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耳鼻喉科外治法浅析
研读孙真人《备急千金方》
五行因水而行,因水而转,
肾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是以五脏亦然如此!
从上面我引用内经、千金方原文加上我的话作为前后引导,应该不会否认我接下来要说炼精化气,逆向修炼的可行性,再者千百年来儒释道三教各种经、论所说的都离不开气,进而言之更是不离精、气、神三宝,在进则是逆向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
生、老、病、死,此为凡!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写。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何谓仙?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二】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夕御十人,闭固为谨,此房中之术毕也(矣)。[兼之药饵四时勿绝,则气力百倍而智慧日新。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以(力)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遗疾也。此房中之微旨也。
还是回到第二论,不一一解释,挑出我认为很有深意的东西,说这一晚御十人,闭固为谨。
开篇第一论表面意思就是人四十岁之前对于性事多为放纵大多数都没有节制或者深入来说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节制...毕竟人对于欲望很难控制;而过了四十岁的人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之前的纵欲导致现在的因果循环,众病峰起,这里后面八个字比较有深意,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我认为这句话的深意是治不了,从根上出现的问题最多只能控制却无法扭转,如内经所言,材力已尽!
【四】凡妇人.不必须有颜色妍丽,但少年,未经生乳,多肌肉.益也。若足财力.选取细发,目晴黑白分明,体柔音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其休及腋皆不欲有毫.有毫当软细不可极于相者;但蓬头蝇面,槌顶结喉,雄声大口,高鼻麦齿,目晴浑浊,口颌有毫,骨节高大,发黄少肉,阴(隐)毫多而且强,又生逆毫,此相不可, 皆贼命损寿也。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方 诸般伤损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方诸般伤损论曰,凡被打损,血闷抢心,气绝不能言可擘开口,尿中令下咽即醒,又堕车落马,及车辗木打已死者,以死人安着,以手神掩其口鼻眼上,一食顷活,眼开与热小便二升。
治被打击,头眼青肿方∶炙肥猪肉令热,拓上。
(《肘后方》云∶治血聚皮肤间不消散者)。
又方、墙上朽骨,唾于石上研磨涂之。
干即易。
又方、炙猪肝贴之。
又方、新杀羊肉。
乘热封之。
又方、大豆黄为末,水和涂之。
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方∶蒲黄(一升)当归、桂心(各二两)上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又方、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纳酒及小便各一合,温热顿服。
又方、虫、虻虫、水蛭(各三十枚)桃仁(五十枚)桂心(二两)大黄(五两)上六味,咀,以酒水各五升,煮取三升,分五服。
又方、生地黄汁三升,酒一升半,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
(《肘后方》治从高堕下,瘀血胀心,面青短气欲死)。
又方、莨菪子为末敷疮上。
白马蹄散属性:治被打腹中瘀血,并治妇人瘀血,化血为水方。
白马蹄烧令烟尽,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治被殴击损伤聚血,腹满烦恼闷方∶豉一升,以水三升,煮三沸,分再服,不瘥重作。
更取麻子煮如豉法,不瘥,更煮豉如上法。
治有瘀血,其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短气方∶甘草(一两)茯苓(二两)杏仁(五十枚)上三味、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二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治从高堕下,伤折疾痛,烦躁啼叫不卧方∶取鼠屎烧末,以猪膏和涂痛止,急裹之。
治从高堕下,及为木石所迮,或因落马,凡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无不治之方∶取净土五升蒸令溜,分半,以故布数重裹之,以熨病上勿令大热,恐破肉,冷则易之,取痛止即已。
凡有损伤,皆以此法治之神效。
已死不能言者,亦治。
治堕车马间,马鞍及诸物隐体肉断方∶以酢和曲涂之。
当归散属性:治落马堕车,诸伤腕折臂脚痛不止方。
当归、桂心、蜀椒、附子(各二分)泽兰(一分)芎、(六分)甘草(五分)上七味,并熬令香。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
备急千金要方内容要点
备急千金要方内容要点标题:《备急千金要方》概览:传统中医的应急处理智慧《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要方》,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
该书广泛收集了古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应急处理方面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阐述《备急千金要方》的内容要点,带您领略传统中医的应急处理智慧。
一、概述《备急千金要方》分为上、中、下三卷,共收录医方约6000首,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领域。
书中不仅总结了古代医家的经验,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医疗观点。
二、内容要点1.内科急救书中详细介绍了内科急症的处理方法,如中风、中暑、心痛、哮喘等。
对于这些病症,孙思邈主张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虚实等不同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2.外科急救在外科急救方面,《备急千金要方》涵盖了创伤、烧伤、骨折、脱臼等病证的处理。
书中提倡采用外治法,如敷贴、箍围、熨贴等,以达到消肿、止痛、生肌等疗效。
3.妇产科急救妇产科急救方面,书中介绍了难产、胎位不正、产后出血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孙思邈强调辨证施治,注重调理气血,使母子平安。
4.儿科急救针对儿科急救,《备急千金要方》收录了惊风、痫症、急慢惊风等病证的救治方法。
书中强调儿童体质娇嫩,治疗时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方法。
5.其他急救内容此外,《备急千金要方》还涉及眼科、耳鼻喉科等领域的急救知识。
如眼科的沙眼、胬肉攀睛等,耳鼻喉科的鼻衄、喉痹等,书中均有详细的处理方法。
三、学术价值《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中所载的急救方法,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现代中医急救学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总结:《备急千金要方》作为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内容丰富,涵盖多个学科的急救知识。
书中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实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备急千金要方论合和第七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
顺方者福,逆之者殃。
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
根据方炼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称两,勿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不广通诸经,则不知有好有恶。
或医自以意加减,不根据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
若调和得所,虽未能治病,犹得安利五脏,于病无所增剧。
例曰:诸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注之。
今方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
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称之以充用,不得生称。
凡用石药及玉,皆碎如米粒,绵裹纳汤酒中。
凡钟乳等诸石,以玉槌水研,三日三夜,漂炼务令极细。
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
凡石、赤泥团之,入火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
不炼,生入药,使人破心肝。
凡朴硝、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
芒硝、朴硝,皆绞汤讫,纳汁中,更上火两三沸,烊尽。
凡汤中用丹砂、雄黄者,熟末如粉,临服纳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干枣、栀子之类是也。
用细核物,亦打碎,山茱萸、五味子、蕤核、决明子之类是也。
细花子物,正尔完用之,旋复花、菊花、地肤子、葵子之类是也。
米麦豆辈,亦完用之。
凡橘皮、吴茱萸、菽等,入汤不咀。
凡诸果实仁,皆去尖及双仁者,汤揉挞去皮,仍切之。
用栀子者去皮,用蒲黄者汤成下。
凡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
三捣三绞,取汁,汤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根据如升数,不可共药煮之。
一法薄切用。
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
凡麻黄,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纳余药,不尔令人烦。
寸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分斩之,膏中细锉也。
凡牛膝、石斛等,入汤酒拍碎用之。
石斛入丸散者,先以砧槌极打令碎,乃入臼,不尔捣不熟,入酒亦然。
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物处方
2)骨关节病(主要指颈腰椎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 椎间盘突出等)以驱风祛湿、通络活血、祛瘀止痛中药为主。 羌 活15g 姜 黄15g 当 归15g 赤 芍15g 秦 艽15g 防 风10g 制川乌10g 鸡血藤30g 路路通20g 海桐皮15g 千年健15g 寻骨风15g 玄胡索15g 伸筋草15g 海风藤15g 艾 叶15g 桂枝或桑枝15g
病案举要
病案2:彭某某,女,51岁,就诊日期2017年6月25日。 患者自诉去年12月双膝关节胀痛无力,时而畏冷,行走时加重, 且双膝关节髌骨韧带处静脉曲张明显,在长沙市某医院核磁共振检 查显示:双膝内侧积水,右膝外侧半月板体部及前角,左膝半月板 前角损伤,周围软组织毛细血管曲张。 诊断:痹症(1.双膝关节积液2.半月板损伤3.静脉曲张)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驱风通络; 治疗方法:针灸、中药电渗合用 针灸:膝眼(双侧)、鹤顶(双)、血海(双侧)、曲泉、膝阳关 (双侧)、阳陵泉(双侧) 予中药电渗2号方电渗治疗。
中药外治与内治法
现代对中医外治法的研究
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 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方法将 中药施于皮肤、腧穴粘膜等, 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由表及里等调整脏腑功能,达 到治病目的。
中药电渗、离子导入、熏蒸、热 熨等可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与粘 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达病所。 赋形剂以及透皮剂的发展,展现 了提高药效以外用药代替口服或 注射药物的广阔前景。
“外治法”源于“内病外治”,与“内治 法”殊途同归,乃两大治病途径。
二 发展概况与理论依据
1、发展概况
远古时代,人兽大杂居,远古人在处理日常外 伤中,逐渐总结出早期的按摩术、外治敷贴法、 热熨、灸法等。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厉鍼砥石”治 虢太子“尸厥”。
急备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
成书于652年。
作者孙思邈。
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书。
《备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
此书30卷本内容,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本草、制药等;卷2~4为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6为七窍病;卷7~8论诸风脚气;卷9~10为伤寒;卷11~20为脏腑病论;卷21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疮肿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论解毒并杂治;卷25为备急诸术;卷26~27系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含方论5300余首,创分证列方的编写体例。
书中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
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中国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千金要方》价值日本于1974年成立千金要方研究所,特重新精印南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并誉之为“人类之至宝”。
近年来更为日、美、德以及东南亚各国学者和理论研究者所关注。
孙氏撰成《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30卷,约成书于公元682年。
该书的内容和科学价值在于:第一,发展传染病诊疗技术与学说。
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伤寒的学说,到唐代已经历四五百年的实践检验,深为历代学者所重视,孙氏撰《千金要方》时只见其片断,晚年始得“江南诸师秘仲景(伤寒论)”之书,他结合自己诊疗传染病、流行病之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创造性提出:其要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①。
孙氏的大胆革新,从医疗实践中总结新的理论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学习掌握的难度,不泥守仲景繁难的六经辨症体系,自创此三纲论治传染病的新学说,对发展仲景学说和明清医学家研究仲景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备急千⾦要⽅》《备急千⾦要⽅》唐·孙思邈孫真⼈備急千⾦要⽅序 昔神農遍嘗百藥,以辨五苦六⾟之味,逮伊尹⽽湯液之劑備;⿈帝欲創九針,以治三陰三陽之疾,得岐伯⽽砭艾之法精。
雖⼤聖⼈有意於拯民之瘓,必待賢明博通之⾂,或為之先,或為之後,然後聖⼈之所為,得⾏於永久也。
醫家之務,經是⼆聖⼆賢⽽能事畢矣。
後之留意於⽅術者,苟知藥⽽不知灸,未⾜以盡治療之體;知灸⽽不知針,未⾜以極表裹之變。
如能兼是聖賢之蘊者,其名醫之良乎。
有唐真⼈孫思邈者,乃其⼈也,以上智之材,抱康時之志,當太宗治平之際,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以謂上醫之道,真聖⼈之政,⽽王官之⼀守也。
⽽乃祖述農⿈之旨,發明岐摯之學,經攘扁鵲之《難》,⽅採倉公之《禁》,仲景《⿈素》,元化《綠恢》,葛仙翕之《必效》,胡居⼠之《經驗》,張苗之《藥對》,叔和之《脈法》,皇甫謐之《三部》,陶隱居之《百⼀》,⾃餘郭⽟、范汪、僧垣、阮炳,上極⽂字之初,下訖有隋之世,或經或⽅,無不採摭。
集諸家之所秘要,去眾說之所未⾄,成書⼀部,總三⼗卷,⽬錄⼀通。
臟腑之論,針艾之法,脈證之辨,⾷治之宜,始婦⼈⽽次嬰孺,先腳氣⽽後中⾵,傷寒、癱疽、消渴、⽔腫,七竅之病,五⽯之毒,備急之⽅,養性之術,總篇⼆百三⼗⼆⾨,合⽅論五千三百⾸,莫不⼗全可驗,四種兼包。
厚德過於千⾦,遺法傳於百代,使⼆聖⼆賢之美不墜於地,⽽世之⼈得以階近⽽⾄遠,上識於三皇之奧者,孫真⼈善述之功也。
然以俗尚險怪,我道純正,不述剖腹易⼼之異;世務徑省,我書浩博,不可道聽途說⽽知。
是以學寡其⼈,寢以紛靡,賢不繼世,簡編斷缺,不知者以異端⾒黜,好之者以闕疑輟功。
恭惟我朝以好⽣為德,以廣愛為仁,乃詔儒⾂,正是墜學。
⾂等術謝多通,職專典校,於是請內府之秘書,探道藏之別錄,公私眾本,搜訪幾遍,得以正其訛謬,補其遺佚,⽂之重復者削之,事之不倫者緝之,編次類聚,期⽉功⾄。
綱領雖有所⽴,⽂義猶或疑阻,是⽤端本以正末,如《素問》、《九墟》、《靈樞》、《甲⼄》、《太素》、《巢源》、諸家本草、前古脈書、《⾦匱⽟函》、《肘後備急》、謝⼠秦《刪繁⽅》、劉涓⼦《⿁遺論》之類,事關所出,無不研核;尚有所闕,⽽⼜溯流以討源,如《五鑒經》、《千⾦翼》、《崔⽒纂要》、《延年秘錄》、《正元廣利》、《外臺秘要》、《兵部⼿集》、《夢得傳信》之類,凡所振別,無不考理。
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看孙思邈的养生理念
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看孙思邈的养生理念武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摘要:孙思邈的养生理念成为今人养生的瑰宝.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一、养生都契在于养性.孙氏将养性列在养生之首,与‟-3今的健康基石:心理平衡相合.二、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此观点应合了今人养生提倡的合理膳食.三,运动强身,健康至宝.孙氏的运动强身观,比伏尔泰的“生命在于运动”理论旱了12个世纪.四、消未起惠,活未病疾.告诫人防患未然.五、健康在我,本非由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六、环境卫生,健康保证.孙氏的环境卫生意识极其超前.七、理念周遍,颇富人性.孙氏的养生理念,极具人性化,容易被今天多数人所接受.一代宗师孙思邈(58I--682)给我们留下了具有理程碑意义的姊妹巨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o今天,两部著作不仅成了医学界探幽讨源的圭臬,也成了芸芸大众养护生命的瑰宝。
孙氏的养生理念具有鲜活的指导意义。
与他同时代的唐朝人诗圣杜甫发出了:“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的感叹,大师却以他101年的数寿,当时极其罕见的高龄,诠释了自己所创养生理论的正确。
大师言“五福寿为最”,笔者下面对孙氏的养生理念进行辨析,以飨热爱生命的广大读者。
养生都契在于养性养生重在养心,重在养性。
这一点早就为先生所悟。
《千金要方》第二十七卷、《干金翼方》第十二卷,两个整卷中,大谈养性。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将养生大要总结出十条:“一日啬神,二日爱气,三日养形,四日导引,五曰言论.六日饮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医药,十日禁忌。
”把“啬神”、“爱气”列为首二条,所谓“啬神”,就是恬澹虚无,排除杂念,做事有节有度,绝不放纵情志。
所谓“爱气”,是在啬神的前提下,以己之神,养己之气。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语)。
做到此二点,疾病就不会干犯。
“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又如先生所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守内,病安从来?”他又为我们列出了著名的养生“十二少”原则:“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论一首方五十九首)论曰:补方通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
五劳五脏病,六极六腑病,七伤表里受病。
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忧劳,四曰心劳,五曰疲惫。
六极者,一曰气极,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髓极,六曰精极。
七伤者,一曰肝伤善梦,二曰心伤善忘,三曰脾伤善饮,四曰肺伤善痿,五曰肾伤善唾,六曰骨伤善饥,七曰脉伤善嗽。
凡远思强虑伤人,忧恚悲痛伤人,喜乐过分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暄失节伤人。
故曰五劳六极七伤也。
论伤甚众,且言其略,后方悉主之。
建中汤治五痨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眼花耳袭,口焦,小便自利方。
胶饴(八两)黄干姜当归(各三两)人参半夏橘皮芍药甘草(各二两)附子(一两)大枣(十五枚)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饴,烊沸,分四服。
(深师有桂心六两,生姜一斤。
无橘皮、干姜。
又方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可以饮食,寒热头疼,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然,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方。
附子浓朴(各一两)人参甘草桂心当归茯苓(各二两)麦冬黄龙骨(各三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糖,每服八合,日三夜一。
咳者,加生姜一倍。
又方治五痨七伤,小腹急,脐下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KT。
愦愦不乐,胸中气急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去精,惊慌虚乏方。
饴糖(八两)黄远志当归(《翼方》无)泽泻(各三两)芍药甘草人参龙骨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纳饴糖令烊,一服八合,信息又一服。
(深师无饴糖、远志、泽泻、龙骨,有桂心六两,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小建中汤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重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滞,骨血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历年,轻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复振治之之方。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儿科学术思想浅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儿科学术思想浅析汤晶晶关键词备急千金要方;儿科;学术思想;孙思邈孙思邈,世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因幼患风冷痼疾而立志成医,其一生博采群经,熟读精研,撰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1]。
其中《备急千金要方》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名之为“千金”[2]。
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孺,该书首列妇孺科,打破了以往男尊女卑、忽视小儿的封建思想的束缚。
除了卷五专篇论述儿科学的内容,卷十五小儿痢第十、卷三十小儿病第九,都是对儿科学的论述,从小儿孕育到生理病理,从临床诸疾到辨证论治,从内服外治到针灸药摩,论述范围极为广泛,详尽独到,本文将其儿科学学术思想简述如下。
1重视小儿,创分科论治孙思邈首先提出了撰儿科专篇的必要性。
早在《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颅囟经》等医学著作中就有关于儿科内容的记载,但是论述简单,记载散乱,在隋唐以前尚无一部专述小儿医学的书籍[3],正是“小儿气势微弱”,“医士欲留心救疗”,但“立功差难”,故“今之学者多不存意”,则“乳下婴儿有病难治者,皆为无所承据也。
”故撰成《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上下两卷,序列、初生出腹、惊痫、客杵、伤寒合为上卷,咳嗽、癖结胀满、痈疽瘰和小儿杂病集于下卷,从此,中医儿科学有了独立的专篇内容。
孙氏强烈希望:“凡百居家,皆宜达兹养小之术,则无横夭之祸也。
”孙氏重视小儿的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先进的,对儿科学的建立与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优生优育,精心养护孙思邈在卷二《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养胎”篇中详细、完整的论述了妇人妊娠后胎教、胎养之道。
论述了孕妇观、见、读、居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及宜养心、调性、节欲,强调需在儒雅清静的环境中保养胎儿,记载了从妊娠一月至临产各阶段的养胎方药和妊娠不同月份的饮食宜忌,且孕期不能轻率服药及针刺,以保证胎儿健康发育。
这些认识对优生优育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鲜药外治皮肤病经验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鲜药外治皮肤病经验邓丙戌【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书中亦记载了较为丰富的鲜药外治皮肤病的经验.【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1(010)004【总页数】2页(P268-269)【关键词】皮肤病;《备急千金要方》;鲜药;外治【作者】邓丙戌【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3《备急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书中亦记载了较为丰富的鲜药外治皮肤病的经验。
在长期整理中医古籍有关外治皮肤病记载的过程中,我经常为先辈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的用药(包括鲜药)经验之丰富感到惊叹,同时也在思索如何能够“古为今用”,即把我们前人的宝贵经验用于今日之临床,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笔者认为在众多因素中,古代与现代疾病的病名对照是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为只有明确了古代医籍中记述的疾病(一种或一类),相当于现代的什么疾病(一种或一类),我们今天才有可能较为准确地应用古代医籍记载的经验。
多年来,有关专家在古代与现代疾病的病名对照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还远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因为完成这项工作不仅要读懂医古文,还要有丰富的中医和西医临床经验,特别是需要广大有志于在医学方面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宝贵遗产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同道们,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反复探讨、持之以恒,才有可能使这项古代与现代疾病的病名对照工作不断得到完善。
由于古代与现代的病名对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专题论述,所以文中仅以几个疾病为例,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笔者认为“临床症状”是沟通“古代与现代病名”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文中还选取了一个古代病名的“临床症状”记述较为详细者,欢迎大家进行“古今会诊”,讨论这个古代病名相当于现代的何种(或何类)疾病。
《备急千金要方》关于特殊人群的经方化裁探析
《备急千金要方》关于特殊人群的经方化裁探析杨兴亮1,杨东方1,吴依航1,周宁轶1,贾彩霞2(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保存了很多经方内容,这些经方一部分以原文形式抄录,另一部分则是孙思邈根据临床实际加减化裁而成。
总结孙思邈对妇人、小儿、老人三类特殊人群经方化裁的规律,发现孙思邈根据妇人经带胎产、小儿脏腑柔弱、老人体质衰弱的生理现象和小儿病理容易转化、老人发病重笃的病理特点,调整治疗方法,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为未孕妇人用药注重气血、妊娠妇人用药遵循禁忌、小儿用药平和无毒、老人用药平衡补泻。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经方化裁;妇科;儿科;老年病;重气血药;用药平和;平衡补泻药[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 (2024)02-0183-05DOI :10.16294/ki.1007-659x.2024.02.010Analysis of Modified Classic Formulas for Special Population in Essential Recipes for Emergent Use Worth A Thousand GoldYANG Xingliang 1,YANG Dongfang 1,WU Yihang 1,ZHOU Ningyi 1,JIA Caixia 2(1.College of Chinese Classic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2.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Essential Recipes for Emergent Use Worth A Thousand Gold contains many classic formulas ,some of which were transcribed in the original form ,and more were added and subtracted by SUN Simiao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By summarizing the regularities of SUN Simiao in modifying classic formulas for women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it was found that SUN Simiao adjusted the treat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of women with childbirth ,pediatric deficient zang -fu organs ,the elderly ’sweak constitution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 pediatric pathology and the elderly ’s se⁃vere disease. The specific practices can be divided into :medication focusing on qi and blood for non -pregnant women ,medication following the taboos forpregnant women ,mild and non -toxic medication for children ,and medication with balanced tonifying and reducing for the elderly.Keywords Essential Recipes for Emergent Use Worth A Thousand Gold ;modifying classic formulas ;gyne⁃cology ;pediatrics ;gerontology ;medication focusing[收稿日期] 2023-09-25[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编号:18YJC770039);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9-JYBTD017)[作者简介] 杨兴亮(1993—),男,山东淄博人,医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方应用研究。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阅读札记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括 (1)二、书籍概述 (2)三、《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内容结构分析 (3)(一)《备急千金要方》原作概述 (4)(二)校勘版本的选择与比较 (5)(三)校释内容的主要方法 (6)四、《备急千金要方校释》的阅读体会与札记重点 (7)(一)原文的深入研读 (8)(二)注释与译文的对比分析 (10)(三)结合实例阐述医疗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融合 (11)(四)对某些争议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动向 (12)五、《备急千金要方校释》的价值与影响评价 (13)(一)对古代医学文献的保存与传承价值 (15)(二)对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与贡献 (16)(三)对中医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作用与影响评价 (17)一、内容概括《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是一部关于中医药学的重要著作,该书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多个领域。
本次阅读的札记主要对《备急千金要方校释》的整体内容进行概括。
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书中还涉及到了药物学的内容,包括药物的性质、功效、用法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
校释工作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对古籍的深入研究和整理,对原书中的一些模糊或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了解释和校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意图和思想。
校释工作也对于保留和传承中医药学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是一部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的中医药学著作。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各种疾病的防治方法和药物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医药学的传统文化和校释工作的重要性。
二、书籍概述《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是一部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作者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本书共分为三卷,主要论述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个领域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同时还包括了针灸、按摩、食疗等养生保健内容。
《备急千金要方》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备急千金要方》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备急千金要方》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集唐前医药之大成的医学类书。
《备急千金要方》鼻息肉方探析
《备急千金要方》鼻息肉方探析【摘要】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备急千金要方》全书中关于鼻息肉的外治法和内治法,就其治疗方法及用药特点进行探析,希望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思路。
【关键词】备急千金要方;鼻息肉;外治;内治《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经典著作之一,它包括妇人、少小、七窍、诸风、伤寒、外科、针灸、急救等多方面医学领域,书中汇总唐代以前的医学资料,是中国古代较为全面的医学论著。
该书首次将七窍病列为专卷,列举诸多治法方药,据笔者统计,《千金方》共记载耳、鼻、咽喉病症56种,用方160首,其中外治法106首,占66.3%,而且颇具特色,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外治法提供了广泛的临床思路。
鼻息肉为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方法局限,远期效果亦不理想。
《千金方》中关于鼻息肉的论述亦较多,值得深入挖掘,笔者就其治疗方法及用药特点进行探析,希望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思路。
1 外治法《千金方》中共记载治疗鼻息肉外治方10首,灸法2首,其中单味药方5首,占总比例50%,复合方剂5首,占50%。
1.1用药特点10首外治方中药物出现频率分别是:矾石4方,通草、细辛、瓜丁各3方,珍珠、附子2方,甘遂、炙猬皮、藜芦、蒺藜各1方,5首单味药方剂分别用药为:蒺藜、瓜丁末(吹)、烧矾石末、炙刺猬皮、瓜蒂末(塞)。
在以上10种药物中,辛温类药物有5种,占50%,寒凉及平性药物5种,占50%。
因此《千金方》中对于鼻息肉的外治法中,使用寒热性药物比例无明显偏颇,依据辩证使用相应的药物。
以上10种药物中,矾石使用频次最多,而且和瓜蒂作为单味药方出现,“烧矾石末,以面脂和。
绵裹著鼻中,数日息肉随药消落”,“末瓜丁如小豆许,吹入鼻中必消,如此数度”,《本草新编》有云:“矾石,味酸,气寒,无毒。
去鼻窍之肉,除骨髓之热,劫喉痹,止目痛”。
“瓜蒂,味苦,性寒”,“或问瓜蒂能去鼻中息肉,子亦不论,是何说乎?曰∶鼻中生息肉者,因肺中之热也”。
可见,矾石和瓜蒂均为寒性药物,此处用法,考虑辩证为肺经之热,上移于鼻,鼻中生息肉者才可适用。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耳疾第八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耳疾第八唐·孙思邈(方五十五首)治肾热背急挛痛,耳脓血出,或生肉塞之,不闻人声方。
磁石白术牡蛎(各五两)甘草(一两)生麦门冬(六两)生地黄汁(一升)芍药(四两)葱白(一升)大枣(十五枚)上九味咀。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肾热,面黑目白,肾气内伤,耳鸣吼闹、短气,四肢疼痛,腰背相引,小便黄赤方。
羊肾(一具治如食法)白术(五两)生姜(六两)玄参(四两)泽泻(二两)芍药茯苓(各三两)淡竹叶(切二升)生地黄(切一升)上九味咀。
以水二斗煮羊肾、竹叶,取一斗,去滓澄之,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不已,三日更服一剂。
治肾热、耳脓血出溜,日夜不止方。
鲤鱼脑一枚鲤鱼肠一具(洗细切)鲤鱼三斤乌麻子(熬令香)一升上四味先捣麻子碎,次下余药捣为一家,纳器中,微火熬暖,布裹敷耳得,两食顷开之,有白虫出,复更作药。
若两耳并脓出,用此为一剂,敷两耳。
若只一耳,分药为两剂敷,不过三敷,耳便瘥。
慎风冷。
治肾虚寒,腰脊苦痛,阴阳微弱,耳鸣焦枯方。
生地黄汁(二升)生天门冬汁白蜜(各三升)羊肾(一具炙)白术麦曲(各一斤)甘草干姜地骨皮(各八两)桂心杜仲黄(各四两)当归五味子(各三两)上十四味末之,纳盆中,取前三物汁和研,微火上暖盆,取热更研,日曝干,常研,令离盆,酒服方寸匕,日再。
治耳聋鸣、汁出,皆由肾寒,或一二十年不瘥方。
故铁(二十斤烧赤,水五斗浸三宿,去铁澄清)柘根(三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菖蒲(切五斗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上三味合一石五斗,用米二石,并曲二斗,酿如常法,酒用一月封头开清,用磁石吸者三斤,捣为末,纳酒中,浸三宿,饮之,日夜饮,常取小小醉而眠,取闻人语乃止药。
又方服天门冬酒百日瘥方(在第十四卷中)。
又方矾石少许,以生菖蒲根汁和,点入耳中。
治劳聋,气聋,风聋,虚聋,毒聋,久聋耳鸣方。
山茱萸干姜巴戟天芍药泽泻桂心菟丝子黄干地黄远志蛇床子石斛当归细辛苁蓉牡丹人参甘草附子(各二两)菖蒲(一两)羊肾(二枚)上二十三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目病第一唐·孙思邈1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目病第一唐·孙思邈1(论一首,证三条,方七十一首,咒法二首,灸法二十八首)论曰:凡人年四十五以后,渐觉眼暗,至六十以后,还渐目明。
治之法,五十以前,可服泻肝汤,五十以后,不可泻肝,目中有疾,可敷石胆散药等,无病不敷散,但补肝而已,自有肝中有风热,令人眼昏暗者,当灸肝俞,及服除风汤丸散数十剂,当愈。
生食五辛,接热饮食,热餐面食,饮酒不已,房室无节,极目远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过多。
上十六件并是丧明之本,养性之士宜慎护焉,又有驰骋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者,亦是伤目之媒也。
恣一时之浮意。
为百年之痼疾,可不慎欤!凡人少时不自将慎,年至四十,即渐眼昏,若能根据此慎护,可得白首无他。
所以人年四十已去,常须瞑目,勿顾他视,非有要事,不宜辄开,此一术,护慎之极也。
其读书博弈等过度患目者,名曰肝劳,若欲治之,非三年闭目不视,不可得瘥,徒自泻肝,及作诸治,终是无效。
人有风疹,必多眼暗,先攻其风,其暗自瘥。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
黄帝问曰:余尝上清冷之台,中陛而顾,匍匐而前,余私异之,窃内怪之。
或独冥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披发长跪,俯而视,复久之,又不已,卒然自止,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之窠者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其胳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窠契,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转,转则引目系急,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中其睛,则其睛所中者不相比则睛散,睛散则歧,故见两物。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荣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揣(《灵枢》作俱转)而精明矣。
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分精乱而不专,(《灵枢》作转)卒然见非常之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蒸之令熟,并化为水,以汁滴入耳内,满即止,不过数 度,即挑易出。 2.2.5 灸法 耳病灸法多采用药物灸,如捣豉为饼,填入耳 内,以地黄削一头尖,纳耳中,透饼于上,灸三壮;或取箭竿 二寸纳耳中,灸筒上七壮,治耳聋。 2.2.6 熏法 亦有记载熏法治疗耳聋:做一容积二升的坑, 坑内烧炭火,坑口盖砖,砖上开一小口,以地黄覆盖,并盖上 木盆,盆底开一小孔,盖三重布,把患耳置盆上熏,可获神 效。 3 咽喉病
[收稿日期] 2012-12-20
新中医 2013 年 7 月第 45 卷第 7 期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July 2013 Vol.45 No.7
·193·
以蒺藜一把,捣,以水三升煎取汁,先仰卧,使人满口含取一 合汁,灌鼻中。 1.2.6 灸法 有温通经络、通窍作用,而且有温经止血的作 用,如对于鼻塞,流清涕者,可灸双鼻孔,而部分鼻息肉,可 灸上星及两旁各三寸穴位。而部分鼻衄患者,亦可用灸法,穴 位可选风府、涌泉或足大趾里横纹穴。 2 耳病
《千金方》 中记载耳部病症 18 种,共收集用方 55 首, 其中外治方 46 首,占 83.6%,内服方 9 首,占 16.4%。外治 方中治耳聋方 31 首,治耳鸣方 1 首,治耳脓方 6 首,治耵聍 方 1 首,治异物入耳方 8 首(灸法 3 首,熏法 1 首)。 2.1 用药特点 46 首外治方中共选用药物 74 种,药物出现 频率分别是:附子 9 方,石菖蒲 8 方,鲤鱼 7 方,细辛 6 方, 巴豆、矾石各 5 方,川芎、磁石各 4 方,苦杏仁、蓖麻子、 石盐、松脂、防风、当归、海螵蛸、生地黄、桂心、醋各 3 方,白芷、桃仁、甘草、薰陆香、通草、蜀椒、蜡各 2 方, 故铁、头发、乌麻子、山茱萸、土瓜根、白蔹、牡丹、牛膝、 皂荚、大枣、芥子、柴胡苗、箭竿、硫磺、雄黄、野葛、大 黄、白术、干姜、丹参、蛇膏、曲末、生乌头、独活、釜底 墨、龙骨、伏龙肝、禹余粮、黄连、赤石脂、月下灰、桃叶、 车肛脂、胡麻、黄矾、蚯蚓、牛酪、猪肉各 1 方。
以上 74 种药物中,其中辛温类药物 29 种,占 39.3%, 寒凉类药物 17 种,占 22.9%,平性药物 28 种,占 37.8%。 对于耳病的外治, 《千金方》 中选用药物较为平均,既有性 味辛温的药物,亦有寒凉类药物,或平性药物及动物类药 物,但使用较多的还是以辛温药物为主,如石菖蒲、附子、 细辛、川芎等,同时重视动物类药物的使用,取其走窜通络、 通窍的作用,比如多条外治方中均使用鲤鱼(包括鱼脑、鱼肠 等)、蚯蚓等。 2.2 剂型及治疗方式 耳病常用的剂型包括散、丸、膏、液 等,治疗方式包括敷、塞、吹、灌、熏、灸、引等。 2.2.1 丸剂 丸剂以其作用持久的特点,作为耳病外治法中 常用的剂型,如治耳聋方,以薰陆香、蓖麻子、松脂、蜡、发 灰、石盐 6 味等份研末作丸,塞耳。治猝耳聋方,以细辛、 石菖蒲、苦杏仁、曲末 4 味药物,和捣为丸,棉裹纳耳,每 天一换。 2.2.2 散剂 因散剂可直达病所,而且有收敛作用,所以可 用于脓耳,如治耳聋有脓不瘥有虫方,先以纸擦去脓液,再以 矾石末吹耳中,再以石盐粉吹入;治底耳方,黄矾烧,棉裹纳 耳中,不过二三日愈,或以苇管吹耳中。 2.2.3 膏剂 亦可用膏剂治疗耳病,如防风、石菖蒲、细辛、 附子、川芎,与鲤鱼脑合煎,膏香为成,灌耳中,以棉塞耳治 疗耳聋。 2.2.4 液剂 液剂特点为简便易行,作用直接,可用于治疗 耳病,如取柴胡苗汁灌耳中治疗耳聋;治干耵聍不可出方,取
《千金方》 关于咽喉病的论述包括喉病及咽病两类,记载 病症 19 种,共收集用方 50 首,其中外治方 21 首,占 42%, 内服方 29 首,占 58%,对于咽喉病的治疗,以内治为主,外 治方中治喉痹方 8 首,治咽病方 6 首。 3.1 用药特点 咽喉病外治方中共使用药物 21 种,药物使用 较广泛,多用单味药,药物包括:鸡屎白、巴豆、大蒜、大 豆、芥子、商陆、桂心、韭、醋、干姜、半夏、盐、羊蹄草、 豆豉、苦杏仁、鸡子黄、小儿尿、伏龙肝、麻黄、附子、生姜 等。 3.2 剂型及治疗方式 咽喉病常用的剂型有煎液或原药、散, 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含漱、敷药、点(涂、着、柱)药、塞药、 熏法等。 3.2.1 煎液或原药 取药物煎液或直接原药进行含漱,起到 直达病所,取效迅速的效果,如治喉痹、猝不得语方,煮大豆 汁含之,无豆用豉,亦佳;治悬雍咽中生息肉、舌肿方,羊蹄 草煮取汁,口含之;又如治喉痹,以巴豆去皮,针线穿,咽入 牵出。 3.2.2 散剂 药末吹咽喉可使药物敷布咽喉部发挥作用,如 治悬雍咽热、暴肿长方,以干姜、半夏等份,研末,以少少着 舌上。 3.2.3 敷法 药物贴敷皮肤透达病所,发挥作用,如治喉痹、 猝不得语方,芥子末水和敷之,干则易;治喉猝肿不下食方, 以韭一把,捣熬敷之,冷则易。 3.2.4 熏法 通过烧灼药物,使产生烟雾,通过咽喉部吸收, 起效迅速,如治咽喉中痛痒,吐之不出,咽之不入,似得虫毒 方,以青布裹麻黄,烧,以竹筒盛,烟熏咽中。
《千金方》 中共记载鼻部病症 19 种,共收集用方 55 首, 其中外治方 39 首,占 70.9%,内服方 16 首,只占 29.1%。 外治方中治鼻塞、清涕方 3 首(灸法 1 首),治鼻塞方 6 首,治 鼻不利方 1 首,治鼻息肉方 13 首(灸法 2 首),治鼻齆方 8 首, 鼻生疮方 8 首,治鼻衄方 19 首(灸法 3 首)。 1.1 用药特点 39 首外治方中共选用药物 51 种,药物出现 频率分别是:细辛 8 方,通草 7 方,附子 5 方,川芎、矾石、 瓜蒂各 4 方,干姜、桂心、瓜丁、辛夷、甘遂、皂荚、白芷、 当归、珍珠、薰草各 2 方,蜀椒、吴茱萸、蕤仁、黄芩、栀 子、莽草、小蓟、蒺藜、藜芦、龙骨、牛狗骨灰、发灰、韭 根、葱白、羊髓、炙刺猬皮、杏仁乳各 1 方,此外还有用乌 牛耳垢、牛鼻津、马新尿汁、人屎灰、烧祀灶饭末等入药,而 调和药物多用猪脂、牛脂、羊脂、面脂,亦有用醋、蜂蜜、酢 等。在以上 51 种药物中,辛温类药物有 28 种,占 54.9%, 寒凉及平性药物 23 种,占 45.1%。51 种药物共使用 78 次, 其中辛温药物使用 45 次,占 57.7%,寒凉及平性药物使用 33 次,占 42.3%,因此辛温通窍药物在鼻病外治中占主要地 位,使用辛温药物是 《千金方》 中鼻病外治法的主要特点。
《千金方》 中使用辛温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鼻塞、流清涕、
鼻齆、不闻香臭等病症,这些病症多由于外感风寒,邪滞鼻 窍,或脏腑虚寒,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使用辛温药物既可发散 风寒外邪,又可温通经络,通窍,故能达到邪去窍通的效果。 其中有使用一味辛热峻猛之品,直达病所而取效,如用干姜末 以蜜和,塞鼻或吹鼻治疗鼻齆;或数味辛温药物同用,协同作 用,如用细辛、蜀椒、干姜、川芎、吴茱萸、附子、桂心、皂 荚 8 味药物,以猪膏煎熬后酒浸,以棉裹并塞鼻治疗鼻塞流 涕不止。而对于热证,多用寒性或平性药物,如用杏仁汁敷鼻 治疗鼻疮。 1.2 剂型及治疗方式 鼻病的外治方药使用的剂型有丸、散、 膏 、 油 、 煎 液 等 ; 治 疗 的 方 式 有 塞 ( 纳 )、 吹 、 灌 、 敷 、 摩 、 贴、灸等。 1.2.1 丸剂 丸剂使用方便,作用持久,故 《千金方》 中使 用最多的是丸剂,如用通草、辛夷、细辛、甘遂、桂心、川 芎、附子等 7 味研末,以蜜调丸,丸如大麻子,棉裹纳鼻中 治疗鼻塞流清涕。而治疗鼻齆可以甘遂、通草、细辛、附子等 4 味研末,以白雄犬胆汁和为丸,如枣核大,棉裹纳鼻中,辛 热涕出,四五升瘥。 1.2.2 散剂 散剂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长于收敛、散邪。 如治鼻窒,气息不通,以瓜蒂末少许吹鼻中,亦可棉裹塞鼻 中。又如取乱发五两,烧作灰,以管吹鼻中治鼻衄。 1.2.3 膏剂 膏剂作用持久,而且能消除刺激,滋润鼻腔, 一般以棉裹或导入鼻腔,亦可涂抹于鼻上,如治鼻不利香膏 方,以当归、薰草、通草、细辛、蕤仁、川芎、白芷、羊髓或 猪脂等 8 味,以微火合煎,白芷色黄膏成,去滓,取如小豆 大,纳鼻中。 1.2.4 油剂 有滋润鼻腔、消肿止痛的效果,如治鼻痛方, 常以油涂鼻内外;以杏仁烧核,压取油敷鼻,治疗鼻生疮。 1.2.5 煎液 药物煎液后灌鼻,可使药物充分接触病所,易 于吸收,见效较快,如治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清水出不止,
DOI:10.13457/ki.jncm.2013.07.007
·19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中医 2013 年 7 月第 45 卷第 7 期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July 2013 Vol.45 No.7
《备急千金要方》 耳鼻喉科外治法浅析
陈文勇,王露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编辑:李海霞)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耳鼻喉;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 R2-52;R2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6-7415 (2013) 07-0192-02
《备急千金要方》 (下为 《千金方》)为唐代孙思邈所著, 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专业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 书。该书对唐代以前的医药资料进行较完整的总结,并首次将 鼻、口、舌、唇、齿、喉、耳病归为七窍病,列为专卷,收集 大量治法及方药,为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千金方》 关于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较为全面,全卷共记载病 症 56 种,用方 160 首,其中外治方 106 首,占 66.3%,内服 方 54 首,占 33.7%,可见该书对耳鼻喉科外治法的记载较为 详尽,而且颇具特色,笔者就耳鼻咽喉各类疾病外治法的用药 特点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 1 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