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0课时《物质的推断、鉴别与提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 ( 共18张PPT)
❖ 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用实验的 方法将它们一一区别
❖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进行分 析,然后推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肯 定有什么,可能有什么,肯定没有什么)
3、解题方法
❖ (1) 物质的检验:⑴物理方法:依据特征 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⑵ 化学方法:①分别取少量待测物质于试管中 (能配成溶液的尽量配成溶液);②分别加 入试剂充分反应;③观察反应现象;④根据 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⑤写出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1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NH4+:与试碱纸溶变液蓝混 的合气(体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OH-: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以及用pH试纸
检验均可,用可溶性铜盐或铁盐。
Cl-: 用A二澄清的石灰水; ②可溶性的钡盐或钙盐
SO42-:可溶性钡盐和稀HNO3
如:用Ba(NO3 ) 2溶液和稀HNO3
❖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 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 ⑴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Ba(OH)2、 Na2CO3 ; 可能含有 KNO3 ;一定不含 Na2SO4、 FeCl3 。
❖ ⑵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O3+2HCl=BaCl2+H2O+CO2↑
❖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进行分 析,然后推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肯 定有什么,可能有什么,肯定没有什么)
3、解题方法
❖ (1) 物质的检验:⑴物理方法:依据特征 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⑵ 化学方法:①分别取少量待测物质于试管中 (能配成溶液的尽量配成溶液);②分别加 入试剂充分反应;③观察反应现象;④根据 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⑤写出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1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NH4+:与试碱纸溶变液蓝混 的合气(体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OH-: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以及用pH试纸
检验均可,用可溶性铜盐或铁盐。
Cl-: 用A二澄清的石灰水; ②可溶性的钡盐或钙盐
SO42-:可溶性钡盐和稀HNO3
如:用Ba(NO3 ) 2溶液和稀HNO3
❖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 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 ⑴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Ba(OH)2、 Na2CO3 ; 可能含有 KNO3 ;一定不含 Na2SO4、 FeCl3 。
❖ ⑵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O3+2HCl=BaCl2+H2O+CO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
在科学研究中,分离与提纯是获得单一物质的关键步骤,有助于 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工业生产
在工业生产中,分离与提纯是实现原料循环利用、提高产品质量 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
通过分离与提纯,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
在分离与提纯过程中,应始终 考虑安全因素,避免使用危险
沉淀法
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转化为难溶于水的沉淀,然后将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物质。
沉淀法在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
沉淀法可以分为直接沉淀、共沉淀和均相沉淀等。
过滤法
过滤法是利用混合物 中各组分的颗粒大小 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的方法。
过滤法在化工、制药 、食品等工业中广泛 应用。
05
分离与提纯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研发
新型分离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多高效、 环保的新型分离技术被研发出来,如 膜分离、色谱分离、电泳分离等。
智能化分离设备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 出能够自动识别、优化分离条件的智 能化分离设备,提高分离效率。
绿色化学的应用
绿色溶剂
利用无毒、低毒的绿色溶剂替代传统的 有毒有害溶剂,降低环境污染和健康危 害。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在食品工业中,分离与提纯技 术用于提取和纯化食品中的营
养成分和风味物质。
通过分离与提纯技术,可以获 得高纯度的食品添加剂、天然
色素和功能性成分等。
这些成分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如提高食品口感、 营养价值和延长保质期等。
常见的分离与提纯技术在食品 工业中的应用包括超临界流体 萃取、分子蒸馏和色谱分离等
工业生产
在工业生产中,分离与提纯是实现原料循环利用、提高产品质量 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
通过分离与提纯,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
在分离与提纯过程中,应始终 考虑安全因素,避免使用危险
沉淀法
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转化为难溶于水的沉淀,然后将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物质。
沉淀法在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
沉淀法可以分为直接沉淀、共沉淀和均相沉淀等。
过滤法
过滤法是利用混合物 中各组分的颗粒大小 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的方法。
过滤法在化工、制药 、食品等工业中广泛 应用。
05
分离与提纯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研发
新型分离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多高效、 环保的新型分离技术被研发出来,如 膜分离、色谱分离、电泳分离等。
智能化分离设备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 出能够自动识别、优化分离条件的智 能化分离设备,提高分离效率。
绿色化学的应用
绿色溶剂
利用无毒、低毒的绿色溶剂替代传统的 有毒有害溶剂,降低环境污染和健康危 害。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在食品工业中,分离与提纯技 术用于提取和纯化食品中的营
养成分和风味物质。
通过分离与提纯技术,可以获 得高纯度的食品添加剂、天然
色素和功能性成分等。
这些成分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如提高食品口感、 营养价值和延长保质期等。
常见的分离与提纯技术在食品 工业中的应用包括超临界流体 萃取、分子蒸馏和色谱分离等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第20课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鉴别
结论
是空 气 是O2
是CO2
是CO
气体
氢气 氨气
考点梳理
检验方法
现象
通过灼热的氧化 黑色的粉末逐渐变成红
铜
色,试管口有小水珠。
嗅或用湿润的红 有氨味的气体,红色石 色石蕊试纸检验 蕊试纸变蓝。
结论
是H2 是氨
气
3.化肥的鉴别:三种化肥,KCl、NH4Cl、 磷矿粉;看:灰色的是磷矿粉,白色的固体
是 加K入C_l_和_N__H_4熟_C_l石;__灰剩,余研的磨两,种嗅化到肥刺,激各性取气少味量的,
考点梳理
(2)方法:(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①气化法,将杂质生成气体除去, 如:NaCl(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_N_a_2_C_O_3_+_2_H__C_l=_=_2_N__a_C_l_+_H_2_O_+_C_O__2↑______; ②沉淀法,将杂质生成沉淀除去, 如:NaCl(Na2SO4)加适量的BaCl2,再过滤:
Cl-
再加稀硝酸
溶解
碳酸根 CO32铵根 NH4+
加入稀盐酸 加入熟石灰
产生气泡,气体通入石 灰水变浑浊
产生刺激性气体
1.(2013·广东)粗典盐例中含赏泥析沙、氯化钙、氯化镁
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中放置 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请按由上到下的 顺序重新排列 BA(D填C 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 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 除杂流程:
2.气体的检验和考鉴别点。梳理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空气
将燃烧的木条伸 入集气瓶中
燃烧不变
氧气
中考化学 第二十章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复习课件
水中
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现象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有__白_色__(b_ái_sè_)沉生淀成 KCl+AgNO3—A—gCl↓+KNO3
有大量_白_色__沉_淀___ Na2CO3+2HCl——
产生,澄清石灰
2NaCl+H2O+CO2↑
水变__浑__浊_(h_ú_n_zhuó) Ca(OH)2+CO2—C—aCO3↓+H2O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
题型
分值 难易度
考查点
选择
2
容易 物质的除杂与检验
选择
4
中等
物质的除杂
选择
4
中等
物质的检验
12/8/2021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12/8/2021
02 知识点归纳(guīnà)整理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一、常见(chánɡ jiàn)物质的颜色
红色(hóngsè)固体:铜、氧化铁。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
酸性 (H+)
12/8/2021
③锌(或其他活泼金属) ③有大量__气_泡__(q_ìp产ào)生 Zn+H2SO4—— ZnSO4+H2 ↑
④氧化铜(或其他金属 氧化物)
⑤碳酸钠(碳酸盐)
⑥难溶性碱(如氢氧化 铜)
④固体溶解,溶液变 成__蓝____色
CuO+H2SO4——
CuSO4+H2O
H2O,H+与OH-生成H2O。 2.有沉淀生成 ①SO与Ba2+生成BaSO4沉淀; ②CO与Ba2+生成BaCO3沉淀,CO与Ca2+生成CaCO3沉淀等; ③OH-与Mg2+生成Mg(OH)2沉淀,OH-与Fe3+生成Fe(OH)3沉淀,OH-与
Cu2+生成Cu(OH)2沉淀等; 12/8/2021④Cl-与Ag+生成AgCl沉淀。
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现象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有__白_色__(b_ái_sè_)沉生淀成 KCl+AgNO3—A—gCl↓+KNO3
有大量_白_色__沉_淀___ Na2CO3+2HCl——
产生,澄清石灰
2NaCl+H2O+CO2↑
水变__浑__浊_(h_ú_n_zhuó) Ca(OH)2+CO2—C—aCO3↓+H2O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
题型
分值 难易度
考查点
选择
2
容易 物质的除杂与检验
选择
4
中等
物质的除杂
选择
4
中等
物质的检验
12/8/2021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12/8/2021
02 知识点归纳(guīnà)整理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一、常见(chánɡ jiàn)物质的颜色
红色(hóngsè)固体:铜、氧化铁。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
酸性 (H+)
12/8/2021
③锌(或其他活泼金属) ③有大量__气_泡__(q_ìp产ào)生 Zn+H2SO4—— ZnSO4+H2 ↑
④氧化铜(或其他金属 氧化物)
⑤碳酸钠(碳酸盐)
⑥难溶性碱(如氢氧化 铜)
④固体溶解,溶液变 成__蓝____色
CuO+H2SO4——
CuSO4+H2O
H2O,H+与OH-生成H2O。 2.有沉淀生成 ①SO与Ba2+生成BaSO4沉淀; ②CO与Ba2+生成BaCO3沉淀,CO与Ca2+生成CaCO3沉淀等; ③OH-与Mg2+生成Mg(OH)2沉淀,OH-与Fe3+生成Fe(OH)3沉淀,OH-与
Cu2+生成Cu(OH)2沉淀等; 12/8/2021④Cl-与Ag+生成AgCl沉淀。
《物质的推断》课件
《物质的推断》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物质的性质 • 物质推断方法 • 推断题解题技巧 • 推断题实例分析 • 练习与巩固
01
CATALOGUE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01
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物理性质之一,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来推断其成分。
例如,铜是红色的,而铁则是银白色的。
02 03
状态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可以根据物质的状态推断其存在的环境 条件。例如,固态物质通常在常温常压下存在,而气态和液态物质则需 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
气味
物质的气味也是物理性质之一,可以通过闻气味来初步判断物质的成分 。例如,硫磺具有刺激性气味,而乙醇则具有特殊的香味。
化学性质
酸碱性
物质的酸碱性是化学性质之一,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pH值来判断其酸碱性。不同的物质 具有不同的酸碱性,这有助于推断物质的成分。
竞赛化学推断题
总结词
思维能力和创新性
VS
详细描述
竞赛化学推断题难度较大,不仅要求学生 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良 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能够从多个角度 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
05
CATALOGUE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01
总结词
巩固基础知识
02
03
04
题目1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是什么
题目2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可能是什么
题目3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不可能是什么
提高练习题
总结词
提高解题技巧
题目1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的结构
题目2
CATALOGUE
目 录
• 物质的性质 • 物质推断方法 • 推断题解题技巧 • 推断题实例分析 • 练习与巩固
01
CATALOGUE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01
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物理性质之一,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来推断其成分。
例如,铜是红色的,而铁则是银白色的。
02 03
状态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可以根据物质的状态推断其存在的环境 条件。例如,固态物质通常在常温常压下存在,而气态和液态物质则需 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
气味
物质的气味也是物理性质之一,可以通过闻气味来初步判断物质的成分 。例如,硫磺具有刺激性气味,而乙醇则具有特殊的香味。
化学性质
酸碱性
物质的酸碱性是化学性质之一,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pH值来判断其酸碱性。不同的物质 具有不同的酸碱性,这有助于推断物质的成分。
竞赛化学推断题
总结词
思维能力和创新性
VS
详细描述
竞赛化学推断题难度较大,不仅要求学生 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良 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能够从多个角度 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
05
CATALOGUE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01
总结词
巩固基础知识
02
03
04
题目1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是什么
题目2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可能是什么
题目3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不可能是什么
提高练习题
总结词
提高解题技巧
题目1
根据所给物质性质,推断某物 质的结构
题目2
鲁教全国版2014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第20课时 物质的推断、鉴别与提纯(查漏补缺+专题专练,23ppt)
根据流程图回答: 过滤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加入的试剂A是 碳酸钠 ________,沉淀是________。 碳酸钙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MgCl2===Mg(OH)2↓+2Na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
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 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 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 铜、硝酸银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A中,氯化铵可与氢氧化钾反应放出氨气,氢氧 化钾属于碱,乙和丙可选择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或 酸(盐酸、硫酸等),故A正确;B中,三种物质可分别为盐酸 (或硫酸等)、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等)、氯化钙(或氯化钡、 硝酸钙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故X也可以是碳 酸钠,B错误;C中,氢气和红磷都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错误;D中铜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酸 H+
碱 OH- 碳酸盐 CO2- 3 水 H2O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物质的推断 1.原理:根据已知实验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行分 析推理。 2.突破口:沉淀、气体、特征颜色、特征反应等。 3.主要类型:(1)涉及物质鉴定的推断 (2)涉及物质鉴别的推断 (3)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的推断 4.常见题型:(1)文字叙述题;(2)两两组合实验题;(3) 迷宫(或几何图形)转化题;(4)综合实验装置图形题;(5)实 验推断结论评价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20张PPT)
巩固练习2
(2018 龙东)
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 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 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 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 CuSO4;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
高温
方程式:3CO +Fe2O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习题一
1、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 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 C , B是 CO ,E
是 H2
;
高温
框图型
利用“题眼”解决框图型推断题
常见“眼题”
1.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化合物:
;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
体化合物:
;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固体化合物:
;
2.黑色固体: ;红色固体:
;蓝色溶液:
;浅
绿色溶液:
;黄色溶液:
;蓝色沉淀
;
红褐色沉淀
;
3.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常
用于除铁锈的物质:
体变红的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常见的眼题
物质的特征
题眼
反应的特征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之最 反应的条件 反应的现象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2018 龙东)
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 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 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 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 CuSO4;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
高温
方程式:3CO +Fe2O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习题一
1、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 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 C , B是 CO ,E
是 H2
;
高温
框图型
利用“题眼”解决框图型推断题
常见“眼题”
1.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化合物:
;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
体化合物:
;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固体化合物:
;
2.黑色固体: ;红色固体:
;蓝色溶液:
;浅
绿色溶液:
;黄色溶液:
;蓝色沉淀
;
红褐色沉淀
;
3.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常
用于除铁锈的物质:
体变红的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常见的眼题
物质的特征
题眼
反应的特征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之最 反应的条件 反应的现象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课件 (20张P PT)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3)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CO2 ← 酸 + 碳酸盐
( 4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3 HCl SO2
3. 几种特殊的白色沉淀(不溶于水) (1)不溶于酸:
BaSO4、AgCl (2)溶于酸不产生气泡:
难溶性碱:Mg(OH)2、Al(OH)3 (3)溶于酸产生气泡:
难溶性碳酸盐:CaCO3、BaCO3
则:该粉末中
一定含有 Na2CO3、Na2SO4、BaCl2
,
一定不含有 CuSO4 ,可能含有 KNO3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例6:有一固体粉末,可能是由K2SO4、CuCl2、 NaCl、Na2CO3、CaCl2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的,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 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量,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且产生无味的气体。
2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 段,教 育里最 关键、 最重要 的基石 就是阅 读。
3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不 够重视 阅读, 尤其是 延伸阅 读和课 外阅读 。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 则灵” 四句, 简洁有 力,类 比“斯 是陋室 ,惟吾 德馨” ,说明 陋室也 可借高 尚之士 散发芬 芳
气体E
高温
Fe
固体H
B溶液
H+
无色气体 H2
浅绿色溶液
Fe2+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 4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3 HCl SO2
3. 几种特殊的白色沉淀(不溶于水) (1)不溶于酸:
BaSO4、AgCl (2)溶于酸不产生气泡:
难溶性碱:Mg(OH)2、Al(OH)3 (3)溶于酸产生气泡:
难溶性碳酸盐:CaCO3、BaCO3
则:该粉末中
一定含有 Na2CO3、Na2SO4、BaCl2
,
一定不含有 CuSO4 ,可能含有 KNO3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例6:有一固体粉末,可能是由K2SO4、CuCl2、 NaCl、Na2CO3、CaCl2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的,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 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量,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且产生无味的气体。
2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 段,教 育里最 关键、 最重要 的基石 就是阅 读。
3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不 够重视 阅读, 尤其是 延伸阅 读和课 外阅读 。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 则灵” 四句, 简洁有 力,类 比“斯 是陋室 ,惟吾 德馨” ,说明 陋室也 可借高 尚之士 散发芬 芳
气体E
高温
Fe
固体H
B溶液
H+
无色气体 H2
浅绿色溶液
Fe2+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 19张PPTPPT下载
物质的提纯鉴别和检验-PPT课件
种溶液时,在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一种试剂,根据反应现象,先
鉴别出一种物质,然后根据现象把未鉴别出的物质分成两组,再
各加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则在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
的一种试剂是 ,被鉴别出的一种物质是
。
14
三、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是利用物质的某些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使
之与某些化学试剂作用后产生气体、沉淀或使溶液颜色发 生变化,来定性分析它的组成,从而确定这种物质的存在。 初中化学只要求根据某些现象来确定碳酸盐、氯化物、酸 或碱、有机物等物质的存在。
练习1、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应设
法对混合溶液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
思考:除去硝酸钾中硝酸钙,如何操作呢?
小结
提纯 鉴别 检验5
洗气法
沉淀法 气化法
转化法 溶解法
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转化,使混合物转化为纯 净物,这种方法是最为有效的除杂方法。
:除去CO2中少量CO,应采取的方法是
2.限用一种试剂的鉴别 要求只用一种试剂来实现所给物质的区别,即在加入一种试剂
后,各鉴别对象表现的现象各异,根据现象的差异加以区别。
练习1: 用一种试剂区别以下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黑色固体: 炭粉、铁粉、氧化铜。
练习2: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三种溶液:
NaCl 、AgNO3、Na2CO3,这种试剂是
。
小结
。
练习2: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应采用的方法是 。
小结
提纯 鉴别 检验6
洗气法
沉淀法 气化法
转化法 溶解法
利用固体混合物中各成份对某种溶液试剂有不同的反应, 在加入该溶液试剂后将杂质溶解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练习: (1)除去铜中氧化铜,可采取的实验方法为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0课时 物质的推断、鉴别与提纯(查漏补缺+专题专练)课件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第20课时(kèshí)┃ 归类示例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huàxué)方程式 ______2_N__a_O_H__+__M__g_C_l2_=_=_=_M__g_(O__H_)_2_↓_+_2_N__a_C_l____。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___除__去__过__量__(g_u_ò〃_l_i_àn_g_)的__碳__酸__钠__和。氢氧化钠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搅__拌__,__防__止__局__部__温__度__过__高___使__液__滴__飞__溅____。
第20课时┃ 考点(kǎo diǎn)聚焦
考点3 物质(wùzhì)的提纯
1.提纯原则 “不增”: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物质(杂质),即使带进新的
杂质,新杂质也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 “不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即选择试剂一般只能与杂
质反应,而不能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反应。
“易分”:使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róngyì)分离,即杂质与试剂 反应所生成的产物要和已知物容易(róngyì)分离。
酸 H+
碱 OH-
碳酸盐 CO23- 水 H2O
12/12/2021
①加酸碱指示剂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_红__色,无色酚酞_不__变___色
②加活泼金属(Mg、Fe 等)
现象:_有__气__泡__(_qìp_à_o_)产__生_
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蓝___色,无色酚酞变_红___色
化学性质。
(3)正确(zhèngquè)选择试剂(要求选择试剂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不 同)。
(4)叙述要求:操作——现象——结论。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第20课时(kèshí)┃ 归类示例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huàxué)方程式 ______2_N__a_O_H__+__M__g_C_l2_=_=_=_M__g_(O__H_)_2_↓_+_2_N__a_C_l____。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___除__去__过__量__(g_u_ò〃_l_i_àn_g_)的__碳__酸__钠__和。氢氧化钠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搅__拌__,__防__止__局__部__温__度__过__高___使__液__滴__飞__溅____。
第20课时┃ 考点(kǎo diǎn)聚焦
考点3 物质(wùzhì)的提纯
1.提纯原则 “不增”: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物质(杂质),即使带进新的
杂质,新杂质也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 “不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即选择试剂一般只能与杂
质反应,而不能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反应。
“易分”:使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róngyì)分离,即杂质与试剂 反应所生成的产物要和已知物容易(róngyì)分离。
酸 H+
碱 OH-
碳酸盐 CO23- 水 H2O
12/12/2021
①加酸碱指示剂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_红__色,无色酚酞_不__变___色
②加活泼金属(Mg、Fe 等)
现象:_有__气__泡__(_qìp_à_o_)产__生_
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蓝___色,无色酚酞变_红___色
化学性质。
(3)正确(zhèngquè)选择试剂(要求选择试剂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不 同)。
(4)叙述要求:操作——现象——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 H+
碱 OH- 碳酸盐 - CO2 3 水 H2O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物质的推断 1.原理:根据已知实验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行分 析推理。 2.突破口:沉淀、气体、特征颜色、特征反应等。 3.主要类型:(1)涉及物质鉴定的推断 (2)涉及物质鉴别的推断 (3)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的推断 4.常见题型:(1)文字叙述题;(2)两两组合实验题;(3) 迷宫(或几何图形)转化题;(4)综合实验装置图形题;(5)实 验推断结论评价题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5.解题思路: 原理 审题
推敲 辨析
明显条件
结构
抓关键
隐含条件 (突破口)
检验
特征 反应、现象特征
推断
结论
顺推法 逆推法 综合法等
6.解题步骤:审题―→分析―→推断―→检验―→解答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 物质的提纯 1.提纯原则 “不增”: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物质 (杂质),即使带 进新的杂质,新杂质也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 “不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即选择试剂一 般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反应。 “易分”:使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分离,即杂质与试剂 反应所生成的产物要和已知物容易分离。
第20课时┃物质的推断、鉴别与提纯
第20课时 物质的推断、鉴别与提纯 第20课时 物质的推断、鉴别与提纯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物质的鉴别 1.一般步骤 (1)取样编号。 (2)一般先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 ( 如颜色、溶解性等 ) ,再 考虑其化学性质。 (3)正确选择试剂(要求选择试剂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不 同)。 (4)叙述要求:操作——现象——结论。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提示] 物质的检验
①加酸碱指示剂 红 色,无色酚酞______ 不变 色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___ ②加活泼金属(Mg、Fe 等) 有气泡产生 现象:______________ 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蓝 色,无色酚酞变____ 红 色 现象:可使紫色石蕊变____ ②与其他盐溶液反应,如 CuSO4 蓝色 沉淀 现象:与 CuSO4 反应生成______ 加稀盐酸 变浑浊 的气体 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 加无水 CuSO4 蓝 色 现象:白色变____
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 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 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 铜、硝酸银来自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A中,氯化铵可与氢氧化钾反应放出氨气,氢氧 化钾属于碱,乙和丙可选择非金属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等 )或 酸(盐酸、硫酸等),故A正确;B中,三种物质可分别为盐酸 ( 或硫酸等 ) 、氢氧化钡 ( 或氢氧化钙等 ) 、氯化钙 ( 或氯化钡、 硝酸钙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故X也可以是碳 酸钠,B错误;C中,氢气和红磷都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错误;D中铜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2·达州 ] A ~ G 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图20-2是它们之间 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2 (1)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2H2O+O2↑ , 其中B物质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 催化 作用。
[解析] 遇水变蓝的是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的是氯 化钠晶体;铵态氮肥遇熟石灰都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者现象相同,难以鉴别;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 气,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使小木条变黑的是 浓硫酸,短时间内不能使小木条变黑的是稀硫酸。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1·兰州] 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 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烧碱和熟石灰 B H2、O2、CO2 C D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 化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情况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2.提纯方法 (1)若已知物质的阳离子跟相应含有杂质的阳离子相同, 不同的是阴离子,可根据含杂质阴离子的性质,巧选一种 试剂,使之生成水、沉淀或气体以便除去杂质。并且所加 试剂要适量,否则所加试剂也会变为新杂质。 (2)若已知物质的阴离子跟所含杂质的阴离子相同,不 同的是阳离子。可根据阳离子的性质,巧加一种适量的试 剂,使之生成沉淀或析出金属,以便除去杂质。
硝 酸 铵 和 生 石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 灰 的变化
食 盐 水 和 蒸 馏 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 水 淀生成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根据被鉴别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 味、溶解性、热稳定性或本身特定的化学性质等进行鉴别, 有时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也可以用作鉴别的依据。
第20课时┃ 考点聚焦
[注意 ] ①对被检验的物质,要先取样再实验,即先 “各取少许”进行实验;②检验物质的方法尽量简便易 行,选择常用试剂且现象明显。 2.鉴别方法 (1) 物理方法:依据物质特殊的物理性质进行观察、 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的方法。 (2)化学方法:①无试剂鉴别(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 法、产物借助法),②一剂鉴别,③多剂鉴别等。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物质的鉴别 命题角度:考查常见物质或离子的鉴别方法。 例1 [2012·桂林]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B A.用水鉴别无水硫酸铜和氯化钠晶体 B.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小木条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物质的推断
命题角度:根据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或物质的转化关系框 图推测未知物的组成 。
例2 [2012·上海] 如果将物 质按单质、氢氧化物、酸、碱、盐、 有机物分类,如图20-1中甲、乙、 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 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第20课时┃ 归类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