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与挑战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1. 资源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

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贪婪的本性,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

例如,过度采伐森林导致生态系统破坏,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质灾害的增加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2.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

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和法律法规,力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例如,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愈发显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威胁。

3. 国际合作与谈判由于许多自然资源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谈判变得尤为重要。

例如,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减排、适应等手段来应对。

国际间的资源争夺也愈发激烈,涉及领土争端、海洋渔业等。

国际合作与谈判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平台,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二、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 政策与法律体系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来规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政策的缺乏或不完善,法规的执行不力等,导致资源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和障碍。

同时,由于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协调难度较大,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合作。

2. 科学技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然而,目前科学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尚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现有的资源评估方法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资源状况,科技创新与资源管理的结合程度不高等。

因此,提升科学技术的贡献度和创新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是自然资源管理所需面临的挑战。

3. 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广大民众的利益,因此应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及其意见与需求。

自然资源座谈交流发言稿

自然资源座谈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自然资源座谈交流会,共同探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议题。

我深感荣幸能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等。

这些资源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较少,这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2. 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

在一些地区,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开采、粗放经营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过度开发。

由于过度开发,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过度开发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4. 产权不明,监管不到位。

在我国,一些自然资源产权不明,监管不到位,导致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乱采滥挖、非法盗采等现象。

二、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1. 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资源保护体系。

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强化资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开采。

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盗采等违法行为,维护资源开发秩序。

5. 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开发水平。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水平,推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全球自然资源1. 积极参与全球自然资源治理。

加强与国际组织、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自然资源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资源枯竭与保护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了许多资源的枯竭和损失。

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都面临着严重的衰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推行生态修复、推动节能减排等,都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环境污染与治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管控,推动绿色生产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

三、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给自然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都对农业、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加强应对能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加大自然灾害应对和减灾力度,改善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性。

四、资源利用与公平分配资源利用与公平分配是自然资源管理领域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方式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增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加强资源权益保护,推动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五、跨界合作与共同治理许多自然资源问题是跨界性的,需要各国和各方的合作与共同治理。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海洋资源保护、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等都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跨界合作方面,我们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共同的管理标准和原则,共同应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总结起来,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有着应对的策略。

通过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气候变化适应、资源公平分配以及跨界合作与共同治理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自然资源是地球上所存在的有形或无形的物质资源,包括土地、水域、矿产、森林和气候等。

有效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1.1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土地开发和利用不当已经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许多国家已经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包括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限制违法建设等。

1.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应不足和水质恶化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水资源,各国正在推行节水措施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3 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往往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许多国家已经加强了矿产资源管理,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强环境监管。

1.4 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森林砍伐和非法采伐等问题导致了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系统恶化。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各国已经加强了森林保护和再造工作。

1.5 气候资源管理气候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各国已经制定了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和措施,包括减排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二、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2.1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城市化进程加速,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满足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带来的需求,是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2.2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挑战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存在并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海洋、空气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1. 关注度的提升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国际组织、政府和民间社会都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大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力度。

2. 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监测手段的革新,各种遥感、传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对自然资源的监测和调查更加精确和高效,有力地支持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制定。

3. 法律法规的完善各国纷纷出台了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 生态环境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日益突出。

2. 资源消耗和浪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资源的浪费现象也依然存在。

大量资源被浪费,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3. 治理体系的不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利益相关者,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

此外,自然资源管理的考核机制和法律责任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4. 地区差异和不平衡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相对贫乏。

这种差异导致了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三、应对自然资源管理挑战的措施1. 加强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规范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行为。

2.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 加强国际合作自然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的自然资源挑战。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等多个领域。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定以及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总结报告。

一、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存在着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

在开发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用于建设住宅、工业和商业设施。

同时,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盲目进行土地开发,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利用方面,农业用地的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式耕作方式,土地产出效率较低。

此外,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也参差不齐,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的现象。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耕地的非农占用,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部分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相对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

在开发方面,一些矿山企业存在着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导致矿产资源的浪费。

同时,非法采矿和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矿产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利用方面,我国矿产资源的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矿产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口,附加值较低。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机制,一些共伴生矿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采矿和选矿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回收率。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生态服务等重要功能。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仍面临着森林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挑战:资源过度开发与过度消耗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耗使其逐渐枯竭,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应对策略:1.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管理,限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自然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2. 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挑战: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威胁。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成为了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应对策略:1. 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监管。

推动企业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

2.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

三、挑战:国际合作与利益平衡自然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利益的差异,国际合作与利益平衡成为一大挑战。

如何在国际层面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平衡,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应对策略:1.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制定全球自然资源管理规则和标准。

通过多边谈判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互惠共享。

2. 深化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加强南南合作,在资源管理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一)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广袤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巫山人(距今约200多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用坚硬的矿物和岩石——燧石、石英与石英岩、板岩、石灰岩等制成的粗笨石器,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切割兽肉,挖掘植物块根,扩大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来源。

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我们的祖先,开始采用以矿物原料打制成的石镰和比石斧更薄的方形石器,在当地栽培植物、饲养役畜,并能够从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供生活需要,同时也开始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的土地垦殖成为耕地,利用草原来放牧牲畜。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炼业成为社会生产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距今约5970年,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便有了最早的用铜记录。

由于大量矿物采冶生产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曾留下关于我国矿物资源分布的丰富记载。

秦代秦始皇曾专设铁官管理全国的矿冶事业。

汉晋时期,我国已懂得用天然气煮盐、从硫化汞中提取汞,还曾有陕西延长地区石油可燃现象的记录。

到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用煤当燃料在我国已是相当广泛了。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洋作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地。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海滩晒制海盐,并大力发展沿海捕捞。

西汉时代便发展了海洋运输,与日本等国开展了频繁的海上交通往来。

唐宋时代(618年~1279年),我国商船队已成为航行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最活跃的船队。

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航海船队,于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途经40多个国家,更为世界航海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二)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本文将分析我国在这两个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一、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任务1、资源消耗与浪费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资源消耗量不断上升,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矿产资源保障问题: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有限,部分重要矿产面临枯竭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

3、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土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但当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部分地区土地资源紧张。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保护耕地资源。

4、水资源管理问题: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和任务1、空气污染治理问题:空气污染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需要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水体污染治理问题:水体污染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治理水体污染,我们需要加强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水污染源头治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3、土壤污染修复问题:土壤污染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修复土壤污染,我们需要加强土壤污染监测预警,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和技术标准,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项目。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未来趋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们正在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水资源的利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没有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我们亟需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未来的趋势是推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增加再生水的供应。

例如,通过采用新的灌溉技术和建设水资源储备设施,我们可以减少浪费和损失,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能源资源的利用能源是现代社会的支撑,但目前我们主要依赖有限的化石燃料。

由于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寻找替代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

未来的趋势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加大能源节约型设备的使用,我们可以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依赖,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但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土地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们应采取措施来加强土壤的保持和改善。

未来的趋势是推行可持续土地利用。

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土地复垦和城市绿化等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资源。

四、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由于过度砍伐和滥伐,全球的森林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减少。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们应加强森林保护和合理利用。

未来的趋势是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和发展生态旅游。

通过加大力度治理非法砍伐,培育人工林和发展林下经济,我们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未来的趋势是采取更多的措施,包括水资源节约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行可持续土地利用和加强森林保护等,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保护自然资源和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共同任务。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等,它们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提供了农田和建设用地,支持着人类的食物和住所;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生产、生态系统都离不开水;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森林资源可以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草原资源保持了生态平衡,为草食性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海洋资源是人类的粮仓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资源保护的现状与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形势。

一方面,过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损失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消费也加剧了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同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对自然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通过保护和改善环境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绿色发展的原则,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培养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的资源现状

我国的资源现状

我国的资源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资源状况备受关注。

然而,我们正面临着自然资源快速消耗的问题,这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我国的资源现状,分析其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自然资源的状况我国是一个拥有多元化自然资源的国家。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些自然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比如,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的寿命正在不断缩短。

另外,由于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太阳能和风能的使用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

总体来说,我国的土地资源质量也在不断恶化。

第二部分:能源的状况为满足工业和生活所需的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不断开采化石燃料,如煤和石油,并建造了大规模的水电站等能源设施。

虽然这些设施带来了很多短期经济效益,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

例如,燃煤电厂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进一步显著增加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虽然我们在寻找替代能源来源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间。

第三部分:解决资源问题的途径为了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资源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应该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减少过度开采水资源现象。

其次,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为此,应该鼓励环保科技的发展,降低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应该采用积极的土地保护计划,并确保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带来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结论总体而言,我国的资源现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通过全面的、长期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发展新能源技术以及加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相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张和广大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之下,中国一定能够为全球的自然环境注入新的希望。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并探讨如何更加合理和可持续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

一、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等。

其中,土地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还支持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

水资源是中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中国的矿产资源储量也居世界前列,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和能源资源,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矿石和能源产品。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中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导致一些资源的消耗速度过快。

例如,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长期以来被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资源储量逐渐减少,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一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下和浪费现象。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高效的耕作方式和科学的施肥技术,导致部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些企业未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再次,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平衡,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一些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充分,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

三、合理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合理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种植和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农田的产出,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保障能源供应,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合理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可以提高环境的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自然资源部座谈会交流发言稿

自然资源部座谈会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自然资源部座谈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问题。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就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挑战及对策等方面发表以下意见。

一、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通过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2.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我国建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3.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我国实施了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4.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全社会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以下挑战:1. 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

2.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4. 体制机制不完善。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执法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三、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对策针对上述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加大生态环境投入,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2. 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的统筹规划,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导致资源枯竭,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何在保障人类生存需求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数字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二、自然资源现状与挑战1.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导致我国在资源利用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2.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球的20%,但能源利用效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此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也存在相似问题。

3.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水资源污染、土地沙化、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三、数字技术在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1. 资源监测与评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为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资源开发与生产的智能化。

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利用数字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修复。

例如,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森林覆盖率,评估生态环境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4. 绿色能源开发推广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管理。

四、平衡发展的数字之路1. 建立资源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资源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信息化、智能化。

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

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

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

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其有限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其开发利用必须面对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挑战1. 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开采和利用速度大于可再生和修复速度,导致资源日益枯竭。

例如,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远远高于它们的再生速度,这将给未来能源供应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2. 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森林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环境问题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3. 生态失衡: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例如,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渔业资源的减少;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影响水源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 地缘政治风险: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匀,而且往往与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

这导致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缘政治风险,例如资源争夺、疆域争端等,对国际和平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二、机遇1. 创新技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机遇。

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突破使得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生态恢复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2. 绿色经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可以为自然资源要素市场提供挑战与机遇。

绿色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通过发展清洁技术和环保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

在这一过程中,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国际合作:面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国际合作尤为重要。

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并落实国际规范和准则,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和管理;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4. 意识提升:对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公众的意识和参与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

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

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在当今时代,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其市场的运作则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然而,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先来说说挑战。

首先,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不断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自然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上升。

比如,能源资源中的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储量日益减少,而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又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矿产资源中的一些关键金属,如锂、钴等,在新能源汽车和电子设备等领域的需求猛增,但其开采和供应面临着诸多限制。

这种供需失衡给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为了获取资源,往往采取粗放式的开发方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对当下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也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例如,一些地区的过度采矿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再者,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资源拥有量和开发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则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供应,面临着资源安全的风险。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格局容易引发国际间的资源竞争和贸易摩擦,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也给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些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足,导致资源的非法开采、走私等现象屡禁不止。

同时,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缺乏前瞻性也使得企业在资源开发投资方面存在顾虑,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自然资源局的演讲稿范文

自然资源局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重要议题。

在此,我代表自然资源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自然资源工作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原、海洋等。

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此,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1.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以土地资源为例,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这种现状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2.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过度依赖、粗放经营、资源浪费等问题。

一些地区和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

3.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自然灾害频发。

近年来,洪涝、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二、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1. 完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2. 严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审批管理,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符合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开发利用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3.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自然资源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也给资源的管理者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挑战一: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过度利用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过度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林木过度砍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水源地的污染等。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应对策略:a. 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政策,加强资源管理者的监管和约束。

b.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推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排放。

c. 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开发高效利用资源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2. 挑战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仅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例如,水源的污染、森林的破坏等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并威胁到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a.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惩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

b. 推动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c. 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环保意识的普及。

3. 挑战三: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与合作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协调与合作,而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合作难度。

这就需要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应对策略:a. 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协调沟通。

b. 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加强对各方资源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c. 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各方主动参与资源管理,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4. 挑战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自然资源是公共资源,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对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全国评价

自然资源全国评价

自然资源全国评价摘要:一、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背景与意义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二、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主要内容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评价3.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评价三、我国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现状与挑战1.自然资源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2.自然资源评价的技术方法与标准3.自然资源评价的成果应用与反馈四、我国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建议1.完善自然资源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2.创新自然资源评价的技术方法与标准3.加强自然资源评价的成果应用与反馈正文:自然资源全国评价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质量和分布特征,制定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背景与意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全国评价旨在全面、系统地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揭示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和演变趋势,为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二、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全国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通过调查、监测和统计等方法,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丰度和品质等指标。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评价: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保护措施,评价自然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评价:研究我国自然资源在地域、民族、城乡、产业等方面的分布差异,揭示自然资源的区域不平衡现象。

三、我国自然资源全国评价的现状与挑战我国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自然资源全国评价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评价成果。

但目前自然资源评价工作仍面临以下挑战:1.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自然资源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需要加强立法工作,明确自然资源评价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2.技术方法与标准滞后:我国自然资源评价的技术方法、标准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与挑战一、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

(一)客观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1.土地资源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土地一旦与人类联系在一起,便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根。

中国的农业问题或者说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美国的1/3;人均肉类是加拿大的1/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

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2位,人均排在世界第67位。

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后备资源2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1.2亿亩。

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

种植业为全国农民直接和间接地提供了40%,60%的经济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

在我国,人均由1949年的0.19hm2减少到2001年的0.1 hm2,人均耕地减少了53%,有的省份人均不足667m2。

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以及相当一部分(县)市人均占有耕地400m2以下,已低于国际上规定的534 m2的警戒线,比日本人均467 m2还要低67 m2。

2001年各类建设等占用耕地,致使耕地净减少61.73万hm2。

2000年耕地面积比1991年和1995年分别减少了249.81万hm2和179.61万hm2,减少幅度为1.91%和1.38%。

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迅速降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为0.10hm2,比1995年约减少了0.01hm2,比1991年减少了0.02hm2。

根据调查,我国现有可利用荒地资源约1.25亿hm2,包括宜林荒地7600万hm2和宜农荒地3500万hm2,人均只有0.06hm2和0.03hm2,其中,我国的宜农荒地还不足世界宜农荒地的2%,而且它们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土地贫脊,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近几年,我国荒地资源也随着耕地资源骤减而呈现减少趋势。

2.森林资源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1.34亿hm2和101亿m3,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别为0.12hm2和9m3,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

森林覆盖率虽已达13.9%,但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

在如此情况下我国森林砍伐却并没有因此而减缓,过量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我国多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濒临灭顶之灾,脊柱动物受到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为10种。

由于成熟林面积锐减,林木蓄积量少,采伐有限,我国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木材。

根据预测,我国木材紧张状况近期不会缓解,在很长时间内依靠进口木材补充国内需要的局面不会改变。

3.草地资源我国拥有草场近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42%;但人均草地只有0.33 hm2,为世界人均草地0.64 hm2的52%;中国草地可利用面积比例较低,优良草地面积小,草地品质偏低;天然草地面积大,人工草地比例过小,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质量不断下降。

草地载畜量减少,普遍超载过牧,草地“三化”不断扩展,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50%,全国“三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hm2,并且每年以200万hm2的速度增加。

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亿hm2。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

同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后备储量不足,而储量较多的则是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如钨、锡、钼等);二是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冶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很大;三是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1953,1992年,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如生铁、钢材、铜、铝、铅、锌、水泥、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了35、37、27、205、16、100、78、16、238倍,中国的石油产品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铁、铀、铜、铝、金也是如此。

经济发展表现为人均GDP的增长,也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增长。

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增长,但是从1990年到2001年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达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

未来20,30年内我国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而大宗矿产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矿产消耗增长的速度。

据预测,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

5.能源资源我国的能源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总的来看,这些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不多,尤其是石油资源更显得不足,供求关系紧张,满足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需要将有一定的困难。

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一次性能源目前是我国最现实的能源。

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是,一次性能源比例巨大,替代能源较少,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占70%左右。

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85%的城市民用燃料都由煤炭提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较长时期内,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煤炭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很大,可以满足国家长期需要。

据统计,全国已累计探明储量9000亿,约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6,仅次于独联体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

煤炭的资源量还大于此。

根据预测,埋深1000m以内的资源量在2万亿吨以上,2000米以内的资源量更多,可见,我国煤炭资源潜力很大。

煤炭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已探明的资源量89%集中在北方,因此,我国北煤南运情况不会改变;?勘探程度不高,已探明储量中还有45%以上储量需要进一步精查,方可建井开发。

石油我国的石油资源储量是比较丰富的,根据最新资料预测,我国石油资源量在800亿吨左右。

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130多亿吨,剩余储量还有30多亿吨,按年产1亿吨水平计算,如果不增加新的探明储量,这些储量的可采期为30年。

天然气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据勘探,我国天然气远景储量在40万亿m3左右。

最近我国油气勘探有重大进展,在内陆大型盆地和东部近海都发现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目前已探明储量1.43万亿m3,还不到远景储量的5%,说明潜力很大,也表明我国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还未把潜在资源变为探明储量。

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3年的中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耗国。

同时,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

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了创纪录的9100万吨,比2002年激增31%。

石油日消耗量达546万桶,超过世界第二经济体日本543万桶的指标。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成为公认的现实,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将导致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一系列变化。

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将达到每日1000万桶,这意味着届时我国所需原油将有八成以上来自深受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影响的国际石油市场。

而2000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仅占需求量的35%。

如果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那么我国的能源消费将超过世界目前所能生产的能源总和。

可再生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其中小水电可开发量约为1.25亿千瓦;陆地和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为10亿千瓦;陆地表面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700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包括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约合3亿吨标准煤;森林和林业剩余物相当于两亿吨标准煤。

但是到2002年,中国各种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量只有4700万吨标准煤,扣除小水电,新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

6.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储备是指储存于地表和地下的可利用水量,也就是所谓的可更新水资源量。

据有关部门计算,我国水资源总量每年28000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27000亿m3,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

地下水资源量8200亿m3,占水资源量的30%左右。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由于人多地广,人均占有量很少,只有2600m3,为世界人均值1/4;亩均约1800m3,为世界亩均值3/4。

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是:?水资源量分布不均,南多北少,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4/5,广大北方地区只占有水资源总量的1/5;?我国的降水受季风影响,冬少夏多,夏季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并且多水年和少水年连续出现,因此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淡水资源不足,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日趋严重,它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

7.海洋资源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是约占三亿六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它是人类获取食物、药物及生活用品等物资的重要来源。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陆地环境的不断恶化,陆生资源日益匮乏,人们将研究和发展的重心从陆地移向海洋。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它巨大的开发潜力是解决人类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及能源短缺这些题问的希望。

我国是海洋大国,漫长的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则达32000多公里。

大陆沿岸的海域面积辽阔,海区面积470多平方公里,海洋渔场面积42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73万亩,适合发展盐业的滩涂几百万公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