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实践
关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习科目多了,课程也难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如何以传授知识为载体真正培养出学习能力,如何有效地将“要我学”的被动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成为了更多教育工作者教学探索的主题。
其中分层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即认为优中差学生各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认为优等生只能是少数,多数是中等生和差等生。
他认为这种固定化的预想,是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观念。
它不仅遏制了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努力与创造精神,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学生身上而不去注意后进生的现象。
布鲁姆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没有学得会与学不会的区别,只有学得比较快和比较慢的区别。
所以我设想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下面就将我在分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如下:一.课下辅导以学优生为主。
要想课上充分发挥好45分钟,课下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今,学生主动问老师的现象已越来越少,学生被动,老师就只能主动。
我将班里学习成绩前20名为界,从中挑选了数学单科较弱的六名学生,让他们再自己挑选前20名中数学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1~2名组成一个小组。
这六组学生从周一到周六每天一组固定时间辅导。
这其中让学生自己挑选学伴,是为了避免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得意忘形,觉得只要自己学习好就够了,从而忽略了如何为人处事更好的团结同学。
每周虽只固定辅导一次,但布置的作业却是要求每天都要做的。
每次的作业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
在每周末对本周所学习的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目的是进一步熟悉课本,并把本周知识点做一个串联,加深对一周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附加题。
每天两道,一星期是12~14道题。
要求养成每天坚持的习惯。
不会的小组当天讨论,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层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服务,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初中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奥、复杂,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而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高效。
一、确定分层标准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确定不同的分层标准。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确定分层标准。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初中数学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高年级的知识点往往建立在低年级的知识点之上,如果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那么就需要将这些学生分在基础层。
2.会做题的情况。
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遇到复杂的问题就不会做,这些学生需要置于提高层,进行此类难度的训练。
3.自学能力。
有部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
这个例子可以把这样的学生分在拓展层,为他们提供更加深入的学习材料,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制定教学计划分层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难度比较高,分层教学需要将学生分成基于个人的小组,然后为他们提供单独的课程,以满足个人需求。
由于师生的比例不可避免的会有所不合适,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难度。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应该选择较为简单的题目,以帮助学生稳固基础;对于提高层和拓展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挑战学生的能力。
3.课程内容。
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基础层的学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层和拓展层的学生需要注重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是以单独的小班理念来制定自己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式,相对于整个群体的教学方式来讲,小班的教育课程更加个性化与差异化,更加精练明亮,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也逐渐开始实行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也逐渐被认为是更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那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是什么?1、适应学生需要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选项,满足其进步的需求。
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对于教师的教学也会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2、增加个性化培养在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学习速度和兴趣会有明显的差异。
分类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得更加出色。
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中学习数学,更容易引起他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速度。
3、提高教学效果1、注意教学目标的分层区别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习层次的教学目标的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这样为了高层次的学生而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比较清楚地达成,而低层次的学生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2、平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想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方式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避免因为层次的差异引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把握分层教学的优势时,也需要保证学生的思想平衡,以便更好地从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的乐趣。
3、注意教学的动态调整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存在着成长和变化,因此教学中动态调整是必要的。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变化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_3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发布时间:2023-02-28T07:27:40.40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10月19期作者:丘艳霞[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在小学教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丘艳霞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城东学校,广东梅州 514100摘要:小学数学课程在小学教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主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通过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虽然处于不同的层次,但都能得到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不断促进学生个人学习素养的提升,发展其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动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中,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原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推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科学性特点的学科,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探索能力、科学认知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这些技能。
对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要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科学的层级划分,通过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从而使所有小学生都能从中收获符合自己真实求知需求的数学知识,并借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1依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分层教学目标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想保障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落实差异性教学,全面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与生本理念的重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秉持分层原则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
一方面,教师需要走近学生群体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交流的方式了解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明确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目标,之后依据上述内容落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要求不仅要满足教学目标,还要保障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秉持推动学生发展的原则,实现不落下一个学生的义务教育要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以《 二元一次方程》 一课为例。 第一阶段 : 导人 课 题 。 根 据A、 B 、 C 不 同层 次 的 学 生 , 教 师 设 计 三 个 问 题 为 本 课 的 切 入 点 .问 题 的 内容 需 根 据 不 同层 次 学 生 的实 际 情 况 , 从 不 同 角度 彰显 课 堂 导 语 的全 面性 . 强 化 导 语 对 学 生 的 引 导 作用 。 第二阶段 : 教 师 提 炼 本 课 的知 识 点 , 以 问 题 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 并 让 学 生 采 用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方 式 学 习 本 课 。 分 组 :每 一 组 中A 类学生1 名, B 类学生2 名, C 类 学 生3 名. 全 班 共 分 成7 ( 8 ) 个小组 。 提炼知 识点 : 在 现实 生活 中 , 我 们 经 常 会 进 行 一 些 数 学 计算 , 如( 板书) : 某 超 市 在 同 一 时 间 以每 件 6 0 元 的 价 格 卖 出 了两件商 品 , 其 中第一 件盈利2 5 %, 第 二件亏损2 5 %, 那 么 总 的来说 。 超 市 卖 这 两 件 商 品 是 盈 利 还 是 亏 损 ? 我 们 前 面 学 过 解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而 在 这 个 例 子 中 同 时 出 现 了两 个 未 知 数 . 并且所含有 未知项都是一次方 , 这 就 是 二 元 一 次 方 程 。 下 面 我们进行解答。 第 三 阶段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这 一 阶 段 由学 生 自主 学 习 , 在 整 个 学 习过 程 中教 师 通 过 不 断地 引 导学 生 提 出 问题 并 为 学 生 解决问题 。 从 而构建互动课堂 , 有 利 于 提 高B、 C 类 学 生 的学 习 能力。 分析 : 通过上述示例可 见 , 其一 . 二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概 念 被 较繁琐 , 但思路清晰 , 学 生 易 理 解 。 从 学 生 的 反 馈 情 况来 看 , 效果较理想 。 因此 . 我 认 为解 题 方 法 不 一 定 是 越 简单 越 好 。 而 是学生越容易理解越 好。 四、 培养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 。 多举 与 生 活 相 关 的例 题 激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从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引言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结合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探讨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分层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 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强调,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进行分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
分层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1. 学生分层(1)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2)对A层次学生,重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B层次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对C层次学生,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分层(1)针对A层次学生,选择难度较大、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针对B层次学生,选择难度适中、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针对C层次学生,选择基础性、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和习题,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分层(1)针对A层次学生,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B层次学生,采用讲授式、讨论式教学,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针对C层次学生,采用辅导式、示范式教学,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分层教学作为当下新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分组教学。
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在事后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运用;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数学对学生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同时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不同的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最终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也会不尽相同。
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模式,不考虑学生个人的真实情况和内心情感,也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差异。
这不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解决差异性所带来的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拉大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至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情感。
因此,老师要充分地将分层教学应用到自身的课堂当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现状分层教学的概念比较成熟,分层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分门别类,从而有区别地对待,制定相关的学习规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分层教学却无法真正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真正教学会导致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攀比,甚至是抵触,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自信,盲目自大甚至会变得目中无人,而基础过差,学习不好的学生则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自卑,变得害怕。
久而久之,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别会逐渐显现,且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难以挽回,这便无法充分地发挥教学应有的效果。
其次,分层教学不能在实际情况中真正发挥作用,甚至会导致学生之间差距的增大。
最后,分层教学缺乏有效的统一大纲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完全依靠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摸索,这便会大大降低其原有的价值,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
同时,因教师自身能力有限,经验也会受到时代的约束和限制,这便容易导致在实际运用中最终的结果与理想大相径庭,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情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对数学认识的初步阶段,注重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实施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和原理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按照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不同的层次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原理是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和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上取得进步。
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一)诊断和评估。
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以及兴趣爱好等。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从而准确地确定学生的层次。
(二)制定分层教学计划。
根据诊断和评估的结果,教师可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对于低层次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解释,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三)差异化的教学活动。
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分层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价(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实践探索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生高考的必考科目,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质量息息相关。
同样的高质量教育仍然会出现成绩优先的学生与成绩较弱的学生,针对学生学习效率不等的现象,教育局对高中数学课堂中分组分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分组教学实践探索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分组分层、教学实践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现代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普遍希望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应当积极的克服困难,认真提出教改方法,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
根据分层分组教学进行实践,尽量保持班级学生进步的相对同步性,认真探究每个学生的学习弱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梳理教学方法,分层分组教学每个老师在数学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学习效率也各不相同。
老师不能盲目的只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如传统的知识讲授模式,长期以来不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也会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低落。
老师应当积极梳理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掌握学生喜爱的方式,并且要考虑到教学方法是否高效,以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有效掌握数学知识难易程度教学的重点,合理安排数学难易知识点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抓住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课堂中简单的数学知识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教学,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和重点都放在题型较难得知识点上,在题型较难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们对数学难点进行加以理解与学习,给学生们采用名师视频教学、课堂题型专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分组教学,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最高效率的接受知识。
例如,老师在高一必修第一册的课本中讲授《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时,老师首先要把握课堂的时间,合理安排一堂课的学习节奏,用简短的时间以及话语让学生们认识到相等关系和不相等关系。
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问
( ) 下
2 o ・ 093
数学教 学中实施“ 分层教 学” 的实践探 索
徐 忠尧
( 盐城 大丰 高级 中学
【 要】 摘 数学是给 予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最基本知识 与技
能的一 门学科 , 传统 的教学方式 已不符合现代的教 学思想。 本文通过 认识 ” 分层教 学 ” 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分析 了传统数 学教 学中 的 问题 , 结合 ”分层教 学 n 在数 学教 学中的 实践论述 了 ” 分层教 学 ” 替代传统教 学的必然趋势 ,以及在 实施过程 中需要根 据实际情 况使 ” 分层教学 ” 一步步完善 。
—
3 分层教学 ” ” 的具体实施 31 . 教学 目标的分层: 长远 目标是给班级学生大多数学习提出要 求和需要达到的水平 。这与学生的学习能力 、 学习习惯、 学习意志有 关, 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方能形成 。 近期 目标是在每一单元教学前对学 生的水平进行测试后形成 的, 在几周内或期 中、 期末考试来达到。长 远 目标与近期 目标相互结合 , 形成具体 的层次 , 对暂时落后 的学生 。 要鼓励层层递进 。 3 课堂教学的分层 :1 . 2 ( )学习要求的分层 对不同层次 的学生 。 在每节课教学时, 出不 同的要求 , 提 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这节内容应该 掌握哪些知识, 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 并努力去达到各 自 要求 。 2课 () 堂设问的分层 在针对本节知识的提问时分层对待 , 对基 础层次的学 生提出比较基础的问题 , 鼓励此类学生 大胆提 出、 回答问题。对 中等 层次学生 , 可提 出较灵活的问题 , 以锻炼 思维 , 固基础 。对优层学 巩 生 , 出需要经过认真思考才可解答 的问题 , 提 鼓励相互 间的探讨 , 培 养协同合作的意识 , 展示各 自个性的思维 。 3作业布置 的分层 作业 () 量基本一致 , 内容有所不同 , 但 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 次做基础训 练题 , 中等层次 以基础训练题为主 , 少量 略有 提高的题 目为辅 , 于 对 优层学生则需要完成基础 、 灵活、 综合性题 目。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 不到完成作业 的压力 , 又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4 辅导分层 优层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 自觉去发现、 探索 。 中等层次 学生适当点拨后 , 让其思考并讨 论。 基础层次学生进行耐性细致 的辅 导和讲 解 , 树立他们 的信心。 33考核测验的分层 : - 在测验试题 中调整好 基础性题 目、 灵活性 题 目的比例 , 设置一定数量的选做题 , 使各个层次学生均可在测试 中 取得相近的分数 , 这样既不打击基础学生 的自信心 , 又可提高各层学
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分层施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其有效地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看,分层教学着重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因素对于教学计划所产生的影响.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开展策略引言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并给予了学生更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可能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比从前更上一层楼,从而更有效率地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计划。
一、合理分层学生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基础素质大不相同。
尤其是学生之间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学习能力还有很大差异,所以如果一刀切教学,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教师教学中,为保障学生学习有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水平、数学思维、理解能力,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需要做好学生情况分析,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使用针对性、差异化的方式教学。
课堂上,充分结合学生优缺点,制定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层次化教学目标。
有了这样的铺垫,后续的层次化教育才能够有效推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期间,学困生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素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班级中的优等生,需要教师提供有足够难度的挑战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实施分层教学,应留意的是,分层学生,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有所收获与进步以后,教师第一时间对分层状况进行调整。
课堂上,教师需要动态把握学生进步情况与学习状况,主动、科学引导学生,持续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二、课程分层,优化教学基础课程教学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以往的教学,教师过于注重统一性,没有很好地优化教学,导致学生的能力差距较大。
因此,在课程当中融入分层教学法来优化教学,进行课程分层势在必行。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研究背景指出,传统的统一授课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课堂上感到无聊和浪费时间。
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模式有望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有限等问题。
研究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望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探讨在中职教育中采用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提升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有必要探索更适合中职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绩表现。
通过实践探索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研究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对促进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教育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一、引言数学是一门让学生采取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分层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并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和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根据其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然后为每个分组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1.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
例如,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
2.分组。
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般来说,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分组原则是使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最小化。
3.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直观、具体的物质形象辅助教学,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对于中层次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反思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性的课堂活动,通过创设复杂的问题和研究性的任务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4.教学评价。
针对分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价、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实践经验和效果1.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在合适的层次中学习数学,其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通过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高层次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拓展性学习机会,低层次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巩固和复习机会。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我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讨分层教学的成果。
二、分层教学实践过程1. 分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2)根据摸底测试结果,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优秀)、B层(中等)、C层(后进)。
(3)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分层教学实施过程(1)A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主。
教师通过引入趣味性、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B层教学: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为主。
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布置适量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C层教学:以辅导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教师通过耐心讲解、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层教学评价(1)定期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分层教学的效果。
(2)教师根据分层测试结果,调整分层教学策略。
(3)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
三、分层教学实践成果1. 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在各个层次的学习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A层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B层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2.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分层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得到关注和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参与,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了课堂氛围。
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和探讨
一 、 中学数学 分层教 学的重 要性
层 教育 中 ,要 根 据对 学生 的分层 ,提 出不 同 的预 习 问题 和 计划 ,例
(一 )中学数 学分层 教学 有利 于学生 个 性化 的发展
如 ,针 对学 习能力 不 同的 学 生 提 出难 度 不 同 的 问题 ,对 于 学 习 能
每个学 生都是 一个 独 立 的 个体 ,都 有 自己 的知 识 背 景 、性 格 力 好 的学生 ,预 习 问题 要 有 一定 的探 索 性 ;而 对 于学 习能 力 较 差
’ 于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每个 学生都 有 自己 的个 性 ,他们 的能 力也 各 组分 别有 高 中低三 个不 同层次 的学 生 ,每个 学 习小 组 中 由高 层 次
数 不相同,因此只有根据他们之间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 的学生任组长,其在课下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学 习、讨论 等。这样
, ,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这种高要求可 题或者 是拓 展类 习题 的学 习 ;B类 学生 学 习能力 中等 ,能够独 立解
l 以促进教师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教 决大多数学 问题 ,这类学生在分层训练中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
敏 师更加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综合性题 目的训练 ;而 C类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其在分
I 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分为 A、B、C三个类型,对三个类型的学生教学 教师要注意分层来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对于优等生,评价以警
I 的难度从 A到 c依次递减。当然 ,在对学生分组的过程 中,要注 醒、提高类 的语 言为主 ,督促他们再接再厉;对于 中等层次的学
l 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 ,减少分层教学对于学生带来 的负面影响。 生,评价主要是以鼓励为主,保持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而对学 习相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作为数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制定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1.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分层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
比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较难的作业题目,以挑战他们的能力;对于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作业题目,以帮助他们温故知新,提高自信心。
2.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层除了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层。
比如,对于喜欢计算题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涉及计算的作业题目;对于喜欢几何题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几何相关的作业题目。
3.定期反馈分层效果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时,教师应该定期对分层效果进行反馈。
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阅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分层策略,使分层教学更加有效。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优势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学生在合适难度的作业中挑战自己,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个性化学习通过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得到更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3.提高教学效率三、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不足1.分层难度设置不合理有些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时,难度设置不合理,导致一些学生无法完成作业。
这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减弱分层教学的效果。
2.分层教学过程缺乏监管有些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监管,导致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得不到及时帮助和指导,影响分层教学的效果。
3.学生反馈不及时有些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时,对作业和学习情况的反馈不及时,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调整分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一、分层教学概述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按照学生的水平,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分层教学的实施可以在多种方式下进行。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层。
这种方法在教师们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练习时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高、中、低。
高层次的学生被给予更具挑战性的练习,中层次的学生被给予具有适度难度的练习,而低层次的学生被给予更简单的练习。
二、我的实践在我的初中数学班级中,我实施了作业分层教学方法。
我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都由不同的学习层次组成。
通过作业分层,我以更有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我的作业分层教学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1. 利用课堂中已有的提升训练或练习册,将繁琐、难度较低的部分剔除出来,形成不同难度的适宜学生的不同层次练习册。
2. 在充分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当然也是经过了我周密的评估后,将班里的学生依据基础差异和考试成绩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
3. 每周,我会按层次给出不同的作业任务清单,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绿色表示难度级别较低的,黄色表示难度级别适中的,红色表示难度级别较高的)。
4. 每个层次的作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和难度等级,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有效学习。
但同时,难度级别较低的学生也可以逐渐接触更具挑战性的作业,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5. 鼓励每个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某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不能达到预期,我会与该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和关心。
三、实践经验总结1. 适应学生的需要:在此方法中,学生有了选择,学生也开始突显出自己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分组和分层的方法,我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弱点,以及享受让自己挑战性的作业。
2. 易于管理:分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管理大量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此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广受家长关注的一大民生问题。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思维也正不断得到开发。
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当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等,将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惠民县何坊街道中心小学自新学校启用以来就把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合作学习作为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各学科开始了探索和实践。
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的有关思考做一下梳理: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1.缺乏数学老师的有效指导。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扮演主角,突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选择不参与的态度;还有部分数学老师,过高估计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并未给予详细的指导,只是简单提出了一些指导要求。
这种缺乏数学老师有效指导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很难找到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没有老师的引导,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很难学习到有效的数学知识。
2.合作小组没有科学性的规划。
学生的合作学习想要取得一定的质量和效率,离不开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
合作则离不开相互协调,因此,要想保住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就得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的规划。
但是据笔者目前查阅资料的情况来看,很少有数学老师对这一点加以重视,大部分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规划都是采取就近原则,即数学老师安排坐在一起的同学组成一个组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分配下的小组,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3.数学老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足。
据笔者调查发现,有部分小学老师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就在课堂上滥用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在什么教学环境下,都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和了解,这是对合作学习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问题。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实施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地分层备课、分层讲课、分层训练及分层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为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一、分层教学思想溯源分层教学的思想,至少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孔子的这个观点,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教学方式.在欧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指的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依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达到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通俗地讲,分层教学就是分层而不分班,让学优生拔尖,中等生进步,学困生赶上.二、分层教学法的优势1.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统一施教和个体差异两者之间的矛盾.这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为学困生提供了“低起点”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后来赶上.教学活动按照层次化的结构,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相应的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显而易见,这种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释放学习主动权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必然要将数学知识一分为三,甚至一分为几,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分析与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3.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对课堂内容实行分层,中档题会设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中档题是联系三个层次的纽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设计高难度题目时,应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出发,巧妙地安排,把握好点拨的时机,务求第一层学生听得懂,第二层学生有所得,第三层学生思维提升.这两类题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的创造性及灵活性,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1.尊重差异,进行学生分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通常情况下,对新生进行分层,会以其入学成绩作为依据;对其他学生进行分层,则主要按照上个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各项考试成绩来划分,并且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评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意志、品质以及能力等项目.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通过教师观察来确定,也可以采用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事先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和家长的顾虑,使他们了解分层教学法的优点,明白每一层次的设计都是因人而设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全班学生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比较合适.第一层为学优生,表现为数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第二层为中等生,表现为数学基础中等,思维能力较好;第三层为学困生,表现为数学基础较弱,思维能力一般.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三个层次中的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会根据各项测试和考核的表现,重新调整学生在各个层次的分布.第一层的学生会为自己处于第一梯队而感到光荣,同时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不继续努力将会被其他同学赶超而落入后两层;而第二、三层的学生会以第一层为目标,加倍努力,提升学习成绩.这样,会使各层次学生形成了竞争、激励的关系.2.因材施教,进行内容分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要以上述学生分层为基础,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分层设疑、分层提问的原则,力求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号入座”.解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主要手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学困生强化基础,中等生有所提高,学优生充分发展”的目标出发,找准切入点,为第一层学生设计难度较大的题目,为第二层学生设计难度适中的题目,为第三层学生设计难度较低的题目.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知识后,要求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法则,掌握“am·an=am+n(m、n是正整数)”的运算公式,并做以下题目:(1)a6·a4;(2)-b6·b3;(3)c5·c()=c8;(4)(-5)6×(-5)5;(5)改错:y3·y5=x15;(6)。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讨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讨摘要: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开发,这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统一,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高。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分层教学前言:由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教师仍然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由于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显著提升。
因此,如果将分层教学法有效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后补习等环节,都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全面、及时的了解。
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使用随堂小测的方式来第一时间掌握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学习反馈,利用课后时间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约谈,或者以家访的方式,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定期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况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等。
只有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制定好相关的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等。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基础情况进行分析,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其次,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特点,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及时整理、记录和更新他们的学习信息,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司创军
来源:《大众科学·下旬》2019年第01期
摘要:通过观察相关的教学实际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教学成绩不是由学生或教师唯一决定的,而是由多种元素共同影响的。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是影响教学成绩的重要因素,课堂的教学形式要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抉择。
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不同要求,从而增强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以初中数学作为教学的研究对象,来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十分强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系统性、联系性,这就需要在教学时要严格按照该原则进行教学。
如果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坚固,对于后面学习的知识也会难以接受。
而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十分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实施分层教学方法,来使所有学生都有交流数学活动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活动。
因此,分层教学法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是改变统一教学模式的新型方法,实现了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的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备课要分层
在备课阶段,要严格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会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优、中、差。
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于中等的学生来说,在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具有优良的数学素质;而对于差等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其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基础解决课本习题就可以。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时,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就需要掌握平行線性质的具体推导过程,并可以将此性质延伸到多图形在一起时的情况,如何解决平行线的问题,要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平行线的相关问题,并且可以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而对于差等层次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可以根据平行线的相关性质进行进行简单地计算就可以了。
因此,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授课要分层
分层授课就是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备课方案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该过程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教学能力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将每个知识点都传递给学生。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多层次的教学。
比如,对于简单易懂的问题,教师可以向中等或是差等的学生提问,而对于一些高层次的问题、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具有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问。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要求学生可以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好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其中具体的限制因素;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回答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对于差等层次的学生来说,只需要理解函数的相关概念,并根据概念解决课本上的习题。
三、指导方法要分层
教学是一个将教师所知道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获取的过程。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学生获取知识的心情以及过程。
比如,有些学生学习知识时,会很轻松,作业不仅做的好,而且很快,使得自身的学习成绩很好。
而有的学生不仅学习起来很慢,而且会很痛苦,感觉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使得自身的成绩不理想。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提出不同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目标方面。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要合理科学。
在科学分配自身的学习时间同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再如,在培养学生方面。
教师要允许不同学生出现不同的表现,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适当地鼓励学生,而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而伤害学生。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以及缺点。
分层教学法融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营造学习氛围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实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加高效的方法服务学生,使其提高相应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莫小凤. 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徐恩从.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A].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