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一.选择题(共18小题,前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Mg的摩尔质量为24g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C.1 mol 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LD.将1 mol NaCl晶体加入到1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就是1 molL﹣1 2.“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O2和O3,他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B.1mol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D.2gH2含有1mol氢分子3.配制100mL 0.5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A.100mL容量瓶B.100mL集气瓶C.100mL烧瓶D.100mL滴瓶4.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12和HCl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5.对于化学作为21世纪“中心学科”的理解是错误的是()A.研制具有生物功能的材料制造人工器官B.把水变成汽油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C.寻找更好的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D.研究生命活动的物质揭示生命现象6.Na2C03俗名纯碱,下面有关纯碱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03是盐C.Na2C0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7.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特性是()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B.都是红褐色C.都有丁达尔效应D.都比较稳定8.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味用的食醋B.纯水降温得到的冰水混合物C.炒菜用的铁锅D.餐饮用的啤酒9.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卢瑟福D.迈尔10.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A.2mol/L H2SO4溶液B.2mol/L NaOH溶液C.2mol/L MgSO4溶液D.硅酸溶胶1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下图中的()A.B.C.D.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C.含碳元素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在O2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D.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13.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氯水中含有H+、HClO 等粒子D.久置的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会出现与上述相同的现象14.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以及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15.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氯气的水溶液用于漂白,是利用氯气的强氧化性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D.当有大量氯气逸到空气中时,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16.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O2反应,可得3.5g氧化物,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1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A.将NaHCO3固体加入到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O)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HCl)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18.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7.2g B.3.6g C.2.1g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6分)19.下面是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的浓H2SO4配制500mL 0.5mol/L的稀H2SO4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mL量筒最好.(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烧杯里,并不断.(4)将冷却后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摇匀.(5)加水至距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6)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③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量筒内有少量水.20.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250mL.应称取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的Na2CO3溶液mL.21.(1)等质量的O2、CH4、H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2)38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8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Cl2的化学式是.(3)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实验时,往100mL大试管中先加入40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入滴有酚酞的水,至胶塞,并加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①有关钠的现象:②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③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长颈漏斗内.④简述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22.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研究证明,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漂粉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可以将禽流感病毒杀灭.氯气与氢氧化钙充分反应,得到漂粉精,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3)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状物,静置沉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生成的沉淀为(填化学式).另取少许上层清液,先滴加适量的(填化学式)酸化,再滴加(填化学式)溶液即可检验Cl﹣的存在.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性并具有性.2017-2018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前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Mg的摩尔质量为24g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C.1 mol 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LD.将1 mol NaCl晶体加入到1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就是1 molL﹣1【考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摩尔体积只与温度和压强有关;D、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解答】解:A、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故B正确;C、只有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的体积才为22.4L,故C错误;D、将1 mol NaCl晶体加入到1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L,所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mol/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概念,掌握概念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2.“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O2和O3,他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B.1mol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D.2gH2含有1mol氢分子【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由氧气和臭氧的摩尔质量,计算出质量相等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B.根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进行分析;C.根据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进行分析;D.根据n=计算2克H2中含有的氢分子进行分析.【解答】解:A.O2和O3的摩尔质量分别是32g/mol、48g/mol,设其质量均为m,质量相等的O2和O3,它们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错误;B.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故摩尔质量之前不应再规定物质的量,故应为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故B错误;C.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不一定是分子,也有可以是离子或原子,故C错误;D.2克H2中n===1mol,含有1mol氢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含义.3.配制100mL 0.5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A.100mL容量瓶B.100mL集气瓶C.100mL烧瓶D.100mL滴瓶【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配制100mL 0.50molL﹣1NaOH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根据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解答】解:配制100mL 0.50molL﹣1NaOH溶液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必须使用的仪器为100mL容量瓶,不会使用到100mL集气瓶、100mL烧瓶和100mL滴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仪器选择,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能够根据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4.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12和HCl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HClO具有弱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不稳定性,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等分子.【解答】解:A.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HClO为弱酸,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等分子,故A错误;B.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HClO可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故B正确;C.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发生:2HClO2HCl+O2,生成氧气,故C错误;D.HClO不稳定,分解生成HCl,溶液pH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5.对于化学作为21世纪“中心学科”的理解是错误的是()A.研制具有生物功能的材料制造人工器官B.把水变成汽油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C.寻找更好的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D.研究生命活动的物质揭示生命现象【考点】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分析】A.具有生物功能的材料可制造器官;B.水变成汽油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C.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的物质有关.【解答】解:A.具有生物功能的材料可制造人工器官,故A正确;B.水变成汽油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水不能变成汽油,故B错误;C.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活化能有可能在常温下进行,故C正确;D.研究生命活动的物质可揭示生命现象,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6.Na2C03俗名纯碱,下面有关纯碱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03是盐C.Na2C0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A.根据碱的定义和组成进行解答;B.根据盐的定义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分析;C.根据含有钠元素的盐叫钠盐分析;D.根据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叫碳酸盐分析;【解答】解:A.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Na2C03俗名纯碱是因为:碳酸钠是弱酸强碱盐,水解CO32﹣+H2O⇌HCO3﹣+OH ﹣,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B.Na2C03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B正确;C.Na2C03属于含有钠元素的盐,故C正确;D.Na2CO a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盐,属于碳酸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分类标准以及方法.7.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特性是()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B.都是红褐色C.都有丁达尔效应D.都比较稳定【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分析】A.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小于1nm;B.FeCl3溶液为棕黄色;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D.溶液与胶体都是稳定的分散系.【解答】解:A.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小于1nm,胶体的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 之间,故A错误;B.因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颜色分别为棕黄色、红褐色,故B错误;C.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FeCl3溶液不具备,故C错误;D.溶液与胶体都是稳定的分散系,密封静置,不会产生沉淀,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以及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明确胶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8.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味用的食醋B.纯水降温得到的冰水混合物C.炒菜用的铁锅D.餐饮用的啤酒【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来判断.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解答】解:A.食醋含有乙酸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冰水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铁锅是铁与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啤酒含有乙醇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9.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卢瑟福D.迈尔【考点】化学史.【分析】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A错误;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B正确;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D.迈尔第一个发现并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周期表和化学史,注意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题目难度不大.10.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A.2mol/L H2SO4溶液B.2mol/L NaOH溶液C.2mol/L MgSO4溶液D.硅酸溶胶【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胶体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凝聚,在Fe(OH)3溶胶内滴入H2SO4溶液,H2SO4开始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使Fe(OH)3胶体发生凝聚,形成沉淀,继续滴加,硫酸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解答】解:A、在Fe(OH)3溶胶内滴入H2SO4溶液,H2SO4开始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使Fe(OH)3胶体发生凝聚,形成沉淀,继续滴加,硫酸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A正确;B、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只能使胶体聚沉,而不能使胶体溶解,故B错误;C、加入2mol/L硫酸镁溶液只能使胶体聚沉,而不能使胶体溶解,故C错误;D、加入硅酸溶液能使胶体聚沉,但硅酸酸性极弱,不能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的性质,本题易错点为D项,注意硅酸的酸性较弱,不能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1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下图中的()A.B.C.D.【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密度、水和煤油的密度大小来分析.【解答】解:因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故选:A.【点评】本题是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运用,借助于题目情境,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C.含碳元素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在O2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D.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B.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D.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解答】解: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故A 错误;B.由置换反应的概念可知,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分解、同素异形体的互变等,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能产生CO2,在O2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都含碳元素,故C正确;D.盐可能含有氢元素,如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难度中等,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13.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氯水中含有H+、HClO 等粒子D.久置的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会出现与上述相同的现象【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氯水中有分子:H2O、Cl2、HClO,离子:H+、Cl﹣、ClO﹣、OH﹣,H+使溶液呈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试纸褪色.所以将氯水滴加到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然后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由氯水的成分可知,该实验能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故A正确;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内环是HClO起作用,外环是H+起作用,故B正确;C、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内环是HClO起作用,外环是H+起作用,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明氯水中含有H+、HClO 等粒子,故C正确;D、久置的氯水是HCl,不会出现相同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现象,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是学习的一大难点.14.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以及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考点】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分析】A.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B.观察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C.分类法是指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与特性;D.比较法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与记忆.【解答】解:A.以实验研究金属钠能跟氧气、水等无机物反应,跟酒精、醋酸等有机物反应,用到的是实验法,故A错误;B.实验过程中需要用肉眼观察实验现象,用到的是实验法,故B错误;C.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C正确;D.采取对比方法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研究物质性质及变化的基本方法,难度不大,理解常用的基本方法即可解答.15.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氯气的水溶液用于漂白,是利用氯气的强氧化性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D.当有大量氯气逸到空气中时,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B.氯气的水溶液用于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C.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D.NaOH具有强腐蚀性.【解答】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火焰呈苍白色,故A正确;B.氯气的水溶液用于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故B错误;C.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C错误;D.NaOH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捂住鼻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生成物的状态、颜色等,题目难度不大.16.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O2反应,可得3.5g氧化物,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可能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或者二者的混合物,固体增重为氧元素质量,计算所得固体中Na、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而判断产物组成.【解答】解: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可能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或者二者的混合物,固体增重为氧元素质量,即3.5g固体中O原子质量为3.5g﹣2.3g=1.2g,则得到的固体中Na、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1,故产物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利用所得固体中Na、O原子数目之比进行判断,也可以利用极限法进行解答,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1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A.将NaHCO3固体加入到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O)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HCl)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氯水中有盐酸,酸电离生成的H+能与NaHCO3固体反应;B、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漂白;C、氯气具有氧化性;D、氯水中的氯离子能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解答】解:A、因氯水中有盐酸,电离生成H+,H+能与NaHCO3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会有无色气泡出现,故A正确;B、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C、因氯水中的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故C错误;D、因氯水中的盐酸电离生成Cl﹣,氯离子能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氯气的化学性质、次氯酸的化学性质,明确氯水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各微粒的性质来解答即可.18.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7.2g B.3.6g C.2.1g D.无法确定【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CO2和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CO+Na2O2=Na2CO3,可知过氧化钠增重为CO的质量;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H2O,H2O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总反应方程式为:H2+Na2O2=2NaOH,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为氢气质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CO2和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CO+Na2O2=Na2CO3,可知过氧化钠增重为CO的质量,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H2O,H2O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总反应方程式为:H2+Na2O2=2NaOH,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为氢气质量,故由2.1gCO和H2组成的混合物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增加应为CO和H2的质量,即为2.1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混合物计算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总反应方程式的利用,也可以利用差量法进行判断,难度中等.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6分)19.下面是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的浓H2SO4配制500mL 0.5mol/L的稀H2SO4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13.9mL(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20mL量筒最好.。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4班)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4班)

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3区)高一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相对原子质量Cu:64 Fe:56 Na:23 Cl:35.5 S:32 O:16 N:14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0分)1.实验室要用固体氯化钠试剂准确配制0.5 L 0.2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哪种仪器不是必须使用的()A.500 mL容量瓶B.胶头滴管C.试管D.托盘天平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3.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4.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C.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 D.0 5 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5.A、B、C、D四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分别按下列条件配成溶液,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0 mL 5mol·L-1的A溶液加水配制成100 mL溶液B.9.2 g B物质(式量为46)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C.1.806×1023个C的分子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D.0.1 moL D物质溶于100 mL 2.5 mol·L-1的D溶液中6.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 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MgO、Na2O、CaO、Mn2O77.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D.树林中的晨曦,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2H+ + Cl-+ ClO-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 SO42-====BaSO4↓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9.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42-、CO32-B.含大量H+的溶液中:Fe2+、Na+、NO3-、SO42-C.含大量OH-的溶液中:K+、NO3-、SO42-、Cu2+D.含大量MnO4-的溶液中:H+、K+、SO42-、I-10.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检验H+:向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H+B.检验Cl-: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C.检验Fe2+: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证明含有Fe2+D.检验Fe3+:加入KSCN溶液,生成红色沉淀,则证明含有Fe3+11.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可以作氧化剂,作还原剂,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2.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ClO4>HBrO4B.碱性:NaOH>KOH>RbOHC.非金属性:P>S>Cl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A.NaF B.MgI2C.BaI2D.KBr4.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Y<X<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5.最近,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我国首批氧﹣18气体(18O2).氧﹣18是氧的一种同位素,称为重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氧﹣18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B.0.1mol重氧气体的体积是2.24LC.重氧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6gD.0.1mol重氧水所含中子数约是6.02×1023个6.下列各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NH2﹣C.H3O+、NH4+、NH2﹣D.HCl、F2、H2S7.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结构式: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氯化钠的电子式:D.亚硒酸的化学式:H2SeO48.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的升华B.NaOH溶于水C.HCl溶于水D.酒精溶于水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R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RB.L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Q<T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11.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12.有A、B两种原子,B原子的M层比A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13.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XY B.XY2C.XY3D.X2Y314.正电子、反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8年,欧洲利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1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16.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镭的还原性大于镁17.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是在第七周期ⅣA 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的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B.它具有+2、+4价,且以+2价为主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D.金属铜能从114号元素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114号元素的单质1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D.酸性:HClO3>HIO3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F<Mg<K B.稳定性:PH3>H2S>NH3C.酸性:H3PO4<H2SO4<HClO4D.碱性:Al(OH)3<Mg(OH)2<KOH20.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D.HBrO4的酸性比HClO4弱二.填空题(本题4小题共60分)21.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溴化碘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__________化合物.(2)溴化碘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2.有质子数不超过18的A,B两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了为a个,次外层电子数为b 个,B原子M层电子为(a﹣b)个,L层为(a+b)个,则A为:__________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23.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24.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BA型化合物,且A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8个;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1,C2,C3,自然界里含最多的是C1,C3的质量数是C1的3倍,C2的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2倍.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E粒子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2)写出C1,C2,C3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E粒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4)写出A的单质与B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写出A的单质,B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反应后生成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根据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判断.解答:解:A.金属性: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所以还原性:Na>Mg>Al,故A正确;B.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Cl2>Br2>I2,故B正确;C.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半径:C>N>O,故C错误;D.P、S、Cl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所以最高正价分别为+5、+6、+7,依次升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明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2.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ClO4>HBrO4B.碱性:NaOH>KOH>RbOHC.非金属性:P>S>Cl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级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性强弱为HClO4>HBrO4>H2SO4,故A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级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强,所以碱性强弱为RbOH>KOH>NaOH,故B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P<S <Cl,故C错误;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Cl>S,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HF>HCl>H2S,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与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关系,难度不大.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A.NaF B.MgI2C.BaI2D.KBr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若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则需要阳离子半径较小,阴离子半径较大.解答:解: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应该是阳离子半径较小的和阴离子半径较大的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同一周期的离子电荷数大的半径小,同一族的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大,在选项的四个阳离子中,Mg2+是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在阴离子中,I﹣是阴离子半径最大的,所以B的比值最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要善于根据题意挖掘出暗藏的条件,题目难度不大.4.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Y<X<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同一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可说明非金属性X>Y>Z,结合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同一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可说明非金属性X>Y >Z,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原子序数X>Y>Z,A.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同一周期,原子序数X>Y>Z,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X>Y>Z,故B错误;C.非金属性X>Y>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D.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2Y=(X+Z),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为解答该题的关键.5.最近,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我国首批氧﹣18气体(18O2).氧﹣18是氧的一种同位素,称为重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氧﹣18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B.0.1mol重氧气体的体积是2.24LC.重氧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6gD.0.1mol重氧水所含中子数约是6.02×1023个考点:摩尔质量;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A、依据质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分析判断;B、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断;C、依据质量数计算分子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D、依据原子的质量数和质子数计算中子数.解答:解:A、18g的18O2物质的量==0.5mol,故A错误;B、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不知,0.1mol18O2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B错误;C、18O2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6g/mol,故C错误;D、重氧水分子式为2D2160,1mol重氧水所含中子数=0.1mol×(2+8)=1mol,所含中子数约是6.02×1023个,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和质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微粒数的计算关系应用,关键是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质量数的数值和原子摩尔质量的数值近似相同.6.下列各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NH2﹣C.H3O+、NH4+、NH2﹣D.HCl、F2、H2S考点:原子构成;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根据原子的质子数相加即为微粒的质子数,利用质子数加负电荷数等于微粒的电子数、质子数减去正电荷数等于微粒的电子数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H2O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0,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A不选;B、NH3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0,NH4+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NH2﹣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B不选;C、H3O+、NH4+,的质子数都是11、电子数都是10,NH2﹣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C不选;D、HCl、F2、H2S的质子数都是18、电子数都是18,即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故D 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明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及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结构式: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氯化钠的电子式:D.亚硒酸的化学式:H2SeO4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用短线“﹣”代替共用电子对即为结构式,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不画出;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2,最外层为2个电子;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D.亚硒酸中硒的化合价为+4价,H2SeO4为硒酸的化学式.解答:解:A.甲烷分子式为CH4,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所以其结构式为,故A正确;B.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镁原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表示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H2SeO4为硒酸的化学式,亚硒酸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亚硒酸的化学式为:H2SeO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选项D为易错点,可以类比亚硫酸的化学式判断.8.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的升华B.NaOH溶于水C.HCl溶于水D.酒精溶于水考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当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或共价化合物参加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共价键被破坏.解答:解:A、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A错误;B、NaOH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故B错误;C、HCl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共价键被破坏,故C正确;D、酒精溶于水不发生电离,为非电解质,共价键没有被破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共价键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以及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别.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C.He最外层电子数为2;D.第ⅤA元素既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A正确;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故B错误;C.He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第ⅤA元素既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特点.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R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RB.L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Q<T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因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Q、T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第ⅥA 元素,Q的半径大于T,所以在周期表中T为O,Q为S;L、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第ⅡA元素,且半径与L比R大,所以L为Mg、R为Be;M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第ⅢA 元素,且半径与L相差较小,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所以M与L在同一周期,故M为Al,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因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Q、T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第ⅥA元素,Q的半径大于T,所以在周期表中T为O,Q为S;L、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第ⅡA元素,且半径与L比R大,所以L为Mg、R为Be;M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第ⅢA元素,且半径与L相差较小,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所以M与L在同一周期,故M为Al,A.金属性Mg>Be,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盐酸反应的越剧烈,故A错误;B.M与T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镁,为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D.L(Mg)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Q(S)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核外电子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从原子半径的变化和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入手寻求突破,正确把握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11.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依据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确定该元素存在两种同位素;B.依据两种同位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式量分析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35、37;C.根据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进行计算;D.根据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结合平均式量=进行计算.解答:解:A.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推断该元素存在两种同位素,若是三种同位素则形成的单质应为6种,故A错误;B.根据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可知,最大的式量为37X2,最小式量为35X2,所以质量数不可能为36,故B错误;C.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故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故C正确;D.平均式量===71,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同位素的综合应用,依据同位素为载体考查质量数的确定和计算,平均式量的计算方法,难度中等.正确理解同位素的概念和特征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2.有A、B两种原子,B原子的M层比A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原子L层未填充满电子,即A原子M层电子层为0,B原子的M层比A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则B原子M层电子数为3,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而L层最多排布8个电子,因此,B的L层有8个电子,而A的L层有4个电子(无M层),根据“B 原子的M层比A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可知,B的M层上有3个电子,即A共有K、L 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2、4,B共有K、L、M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2、8、3,故A是C,B是Al,故选D.点评:本题要根据题目电子层和电子数的关系,逐步确定A、B的电子层数和各层上的电子数,有些同学思维混乱,原因是没理清题目中的信息,不能结合电子排布规律分析,因此要把排布规律与题意结合起来,整体把握.13.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XY B.XY2C.XY3D.X2Y3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从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原子结构方面入手,考虑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关系.解答:解: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X原子可能是硅原子(2,8,4)或锂原子(2,1),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Y原子可能是锂原子(2,1)或氢原子(1),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H4,LiH(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氢化物,中学阶段很少涉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不可能为SiH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化合价关系,明确原子结构中每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14.正电子、反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8年,欧洲利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考点:原子构成.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根据氢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反氢原子的结构中粒子所带的电荷正好相反,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这是正常氢原子的构成,故A错误;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符合反氢原子的构成,故B正确;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不正确,因为反氢原子中电子带正电,故C错误;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不正确,原子不显电性,不能都带负电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题目信息来答题,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解答:解: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A.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B>A,C>D,电子层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B.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 ﹣1=c+3=d﹣1,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3﹣>D﹣>B+>A2+,故C正确;D.A、B处于同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原子序数A>B,单质还原性B>A,C、D处于同一周期,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原子序数D>C,单质氧化性D>C,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也可以确定具体的元素进行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6.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镭的还原性大于镁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应量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3.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A.NH3B.SO2C.HCl D.O24.己知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 mol B.5 mol C.6 mol D.2 mol5.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H)4]﹣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7.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下列的( ) A.Na+和CO32﹣B.Na+和HCO3﹣C.HCO3﹣和CO32﹣D.Na+和OH﹣8.实现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是( )A.NO2→HNO3+NO B.NH4+→NH3C.NH3→NO D.P2O5→H3PO4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不能得到氢气10.设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1gCl2和73gHCl中所含氯原子都是2N AB.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C.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 AD.10℃时,1molO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11.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最主要的事实是(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成﹣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1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退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氯水,氯水退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13.区别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最佳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根据有无毒性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用品红溶液14.向下图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D正确15.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下列关于SO2说法正确的是( )A.SO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二者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__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__________,摩尔质量之比__________.18.实验室欲配制480ml 2mol•L﹣1的NaOH溶液:①除了使用天平、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容量瓶使用前要__________,萃取时也需要同样操作的仪器是__________.③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A.冷却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G.转移.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1)写出Ⅰ装置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装置Ⅱ中盛放的药品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Ⅲ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应盛放__________.(3)烧杯中应放__________来处理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20.(13分)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中的溶液退色,C瓶中的溶液不退色.A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B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C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__________.21.在Nal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H2O2水溶液,反应迅速发生,产生大量的气体,发生的反应有:①H2O2+2NaI+H2SO4=I2+Na2SO4+2H2O②H2O2+I2=2HIO③H2O2+2HIO=I2+O2+2H2O(1)H2O2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2)H2O2、I2、HIO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3)在①反应中,当有0.2mol氧化产物生成时,生成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mol.22.己知A为单质,B、C、D、E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1)若A为非金属单质,B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其与水反应可生成气体C,D 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成红棕色,C与HCl气体反应生成E时产生大量白烟,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2)若A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A与盐酸反应的产物,C可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制得.加热蒸干并灼烧C的溶液可得到红棕色的D,将C滴入沸水中可得E的胶体,则由B 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加热蒸干并灼烧C的溶液可得D的原因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二区)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应量【分析】根据“蓝天工程”是为改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A正确;B、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故B正确;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C正确;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难度不大,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分析】A、依据胶体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形成的混合物分析;B、依据胶体和溶液的本质特征分析判断;C、依据溶液与胶体的鉴别方法分析判断;D、胶体分散质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解答】解:A、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微粒是胶体微粒,分散到分散剂中才是胶体,故A错误;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微粒吸附带电离子,胶体和电解质溶液是不同的分散系,故B错误;C、区别溶液与胶体利用丁达尔效应,当光线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D、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散系的本质特征,胶体的性质应用,胶体和溶液的区别,题目较简单,但注意胶体粒子吸附带电离子的作用.3.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A.NH3B.SO2C.HCl D.O2【分析】由装置图可知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说明气体为碱性或中性,用向下排空法收集,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解答】解:A.NH3为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A正确;B.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错误;C.HCl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D.O2不能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根据实验装置图明确气体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4.己知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 mol B.5 mol C.6 mol D.2 mol【分析】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为还原剂,结合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以此来解答.【解答】解:KClO3+6HCl=KCl+3Cl2↑+3H2O中,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mol×(5﹣0)=5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题目难度不大.5.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分析】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钠离子浓度为1mol/L,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判断.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判断.C、该溶液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根据n=cV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 计算氯化钠质量.D、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mol/L,根据n=cV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A正确;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 ×58.5g/mol=29.25g,故B错误;C、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NaCl质量为0.1L×1mol/L ×58.5g/mol=5.85g,故C正确;D、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mol/L,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L ×1mol/L=0.1mol,故D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理解,比较基础,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与基础知识的掌握.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H)4]﹣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分析】A.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B.碳酸镁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C.一水合氨保留化学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D.不符合离子的配比.【解答】解: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反应为HCO3﹣+H+=CO2↑+H2O,故A正确;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MgCO3+2H+=CO2↑+H2O+Mg2+,故B错误;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2H++2OH﹣=BaSO4↓+2H2O,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及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7.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下列的( ) A.Na+和CO32﹣B.Na+和HCO3﹣C.HCO3﹣和CO32﹣D.Na+和OH﹣【分析】先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中的生成物判断存在的主要离子.【解答】解:氢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OH+CO2=NaHCO3,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里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能水解也能电离,但都比较微弱,所以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选B.【点评】知道氢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物及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解本题的关键;碳酸氢根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但都比较微弱,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碳酸氢钠水溶液呈碱性.8.实现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是( )A.NO2→HNO3+NO B.NH4+→NH3C.NH3→NO D.P2O5→H3PO4【分析】当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时,反应要想实现必须加入氧化剂或者是还原剂,实现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需加入氧化剂,实现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需加入还原剂.【解答】解:A、在NO2→HNO3+NO的转化中,化合价变化的均是N元素,二氧化氮本身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无需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A错误;B、NH4+→NH3的转化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无需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B错误;C、NH3→NO的转化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来实现,故C正确;D、P2O5→H3PO4的转化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无需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有关的概念内涵,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不能得到氢气【分析】A、氨很容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B、根据与金属反应时的剧烈程度来比较氧化性强弱;C、根据氨盐的不稳定性;D、由于硝酸的氧化性,不能得到H2,主要得到NO;【解答】解:A、因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故B错误;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故C正确;D、由于稀HNO3的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一般生成氮的氧化物,还可以生成硝酸铵,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基础知识.注意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10.设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1gCl2和73gHCl中所含氯原子都是2N AB.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C.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 AD.10℃时,1molO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分析】A.质量转化物质的量,结合氯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构成解答;B.并不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V m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C.依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D.根据PV=nRT可知,V m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解答】解:A.71g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氯原子,所含氯原子是2N A;73gHCl 物质的量为2mol含有氯原子的物质的量=1×2mol=2mol,所含氯原子是2N A,故A正确;B.根据PV=nRT可知,并不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V m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1mol,含分子总数为N A,故C错误;D.没指明压强,无法确定Vm值,气体的体积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及对象,根据PV=nRT理解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11.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最主要的事实是(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成﹣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分析】比较Cl2与S的氧化性强弱,可根据氯气与H2S的置换反应,或根据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进行判断.【解答】解:A.物质的颜色为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不能用来比较氧化性强弱,故A 错误;B.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来比较化学性质,故B错误;C.与金属反应时,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多少,与氧化性强弱无关,故C错误;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说明Cl得电子能力较强,氯气的氧化性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性比较的角度,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理性质不能用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1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退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氯水,氯水退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分析】A.铜和浓硝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氮和硝酸铜,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部分N元素化合价不变;B.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碳单质都可以和氧气之间反应;C.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不反应;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不稳定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铜和浓硝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氮和硝酸铜,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部分N 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硝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故A正确;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能与足量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C.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不反应,只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不稳定性,二氧化硫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氯水退色后加热也不能恢复原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13.区别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最佳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根据有无毒性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用品红溶液【分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溶液均显酸性,二氧化硫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不能区分,故A错误;B.二氧化硫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毒,利用气味可以鉴别,但一般不用此法,故B错误;C.二者的水溶液均显酸性,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不能区分,故C错误;D.二者中只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则可以区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区分,明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选项B能鉴别但不是最佳方法.14.向下图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D正确【分析】根据SO2、Cl2、CO2的有关化学性质可知,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能为SO2或Cl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褪色,X气体只可能是SO2或Cl2;关闭活塞K,若X气体为S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后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2CO2+H2O,SO2被吸收而放出CO2,所以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X是Cl2,Cl2通入饱和NaCl溶液时,Cl2不能被吸收,也无CO2气体放出.显然只有A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根据现象来推测物质,然后再进行一一验证,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15.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下列关于SO2说法正确的是( )A.SO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分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葡萄酒中的少量SO2可以防腐、除杂、抗氧化的作用,少量SO2对人体是无害的;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的高锰酸钾,使高锰酸钾褪色,据此解答.【解答】解:A.葡萄酒中的少量SO2可以防腐、除杂、抗氧化的作用,故A错误;B.葡萄酒中的少量SO2可以防腐、除杂、抗氧化的作用,少量SO2对人体是无害的,故B 正确;C.SO2与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和+6,属于相邻价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熟悉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是解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原理,题目难度不大.【分析】A.HCl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C.碱石灰可干燥氨气;D.二者均与硝酸银反应.【解答】解:A.HCl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可除杂,故A正确;B.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饱和食盐水、洗气,故B正确;C.碱石灰可干燥氨气,则盛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可干燥氨气,故C正确;D.二者均与硝酸银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亚硫酸氢钠、洗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分离方法选择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二者的质量之比7:11,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1:1,氧原子数之比1:2,摩尔质量之比7:11.【分析】根据N=nN A,以及n==,结合分子的构成进行计算.【解答】解:根据m=nM,二者的质量之比为:m(CO):m(CO2)=nM(CO):nM(CO2)=28:44=7:11,由n=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二者体积比为1:1,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而1个CO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CO2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2个O原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1:2,摩尔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量之比,即M(CO):M(CO2)=28:44=7:11,故答案为:7:11;1:1;1:2;7:11.【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理解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8.实验室欲配制480ml 2mol•L﹣1的NaOH溶液:①除了使用天平、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使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②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萃取时也需要同样操作的仪器是分液漏斗.③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B E A G C D FA.冷却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G.转移.【分析】①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根据配制步骤判断使用的仪器;②带有活塞或旋塞的仪器要检查是否漏水;③根据溶液的配制原理可知,用固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解答】解:①用NaOH固体配制480ml 2mol•L﹣1的NaOH溶液,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还需要仪器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②用于盛装液体的、带活塞或塞子的仪器在使用前要查漏,容量瓶有塞子,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萃取时也需要同样操作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检漏;分液漏斗;③根据溶液的配制原理可知,用固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B)、溶解转移(EAG)、洗涤转移(C)、定容摇匀(DF),故答案为:B E A G C D F.【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和实验步骤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检验能力.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

2019年1月邹平一中2018级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2019年1月邹平一中2018级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邹平一中2018级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2019.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 l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6每小题2分,7-18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下列生产、生活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B.雾霾是一种分散系,N95活性炭口罩可用于防霾,其原理是吸附作用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D.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2.2017年11月12日,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人民币在票面文字、号码等处所采用的磁性油墨中含有一种金属氧化物,它在磁码识别器上有磁性信号反应,藉此可辨别真伪。

该金属氧化物是A. FeOB.CuOC.Fe3O4D.Al2O33.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 C.醋D.卤水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单质具有相同的原子数B.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g·mol-1 C.镁原子的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D.1mol铁原子的质量约为56g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洗涤B.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C. 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漏水D. 玻璃钢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6.下列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7.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4班试题三区 word版无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4班试题三区 word版无答案

2015-2016三区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4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35.5 Na:23 Ba:137第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A 、次氯酸钙B 、液氯C 、氯水D 、胆矾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 2的集气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变红B . 先变红后褪色C .变白D .不变色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 A .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 .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molO 质量是16g/molB .22.4L H 2的物质的量是1molC .将80gNaOH 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D .NaCl 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5.同温同压下,1体积X 2气体与3体积Y 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B.XY 3C.X 3YD.X 2Y 36.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O + H 2O = Ca(OH) 2B. NaCl + AgNO 3 = NaNO 3 + AgCl ↓C. H 2CO 3 = H 2O + CO 2↑D.H 2 +CuO = Cu + H 2O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 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是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 .往烧杯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 .定容时俯视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B. 1.7g氨气所含原子数目为0.4N AC. 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D.1 L 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Na+的个数为N A。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焓变是指1 g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2.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表):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A.862 kJ•mol﹣1B.679 kJ•mol﹣1C.183 kJ•mol﹣1D.﹣183 kJ•mol﹣13.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C.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4.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5.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6.用惰性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在两极分别通入CH3OH和O2,有关此电池判断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2CH3OH+2H2O﹣12e﹣═2CO2↑+12H+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的PH值升高C.放电一段时间,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D.该电池在工作时,每消耗32gCH3OH,外电路中通过6mole﹣7.下列各情况,在其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2)(3)(4)(5)(1)B.(4)(3)(2)(5)(1)C.(5)(2)(1)(3)(4)D.(5)(3)(1)(2)(4)8.若某池(电解池或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反应式是Cu+Zn2+═Cu2++Zn,关于此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池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该池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该池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阴极D.该池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硫酸锌9.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10.将分别盛有熔融的KCl、MgCl2和Al2O3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K、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11.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A.A>B>C B.B>C>A C.C>A>B D.B>A>C1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正极有O2逸出C.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D.铜片上有H2逸出13.用惰性电极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ZnCl2[ZnSO4] B.NaOH[H2O] C.CuCl2[HCl] D.CuSO4[Cu(OH)2]14.氢氧燃料电池以H2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液为30%的KOH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负极反应为4OH﹣﹣4e﹣=O2↑+2H2O②负极反应H2+2OH﹣﹣2e﹣=2H2O③工作时正极区pH升高,负极区pH降低④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正极.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④15.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16.5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g)═2H2O(l)△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2)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18.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构成燃料电池,则: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③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pH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2)如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③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pH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3)如把H2改为甲烷,KOH作电解质,则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19.从 H+、Cu2+、Na+、SO42﹣、Cl﹣中选择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使之符合下列要求.(1)以石墨棒为电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减小,水量不变,应选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2)以石墨棒为电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不变,水量减少,应选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3)以石墨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电解时电解质和水量都减少,应选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20.图是两种溶液进行电解的装置.电极A是由金属M制成的,M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M(NO3)2,B,C,D都是铂电极,P,Q是电池的两极,(1)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金属M沉淀出来: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同时电极C产生___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电极D产生___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2)电池中P是电源__________极,Q是电源__________极.(3)A极上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焓变是指1 g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焓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焓的差值;B、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分析;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才能发生反应;D、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分析.解答:解:A、焓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焓的差值,不是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B、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H<O,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吸热△H>O,故B错误;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才能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H<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焓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计算依据恒容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2.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表):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A.862 kJ•mol﹣1B.679 kJ•mol﹣1C.183 kJ•mol﹣1D.﹣183 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判断.解答:解:由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36kJ/mol+243kJ/mol﹣431kJ/mol×2=﹣183.0kJ/mol,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抓住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即可完成,注意总键能的计算,难度不大.3.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C.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C、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D、据热化学方程式含义解答.解答:解:A、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B错误;C、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故C错误;D、C(s)+H2O(g)═CO(g)+H2(g)△H=+131.3kJ•mol﹣1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4.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说明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当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则反应是吸热反应,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解答:解: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说明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当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则反应是吸热反应,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以及涉及到的能量变化,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5.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活泼金属作负极,负极上失去电子,以此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解答:解: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则金属活泼性为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则金属活泼性为D>A;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B失去电子,则金属活泼性为B>E,综上所述,金属活泼性为D>A>B>E,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金属活泼性的比较,明确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及电子的流向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6.用惰性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在两极分别通入CH3OH和O2,有关此电池判断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2CH3OH+2H2O﹣12e﹣═2CO2↑+12H+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的PH值升高C.放电一段时间,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D.该电池在工作时,每消耗32gCH3OH,外电路中通过6mole﹣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燃料碱性电池中通入甲醇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H4O﹣6e﹣+8OH﹣=CO32﹣=4OH﹣,﹣+6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结合甲醇和转移电子正极关系式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电解质溶液是碱性溶液,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正极反应式分别为CH4O﹣6e﹣+8OH﹣=CO32﹣+6H2O、2H2O+O2+4e﹣=4OH﹣,故A错误;B.负极反应式为CH4O﹣6e﹣+8OH﹣=CO32﹣+6H2O,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碱性减小,pH 降低,故B错误;C.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n(CH3OH)==1mol,根据CH4O﹣6e﹣+8OH﹣=CO32﹣+6H2O知,每消耗32gCH3OH,外电路中通过6mole﹣,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所有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都是燃料失电子、正极上都是氧化剂得电子,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为学习难点.7.下列各情况,在其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2)(3)(4)(5)(1)B.(4)(3)(2)(5)(1)C.(5)(2)(1)(3)(4)D.(5)(3)(1)(2)(4)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先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原电池正负极腐蚀的快慢比较,作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的金属易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易被保护,金属腐蚀快慢顺序是: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解答:解:根据图知,(2)(3)装置是原电池,在(2)中,金属铁做负极,(3)中金属铁作正极,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并且两个电极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负极金属腐蚀速率越快,正极被保护,并且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所以(2)>(3),(4)(5)装置是电解池,(4)中金属铁为阴极,(5)中金属铁为阳极,阳极金属被腐蚀速率快,阴极被保护,即(5)>(4),根据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并且原电池的正极金属腐蚀速率快于电解池的阴极金属腐蚀速率,所以铁腐蚀快慢顺序为:(5)>(2)>(1)>(3)>(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易被腐蚀,难度不大.8.若某池(电解池或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反应式是Cu+Zn2+═Cu2++Zn,关于此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池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该池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该池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阴极D.该池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硫酸锌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特点确定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得失电子确定电极材料,注意铜和锌离子不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铜和锌离子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反应只能是电解池反应而不是原电池反应,所以该装置只能构成电解池不能构成原电池;该电解池中,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锌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该电解池的阳极必须是铜电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硫酸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注意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为易错点.9.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溶解降温说明水合放热小于扩散吸热,Q1是二者的差值;而胆矾(五水合硫酸铜)分解要克服水合能Q2,所以Q2>Q1;溶解时,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被水吸收.实际放出的热量偏小;解答:解:根据题的叙述可把胆矾溶于水看成二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CuSO4•5H2O CuSO4(s)+5H2O;△H=+Q2KJ/mol这一过程是吸出热量的,一摩尔CuSO4 •5H2O分解吸收的热量为Q2KJ;第二过程是: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的过程,此过程是放出热量的,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但整个过程要使溶液温度降低,说明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所以Q2>Q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恒容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将分别盛有熔融的KCl、MgCl2和Al2O3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K、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等,即通过的电子数相等,当通过1 mol电子时分别析出K、Mg、Al的物质的量为1、、,故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即6:3:2.解答: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等,即通过的电子数相等,由:KCl~1e﹣~K;MgCl2~2e﹣~Mg;Al2O3~6e﹣~2Al可知,当通过1 mol电子时分别析出K、Mg、Al的物质的量为1、、,故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6:3: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能正确判断串联时析出金属物质的量的关系.11.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A.A>B>C B.B>C>A C.C>A>B D.B>A>C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说明原电池中B 做负极,A做正极,金属性B>A;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混合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C.解答:解: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说明原电池中B做负极,A做正极,金属性B>A;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混合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C;得到金属活泼性为B>A>C,还原性强弱顺序为B>A>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比较,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应用,电极反应、离子反应来比较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正极有O2逸出C.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D.铜片上有H2逸出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该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氢气,故B错误;C.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锌片流向铜片,故C错误;D.Cu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氢气逸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铜锌原电池,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电池反应为Zn与硫酸反应,题目难度不大.13.用惰性电极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ZnCl2[ZnSO4] B.NaOH[H2O] C.CuCl2[HCl] D.CuSO4[Cu(OH)2]考点:电解原理.分析:电解池中,要想使电解质溶液复原,遵循的原则是:电解后从溶液中减少的物质是什么就利用元素守恒来加什么.解答:解:A、电解ZnCl2时,阳极放氯气,阴极生成氢气,所以应加氯化氢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A错误;B、电解氢氧化钠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所以应加水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B 正确;C、电解氯化铜时,阳极放氯气,阴极生成金属铜,所以应加氯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C错误;D、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金属铜,所以应加氧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电解池原理,分析两个电极上产生的物质,本着“出什么加什么”的思想来让电解质复原.14.氢氧燃料电池以H2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液为30%的KOH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负极反应为4OH﹣﹣4e﹣=O2↑+2H2O②负极反应H2+2OH﹣﹣2e﹣=2H2O③工作时正极区pH升高,负极区pH降低④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正极.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④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工作时,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产物为水.解答:解:①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故①错误;②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该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H2+2OH﹣﹣2e﹣=2H2O,故②正确;③工作时负极上消耗氢氧根离子,所以负极区pH降低,正极区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pH升高,故③正确;④原电池中,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知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5.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分析;C、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含有Ni2+;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解答:解: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Fe﹣2e﹣=Fe2+;Zn﹣2e ﹣=Zn2+;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故B错误;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Zn2+、Ni2+;故C错误;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极原理的应用,主要考查电解精炼镍的原理分析判断.16.5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考点:电解原理.分析:电解硝酸钾和硝酸铜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铜的物质的量,再结合电荷守恒计算钾离子的浓度,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电解硝酸钾和硝酸铜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气体的物质的量==1mol;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每生成1mol氢气转移2mol电子,每生成1mol铜转移2mol 电子,所以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铜的物质的量==1mol,则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2mol/L,根据电荷守恒得钾离子浓度=6mol•L﹣1﹣2mol/L×2=2mol/L,A.根据分析知,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故A正确;B.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4=4mol,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知,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C错误;D.当电解硝酸铜时溶液中生成氢离子,当电解硝酸钾溶液时,实际上是电解水,所以电解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氧气的4倍,为1mol×4=4mol,则氢离子浓度==8mol/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结合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达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达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高一年级第一次达清试题-—化学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试题58分+卷面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12、S:32单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1。

下列关于钠跟水反应的现象叙述完全且正确的是( )A.钠浮在水面上,反应很快停止B.钠浮在水面上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C.钠熔化成闪亮小球浮在水面上,不断游动,嘶嘶作响D.钠熔化成闪亮小球,沉在水底,并有气泡产生2。

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3.将Na2O2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生成蓝色沉淀②生成白色沉淀③有气泡产生④无变化A.①③B.②③ C。

④ D。

以上皆不对4。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5.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 HCl B. Fe3O4 C. CuCl2 D. FeCl26。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7。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Ca(ClO)2 B.CaCl2 C.Ca(ClO)2和CaCl2 D. HClO8。

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A. 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 CaCl2易吸水而潮解C. Ca(ClO)2跟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 D. Ca(ClO)2跟空气中的O2反应9。

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A.烧碱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水 D.食盐水10.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 A B. 0.5 mol H2SO4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为0。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

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时间:90分分值:10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Cl 35.5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 )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2.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A.四氯化碳B.汽油C.煤油D.水3.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O2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D.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同时放出O24.将一小块钠投入盛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金属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5.下列物质不能使红墨水退色的是( )A.活性炭 B.过氧化钠C.NaCl溶液 D.漂白粉6.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有C 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③④ B.①③⑤C.②④ D.①④⑥8.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液面正确的是()A. B. C. D.9.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L的是()A.标准状况下1mol H2OB.20℃、101 kPa时36.5g HClC.常温常压下17g NH3D.标准状况下0.4 mol H2和0.6mol O2的混合气10.在反应A+3B===2C中,若7 g 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 g C,则A、B、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A.14∶3∶17 B.28∶2∶17C.1∶3∶2 D.无法确定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C.71gCl2所含原子数为2N A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盐碱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CO2属于电解质14.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K+、Cl-、MnO4-B、Ag+、Na+、NO3-、Cl-C、Zn2+、Al3+、SO42-、Cl-D、Ba2+、NH4+、Cl-、HCO3-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 +SO42―====BaSO4↓表示的是()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 l16.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dMV +2 240mol·L-1 B.1 000VdMV+2 240mol·L-1 C.1 000 VdMMV+2 240mol·L-1 D.MV22.4V+0.1dmol·L-117.(12分)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二氧化碳气体⑤蔗糖晶体⑥熔融氯化钠⑦盐酸⑧CuSO4·5H2O晶体,请用序号填空:⑴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⑵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⑶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⑷属于电解质,但在上述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18.(14分)下图为配制0.2mol·L-1Na2CO3溶液200mL示意图。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6年l月《自然》杂志报道了中科大的研究人员利用直接电解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甲酸燃料的最新成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O2和HCOOH均属于弱电解质B. CO2和HCOOH均属于有机化合物C. CO2转变为HCOOH发生还原反应D. 1mol CO2的体积一定等于22.4L2.下列实验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提纯 B.海带提碘 C.氯气溶于水 D.电解水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有沉淀生成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金属钠属于遇湿易燃危险化学品 D.泡沫灭火器中药剂为干冰和起泡剂4.向100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所得液体属于纯净物 B.该红褐色液体能产生了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中分散质粒子只有Fe(OH)3 D.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5.某同学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有下列不当操作:①称量时天平未达平衡(左高右低)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这两处不当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A.都导致浓度偏大 B.①导致浓度偏小,②导致浓度偏大C.都导致浓度偏小 D.①导致浓度偏大,②导致浓度偏小6.下列关于等质量的14CO2与N218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数之比为1 : 1 B.原子数之比为1:1C.密度之比为1 : 1 D.中子数之比为1:17. 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步骤中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A.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B.分离CCl4层和水层C.分离四氯化碳和液溴D.储存液溴8.一种有机镁化合物X可用于制造防毒布料的涂布液,它可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其反应原理如下(已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X 是还原剂B.Y的分子式为C5H8O2C. Z的摩尔质量为44gD.除去1mol甲醛时,转移2mole-9.下列除杂方法合适并能成功的是选项待提纯样品(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实验装置A 淀粉胶体(KI溶液) 过滤B 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收集77℃下馏分C CO2(SO2) 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并干燥D 氯气(氯化氢) 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并干燥10.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2.3gNa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5.6 L NH3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75N AC.1L0.1mol/LH3PO4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4N AD. 1个C02分子的质量为g AN 44 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中,若温度高于O ℃,气体摩尔体积一定大于22.4L/molB.“浓硫酸稀释”实验中,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 “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中,收集装置与氯化氢气体的收集装置相同D. “萃取”实验中,振荡后,需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12. 重结晶的主要成分是BaSO 4,用重晶石制备Ba(OH)2·8H 2O 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考试高三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i-59 S-32 C1-35.5Fe-56 Na-23 Cu-64 Mg-24 Ba-13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5题,每题2分,6-18题每题3分,共4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化学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违背的是()A.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可有效延长其保质期B.“地沟油”可以制成肥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加快开发高效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缓解能源危机D.“A PEC蓝”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 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说明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对减轻雾霾、保证空气质量是有效的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规范正确的是()K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中子数为20的钾原子:2019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D.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3.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混在NO2中的NO:将气体与足量O2混合B.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浓硫酸C.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D.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加入生石灰后蒸馏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时,1L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1×10-6N AB.12.0g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 AC.50g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D.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B.NH3的沸点高于PH3,是因为N-H键能大于P-H键能C.金属阳离子只存在于离子晶体中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6.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B.碱性溶液中:K+、Mg2+、S2-、ClO-C.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中:Na+、NH4+、Fe2+、NO3-D.在AlCl3溶液中:K+、Na+、SiO32—、SO42—7.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图2所示装置和方法制取氨气C.用图3所示装置和方法进行石油分馏 D.用图4装置和方法分离乙醇与乙酸8.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B.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可利用钠和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C.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 + 3H+ = Fe3+ + 3H2OB.在含有Mn2+的溶液中加入酸酸化,再加入PbO2,反应体系显紫红色5PbO2 + 2Mn2+ + 4H+ = 5Pb2+ + 2MnO4— + 2H2OC.碳酸氢铵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D.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2H 2O H2S↑+2OH-10.实验室可用NaNO2+NH4Cl ==== NaCl+N2↑+2H2O制备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NO2发生氧化反应B.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1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C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D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氧化铝>铝12.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1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2. 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酸性:H2SO4>HClO4>HBrO4B.碱性:NaOH>KOH>RbOHC.非金属性: P>S>Cl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 NaFB. MgI2C. BaI2D. KBr4.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 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5.最近,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我国首批氧-18气体。

氧-18是氧的一种稳定同位素,称为重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氧-18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B. 0.1mol重氧气体的体积是2.24 LC. 重氧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6 gD. 0.1mol重氧水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个6. 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NH-2C.H3O+、NH+4、NH-2 D.HCl、F2、H2S7.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甲烷的结构式:B.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氯化钠的电子式:D. 亚硒酸的化学式:H2SeO48.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NaOH熔化C、HCl气体溶于水D、酒精溶于水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R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RB.L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Q<T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11..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12.有A、B两种原子,B原子的M层比A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班)(三区,无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班)(三区,无答案)

2015-2016三区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4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35.5 Na:23 Ba:137第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A 、次氯酸钙B 、液氯C 、氯水D 、胆矾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 2的集气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变红B . 先变红后褪色C .变白D .不变色 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 .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molO 质量是16g/molB .22.4L H 2的物质的量是1molC .将80gNaOH 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D .NaCl 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5.同温同压下,1体积X 2气体与3体积Y 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B.XY 3C.X 3YD.X 2Y 36.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O + H 2O = Ca(OH) 2B. NaCl + AgNO 3 = NaNO 3 + AgCl ↓C. H 2CO 3 = H 2O + CO 2↑D.H 2 +CuO = Cu + H 2O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 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是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 .往烧杯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 .定容时俯视8.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水的质量约为18g B. 1.7g 氨气所含原子数目为0.4N AC. 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D .1 L 1mol ·L -1的Na 2SO 4溶液中含Na +的个数为N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一区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年l月《自然》杂志报道了中科大的研究人员利用直接电解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甲酸燃料的最新成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HCOOH均属于弱电解质 B.CO2和HCOOH均属于有机化合物C.CO2转变为HCOOH发生还原反应 D.1mol CO2的体积一定等于22.4L2.下列实验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提纯B.海带提碘C.氯气溶于水D.电解水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有沉淀生成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金属钠属于遇湿易燃危险化学品D.泡沫灭火器中药剂为干冰和起泡剂4.向100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所得液体属于纯净物B.该红褐色液体能产生了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中分散质粒子只有Fe(OH)3D.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5.某同学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有下列不当操作:①称量时天平未达平衡(左高右低)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这两处不当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A.都导致浓度偏大B.①导致浓度偏小,②导致浓度偏大C.都导致浓度偏小D.①导致浓度偏大,②导致浓度偏小6.下列关于等质量的14CO2与N218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数之比为1:1B.原子数之比为1:1C.密度之比为1:1D.中子数之比为1:17.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步骤中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A.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B.分离CCl 4层和水层C.分离四氯化碳和液溴D.储存液溴8.一种有机镁化合物X 可用于制造防毒布料的涂布液,它可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其反应原理如下(已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 是还原剂 B.Y 的分子式为C 5H 8O 2C.Z 的摩尔质量为44gD.除去1mol 甲醛时,转移2mole -9.下列除杂方法合适并能成功的是选项待提纯样品(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或实验装置A 淀粉胶体(KI 溶液)过滤B 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收集77℃下馏分CCO 2(SO 2)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并干燥D氯气(氯化氢)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并干燥10.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3gNa 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5.6L NH 3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75N A C.1L0.1mol/LH 3PO 4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4N AD.1个C02分子的质量为g AN 44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中,若温度高于O ℃,气体摩尔体积一定大于22.4L/molB.“浓硫酸稀释”实验中,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中,收集装置与氯化氢气体的收集装置相同D.“萃取”实验中,振荡后,需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12.重结晶的主要成分是BaSO 4,用重晶石制备Ba(OH)2·8H 2O 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步骤①中BaSO4作氧化剂B.步骤②所得滤液1呈中性C.步骤③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步骤④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石棉网、坩埚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H)2+2H +=Fe 2++2H 2OB.NH 4Al(SO 4)2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Al 3++4OH -=AlO 2-+2H 2OC.Na 2SiO 3溶液与稀盐酸混合:Na 2SiO 3+2H +=2Na ++H 2SiO 3↓D.Ca(HCO 3)2溶液和Ca(OH)2溶液混合:Ca 2++HCO 3-+OH -=CaCO 3↓HH 2O14.在NH 4Al(SO 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O~M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3+3SO 42-+3Ba 2++6OH -=2Al(OH)3↓+3BaSO 4↓B.沉淀的质量M>PC.N 点溶液可与Na +、Fe 3+、NO 3-、Cl -大量共存D.N ~P 段溶液的pH 逐渐减小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15.(12分)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金属元素,纳米CeO 2可作抛光材料、催化剂载休(助剂)、汽车尾气吸收剂等,制备纳米CeO 2的流程如下:(1)H 2O 2的作用是________,该步骤中宜选用的酸是_______。

(2)氧化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检验制备的CeO 2是否为纳米级的方法是将产品分散至水中,________。

(4)通常用(NH 4)2Fe(SO 4)2标准溶液滴定法测定Ce(OH)4样品纯度。

实验室要配制0.1000mol/L 的(NH 4)2Fe(SO 4)2标准溶液,估计实验中大约需要210~240mL 该标准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从尽量节约试剂的角度考虑,应称取_____g(NH 4)2Fe(SO 4)2晶体;②将称好的晶体放如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然后恢复到室温;③将溶解后的溶液注入_____(填规格)容量瓶中,并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怀内璧2~3次,合并注如容量瓶,振荡混合,加水定容.摇匀。

16.(8分)工业上制取氯酸钾的主要步骤为:I.将C12通入石灰浆,充分反应后过滤;II.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l 固体,进行适当操作可析出KCIO 3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步骤I 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a(OH)2+6Cl 2=Ca(ClO)2+5CaCl 2+6H 2O 。

(1)①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

②滤液中Ca(ClO)2与CaC12的物质的量之比n[Ca(ClO)2]:n [CaCl 2]____l :5(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2)下图是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步骤II 中,若溶液中KCIO 3的含量为100g·L -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 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7.(12分)电镀废水中常含有NaCN;工业上规定其含量低于0.5mg/L 才可排放,对NaCN 超标的沸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已知HCN 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有剧毒;HCN、HOCN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 应调节为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欲使1molNaCN 变为NaOCN,则需要氧化剂NaClO 至少____mol。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100m 3含NaCN 10.3mg/L 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___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 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18.(12分)硫酸在古代被称为“绿矾油”,唐代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记有“炼石胆取精华法”即通过锻烧胆矾而获得硫酸的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胆矾的组成为CuSO 4·5H 2O ,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0.80g 胆矾晶体受热脱水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根据曲线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取270℃所得样品于一定温度下灼烧生成CuO、SO 2、S03和O 2,若产物中S03和S02的质量之比为5:4,则分解的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按如下方法制备硫酸铜: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

实验装置如图2。

①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拧开其下面的活塞未见液体流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②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 4·5H 2O 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_______,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

19.(14分)己知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不稳定,易被氧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亚硫酸的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具有酸性b.具有氧化性c.具有还原性d.有刺激性气味(2)亚硫酸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填标号)。

(3)将亚硫酸钠溶液滴入到几种不同溶液中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试剂现象I 饱和Ag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II0.2mol·L -1CuCl 2溶液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III 0.1mol·L -1Al 2(SO 4)3溶液开始我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①经检验,实验I 中的白色沉淀是Ag 2S0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

②经检验,实验II 中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 42-,含有Cu +、Cu 2+和SO 32-。

推测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电离出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请选用合适的试剂分别验证这些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Al 2(SO 4)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实验III 中的白色沉淀中无SO 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推测沉淀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