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特点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HMSN),是一组最常见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Charcot、Marie及Tooth于1886年首先报道。
其临床特征为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进行性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萎缩、轻到中度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高弓足。
CMT患病率约为 40/10万,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CM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CMT)和X连锁遗传(CMTX)。
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 NCV减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8m>38m/s),神经活检示轴索变性,而极少有脱髓鞘改变。
【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1.肌无力和肌萎缩发生的时间、受累范围、顺序和进展速度,对生活工作和体育运动的影响。
2.感觉障碍的部位和程度。
3.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4.有无复视、视力下降、眼球震颤、耳聋、声音嘶哑、行走不稳等其他症状。
5.家族成员中有无类似患者或高弓足者。
(二)体格检查要点1.肌无力和肌萎缩足部、小腿肌肉和大腿下1/3肌肉无力和萎缩,形成“鹤腿”或倒置的酒瓶样畸形。
后期手部出现骨间肌和大小鱼际肌无力和萎缩,出现爪型手或猿手畸形,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以上。
2.腱反射改变受累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通常消失,半数患者四肢腱反射均消失。
4.感觉障碍可有手套-袜子型分布区域内痛觉、温觉和振动觉减退。
5.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营养障碍体征,部分病例可在皮下触摸到粗大的神经干。
6.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7.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外肌麻痹、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肢体震颤等体征。
(三)门诊资料分析1.血液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腓骨肌萎缩症相关致病基因初步研究
腓骨肌萎缩症相关致病基因初步研究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 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
根据神经病理生理特征,遗传方式可分为脱髓鞘型(CMT1),轴突型(CMT2)和特异性中间型周围神经病(DI-CM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MT1(AR-CMT1,又称CMT4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健反射减弱或消失、轻到中度远端感觉减退等[1]。
腓骨肌萎缩症临床和遗传学异质性很广泛,其发病率约为1/2500,是最常见且重要的一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
据报道,约40多个致病基因,部分CMT遗传位点被定位,致病基因被克隆使准确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疾病预后和遗传咨询信息。
本文根据文章报道对几种主要亚型作简要叙述。
1.CMT1型CMT1A占CMTl的70%~80%,致病基因为pmp22,定位于17p11.2;CMT1B占CMT1的5%~10%,与定位于lq22的MPZ基因突变有关;CMT1C占CMTl的l%~2%,与定位于16p13.1-p12.3的LITAF(SIMPLE)基困突变有关;CMT1D在CMT1中不到2%,与定位于lOq21.1-q22.1的EGR2基因突变有关;CMT1E在CMT1中不到5%,与PMP22基因点突变有关;CMT1F/ CMT2E在CMT1中不到5%,与因定位于8p21的NEFL基因突变有关。
临床表现多见起始于下肌远端的无力萎缩,伴感觉缺失,可累及上肢,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小腿肌肉明显萎缩,呈“鹤腿样”表现[2]。
2.CMT2型CMT2A1与定位于1p36的KIFlB基因突变相关;CMT2A2在CMT2中占20%以上,是目前最常见的CMT2亚型,与定位于1p36.2的MFN2基因突变相关;CMT2B与RAB7A基因突变相关;CMT2D可能是GARS基因突变导致;CMT2I/2J型和MPZ突变的家系;CMT2F与HSP27/HSPB1突变相关,CMTL与HSP22/HSPB8,Benndorf等研究表明HSP22与HSP27存在相互作用;AR-CMT2A与LMNA基因相关;临床症状与CMTl相比,运动系统受累较感觉系统更明显。
腓骨肌萎缩症临床表现_基因分型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R AD AR AD AR AR AR AR AR AR AR AR AR AR XD or XR XR XR XR XR AD AD AD AR AR AR
PMP22 MPZ / P0 LITAF / SIMPLE
EGR2 PMP22 NEFL MFN2 KIF1B RAB7 未知 GARS NEFL HSP27 未知 未知 MPZ / P0 GDAP1 HSP22 GDAP1 MTMR2 SBF2 KIAA1985 NDRG1 EGR2 periaxin 未知 FGD4 FIG4 CX32 / GJB1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DNM2 YARS LMNA MED25 GDAP1
突变频率 CMT1 总数的 60% ~ 90%
≤CMT1 总数的 5% < CMT1 总数的 1% < CMT1 总数的 1% 仅 1 个日本家系报道 CMT2 总数的 20%
< CMT2 总数的 2%
CMT2 总数的 5%
CMT 总数的 7% - 12%
合体以保持髓鞘的稳定,在 CMT1 患者中 PMP22 / MPZ 的比 例升高,破坏了髓鞘的稳定性[6]。MPZ 编码周围神经髓磷脂 的主要结构蛋白即髓鞘蛋白 0 蛋白,突变可影响 MPZ 蛋白的 所有成分,导致 髓 磷 脂 附 着 减 少 以 及 突 变 蛋 白 分 布 异 常[7]。 影响黏附功能的突变可导致严重早期发病的神经病,而影响 信号传导功能的突变则与较轻的晚发神经病相关。而 EGR2 是雪旺氏细胞的转录调控因子,它结合在 DNA 的特定区域 调节基因的活动,可以作用于与构成髓鞘相关的几个基因调 节 PMP22、MPZ 和 CX32 等髓鞘蛋 白 的 合 成[8]。CX32 的 周
第八组:腓骨肌萎缩症1A型
腓骨肌萎缩症1A型(PMP22突变或重复)常染色体显性原理遗传异质性基因剂量DNA重复序列之间重组主要的表型特征发病年龄:儿童期到成年期进行性远端无力远端肌肉消瘦反射减弱历史及病理表现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一个18岁名叫J.T的女子发现,她的体力、耐力和跑步、走路的力气都在持续下降。
主诉:由于寒冷导致腿经常痉挛,近来难以跨过物体和爬楼梯。
她没有病史或者以前得过相关炎症,比如,肌痛、发烧或盗汗。
她的其他家庭成员也没有相似的问题或神经肌肉性失常。
检查显示,J.T很瘦、小腿萎缩、踝关节屈伸轻度无力、膝盖反射消失、膝盖骨反射下降,当她走路时脚下垂,腓侧神经肥大。
她踮脚走路有困难,也不能用脚后跟走路。
她其他方面检查结果正常。
作为她的诊断的一部分,神经科医生做了几项测试,其中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测(NCVs),J.T.的NCVs检测结果是不正常的。
她的NVCs中位数为25m/s(正常值>43m/sec)。
之后进行的神经活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环形髓鞘脱失现象、髓鞘肥大(神经纤维被过多的施万细胞包裹)并且没有炎症迹象。
神经科医生解释说,这些结果都有力指出这可能是诸如CMT1的脱髓鞘性神经病变。
CMT1又被称为1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这名神经科医生认为CMT1最有可能的病因是外周髓鞘蛋白基因22(PMP22)的复制,因此他下医嘱要求对这一复制进行检测,而检测结果证实J.T得CMT1的原因正是PMP22等位基因的复制。
背景病因及发病率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类具有遗传异质性的遗传性神经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运动感觉多发性神经病变。
可以根据遗传模式,神经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的不同,将CMT进行分类。
按照定义,CMT1是常染色体显性脱髓鞘神经病;它的发病率约为100,000个人中有15个人得病,并具有遗传异质性。
CMT1A,占CMT1的70%-80%,由在17号染色体的PMP22基因重复使得PMP22基因剂量的增加导致。
从头复制导致了20%-30%的CMT1A发病,这其中,超过90%的病例在男性减数分裂中产生。
腓骨肌萎缩症2型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12月第6卷第12期腓骨肌萎缩症2型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肖智权张付峰唐北沙【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遗传;定位【中图分类号】R7464【文献标识码】ChmJNe哪塑!虫旦塑!!坐塑!墅!!,∑!】!,型!.!!克隆A【文章编号】1671—8925(2007)12—1282一004R嘴曲rchprogre端inmole哪Jaogen硝cs0fCharcot—Marie一‰thd缸吩蛐type2丑,A0丑;一q蝴,zHANcFu_,en岛TANGBei_3hDep讲铆Wm《New。
jo甜,xi田哪nHosp碱,cen|池s0讲hU毗eniq,ch吼擎}m410∞8,ch诵日【Keywords】c11arcot—M撕e—Toolhdisease;h山en切nce;Localizalion,c1011e腓骨肌萎缩症犯harc00Marie—T00thdisease,CMT)是类最常见的遗传胜周围神经病之一,发病率为1,2500。
主要呈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doIninaIlt,AD)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fautosomalrecessive,AR)及连锁品性fX—linkeddominant,xD)或隐性遗传(x—liⅡk耐wcessnq,xR)。
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近几年对cMT2型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相继克隆r多个基凶并不断发现新的致病基凼r表n。
一、临床表现和病理cMT2型通常在成年发病.少数在20岁之前发病.表现为双下肢缓慢进行性的肌萎缩及肌无力,典型者呈“鹤腿”样政变,有的累及双卜肢远端,伴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有肢体远端感觉障碍.部分有弓形足、马蹄内翻足等畸形.常有家族史.缓慢进展.致残率商,但其发病率比CMTl捌低,部位和症状与1型柑似,但是程度较轻,轴索型CMT患者的特点是复合动作电位犯MAP)降低而神经传导速度(NCv)正常或轻度降低病理表现为轴索变性,无脱髓鞘及“洋葱头”样改变。
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1A型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1999年第2期--------------------------------------------------------------------------------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1A型研究进展笪宇威沈定国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病,CMT),亦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HMSN),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1/2 500~1/10 000之间[1,2]。
其中CMT1是最常见的亚型,其临床特点为:对称性肢体远端肌肉萎缩,慢性进行性力弱及弓形足畸形;电生理特征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组织化学可见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减少,节段性脱髓鞘和髓鞘再生,形成典型的“洋葱球”结构。
连锁分析证明CMT1是遗传异质性疾病,至少有4个位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MT1A、CMT1B和X连锁的显性CMTX。
他们分别定位于17p11.2、1q21.3-23和Xq13,此外,CMT1C尚未定位。
CMT1A是CMT1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就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基因序列重复片段的发现1989年,Raeymaekers等[3]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将CMT1A的基因定位于17p11.2。
随后于1991年Lupski等[4]发现在6个大French-Acadian CMT1A家系和1个Ashkenazi犹太人CMT1A家系中,每个受累个体在17p11.2内部存在大的DNA片段的重复(重复是指染色体DNA中某一区段或基因出现双倍拷贝的现象),重复大小约为 1.5百万碱基(megabase,Mb),其两翼有长约17~29千碱基(kilobase Kb)的REP重复序列。
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突变分析
・3324・生堡医堂盘查!Q塑生!!旦!!旦箜!!鲞箜堡!翅盟趟丛型』垦!i些:旦!!!里蛙!丝:!Q塑:!!!:!!:塑!:塑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突变分析张如旭付敏资晓宏李小波张付峰夏昆潘乾胡正茂唐北沙.神经遗传病【摘要】目的分析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的突变情况,建立快速、有效和经济的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9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MT2先证者和26个散发CMT2病例共35例患者进行MFN2基因编码区1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Ⅸ的突变检测。
结果在35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中共榆测到3种MFN2基因序列变异:C.281G—A,e.395G—A和c.408A—T,其中C.395G—A(C132T)为首次报道的致病突变,C.281G—A(R94Q)为已知致病热点突变,C.408A—T(V136V)为单核苷酸多态。
DHPLC突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
结论首次在国内应用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对MFN2基}i{进行突变检测,发现2个致病突变和1个单核苗:酸多念。
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法町准确有效地用于大规模MFN2基因突变筛查。
【关键词J复科.马里一图斯病;线粒体融合蛋白2;高效液相色谱;突变MutationanalysisofMFN2geneinChinesepatientswithCharcot-Marie-ToothdiseasezHANGRu—xu’.FUMin,ZIXiao—hong.L|Xiao-bo。
ZHANGFu-,eng。
XIAKun。
PANQian,HUZheng—mj∞.TANGBei-shn‘Oepanm£ntofNeurology,死蒯XiangyaHospital,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DDl3.ChinaCorrespondingaut胁r:ZHANGRu-xu.Email:rl“ll,.zhang@yahoo.eorll.m【Abstract】0bjectiveToanalyzeM脱genemutationinChinesepatientsCharcot—Marie—Toothdisease(CMT)andtoestabli,,haquickandeffectivediagnosticmethod.MethotisThrough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combinedwithDNAsequencing,MFN2genemutationanalysisWascarriedoutin35ChineseCMT2patientsincluding9probandsofCMl2pedigreeand268DoradicCMl2patients.ResultsTheinvestigatorsfoundthreeabnormalsequencevariationsin肘m2gene:e.28l(、一A.c.395G_AandC.408A-÷T.C.395G_A(C132T)wasa/lovelcausativemissensemutationfirstlyreportedwhileC.28lG_+A(R94Q)ahotspotmutationandc.408A-+T(V136V)a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TheaccuracyandspecificityofDtlPI。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HMSN),是一组最常见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Charcot、Marie及Tooth于1886年首先报道。
其临床特征为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进行性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萎缩、轻到中度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高弓足。
CMT患病率约为 40/10万,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CM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CMT)和X连锁遗传(CMTX)。
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 NCV减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8m>38m/s),神经活检示轴索变性,而极少有脱髓鞘改变。
【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1.肌无力和肌萎缩发生的时间、受累范围、顺序和进展速度,对生活工作和体育运动的影响。
2.感觉障碍的部位和程度。
3.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4.有无复视、视力下降、眼球震颤、耳聋、声音嘶哑、行走不稳等其他症状。
5.家族成员中有无类似患者或高弓足者。
(二)体格检查要点1.肌无力和肌萎缩足部、小腿肌肉和大腿下1/3肌肉无力和萎缩,形成“鹤腿”或倒置的酒瓶样畸形。
后期手部出现骨间肌和大小鱼际肌无力和萎缩,出现爪型手或猿手畸形,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以上。
2.腱反射改变受累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通常消失,半数患者四肢腱反射均消失。
4.感觉障碍可有手套-袜子型分布区域内痛觉、温觉和振动觉减退。
5.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营养障碍体征,部分病例可在皮下触摸到粗大的神经干。
6.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7.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外肌麻痹、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肢体震颤等体征。
(三)门诊资料分析1.血液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腓骨肌萎缩症(CMT1)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特征分析
腓骨肌萎缩症(CMT1)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特征分析作者:徐佳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研究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CMT1),患者在神经电生理上的临床特点并加以分析。
方法研究30例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应用肌电图仪检测分析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其中包括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MCV)和肌电图(EMG)情况,分析电生理特征和临床之间的关系。
结果经肌电图检查得出,在检测EMG中,30例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均出现神经源性损伤。
在检测SCV 中,所有检测有效的患者所测结果与正常值相比均有所减慢,P关键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骨肌萎缩症;神经电生理;传导速度;肌电图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其具有遗传性,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肌无力及肌萎缩等,引起感觉障碍。
其典型症状为"鹤腿",发病率为0.04%,多见于20岁之前发病[1]。
本文研究我院收治的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使用神经电生理进行分析,大大增加临床确诊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3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腓骨肌萎缩症患者。
根据CMT1诊断标准[2]:①起病慢、进程缓的肢体远端肌无力或肌萎缩,其中典型症状为鹤腿;②进行肌电图检查提示有神经源性损伤;③神经活检确诊;④有家族史该病史患者;⑤有弓形足或存在脊柱病理性弯曲现象;⑥排除其他疾病对本病的影响。
确诊条件必须具备①、②、③条,其余条件满足一条即可。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CMT1。
其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4~65岁,平均年龄为(24.1±6.7)岁,平均病程为(18.6±2.4)年。
1.2 方法使用肌电图仪检测患者神经电生理状况。
SCV检测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浅神经;MCV检测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EMG检测包括小指展肌、拇短展肌、胫前肌、腓肠肌及股四头内侧肌。
腓骨肌萎缩症一例分析
腓骨肌萎缩症一例分析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表现。
标签:肌萎缩;遗传;诊断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家族性周围神经病,发病率约为1/2500,此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慢性进行性以双下肢为主的四肢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没有或仅有轻微的感觉障碍,多数患者有家族史。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7月1日收治的1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2岁,农民,因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进行性加重5~6年,于2015年7月1日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5~6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进行性加重。
双手肌肉萎缩明显,精细运动不灵活,双侧前臂1/3以下至手肌肉萎缩明显,双侧膝关节以下肌肉萎缩明显,无肢体麻木感,无言语不清,无视力及听力障碍,无智力障碍,无走路不稳,进食水无呛咳。
1.1 既往史患者3岁时方可独立行走,自幼跑得慢,运动耐受能力较同龄人差。
1.2 个人史患者否认神经毒物接触史,无烟酒不良嗜好。
1.3 家族史父母(非近亲),一妹体健;一儿子13岁,幼时易跌倒,双侧弓形足,上肢腱反射++,下肢-,无肌萎缩。
1.4 查体BP120/80mmhg,神志清,无失语,双侧瞳孔等大正圆,D=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轻度屈光不正,眼底未见异常。
眼动充分,眼震(-),无面舌瘫,无舌肌萎缩,悬雍垂居中,咽反射迟钝,颈软,四肢肌力:近端5级、远端4-级,双侧前臂1/3以下及手肌肉萎缩,双侧膝关节以下肌肉萎缩,弓形足,双手及双足皮肤痛觉减退,深感觉及复合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未引出,双手及双足背曲无力,双侧病理征(-),左侧肩背部10cm×10cm兽皮痣(10余年)。
1.5 辅助检查肌电图除左桡浅神经SNAP波幅降低,SCV明显减慢外,所检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股神经、胫神经均未记录到SNAP,左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桡神经MCV显著减慢、CMAP波幅降低、远端CMAP潜伏时明显后延,双侧股神经CAMP潜伏时明显延长、波幅显著下降,右正中及双侧腓总神经、胫神经均未记录到CMAP;左正中神经、尺神经F 波未引出,左胫后神经H反射消失。
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ATP1A1致病基因功能研究
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ATP1A1致病基因功能研究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ATP1A1致病基因功能研究摘要: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疾病,主要影响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肌肉自发性收缩等症状。
本研究对13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其中11例患者存在ATP1A1基因突变。
通过对该基因突变的功能研究发现,ATP1A1基因突变引起酸中毒,使胺基酸代谢出现异常。
因此,ATP1A1基因突变是导致腓骨肌萎缩症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ATP1A1基因突变;酸中毒;胺基酸代谢异常;肌肉萎缩引言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疾病,是一类神经肌肉疾病的代表之一,其主要特征为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萎缩和无力,可导致肌肉弱化、肌肉自发性收缩和肌肉萎缩。
该疾病非常罕见,全球发病率不到1/1000000。
虽然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表明该疾病与一些基因突变有关。
本研究旨在对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ATP1A1致病基因功能研究深入探讨。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3例被诊断为腓骨肌萎缩症的患者,其中6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年龄在6岁至65岁之间。
病人的神经学症状和体征、肌肉生物化学分析、肌电图和核磁共振图像等指标均被分析,以确认诊断。
DNA样本提取后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检测到的基因突变进行验证,采用Sanger定序技术验证。
并对发现的ATP1A1突变进行功能研究。
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存在ATP1A1基因突变。
其中,有6例患者的ATP1A1基因突变为c.2399T>C,2例患者的ATP1A1基因突变为c.872T>C,1例患者的ATP1A1基因突变为c.928A>G,1例患者的ATP1A1基因突变为c.2128C>A,还有1例患者的ATP1A1基因突变未知。
ATP1A1基因突变通过功能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导致胞外酸中毒、钠/钾泵活性降低、钠离子内流、由酸中毒诱导的钠离子内流和细胞膜电位降低等。
腓骨肌萎缩症演示ppt课件
家属互助组织
社会资源链接
建立家属互助组织,为家属提供一个交流 、分享和互助的平台,共同面对患者的康 复过程。
协助家属链接社会资源,如申请医疗救助 、残疾人福利等,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势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腓骨肌萎缩症基因研究突破
通过深入研究,成功定位了多个与腓骨肌萎缩症相关的基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
鉴别诊断
需要与运动神经元病、远端型肌营养不良和遗传性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遗传性 疾病进行鉴别。此外,还需与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损伤等后天性神经系统疾 病相鉴别。
02
遗传因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在发病中作用
家族聚集性
腓骨肌萎缩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患者家族成员中患病风险
增加。
遗传方式
腓骨肌萎缩症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 X连锁遗传。
分型
根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和电生理特点,CMT分为CMT1、CMT2、CMT3和CMT4等类型。其中CMT1是最常见 的类型,约占所有CMT患者的50%。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出诊断。神经活检对确诊 和分型有帮助。基因诊断可以明确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 断提供依据。
利用遗传学检测技术,在孕期对胎儿 进行基因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致 病基因,为家庭提供生育决策依据。
03
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进展及效果评价
药物治疗现状
目前针对腓骨肌萎缩症,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如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 缓解患者症状。同时,也有一些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正在研究中。
药物效果评价
腓骨肌萎缩症2A2A型家系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突变分析
[文章编号11674-8972(2021)-02-071-05[文献标识码1A[中图分类号1R746;R741.044•论著•腓骨肌萎缩症2A2A型家系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突变分析赵伯杰赵鼎2,李瑞3[摘要1目的探讨一个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家系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学和基因突变特点。
方法收集家系先证者及其他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进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突变位点验证。
应用计算机软件预测突变位点氨基酸进化保守性和突变可能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突变位点的性质。
结果先证者儿童期发病,出现双下肢对称性肌肉无力伴跟腱反射消失及足部畸形,其母亲有类似症状。
先证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示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索性改变。
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和母亲MFN2基因第11个外显子均检出c1066A〉G(p T356A)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姐姐和父亲未检测到该突变。
用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r软件预测该突变为致病性,突变区域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
结论儿童CMT2A2A患者的神经电生理、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相关基因表型均有改变,此可为儿童CMT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1腓骨肌萎缩症2A2A型;神经电生理学;MFN2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错义突变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gene mutation analysis of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 type2A2A familyZHAO Bojie,ZHAO Ding,LI Rui'Electromyography Room of Ultrasound Medicine Children'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Children?s Hospital,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Zhengzhou(450018),Henan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electroneurophysiologyandgene mutationcharacteristicsofaCharcotMarieTooth(CMT)family Methods Clinicaldataofprobands andothermembersofthefamily wereco l ectedandanalyzed,andelectroneurophysiologicalexamina-tionandtotalexomegenesequencing wereperformedontheprobands Thegine mutationsites wereverified by Sanger sequencing technology.Bioinforma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the effect ofgine muta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 he protein product.Results The proband sufferedfrom children's onset of bilateral lower limb symmetrical muscle weakness accompanied by the disap-pearanceofAchi l estendonreflexandfootdeformity,andhismotherhadsimilarsymptoms Electrophysi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proband's nerves showed demyelination and axonal changes in motorand sensory nerve fibers and c.1066A〉G(p.T356A)heterozygous missense mutation was detectedfromthe11thexonofMFN2geneofboththeprobandandthemotherbygenetictesting,whilesuchmissense mutation could not be detected from the proband's sister and father.The mutation was pre-收稿日期:2020-09-14修回日期:2020-11-25作者单位=450018,河南郑州,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超声医学科肌电图室;2.河南省儿童医院输血科;.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E-mail:zbj20130101163com・71・dieted to be pathogenic by PolyPhen-2and Mutation Taster software,and the sequence of mutation regions was highly conserved among different species.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e changes of neu-roelectrophysiology,clinicalfeatures,pathogenesis and related gene phenotypes ofchildren with CMT2A2A.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fibula atrophy in children with CMT.[Keywords]Charcot Marie Tooth2A(CMT2A);electroneurophysiology;MFN2gene;fu ll exon group sequencing;autosomal dominant;missense mutation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又称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于 1886年由法国Jean和Piere及英国医生Howard率先报道,并命名为Charcot-Marie-Tooth病[1],发病率为1/ 2500[3]。
腓骨肌萎缩综合征患者MFN2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
㊃论著㊃腓骨肌萎缩综合征患者M F N2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刘红仙1,段丽芬2#,刘晓梅2,王惠萍2,王晓辉1,褚嘉祐1,孙浩1,杨昭庆1ә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8;2.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228摘要:目的对1个腓骨肌萎缩综合征核心家系的致病突变进行鉴定和遗传学分析㊂方法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先证者中的致病突变,用S a n g e r测序技术检测核心家系中致病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㊂结果先证者M F N2基因存在单碱基杂合突变c.1090C>T p.R364W,母亲与妹妹均为该位点单碱基杂合突变,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但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有所不同,父亲表型正常且在该位点未见异常㊂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未见其他报道的相关基因突变㊂结论先证者M F N2基因c.1090C>T为1个致病突变位点㊂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综合征; M F N2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D O I:10.3969/j.i s s n.1673-4130.2021.07.011中图法分类号:R682.1+9文章编号:1673-4130(2021)07-0816-04文献标志码:AD e t e c t i o n o f M F N2g e n e m u t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e r o n e a l m u s c u l a r 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L I U H o n g x i a n1,D U A N L i f e n2#,L I U X i a o m e i2,WA N G H u i p i n g2,WA N G X i a o h u i1,C HU J i a y o u1,S U N H a o1,Y A N G Z h a o q i n g1ә1.I n s t i t u t e o f M e d i c a l B i o l o g y,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P e k i n g U n i o n M e d i c a lC o l l e g e,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118,C h i n a;2.K u n m i n g C h i l d r e n's H o s p i t a l,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22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d e n t i f y a n d g e n e t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 p a t h o g e n i c m u t a t i o n s i n a c o r e f a m i l y o f p e r o n e a l m u s c u l a r 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M e t h o d s T h e w h o l e e x o m e s e q u e n c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u s e d t o s c r e e n t h e p a t h o-g e n i c m u t a t i o n s i n t h e p r o b a n d,a n d t h e S a n g e r s e q u e n c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t h e g e n o t y p e s o f t h e p a t h o g e n i c m u t a t i o n s i t e s i n t h e c o r e f a m i l y,a n d c o n d u c t b i o i n f o r m a t i c s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 T h e r e w a s a s i n g l e-b a s e h e t e r o z y g o u s m u t a t i o n c.1090C>T p.R364W i n t h e M F N2g e n e o f t h e p r o b a n d.B o t h m o t h e r a n d s i s t e r h a d s i n g l e-b a s e h e t e r o z y g o u s m u t a t i o n s a t t h i s s i t e,a n d a l l t h r e e s h o w e d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o f h a n d a n d f o o t m u s c l e a t r o p h y,b u t s e v e r i t y a n d a g e o f o n s e t w e r e d i f f e r e n t,a n d p a t e r n a l p h e n o t y p e w a s n o r m a l a n d n o a b n o r-m a l i t i e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a t t h i s s i t e.T h e p r o b a n d's w h o l e e x o m e s e q u e n c i n g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n o o t h e r r e p o r t e d r e l a t e d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M F N2g e n e c.1090C>T o f t h e p r o b a n d i s a p a t h o g e n i c m u t a t i o n s i t e.K e y w o r d s:p e r o n e a l m u s c u l a r 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 M F N2g e n e; w h o l e e x o m e s e q u e n c i n g腓骨肌萎缩综合征(C MT)是一类外周神经退行性遗传病,具有显著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异质性[1]㊂C MT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3300[2]㊂C MT 一般最早的症状是由足部肌肉萎缩引起,常导致足部畸形,例如高足弓㊁平足或卷曲脚趾,下肢腿部难以弯曲㊂C MT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常难以明确认知和诊断㊂C MT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表现出明显症状,但是发病时间可能是儿童早期到成年后的任何时候㊂即使是同一家庭的成员,C MT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也有所不同㊂基于对C MT发生发展的认知及临床诊治的现状,本研究拟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 E S)对1个疑似C MT核心家系的致病突变进行鉴定和遗传学分析,旨在探讨引起突变的原因,进而证实该突变的致病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㊂㊃618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2卷第7期I n t J L a b M e d,A p r i l2021,V o l.42,N o.7*基金项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2018003);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01C070496);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202001A Y070001-273)㊂作者简介:刘红仙,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罕见疾病的遗传学相关研究㊂#共同第一作者,段丽芬,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z y a n g@i m b c a m s.c o m.c n㊂本文引用格式:刘红仙,段丽芬,刘晓梅,等.腓骨肌萎缩综合征患者M F N2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7): 816-818.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个核心家系来自云南省,包括先证者及其父亲㊁母亲和妹妹㊂先证者,男,10岁,表现出足部畸形,发病于3岁左右;先证者父亲未见四肢肌张力及功能等表型异常;先证者母亲自述8~9岁逐渐出现行走姿势异常及四肢肌肉萎缩,后出现下肢瘫痪,现仅能独坐,不能站立和行走,四肢纤细㊁消瘦,肌容积明显减少;先证者妹妹病史与先证者类似㊂该家系中的3例患者因四肢功能表现异常入院治疗,疑似肌张力障碍,但是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检查和确诊㊂1.2方法1.2.1外周血全基因组D N A的提取根据知情同意原则,获取该核心家系中所有成员的抗凝外周静脉血5 m L,采用A x y P r e p T M B l o o d g e n o m i c D N A M i n i p r e p K i t 试剂盒(购自江苏康宁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提取基因组D N A㊂1.2.2W E S检测采用I I l u m i n a N o v a S e q高通量双端(P a i r-e n d150b p)测序平台(购自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先证者基因组D N A全外显子组进行W E S检测,其简要流程如下:将1μg基因组D N A随机打断成150~200b p的片段,然后通过P C R扩增进行标本标记和富集D N A,将构建好的文库与已标记的R N A探针进行液相杂交,利用标记磁珠捕获目标区域,构建小片段测序文库㊂测序检测完成后,经碱基识别转化为原始序列数据,通过变异位点检索系统和变异位点注释系统对测序数据进行数据产量统计及单核苷酸多态性㊁插入和缺失检测及注释㊂以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 C-MG)发布的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及2016年发布的二级发现报告指南S F v2.0为指导[3],参考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和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筛选致病突变位点㊂根据S I F T㊁P o l y p h e n-2㊁M u t a t i o n T a s t e r软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评分并预测其致病性㊂S I F T分值为该变异对蛋白质的影响,分值越小越有害;P o l y-p h e n-2分值为H u m a n D i v数据库预测该变异对蛋白序列影响的分值,适用复杂表型中罕见等位基因位点突变的诊断,分值越大越有害,表明该单核苷酸多态性导致蛋白结构或功能改变的可能性越大;M u t a t i o n T a s t e r分值为M u t a t i o n T a s t e r软件的预测结果,分值越大结果越可靠㊂1.2.3线粒体融合蛋白2(M F N2)位点S a n g e r测序验证用P C R-S a n g e r测序对该核心家系4例患者进行突变位点的检测㊂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上在线合成1对包含M F N2基因(NM_014874.3)c. 1090C>T p.R364W突变位点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其中,正向引物序列为5'-T C C C T G G C A G T G A A A A C C A G-3',反向引物序列为5'-C A G G G A A A G G G C T C T G G A T G-3'㊂40μL的反应体系为40n g 基因组D N A约10μL,10μm o l正反向引物各1μL, 2ˑP C R M a s t e r M i x20μL,用去离子水补足至40μL㊂P C R反应条件为94ħ预变性2m i n,94ħ45s;55ħ30s,72ħ30s,30个循环;72ħ延伸5 m i n㊂P C R产物经凝胶鉴定后进行S a n g e r测序㊂采用G e n e i o u s11.1.5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㊂2结果2.1临床表型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四肢肌张力升高,双上肢肌力Ⅳ~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姿势异常:前臂内旋,马蹄内翻足,踝关节趾曲㊁翻转,足趾屈曲,步态蹒跚不稳,下肢无力,手指关节挛缩无法伸直㊂四肢多条受检神经运动㊁感觉传导功能异常,表现为:(1)双侧胫㊁腓总㊁正中㊁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 MA P)均未引出;双侧股㊁桡神经C MA P波幅降低;(2)各受检神经F波均未引出;(3)各受检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均未引出㊂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提示有四肢广泛性周围神经病变,传导阻滞,轴索病变为主可能,远端重于近端㊂2.2 W E S结果本研究利用W E S技术对先证者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根据A C MG指南,在人类外显子数据库东亚人群(E x A C_E A S)中未发现M F N2基因c.1090C>T突变;经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神经网络领域对抗性训练等对其进行保守性预测,结果显示该位点进化上保守,具有潜在的功能影响;该位点致病性预测皆显示有害㊂提示先证者M F N2基因c.1090C>T为1个疑似致病的突变位点㊂见表1㊂表1 M F N2基因c.1090C>T p.R364W突变位点致病性预测方法分值(分)致病性S I F T0有害P o l y p h e n-21很可能有害M u t a t i o n T a s t e r1有害2.3 S a n g e r测序结果 P C R-S a n g e 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㊁母亲及妹妹均为M F N2基因单碱基杂合突变c.1090C>T p.R364W,其父亲在该位点为野生型,未见碱基突变,表明W E S预测正确,见图1㊂注:A为C MT患者家系图谱,一共4名成员,包括3例患者,Ⅰ1㊁Ⅰ2㊁Ⅱ1㊁Ⅱ2分别为父亲㊁母亲㊁先证者妹妹及先证者(箭头指示为先证者);A r g/T r p为精氨酸到色氨酸的氨基酸改变;B为M F N2基因P C R-S a n g e r测序结果㊂图1 C M T患者家系及M F N2基因测序结果㊃718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2卷第7期I n t J L a b M e d,A p r i l2021,V o l.42,N o.73讨论C MT是一类周围神经遗传性感觉损伤和运动神经损伤的疾病㊂周围神经可以将大脑和脊髓连接到肌肉和末端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感知触摸㊁疼痛㊁热量和声音等㊂周围神经轴突的异常会引起肌张力异常,腓骨进行性肌肉萎缩足部畸形,远端无力,感觉丧失和视神经萎缩等[4]㊂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小腿的肌肉通常会萎缩,到晚期可能需要使用轮椅㊂C MT 患者通常对足和小腿的触摸㊁疼痛及热量的敏感性较低,但偶尔会感到疼痛或灼痛感㊂在极少数情况下,受影响的患者会失去视力或逐渐丧失听力,甚至导致患者耳聋㊂尽管在大多数患者中,C MT不会影响预期寿命,较多患者仅产生中等程度的身体残疾,症状轻微,甚至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型㊂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C MT也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5]㊂根据遗传方式,C MT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以及X-连锁显性和隐性遗传,其中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见,此外还有少数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㊂根据神经病理学和电生理学标准,C MT被分为2个类型:脱髓鞘型(C MT1)和轴突型(C MT2),C MT2又包括C MT2A㊁C MT2B和C MT2D等[6]㊂C MT2A (OM I M:608507)中最常见是M F N2基因突变,约占所有基因突变的20%㊂M F N2是C MT2主要的致病基因,突变频率为8%~30%㊂M F N2是编码线粒体G T P酶的核基因,与线粒体融合蛋白1㊁神经节苷脂诱导分化相关蛋白1和视神经萎缩1相互作用,对线粒体的结构完整性㊁形态和运输至关重要[7]㊂M F N2通过影响氧化磷酸化而参与能量代谢[8]㊂M F N2与C a2+的吸收调节有关,促进内质网-线粒体的结合[9]㊂已有研究报道了罕见的M F N2复合杂合或纯合突变病例[10]㊂这有助于扩大与M F N2相关的神经疾病的遗传特征范围㊂在临床上,与M F N2相关的C MT2A 发病特征可以从轻度的迟发性神经疾病到严重的早发性神经疾病[11],其表型通常比单纯的周围神经疾病复杂,有听力损失㊁视神经萎缩或锥体束征等其他特征[12]㊂有研究报道了15例C MT2A患者,他们均是M F N2突变的复合杂合子或纯合子携带者,具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半显性遗传,这些患者通常表现出严重的早期发作性神经疾病,也有较轻的儿童期发病病例,有严重表型的患者通常会在30岁左右因下肢瘫痪需要乘坐轮椅,并合并其他发病特征[13-15]㊂已有研究表明,M F N2基因突变位点c.1090C>T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视神经萎缩等,该位点位于M F N2蛋白高度保守的R3区,是1个突变热点[16]㊂在本研究的核心家系中,先证者㊁母亲及妹妹均为M F N2基因c.1090C>T单碱基杂合突变,其父亲在该位点为野生型,未见碱基突变㊂先证者主要显示出轻度的营养不良和下肢无力,发病时间为3岁左右;先证者母亲8~9岁逐渐出现姿势异常及肌肉萎缩,后出现瘫痪,现仅能独坐,不能站立和行走,四肢纤细㊁消瘦,肌容积明显减少;妹妹病史与先证者类似;先证者父亲表型未见异常㊂先证者及其妹妹都表现出较早㊁较轻的儿童期发病,目前已经采用手术矫正的方法逆转其手足畸形,并配合其他方法尽量维持其肌肉的自主能力[17]㊂其母亲因发病时间较长且前期未做相关检查和治疗,目前已出现下肢瘫痪,无法行进一步干预㊂由于目前无法采集到除该核心家系以外的先证者其他家族成员的基因,所以仅能推断先证者及其妹妹的杂合突变来源于其母亲,但是无法推断其母亲突变基因的来源,需要扩大其家庭的临床㊁神经生理和分子研究,从而确定致病作用和遗传模式的可能性㊂因此,在向患者及其家属披露基因检测结果和遗传咨询之前,需要仔细收集家族史并对健康的亲属进行分析㊂此外,由于外显率不完全,复发风险可能大不相同,必须将有关基因检测的不确定性充分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㊂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患者的临床表型,以W E S 和P C R-S a n g e r测序方法,在1个核心家系中检测并鉴定了3例携带M F N2基因单碱基杂合突变的患者㊂之前的报道显示此突变主要是以视神经萎缩为主要临床症状,与本研究中报道的四肢发病特征不同,也证实了C MT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常难以明确认知和诊断,需要与其他疾病正确进行区分㊂参考文献[1]K A Z AM E L M,B O E S C J.C h a r c o t m a r i e t o o t h d i s e a s e(C M T):h i s t o r i c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a n d e v o l u t i o n[J].J N e u-r o l,2015,262(4):801-805.[2]T I MM E R MA N V,S T R I C K L A N D A V,Z U C HN E R S.G e n e t i c s o f c h a r c o t-m a r i e-t o o t h(C M T)d i s e a s e w i t h i n t h e f r a m e o f t h e h u m a n g e n o m e p r o j e c t s u c c e s s[J].G e n e s(B a s e l),2014,5(1):13-32.[3]R I C H A R D S S,A Z I Z N,B A L E S,e t a l.S t a n d a r d s a n d g u i d e-l i n e s f o r 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s e q u e n c e v a r i a n t s:a j o i n t c o n-s e n s u s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c o l l e g e o f m e d i c a l g e n e t i c s a n d g e n o m i c s a n d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m o l e c u l a r p a-t h o l o g y[J].G e n e t M e d,2015,17(5):405-424. [4]屈金辉,白雪,官士珍,等.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基因突变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24(6):552-555.[5]B O A R E T T O F,V E T T O R I A,C A S A R I N A,e t a l.S e v e r eC M T t y p e2w i t h f a t a l e n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a n o v e l M F N2s p l i c i n g m u t a t i o n[J].N e u r o l o g y,2010,74(23):1919-1921.[6]Z U C HN E R S,M E R S I Y A N O V A I V,MU G L I A M,e t a l.M u t a t i o n s i n t h e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G T P a s e m i t o f u s i n2c a u s e c h a r c o t-m a r i e-t o o t h n e u r o p a t h y t y p e2A[J].N a t G e n e t, 2004,36(5):449-451.(下转第823页)㊃818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2卷第7期I n t J L a b M e d,A p r i l2021,V o l.42,N o.7g e n e s i s v i a s i l e n c i n g P15[J].A m J T r a n s l R e s,2019,11(7):4552-4560.[7]张义,张擎柱,谷锐,等.L n c R N A F O X C2-A S1逆转骨肉瘤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9,24(5):385-390.[8]R I N K E J,C HA S E A,C R O S S N C,e t a l.E Z H2i n m y e-l o i d m a l i g n a n c i e s[J].C e l l s,2020,9(7):1639. [9]刘燕,方芳.m i R-101-3p负向调控E Z H2表达逆转子宫内膜癌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J].河北医药,2019,41(22):3365-3370.[10]A R A N V,V I C T O R I N O A P,T HU L E R L C,e t a l.C o l o-r e c t a l c a n c e r:e p i d e m i o l o g y,d i s e a s e m e c h a n i s m s a n d i n-t e r v e n t i o n s t o r e d u c e o n s e t a n d m o r t a l i t y[J].C l i n C o l o r-e c t a l C a n c e r,2016,15(3):195-203.[11]B A L I O U S,K Y R I A K O P O U L O S A M,S P A N D I D O S D,e t a l.R o l e of t a u r i n e,i t s h a l o a m i n e s a n d i t s l n c R N AT U G1i n b o t h i n f l a mm a t i o n a n d c a n c e r p r o g r e s s i o n.O n t h e r o a d t o t h e r a p e u t i c s[J].I n t J O n c o l,2020,57(3):631-664.[12]L O D D E V,MU R G I A G,S I MU L A E R,e t a l.L o n g n o n-c od i n g R N A s a n d c i r c u l a r R N A s i n a u t o i mm u ne d i s e a s e s[J].B i o m o l e c u l e s,2020,10(7):1044.[13]张义,张擎柱,谷锐,等.l n c R N A F O X C2-A S1逆转骨肉瘤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9,24(5):385-390.[14]C H R I S T O F I D E S A,P A P A G R E G O R I O U G,D W E E P H,e t a l.E v i d e n c ef o r m i R-548c-5p r eg u l a t i o n o f F O X C2t r a n-s c r i p t i o n t h r o u g h a d i s t a l g e n o m i c t a r g e t s i t e i n h u m a n p o d o-c y t e s[J].C e l l M o l L i f e S c i,2020,77(12):2441-2459.[15]G E J,L I J,N A S,e t a l.M i R-548c-5p i n h i b i t s c o l o r e c t a lc a n c e r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b y t a r g e t i n g P G K1[J].J C e l lP h y s i o l,2019,234(10):18872-18878.[16]P A N K,X I E Y.L n c R N A F O X C2-A S1e n h a n c e s F O X C2m R N A s t a b i l i t y t o p r o m o t e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p r o g r e s s i o n v i a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C a2+-F A K s i g n a l p a t h w a y[J].C e l l D e a t hD i s,2020,11(6):434.[17]A S HO K C,S E L V AM M,P O N N E S,e t a l.C R E B a c t s a sa c o mm o n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 f o r m a j o r e p i g e n e t i c r e-p r e s s o r s;D NM T3B,E Z H2,C U L4B a n d E2F6[J].M e d O n c o l,2020,37(8):68.[18]乔宇,周旋,井超,等.敲低E Z H2表达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能力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8,45(9): 438-444.[19]庞亚梅,王翠翠,李岁萍,等.m i R-101㊁E Z H2和MY C调控乳腺癌M D A-M 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8):2832-2837.[20]F E N G Y,HU S,L I L L,e t a l.L n c R N A N R-104098i n-h i b i t s AM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 i n d u c e s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r e p r e s s i n g E Z H2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b y i n t e r a c t i n g w i t h E2F1[J].F r o n t C e l l D e v B i o l,2020,8(3):142. [21]李妍,孟凡东,付立业,等.沉默E Z H2对胃癌MK N-28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9): 1374-1377.[22]C H E N Y,G U M,L I U C,e t a l.L o n g n o n c o d i n g R N AF O X C2-A S1f a c i l i t a t e s t h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g r e s s i o no f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 v i a t a r g e t i n g m i R-1253/E Z H2[J].G e n e,2019,686(1):37-42.(收稿日期:2020-07-22修回日期:2020-11-17)(上接第818页)[7]K O S H I B A T,D E TM E R S A,K A I S E R J T,e t a l.S t r u c-t u r a l b a s i s o f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t e t h e r i n g b y m i t o f u s i n c o m-p l e x e s[J].S c i e n c e,2004,305(5685):858-862. [8]L O I S E A U D,C H E V R O L L I E R A,V E R N Y C,e t a l.M i-t o c h o n d r i a l c o u p l i n g d e f e c t i n c h a r c o t-m a r i e-t o o t h t y p e 2A d i s e a s e[J].A n n N e u r o l,2007,61(4):315-323.[9]D E-B R I T O O M,S C O R R A N O L.M i t o f u s i n2t e t h e r s e n-d o p l a s m i c re t i c u l u m t o m i t o c h o n d r i a[J].N a t u r e,2008, 456(7222):605-610.[10]N I C HO L S O N G A,MA G D E L A I N E C,Z HU D,e t a l.S e-v e r e e a r l y-o n s e t a x o n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w i t h h o m o z y g o u s a n d c o m p o u n d h e t e r o z y g o u s M F N2m u t a t i o n s[J].N e u r o l o-g y,2008,70(19):1678-1681.[11]B OM B E L L I F,S T O J K O V I C T,D U B O U R G O,e t a l.C h a r c o t-m a r i e-t o o t h d i s e a s e t y p e2A:f r o m t y p i c a l t o r a r ep h e n o t y p i c a n d g e n o t y p i c f e a t u r e s[J].J AMA N e u r o l, 2014,71(8):1036-1042.[12]C HU N G K W,K I M S B,P A R K K D,e t a l.E a r l y o n s e t s e v e r e a n d l a t e-o n s e t m i l d c h a r c o t-m a r i e-t o o t h d i s e a s e w i t h m i t o f u s i n2(M F N2)m u t a t i o n s[J].B r a i n,2006,129(8):2103-2118.[13]P I S C O S Q U I T O G,S A V E R I P,MA G R I S,e t a l.M u t a-t i o n a l m e c h a n i s m s i n M F N2-r e l a t e d n e u r o p a t h y:c o m-p o u n d h e t e r o z y g o s i t y f o r r e c e s s i v e a n d s e m i d o m i n a n t m u t a t i o n s[J].J P e r i p h e r N e r v S y s t,2015,20(4):380-386.[14]C A L V O J,F U N A L O T B,O U V R I E R R A,e t a l.G e n o-t y p e-p h e n o t y p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i n c h a r c o t-m a r i e-t o o t h d i s-e a s e t y p e2c a u s e d b y m i t of u s i n2m u t a t i o n s[J].A r c hN e u r o l,2009,66(12):1511-1516.[15]C A R R A S,P O L K E J M,W I L S O N J,e t a l.M F N2d e l e-t i o n o f e x o n s7a n d8:f o u n d e r m u t a t i o n i n t h e U K p o p u-l a t i o n[J].J P e r i p h e r N e r v S y s t,2015,20(2):67-71.[16]Z U C HN E R S,D E-J O N G H E P,J O R D A N O V A A,e t a l.A x o n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w i t h o p t i c a t r o p h y i s c a u s e d b y m u t a-t i o n s i n m i t o f u s i n2[J].A n n N e u r o l,2006,59(2):276-81.[17]张如旭,唐北沙.腓骨肌萎缩症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8):566-572.(收稿日期:2020-07-27修回日期:2020-12-19)㊃328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2卷第7期I n t J L a b M e d,A p r i l2021,V o l.42,N o.7。
腓骨肌萎缩症家族遗传与疾病风险关系
帮助患者及其 家庭了解疾病 遗传方式和风 险
提供生育指导 和遗传咨询, 降低疾病遗传 风险
协助制定家庭 健康管理计划,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医患沟通, 增强患者对医 生的信任与合 作
0
0
0
0
1
2
3
4
遗传咨询的目的:帮助患者及其家庭了解疾病风险,制定合适的生育计划和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的步骤:收集家族病史,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基因突变,评估疾病风险,制定 生育计划和预防措施
汇报人:
定义:指受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的遗传 方式,杂合子表现 为显性性状。
特点:即使只有一 个基因拷贝的突变, 也能导致腓骨肌萎 缩症。
遗传规律:患者的 子女有50%的机率 遗传该病,且男女 发病机会均等。
家族遗传风险:由 于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的特点,家族中 存在多个患者,且 发病年龄较早。
定义:指致病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且基因性 质为隐性,即只要人体 的成对染色体中,只要 有一个携带致病基因, 就不会发病。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家族遗传因素,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如基因检测和 遗传咨询
控制策略的效果: 针对疾病风险因素, 制定有效的控制策 略,如定期筛查和 早期干预
评估方法:采用定 性和定量评估方法 ,对预防与控制的 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评 估结果,及时调整 和优化预防与控制 策略,提高疾病防 控效果
0 3
预防措施:对于携带 者,可以通过基因检 测和遗传咨询来预防 疾病的发生
0 4
遗传方式:腓骨肌萎缩症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
X连锁遗传。
基因突变:腓骨肌萎缩症 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特 别是SMN1和SMN2基因
腓骨肌萎缩症2L 型的临床特点(附1家系报告)
腓骨肌萎缩症2L 型的临床特点(附1家系报告)陈蕊;漆学良;王卫东;张明【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type 2L. Method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gene mutation of twelve members from a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fami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family were progressive muscle weakness and atrophy at distal of both lower limbs, and some with upper limbs, paresthesia, weaken or disappearance of ankle and knee reflex, claw hand and pes cavus, visual and hearing disorders.Family survey showed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and missense mutations in the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 HSPB8 (422A-C).Conclusions The family is confirmedbinetion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gene-sequencing will be useful to the discovery of new mutation site and subtype.%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2L型的临床特点。
腓骨肌萎缩症是怎么回事?
腓骨肌萎缩症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腓骨肌萎缩症的病理病因,腓骨肌萎缩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腓骨肌萎缩症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CMT1型、CMT2型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可有散发病例。
①CMT1A致病基因定位于17p11.2-12,核基因编码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PMP22),PMP22基因重复突变导致过度表达,使PMP22蛋白增加;小部分病人因PMP22基因突变,产生异常PMP22蛋白而致病;②CMT2型:CMT2A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p35-36,CMT2B定位于3q13-22,CMT2C定位于5q,CMT2D定位于7p14,CMT2E定位于8p21。
CMT也有X-连锁显性(CMTX)染色体隐性(CMT4)方式。
*二、发病机制1.遗传方式(1)CMTⅠ型: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X性连锁显性或隐性遗传两种方式。
近年研究表明,CMTⅠ型又分为ⅠA型、ⅠB型及ⅠC型。
CMTⅠA型最常见(56%~60%),由常染色体17P11.2-12上PMP-22基因突变所致。
CMTⅠB型少见(30%),病理基因在Ⅰq21-23,与髓鞘蛋白P0(MPZ)基因突变有关。
ⅠC型的病理基因至今不明。
X连锁的病理基因在Xq13-1。
(2)CMTⅡ型:遗传方式有3种,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及X性连锁遗传。
本病常染色显性病理基因在Ⅰp35-36。
常隐及X连锁病理基因不明。
2.病理改变(1)CMTⅠ型:CMTⅠ型腓肠神经活检结果是主要大、中等直径纤维数量明显减少,束内胶原增生。
随年龄增长,有髓鞘纤维密度进行性减少,脱髓鞘加重。
由于返复节段性脱髓鞘及髓鞘再生过程增强,施万细胞增生与神经内膜成分围绕轴索形成同心圆样"洋葱球"状结构。
脊髓后索变性,其中薄束较楔束明显。
(2)CMTⅡ型:CMTⅡ型腓肠神经病理以轴索变性为主,脱髓鞘不显著者,施万细胞增生呈"洋葱球"改变且很少见。
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模式
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模式腓骨肌萎缩症,也称为肌萎缩性腓骨型麻痹,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它的主要症状是下肢肌肉的萎缩和无力,导致走路困难和平衡失调。
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模式是什么呢?遗传模式是指一个疾病的遗传方式,即该疾病是由哪些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基因突变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以及突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模式有多种,下面将分别介绍。
1. 自体显性遗传模式自体显性遗传模式是腓骨肌萎缩症中最常见的遗传模式。
这种遗传模式是指,只要一个父亲或母亲携带了突变基因,就有50%的机会将该基因传给子女。
如果子女继承了突变基因,那么他们就有腓骨肌萎缩症的风险。
自体显性遗传模式的特点是,男女患病的风险相同。
2. 自体隐性遗传模式自体隐性遗传模式是指,患病需要两个携带突变基因的父母。
如果一个父母携带突变基因,而另一个父母没有携带突变基因,那么子女不会患病,但是他们都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
如果两个携带突变基因的父母生育,那么他们的子女都会患病。
自体隐性遗传模式的特点是,男女患病的风险相同,但患病的机率较自体显性遗传模式低。
3. X连锁遗传模式X连锁遗传模式是指,腓骨肌萎缩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引起的。
X染色体是性染色体之一,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因此,只有女性可能成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而男性则要么患病,要么不患病。
如果一个女性携带了突变基因,那么她的儿子有50%的机会患病,而她的女儿则有50%的机会成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
X连锁遗传模式的特点是,男性患病的机率较高,而女性患病的机率较低。
4. 线粒体遗传模式线粒体遗传模式是指,腓骨肌萎缩症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器官,它主要负责产生能量。
线粒体DNA 只从母亲那里继承,因此,如果母亲携带了突变基因,那么她的子女就有遗传腓骨肌萎缩症的风险。
线粒体遗传模式的特点是,男女患病的机率相同。
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模式有多种,每种遗传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p iae r r lnuy C lR porm,0 0,2 4 54 5 ear f r t i jr. el erga 2 1 1 :0 -1. t aea i
( 收稿 日期 :0 1— 1 2 2 1 0 一l )
d i1 .9 9ji n 10 7 8 .0 1 2 .0 o :0 36 /.s .0 2— 3 6 2 1 .3 03 s
小腿 肌 肉明显萎缩 , 、 膝 踝反射 减低 或消失, 弓形 足 , 经 电生理检查 示神经传 导速度 减慢 , 神 病理 改变可见
髓 鞘 脱 失 , 因 突 变分 析 发 现 P 2 基 MP 2的 大 片段 重 复 突 变 和 MP Z基 因 突 变 ; M3 C " 病 率 较 C 1低 . 病 2发 MT 发
G OP n Z A ag n , A GXa gi ,t 1Dp r eto erl y C n a o i lo a d nCt, U eg,H NGB oag W N in b e a. eat n n m fN uoo , et l s t fH n a i g r H pa y
,
pto gcl hrc r tsw r t set e nl e aet wt C act r .ot C )dsaet e a l ia caat ii eer r pci l aa zdi pt ns i hro Mai T o ho esc eo vy y n i h — e h( MT i s p e y
8 6. 1
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0 7 3 :0  ̄0 . 20 ,58 2 6 7 “M, u . i ,t 1C C ; poeir dr e o o em sn Y L Y e a X R r n o e vdf m bn e — J . g ts i r e
3 3 50
河北医药 2 1 年 1 0 1 2月 第 3 3卷 第 2 3期
H bi dcl ora,0 1V l 3D cN .3 ee Mei unl2 1 。 o 3 e o2 aJ
直接接触培养对细胞 的诱导分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0 7 2 84 2 0 ,9:1 .
Ch ro — r — o t ie s y e 1 n y e 2 M e h d T e ci ia n f s t n e e t h s0o ia n a c tMa i T oh ds a e tp a d t p . e to s h l c lma i t i s lc mp y i lgc 1 a d n eao
【 关键词 】 腓 骨肌萎 缩症 ; 临床 ; 突变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764 . 【 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1)3 33 — 3 02 78 (0 12 — 50 0
Cl i a e t r s a d g n t to s o a in s wi a c tM a i - o h d s a e t p n y e 2 i c l a u e n e e mu a i n f p t t t Ch r o - re To t ie s y e 1 a d t p n f e h
c y lse c ls dfe e t t n o e d t e i c ls c p b e o a c l r h ma tm el i r n i e i t n o h l ̄ el a a l f v s u a f a
5 陈健琳 , 冯凯 , 郭子宽 , 骨髓 间充质干 细胞 抑制异 体 T淋 巴细 胞 等. 反应 的实验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 志, 0 , : 07 2 2 52 7 - . 0 6 4 4 6 陈晓春 , 单鸿伟 , 瞿海龙 , 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移 植加重 大 鼠主动 等.
年龄比 C 1较迟 , MT 临床症状 与 C 1相 比, MT 运动 系统 受 累较感 觉 系统更 明显, 经传 导速度常在 正常 范 神
围, 病理 改变呈轴索变性 , 因突变分析发 现 MF 2 H p 7及 H p 2基 因突变。结论 基 N 、 s2 s2 是有家族史的患者或高危亲属。 C 1与 C 2临 MT MT 床表 现不同 , 因突变分析结果与 临床特点一致 , 基 准确性 高、 伤小 , 损 可早期诊 断, 值广泛应 用 于临床 , 特别
He e , n a 5 0 , hn b i Ha d n 0 6 01 C i a
【 btat Obet e T net a h l i n ee cm tt ncaat ii fpt n i A s c】 r jci oivsgt tec nc ad gnt uao hrc r tso a et wt v ie i a l i i esc i s h
P P 2的 大 片段 重 复 突 变 和 P 2 、 P 、I L 、 G 2 R B 、 E L MF 2 H . 7及 H D2基 因 突 变 M2 MP 2 M Z SMP E E R 、 A 7 N F 、 N 、 s2 p s2
分析的无力萎缩 , 伴感 觉缺失 , 经 系统检 查可见 神
・
论 著 ・
腓 骨 肌 萎 缩症 1 和 2型 的临床 与基 因突 变 特 点 型
郭 鹏 张保 刚 王相 斌 宋福聪 冯文 霞 唐北沙 夏 昆
对 临床
【 摘要 】 目的 探讨腓 骨肌萎 缩症 ( M ) 型和 2型患者的临床 与基 因突变的特点 。方法 C T1
诊 断为 C I型和 C 2型 9 MT MT 1个 家 系先 证者 的 临床 表现 、 生理和 病理特 点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 电 并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