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合集下载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遵义县第二中学娄方仁[关键词]清末外交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全面推行中国近代化事实上的第一人,李鸿章从外交理论到外交实践都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他主持清末外交,从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一直到逝世,前后将近三十年。

在这数十年里,李鸿章时刻以国家利益(不只是清朝最高当局的利益)为重,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强为奋斗目标,抓住中国的当务之急——实现近代化,奋力在战败的困境中与列强周旋,以便中国少受损害,争得一个发展自强所必需的环境。

在这个目标下,他站在了战略的高度来主持清末外交,总揽全局。

从其外交思想到外交实践,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依笔者愚见,历史应该重新审视李鸿章在清末外交中的地位,还其一个真实的面目。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李鸿章提出了开拓性的外交思想李鸿章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战略的高度,把中国放置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范围中,为清末的中国提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外交思想。

在19世纪后三十年,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和日本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早就被列强的侵略和内战弄得奄奄一息的腐朽清朝,还是没有被震耳欲聋的炮声惊醒,认识不到中国的积贫积弱,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白日梦,说什么半部《论语》即可退敌,反对一切新事物。

然而,李鸿章并没有把列强看成“夷人”,把他们的侵略视为“犯顺”。

他在同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

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2)”。

为此,李鸿章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紧迫感:列强在华的地位和作用,完全“视我兵将之强弱为向背(3)”,“外国强兵利器,百倍中国”,要摆脱其控制,决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要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得一席平等独立地位,实力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兰台世界2012·10月下旬外,唐代诗人蔡孚的诗文当中对马球运动就有所描述,他的《打毬篇》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

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

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

”全诗的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德阳宫”中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形,而“德阳宫”是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后来这座宫殿被董卓烧毁。

从这个诗文当中可以看出,作者那时候认为东汉时期马球运动是宫廷运动的重要形式,可见在唐朝人眼中马球运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东汉时期已经流行的运动,而且东汉时期在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4]。

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远远早于唐朝,而且不是直接传入到中央,是从外部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的。

从马球运动的用语角度来分析,马球现代的英文名称为polo ,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或guy ,发音同现代汉语的qiu ,应是汉语“毬”字的音译。

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polo ,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氆氇”(Pulu ),据此就有人认为马球运动应当是先在西藏地区产生,后传到波斯再由波斯传到欧洲,同时在唐朝时期波斯又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传回到唐朝[4]。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首先,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

在秦汉以前,中国与西亚以及北亚和欧洲的交流非常少,而在西汉之后,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在唐代时期达到顶峰,而这一变化就缘于丝绸之路的开发。

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到中国西北部以及西亚、北亚和东欧地区,如果马球文化是外来的或者是传出去的,一定经过这条途径,因此变化也与此有关。

从马球运动的读音上来说,polo 一词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说明polo 一词的词源一定与马球运动的起源有关。

那么,再反观马球运动的古语发音,藏语当中的“氆氇”(Pulu )就是指马球运动,而且,从字形的发音上来看,这个词组是从字形上构成的,而非从音节上构成,肯定不是对外来词的音译,只能是先有的事物再有的发音,所以说,马球运动的polo 读音,一定是从西藏地区传出去的。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张“外须和戎,内修变法”,遵守已定条约,避免发生冲突,以维持和平局面来争取国家发展空间,与他涉外经历所见中外实力悬殊、秉承清政府外交原则、继承曾国藩“诚”思想等原因有关,其思想虽着眼现实,但过于妥协求和而易受列强利用恫吓。

清流派的思想主要主张强硬主战,与其置身事外具有密切关系,其理论也由此常脱离现实,但是其在限制妥协派发展,引导鼓舞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两者实为互补关系,各有长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没有实现融合统一,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外交思想;和戎;主战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列强加强“条约口岸体制”为核心的体系,通过修约谈判或者武力威胁,在不平等条约中获得更多优惠条款,保障贸易有利可图,或者通过赔偿割让条款获得直接经济利益。

同时这一时期教案纠纷不断,边疆问题纷至沓来,清廷内部派系不断加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重。

无论是李鸿章①还是清流派②,他们的对外思想都产生于这一历史大背景,但因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其外交思想也存在差异。

一、李鸿章的“外须和戎,内修变法”李鸿章外交思想以“外须和戎”为中心,这是他办理对外交涉事宜时的总方针。

主要表现在于主张遵守已定条约,竭力避免发生冲突。

在关乎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方面的对外关系上,李鸿章都极为谨慎,避免冲突,为晚清赢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建设条件和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

对外战争方面,李鸿章更是尽力维护一个中外和平的局面,避免战争。

他同时主张主动了解外情,办好交涉,认真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求自强,反对仍然闭目塞听、不承认现状的顽固态度。

他的外交思想首先来源于他对于国际时局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在早期是与外国合作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产生的,在随后几十年与西方的交涉活动中,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外时局变化“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而由此带来的实力悬殊,他逐渐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实力外交观。

在《行抵直境分兵边界折》中,李鸿章写道:“臣向在江南办理外涉棘手事件,往往兵威稍盛,彼族氣焰稍减……盖严兵卫正所以保和局也。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李鸿章,清朝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创造性的提出“外交互通,内政自强”的口号,强调外交必须和内政相辅相成,才能带来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秉持“和平共处,以德服人”的外交准则,成功地推动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对外交往李鸿章自幼就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对外交交往尤为重视。

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和外界交流互动,才能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

因此,他提出了“外交互通,内政自强”的口号,旨在倡导开放和包容的对外态度。

由此可见,李鸿章的外交战略是以国家利益和现代化进程为导向的。

二、推崇以和为贵的外交准则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与西方普遍采用的霸权主义相反,他主张以和为贵,以德服人。

他认为,外交成功的关键是要建立互信、求共赢的关系,并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

正是这种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准则,让他在中国近代外交中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

三、以修复国家权力为中心作为一位外交家,李鸿章非常清楚,国家要在国际关系中站稳脚跟,首先得有足够的国家权利。

因此,他主张通过积极修复国家权力,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他努力倡导中西方合作,推动着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诸多机遇。

四、为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架起桥梁李鸿章非常重视中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力求为两个文化体系架起桥梁。

他在外交事务中始终坚持以中标准、西备选的原则,将中西文化差异化纳入考虑范围。

同时,他也不断引导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为中国的文化走进国际舞台铺平道路。

五、拓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李鸿章作为一位优秀的外交家,非常看重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

他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自己的外交工作,他成功地将中国推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

六、提高国家国力李鸿章认为,强国兴邦的道路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力之上。

试论李鸿章_以夷制夷_的外交思想

试论李鸿章_以夷制夷_的外交思想

制日”的想法。 李鸿章觉得:中俄领地虽接壤,但俄国政治经济中心远在
欧洲部分,对中国威胁不大。 他为了防范日本,甚至不惜饮鸩止渴,试图
联络沙俄抵制日本。 李鸿章认为:与其联络小国防大国,不如联络大国
防小国。 古时叫做“ 远交近攻”,现在不妨叫做“ 两害相形取其轻”或“ 以
夷制夷”。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惨败而结束,1895 年 4 月 17 日清政府
一、李鸿章所处的时代及“ 以夷制夷”外交理论的形成 从李鸿章 1847 年中举人开始的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 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而到 1901 年李鸿 章去世,工业革命从欧洲向北美扩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相应的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并且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 19 世纪末 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他 们利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疯狂的强占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 将广大亚、非、拉国家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国家,并在经济上成为其 附庸。 然而同一时期的中国, 正处在腐朽的封建专制时期, 国内政治腐 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经济凋敝,资本主义虽有缓慢发展,但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对外关系上仍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对 新 兴 的 资 本 主 义 一 无 所 知 ,直 到 1840 年 ,英 国 用 大 炮 轰 开 了 中 国 的 大门,给中国近代带来了无尽的屈辱。 这 就 是 李 鸿 章 所 生 活 的 时 代— ——晚 清 中 国 经 受 着 内 忧 外 患 的 困 境, 抱着病入膏肓的躯体身不由己地被西方列强推入其瓜分殖民地的 狂潮中。 穷途末路的清王朝,既不能重振强汉盛唐时的雄风,又不能将 中国引向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社会。 面对清王朝的积贫积弱,其在 对外交往中的回旋余地,自然就可想而知了,李鸿章正是在此时粉墨登 场,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并提出了“ 外须和戎,以夷制夷”的外交理论。 “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主持外交事务的指导性策略。 二、“ 以夷制夷”外交理论形成的原因 李 鸿 章 的“ 以 夷 制 夷 ”的 理 论 的 产 生 和 形 成 ,有 其 复 杂 而 又 深 刻 的 主客观原因,择要来说,是李鸿章本人对中西文化的中外势力比较权衡 之后做出的抉择。 第一:当时的社会形势。 李鸿章的“ 以夷制夷”是从中国现状和中外 实力相差悬殊这个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起来的。 由于在实践上与 洋人打交道最早,也最多,他在《 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中明确指出 中国面临“: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我们必须委曲求 全先“ 外须和戎”,再趁机“ 以夷制夷”。 他在《 筹议海防折》 中反复指出: “ 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 若开战) 即暂胜终败”。 因而他极力主张 与洋人友好相处,搞好关系再徐图自强,也就是要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得 到切实 加 强 之 前 ,“ 必 以 力 保 和 局 为 紧 要 关 键 ”而 要 达 到“ 和 局 ”就 必 须 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采用“ 以夷制夷”的手段,在列强的夹缝 中生存。 第二:李鸿章个人的因素。 李鸿章出生在传统的封建地主家庭。 从 小接受封建王朝儒家传统教育 。 儒家所倡导的“ 忠信笃敬”是李鸿章在 对外交往中一贯所遵循的。 李鸿章幻想着凭借儒家“ 忠信笃敬”四字方 针进行外交活动中,外国人能被其打动,也能被中国的儒家处世原则所 感化。 因此在面对列强的欺凌时他常常以不惜在国家的权益上做出某 种限度的让步的方法来妄想换取列强的同情。 第三:清政府的外交态度。 在列强侵略中国以前,清政府一直奉行 的是传统外交。 因此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决策高层面对与西方列强 的“ 新外交”时不知所措。 一方面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又一味的妥协投降 卖国。 李鸿章虽可算清政府的“ 外交部长”但他却没有真正的外交决策 权。 我们都知道整个清政府就是“ 慈禧太后”一个人说了算,李鸿章只能 唯命是从。 而清政府对与西方各国的外交一直没有明确的方针和态度, 这 使 得 清 政 府 的 外 交 官 们 在 处 理 外 交 事 件 时“ 底 气 不 足 ”,这 也 是 李 鸿 章的外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不够大胆的原因。 因此,李鸿章在处理外交 事 件 时 既 要 揣 测 慈 禧 的 态 度 ,又 要 考 虑 个 人 的 前 途 问 题 ,他 倡 导“ 大 事 化小,小事化无”,力求维持一个和平环境。 三、“ 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实践 ( 一) 李鸿章在利用各国矛盾相互牵制以保存自己的策略大致经过 了“ 联日制西”到“ 联俄制日”的演变过程。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1871 年 中 日 立 约 , 揭 开 了 近 代 两 国 关 系 的 序 幕,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并且也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李鸿 章在初与日本打交道时,曾产生过“ 联日制西”的念头。 李鸿章曾说“: 日 本巨苏、浙仅三日程,精通中华文字,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 外援; 勿使吸西人倚为外府”(《 李鸿章全集》 — ——286 页 时代文艺出版 社 1998 年版) 。 他主张在不失国体和权益的条件下可以答应日本建交 签约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联络中日邦交,又可以使两国共同御敌。 1871 年 9 月 13 日 ,李 鸿 章 与 日 本 代 表 达 宗 诚 签 订 了《 中 日 修 好 条 规》 和《 中 日通商章程》 。 可以说《 中日修好条规》 是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 ”
.
向用 之帆 篷
舟 揖 不敌 彼 轮 机 飞 驶 之 军 船 巨 舰
以 制捻 发 百 倍 中国
,
是 以 不 得 不受 制 于 人

,
② 他 分析 当 时 中 国 的 绿 营 兵 不 足
靠这 样 的 军 队 去 和 洋人 作战
, ,
安 得 不 为 外人所 轻
,
⑧而
.

外 国 利器 强 兵
.
,
内 则 押 处 辈 毅 之下
,
为 了 保住 清 政府 这 座 破船
能 继 续按 照 封建 统 治的 秩序 航行 下 去
18 6 1年 掌管 全 国 政 治

、 、
军 事大权 的首 席 军 机 大 臣 奕诉
,
尉订 了

外敦 和 睦
,
,
的 决策
.
这 一 次 决策得 到咸 丰 皇 帝 的 批 准 并 在慈 禧太 后 夺得 最 高统 治 权
,
李 鸿章如果 真 的 不 想 求 和 的 话
。 , 。
是 完 全 可 以跳 出 这

实 上 并 不 如 此 简 单 我 们知道 中 国 封 建 社会 至高无 上 的 权 威 是 皇 个 基 本国 策 的 圈 子 事 只 有皇帝才 能决定 国 家 的 一 切 重 大事 情 这 是 一 种 绝对 的 君 主 专 制制度 当李 鸿章 上 台 帝 时 最大 的 权 力 操 纵者 是 慈 禧太 后 她 是太 上 皇 皇 帝 也 得 听她 的 军 事 外交 大权都 掌握 在
清 政府 这座 破船 已 是千疮 百 孔
而驾 驶 这 条 破
无事 则 嗤 外 国 之 利 器 为 奇
面对 西方 资 本 主 义 的

评李鸿章

评李鸿章

评李鸿章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如梁启超所说, 19 世纪末“四十年来, 中国大事几无一事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1]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在官场上吒咤风云,纵横捭阖。

他从事洋务运动30 余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民用工业,并革新教育,培养人才,堪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但与此同时,他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所坚持的中庸的求和外交思想,使他背上了千古骂名。

一、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李鸿章是晚清洋务派的重要领袖,在19世纪持续将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之中,他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当时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和掠夺的对象,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李鸿章将当时局势概括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这两句话简明扼要,引人深思,深刻地凸显了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岌岌可危的局面。

而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强,李鸿章用敏锐的时代眼光,看到在国家面临危局之时,洋务运动可以让饱受侵略和欺凌的古老中国走向富强走向文明,他所说的“我朝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体现了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的决心与信心。

李鸿章提出办洋务的总纲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这思想贯穿于整个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认为当时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实力过于悬殊,应当避免与西方列强发生军事冲突,同时遵守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办事就可以与列强和平共处。

这种思想显然是存在问题的,但是在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又必须承认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当时敌强我弱,清政府妄图改变不平等条约,与西方列强展开斗争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对外保持“和局”的真正目的是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通过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以自强,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增强与洋人抗争的能力。

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开始的时候他认为中国只需要学习外国的“利器”和“制器之器”,至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则没有必要学习。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而在与西方列强 的接触 中, 的准 则 ,可 以 在外 交 层 面利 用 国际 法 来 维 护 国家 的
清政府 的官僚士大夫们成 为相关外交政策的主要谋 权 益 。
划 者 。纵 观 两 次 鸦 片 战争 ,在 处 理 对 外 关 系 方 面 ,
二 、 李 鸿 章 “外 须 和 戎 ,内须 变 法” 思 想 的 实
Aug.20 2018
严 永 晔
(鲁 东 大学 历史 文 化学 院 ,山 东 烟 台 264000)
摘 要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封疆大吏和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为维护清政府的ft.0益 ,他提 出并努力践行
着 “外须和戎 ,内须 变法”的思想。其 中, “外须和戎”的外交战略 旨在将 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并为 “内
行 了 以 自强 求 富为名 的洋 务运 动 。 “洋 务派 的求 和 ,
2.“内须 变法 ”思想 的实 践 过程
实 际上是为 自己的 自强政策谋求长期 的和平环境 ,
以李鸿 章为代表 的洋务派 ,对西方 国家的强大
是 中 国在 面 临强 敌时 最理性 的选择 。”
情 况 有 所 了解 ,承认 中 国在 工 业 和 科 学 技 术 方 面 的
李 鸿章 明确 指 出了对外关 系 以 “和 ”为 主。面对 与西 一 步扩 大 在华 利益 。1885年 ,为尽快 结 束 中法 战争 ,
方列强 在 “器物 ”上 的差 距 ,李鸿 章继承 了魏 源提 出 李鸿章和法 国驻华公使 巴德诺在天津签订 了 《中法
的 “师 夷 长 技 以制 夷 ” 的 思想 , “似 当 委 屈 周 旋 , 新 约 》 ,时 称 “中 国不 败 而 败 ,法 国不 胜 而 胜 ” 。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内容摘要:李鸿章几乎承办了清末所有重大对外事务,为清廷所倚重,名扬国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重要影响,然而李鸿章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本身又是封建地主的一员,生活在封闭的晚清时代,没有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因此其外交思想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

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多是封建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丧权辱国。

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卖国贼”。

其实不然,纵使他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纵使他的“遵循外交”、“利益均沾”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权益,然而谁愿意背上卖国的骂名?当时清廷形势使其力不从心,加之统治者思想的左右,使之难施其政,国家步步陷入危难实是必然。

李鸿章出于当时形势、所处的位置的考虑及自身的局限性的桎梏等综合因素最终使其思想、行为使然。

关键词:内政、外交、和戎、自强、遵循外交、以夷制夷、李鸿章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

内政外交相结合,以“和戎”为途径,“自强”为目地。

主张变法自强。

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失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完全否定。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就范签订不平等条约。

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中国主权不断的沦丧,领土大片的被割占,疆界频繁的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危机四伏。

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突发。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积贫积弱,国势日下,清廷封建统治岌岌可危。

李鸿章正是在此时局下粉墨登场主持清末外交事务,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

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李鸿章是清末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外交策略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他主张与西方列强保持和平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力图通过外交手段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李鸿章的外交策略。

首先,李鸿章注重与列强保持友好关系和平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开展与列强的外交交往,并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通过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迫使列强承认中国的独立地位,同时也努力恢复和保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例如,他于1885年签订了《湄公河条约》,保护了中国沿边地区的利益,并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此外,他还致力于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制度,以加强国家实力,从而更好地与列强竞争。

其次,李鸿章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领土争端。

在他任内,中国与俄罗斯、英国和日本等列强之间发生了许多领土争端。

他坚决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并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了一些争端。

例如,在与俄罗斯的边界争端中,他通过以俄罗斯换取中国东北地区的主权,达成了《中俄密约》,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利益。

在与英国和日本的争端中,他则更倾向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平发展。

此外,李鸿章也采取了一些灵活和机智的外交策略。

他善于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利益。

例如,在与英国和法国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积极争取日本的支持,并通过谈判在条约中获得了部分利益,如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这样的策略使中国在遭受一方列强压力时能够借助其他列强的支持来平衡力量,并保护国家利益。

然而,尽管李鸿章的外交策略立足于维护国家利益,但在一些人眼中,他的外交手段被认为是屈服于列强的强权政策。

例如,在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中国割让了许多领土和特权,使中国遭受了重大损失。

这种以让步和妥协为基础的外交策略被一些人视为中国的屈辱。

此外,李鸿章也有一些政敌,他们批评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够坚决,以致于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牛少莉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外须和戎”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主要有: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对中外形势比较权衡后作出的抉择;李鸿章本身的一些特性,为人处世的原则决定其思想;也是曾国藩在外交思想言行上对他影响的结果。

在这种“和戎”外交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形成了一套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避战求和”,力保“和局”,“以夷制夷”,恪守“诚”字。

总的来说,其外交思想的宗旨是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想通过暂时的和平局面,使国家有自强的机会。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1],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

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始终视之为“一身系天下安危”、老成谋国的元老重臣;而甲午战争后,毁之者斥之为“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等。

正如梁启超所说:“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而毁之者亦达其极点。

” [2]尤其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鸿章活跃于晚清政坛40年,与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极大,所以他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及其外交思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再版),这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对李鸿章所处时代及其位置做了透彻分析,比较全面的描述了李鸿章的崛起极其所从事的洋务、外交事业。

在外交上,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联纵政策是失败的,但他也指出这是无奈之举。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2013级历史专业杨帅13021022【摘要】李鸿章是晚清官员中与外国人打交道最多的一个。

他参与缔结了众多条约如《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被人诋毁为卖国贼丧权辱国,一生毁誉交加我们此文仅从外交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评价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国际形势对其外交思想进行浅析。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以夷制夷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人,生于1823,卒于1901。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代表清政府缔结了很多合约。

这个人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说他是个大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东方俾斯麦。

我个人认为李鸿章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他已经尽到了全力,毕竟个人不能改变历史潮流和国家命脉。

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简单的标签化(譬如简单将李鸿章定义为大卖国贼)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更不能以今天人的眼光和立场去定义,而必须定义在当时的坏境背景下。

对于李鸿章我们能说他是封建清朝统治的维护者,说他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在甲午战争中领导不力唯独不能说他是个卖国贼。

说他丧权辱国。

对这个危难中的国家,他尽力了。

史学家唐德刚评价他,是中国有近代外交以来涌现出的两个半外交家中的一个。

(周恩来是另一个,顾维钧算半个)。

一、维护国家权益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李鸿章一个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士大夫,儒家推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李鸿章通过科举考试的独木桥,自然也是一个满怀报国热情的儒生。

然而面对清政府腐朽积弱,外国列强肆意践踏中国。

李鸿章一次次接受任命与列强谈判。

1、遣散常胜军和阿思本舰队,维护国家主权李鸿章能成为一名出色外交家,还要从他的发迹开始讲起。

1859年初几乎走投无路的李鸿章,在其兄李瀚章的引荐下入曾国藩幕下从此李鸿章借助湘军发迹。

1862年4月初,在曾国藩湘军的支持下李鸿章刚刚练成的淮军乘船东下抵达上海:这月底,就奉命署理江苏巡抚。

【1】同年清政府将美国人腓特烈华尔顿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经常纵兵肆意掠夺后任白齐文更加变本加厉竟掠夺清兵军饷四万于银元。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有人说,“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而李鸿章正是其中一个。

从天津教案中初涉外交,台湾事件中舌战日本来使,中法之战中极力斡旋,马关议和中血溅袍服,割让辽东后联俄制日,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始终能看见李鸿章的身影。

1901年11月7日,大清王朝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李鸿章终于不堪沉疴而溘离那个风雨动荡的年代。

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其一手操办的对外交涉,诸如天津教案、中日修好条规、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无一胜数,堪称是民族之不幸。

因此有人认为,就“李鸿章的个人历史,几乎就是近代中国国力衰败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沦为外国列强半殖民地的历史”。

为何李鸿章在其主政期间会在外交上导致一连串的失败,为何李鸿章会在对日对俄的外交活动中连连地卑躬屈膝,其根源是什么?本文重点从以下内容给予剖析。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社会大势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外交军事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这里首先是由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活动中采取了“合作政策”。

它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利益,在有关侵华的重大问题上彼此进行“协商与合作”,以达到共同的侵略目的。

然而,此时清政府已无力抗拒列强的要求,只能是卑躬屈膝,对外一味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

在这种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和局”面前,经历了绞杀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的高官大吏,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之流亲眼看到了西方侵略者船坚炮利的“长技”,从而预感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

李鸿章多次强调购买外洋船炮乃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指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华则罕于所见”,进而主张应“广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存远略。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总的来说,李鸿章之流就是要“讲求洋器”,平定发捻,自立自强,抵御外患,重点是放在购船、造炮、练兵等军事方面。

对晚清李鸿章外交的再认识

对晚清李鸿章外交的再认识

对晚清李鸿章外交的再认识晚清是中国近代史上屡受列强侵略的时期,也是外交上极度衰弱的时期。

李鸿章作为主持晚清外交的重臣,为挽救清国的危亡,其在外交思想和外交活动上积极创新,他的外交成果对晚清及后来中国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标签:晚清;李鸿章;外交李鸿章主持晚清外交数十载,其在外交思想和外交活动等方面多有建树。

然而晚清历史是中国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李鸿章在竭力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处理好涉及列强和清政府利益的一系列问题。

直至现在,学界对于李鸿章外交的评价仍多有争议。

我们只有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实际外交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对李鸿章的外交作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一、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指导着李鸿章的实际外交活动,本人就从两个方面谈一谈他的外交思想:(一)“和戎外交,师夷自强”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戎外交,师夷自强”是指中国在国力无法与列强抗衡的情况下,尽可能维持一种缓和的对外关系,同时针对中国的不足努力学习列强先进的东西,再将不断增强的国力展现给列强。

在这一外交思想下,李鸿章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以和为贵”,并通过洋务运动将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军事实力展现给列强。

李鸿章明确地表达了“自海禁开通,中外交涉频繁,吾过墨守旧法,不适与今世”的看法。

〔1〕他也认识到“洋人论势不论理,视我国势之强弱……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也必隐图其狂逞。

”〔1〕他更认识到“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日本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取法……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二)“循理外交,以夷制夷”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循理外交,以夷制夷”是指中国在国势不及列强的情况下,在外交中要尽可能以理服人,并且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和相互牵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这一外交思想下,李鸿章大多“循理”去解决外交问题,并在洋务运动中常常利用列强在经济上的竞争来给中国兴办洋务带来一些优惠和好处。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作者:杨明元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一、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在李鸿章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对日外交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李鸿章之初履外交,即以新起之日本为敌手”,“日本是向中国正面砍来的一把屠刀,李鸿章如何千方百计地来防止这把屠刀真是惊险万状。

结果李鸿章于甲午一役后,马关议和时倒了下去,结束了他26年对日本外交生涯”。

石培华剖析了李鸿章主持中日订约的过程和历史意义,他指出,当日本遣使来华求约之时,李鸿章力排众议,坚持同日立约修好,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力求维护清王朝的利益。

日使要仿照西方列强一法均沾之例,李鸿章力拒,并规定日本不准进入中国内地,日本人不准进入内地置买土货等条款,日使对此无可奈何。

次年日本又派柳原前光来华,要求修改去年所签条约,李鸿章拒其所请,并坚持必须先行换约,日后再行商议。

日本方面只得改派副岛种臣为全权特使来华换约。

1873年4月30日,李鸿章与副岛种臣在天津互换了上年所签条约。

从此次谈判到签约、换约的过程可以看出李鸿章对日本的态度是颇为强硬的,“并无屈辱媚外,丧权辱国之举,可谓有理、有利、有节”。

“在谈判中,李鸿章与日使多方辩论,力拒其无理要求,最后得以按中方草案稍予改动而定约”,“该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台湾学者王玺认为:李鸿章所主持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不仅为中国空前未有之平等条约,即对日本而言,亦为其平等条约之标准”。

对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李鸿章如何评价?石培华指出:“李鸿章对日侵台事件曾持主战之议”,“李鸿章是主张示以兵威,并作了一定的布置的。

但最终导致屈辱和约的签订的主要原因,是总理衙门的奕、文祥等满清皇族执意议和,遂使日本乘机漫天要价,肆意勒索”。

论者大多认为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生功业的转折。

而战争的惨败,又是他消极避战,一味求和的结果。

戚其章指出:“从战争的实践和基本倾向看,李鸿章是一位主和派,在战前,他始终幻想列强调停而不认真备战。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晚清的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列强的步步紧逼,迫使中国打开了大门,也迫使中国外交不能再沿着传统外交之路走下去,近代化是当时晚清外交的必然趋势。

李鸿章,作为晚清最具代表性的封建官僚,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在当时的中国外交界活跃了30余年,代表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其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近代化外交思想必然对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这里讨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晚清中国外交近代化的理解。

关键词:传统外交体制理想主义与现实差距李鸿章现实主义大变局中国外交近代化晚清国力衰弱晚清外交困境李鸿章的局限一、传统外交的穷途末路:晚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期,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体系已经随着列强实力的深入而名存实亡,摇摇欲坠。

中国传统外交一般只局限于与周边国家的高高在上的藩属外交,随着野心勃勃的列强的到来,晚清政府不得不与列强打交道。

然而在最开始,统治者依旧作着天朝上过的迷梦,守着中国的传统外交观念——中央帝国的天下观念。

中华帝国传统外交体系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

没有国家观念,也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其外交关系也必然含混不清。

[1]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从属于整个中国的天下观念的。

和平但却不平等,自足的但却封闭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在礼治、仁政的光环下实际上是将文化理想主义的普遍原则,用以代替政治现实主义的普遍原则,其长期后果是,由于现实的世事变迁,最终会导致现实原则的突出,理想主义的原则将因失去适用的环境而过时。

[2]就在这含混不清尚未开化的理想主义理念的指引下,不知不觉,所谓的中华帝国已经成为了俎上的肥肉,礼治仁政已被历史的车轮碾为尘土。

面对外部形势的巨大变迁,这种传统的天下观念,礼治仁政的治理原则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理念和体制显然已经无法应对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被迫,这时候的晚清外交都面临着一个近代化问题。

李鸿章外交

李鸿章外交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活动(一)“以夷制夷”思想鉴于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李鸿章为了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以致力于对内自强的洋务运动,他采用了林则徐、魏源早已提出的“以夷制夷”思想。

这一外交策略日后则成为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起源于春秋时代。

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策略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李鸿章在同光年间根据列强虽有联合但也有竞争这一复杂的国际形势,也积极采取“以夷制夷”思想。

他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因此他鉴于此种情况,就竭力想利用各国矛盾,来达到“以夷制夷”进而以求自存的目的。

李鸿章运用这个方法最得意的一招就是处理与英国有关云南马嘉理案的交涉。

由于英国侵略缅甸,法国侵略越南,中国西南边疆出现严重危机,云南直接受到威胁。

英法两国力图分别从缅甸、越南开辟一条经云南至我国内地的捷径。

1874年,英国派军官柏郎率领近200人的武装“远征队”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探测路线,英国驻北京使馆派翻译官玛嘉理从北京经云南入缅接应。

1875年2月,马嘉理带领探路队擅自入境。

因于当地曼允山寨景颇族群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打死,此即“嘉理案”。

英国政府利用此案向清政府提出了广泛的侵略要求。

在谈判中,英国公使威妥玛以绝交、战争相恐吓。

李鸿章故意将谈判与修改《天津条约》中的通商条款问题结合起来,用来吸引各国政府对中英谈判的注意。

当时俄、德、美、法、日、奥六国公使都在烟台观看海军操练。

李鸿章通过赫德的调停,把威妥玛接到烟台会晤,并对此次会谈“故示整暇,往来谈宴”,[1]315表示不急于商谈此事。

在清皇帝万寿节那天,请各国公使及提督等赴宴庆贺。

各国公使议论纷纷,觉得马嘉理一案中,滇抚岑毓英下令杀人一事并没有确凿证据,不应该提岑来京问罪。

次日,李鸿章与威妥玛会谈时,威妥玛取消了这一要求。

李鸿章通过此次谈判的胜利,被外国人视为外交能手,他本人亦对此次谈判之结果甚为满意,也对“以夷制夷”的效果感到很高兴。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论纲2009年03月15日19:03书摘【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9条作为一个活跃在近代国际舞台近四十年的弱国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无疑是相当复杂和十分丰富的,实非“投降”、“卖国”一类的贬词所能涵盖。

在长期主持对外交涉事务过程中,李鸿章始终以1861年恭亲王奕沂等人奏准成为清政府对外关系最高原则“按照条约,不能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71.页18。

)为指导,并广泛吸收和发展了曾国藩、郭嵩焘等人阐述的“诚信”、“循理”外交思想的合理因素,努力将传统的儒家“和戎”思想应用于近代对外事务,力图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保证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由于传统的儒家“交邻”之术与近代外交理论格格不入,这就使得李鸿章的外交实践成效甚微。

但他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平等独立地位所作的理论探索及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在很多方面却具有开拓性,并值得我们借鉴。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内政外交紧密地联系起来。

无论他在早期提出“委曲周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1.页26。

),或是晚期提出“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19.页43。

)的主张,都渗透了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那就是:“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

”(《李集》.《奏稿》.卷25.页23。

)其寓意很清楚:第一,内政是外交的基础,一个制度健全、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和实力鼎盛的国家,才有可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第二,外交是内政的延长,一国政府之所以能够经常性地与其他国家保持联系,并从其他国家的进步实况获得借鉴,或将不利的国际形势转变为有利的局面,缔结商约,发展贸易,都有赖于运用灵活而结构健全的外交。

李鸿章的“外交内政表里论”,是建筑在他对“西势东渐”局面的较为清醒的认识上。

l论文---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l论文---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李鸿章在外交政坛活跃的三十多年,是清政府走向穷途末路的三十多年,也是主权快速沦丧的三十多年。

作为晚清政府的外交重臣,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乃至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是这一思想的宗旨和核心,“避战求和”与“以夷制夷”是其主要内容。

由于这一思想本身缺乏实践基础,不能应对晚清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最终在实践中宣告失败,晚清政府也在内交外困中土崩瓦解。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宗旨李鸿章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关系,完全属于传统模式的范围之内。

其父李文安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其本人也在二十四岁时中进士。

这样,成年后从政的李鸿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

而待其从事外交活动后,也自然而然地充当了满清政府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

尽管有一部分人简单地将李鸿章定性为卖国贼,但客观地讲李鸿章的外交目的和宗旨是希望能维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好让清政府有喘息和自强的机会,简单地说就是为满清政府争取自强的时间。

否则,清廷也不会在他死后赐其谥号“文忠”。

至于李鸿章受到当时及后世人的抨击,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晚清的大部分丧权辱国的条约都与其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李鸿章始终都不是清政府外交事务的最高决策者,他所从事的外交活动始终处在清廷的控制和授意之下,就其本人而言,回旋余地着实不大。

二、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为“避战求和”、力保“和局”,即尽最大可能避免与外国发生战事,尽可能维持一个和平的局面。

要做到这一点在很多情况下就必须满足清略者的无理要求。

在李鸿章看来,“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若开战)即暂胜而终败”。

因此,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得到切实加强之前,“必以力保和局为紧要关键”。

只要力保“和局”,利用和平环境整军经武,“确有可以自立之基,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

李鸿章之所以主张“避战求和”、力保“和局”,原因是多方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作者:刘倩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1期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西差距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的对外政策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向近代外交发展。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

“以夷制夷”和“外须和戎”是他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以夷制夷;和戎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从维护统治阶级和自身的利益出发,其所思所为都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长期的外交实践使李鸿章形成了独特的外交思想:“和戎、自强”是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出发点,“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

第一,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和戎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出发点。

他认为“开衅即不可收拾,与之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

又“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力保和局,遵守已订立的外交和约,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

但“外须和戎”决不是拱手听命。

李鸿章办外交虽带有一定的妥协性,但并不妨碍他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进行有限的御侮斗争。

他希望通过“和”来积蓄力量,抵御外侮,实现“守土保和局”的目标。

他希望通过变法自强来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

但李鸿章为达到“和戎”的目的,可以不问是非曲直,甚至可以不顾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变法方面,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因此,李鸿章的“变法”先着手军事工业,他在上海开办了我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还派遣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

第二,遵守条约,力保和局,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对“和戎”思想的补充完善。

李鸿章自己对和局的理解是,“明是和局,必阴为备战,庶和可速成而经久”。

其和局思想本身是无可指责的,但不免有丧失主权的时候,这在中法、中日战争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弱国无外交,所以在外交谈判中,李鸿章在据理力争的同时,妥协的一面也表现得很明显。

李鸿章要保全的“和局”就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换来的“和局”。

尽管这些条约丧权辱国,但都必须奉若神明。

李鸿章继承了曾国藩“守定合约,绝无更改”的主张,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中外交涉事务,必须“谨守约章”。

他希望以不平等条约作为对列强的约束,以为只要遵守条约,列强就无机可乘。

但事实证明西方列强贪得无厌,他们总是能找到理由开战,通过新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来获得新的特权。

然而按照李鸿章的外交方针,又只能一次次承认和执行这些新的不平等条约来“保全和局”以求苟安。

这种恶性循环将中国拖向了国家主权大量丧失的深渊。

第三,“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即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运用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以维持中外相安局面的理论,构成了李鸿章“和戎”思想的核心内容。

李鸿章深知外交要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而中国缺乏这种实力。

在强敌如林的局势下,要想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就得制定有效的战略。

为此,他想运用传统的合纵连横政策,利用各国矛盾,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首先李鸿章采用令“各国均沾”的制夷策略,使得各国均有利益获得,从而相互牵制,防止某一个国家在某个地区享有过分的特权。

其次与别国结盟,来对抗其他列强。

再次,寄希望于国际“调停”。

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下,所谓的国际调停只是列强牟取利益的工具,“调停”大多以失败告终。

李鸿章以夷制夷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和八国联军的谈判中,李鸿章认识到八国联军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和无法调和的矛盾,他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国家的损失。

“以夷制夷”是利用列强之间的相互冲突来以夷攻夷,以求得生存的一种外交策略。

但列强各国在侵略问题上尽管有矛盾,但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一致性多于他们之间的矛盾性,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结果常常是“制夷”不成,反被“夷制”。

第四,李鸿章外交失败的原因。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有可取之处,也对近代中国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最大的原因还是由于当时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正值西方主权国家国际体系和东亚朝贡体系相对抗的时代,李鸿章在外交上的失败也代表了东亚朝贡体系的失败,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其次李鸿章在外交中以忍让为核心,始终把“以夷制夷”的策略奉为不二法门。

在很多情况下,这个策略是起不到效果的,因为西方列强在中国都有共同的利益,这个共同的利益能够使众列强暂时把矛盾搁置起来。

再次是李鸿章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是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这些没落的地主阶级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变化,使李鸿章在外交中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

始终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也是李鸿章外交思想无法产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鸿章办外交有既妥协投降又积极抗争的特点,这是其外交思想的二重性。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力保和局”以及“以夷制夷”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中,其中有得也有失。

他企图利用“以夷制夷”来使外国人互相对立,但清政府腐朽衰落,“以夷制夷”根本行不通,相反导致了列强对中国的联合瓜分,这是李鸿章始料未及的。

但李鸿章的外交对缓和中西关系,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鸿章外交的失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只有加强自身的实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