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
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作者:刘倩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1期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西差距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的对外政策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向近代外交发展。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
“以夷制夷”和“外须和戎”是他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以夷制夷;和戎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从维护统治阶级和自身的利益出发,其所思所为都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长期的外交实践使李鸿章形成了独特的外交思想:“和戎、自强”是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出发点,“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
第一,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和戎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出发点。
他认为“开衅即不可收拾,与之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
又“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力保和局,遵守已订立的外交和约,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
但“外须和戎”决不是拱手听命。
李鸿章办外交虽带有一定的妥协性,但并不妨碍他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进行有限的御侮斗争。
他希望通过“和”来积蓄力量,抵御外侮,实现“守土保和局”的目标。
他希望通过变法自强来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
但李鸿章为达到“和戎”的目的,可以不问是非曲直,甚至可以不顾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变法方面,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因此,李鸿章的“变法”先着手军事工业,他在上海开办了我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还派遣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
第二,遵守条约,力保和局,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对“和戎”思想的补充完善。
李鸿章自己对和局的理解是,“明是和局,必阴为备战,庶和可速成而经久”。
其和局思想本身是无可指责的,但不免有丧失主权的时候,这在中法、中日战争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弱国无外交,所以在外交谈判中,李鸿章在据理力争的同时,妥协的一面也表现得很明显。
李鸿章外交思想产生的主客观因素
兵, 百倍 中国 。内则狎 处辇毂 下, 外则布 满江海 间, 实则持 我短长, 无 以扼 其气焰 。 因此 , 旧 在面 对拥有 武器 装备优 势 的侵略 军的时 人打 交道 的, 更不 行~ 。 李鸿 章 的外交 思想 候 , 是缺乏 战而胜 之 的信 心 和决心 。 总 本 文采用 “ 须和 戎 , 外 内须 变法 , 以夷 制夷” 这一说 法 。有 学 2儒 家传 统教 育 : 家 的政治规 范和 道德 规范是 对君 王、 . 儒 对
主客 观 因素的 。 三 、 语 结 ( ) 一 时代 背景 从清政府 被迫签 订的不 平等 条约来看 , 李鸿 章的外交 实践是 2 世纪初 资本 主义 开始 了 由 自由资本 主义 向垄断资 本主义 失败 的 。 是我 们不难 发现 , O 但 李鸿 章 办理外 交有 着这样 那样 的 限 临时性 、 被迫 性 、 被动 性。 在 当时 的时局 下 , 的外 交思 想是 。 他 的过度 时期 。李 鸿章认 为 : 国正 忙于南北 战争 ; 国和 普鲁 士 制 : 美 法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者认 为“ 内须 变法 ” 主要涉 及 国 内政策 , 应作为 外交 思想 。 不 笔者 认 为“ 外须和 戎” 内须变 法” 起构成 了实现“ 辱” 与“ 一 御 的手段 , 是 御 辱得 以实现 的必要 条件 , 是有 机统一 的整 体 , 三者 第一 、 外须 和戎 。 戎 是李鸿 章办 理外交 的 出发 点 。 和 他认 为 “ 开衅 即不可 收拾 , 与之 战 , 法始 必 负, 必胜 , 继 终必款 ” 0 “ 。 又 处 今 时势 , 须和戎 , 外 内须变法 ”0 ,视之 为清政府 对外基 本 国策 。 第二 、 内须变法 。这 是李 鸿章和 戎外 交的立足 点 。“ 国要 中 想转 危为安 , 由弱 变 强 , 须 “ 必 取外 人之 长 以成 中 国之 长技” “ ;师 其所 能 , 其所 恃”@‘ 果通 其法 , 学愈精 , 夺 ,‘ 若我 愈 愈推 愈广 , 安见 百数十 年后 不能攘夷 而 自力 耶 ?” 0 第三、 以夷 制夷 , 李鸿 章外 交 目标 实现 的重要 手段 。他认 是 为要想维 持 生存 , 须取 得 国际力量 的支 持 。 要采取 灵活 的策 必 只 略, 利用 列强 间的矛 盾 , 可 以实现 “ 就 守疆 土保和 局” 目标 。 的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兰台世界2012·10月下旬外,唐代诗人蔡孚的诗文当中对马球运动就有所描述,他的《打毬篇》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
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
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
”全诗的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德阳宫”中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形,而“德阳宫”是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后来这座宫殿被董卓烧毁。
从这个诗文当中可以看出,作者那时候认为东汉时期马球运动是宫廷运动的重要形式,可见在唐朝人眼中马球运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东汉时期已经流行的运动,而且东汉时期在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4]。
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远远早于唐朝,而且不是直接传入到中央,是从外部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的。
从马球运动的用语角度来分析,马球现代的英文名称为polo ,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或guy ,发音同现代汉语的qiu ,应是汉语“毬”字的音译。
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polo ,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氆氇”(Pulu ),据此就有人认为马球运动应当是先在西藏地区产生,后传到波斯再由波斯传到欧洲,同时在唐朝时期波斯又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传回到唐朝[4]。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首先,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
在秦汉以前,中国与西亚以及北亚和欧洲的交流非常少,而在西汉之后,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在唐代时期达到顶峰,而这一变化就缘于丝绸之路的开发。
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到中国西北部以及西亚、北亚和东欧地区,如果马球文化是外来的或者是传出去的,一定经过这条途径,因此变化也与此有关。
从马球运动的读音上来说,polo 一词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说明polo 一词的词源一定与马球运动的起源有关。
那么,再反观马球运动的古语发音,藏语当中的“氆氇”(Pulu )就是指马球运动,而且,从字形的发音上来看,这个词组是从字形上构成的,而非从音节上构成,肯定不是对外来词的音译,只能是先有的事物再有的发音,所以说,马球运动的polo 读音,一定是从西藏地区传出去的。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张“外须和戎,内修变法”,遵守已定条约,避免发生冲突,以维持和平局面来争取国家发展空间,与他涉外经历所见中外实力悬殊、秉承清政府外交原则、继承曾国藩“诚”思想等原因有关,其思想虽着眼现实,但过于妥协求和而易受列强利用恫吓。
清流派的思想主要主张强硬主战,与其置身事外具有密切关系,其理论也由此常脱离现实,但是其在限制妥协派发展,引导鼓舞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两者实为互补关系,各有长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没有实现融合统一,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外交思想;和戎;主战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列强加强“条约口岸体制”为核心的体系,通过修约谈判或者武力威胁,在不平等条约中获得更多优惠条款,保障贸易有利可图,或者通过赔偿割让条款获得直接经济利益。
同时这一时期教案纠纷不断,边疆问题纷至沓来,清廷内部派系不断加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重。
无论是李鸿章①还是清流派②,他们的对外思想都产生于这一历史大背景,但因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其外交思想也存在差异。
一、李鸿章的“外须和戎,内修变法”李鸿章外交思想以“外须和戎”为中心,这是他办理对外交涉事宜时的总方针。
主要表现在于主张遵守已定条约,竭力避免发生冲突。
在关乎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方面的对外关系上,李鸿章都极为谨慎,避免冲突,为晚清赢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建设条件和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
对外战争方面,李鸿章更是尽力维护一个中外和平的局面,避免战争。
他同时主张主动了解外情,办好交涉,认真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求自强,反对仍然闭目塞听、不承认现状的顽固态度。
他的外交思想首先来源于他对于国际时局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在早期是与外国合作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产生的,在随后几十年与西方的交涉活动中,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外时局变化“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而由此带来的实力悬殊,他逐渐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实力外交观。
在《行抵直境分兵边界折》中,李鸿章写道:“臣向在江南办理外涉棘手事件,往往兵威稍盛,彼族氣焰稍减……盖严兵卫正所以保和局也。
李鸿章“和戎”外交策略论文
李鸿章“和戎”外交策略论文摘要: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交战国双方综合实力的较量。
晚清政权衰落,尤其是专制体制的腐败和经济制度的落后,完全丧失了抵御强盛资本主义的侵略。
在对比悬殊情况下,倘若一意孤行,只有自取伤亡。
李鸿章认为关键是朝廷尽快强大起来,而不是盲目迎战。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
[2]自民国以来,学者集中力量研究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很少涉及他的“自强”思路。
因此,李鸿章为什么要提出“和戎”的政治主张呢?众说纷纭。
回溯李鸿章四十年的外交经历,不难看出他的外交思想是相当复杂的,不可简单以“投降”“卖国”等贬词笼统概括。
见梁启超《李鸿章传》:“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以外交。
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属外交之生涯也。
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公案。
”一、李鸿章“和戎”外交策略的简要分析(一)“和戎”外交策略的近代意识相对大英帝国的新经济形式-资本主义,晚清政府的封建土地制度是衰败与落后的。
经济形式上的巨大落距,必然会引发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落差。
因此,晚晴政府是没有任何优势能够抵抗日益强盛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
近代以来,晚清政府的统治大厦已经摇摇欲坠,内有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外有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
上至西太后,下至满汉官僚无不急寻良方来挽救大清的统治地位。
晚清政府内部不少权贵对西方侵略者存侥幸,恐惧和敌对情绪,但以西太后为首的当权派最终接受并肯定了中国的没落。
[3]早在西太后接受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的当权派开始向西方殖民侵略表示屈服。
李鸿章主张“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时局的需要,凭借卓越的政治魄力成为内外瞩目的焦点。
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马关条约》最著。
从中不难看出“求和局,保苟安”的政治思路,成为解决晚清内忧外患相对周全的办法之一。
[4]伴随着一次次军事上的失败,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较早清醒认识今日之敌,已非昔日四方蛮夷之邦。
探析李鸿章“和戎外交”的合理性
“ 和” 是儒 家思想 的重要 内容 。李鸿 章作 为传统 社会 里 的十大夫 , 就是在 以和为 贵的环境 中成 长起来 的。曾国藩 作 为晚 清时 期著 名 的理学 大 师 . 李鸿 章 作 为他 的得 意 弟子 深 受 其思想 的影响 。曾国藩认 为处 理夷物 时首先要诫 信待夷 , 善 全和局 。 “ 与洋人交际其 要有 四语 : 日言 忠信 , 日行笃敬 , 曰 会 防不会 勒 , 日先 疏后亲 。忠 者无欺诈 之 心 , 信者无 欺诈 之
西 方既不 是鸵 鸟心态 , 更不 是孤芳 白赏 , 而 是 主 张 改 善 与 西 方 的关 系。 存这个过 程巾李鸿 章脱颖而 出 。 他 不 仅 是 洋 务 运 动 的主要 倡导者 之一 ,还负 责处理 清政府 与列 强之 间的关 系 。在 交 涉 巾 李 鸿 章 逐 渐 认 识 到 西 方 的强 大 . 所 以他力排众
议 主张实施 和戍的外 交政策 , 学习外 国富强之术 。为何李 鸿 章 会产生 和戎的外交思 想呢 ?这 其 中的原 因值得思考 。
一
张与西方在 遵循 条约 的基础上 进行 通商 合作 。薛福 成对 李 鸿 章讲道 : “ 和议 既成 , 骤难 无故而 变约 。” i 7 ] 李 鸿章从 巾深受 启发, 也认 为与洋人 交往时要避 免战争 。 4 . 赫德 、 威妥玛等 外 国人 的建议 赫 德在 《 局 外 旁 观论 》 中指 出清 朝 的 军 队 : “ 平 日挑 撞
年, 李鸿 章在 《 筹 议 海防折 》 巾论述 道 : “ 东 南海疆 万余 里 , 各 国通商 传 教 , 来往 自如 , 麇 集 京 师及 各 省腹 地 , 阳托 和好 之
名, 阴怀 吞 噬 之 计 , 一 国生事 , 诸 国构煽 , 实 为 数 千 年 未 有 之 变局。 轮 船电报之 速 , 瞬 息千里 : 军器机事之 精 , 工 力百倍 。 炮 弹所到 , 无坚 不摧 , 水 陆关 隘 。 不足 限制 , 又 为 数 千 年 来 未 有 之 。” 愿 我君 臣上下 , 从 此卧薪尝 胆 , 力 求 自强 之 策 。 ” 口 2 . 儒 家崇“ 和” 的 思 想观 念 影 响 加 上 师 承 曾 国藩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摘要:有人曾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可见“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在李鸿章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Abstract:”Merits and failure all due to coping with external enenmy” is a sentence to summerize Li Hongzhang’ s whole life. So we can see that the thought of” External Cope with Enemy, Internal political reform” accounts for a lot in Li’s political ideology. This article mainly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hought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关键词:李鸿章和戎变法Key Words: Li Hongzhang ,coping with enemy, political reform在晚清统治集团中,李鸿章可算是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个,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
” 可见李鸿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李鸿章不仅在政坛活动时间长,而且活动范围广,参与的事件也比较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外须和戎,内要变法”便是其重要的政治思想。
本文主要是从历史背景出发来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的内涵。
“外须和戎”的基本观点就是尽一切可能的寻求与西方国家和平相处,为本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朱晓薇、林纬琳、庄翠兰、孙澄玉、李懿指导教师:黄美华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人物。
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于不可争辩的显赫的首脑地位。
剖析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是研究洋务运动所不容回避、不能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门户洞开,资本主义列强纷至沓来,闭关锁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中国暴露了自己的愚昧和落后,挨打受辱,几乎无以自存。
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华夷混一局势已成,我悲岂能强分界画”,中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而“外国强兵利器,百倍中国”,必须正视现实,善于自处。
他概括当时中外形势的特点为两句话:“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扼要中肯,发人深思。
在浑浑噩噩的清代统治者中,能有这种认识的可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承袭者“神明华”的荣光,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一般封建士大夫都闭目塞听,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世界形势的变化。
他们回顾历史,感到“圣圣相承,文德武功,震耀区夏”,“法度纪纲,灿烂大备”,认为清朝统治“岂特远过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茫然问道:“中国何弱之有?”他们环顾当世,两次鸦片战争已成陈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已被镇压,天下太平,共庆“中兴”,振振有词地问:“尚得谓之弱乎?”于是昏昏沉沉,不思振作,梦想着退回到闭关自守、一统天下的旧时代去。
为了喊醒昏睡中、蒙昧无知而又侈然自大的官僚士大夫们,李鸿章一再大声疾呼: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局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
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
中土士大夫不深悉彼己强弱之故,一旦有变,曰“吾能御侮而破敌”,其谁信之?于目前小胜,谓“内贼不足平,外患亦不足虑”,其又能自信耶?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
并强调指出:“我朝处数前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李鸿章的幕友与他的“外须和戎”思想
Li Hong-Zhang's Staff and His Thought of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BAI Xue-song1, LI Qiu-sheng2
(1.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Hebei College of Finance, Baoding 071051, China) Abstract: Li Hong-zhang’s shogunate in the late Qing brought together a number of advanced intellectuals. They make plans for the Li which shows a certain influence in Li’s Western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as. In order to carry out political reform towards a more self-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i tends to compromise with the West which shows the influences of his staff. Key words: Li Hong-zhang; staff;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作为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李鸿章曾招致 了一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入其幕府,为其所用。这些幕友 向李鸿章提供了大量有关西方的知识, 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 议,这不仅增长了李鸿章的见识,而且对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也多有影响。李鸿章提出的“处今日时势,外须和戎,内须 “外须和戎”的许多思想动因,都 变法” 的洋务纲领中, 可以追溯到他的幕友那里。 一、李幕中的思想家 李鸿章曾长期活跃于晚清的政治舞台, 他的幕府存在时 间也跨度较长,前前后后曾经罗致过几百人。这些人的出身 和所受的教育各有不同,包括读书士子、行伍军人、行商坐 贾和归国学生;他们在李鸿章手下供职的原因也不尽一样, 有的充当谋士,有的身为将帅,也有文案、外交官和工商企 业的总办会办等。但是总体来说,他们都对保护清朝免受内 外敌人侵扰这一问题倾心关注。在李氏的幕友中,有三个人 对他看待西方的世界观和对中国自强之必要性的认识影响
李鸿章的和戎观
李鸿章的“和戎观”评析摘要:“外须和戎,内须自强”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在晚清时期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用这样的思想处理着与其他列强之间的关系,这确实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另一方面李鸿章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把“自强”作为外交根本至计,把“和戎”作为实现自强的一种手段,这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是近代外交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和戎;灾难;自强;明智之举;李鸿章为晚清重臣,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
因其位高权重,知晓洋务,清政府许多外交活动交与他去办理,李鸿章在办理对外事务中,形成了他的“外须和戎、内须自强”的外交思想。
在自强方面,李鸿章主要是通过“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来体现,在这里不做多过的解释。
而对于他的“和戎”主张,绝大数人认为他执行的是投降主义外交路线,是近代大卖国者,但是大家没有真正深入去了解他的思想。
深入的去了解他的“和戎观”,对全面了解李鸿章,界定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李鸿章“和戎、自强”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往来始终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他们自诩为世界主体、中心,皇帝乃天下共伺之主,对四方来国,认为是受了“天朝”礼乐教化的感召而来称臣纳贡的。
这种“天朝独尊”的心理,导致了人们对外来一切的强烈排斥。
1840 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列强接踵而至,一次次武装侵略,一批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天朝上国的神威消失了,至尊至贵的神话被打破了,虚弱不堪一击的面目暴露无遗。
面对国力比自己强盛的西方各国,能否继续向过去那样以“夷狄”视之;面对欲壑难填的列强,怎样周旋于各国之间,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增强自身国力,以抵抗外来侵略,身为朝廷重臣,李鸿章不得不去思考、处理这些事情。
李鸿章自强的手段是变法,即改变现有的统治方法。
他认为,由于古今时势不同,就不能死守祖宗之法,“自海禁开通,中外交涉渐繁,吾国墨守旧法,不适于今世”[1] 60 年代开始,李鸿章便投身到“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中。
略论李鸿章的“外须和戎”政策
略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姓名:郭强单位:东亚中心2009 年九月略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郭强(北华大学东亚中心132000)【摘要】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变法”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李鸿章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立足于对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的清醒认识。
把“自强”作为外交根本之计,把“和戎”作为实现自强的一种手段,这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是近代外交的明智之举,包含着一定的爱国意识,而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卖国”。
认识到这一点,对全面了解李鸿章,界定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晚清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
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他以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起家,由于死心塌地效忠清王朝,屡被提拔,曾主管清政府军、政、外交40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影响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国家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是晚清政坛上显赫一时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又以兴办洋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北洋水师而闻名于世。
正因为如此,历来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而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须和戎,内须自强、变法”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
恰如其分地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是评判李鸿章一生功过的一把钥匙。
本文即对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作一简要评述。
一“外须和戎”思想产生形成的原因“外须和戎”思想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指导思想。
它的产生有其复杂而又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首先,基于中国当时的国力状况及其与西方列强力量对比的悬殊。
早在1862年,他奉命率淮军到上海后,目睹外国军队严整,武器精良,尤其“落地开花炸弹”无坚不摧,“真神技也”1,深感西方之强盛,“实非中国所能及。
”2即表示对洋人要“婉言慰藉,可从则从,断不与之失和。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作者:杨明元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一、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在李鸿章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对日外交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李鸿章之初履外交,即以新起之日本为敌手”,“日本是向中国正面砍来的一把屠刀,李鸿章如何千方百计地来防止这把屠刀真是惊险万状。
结果李鸿章于甲午一役后,马关议和时倒了下去,结束了他26年对日本外交生涯”。
石培华剖析了李鸿章主持中日订约的过程和历史意义,他指出,当日本遣使来华求约之时,李鸿章力排众议,坚持同日立约修好,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力求维护清王朝的利益。
日使要仿照西方列强一法均沾之例,李鸿章力拒,并规定日本不准进入中国内地,日本人不准进入内地置买土货等条款,日使对此无可奈何。
次年日本又派柳原前光来华,要求修改去年所签条约,李鸿章拒其所请,并坚持必须先行换约,日后再行商议。
日本方面只得改派副岛种臣为全权特使来华换约。
1873年4月30日,李鸿章与副岛种臣在天津互换了上年所签条约。
从此次谈判到签约、换约的过程可以看出李鸿章对日本的态度是颇为强硬的,“并无屈辱媚外,丧权辱国之举,可谓有理、有利、有节”。
“在谈判中,李鸿章与日使多方辩论,力拒其无理要求,最后得以按中方草案稍予改动而定约”,“该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台湾学者王玺认为:李鸿章所主持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不仅为中国空前未有之平等条约,即对日本而言,亦为其平等条约之标准”。
对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李鸿章如何评价?石培华指出:“李鸿章对日侵台事件曾持主战之议”,“李鸿章是主张示以兵威,并作了一定的布置的。
但最终导致屈辱和约的签订的主要原因,是总理衙门的奕、文祥等满清皇族执意议和,遂使日本乘机漫天要价,肆意勒索”。
论者大多认为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生功业的转折。
而战争的惨败,又是他消极避战,一味求和的结果。
戚其章指出:“从战争的实践和基本倾向看,李鸿章是一位主和派,在战前,他始终幻想列强调停而不认真备战。
试析李鸿章外交思想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李 鸿章 外交思想
原因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K 2 5 2
李鸿章 ( 1 8 2 3 . 1 9 0 1 ) 字渐甫 , 安徽 合肥人 。李鸿 章作为晚 图其狂逞” 。他得 出结论 ,自强是平等外交的基础 , 有 了实力 清重臣, 长期掌管朝廷外交, 他的外交思想影响 自然不可小视 。 才能掌握外交的主动权。李鸿章 自强的手段是变法 ,即改变 “ 外须和戎 , 内须 自强” 是李鸿章外交思想 的主要 内容 , 研 究李 现 有的统治方法。他认 为变法是在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基 鸿 章的外交 思想 并以史为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李鸿章“ 和戎、 自强” 外交思想的形成 2 李 鸿章外交思想产生 Nhomakorabea的原 因
第一, “ 和戎、 自强” 外交思想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产物 。 交思想 , 对于 1 9世纪六七十年代 的中国社会而言,完全是合
李鸿章出仕为官时, 中国 已开 始沦 为半 殖 民地 半 封 建 社 会 , 国 情合理的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力 日衰决定 了清政府不可能有平 等的外交地位 ,只 能是 屈侮 外交。 李鸿章说: “ 国际上没有外 交, 全在 自己立地, 譬如交友, 彼 比皆有相当的资格, 我要联络他 , 他也要联络我 , 然后够得 上交字, 若 自己一无地位, 专欲仰仗他人帮忙 , 即有七 口八舌 , 参考文献
试析 李鸿章 外交思想产 生 的原 因
郑 玉梅
( 汉口学院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 要
湖北 ・ 武汉
4 3 0 2 1 2 )
研 究中国近代 外交, 李鸿章是不可 回避 的人物 , 作 为晚清政府 外交政策 的执行者 与直接参 与者 , 他的外交思
李鸿章“和戎”思想成因探析
弱 ”又不 能像 “ 道抗夷 , , 汉 失之过 刚 ”而正 确 的做法 , 应是 “ 济 于 刚柔 之 间 ”1 , 取 不卑 不 亢 的态 度 . 调 [ 采 1  ̄ - 以儒 家 信 条 “ ”“ ” “ ” “ ” 忠 、信 、 笃 、敬 四字 与 之 交 往 。
何 形成 的 ?本文 就此 进行 一 番探讨 。
事务中, 他始 终 把 “ 务 ” 在首 位 。为 了处 理好 与 洋 放
洋人 的关 系 . 他恳 请其 师 曾 国藩 出面“ 主持其 事 ”说 ,
“ 师 威 望 为西人 所 摄 。 剂 于 刚柔 之 间 , 吾 调 当能 为 国
家 增 重 , 理 衙 门 似 趋 柔 和 , 外 有 重 臣持 其 权 炳 总 须 也 ”】 o在 当时 的清朝 官 员 中 . 『 1 卷1 对待 洋人 的态 度 , 有 买 办官 绅 的“ 媚夷 ” 和顽 固官绅 的 “ 夷 ” 抗 之分 。李鸿
李鸿 章涉 足外 交是 以办 “ 务 ” 洋 开始 的 。在诸 多
维护国家和 民族利益的前提下 , 争取一个 和平 的环 境, 以加快 自强 的步 伐 。 李 鸿 章认 为 , 秦 以来 的数千 年历 史证 明 。 国 周 中
收稿 日 : 1— 6 0 期 2 0 0—8 0 作者简介 : 张怀兵 (9 1 ) 男 , 井陉人 , 16 一 , 河北 副教授 ,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的艰难 时局 所 左右 。
关键词 : 鸿章 ; 和戎 思 想”; 家思想 李 “ 儒
中 图分类 号 : 2 7 K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1 7 ( 0 0 0 — 0 1 0 17— 92 2 1)4 06 — 3
活 跃 于晚清 政坛 近 4 0年 之久 的李 鸿 章 , 一位 是 举 足轻 重 的人物 。 人们 对 他褒 贬不 一 , 毁誉 参半 。有 人 给他 戴 上 “ 方俾 斯 麦 ” “ 主 阶级 改 革 派 ” 东 、地 的桂 冠 , 人则斥 之 为“ 奸 ” “ 有 汉 、乱世 之 奸雄 ” 。李鸿 章作
试析李鸿章和戎、自强”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和戎、自强”的外交思想作者:吕听娱胡宪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吕昕娱,胡宪华(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软弱的清政府无力反抗,只能顺从。
李鸿章作为晚晴的重臣从1863年开始他的外交生涯,他的一套独有的外交思想,虽然不能挽救近代中国于水火,却使近代中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他们会牺牲一些利益这是必然的,李鸿章能在维护清政府利益的情况下,在和外国代表谈判时,最少地减轻近代中国的利益损害,他可谓是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的人物。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和戎;自强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59-03李鸿章是清代末期的外交重臣,他创办淮军并兼任淮军统帅,他在洋务运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国人称李鸿章为“东方的俾斯麦”。
他自1870年直至1901年,一直扮演着清政府“外交部长”的角色,在这个足以影响中国未来位置上的李鸿章,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外国列强都不敢轻视。
他的一套独有的外交思想,影响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
李鸿章开始与外国列强打交道时,中国已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国力的衰弱,使李鸿章甚至整个清政府都明白,在与外国列强打交道时,不可能出现平等。
李鸿章曾说“介在强邻不能自振,无事不藉上国之力筹办妥善,而其要不过‘内修外和’四个字”。
①李鸿章认为,现在外国强盛,中国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力保和局,减轻战争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中国强大,才能和外国列强有谈判的条件。
这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出发点——和戎李鸿章曾说“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
②所以李鸿章的外交第一步就是“和戎”即“外须和戎”。
③李鸿章把“和戎”作为他的外交思想的开始,因为他深刻认识到,在国际事务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里,落后就要挨打。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牛少莉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外须和戎”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主要有: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对中外形势比较权衡后作出的抉择;李鸿章本身的一些特性,为人处世的原则决定其思想;也是曾国藩在外交思想言行上对他影响的结果。
在这种“和戎”外交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形成了一套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避战求和”,力保“和局”,“以夷制夷”,恪守“诚”字。
总的来说,其外交思想的宗旨是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想通过暂时的和平局面,使国家有自强的机会。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1],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
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始终视之为“一身系天下安危”、老成谋国的元老重臣;而甲午战争后,毁之者斥之为“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等。
正如梁启超所说:“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而毁之者亦达其极点。
” [2]尤其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鸿章活跃于晚清政坛40年,与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极大,所以他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及其外交思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再版),这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对李鸿章所处时代及其位置做了透彻分析,比较全面的描述了李鸿章的崛起极其所从事的洋务、外交事业。
在外交上,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联纵政策是失败的,但他也指出这是无奈之举。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朱晓薇、林纬琳、庄翠兰、孙澄玉、李懿指导教师:黄美华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人物。
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于不可争辩的显赫的首脑地位。
剖析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是研究洋务运动所不容回避、不能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门户洞开,资本主义列强纷至沓来,闭关锁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中国暴露了自己的愚昧和落后,挨打受辱,几乎无以自存。
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华夷混一局势已成,我悲岂能强分界画”,中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而“外国强兵利器,百倍中国”,必须正视现实,善于自处。
他概括当时中外形势的特点为两句话:“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扼要中肯,发人深思。
在浑浑噩噩的清代统治者中,能有这种认识的可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承袭者“神明华”的荣光,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一般封建士大夫都闭目塞听,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世界形势的变化。
他们回顾历史,感到“圣圣相承,文德武功,震耀区夏”,“法度纪纲,灿烂大备”,认为清朝统治“岂特远过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茫然问道:“中国何弱之有?”他们环顾当世,两次鸦片战争已成陈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已被镇压,天下太平,共庆“中兴”,振振有词地问:“尚得谓之弱乎?”于是昏昏沉沉,不思振作,梦想着退回到闭关自守、一统天下的旧时代去。
为了喊醒昏睡中、蒙昧无知而又侈然自大的官僚士大夫们,李鸿章一再大声疾呼: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局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
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
中土士大夫不深悉彼己强弱之故,一旦有变,曰“吾能御侮而破敌”,其谁信之?于目前小胜,谓“内贼不足平,外患亦不足虑”,其又能自信耶?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
并强调指出:“我朝处数前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试论洋务派主张“和戎”外交原因
一
三 、 和戎 ” “ “ 是 自强” 内在 必要 的
其性” [ 。 ] 在 第二 次鸦 片 战 争 后 , 国藩 等 人对 列 强 的性 质 曾 有 了更 多认 识 。16 82年 , 国藩 在 日记 中写道 : 洋人 曾 “ ( 丰) 咸 十年 八 月 人 京 , 伤 毁 我 宗 庙 社 稷 , 不 目下 在 上 海、 宁波 等处 助 我攻 剿发 匪 , 二者 皆有 德 于我 。我 中国
作者简介 : 闭雄 壮( 96一) 男, 17 , 广西贵港人 , 讲师, 究方向为 中国近代社会与 文化 。 研
曾国藩、 李鸿章等洋务派的“ 和戎 ” 交策略及其 外
来未有之强敌” 中国难以与之抗衡 , , 即使与之抗 ,彼 “ 之军械强于我 , 艺精于我 , 技 即暂胜必终败” 他认 。
技以制夷” 。太平天 国运动兴起后 , 在创 办团练之初 , 曾国藩等人也意识到洋人武器 的优越 , 并派员赴广州 购买 。在镇压太平军过程 中, 虽然他尝到 了洋炮等武 器的威力, “ 如 湘潭、 岳州两 次大胜 , 实赖洋炮之力 ” , 但更令他忧虑的是 , 面对洋人的侵略 , 武器落后的中国
闭 雄 壮
( 河池 学院 政 法 系, 西 宜州 560 ) 广 4武器强于 中国, 外 清政府无 力与众列 强抗衡 , 无力 同时应付 内忧
外患, 同时“ 和戎” 也是 “自强” 内在 必要 。他们认 为 ,和 戎” 的 “ 外交政 策虽会给 中国带来一 些的损 害, 但在 “ 和戎” 外交 政 策所带来的“ 和局 ” 情况下 , 中国可 以获得一定的 生存与发展 空间 , 并最终 实现 民族 独立和强 盛 , 因此这 是 中国唯 一可
试论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
试论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思想贾全胜【摘要】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又受中国传统经世思想及其师友、幕僚的濡染.李鸿章主张"和戎"的外交思想,即争取同列强保持和局的情况下寻求改变现状以图自强,在外交实践中,尤其在对日交涉中,他采取"以夷制夷"、谨守约章等原则和策略,以寻求和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应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4【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中日关系【作者】贾全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7李鸿章,晚清重臣,1870年至1901年一直活跃于外交政坛,几乎参与了晚清所有重大涉外事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理念。
本文拟对其外交思想的形成渊源和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并选取典型事例考察其外交思想的运用及实际效果,分析其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探求其和戎外交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从而对其外交思想作出理性评价。
一、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的渊源首先,在外交政坛中,李鸿章逐渐深刻认识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所有这些压力形成合力,推动他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外交方式。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与李鸿章等人一时束手无策,于是便从古代言论及传统经验中寻求应对良策。
因此,“穷则变,变则通”的变通意识及“和为贵”处理华夷关系的羁縻政策便成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思想的有益借鉴。
其次,师友及幕僚对李鸿章的影响较大,其中,其师曾国藩及其幕僚薛福成、丁日昌、马建忠等人对他的影响最大。
他还请洋人幕僚德璀林、毕德格为他解读了上百部的英法文著作。
最后,李鸿章的个人魅力也不容忽略,他主张“外敦和睦,内要自强”,但他并不盲目崇洋媚外,主张放弃传统宗藩体制,采取和戎外交的总方针。
二、从联日到防日的外交实践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是合理务实的,其主要表现在从联日到联俄制日,以求外部和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摘要:有人曾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可见“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在李鸿章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abstract:”merits and failure all due to coping with external enenmy” is a sentence to summerize li hongzhang’ s whole life. so we can see that the thought of” external cope with enemy, internal political reform”accounts for a lot in li’s political ideology. this article mainly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hought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关键词:李鸿章和戎变法
key words: li hongzhang ,coping with enemy, political reform 在晚清统治集团中,李鸿章可算是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个,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
”可见李鸿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李鸿章不仅在政坛活动时间长,而且活动范围广,参与的事件也比较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外须和戎,内要变法”便是其重要的政治思想。
本文主要是从历史背景出发来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的内涵。
“外须和戎”的基本观点就是尽一切可能的寻求与西方国家和平相处,为本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
但是西方的入侵势力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更多的抢占资源和市场。
因此,“和戎”也只能是李鸿章的一厢情愿罢了,而为了实现这一外交目标,也只能在妥协退让的前提下进行了。
在他看来,“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必终败”。
他认为西方的军事力量异常强大,中国不能与西方国家发生战争摩擦,即使是暂时胜利了,最终也会走向失败,而这种观点会使清政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他认为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与洋人撕破脸,甚至严厉约束民间的反侵略斗争,努力维护“和戎”这个大局;而最能体现他在追求“和戎”道路上的忍辱负重,便是暂时承认清政府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换取和平。
因此,李鸿章“和戎”的外交思想是一种消极的妥协投降。
与“外须和戎”的妥协退让相比,“内要变法”的出发点则是积极的寻求自强。
李鸿章看到了“中国无处不穷,令人气短”,认识到中国的“积弱由于患贫”,提出了“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自强观点,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若守旧不变,日以削弱,和一国又增一敌矣。
”他认为古今局势已大不相同,不能拘泥于祖宗的成法,否则“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但是李的变法思想始终圈禁在维护和强化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制度框架内,这决定了李鸿章变法的性质,并影响着变法主张的发展趋势。
二、“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成因
这一思想的形成和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自身发展和政治地位是分不开的。
(一)时代的局限性
历史人物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
李鸿章出生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社会性质发生深刻的变化。
疾风骤雨般的农民大起义和手握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都对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构成了威胁。
虽然农民起义的来势凶猛,但毕竟是封建统治者们千百年来的宿敌,他们对此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尽管起义一度使清政府手忙脚乱,但随后就在西方侵略者的插手和帮助下平息了。
而来自西方的侵略者却使他们感到陌生,这些侵略者用很少的兵力就能直捣清王朝的都城,迫使大清帝国的皇帝妥协求和,他们还插手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事务,引起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动。
尽管如此,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多数人还是不愿正视现实,他们将西方列强等同于历代边疆落后的夷狄,将西方入侵者掌握的技术贬斥为“奇技淫巧”。
只是其中一些思想比较敏锐的人却获得了对西方的新认识,在与外国侵略者的交涉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形成了新的时局观,李鸿章就是其中一员。
“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
”他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列强在武器和科学技术上存在的差距,从而建议清政府应多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求自强自保。
当然他在对西方势力的认识上也有局限性,不仅表现在对
西方列强实力的过分夸大,“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
炮弹所到,无坚不摧……”还表现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不足上。
“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故能横行于中土”,他将变局的原因完全归之于西方的武器和技术精良。
(二)对曾国藩思想体系的继承
曾国藩作为“一宗宋儒”的理学家,作为一个自愿将以“八条目”为中心的封建伦理政治哲学体系内化为自己思想理论体系的思想家,其“天下”观念表现得很强烈,而且系统化、理论化。
曾国藩的“天下”观念,按照《大学》中“八条目”所表述的思想原则和思维逻辑,基于程朱理学的“理一元论”宇宙观,把国家之上的“天下”看成是各个国家之间按照一定的伦理秩序连结而成的,“仁”与“礼”是“天下”这一体系赖以维系的根本,把儒家伦理精神推广于天下,并以之建立一个新的“天下平”,一个和谐有序的伦理关系。
这表面上与近代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原则类似,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和平共处原则是指各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平等地进行友好交往,前提是每个国家的主权独立,而曾国藩理想中的“天下平”,则是要建立一种淡化国家主权的理想状态,是一种和谐有序的伦理关系,但前提却是牺牲国家的独立主权。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忠实门生,继承并深化了为师的思想体系。
他在致其师的信中表示一定会谨遵师训,“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在以后将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李鸿章将其奉为准则,不仅在不同时间场合对它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发挥,还将它作为洋务运动的
根本宗旨,贯彻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思想和活动中。
(三)自身所处的政治地位
李鸿章是一个深受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儒学功底的封建士大夫。
李鸿章自幼严从儒学,又是沿着科举进仕,他必然会竭尽全力的去维护科举制度,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恪守封建主义的政治准则。
这在镇压起义军的时候就有所体现,待攻陷安庆等城后,他极力恢复当地的科举制度和封建礼制,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大力恢复旧书院。
这表明他对他曾赖以走上仕途的科举制怀有感激之情,甚至常以身为大学士却没有主持过科考为憾。
即使是在他所办的新学堂中,他都强调以读经为本,贯彻“中体西用”的思想,加强对学子的封建传统思想教育,这些都足以说明,李鸿章的思想并没有从封建思想文化的笼罩下走出来,而是仍然充当着封建卫道士的角色。
虽然他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必须要有所改变,否则就会有“不可知”的大祸临头。
他面向世界,看到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国“以守法为兢兢”,更感觉到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他经常感叹,非变法不能应付时局。
但是他“变法”的方针始终着眼于强兵,无意改变社会经济结构,更不想触动封建传统的政治制度,恰好相反,他试图借西方先进的武器和科学技术作盾牌,以防护封建统治制度的躯体,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封建统治集团自我保护意识的产物,在这种意识中,既包含着他们加强对内镇压的要求,也反映了他们不甘心受列强摆
布的愿望。
尽管,李鸿章以“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为指导,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要求,具有进步的一面;但是他的变法思想始终处于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框架内,其目的和动机都与历史发展相抵触,而李鸿章本人也不会成为进步性改革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
2.王承仁、刘铁君,《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萧一山,《曾国藩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
4.王继平,《曾国藩研究》第2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章育良,《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
6.曾永玲,《论李鸿章的政治思想》,松辽学刊,1993年第3期
7.欧阳跃锋,《论李鸿章的“和戎”观》,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8.万明,《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探源》,学理论,2010年第36期
9.张富强,《李鸿章的“弱国”“和戎”思想析》,安徽史学,1992年第3期
10.陈光明,《论曾国藩、李鸿章的外交策略》,益阳师专报,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