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溶液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 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 g×5%+15 g)/100 g×100%=19.25%。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溶解度PPT
复习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表示方法。 2、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 3、会进行有关溶解度方面的简单计算,能解 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现象。
一、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又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说明在60℃时 ,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
1.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的意义?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 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溶
条件 —— 一定温度
解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4
度
状态 —— 饱和溶液
要 素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含义:定温、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2.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温馨 提示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如: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我们 就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2 )溶 解 度 曲 线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 .
150 140
.
130 120
.硝
110
酸
100 90
.钾
80 70
.
. . . . 60
50 40 30 20
10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知识梳理及练习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走进溶液世界》知识点
第三单元《走进溶液世界》知识点第一节 水1、水的组成:(水是式量最小的氧化物)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液体;②密度比较:ρ水=1.0g/ml ρ水>ρ冰(反常膨胀);③能吸收大量的热量;④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注意:实验中经常用浓硫酸吸收水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 2H 2O −−→−通电2H 2↑+ O 2↑(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此反应是食品干燥剂干燥的原理实验现象: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可使酚酞变红;石蕊变蓝。
注:CaO 俗称生石灰; Ca(OH)2俗称熟石灰或者消石灰,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Ca(OH)2水溶液(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变浑浊)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4)检验水:实验现象:白色的粉末变成蓝色晶体不带结晶水的白色硫酸铜粉末称为无水硫酸铜;带5份结晶水的硫酸铜晶体称为五水合硫酸铜 、或者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是纯净物;属于盐。
4、分散体系①溶液、②悬浊液、③乳浊液第二节 溶液6、物质的溶解性1)溶液①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各单位体积的浓度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期不分离。
4242CuSO 5H O CuSO 5H O +→∙2232CO Ca OH CaCO +H O+→↓()2)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它和物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第1节溶液的形成(共39张PPT)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点击上图右下角play播放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 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 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
夹层
内胆
1.右图为“便携式无电冰 桶”,使用时在夹层中放入 水,将食品放入内胆。在夹 层中再放入一种固体物质, 就会使内胆内的食品在低温 环境中保存。则在夹层中放
实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硝酸钾仍有 部分未溶解
全部溶解
(1)硝酸钾不再溶解 (2)加热后全部溶解 (3)冷却后又析出固体
硝酸钾全部溶解
上述实验证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 件的,改变条件就能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 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 度
子的作用下,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 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 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离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小于 10-9m),质量也很小,它们在水溶液中跟水分子一起不 断运动,所以溶液是均匀、稳定的。
Na+和Cl- 扩 散到水分子的 间隔之中。
一、溶 液
第三单元 溶液 知识点-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溶液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1.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4.溶质和溶剂的确定:①根据名称判断,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②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溶剂;③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看作溶剂;④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作为溶剂5.Tips: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答案:不一定。
均一稳定的液体也可能是纯净物,如蒸馏水,而溶液属于混合物。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
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三、物质的除污方法及原理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四、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利用概念进行判断(2)利用溶解度进行判断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固体。
Tips: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浓溶液;c.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一定条件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另一种溶质来说,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如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硫酸铜;e.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NaCl、KNO3(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23.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
思维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有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硫酸铜溶液
②0.9%的生理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食盐溶解到水中为什么会均一、稳定呢?
实验探究
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 化? 实验:
(1)取2只烧杯,各注入一定量水,并测量水的 温度,填入59页课本表中。
(2)将一药匙氢氧化钠、硝酸铵分别加入上述2 支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填入课本表中 。
水
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 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1.溶液:一种或几种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如:水、酒精等。
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如:食盐等。
4.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思维训练
氢氧化 硝酸铵 氯化钠 钠溶液 溶液 溶液
温度/℃
温度变化 量
升高 降低
不变
结论:物质溶解时通常有能量的变化
活动天地2
1.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然后 向试管中滴入两滴植物油,用力振荡,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 观察现象。
振荡后浑浊,静置后油浮在水面上
2.向另一试管中加入约1/3体积的汽油, 重复1的操作,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新编: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3. 认识乳浊液,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
(2)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预习案教材助读:1、溶液的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溶液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其中被溶解的叫_________;起溶解作用的叫____________。
3、列举常见的溶剂4、简述溶液对人类的意义及应用。
探究案探究活动一1、探究目的:溶液的形成2、[实验](1)分别将半药匙的蔗糖、食盐、沙土倒入三个烧杯中。
(2)向以上三个已盛有药品的烧杯中加入水(烧杯容积的1/3)。
(3)搅拌,观察。
3、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还能看到蔗糖和氯化钠固体吗?为什么?(2)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3)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4)沙土和其他物质一样吗?小结:溶液的定义基本特征:探究活动二: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①白酒②碘酒③糖水④食盐水我的收获: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例如________;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量多的作______,量少的作______,但溶液中如果有水,不管水的量再多再少,水一律作______。
探究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59页的实验探究。
完成下列问题:方案一、触摸:在三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 、NH4NO3 、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来判断溶液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
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NaCl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4NO3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NaOH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 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 g×5%+15 g)/100 g×100%=19.25%。
第三单元 溶液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溶液基础知识一.溶液1.概念:。
基本特征:、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用的溶剂是,酒精、汽油也是常见溶剂。
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但没有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参加反应)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二.物质溶解过程:1.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如、等;有些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等;有些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如葡萄糖,氯化钠等2.一些物质溶于水后往往使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凝固点;3.有些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如酸、碱、盐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装瓶存放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不变)①步骤:计算、、、装瓶存放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四.乳化剂及乳化现象:洗衣粉、洗洁精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作用。
难溶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其性质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例1.下表是20℃时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密度小于1.08 g/mLB.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密度大于1.08 g/mLC.质量分数为28%的氨水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14%D.质量分数为24%的氨水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密度等于0.95 g/mL分析:等质量的浓溶液和水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是原浓溶液的一半,因为溶质的质量未变,而溶液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溶液的配制-PPT
A
B
C
D
⑴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一种仪器名称 ⑵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 ①ABCDE ② BDCEA ③DBCAE ⑶指出并纠正图中一处错误:
E ;
(填序号);
。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了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 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 瓶、水槽、蒸发皿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重点考查实验的操作能力。应掌握各实验的操作 步骤,才能灵活选出所需仪器及操作顺序。
通过配制80g 10%的氯化钠溶液,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 步骤和方法。
如何配制80g 10%氯化钠溶液?
1、现欲配置这种氯化钠溶液,请思考该如何操作? 2、归纳实验步骤及相应的所用仪器。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考说明
中要求学会的内容,它既是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 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考试热点。
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②④①③
例2.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 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B.②①④③⑤ D.④⑤①②③
答案:D
2.考实验仪器
例3、以下是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 作过程,其中错误的环节是
答案:D
例4.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
一、实验原理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100%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滴管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存在形态和转化1. 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存在的形态主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
在这三种形态中,固态的分子间相互吸引力最强,分子排列紧密;液态的分子排列紧密但自由度较高;气态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小,距离较远。
2. 物质的转化与性质改变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主要有物态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分子结构和组成的情况下,仅改变物质的形态,例如固态变为液态、液态变为气态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二、溶液与溶剂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指能够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组成比例可以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等表示。
2. 溶解过程和溶解度溶解是指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质被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3. 浓度和稀释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可以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稀释是指向溶液中加入溶剂以减少溶质浓度的过程。
三、溶液的电离和电导性1. 电离的概念电离是指在水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从中解离出来的过程。
当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中的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形成溶液中的溶质离子。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物质,例如强酸、强碱、盐等;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的物质,例如弱酸、弱碱等。
3. 电导性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电导性是指溶液导电的能力,其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直接关系。
当溶液中存在较多离子时,电导性较强;当离子浓度较低时,电导性较弱。
四、溶液的中和反应1. 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的H+离子与碱的OH-离子结合生成水。
2. 酸和碱的性质及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酸具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变红蓝色石蕊试纸等性质;碱具有苦味、有碱洁的滑润感、变蓝红色石蕊试纸等性质。
鲁教版九级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课时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如__________;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
温度不变,如____________。
硝酸铵
氯化钠
知识点2:乳化现象 细小液滴
4.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_______________的 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 _____乳__化__现__象_________。
小兰的方案为乙装置,其过程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观察另一烧杯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就可判断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小兰
(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
小白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够完善,甲图中装置组成了一个封闭体系,
且广口瓶的容积一定,故里面所含的空气的量固定,当把分液漏斗中的
鲁教版
第三单元 溶 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重难点解析 1.溶液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 度下降,如硝酸铵;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 如氢氧化钠;当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变,如食盐。 3.乳化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常见的乳化剂有洗洁精、洗衣粉、洗手 液。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下降,如硝酸铵;
并D.预溶测【液此的因点均素一对拨性食是】盐指溶氯同解一速化溶率液钠的各影和部响分。蔗的性糖质、溶组于成相水同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
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
实例:温___度___降___低__溶,液氢不是氧无色化的钠。 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初中化学_第三单元溶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设计思想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某种溶质。
二、活动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两者的转化;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2、能力培养:通过探索实验形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科学品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4、科学方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活动重点1、通过几组探索性实验活动,建立起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通过几组探索性实验活动,培养对比思维的能力。
四、活动难点: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条件的探索。
五、活动模式:引导──探究──发现。
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活动目标,插入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创设情境(播放一段青海湖美丽的风景,配音介绍咸水湖的知识,最后提出湖水日益咸化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向一杯水中加盐,是不是一直变咸?(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后说:"不会,盐放多了就不能溶解了。
")师:是这样的吗?生(讨论):不信你试试看。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我们不仅用食盐做实验,我们还用另一种物质──硝酸钾来实验。
[投影1](活动一)[活动一]固体在水中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学生实验]依据活动方案一进行学生实验。
(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意识)[投影2](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提出)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二)通过实验探究与讨论,学习影响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的因素师:要想让刚才的饱和溶液中剩余的固体溶解,你们有什么好主意?生(讨论):热水中可能溶解得多,水多的时候也能溶解得多。
(这时候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动手给溶液加热或加水了)[投影3](活动二)[活动二]影响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的因素[学生实验]依据活动方案二进行学生实验。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丶溶液的形成PPT
注意:温度计、玻璃棒每次用完要擦干净,再继续使用。
扩散过程 (吸热)
溶 解 过 程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溶于水
讨论
硫酸铜
H2SO4 酒精 油脂 白磷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氯化氢 水
碳酸
水
日常生活沾有油污,用水很难洗干 净,是用什么物质去除它呢?原理又是 什么?
[实验]乳化现象
试管内加
现象
把液体到
入的物质
掉后试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是否干净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油 和洗涤剂
分层 分层
乳浊 乳浊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干净
乳浊液和悬浊液
1、乳浊液: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叫做乳浊液。
共同特征:不稳定、不均一
洗洁精、洗发液等物质能使食用油以细小 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 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 分散到 液体里形成的
。混它合物 (是不/不是是)溶液。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它
碘酒
溶质 碘 溶剂酒精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3)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4)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6)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的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溶液(学习任务清单)
一、结合本单元内容,分析下图各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并将图中空白处答案填写在图下空白处。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1、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溶液的颜色是否都是无色的?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
4、什么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以硝酸钾溶液为例)
(1)一定温度下,取少量原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若能溶解,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不溶解,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2)恒温蒸发少量水,若有硝酸钾固体析出,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3)稍稍降低硝酸钾溶液的温度,若有硝酸钾固体析出,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拓展延伸】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溶液浓、稀的判断: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
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多的是浓溶液,反之是稀溶液。
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对于不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比饱和溶液稀。
【误区警示】(1)一定条件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其他溶质的饱和溶液,如食盐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蔗糖。
(2)若溶液中含未溶解的溶质,则该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5、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_____与_____的质量比值。
(2)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100%=_________×100%
【拓展归纳】6、溶液的配制:
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贮存——各步骤所需仪器。
2.注意的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NaCl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时要左物右码。
(2)应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量取水,量程太小则不能一次量取,量程太大则读数误差增大。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NaCl溶解时,玻璃棒不可碰烧杯壁和烧杯底,以防把烧杯损坏。
3.常见误差分析:
(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且使用了游码;
②量水时仰视刻度;③称取食盐前,天平未调平衡,天平指针偏左。
(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称取食盐前,天平未调平衡,指针偏右;
②量水时俯视刻度;③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典例1】(双选)(2012·兰州中考改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任何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变为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典例2】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
有②溶液下方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1)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典例3】(2012•泰州中考改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质只能是固体
C.在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铵形成溶液的过程是溶解,加入较多硝酸铵未全部溶解的现象叫乳化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典例4】(2012·常德中考)实验室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奇奇同学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增加溶剂
B.改变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加入KNO3固体
1.(2012·北京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2. 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蔗糖 C.芝麻糊 D.植物油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4.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和溶剂只能是固体或液体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汽油能洗去油渍是因汽油能溶解油渍
5.(2012·眉山中考改编)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
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
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中分散颗粒的多少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6.下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20%的蔗糖溶液。
B.把40g蔗糖完全溶解在210g水中所配成的溶液。
C.其中含有27克蔗糖的150克蔗糖水。
D.把a g水加入a g 30%的蔗糖溶液中所配成的溶液。
7.把一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没有改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8.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其中的“10%”的含义是()
A.100克醋酸中含醋为10克
B.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克
C.100克水中含醋酸为10克
D.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克
9.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10.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1.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12.将10%的硝酸钾溶液与20%的硝酸钾溶液按2∶3的质量比例混合,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15% C.16% D.20% 13.(2012·衡阳中考)将80 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 14.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3)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净物,而不属于混合物。
()
(4)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所得液体是溶液。
()
(5)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15.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