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45e0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9.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4页—46页的内容及练习九中的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再创造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关键: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中感知师:这里给出了一些连加算式,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些算式读一下。
(生读)师:你能给这些算式分类吗?你打算怎样分,先认真想一想,待会儿举手发言。
(生答,答案可能有多种,当学生回答可分为加数相同的和不同的两类时,要因势利导。
)师:我们现在重点观察加数相同的这一组。
第一道算式加数是几?生:加数都是3师:有几个3?生:5个3师:我们就说这道算式表示的是:5个3相加。
师:谁能说说下面的几道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先同位俩人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呢?生:不是。
师:必须是什么样的算式?生:加数相同的。
师: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就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像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几道。
师:同位俩互相说说你们写出的算式是几个几相加二、探求新知(1)产生矛盾,导入新课师:刚才看同学们写得都很好,现在我也想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请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列加法算式,看谁列得又对又快。
师念:3个2相加,5个2相加,50个2相加,等一段时间后喊停,(估计学生第三个算式都写不完),订正答案。
师:前两题都做得很好,为什么第三题都没做完呢?生:2的个数太多了。
生:算式太长了。
生:时间太短了。
(2)认识乘法算式师:原来没做完是因为算式太长,课前我也写了写这个算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e1575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a.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
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
(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预设三:3+3+3+3+3=15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写一写:6+6+6+6=24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b7b87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1.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2.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初步学会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巩固知识。
情感与态度在练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是什么?(板书出来)你对乘法有了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二、基本训练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 6+6+6+6= 2+2+2+2+2= 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
3+3+3+2= 5+5+5+5+5= 2+2+2+2= 4+4+4-4= 先自己做,同桌间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专项训练1.开火车读乘法算式。
2×3 7×5 6×4 9×1 8×3 3×4 1;学生读乘法算式,注意不要把乘读作乘以。
2.43页2题。
让学生看图,独立做,师巡视。
学生看图独立填空,汇报自己的想法。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5个3相加2和6相乘4.填空:(1)3个8相加,和是()。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5.综合练习:P43第3题,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2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36根小棒,挂图,卡片;学生准备12根小棒。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3ebe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e.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2、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3、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1、活动引入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5根手指,数一数,4个女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有几个5,一共多少根。
2、初步感知“相同的数”我是口算小能手:4+4=3+3+3=5+5+5=10+10+10+10+10=思考:上述式子有什么特点?特点:都是相同的数相加。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加数相同的例子,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到游乐园里找一找。
二、探究建模1、认真观察,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4)快乐便利店里一共有多少个气球?2、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①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壹伍。
②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问: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人)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③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3、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3+3+3+3=壹伍6+6+6+6=242+2+2+2+2+2+2=14这些算式都是连加,并且加数都相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869df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d.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题。
学情分析: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
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一定能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热爱数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若干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孩子们,假期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过游乐园吧,那里是小朋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去逛一逛。
大家看这里都有什么呀?学生可能说:小火车、过山车、摩天轮、小桌子等等。
师:①摩天轮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4+4+4+4+4=20 同意吗?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算式你为什么这样列式?(每组有4个人,一共有5组)有几个4相加?②过山车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2+2+2+2+2+2=12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一组有2人,一共有6组)有几个2相加?③小火车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3+3+3+3=12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一组有3人,一共有4组)有几个3相加?好,那咱们一起看看,他们这样列式你们同意吗?(同意)二、探索新知1、观察P45摆小棒的情境图看老师这里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课件出示P45的情境图)这里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9912c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2.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一、观察中发现问题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2d794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5.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
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四、设计理念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五、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乘法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0篇】
![《乘法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3bc3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3.png)
《乘法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10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园吗?去游乐园干什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逛逛游乐园。
(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1)从面画上,你们看到了什么?(2)根据你们看到的情景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3)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5)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
(1)“3+3+3+3=12”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3......如果有更多的3相加,例如10个3、100个3......又该怎么写?(3)这道题的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结果是多少?像这样好多个3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775a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4.png)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选用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材,结合具体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2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3 教学目标分解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则。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法的概念。
3.2 探究与讲解利用具体的事物,如小棒、图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乘法的规律。
讲解乘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解释。
3.3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的运算方法。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增强学生对乘法的应用能力。
3.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乘法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4.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乘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5.1 教学材料教材、PPT、黑板等教学资料。
实物模型、小棒、图形等操作材料。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8351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P47-48备课时间10.11授课时间10.12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
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解决。
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根底,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第46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
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
例1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
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
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说明了加法是乘法的根底,渗透了乘法的含义。
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根底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单,能够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能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核心概念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数学思想符号化思想模型思想教学准备PPT教学流程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情境导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起玩耍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工程?〔游乐场。
小火车、小飞机等〕那么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1035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8.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小资料: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
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减少。
兄弟两个就诞生了。
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以后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
教学策略: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
教学步骤:一、口算。
12+24=36+6=42+14=32+16=15+25=35+10=复习加法的知识。
+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
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1、出示加法算法:2+2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2+2+2呢,3个2相加2+2+2+2呢4个2相加2+2+2+2+2呢5个2相加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如果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2+2+2+2+2+……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
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
把加号改成乘号“×”,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2写成乘法算式是2×2读成2乘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3读成2乘3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4读成2乘42+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5读成2乘53、拓展深化。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6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b24c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5.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6篇)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4页—46页的内容及练习九中的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再创造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关键: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中感知师:这里给出了一些连加算式,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些算式读一下。
(生读)师:你能给这些算式分类吗?你打算怎样分,先认真想一想,待会儿举手发言。
(生答,答案可能有多种,当学生回答可分为加数相同的和不同的两类时,要因势利导。
)师:我们现在重点观察加数相同的这一组。
第一道算式加数是几?生:加数都是3师:有几个3?生:5个3师:我们就说这道算式表示的是:5个3相加。
师:谁能说说下面的几道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先同位俩人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呢?生:不是。
师:必须是什么样的算式?生:加数相同的。
师: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就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像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几道。
师:同位俩互相说说你们写出的算式是几个几相加二、探求新知(1)产生矛盾,导入新课师:刚才看同学们写得都很好,现在我也想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请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列加法算式,看谁列得又对又快。
师念:3个2相加,5个2相加,50个2相加,等一段时间后喊停,(估计学生第三个算式都写不完),订正答案。
师:前两题都做得很好,为什么第三题都没做完呢?生:2的个数太多了。
生:算式太长了。
生:时间太短了。
(2)认识乘法算式师:原来没做完是因为算式太长,课前我也写了写这个算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766ef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认识乘法》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乘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例题,第70页想想做做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15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春天到了,天气真好!瞧!小动物们三三俩俩的来到了小河边,在草地上觅食、玩耍。
师: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小白兔和小鸡)二、看图、操作列加法算式,归纳发现几个几相加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1)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6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2个2个地数,2个2个圈出)师:算式怎么列?板书:2+2+2=6(只)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都相同。
师:加数都是几?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算式里有几个2。
(师生齐数)师:3个2加在一起也可以说是3个2相加。
板书:3个2相加师:3个2相加得几?板书:3个2相加得6。
(2)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鸡?12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3个3个地数,3个3个圈出)师:算式怎么列?板书:3+3+3+3=12(只)师:仔细观察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是几个几相加得12?板书:4个3相加得12师:你怎么知道有4个3?请一个小朋友带大家数一数。
指出:刚才,小朋友们从图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几个几相加。
2、操作感受几个几师:下面,我们来操作学具。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a9281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png)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认识乘法》,数学教案-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⒉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实际操作能力。
⒊培养学生合作性、探索性学习品质和迁移类推能力;⒋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哲学思想。
一、课前谈话(语速慢)播放“哪咤传奇”音乐,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哪咤传奇》吗?孙老师也特喜欢看,因为小哪咤是一个爱动脑筋而且勇于战胜困难的人。
这一节课上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吗?孙老师真佩服你们,小小年龄就很有自信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来,为自己加加油——我真棒!我一定行!小哪咤特别喜欢研究数学知识,他呀,写了一首奇怪的数字诗,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12、23、3、34、4、4、45、5、5、5、56、6、6、6、6、67、7、7、7、7、7、78、8、8、8、8、8、8、89、9、9、9、9、9、9、9、9他的好朋友小猪熊总是记不住这首诗的内容,你们有什么绝招赶快告诉它吧!比一比,看谁最能干。
小结:这个方法真妙!小猪熊很快就记住了这首诗。
用几个几来说相同的数,真是又快又准确。
好方法就要把它用起来噢!大家现在一定能记住这首诗了吧!来,让我们一齐来说一遍。
(做手势)二、探究新知。
⒈分乒乓球,初步感知几个几。
⑴师:咱们中国可是乒乓大国,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乒赛上,又一次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小哪咤今天也赠送了一些乒乓球给各组同学,到底有多少只呢?想知道吗?好,请各个组长带领大家数一数,小哪咤要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吆!(要求)一看哪组数的最准确,二呢要看哪组数的方法最多。
⑵各组汇报师: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数的?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呢?引导各组学生按照“我们组是×个×个数的,数了×次,一共有×只”的格式汇报,接着追问:将数的过程列成加法算式你会吗?师:这组小朋友说的真棒,表达得非常清楚,其它组也要这样说噢!表扬汇报得好的组长,让其它组来学习。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共4篇)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74b0e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9.png)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认识乘法教学设计认识乘法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p :认识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场,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一样数的连加,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一样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感知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拟简便”。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一样加数”、“一样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教学目的:1、经历把几个一样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络。
2、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3、在经历把几个一样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和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条理考虑问题的习惯,以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师:小朋友,你家有小鸡吗?你见过小兔吗?它们得意吗?二、情境感知媒体出例如1鸡、兔动物图1、分一分数一数各有多少只2、学生列出算式,老师对应板书。
2+2+2=63+3+3+3 =12⑶师:你能看出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吗?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⑷学生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感知“一样加数”。
第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第二个算式呢?〔老师在上面算式的下面对应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⑷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请在小组里说说。
3、摆一摆〔用小棒、圆片〕请你们拿出学具盒里的圆片,动手摆一摆。
然后说说是几个几相加。
每堆摆2个,摆5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f6004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2.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周末了你们喜欢出去玩吗?都去过哪些地方?那今天老师将要带你们去游乐场玩,高兴吗?(出示课件1---P46的主题图)二、新知探求1、学习例1.师: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游乐项目里还藏着数学知识呢?(出示课件2)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成绩?(1)师:每个小飞机上坐几个人?有几个这样的小飞机?该怎样列式呢?生:师:得数是多少?我们一同来数一数,三个三个的数,得出15.(2)师:小火车可好玩了,想不想知道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出示课件3)师:从图中你看到每节车厢里坐几人?有几节车厢?该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想的?生:(3)过山车可刺激啦,有玩过的吗?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首先看一排坐几人,有这样的几排?(出示课件4)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
(4)认识乘法算式(出示课件5)师:像这样的算式写起来麻烦吗?生:麻烦师:这样的算式有一种简便的算法,那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乘法(板书:乘法的认识)师:请大家观察上面三个算式,看他们有甚么相反点,两人一组说说你的发现。
汇报交流,师小结:这几个算式都是连加,每个算式里的加数相反,这样的加法算式都能写成乘法算式,如2+2+2+2+2+2+2=14能写成这个运算符号叫乘号,同学们观察它有甚么特点?(4)怎样读乘法算式师:谁会读这个乘法算式?生试读,师指点并板书(5)请同学们试着讲前两个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生独立完成再汇报)2.学习例2(认识乘法算式里的各部分名称)师:游乐场玩累了,接下去和老师一同逛逛便利店,大家喜欢吗?(出示课件6)师:便利店里都买的有些啥?你最想买甚么?师:那我们一同看看小熊氢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解答?把你喜欢的算法写在练习本上.(生独立完成,师巡查指点)请你把算式读一读。
那加法中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加数,得数叫和,那乘法算是里乘号前后的数叫甚么呢?得数叫甚么呢?师小结: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乘数,得数叫积。
请大家说出这两个乘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5篇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c1f6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3.png)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5篇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学习本小节后,对后面学习较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推导能力有进一步的帮助。
学生能够背诵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掌握“读作”“写作”的不同要求并能够理解每个乘式的含义。
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而在此后,又要学习更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所以这节既有承前的作用,又有了启后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对口令2、背一背二三()五五()四五()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5×3=×5=10×5=25×2=104×=201×5=×5=15×5=20×=255×=30[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a、2乘3得几?b、3个4是多少?C、5个3的积是多少?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e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ccc212e009581b6ad9eb81.png)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一、观察中发现问题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二、分类中提出问题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尝试中分析问题1.尝试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名称;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的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在经历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上小学快一年了,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本领,今天啊,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
看,这是一所动物学校,青青的草,弯弯的小河,小动物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里学本领呢!学校里有哪些小动物啊?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个几相加
1、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你是怎么数的?
这是数的,你能用算式算出来一共有多少只吗?
那么小鸡一共有几只?
你是怎么数的?
你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2、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2+2+2=6”
相同加数是几?
几个2相加?
3个2相加得几?
全班齐说:相同加数是2,3个2相加得6。
(2)“3+3+3+3+3=12”
这道算式相同加数是几?
几个3相加?
4个3相加得几?
谁能完整地说?
3、“6+6+6=184+4+4+4=16”
和你的同桌选择一题完整地说说“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相加得几”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花片图
看!美丽的花儿也争先开放了,装扮着春天,横着看,第一行有几多花?
第二行呢?第三行呢?
除了横着看,还可以怎么看?
竖着看是几朵几朵多排的?
要求一共开多少朵花,可以怎样写加法算式?(3+3+3+3+3+3=15)这是几个3相加?
还可以写出别的加法算式吗?(5+5+5=15)
这是几个5相加?
(2)生填书p68试一试
(3)小结比较:
求一共有多少朵花,我们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并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三、认识乘法
1、在我们的生活里有许多这样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让我们到小动物的电脑教室去找一找(出示电脑图)
每张桌子有几台电脑?
有几张桌子?
要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么加法算式?
几个几相加?
如果我们班上每张桌子上有2台电脑,要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样写加法算式?(师生齐说2+2+2+2······)
太麻烦了!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
象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可以写成乘法。
3、认识乘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
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或者2×4=8
这个算式里有一些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猜猜这是什么符号?
乘法象什么?
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边说边写:先向左斜,再向右斜)
乘号两边叫“乘数”。
得数叫做“积”。
追问:2是什么?4是什么?
8呢?“×”呢?
算式读作“2乘4等于8”。
(多人读)
4、填写书p703
独立做,指名板演。
5、出示口算黑板
3个7相加5个6相加4个2相加6个8相加8个6相加
指明多人说乘法算式
6、教学“试一试”
出示跳绳图
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每组都有几个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加法算式是什么?(齐读算式)
是几个5相加?
会写乘法算式吗?(齐读算式)
刚才我们读了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们觉得哪种方法简便?
你们愿意和乘法做朋友吗?
四、巩固延伸,拓展练习
1、现在让我们来活动一下,动手摆一摆学具,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前和大家一起摆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集体校对摆法
一共摆了几个圆片,怎样列加法算式?
是几个2相加?
怎样列乘法算式?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集体校对摆法
一共摆了几个圆片,怎样列加法算式?
是几个几相加?
怎样列乘法算式?
2、出示草莓图
左边有几个草莓?
右边的草莓被挡住了,想想如果可以用乘法来算它的总数,右边应该是几个草莓呢?
乘法算式怎么写?
说的真好,老师送你一个草莓。
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草莓还能用乘法算吗?
为什么呢?
你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可以用乘法算呢?
3、诗句中的数学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总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课后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再和老师交流交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