才兼备。
儒家的人才观是把人才圈定在这个范围内的,他不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人才,他认为只有士人才可以。
什么是“士”呢?春秋战国时代的士,是第四等贵族,也就是最低等的贵族。
先秦时代人分三等,第一等叫贵族,第二等叫平民,第三等叫奴隶。
贵族又分四等,天子、大夫、诸侯、士,士是最低等的贵族。
他的特点是什么呢?有恒心。
孟子曾经说过,无恒产则无恒心。
就是一个人没有一个固定的资产,他做事是不会一以贯之的。
接着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的,只有士。
士就是人才。
所以儒家对士要求很高。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就是士才是国家的栋梁,那么这个士就相当于后代说的读书人。
所以中国传统的读书人,讲究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
我们大家都应该熟悉《毕业歌》,《毕业歌》就是代表这样一种观点。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就是士是要成为国家栋梁的。
因此,士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必须接受成年礼仪。
周代的制度,男人和女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成年以后要给他举行成年礼。
什么时候呢?女孩子15岁,男孩子20岁。
可见我们古人老早3000年就知道男孩成熟比女孩慢。
所以现在想想,我们身边的那些男孩和女孩,是不是女孩成熟快,男孩成熟慢。
所以咱们《兵役法》规定,男孩12岁当兵,《婚姻法》规定,男孩22岁结婚。
这说明什么呢?女人比敌人还难对付。
我们古人老早就知道,男女青年的成年时间是不一样的,女孩15岁、男孩20岁,然后举行成年礼。
那么在成年礼上,作为士这一级贵族他要做哪些事呢?第一,要改变发型;我们古人是留全发的,小孩子头发长出来了,往两边梳,头发中分,往两边梳,叫两髦。
人才观的重要性
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人才、大才、天才……一个才字带来了多少麻烦?多少疑惑?有人说:有了学历就成为人才。
有人说:有了能力就是人才,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人才呢?应该说人才的概念是相对环境来说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做原子弹的是人才,扫大街的同样是人才。
先成人然后成才,先有人后有才,所以,人才的才字是才能的意思。
才能有大有小,大也是才,小也是才。
活着对国家有页献对别人有意义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都是人才。
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人却对人才的含义在理解上似乎越来越狭隘,好像只有学习好、上大学、当什么家等才算是人才,具体做法上总是把成绩看得高于一切,其他都不是。
这种认识,促使一个个本应平凡普通的人都想不平凡起来,使一个个经过努力仍然难以不平凡的灵魂饱尝着失败的痛苦,体验着奋斗的艰辛,无法快乐起来,尤其是从一年级进入校门开始学习就如此,这难道不是错误人才观对人的摧残吗?人才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社会财富。
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是“德才兼备”。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教育在塑造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以“做人”教育为突破口,以“树人”思想为指导,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育才”——塑造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
教育更应该把每位学生都当作人才去培养,重要的是怎么去发掘,每位学生才有值去挖掘的地方。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此作了艰苦努力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但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孩子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孩子非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能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行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孩子,非但能演戏、跳舞,而且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孩子们竟能在重庆城市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周恩来同志称赞这些孩子们说:“一代胜似一代。
典籍中的人才观
典籍中的人才观咱们聊聊典籍里那些古人的人才观,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古代,那些大佬们可不仅仅看重你的学识,更看重你的为人处世,还有那股子拼劲儿。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看看这些古人的智慧,能不能给咱们现代人一点启示。
先说说孔子吧,这位老先生可是个人才观的大家。
他觉得啊,人才得是个全才,啥都得懂点儿,但最重要的是得讲信用,得厚道。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话放到现在,那就是说,你要是连信用都没有,那你这人基本上就没啥可指望的了。
想想看,咱们现在交朋友、找工作,哪个不得看你的人品和信用?孔子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再瞅瞅孟子,他觉得人才得有那股子浩然正气,得能担当大任。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话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感觉就像是在说,你得先吃点苦,受点罪,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想想咱们自己,有时候遇到点儿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可孟子这话就是在告诉我们,你得咬牙挺过去,这样才能变得更强大。
还有咱们的老祖宗荀子,他觉得人才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荀子说:“学无止境。
”这话简直就是咱们现代人的座右铭啊!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你要是不学习,不进步,那就得被淘汰。
所以,咱们得跟荀子学习,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古人的人才观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得能跟别人合作,得能团结人。
你看那刘邦,他自个儿武艺不强,学问也不高,但他能团结人,能把韩信、张良这些牛人聚在自己身边,最后打下了大汉江山。
这说明了啥?说明了人才不一定非得是全才,但一定得是个善于合作的人。
咱们现代人也是一样,你得学会跟别人打交道,学会团结人,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当然啦,古人的人才观里还有一些咱们现代人可能不太能理解的东西,比如什么“忠孝”啊,“仁义”啊,这些概念在今天看来可能有点儿过时,但咱们不能否认,这些品质在古代社会里可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指,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
支撑和关键因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科学育人、人尽其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崇尚实干的人才观,努力打造知识创新、技术领先、人才
密集、产业优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
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面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作用,鼓
励和支持广大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学中关于人才的书籍
国学中关于人才的书籍摘要:一、引言二、国学中的人才观1.《论语》2.《孟子》3.《大学》4.《中庸》5.《道德经》三、国学对现代人才培育的启示1.德才兼备2.学以致用3.因材施教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著作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许多关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观点。
本文将对国学中关于人才的书籍进行梳理,探讨国学对现代人才培育的启示。
二、国学中的人才观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认为有德行者才能担当重任。
此外,《论语》中还有“举直错诸枉”的观点,提倡选拔正直之人以匡正社会风气。
2.《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主要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孟子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他提倡选拔贤能之人,提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观点,强调选拔人才应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3.《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在人才观方面,《大学》提出“修身及家,而后国治”,强调个人修养对于人才的重要性。
同时,《大学》提倡“学而优则仕”,主张通过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以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4.《中庸》《中庸》是儒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主张中庸之道。
在人才观方面,《中庸》强调人才应具备中庸之德,既不过分追求名利,也不过分消极。
同时,《中庸》认为,人才应具备“忠诚、厚道、宽容、勇毅”的品质。
5.《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张道法自然。
在人才观方面,《道德经》认为人才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同时,《道德经》强调宽容与包容,认为人才应具备“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三、国学对现代人才培育的启示1.德才兼备国学中的人才观强调德才兼备,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期望相吻合。
在现代人才培育中,我们应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培养具有道德品质和才能的人才。
当代人才观演讲稿
当代人才观演讲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当代人才观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拥有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才能保证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审视当代人才观。
当代人才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采取“优秀人不能被埋没”的观念,即通过努力让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越来越活跃,从而促进人才的积极发展。
当代人才观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优秀的人才不仅应该在专业技能上有所发展,还应该具备高素质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当代人才观强调非技术能力的学习,这不仅包括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管理、心理、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素质。
只有定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和培训,才能保证人才的多样化和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当代人才观中注重协作。
我们认为,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人才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团队合作可以集中每个人的优势,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团队合作有助于加强沟通和协调,了解彼此的需求和能力,并且可以分享资源,实现创新和互相促进。
第三点,当代人才观还注重信息时代的应用。
我们认为,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信息时代”,获得和利用信息已成为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代人才需要具备高效查找信息和精读吸收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当代人才观还应注重学习和发展。
我们认为,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应该为员工提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包括改进的培训计划、内部晋升和升职机会等。
对于个人来说,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
什么是人才观具体的简介
什么是人才观具体的简介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那么你对人才观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人才观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人才观的介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公司、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改革创新,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求才若渴”,不惜重金招才纳贤,并再三强调以人为本。
现在连电影《天下无贼》中也在说,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看,连贼头都知道市场的趋势,可见人才炙手可热的程度。
人才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论或者说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观和价值观,有的重学历,有的重品质,有的重经历,有的重实践能力,有的重相貌等等。
据中华词典查阅:人才是指品德才能兼优的人,有特长的人。
由此而知,“人才”中,品质是首要问题、是基础,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品质良好,做人诚实正直、心胸宽广、勤奋忠诚。
在此前提下,一个在其所在行业、所在领域、所在层次做出超乎一般人贡献、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才能称得上是“才”。
相反,一个拥有才华却品质低下的人,即使才华再出众,最终也会一事无成,比方说,如果把“才”用到贼头的身上,才能越高,破坏力就越大。
西方也有句话说: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
中西方的这些道理足以说明人们对品质的重视,优秀的品质是人们成才、成功的指航灯,是一个基本决定因素。
在我们了解了人才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后,出众的才能也应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我们也必须清楚,人才不是全才,更不是全能,不可能尽善尽美。
他们只是某一个行业、某一种职业、某一个公司的佼佼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只能找到适合做某项工作的人才,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全才。
所学的知识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是沧海之一粟。
所以,我们应以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扬长避短,挖掘其所具备的潜质。
人才的培养、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人才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良好的成长大环境。
柏俊才解读《先秦诸子学》: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培育
柏俊才教授解读《先秦诸子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培育2014年3月20日晚上7点,第四期桂子山国学论坛在一号楼1208教室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国学院博士生导师柏俊才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先秦诸子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培育》。
本次讲座由张三系教授主持,100余名师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聆听了讲座。
柏俊才教授首先分析了轴心时代的中国情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著名命题。
他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此时的中国礼崩乐坏,官学失废,士阶层悄然兴起。
士一般有自己的思想主张,依靠为诸侯们出谋划策将自己的理想付诸现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部激荡的纵横捭阖史。
他们积极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私学开始兴盛,于是先秦诸子学产生了。
接着柏教授旁征博引,从《荀子·非十二子》、《庄子·天下篇》、《史记·论六家旨要》、《七略》、《汉书·艺文志》等史料入手,分析了“诸子百家到底有多少家”这一论题。
他认为,我们所说的“诸子百家”很可能不是按照流派划分的,而是按照大致的诸子人数而得出的结论。
先秦诸子学并没有所谓的“百家”,而只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九家。
再次,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大繁荣时期,产生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术流派。
柏教授引经据典的向同学们介绍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思想和人物。
他指出,先秦各家流派还给我们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其中蕴藏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
最后,结合先秦诸子的理论,柏教授准确的帮同学们提炼重要典籍的核心思想精神,阐述了先秦诸子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修养的启示:一是读《论语》而得仁;二是读《孟子》而得义,三是读《荀子》领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四是读《老子》领悟科学辩证法,五是读《庄子》悟自由精神,六是读《墨子》知事事要躬行,七是读《韩非子》得直面人生,八是读《鬼谷子》体悟沟通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潘国仁
(18课时)
一、人才的本质与类别
• (一)先秦诸子及古代其他学者对人才
•
本质的论述
• 1、根据先天素质定人才
• 2、根据知识、能力定人才
• 3、根据思想品质定人才
• 4、根据职位高低定人才
• (二)当代人才学家对人才本质的看法 • 1、根据创造性、进步性与贡献大小定人 •才 • 2、根据是否杰出定人才
十、关于人才的流动
• (一)从人才西流和秦国的强盛看人才
•
流动的一般规律
• (二)我国当代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及其
•
重要意义
• 1、当代人才流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 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
• 2、当代人才流动是优化人才结构的需要
• 3、当代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和科学技术 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我国人才流动的性质及基本原则 • 1、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 • 2、合理性原则 •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原则 • 4、以动求稳的原则 • 5、鼓励与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 6、兼顾性原则
• (三)从“人才、马才与猴才”的争论
•
看人才的社会性与时代性
二、人才的社会作用
• (一)诸子百家论人才的社会作用 • 1、用人思想的转变 • 2、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作用 • 3、天子、国君、王者的作用 • 4、贤人、君子、士的社会作用 • 5、圣人、仁人、真人的作用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作用的基本
• (二)现代学者谈理想与成长 • 1、理想的内容、类型与层次 • 2、理想的特征及其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 • 作用
• (三)治学成才贵在立志 • 1、青年要有理想 • 2、志当存高远 • 3、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选择成才目标
五、道德修养与成才
• (一)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 1、道德的基本含义 • 2、道德素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 (二)先秦诸子论奸臣的识别办法和防
•
奸措施
• 1、荀子、韩非子论奸臣
• 2、奸臣惯用的八种手段
• 3、防奸措施
• (三)当代人才管理 • 1、人才管理原则 • 2、人才考察 • 3、先秦诸子关于人才考察和识别奸臣的 • 论述,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 (四)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与人才立法 • 1、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实现的 • 目标 • 2、改革的主要内容 • 3、加强人才的立法工作
• 2、先秦诸子论好学多思,学无止境
• (二)尊师重教与人才成长 • 1、师的地位、职责与作用 • 2、先秦诸子论求师与尊师 • 3、当代学者谈师承效应及求师艺术
• (三)治学有方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保证 • 1、先秦诸子谈治学有方与成才 • 2、现代人才学者谈治学方法与成才
七、关于人才的选拔
• (一)先秦诸子关于人才选拔的论述 • 1、不看尊卑、亲疏远近,只看实际能力 • 2、不论资排辈,主要根据贤能选拔 • 3、不记小过,不求全责备,看主流,看 • 大节 • 4、不能道听途说,对人才的“毁誉”应 • 调查研究,做出正确的评价
• (四)选拔人才的具体办法 • 1、考试 • 2、招聘 • 3、自荐 • 4、推荐 • 5、选举 • 6、任命
八、关于人才的使用
• (一)先秦诸子论人才的使用 • 1、察能授官 • 2、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 • 3、士不得兼官 • 4、君子不器 • 5、用人不疑 • 6、善用忠臣
• (二)当代人才使用原则 • 1、信任原则 • 2、适用原则 • 3、使用和培养并重原则 • 4、用当其愿原则
三、先秦诸子与当代学者对人 才规律的探讨
• (一)诸子百家谈到的几个成才规律 • 1、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 ——实至名归律 • 2、同声相求,同类相聚 • ——人才成团律 • 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人力与机遇结合律
• 4、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 ——度义因民成功律 • 5、深根固柢,大器晚成 • 6、孔子关于人才成功的几个命题
•
观点
• 1、人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3、人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 4、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知识和人才重要作用的论述
• (四)当代人才学家对人才作用的评价 • 1、推进社会的变革和新社会的诞生 • 2、推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逆境成才问题的探讨
• 1、逆境是如何出现的
• 2、“安贫乐道”才能善处逆境
• 3、逆境人才的几个主要特点
• ——实践性、独创性、坚定性和远见
•
卓识
• (三)现代人才学者谈人才成长规律 • 1、王氏成才规律 • 2、钟氏成才规律 • 3、叶氏成才规律
四、理想、志向与成才
• (一)先秦诸子论立志、治学与成才 • 1、孔子谈立志、治学与成才 • 2、志不强者智不达 • 3、善养吾浩然之气 • 4、荀子谈君子之志 • 5、《吕氏春秋》谈立大志、做“达士” • 6、儒生的共同奋斗目标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二)先秦诸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 (三)人才应具备的八种优良品德 • 1、人才品德结构 • 2、人才应具备的品德
• (四)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 1、道德修养的概念 • 2、当代青年道德修养的科学方法
六、教育与成才
• (一)“学而知之”是人才成长的根本
•
途径
• 1、诸子百家论学习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 (四)人才流动的方法及其措施 • 1、我国人才流动的方法 • 2、促进人才流动的基本措施 • 3、引进国外人才 • 4、国外人才流动的十种制度
• (五)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 • 1、我国人才市场的内涵、作用及其特点 • 2、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指导思想 • 和总体目标 • 3、努力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
• (三)用才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关于客人的问题 • 2、关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人才 • 成长进步的问题 • 3、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
• (四)先秦诸子的用才观对我们今天的
•
启示
• 1、关于“士不得兼官”思想的启示
• 2、关于“善用忠臣”的启示
九、关于人才的考察与管理
• (一)先秦诸子谈人才的考察 • 1、耳听、口问、考言、视声 • 2、视色、察情 • 3、观诚、观友 • 4、观隐 • 5、到群众和实践中了解观察 • 6、综合分析
• 5、不以言以貌取人,而应看实际能力和 • 思想品德 • 6、不计私仇,以大局为重
• (二)当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与原则 • 1、选拔人才的标准 • 2、选拔人才的原则
• (三)吸引、招致人才的条件 • 1、从以利招才到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 2、从以权位招才到破格选拔优秀人才 • 3、从以礼招才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4、为人才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