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数学 1-4单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教学设计第1-4单元教材简析教学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和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4、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5、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的逻辑性。
6、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1、根据场景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2、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3、按统一标准对给出的物体进行分类。
4、辨认左右方位。
教学难点:1、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
2、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简单推理和灵活比较的策略。
3、把一些物体按不同的标准依次分类。
4、辨认左右方位。
课时安排:共4课时数一数1课时比一比1课时分一分1课时认位置1课时1、数一数2、比一比3、比一比4、分一分5、认位置第五单元教材简析教学内容:教学10以内数学认识,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是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数一数有次序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数物体的数量时,为了防止重复或遗漏,要按一定的顺序数,既可以从左往右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会用圆点图表示物体的个数可以用相应数量的圆点来表示一定数量的物体,先按一定的顺序数出物体的个数,有多少个物体就用多少个圆点或其他图形来表示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比一比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下面的比上面的长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先把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比较物体的轻重梨比桃重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哪边下沉,那边的物体就重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根据给定的标准分类把水果圈起来:按给定的标准分类,只要选出相应的物品即可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分类按性别分:男生(①③),女生(②④⑤⑥)对于没有给定标准的分类,先要按照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生活环境等确定一种分类标准,然后根据这一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第四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认位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老虎的右面是小兔高处的是上,低处的是下;面对的是前,背对的是后;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面,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面第五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认识以内的数认识10以内的数1、2、3、…、10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
从1开始按顺序数物体,最后数到几,就用数字几来表示认识几和第几一共有5只鸭子,从前边数,第2只是戴蝴蝶结的小鸭一个数可以表示“几”或“第几”。
“几”表示共有几个;“第几”表示其中的某一个0的认识在数物体的个数时,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
0还表示起点认识“>”“<”“=”4< 99> 75= 5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
两种物体同样多,用“=”连接;一种物体比另一种物体多,用“>”连接;一种物体比另一种物体少,用“<”连接第六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认识图形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4秋)
第四单元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认识10【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提问:你能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游戏?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有9个小朋友坐着,有1个小朋友在丢手绢。
引导:9人添上1人,是几人?你能用身边的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吗?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体卡片,板书:9添上1是十。
提问: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十?[预设]学生可能在计数器个位上拨10颗珠子,也可能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
课件呈现学生两种不同的拨法,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是怎么拨的。
提问:谁能在9的基础上拨出10?引导:9添上1是10,当个位上有10颗珠子时,我们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0,并把个位上的珠子全部清空;个位上的10个一换成十位上的1个十,这就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即“满十进一”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师:生活中经常把十个物体分为一组。
出示10包面纸包装成一袋,10支铅笔捆成一捆。
提问:你还见过生活中十个一组的物体吗?提问: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10,你知道10排在几的后面吗?出示“数线”图请学生从0开始按顺序读一读“数线”图上的数。
先从小到大读一读,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说明:“数线”图上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
提问:9的前面是几?后面呢?读数写数在田字格中示范写“10”。
提问: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数有点不一样,它是由哪两个数字合起来的?说明:“10”由“1”和“0”合起来的。
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先在左边写“1”,再在右边写“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单元检测一、填一填。
(11分) 1、比一比,填一填。
(5分)2)把放在的左边,把放在)把放在从左数第四格。
把放在从右数第一格。
二、连一连。
(25分)1、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8分)2、分一分,连一连。
(7分)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8分)三、数一数,下面动物各有几条腿填到()里。
(8分)四、画一画、涂一涂。
(30分)1、画一画,最长的画“√”最短的画“△”(10分)2、有几只就涂几个“”。
(8分)3、在长的后面画“√”。
(3分)()()4、哪个动物重?在它下面画√。
(3分)5、比比下面水果的轻重,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6分)五、圈一圈。
(26分)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6分)(1)(2)(3)2、观察右图,把正确的圈出来。
(20分)①●在■的(上、下)面;②☆在♥的(上、下)面;③△在♥的(左、右)面;④□在▲的(左、右)面;⑤☆在○的(左、右)面。
参考答案一、填空。
1、比一比,填一填。
有( 5)个,有(3)个。
少( 2 多( 2 )只;2、略二、连一连。
123三、数一数,下面动物各有几条腿填到()里。
2 4 6 8四、画一画、涂一涂。
1、画一画,最长的画“√”最短的画“△”2、有几只就涂几个“”。
●●●●●●●●●●●●●●●●●●●●●●●●3、(√)4、√5、比比下面水果的轻重,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最重最轻五、圈一圈。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圈汽车。
(2)圈书包。
(3)圈布娃娃。
2、观察右图,把正确的圈出来。
①上②下③右④右⑤左。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4~5》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1 认识1~3
【教学目标】
1.会数、会读、会写1~3,能用这三个数来表达和交流,懂得它们是有大小(多少)的、有顺序的。
2.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绘画等活动,把握数的内涵,增强数感,感悟每个数的模型意义。
3.联系生活情境,在数的运用中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1~3的意义,能认、读、写1~3。
【教学难点】
会用1~3表示事物的数量,掌握1~3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复习旧知,数一数这些事物各有几个,可以怎么表示?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数一数,认一认,图中有什么?
2.数一数,认一认。
图中都有什么?数量都是多少?
3.认识4和5
认识4:小朋友、毽子、黄花这些事物的数量都是4 ,都可以用4根手指或者4个小正方体来表示。
再列举出身边数量是4的事物,如:()。
认识5:蝴蝶、苹果、红花这些事物的数量都是5,都可以用5根手指或者5个小正方体来表示。
再列举出身边数量是5的事物,如:()。
3.拨一拨,写一写
拿出计数器,边拨边写,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1--5的正确顺序是:1、2、3、4、5
4.4--5的书写
认真观察数字,并在田字格上描写
“4”像小旗迎风
“5”像弯钩勾东
学习任务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数一数,连一连。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数一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数出10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并能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第二单元比一比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基础题包括: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重的画“√”。
易错题包括: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2.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
第三单元分一分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是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3.把一些物体按照不同标准依次分类,分类的标准要前后一贯,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基础题包括: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2.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易错题没有给出。
第四单元确认位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惯。
例如,学生可以学会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XXX的上面是鸡蛋,鸡蛋在XXX的上面。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至四单元试卷(1)
第一至四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
二、比一比,选一选。
1、谁比较矮,在矮的下面画“√”。
2、哪种动物长,在长的后面画“√”。
3、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
4、哪条线长,在长的后面画“√”。
5、在最重的下面画“√”,在最轻的下面画“○”。
三、圈一圈,填一填
1、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
(1)在的(上下)面。
(2)在的(左右)面。
(3)在的(左右)面。
(4)的(上下)是。
(5)的(左右)是。
(6)的(左右)是。
2、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1)
(2)
(3)
(4)
3、△●△△●△▲△▲●●△▲△△(1)圈出左起第5个,圈出右起3个;
(2)△有()个,●有()个,▲有()个;(3)△比▲多()个,▲比●少()个。
四、画一画
1.分一分
2.把上下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3.接着画
(1)画满7个(2)画满10个。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课件PPT
体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
也就不同。
(讲解源于《点拨》)
易错辨析(选题源于《典中点》 )
四、把每行里不同类的圈出来。
辨析:分类前没有明确分类标准,第一类是生活用品,第二类是小
动物,第3类是蔬菜。
三
分一分
分一分
SJ 一年级上册
作业习题
作业提升方向 1.熟练掌握分类的方法 2.实践操作
易错点:没有按顺序数导致重复数或漏数。
一
数一数
数一数
SJ 一年级上册
作业习题
作业提升方向 1.准确数数 2.动手画一画,圈一圈。
作业提升练 五.数一数,连一连。
六.读一读,圈一圈。
七.小鹿吹了8个泡泡,请把它们画出来。
八.在正确的图上画圈。
九.数一数,哪种物体的个数是5,在相应的物体后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上面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小试牛刀(教材P8试一试)
把树叶分在3个筐里,用线连一连。
你是怎样分的?互相说一说。
小试牛刀(教材P9想想做做)
1.圈出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2.空中飞的涂蓝色,陆地行的涂绿色,水中行的涂红色。
3.先分一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一
数一数
数一数
SJ 一年级上册
1
课堂探究点
1.数数的方法
2.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数数的方法
探究点 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一.数一数,照样子涂一涂。
二.数一数,在
新苏教版小学1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分一分第四单元认位置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有趣的拼搭第七单元分与合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丰收的果园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数一数课题:数一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教学难点:有序地数数,不重复、不错漏。
能从实物数数到抽象程度的数数之间转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2分钟左右)1.学生观察图片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出示挂图)。
2.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练习内容及目标。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
(15分钟左右)1.引导数数(给1分钟时间)学生可能会不按顺序数。
数的方法也可能不一样。
这么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先不着急说,把你喜欢的东西数一数,记在心里! 2.学生根据数量从小到大地再数一次刚才大家把图上的人和物都数好了,能不能把这些物体和人按数量多少在再从小到大分类数一数。
3.学生依次说三幅图和点子的意思。
个别说、集体说。
仔细观察前三幅小图和小图下的点子,说说每幅小图画和下面的点子是什么意思。
4.学生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
并画出空缺的“点子”。
观察第四、五、六、九幅小图,再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并画出空缺的“点子”。
5、说出与点子对应的空白小图中画的应该是什么,有多少个。
最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先数一数人数,再连一连。
(12分)二、在下面左边的框里补画图形,使左右两边的图形个数同样多。
(6分)三、比一比,画一画。
(每题4分,共24分)1.高的画“√”,矮的画“○”。
2.长的画“√”,短的画“○”。
3.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4.盛水多的画“√”,少的画“○”。
5.将分别放入下面的水杯中,水杯中有的画“√”,有的画“○”。
6.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四、按要求圈一圈。
(共12分)1.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起来。
(6分)2.先把草莓左边的水果圈出来,再把萝卜右边的蔬菜圈出来。
(6分)五、分一分,填一填。
(填序号)(共14分)1.分动物。
(6分)天上飞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上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里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杯子。
(8分)(1)按高矮分:高杯子有(),矮杯子有()。
(2)按花纹分:有花纹的有(),没花纹的有()。
六、找位置。
(共32分)1.填一填。
(4分)的前面有________只小鸡,后面有________只小鸡。
2.把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12分)(1)在的(左右)面,在的(上下)面。
(2)的(左右)面是,(上下)面是。
(3)的(左右)面是,它在的(上下)面。
3.画一画。
(8分)(1)在的上面画,在的下面画○。
(2)在的左面画□,在的右面画☆。
4.猜猜他们分别是谁?(8分)①是(),②是(),③是(),④是()。
答案一、二、三、5.点拨:放入的物体越大,水面上升得越高。
6.点拨:根据“重而低,轻而高”可知排球比足球重,又1个足球的质量等于2个皮球的质量,即可判断三个球的轻重关系。
四、五、1.③④⑥①⑤⑦②⑧2.(1)①③④⑦②⑤⑥⑧(2)①②④⑤③⑥⑦⑧六、1.344.小可小丽小月小明点拨:抓住每个小朋友表达的内容来区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从零开始1、课时1 数的概念(1)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探索性的感知数字的概念;2. 启发学生用物质实物来认识数字;3.培养学生用口头算法,正确使用数字;(2)基础准备:准备好图片书,小笔记本等备用材料;(3)教学准备:1. 向学生介绍数字的本质性特征、让学生感受数字的概念;2. 将小数中的口头算法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口语来合理认字;3.用实物实操,帮助学生感受数字的理解;4.以实例来让学生用数字累加、累减等,来帮助学生根据认算出正确的结果;(4)教学方法:1.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知数字的概念;2. 通过例子辅以口头算法,让学生理解口头算法也能解决复杂数字的问题。
3.用实物实操,让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4.鼓励学生自主活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把握力度。
二、第二单元加减法1、课时1 加法的认识(1)教学目标:1.让学生迅速的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通过认识和练习,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用;3.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情景中的问题;(2)基础准备:准备好图片、板书、实物、纸张、小笔记本等备用材料;(3)教学准备:1.让学生由图片上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2.帮助学生分清加法及减法的基本差异,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用认识加减法,运用十进制算法,进行加减法的口头算法;4.以实例引导学生用小数累加,帮助学生根据认算出正确的结果;(4)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加法的概念;2.利用实物实操,辅以口头算法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3.鼓励学生运用认识加减法,进行口算口头算法;4.让学生根据实例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情景;。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数字0-10,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本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字0-10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数字0-10,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等。
同时,结合实物和图片,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如数字接龙游戏,比大小游戏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四单元测试卷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0分一、数一数,连一连。
(12 分)二、数一数,用“”表示。
(10 分)三、我会分类。
(共20 分)1. 下面的物品应该放在哪里呢?(12 分)冰箱文具盒衣柜2. 【学科素养·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我能行!(填序号)(8 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可回收垃圾( )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 其他垃圾( )四、我会比。
(共27 分)1. 数量多的画“√”,数量少的画“○”。
(4 分)2. 高的画“√”,矮的画“○”。
(4 分)3.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4 分)4. 小猴子选哪条路线能先吃到桃子?画“√”。
(3 分)5. 用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卡纸,卷成两个圆柱形笔筒,能插铅笔多的画“√”,少的画“○”。
(4 分)6. 两杯同样多的牛奶,谁喝得少?在喝得少的里画“√”。
(4 分)7. 如图,原来三个同样的杯子中装有同样多的水,将三块大小不一的石子放入三个杯子中,现在最小的石子放在哪个杯子中?在相应的里画“√”。
(4 分)五、认位置。
(共10 分)1. 【新情境】叮铃铃!叮铃铃!开始上课啦!如图所示,回答问题的同学是( ),评价的同学是( )。
(2 分)2.【南京市秦淮区】小朋友,快来一起拔萝卜!(圈一圈)(1) 老爷爷排在最(前后)面,小猫排在最(前后)面。
(2 分)(2) 小狗的后面是(小姑娘小猫),小鸟在老爷爷的(上下)面。
(2 分)(3) 小姑娘的前面是(老奶奶小狗),后面是(老奶奶小狗)。
(2 分)3. 如图是芜湖某路口车辆通过时无人机拍到的图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应该遵守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把图中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圈起来。
(2 分)六、圈一圈,涂一涂,连一连。
(共21 分)(1) 要把果蔬都放进盒子里,每个盒子放一个果蔬,够吗?(够不够)(3 分)(2) 在的左面,那在的(左右)面,在的(左右)面。
(公开课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共12张PPT)
容错展板 错解分析:
容错展板
正确解答: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0:44:4610 :44:461 0:44Tuesday, May 1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1121. 5.1110: 44:4610 :44:46 May 11,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1日 星期二 上午10 时44分 46秒10 :44:462 1.5.11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上午10 时44分 21.5.11 10:44 May 11,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5 月11日 星期二 10时44 分46秒 10:44:4 611 May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0时4 4分46 秒上午1 0时44 分10:44: 4621.5. 11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 121.5.1 1Tuesday, May 1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 0:44:46 10:44:4 610:44 5/11/20 21 10:44:46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110:44: 4610:4 4May-2 111-Ma y-21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先数一数,再照样子在框里画“”。
典型例题分析
分析:
解决本题时可以先数出有多少个物体,再画出相应的 ;也可以数一个,画 一个 ,边数边画。
典型例题分析 解答: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2_图文43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 并分;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掌握数数;教学挂图、学具;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讲述: 小朋友们, 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2.出示挂图, 进一步激发起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 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三、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讲述 : 小朋友们, 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 高兴吗?2、出示挂图, 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 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 你们看, 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 让我们快快向前去, 小朋友, 睁大眼睛, 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1(二)思索探究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 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 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 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 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看小图和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和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 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 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 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数一数一、主要内容1.数出10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照样子画圈第二单元比一比一、主要内容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如:(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
如: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二、基础题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 重的画“√”三、易错题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3.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第三单元分一分一、主要内容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如:按照颜色分类,黄色的有……分成一类,红色的有……分成一类。
3.把一些物体按照不同标准依次分类,分类的标准要前后一贯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宁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学习观察这种数学方法。
(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三)第三单元:分一分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四)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五)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
一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二、>和<,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读、会写。
1-10各数;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六)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扮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二。
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立体图形的抽象概括过程,直观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比较准确的例举现实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七)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分物体的活动,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能根据要求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探索10以内数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是否初步理解分与合的含义;是否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正确·熟练地说出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
(八)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估计得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初步体会简单的函数思想。
3.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许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具有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知道求剩多少,可以用减法算。
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九)第九单元:统计教学目标:l.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学习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初步学习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教学重难点:经历和体会收集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十)第十单元:认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直观地认识“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知道11一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是否能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和减法算式的过程;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能否进行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观察、比较和推想;能否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并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否初步获得对实际问题中简单的加、减法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否对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分析。
(十一)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整时数。
认识半时数(十二)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理解加法的计算方法。
(十三)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教学目标:复习认数、认识钟表、认识物体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
三、教学措施和方法1、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有关数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