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

从钱塘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不足70年;从南京长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

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

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公路桥。

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

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等,其中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的最大跨径达到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达到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达到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

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用线上的安康汉江桥,主跨达176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一、1.1,1.2桥梁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在交通运输、军事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了许多著名的桥梁,如赵州桥、洛阳桥等。

这些桥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也为世界桥梁建设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桥梁工程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了桥梁工程建设的探索。

在此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师克服了许多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2.1,2.2,2.3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桥梁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桥梁工程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

由于长期战乱,许多桥梁被毁,基础设施严重损毁。

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桥梁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桥梁建设的投入和管理。

在这一时期,我国桥梁工程师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成功建设了许多重要的桥梁,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这些桥梁的建设,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2 改革开放时期的桥梁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桥梁工程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建设水平。

他们成功建设了许多世界级的桥梁,如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这些桥梁的建设,不仅展示了我国桥梁工程的强大实力,而且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3 新时代的桥梁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桥梁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桥梁建设的投入,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

我国桥梁工程师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我国桥梁工程师成功建设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如青岛胶州湾大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互通立交桥等。

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

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

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代时期,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桥梁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将从古代桥梁的起源、类型和建造技术等方面进行叙述。

中国古代桥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用树干、木板等自然材料建造简单的过河设施。

到了商代,古人开始使用石料、砖块等材料修建桥梁,例如商城的五台桥和铜川的咸阳桥等。

这些桥梁大都具有拱形结构,一座座石拱桥不仅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建筑技术的绝佳展示。

进入秦汉时期,中国桥梁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著名的秦始皇陵建筑中,就有着巨大的土木工程。

例如始皇陵附近的大渡桥,用长约300米的木桩支撑修建,为古代桥梁发展增添了新的技术和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桥梁建设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石桥和木桥。

其中,悬索桥是明清时期桥梁建设的一大创新。

这种桥梁的特点是使用绳索悬挂于两岸,通过悬空的绳索支撑桥面。

著名的悬索桥有四川的邛崃羊角桥和贵州的黄果树飞水平桥等。

这些桥梁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展示了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

明清时期,也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黄金时期。

明朝著名的木桥有浙江的赵公堤和苏州的断桥等,这些桥梁以其细腻的雕刻和非常严密的构造而闻名。

清朝著名的石桥有浙江的宝斗桥和山东的济南悬索桥等。

尤其是孔子家乡山东的济宁市,拥有大量的古桥,其中的鱼羊山悬索桥是中国古代悬索桥建筑的代表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桥梁建造技术也不断创新。

在明朝时,就有人使用了水泥和胶结材料来加固桥梁。

而水泥这一改进材料,在清朝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也表明中国古代工匠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历史悠久,从简单的木桥到复杂的石桥和悬索桥,中国古代工匠们在桥梁建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些桥梁不仅是交通运输设施,也是中国古代工艺和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桥梁结构的发展史

中国桥梁结构的发展史

1.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桥梁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古代桥梁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

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

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 米。

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 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据考证,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如建于公元816〜819年的宝带桥,全长317米,薄墩扁拱,结构精巧。

罗马时代,欧洲建造拱桥较多,如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其中建于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奥石拱桥,桥有2孔, 各孔跨径为24.4米。

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尔桥,高达52米。

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

罗马时代拱桥多为半圆拱,跨径小于25米,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图1[列米尼桥示意图]3.为罗马时代建造的列米尼桥示意图4.罗马帝国灭亡后数百年,欧洲桥梁建筑进展不大。

11世纪以后,尖拱技术由中东和埃及传到欧洲,欧洲开始出现尖拱桥,如法国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维尼翁桥,为20孔跨径达34米尖拱桥。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中国桥梁的发展史悠久且丰富多彩,从古代的简单木桥和石桥到现代的大跨度钢结构和斜拉桥,中国的桥梁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具体如下:
1. 古代桥梁:中国的桥梁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当时已有“钜桥”的记载。

《诗经》中也有周文王在渭河上架设浮桥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桥梁技术逐渐提高。

隋唐时期,桥梁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石桥和铁索桥。

2. 中世纪桥梁:宋、元、明、清各代,桥梁技术继续发展,特别是石拱桥的建设技术日臻成熟,留下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桥,如赵州桥等。

3. 近现代桥梁:进入近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国开始建造更为先进的桥梁。

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连续钢桁架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 当代桥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982年建成的陕西安康汉江斜腿钢架桥,主跨176米的铁路钢桥,是当时世界同类桥梁跨度较大的。

1991年开工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602米的结合梁斜拉桥在1994年建成时,居世界斜拉桥跨度之首,是中国大跨度桥梁的又一里程碑。

综上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反映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的工程技术成就和文化特色,从最初的简易桥梁到如今的世界级大跨度桥梁,中国的桥梁建设展现了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精神。

(完整版)桥的演变历史

(完整版)桥的演变历史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鸿
ShiQiao
简介 图片
MuQiao
简介 图片
莫 言 深善 闺舞 空红 寂袖 寞传
飞 鸿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 多跨梁式桥。木梁桥跨径不大,伸臂木桥可以加大跨 径。中国 3世纪在甘肃安西与新疆吐鲁番交界处建有 伸臂木桥,“长一百五十步”。公元405~418年在甘 肃临夏附近河宽达40丈处建悬臂木桥,桥高达50丈。 八字撑木桥和拱式撑架木桥亦可以加大跨径。16世纪 意大利的巴萨诺桥为八字撑木桥。
性板桥面同箱形钢梁相结合的桥型,在大、中跨径的桥梁上广
泛运用。
诺伊斯桥
GangQiao
黑 白 纵 横经 三天 千纬 里地
一 点 通
山 河 日 月一 总句 成悠 对然
尘 世 间
GangJinHunNiTuQiao
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在十九世纪 后半叶才出现,但发展速度却很快。一百多年来,钢 筋混凝土桥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中小跨径方面。
桥梁之最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1946年瑞典建成的绥依纳 松特桥,跨度为155m.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钢筋混凝土主梁的斜拉桥——1925年 在西班牙修建跨越但波尔河的水道桥,主跨为60.35m.
●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西班牙的卢 纳巴里奥斯桥,跨径达440m,采用了双面辐射形密索布置.
MuQiao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渭河胜利桥东侧发现古代木桥墩遗迹,曾经连接汉中路和清姜路
MuQiao
山 河 日 月一 总句 成悠 对然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

桥梁的构造及发展现状
时代的齿轮运转不息,古往今来,人类改造征服
自然的脚步不曾停息,桥梁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改 造自然创造历史的见证之一,它体现了人类对自 然的征服力,也反映出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我 们的身边,无数的大桥、小桥、长桥、短桥、古 桥、新桥、木桥、石桥、拱桥、索桥跨越在溪涧、 江河、湖海上,接连着众多的大路、小路、公路、 铁路共同交织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连接着四面八方,城镇乡村,沟通世界上许多的 地方,承载着繁忙的人流和繁重的物资运输,支 撑着经济发展和全面的社会进步。

一、桥墩的分类:
1、重力式桥墩:
是实体的圬工墩,主要靠自身的重量来平衡外力,从而 保证桥墩的强度和稳定。主要用c15或c15以上的片石混凝 土浇筑,或用浆砌块石和料石,也可以用混凝土预制块砌 筑。优点是整体刚度大,抗倾覆性能以及承重性能都很好; 缺点是自重大,不宜做的过大而使桥梁自重加大。


2、空心式桥墩:
在历史的风雨的考验中,古桥难有保存完整的,
而中国拱桥却做到了!拱桥能够长寿,得益于圆 拱形的桥面构造。古桥多选用石材,石材本身抗 压不抗拉,所以梁桥向下凹陷时,下表面容易断 裂。古人聪明地把桥设计成了圆拱形,在竖直荷 载作用下,圆拱承受的压力被分解为竖直方向的 力F1和水平方向的力F2,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了, 减轻了桥梁的负担,桥自然能够长生不老。中国 拱桥早已扬名海外,寒山寺外的枫桥,西湖上的 断桥,个个大名鼎鼎。
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优点是节省材料,减轻桥 墩的自重,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节省模板支架;缺点是, 抵抗流水冲击和水中夹带的泥砂或冰块冲击力的能力差, 所以不宜在有上述情况的河流中采用。

3、桩式墩:
桩式墩是将钻孔桩基础向上延伸作为桥墩的墩身,在桩 顶浇筑盖梁。优点是材料用量经济,施工简便,适合平 原地区建桥使用;缺点是跨度不宜做的太大,一般小于 13m,且在有漂流物和流速过大的河流中不宜采用。

中国古代桥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桥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桥梁业的发展历程(原创版)目录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材料的发展1.以木为主2.石料逐渐增多3.砖石结构的出现4.铁质构件的应用二、中国古代桥梁建造技艺的发展1.梁桥的兴盛2.浮桥的应用3.拱桥的发展4.悬索桥的出现三、著名古代桥梁案例1.渭桥2.灞桥3.洛阳桥4.晋江桥正文中国古代桥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其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最早的以木为主,到石料逐渐增多,再到砖石结构的出现,以及铁质构件的应用,古代桥梁在材料和技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在桥梁建筑材料方面,中国古代桥梁主要以木和石为主。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木构建筑为主的文化,因此,桥梁建设中使用木头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然而,木头容易腐朽,所以古代的木桥以梁桥为主。

历史上,中国最有名的木制梁桥是秦昭王时期修建的渭桥,这座桥梁规模宏大,有着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八百五十柱和二百一十二梁的巨大规模。

其次,在桥梁建造技艺方面,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可以从梁桥的兴盛、浮桥的应用、拱桥的发展和悬索桥的出现等方面来概括。

梁桥是中国古代桥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结构简单,建造技艺成熟。

浮桥则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一种桥梁,如跨越宽阔的江河等。

拱桥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一大里程碑,其优美的弧线造型和稳定的结构特点使其成为桥梁建筑中的佼佼者。

悬索桥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古代桥梁建设在材料和技艺上的又一次飞跃,这种桥梁以铁质构件为主,能够跨越更大的江河。

最后,中国古代桥梁的著名案例包括渭桥、灞桥、洛阳桥和晋江桥等。

这些桥梁都是特定历史时期桥梁建筑技艺的代表作,它们的存在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辉煌历程。

中国桥梁的发展(课件)(共33张PPT)

中国桥梁的发展(课件)(共33张PPT)
另外,《史记》也记载,周穆王曾在巨鹿水上造桥。 秦公子鍼曾在陕西大荔东黄河上修建浮桥。
此时的桥梁均展期:战国到秦汉
从战国至秦、汉,时间大 约六七百年。公元前 3 世纪,中国第一座竹索桥 出现在成都市郊。
《汉书.岑彭传》记载, 公元 33 年,中国第 一座长江大桥 ── 索桥,出现在宜昌东 南。
06
著名桥梁
谢谢你的观看
中国桥梁的发展历史
目 录 / CONTENTS
01 创始期:殷商到西周 02 发展期:战国到秦汉 03 鼎盛期:南北朝到宋朝
04 延续期:元、明、清 05 现代桥梁的发展 06 著名桥梁
01
创始期:殷商到西周
这一时期从殷商至西周,时间大约 1,600 年。《诗经. 大雅》上说,周文王娶妻,曾在渭河上「造舟为梁」,架 设了一座浮桥。
北京芦沟桥
赵州安济桥
苏州宝带桥
泉州洛阳桥
晋江安平桥
潮州广济桥
04
延续期:元、明、清
在元、明、清时期(的六七百年间, 人们继承了前人创造桥梁的建筑技 术,继续修筑新桥,维修、加固或 重建旧桥。用围堰抽水干修法兴修 桥墩而建造的江西南城万年桥,是 这一时期新桥的代表,这种建筑方 法,为后世广泛采用。
公元 282 年,中国第一 座拱桥出现在洛阳城外。 至此,中国桥梁四大类型 包括浮桥、梁桥、索桥和 拱桥,已经基本形成。
03
鼎盛期:南北朝到宋朝
从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辽、金时期,中国封建社 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唐代,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此时,中国古桥建筑发展已达到顶峰。
拱券结构在建桥工程上的广泛运用,桥梁的建筑从以木 料为主,发展到以石料为主。
拱和券的合称。利用块料之间的侧 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砌于墙上 做门窗洞口的砌体称券;多道券并列 或纵联的构筑物称筒拱。

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

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

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中国桥梁建设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桥梁以木质结构为主,主要是梁桥和浮桥。

秦汉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和券石技术的产生,我国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回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有不少属于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潮州湘子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代桥梁的建设典范。

河北赵州桥单孔石拱跨度超37米,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设计师李春在原先叠梁拱的架构基础上,两侧添加小拱,创造出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种设计,不仅节约石料,减轻桥的自重,还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我国桥梁自主发展近乎停滞。

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这是一座公铁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

当时,国内外都有人断言,钱塘江江底流沙层厚,建桥不可能成功。

但茅以升利用“气压沉箱法”克服了这一困难,只以两年多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就建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自行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公铁两用大桥,结束了由外国人垄断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受限于国内资源、技术和工业化水平,造桥基本靠手工作业。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公路桥梁数量仍快速增长,规模由1957年的3.68万座增长到1978年的12.82万座。

其中,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特大桥,打破了外国专家做出的“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均提升至全新水平,是中国桥梁建设历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现代桥梁建设,修建了主跨超600米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主跨888米的悬索桥广东虎门大桥、主跨420米的拱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现重庆万州长江大桥)。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开展史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开展到了巅峰时期。

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

从钱塘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缺乏70年;从南京长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立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

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开展。

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

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公路桥。

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

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等,其中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的最大跨径到达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到达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到达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

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用线上的安康汉江桥,主跨达176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桥梁的发展历史

桥梁的发展历史

桥梁的发展历史1 桥梁发展史我国古代桥梁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之国度”之称,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桥梁发展史已有三千余年。

中国的桥梁遍布在神州大地,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四面八方。

中国古代桥梁直到现在仍有保留下来的,其结构、形式几乎包含了所有近代桥梁的结构、形式,较高的建筑质量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桥梁的存在不仅成为了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参考,更发展成了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国享誉世界的主要古代桥梁有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玉带桥、十字桥、风雨桥、铁索桥和五音桥等,这些古代名桥的存在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桥之国度”这一称谓。

2.2 现代桥梁18世纪初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第一台蒸汽动力火车应运而生。

于是很快铁路便在世界各地通行起来,且成为了世界交通的领导者。

桥梁作为铁路运输线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铁路的高速发展,桥梁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桥梁被大量破坏,造桥钢材短缺,人们不得不利用积累的经验推广新型桥——斜张桥、预应力混凝土桥等。

交通网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线路交叉出现的频次不断增加,为了不影响既有线路的正常使用,转体斜拉桥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近年来,我国在桥梁方面屡创佳绩,建造了一座又一座世界瞩目的桥梁,比如东海大桥工程、高铁跨高铁的沪昆客专转体斜拉桥和杭州湾三座大桥。

这些桥梁的修建不仅体现出了我国桥梁技术的成熟,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断探索、创新的民族精神。

2.3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大跨、轻质桥梁、美观、环保等要求会成为未来桥梁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

21世纪,高强度钢、玻璃钢、铝合金、碳纤维等太空轻质材料的大量运用,使桥梁建筑的主要材料不断更新,桥梁结构、形式也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随着桥梁专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桥梁专业人才不断涌现,可利用的资源不断增加,为桥梁结构的设计创造了条件,使采用轻质的梁型变为可能。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①古桥得萌芽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得历史时代)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得木梁桥。

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

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得京城山东临淄得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得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得跨径均在8 m左右。

②古代桥梁得初步发展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得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她地区建造。

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得渭水三桥,在古代就就是很有名得。

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就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

秦汉就就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得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得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得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得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在东汉时期,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③古代桥梁发展得辉煌阶段(以唐宋为主,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隋代石匠李春首创得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就就是一座卒腹式得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宽9 m,拱矢高度7、23 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得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得设计构思和工艺得精巧,在我国古桥就就是首屈一指。

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得石梁桥。

据《唐六典》记载,天下著名得石梁桥有4座:河南洛阳得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得灞桥。

④桥梁发展得饱和阶段(元、明、清三朝)明代江西南城得万年桥、贵州得盘江桥等艰巨工程。

值得一提得就就是明代万历年间建得放生桥,全长70、8 ITI,宽5、8 m,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状美观,就就是朱家角十景之一。

放生桥顾名思义,就就就是放生积德从善。

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撒网捕鱼。

今天,在这里常有人兜售活鱼供游人购买放生。

⑤停滞发展期(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得建立,这一时期中国得桥梁主要就就是有外国人建造。

桥梁发展史

桥梁发展史

桥梁发展史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国桥梁发展史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

从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不足70年;从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

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

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简支梁公路桥。

八十年代以来,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

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北汊桥等,其中北汊桥的最大跨径达到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达到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达到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再到隋唐时期,战乱与统一周而复始。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在朝代更替过程中缓慢提高,也逐渐具有了符合自身文化与内涵的特色。

期间由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座座形式多样的桥梁,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和天灾人祸的考验,直到今天,许多古代桥梁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历程始于原始社会结束于清代,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在我国浙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木梁柱结构的建筑,从形制来看,它们采用了榫卯和藤索连接房屋构件的方式。

从时间上来看,这些建筑建造于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所以可推测,当时的人民已经初步掌握了不同性能材质的组合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建造木梁木柱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形成了群居的文明,陕西西安的半坡村曾发现了一处总面积高达五万平方米的大型氏族聚落,聚落中住房密集分布有序,周围还有宽达5-6米用于防卫的壕沟。

考虑到在不需要进行防御或警戒的时候村民方便快捷的越过壕沟出入村落,不排除当时就有使用人造桥梁的可能性。

原始时期先民受限于的材料加工、造桥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建造的桥梁必然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例如桥梁的强度与耐久性不足以承受几千年间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如今已难觅踪迹。

但是他们在桥梁方面的努力与行动,为以后的桥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周秦时期从周革殷命到列国纷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直至秦始皇一统中国,其间跨越500余年,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

西周时期,生产资料及土地私有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桥梁开始出现。

但这个时期人们还无法做到遇水架桥,依然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渡河状态。

到了春秋末期及战国初期,随着冶炼技术日益成熟,铁器丰富了桥梁的选材列表,同时各种建筑物的兴起也对石材的利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了石材的投入使用,原本单一的木柱梁桥形式得以升级,石柱、石梁、石质桥面等全新的构件相继出现并运用到桥梁的建设之中。

随着铁器连接券石技术的产生,石拱桥也开始出现了。

这一时期的桥梁建筑,不仅结构理论得以提升,施工技术也得以完善,桥梁的使用寿命变长,维修费用也随之大幅缩减。

战国之中,秦国吸纳六国英才、兴修水利,重视国家农业、工商业、军事的发展,最终统一了中国,对桥梁发展的贡献可以说居功至伟。

秦惠王吞并巴蜀后,命李冰镇守巴蜀,在此期间,李冰在成都大兴水利,创设都江堰,并在渠上建造了许多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与北斗七星对应的成都七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造就了规模宏大的咸阳渭水桥,长400-500米,共68跨。

桥为石柱或木柱木梁,宽约13-15米,桥头水中还置石刻半身水神雕像。

周秦时代也是浮桥的创始和发展时期。

殷商时期,公元前1127年左右,周文王在渭水下游造浮桥以迎娶有萃氏之女,可见浮桥的创始还要更早一些。

公元前965年,周穆王讨伐楚国时曾在九江造浑脱做军用浮桥。

公元前541年秦公子锨,在黄河夏阳津造临时性浮桥,而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建造了一座正式的浮桥——蒲津桥。

自此,中国最阔大的河道—长江以及黄河之上都有了桥梁。

至此,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具有了架设桥梁来克服河流阻碍的愿望,并且具有建造一定技术水平的简单桥梁的能力。

这一时期,梁、索、浮这三种基本桥型已经基本形成。

尽管该时期的桥梁形式还比较简单,但是比起之前的时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两汉时期汉代传承并巩固了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刘邦一统中国后,汉朝尚处在战争之后的恢复时期,直到文景之治国力才日渐强大。

《与人论谏书》记:“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虽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文中薛广德和张猛都力荐汉成帝就桥渡河而不要乘船,由此笔者推断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桥比船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可从侧面说明当时的造桥技术相对成熟可靠。

两汉时期修建了很多桥梁。

首先在秦朝时期,长安渭水上建立了第一座木梁柱桥,西汉景帝五年(前158年)在东面下游加建了一座。

武帝建安三年(前138年)在西边上游又加建了一座,如此一来,京城渭水上便有了三座桥梁。

1986年咸阳附近发掘出的沙河桥木柱桩,桩顶焦枯,是火烧后残迹,经测定年代在西汉初期,这也是一条有关汉朝桥梁很好的证据。

汉代承继了战国空心砖墓拱的圆拱,中国的拱桥是从圆弧拱开始的。

据考证,中国的圬工拱起始于西汉。

在四川一些盛产竹子的地方,当地的人民就地取材创造了竹索桥。

至此我国已经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晋代至隋唐时期晋朝的出现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西晋统一不过50年,随后晋室东迁,偏安东南一隅与北方16国此起彼伏的形势延续了将近100年。

晋代帝都洛阳便有几座较为著名的桥梁。

《晋书·武帝纪》载:“泰始十年(274)九月,立河桥于富平津。

十一月,立城东七里涧石桥。

”前者是有名的黄河浮桥,由于当年上游诸桥早废,富平津桥成了黄河上唯一的一座浮桥,而后者是旅人桥。

永嘉之乱时,西迁甘肃的吐谷浑在黄河上游建造了河厉桥,这是一座木制的伸臂梁桥,相比于以往的简支木梁,它的跨度足可达到简直梁桥的四倍有余,是木桥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东晋北方16国纷争时期,建设了较多的浮桥,代表性的有洛阳的盟津桥,此桥到了隋唐时期依然被沿用。

后赵时期建武二年(336),石虎曾尝试在安阳南黄河灵昌津抛石造桥,但未成行。

在南方地区如浙江的绍兴,也有诸如题扇桥、光相桥等数座拱桥。

隋文帝杨坚夺取政权后,钦定长安为隋代的都城,在龙首山的南坡兴建了大兴城,并以洛阳做为陪都;唐高祖李渊夺取政权后,沿用了长安城为都城、洛阳为陪都的政策,略有不同的是加设晋阳为北都,与前二者合称“三都”。

由此可见,隋唐两代的主要政治活跃地区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桥梁建设活动十分活跃。

隋朝大业元年(605),京杭大运河的修凿工作开始了,隋炀帝动用两百余万人继续该工程,终于将全长2400千米的京杭大运河彻底贯通。

京杭大运河不仅拉近了南北方的距离,增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力,还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以及文化交融,方便南粮北运等。

在唐朝,京杭大运河依旧被沿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唐朝中期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

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字里行间可见大运河对日后中国南北经济交通的巨大影响。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江淮以南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渐渐赶超了黄河流域,并富甲天下;随着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北方的造桥技术在南方得以施展,南方的桥梁建设也日渐发达完善。

尽管隋朝前后存在仅30年,却是一个名桥多产的朝代。

如长安的灞桥、洛阳的天津桥,临颖的小商桥,赵州的安济桥等,扬州更是有著名的二十四桥。

唐朝历经290年之久。

其中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和天宝初期,统称大唐盛世。

该时期民族和睦,丝路畅通,协和万邦。

尽管中间穿插了与吐蕃(藏族)胡人、安禄山的战乱以及后期内部黄巢之乱。

总的来说,唐朝相对比较和平安定,所以在桥梁建设方面有了更多的发展,也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

《唐六典》记:“凡天下造舟之梁四,河则蒲津、太阳、河阳,雒则孝义。

石柱之梁四,雒则天津、永济、中桥、雒则灞桥。

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桥,中渭桥、东渭桥。

巨梁十有一,皆国工修之,此举京师之要冲也。

其余,所管州县,随时营葺。

其大津无梁,皆给船人(设渡)量其大小难易,以定差事。

”所谓“国工修之”即由国家拨款督造的国家级桥梁。

“造舟之梁四”中的蒲津桥在今山西永济和陕西朝邑之间,秦时已有此桥,一直维持到隋末。

唐李渊起兵太原,便与隋将争夺此桥。

桥遭到破坏,唐高祖得手后即予以修复。

唐太宗李世民过此桥,甚为得意地赋诗歌颂。

唐玄宗李隆基对蒲津浮桥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于开元十二年(724),改竹索浮桥为铁锁浮桥,放置了大量铸件做锚固点增强桥梁的耐久性,并设置了专人对其进行管理。

太阳浮桥在今河南三门峡市,是唐太宗派遣邱行恭建造的。

西晋杜预建造的河阳浮桥曾因战争而毁坏,唐代对其进行了修缮。

隋朝的天津、永济二桥,在唐朝已改建为石墩木梁桥,由此可见,从隋到唐短短的时间里,造桥技术已经有了进步。

“石柱之梁四”,洛阳城中有三座,灞水上一座即灞桥。

“木柱之梁三,皆渭桥”,唐代对长安的三渭桥都经过整理重建。

《唐六典》中没有提及石拱桥和索桥,但在唐代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大量关于这些桥梁的描述,如唐宗室的画家李昭道所绘《洛阳楼图》,画的便是洛阳大夏门,画下方有五孔尖墩实腹厚墩石拱桥。

而在隋唐的西南地区,索桥依然常见常用,所有材料有藤条、竹揽、铁索等。

其中较著名者有当时云南丽江和维西间的“铁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后建造的布达拉宫金桥、四川江油的窦圌山铁索桥等。

独孤及的《笮桥赞》和皮日休的《哀陇民》中,也有关于笮桥的记述。

两宋时期北宋时朝,南北朝的分裂的格局结束了,中原重新得到统一。

两宋的统治时间长达300多年,在此期间,我国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桥梁建设相比前代也全面进步,在桥梁形式上也有诸多创新之处,比如叠梁结构虹桥、筏形基础、植蜗胶固技术、石梁结合的开关活动式浮桥等。

宋代的木工技术比较发达,并成功的运用在桥梁的建设上,例如该时期的木梁长桥上多见的桥屋。

具体实有将始建于近代的河厉桥升级为多跨、双伸臂木梁桥。

在闽浙一带有许多伸臂木梁桥。

而在福建等地,石梁石墩桥也发展迅速,据统计共有110座之多,其中不乏像万安桥、安平桥、虎渡桥等这些著名的桥梁。

宋代独创“种砺于础以为固”的以海生介类胶结基石的方法,为我国古代桥梁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著名宋画《清明上河图》所绘的汴京虹桥采用了当时称为“贯木”的架桥方法。

其特点是使用大量木材贯插成拱,而不使用桥柱,这种技术在世界桥梁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宋朝时我国西南地区,仍然在使用着索桥,其中四川灌县的都江堰评事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多孔连续并列竹索桥。

宋时浮桥的建设不仅在数量上遥遥领先于之前各个朝代,桥梁形式上也有创新,如用脚船逐节升降路面成通航浮桥的滑州浮桥,以“机牙伸缩”的东新桥,采用柱、筏、健构成活动升降的引道的潮汐浮桥中津浮桥等等。

元明清时期元灭宋、金两朝统一了中国,蒙古人崇武贬文,东征不利,建国仅九十年;后明灭元,汉族重新一统江山,传世277年;而后满族入关灭明建立大清国,统治266年。

在元代,石桥大量出现逐渐替代木桥的重要地位,如元大都的城市桥梁等,宋代建造的吴江垂虹木桥,也在元泰定二年被63孔石拱桥代替。

总的来说,元代桥梁受宋代桥梁的影响是巨大的。

明万历十年在河北邯郸永年县建造了弘济桥,这是一座仿照安济桥建造的敞肩圆拱桥,尽管体量相对较小,但其构造精良程度与赵州桥难分伯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