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观察物体》说课稿

合集下载

《观察物体》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观察物体》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观察物体》说课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观察物体》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正面、侧面、上面的观察法。

2. 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出的不同结果。

3. 应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 新授:(1) 教师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包括正面、侧面、上面的观察法,并以具体的实物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2) 教师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使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会有不同的效果,进而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

(3) 教师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拼图游戏、猜谜语等。

3.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观察物体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讨论答案,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

4. 总结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方法。

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小组活动、实践操作、作业反馈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节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

一、说教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安排,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逐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进而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

在最新的教材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观察物体的乐趣和重要性。

例如,教材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如玩具汽车、水杯、书包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二、说学情咱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比如他们能够分辨出一个物体的正面和背面。

但是,要让他们系统地、有条理地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并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形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就像上次我在课堂上讲这部分内容之前,我让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文具盒,然后说说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结果呀,有的同学说得含含糊糊,一会儿说正面一会儿又说侧面,完全搞混了。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他们对于观察物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好好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从而加深对物体形状和结构的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的操作,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各种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但是,他们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问题。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物体形状和结构的理解。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拼搭出,
看一看,把你从正面、
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学生小组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拼搭正方体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对于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一般不相同,所以要 想了解物体的全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它。
教师:为什么同样的立体图形,你们各自看到的正面图形不一样呢? 学生:因为我们在这个立体图形的不同的位置。 教师:一般我们把观察者所对物体的一面叫正面,在观测者左面看到 的物体的一面叫左面,观测者从上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作上面。所 以刚才同学们在这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又要注重学生能 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材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立体图 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第一个问题是用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再观察 并画出从它的正面看到的形状,获得经验或体验;第二个问题是体 验在增加搭立体图形中正方体的个数的情况下,被改变了形状的立 体图形的正面形状并没有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学会辨认从正面、上 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第四个问题是学会画出表示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的平面图形。
二、说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 的情景不一样。 2. 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3. 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及超越自我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 念。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观察物体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观察物体》是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学习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描述和分析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尤为重要,它不仅为后续学习物质、能量等更复杂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1)作用与地位观察物体这一章节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石。

通过观察物体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习使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的步骤: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 观察物体的记录:学会用文字、图形、数据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观察物体的分析: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记录方式;-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简单的物体。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 观察物体的方法、步骤和记录方式;- 观察现象的分析和推理。

(2)难点- 观察物体时的注意事项,如观察顺序、观察角度等;- 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物体这一章节中学有所获。

四、说教法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观察物体》动手做的内容。

这块内容既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新知,又是对新知的提升,对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观察物体》第二学段的主要内容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本单元教学观察物体要教会学生“数学地”看物体,包括通常在哪里看、怎样规范地看、看到的形状如何表达……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

1.联系生活经验,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初步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与要领。

2认识几何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较简单的几何体。

3.观察结构稍复杂的几何体,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而动手做的内容是根据视图摆出几何体,在操作中开展形象思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观察、判断从几何体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的物体,能根据某个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能有序地数不规则物体中正方体的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按要求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有序性,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根据某个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本课难点是:按要求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有序性。

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一个照相机,那就是我们的双眼,比一比谁观察地最仔细。

这样明确了数学课堂动手又动脑的要求,又激发了学生的求胜心理,让学生发挥照相机的功能,比比谁观察地最仔细。

(二)活动探究,开展形象思维活动一 1. 根据一个视图摆一摆,总结方法。

1教师呈现要求:从上面看到是你猜需要用几个小正方体?这是一个大容量的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可以是4,5,6,7等,拓宽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之《看一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之《看一看》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材简析: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学习,主要是经历观察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物观察,活动任务是观察与辨认。

第二阶段分为两条线索,一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本单元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目标:1、能根据提供的组片,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和形状。

2、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及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3、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和形状。

2、能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及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课时:3 课时第一课时《看一看》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法:引导、观察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二、教学准备PPT,大小相同的正方体若干,较大的正方体4个(教师示范用),方格纸若干张,记号笔若干支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知美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展示课件:师:下面是小黄人的三张照片,你能说说三张照片分别拍的是它的哪个面吗?预设:生1: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小黄人的正面师:正面。

板书“正面”“第二张呢”生:2:第二张拍的是小黄人的上面。

师:上面。

板书“上面”“最后一张呢”生3:侧面。

板书“侧面”师:侧面又分为“左侧面”和.......?生:“右侧面”师:这个小黄人,从不同的方位去拍,拍到的形状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有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说学情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

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

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直观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同时,教材还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能够初步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但是,他们对于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存在差异这一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空间想象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可能会出现观察不全面、顺序不合理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操作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

直观演示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的差异;操作探究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看一看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看一看教案

看一看(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物体,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结果画出来。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图例
2、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
3、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师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4、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5、让学生动手画出所观察到的结果。

6、师板书:一般我们把观察者所对的一面叫做正面、在观察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左面,观察者从上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上
面,在这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54页第1、2、4、5题
四、课堂总结:师生共同归纳。

五、作业:课本第54页第3题。

附板书设计:
看一看
淘气笑笑小鸟。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观察物体—看一看说课稿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观察物体—看一看说课稿

四年级《观察物体-看一看》说课稿二一九小学付佳本堂课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所呈现的知识点是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内容属于第二学段,经历观察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特点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且在学习这一单元内容之前已经在一学段积累了两到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体验。

三年级上时发展到观察有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观察角度增加,观察方向不超过4个。

本单元主要是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为后续第三学段观察5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形状做铺垫。

单元学习内容如下: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形状图,并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并能画出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通过三次师生探究活动来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想象、具体操作搭一搭去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看一看》说课稿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看一看》说课稿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看一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看一看》。

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初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同时,通过观察物体的拼、拆活动,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但在观察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节课通过实物和模型的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简单的推理。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物体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是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的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了以下教具:1.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面、棱、角的特征,发现物体的几何特征并描述出来;2.能够正确地使用几何名词描述物体的表面特征;3.能够归纳出物体的常见形状。

二、教学内容1.观察不同物体的不同面、棱、角的特征;2.描述物体的表面特征,如面、棱和角;3.介绍物体的常见形状,如圆柱形、方形、长方形等。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不同面、棱、角的特征,并能够描述出来;2.教学难点:使用几何名词描述物体的表面特征,并归纳出物体的常见形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特定形状的物体,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表面特征。

鼓励学生评论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在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使用几何名词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表面特征。

例如,展示一个长方体,老师会问:“这个物体有几个面?它们长什么样子?这个物体有几个棱?它们长什么样子?这个物体有几个角?它们长什么样子?”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几何名词的用途,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新知识1.介绍物体的表面特征:面、棱和角。

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使用几何名词引导学生描述它们的表面特征。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面由四条边围成,并且所有边的长度相等。

•一个圆柱形的面由两个圆和一个矩形围城。

在矩形上的两个边被弯曲,以与两个圆相连。

2.介绍物体的常见形状。

介绍各种常见的形状,例如圆球、长方形、立方体、圆柱形等等。

3. 拓展应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物体,并描述它的表面特征,让其他组的同学猜测它是什么物体。

例如:•学生A选择了一个五棱柱,则他会描述这个物体的五个面都是菱形,并且相邻两个菱形通过一个角相连。

•其他组的同学看到这个描述后会猜测它是一个五棱柱。

4. 归纳总结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物体有多少个面?它们都长什么样子?2.一个物体有多少个棱?它们都长什么样子?3.一个物体有多少个角?它们都长什么样子?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会对物体的表面特征,特别是几何名词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说课稿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一、说教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个内容,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的观察物体,即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这一内容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二、说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能判断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三、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看照片猜一猜,以“为什么看背面不能确定,而从正面能确定呢?”为问题出发,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为新知学习做准备,让学生感知观察物体时,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法
充分借助直观形象,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时,通过观察教室一角的图书柜,认识上面、正面和侧面,并通过其他物体的观察,如办公桌、课桌,重点通过正方体的不同摆放位置,掌握确定物体上面、正面和侧面的一般方法。

接着通过观察正方体,再次体会在不同位置观
察正方体时,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最少仅能看到1个面。

3、演示法
通过电脑演示将生活中其他能观察到的物体,使学生深化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观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物体的面也会不同。

同时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数学的美,
四、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每个同学观察到每个物体,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五、说过程:
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你能看出她是谁吗?以为什么看背面不能确定,而从正面能确定呢?为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方面的特征。

就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观察实物(情境图)
(1)教室里的图书柜。

认识上面、正面和侧面。

(2)、办公桌图、微波炉图、洗衣机、冰箱呢等,进一步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

2、观察正方体:
(1)、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讲台前、同学们中间、后面来判断它的正面和侧面。

(2)、把正方体放在讲台上,能看到几个面为探究,要求学生理解:能看到几个面,从而得出:观察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最少1个面。

(三)、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我准备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书上1-3。

这是基本的练习,所以就采取让学生同桌议议,集体讨论的形式。

其实第1、3题在观察中已经解决,重点解决第2和第4题。

第二层次:书上第4题。

通过观察一个物体的三个面(上面、正面和侧面),想像另外三个面的形状,并通过交流、观察验证,从而知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第三层次:书上第5题及变式题。

即将两个正方体组合在一起,为以后观察几个组合物体作准备。

(1)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从正面看、侧面看和上面看,又会看到什么图形呢?用连线的方法。

(2)把2个正方体叠起来,从正面看、侧面看和上面看,又会看到什么图形呢?试着画一画的方法。

(3)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将三个摆一摆,再观察。

(四)、总结
请小朋友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观察、实践和探究中学习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板书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有门的一面
正面
正对自己的一面
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最少能看到1个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