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大赛试题-公交站台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设计竞赛

赛题

(公交车站台结构荷重比)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赛题名称:公交车站台结构荷重比

1.竞赛模型

竞赛模型为公交车站台结构,采用白色卡纸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但应满足规定的尺寸范围。参赛选手设计制作的模型包括顶盖结构、顶盖与支撑结构连接节点、支撑结构及底座等四部分。图1给出了几种示意性结构形式。

图1几种常见的公交站台结构

2.模型要求

顶盖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平面及各种曲面),支撑体系形式也不做限制,力求新颖。设计功能要求:

1.顶盖所覆盖的投影面积为1000mm×320m;

2.顶盖下有效空间高度:500mm;

3.竖向设置的广告牌面积不小于300,000mm2;

4. 顶盖应能承受模拟的雨雪荷载(使用砝码模拟加载)及模拟风荷载(使用鼓风机加载);

5. 支撑结构应能承受模拟水平集中力作用(使用弹簧秤加载);

6. 支撑结构与顶盖结构可以分体设置,也可设计成整体式。参赛队员需自行制作底座(一种示意图见图2所示,套筒可竖直,也可倾斜),底座底部面积(供固定整个结构使用)不小于100mm×100mm。支撑体系需能套入底座中。固定整个结构用的钢板见图3所示。钢板上开孔直径为35mm,孔中心间距为70mm(两个方向间距相等),最外侧孔中心到钢板边缘的距离为:长边方向115mm,短边方向110mm。

图2底座示意图图3 打孔钢板示意图

3.加荷方式

竞赛组织方提供的加载工具包括:砝码若干(重量可选50g/个、100 g/个、200 g/个、500 g/个、1kg/个、2kg/个)、鼓风机(风速可调)、弹簧秤。砝码须在指定加载点(共计6个)加载,加载点位置见图4所示。

图4 竖向荷载加载点位置

鼓风机出风口对准顶盖中部,风速可逐级调节。水平集中力加载位置在距底座高380mm处,须在顺道路、垂直道路方向加载。

4.模型制作材料

模型制作材料为230 克巴西白卡纸、蜡线、白胶。不得使用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一经查实,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

5.模型安装、加载及测试步骤

5.1赛前准备

1. 模型称重,测量尺寸:将制作好的模型(包括顶盖、顶盖与支撑结构的连接节点、支撑结构、底座)承重(精度为1g),作为考核模型重量的依据。测量尺寸包括:有效使用高度、顶盖覆盖面积、广告牌面积(长度测量精度1mm)。

2. 得到入场指令后,迅速将模型固定到钢板上,调整好标定测量仪器,并将鼓风机出风口对准顶盖竖向中心高度(距风口与顶盖中心距离1m),准备进行加载。

3. 以上过程由各队自行完成,赛会人员负责监督、标定测量仪器和记录。如在此过程中出现模型损坏,则视为加载结束。

5.2 加载及测试步骤

1. 水平集中力模拟加载

1)参赛队代表进行1分钟陈述,之后评委提问1分钟。

2)参赛队选派一名选手进行加载(比赛过程中不能变更),每组模型最多施加3个等级的荷载(以弹簧秤读数表示)。水平集中力加载点位于高于底座底部380mm处,加载方向包括顺道路方向及垂直道路方向。参赛队应在30s内确定下一级施加荷载的方案,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结构构件、节点破坏或完成3级加载(参赛队也可放弃本项后续加载)。每级荷载持荷时间为15s。

2. 雨雪荷载模拟加载

1)参赛队代表进行1分钟陈述,之后评委提问1分钟。

2)参赛队选派一名选手进行加载(比赛过程中不能变更),每组模型最多施加3个等级的荷载,每级荷载重量由参赛选手自行确定。施加第1级荷载时,加载队员在每个指定加载点上挂砝码一个。参赛队应在30s内确定下一级施加荷载的方案,将选定砝码挂于前一级砝码上,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结构构件、节点破坏或完成3级加载(参赛队也可放弃本项后续加载)。每级荷载持荷时间为15s。

3. 风荷载模拟加载

1)参赛队代表进行1分钟陈述,之后评委提问1分钟。

2)参赛队选派一名选手进行加载(比赛过程中不能变更),每组模型最多施加3个等级的荷载(以鼓风机档位表示)。鼓风机出风方向垂直于道路方向。参赛队应在30s 内确定下一级施加荷载的方案,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结构构件、节点破坏或完成3级加载(参赛队也可放弃本项后续加载)。每级荷载持荷时间为15s 。

如在以上过程中出现模型损坏,则视为加载结束,参赛组的最大承载力取上一级荷载值。若施加完第3级荷载比赛模型仍未损坏,则参赛组的最大承载力取第3级荷载值。

6. 评分标准

(一)结构评分按总分100分计算,其中包括:

A. 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 15% (共15分)

B. 现场表现 15% (共15分)

C. 结构重量 30% (共30分)

D. 结构荷重比 40% (共40分)

(二)评分细则:

A . 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 (共15分)

a .结构合理性与创新性 共10分

b .模型制作美观性 共5分

B .现场表现 (共15分)

a .赛前陈述 共5分

b .赛中答辩 共10分

C .结构重量 (共30分)

在所有竞赛有成绩的模型中(至少第1级荷载作用下模型不破坏),质量最轻者得30分,最重者得5分,其余队模型的重量分数S 1按下式计算:

525S min

max 1max 1+⨯--=M M M M 式中:M min 为重量最轻者的质量,;M max 为重量最重者的质量;M 1为所考察模型的质量,单位g 。本项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D .结构荷重比 (共40分)

所谓荷重比即结构承受的最大荷载与结构本身的重量的比值。在所有竞赛有成绩的模型中,荷重比最大者得40分,最小者得10分,其余各队模型的荷重比分数S 2按下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