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案6篇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课《驿路梨花》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课《驿路梨花》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举例: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课文所传达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
(4)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平衡个体学习与团队合作。
举例: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课堂导入的效率,确保新课讲授环节有足够的时间。
2.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明确实践活动和小Βιβλιοθήκη 讨论的主题,确保讨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提高提问和启发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涵。
5.加强课堂反馈,关注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举例:分析“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寓意,理解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3)句子解析:重点解析课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句子,如“梨花的盛开,是生命的礼赞”。
举例:通过对“生命的礼赞”这一句子的解析,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4)课文结构分析:掌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理解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
举例:分析课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如“驿路梨花处处开”与“梨花依旧笑春风”,理解作者对梨花的深厚感情。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谦虚”、“懦弱”、“增添”等。这些词汇在课文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理解课文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有直接影响。
举例:课文中“梨花的谦虚,让人感到它的纯洁与崇高”,通过理解“谦虚”一词,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梨花的形象。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把握课文的主旨,分析梨花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梨花的感情。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优秀)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驿路梨花》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概括作品主题及情节。

教学方法:1.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听说过“驿路梨花”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场景或故事。

2. 介绍作者:介绍巴金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对作者产生兴趣。

3. 介绍作品背景:讲解《驿路梨花》创作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及创作动机。

4. 概括作品主题及情节:简要介绍《驿路梨花》的主题及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作者巴金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帮助学生理解《驿路梨花》的创作背景。

1. 作者巴金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驿路梨花》的创作背景。

教学方法:1. 讲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讲解作者巴金的生平:介绍巴金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文学创作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讲解《驿路梨花》的创作背景:介绍《驿路梨花》创作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及创作动机。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对作者及作品背景的了解,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思考。

第三章:情节梗概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

2.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内容:1. 《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

教学方法:1. 讲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1. 讲解《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概括地讲解作品的情节,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对作品情节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思考。

第四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分析《驿路梨花》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驿路梨花》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1. 讲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本文在立意、构思、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设想一、这是一篇小说,但根据初一册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仍按记叙文教学。

因此不必象分析小说那样重点放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而应着重放在对有关事物具体生动的描写,反映几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

二、预习时要求学生事先完成课后习题一,填好表格以熟悉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在立意、构思、写景、标题等方面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具准备:幻灯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理清文章线索,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揭示文章主题,明确写景的作用及标题设立的巧妙。

一、检查习过程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到黑板上注音)⑴ A 驿路() B 荆棘() C 陡峭()⑵ A 竹篾() B 简陋() C 恍惚()⑶ A 麂子() B 修葺() C 讴歌()2.解释下列词语,(本题结合课文语境进行讲解,由学生回答)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房子。

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修长:长。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悠闲:闲适自得。

二、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上新课第二十一课《驿路梨花》。

板书课题:二一. 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我们到一座深山去玩或到荒无人烟的野外去玩,就在我们玩得十分开心而肚子开始饿起来、腿开始酸起来时,天已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这个时候你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有个落脚点,哪怕是一座破旧的小茅屋供休息也好。

)要是没有怎么办?(只好露宿山林或野外了。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驿路梨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在旅途中意外发现美好事物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梨花所象征的美好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梨花的基本概念。梨花在文中象征着美好、纯洁和友谊。它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贯穿全文,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写。通过意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主题。
-在生字词掌握方面,选取“驿站”、“奇葩”等具有代表性的字词,讲解其本义、引申义以及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在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方面,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例,分析其对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在梨花意象的理解方面,通过对比梨花在文中不同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理解梨花所象征的美好品质和友谊。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驿路梨花》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梨花意象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可能是因为梨花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其内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自身情感体验,来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意象。
在讲授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修辞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实例分析,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写作技巧。
-生字词的掌握:重点讲解并练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确保学生能熟练读写,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如对比、衬托等,掌握文章的核心写作特点。

《驿路梨花》 学历案

《驿路梨花》 学历案

《驿路梨花》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雷锋精神在文中的体现。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品质。

2、难点(1)掌握本文设置悬念、误会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理解文中梨花的象征意义。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讨论法:小组讨论,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批注法:对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这篇文章,就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感受其中的美好。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彭荆风,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多以边疆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具有浓郁的边疆特色和民族风格。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77 年5 月。

当时,作者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之后,重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怀着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文章围绕“驿路梨花”写了哪些内容?(四)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文章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人物|事件||||||第一天傍晚|“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猜测主人||夜里|瑶族老人|给“我们”送来粮食,讲述自己的经历||第二天早上|“我们”和瑶族老人|修葺小茅屋||中午|梨花妹妹|告诉“我们”小茅屋的来历|2、文中多次提到“梨花”,分别有什么含义?(五)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1)“我”和老余:真诚善良,乐于助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驿路梨花》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驿路梨花》教案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主动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4.了解作者矛盾的写作手法,以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5.掌握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线索、情节发展及其表现手法。
本节课我们将紧密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驿路梨花》的深入阅读,使学生能够领悟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审美情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梨花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矛盾的写作手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意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驿路梨花》中梨花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文章的结构。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驿路梨花》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驿路梨花》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最新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最新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主持词已成为各种演出活动和集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主持词的实用频率越来越高,一般我们都会做好相关准备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6篇《《驿路梨花》教案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 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 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 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驿路梨花(优秀10篇)

驿路梨花(优秀10篇)

驿路梨花(优秀10篇)驿路梨花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教学重点:目的1教学难点:目的2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兴趣学习古诗三分钟学习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注音解释听写三、课文学习(一)解题1、看注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了我们什么?2、题目是一个什么词组?作者写的重心在哪一个词上?3、找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4、这篇文章真的是写自然界那开满枝头、洁白美丽的梨花吗?5、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按照小说的写作特点,如果哈尼梨花是本文写的主人公的话,那她出场了吗?6、实际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可不可以称为梨花呢?7、要解开这个谜,看来需要弄清楚文章究竟在写什么?(二)阅读,熟悉课文,配合朗读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2、请大家以小屋为线索划分归纳文章段落3、全文写作以什么为序4、全文是否用了其它的写作顺序5、哪些段落是插叙(三)分层学习1、学生朗读,复述“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2、小说又是怎样开头的?回忆原来我们学过的小说是否有同样的开头法?你认为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小屋的出现作好铺垫3、景是静止不动的,但人有感情,我们可以赋予它生命,你认为作者彭荆风是否把这景写活了,何以见得?4、“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是一个什么句?有什么作用?四、作业我们从预习中知道,有一个叫梨花的姑娘出嫁前照顾小屋,我们假设,如果这个梨花姑娘回娘家特意来照顾小屋,在第二天早晨与我们相遇了,这篇文章的情节又将怎样发展呢?请从第27自然段末尾开始用自已的想法续写完,300字以上。

第二课时一、字词复习二、课文学习“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让我们也随着老余的电筒去看一看。

读课文。

(一)第12自然段的学习1、阅读、词组2、房子的主人是谁呢?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驿路梨花教案5篇

驿路梨花教案5篇

驿路梨花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写教案是我们必须专心学习的事情,在下笔写一份教案时,我们都要有着较强的思维规律能力,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举的驿路梨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驿路梨花教案篇1(一)教学建议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解读文本,以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叙述手法和主题思想为重点。

2.课前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根据时间挨次理清主要人物和主要时间。

3.老师要留意思维方法的指导和点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的叙述手法及表达效果。

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2.难点:小说深厚的思想内蕴分析。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引入新课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是彭荆风。

(板书标题、)二、问题探讨(一):结构分析阅读小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本文以“我们”的行止和见闻为主线。

根据你的理解,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点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8自然段),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和老余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9—12自然段),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惫;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写“我们”遇到梨花妹妹,梨花妹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37自然段),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点名主题,收束全篇。

三、问题探讨(二):人物分析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挨次是怎样的?他们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章在刻画这些人物是采纳了怎样的手法?要点①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挨次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通用7篇)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通用7篇)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驿路梨花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3.体会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4.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彭荆风的资料,雷锋精神的资料,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一首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首诗最后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表达了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的心情。

作家彭荆风借用这首诗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了篇散文《驿路梨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探究彭荆风要通过“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怎样的情感?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1、关于梨花的诗句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东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苏东坡)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李商隐)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2、雷锋精神雷锋(1940-1962),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7篇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7篇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7篇【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小说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

2.体会小说设题的精妙。

3.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一、直接入题,明确目标二、精读课文,初识小屋及屋主人1.请同学们齐读8--11段,从文中提炼信息,说说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屋。

2.从小屋陈设可以看出屋主人的什么特点?三、略读课文,体味悬念和误会的妙处4.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四、细读课文,品味“梨花”之美5.跳读课文,勾画出和“梨花”相关的内容,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6.你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驿路梨花》?五、总结延读,一花引得百花开六、板书设计驿路梨花处处开爱暖人间雷锋精神代代传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方法: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导入: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

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

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某某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2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23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驿路梨花(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驿路梨花(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最后,针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通过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准确把握《驿路梨花》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作者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中生词、成语、特殊句式等语言表达方式。
-写作手法的掌握:学生能识别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对比、衬托、抒情等写作手法,并学会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精彩语句的品味: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挑选出具有美感的语句,分析其修辞效果,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写作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增加对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提升文化素养。
举例解释:
-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如“夜宿梨花村,主人竟是谁?”这一悬念的设置,学生需理解其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在写作手法上,如“山花烂漫,鸟语花香”这一句,学生需学会如何运用抒情手法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这篇文章通过对梨花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思乡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手法,有助于读者产生共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梨花的具体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这样的描写如何唤起读者的情感。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优秀)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驿路梨花》这首诗词。

2. 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内容】1. 教师朗诵《驿路梨花》诗词,学生欣赏。

2. 教师解析诗词的背景和意境。

3. 学生分享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活动】1. 教师朗诵诗词,学生认真欣赏。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分享。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驿路梨花》中的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挑选出《驿路梨花》中的重点词汇。

2. 教师讲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重点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如填空、造句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并进行纠正。

第三章:句子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驿路梨花》中的复杂句子。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句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挑选出《驿路梨花》中的复杂句子。

2. 教师讲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3. 学生进行句子理解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复杂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 学生进行句子理解练习,如翻译、解释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并进行纠正。

第四章: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驿路梨花》这首诗词。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形式和结构。

2.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形式和结构。

2. 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练习,如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并进行纠正。

第五章:创作与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内容】1. 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和要求。

驿路梨花(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驿路梨花(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拟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如何丰富语言表达。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景色描绘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春天的美丽?”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将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述手法和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文字。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识别并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是一项挑战。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识别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指导他们在写作中尝试使用。
-情感深度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层情感,特别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生命感悟。
-文本结构的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如何把握文章的整体布局和层次感,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3.针对学生的写作困难,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描述手法和修辞手法。
4.加强课后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让他们在课堂之外也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驿路梨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花草树木,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自然美景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的疑惑,比如如何将描述手法和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通用6篇)《驿路梨花》主要是要我们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过程与方法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重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难点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朗读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2课时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

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

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2.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3.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驿路梨花》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驿路梨花》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词汇、短语学习:梨花、驿路、蔓延、轻盈、恬静等。
2.课文结构分析:找出课文的起承转合,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梨花的美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写作手法学习:学习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情感。
4.阅读感悟:讨论作者在文中ຫໍສະໝຸດ 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5.写作实践: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写作练习。
(2)课文写作手法的内化与应用:学生需要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难点解析:通过教师引导、同伴互助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3)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学生需要从课文中挖掘出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能够理解其时代价值。
-难点解析:通过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梨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这种象征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其次,课文的修辞手法讲解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到写作中,但也有一些学生显得有些迷茫。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难点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许可以尝试分组教学,让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我反思自己在组织讨论时,可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今后,我将更加注意引导讨论的方向,鼓励每个学生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讨论更加充分和有效。
4.增进文化理解与传承: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5.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驿路梨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好的事物给你带来的感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驿路梨花》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朗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通过描绘梨花驿道来表达的情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并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堂讨论与口头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设置小组化理解:学生可能对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例如: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古代交通、驿站等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实例分析等,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3)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例如:课文中“梨花的笑容”是如何运用拟人手法的,分析其表达效果。
(4)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分析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探讨其与作者理想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课文的深层含义,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的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教案6篇驿路梨花教案篇1教学重点:小屋的帮助解决饥饿疲劳,悬念的步步深化,两个误会的穿插和最后彻底解开悬念,抒情结尾的作用。

教学过程:1.由分析过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1)“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周到(板书: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2)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助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人(板书: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3)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我”和老余的对话有什么表现力量?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实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板书:猜测屋主职业深化悬念)。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1)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具有什么表现力量?老人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

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

老人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

写出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

“我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板书: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

(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经打扰小屋,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是对面山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这段语言在叙述故事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表现力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有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板书:说出屋主的名字似解悬念)(3)小说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写出“我”在梨树林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

“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出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

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板书:梦见梨花姑娘衷心赞美)。

3.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板书: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1)小说怎样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和什么样的出现情景?写这些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马上想到“她一定是梨花”;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次发生了一个误会(板书: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

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

小姑娘讲出盖房人是解放军,但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盖房子?为什么传说梨花姑娘是小屋主人?为头的小姑娘是否就是梨花?这就在讲出了盖房的是什么人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悬念(板书: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2)小说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悬念的。

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为了方便过路人”,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经常照料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

这就彻底解开了悬念,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板书: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问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之妹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这就表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五部分(板书: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是从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结束全篇的。

“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板书:梨花衬托姑娘心灵纯美)。

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是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板书: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5.引导学生分析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表现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本篇不是按事件发生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和照料小屋。

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

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突出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板书: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形式回环递进突出主题)。

6.引导学生分析本篇间接描写人物的效果。

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

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

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7.引导学生体会本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联系作品来体会,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8.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缓急轻重得当,读出感情色彩。

布置作业:进一步体会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驿路梨花梨树林中发现小屋山峦层叠日暮作好铺垫山陡人稀天晚担心露宿意外看到梨花产生希望小屋无灯无人设出悬念小屋助解饥饿疲劳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猜测屋主职业深化悬念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说出屋主名字似解悬念梦见梨花姑娘衷心赞美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热情赞美结束全篇梨花衬托姑娘心灵纯美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形式回环递进突出主题驿路梨花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速读练习,练习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__大意,分析理解课文。

2、理解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录音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发、质疑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板书标题、作者。

简释标题、简介作者。

二、快速阅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__的结构。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8—36):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的猜想。

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三、研读1—8自然段,听录音朗读。

1、思考:__开头交代了什么?先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指名回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另外__还描写了这里的环境。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

由远及近,突出了山的高、大、多,忖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

接着又用“陡峭”“茂密”着意渲染山的险峻。

3、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电,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什么景象?(梨花美景)指定学生读描写梨花美景的3、4、5自然段,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人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4、再读第1—8自然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总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深入分析了这篇__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

那么,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驿路梨花教案篇3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深入分析了__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步骤: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分钟)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