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案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驿路梨花》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陶鸿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i •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过程与方法:1 •指导学生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序,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析小说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发生的两次误会、三次悬念,理解“设疑一释疑一引出新悬念”的巧妙构思及作用效果。

2 •引导学生略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梨花”的相关内容。再细读课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考“梨花”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从字面意思、深层含义、象征意义方面,分析、理解、品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可贵,发扬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争做文明人。

教学重点:1 •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 •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1.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过程中的作用。

2. 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45课时)

教学要点:1.作者简介,字词检查

2. 课文听读,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趣味导入,作者简介

我国西南边睡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出示:梨花图片。

彭荆风生平简介主要作品

彭荆风,随军进驻云南。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

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

《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1962年写的反映苦聪人翻身解放的长篇小说《鹿街草》。

二、预习测评

1、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

驿(y 1)路陡峭(d S J qi ao) 露宿(1 u s u)竹篾(mi e)

简陋(l u)撵(ni m)走肩扛(k eng)悠(y OJ)闲

麂(j 1)子恍惚(hu ang h u)修葺(q 1)晶莹(j mg y ing)

折损(zh e s in) 香气四亶(y i)

2、释词或写词。

(1)〔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2)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3)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4)香气四溢:香香的气味四处飘溢。亦指良好的情操为很多人知道,美名传播很远。

3、小知识:助词(二)

动态组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

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例如:

(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彭荆风《驿路梨花》)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语气组词主要包括“了”“嘛”“啦”“吗”“呢”“吧”“啊”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杨绛《老王》)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杨绛《老王》)

(3)山,好大的山啊!(彭荆风《驿路梨花》)

三、课文听读

彭荆风《驿路梨花》mp3音频朗读《驿路梨花》演读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2、“梨花” 有何含义,并说说文中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导学反思:

第二课时(总第46 课时)

教学要点:1. 理情节:两次误会、三个悬念。

2. 析人物:茅屋的小主人是谁?人物描写角度。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

1、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2、“梨花” 有何含义,并说说文中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五、师生互动,讲解质疑

(一)理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情节顺序

(1)阅读方法:做到“两动” ,“四不”。“两动”是动眼,动脑;“四不”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概括故事情节。

(2)整体理解课文。按课文顺序复述课文。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见闻。

(4)本文以什么顺序记叙的?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

盖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这样一来,就使文字节省而容量较大。

2、情节特色:

(1)两次误会、三个悬念第一个悬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第一次误会: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

第二个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呢?

第二次误会:瑶族老人说,他从一个赶马人哪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2)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的表达效果:

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回答时,应结 合课文内容来谈。

十几年前解放军过夜盖小茅屋

\

哈尼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

\

妹妹接替姐姐照料小茅屋

\

瑶族老人借住并送米

\

我们”路过住宿

3、 事情的原委:

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顾小茅屋;瑶族老人、“我” 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4、 文章结构安排的好处:

(1)省文字,容量较大; (2 )悬念层叠,波澜起伏。

初误会 再误会

解误会

按照小茅屋的

建造,照料顺 序怎样?

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