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0200707152625)
(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
![(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34a6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6.png)
(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一、前言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为了确保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准确的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二、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1. 呼吸困难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改变。
- 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异常、呼吸音异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相应措施:- 评估呼吸困难程度,监测生命体征。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增加氧流量。
-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呼吸效率。
2. 咳嗽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咳嗽频率和程度的改变。
- 客观表现为咳嗽声音、痰液性质及量的改变。
相应措施:- 评估咳嗽的原因和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
- 给予祛痰药物,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3. 咳痰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痰液的量和质的变化。
- 客观表现为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及量的改变。
相应措施:- 评估痰液的量和质,监测病情变化。
-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鼓励患者多饮水。
- 给予祛痰药物,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4. 喘息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喘息或哮鸣音的出现。
- 客观表现为呼吸音异常,特别是在呼气期。
相应措施:- 评估喘息的程度,监测生命体征。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敏原刺激。
- 给予解痉平喘药物,必要时进行氧疗。
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特殊护理措施1. 氧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面罩、头罩等。
- 监测氧疗效果,调整氧流量,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2. 呼吸机辅助治疗- 严格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指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
3. 胸腔闭式引流- 严格无菌操作,确保引流管通畅。
-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b913a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3.png)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包括:1.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指标,确定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协助患者改变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辅助通气,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2.患者出现咳嗽和咳痰咳嗽和咳痰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咳痰的颜色和黏稠度,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的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如,给予患者合适的咳嗽训练,促进痰液排出,以减轻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症状。
3.患者出现发热发热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监测患者的体温,评估患者的发热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给予患者退热药物,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措施,以降低患者的体温,减轻其不适感。
4.患者出现氧饱和度降低氧饱和度降低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护理人员要通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给予患者氧疗,提高其氧饱和度,改善其呼吸功能。
5.患者出现胸痛胸痛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指标,确定患者的胸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给予患者疼痛缓解药物,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以减轻其胸痛症状。
6.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窘迫是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嘴唇颜色等指标,确定患者的呼吸窘迫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及时采取呼吸急救措施,提供辅助通气,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包括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发热、氧饱和度降低、胸痛、呼吸窘迫等。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其不适症状。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4edc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4.png)
肺炎患者常常出现体温 过高的症状,需要采取 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降低 体温。
肺炎患者的体温通常会 升高,甚至可能达到 39℃以上。这种体温升 高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 染引起的。为了降低体 温,可以采取以下护理 措施
使用冰袋、冰毛巾等物 品放置在患者身上,以 降低体温。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退热 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
减少刺激性气体
避免室内吸烟等刺激性气体,以 免加重呼吸道症状。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 过冷或过热影响呼吸道通畅。
饮食护理
给予充足的水分
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 液排出。
提供高蛋白食物
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等,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
增加维生素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呼吸道 抵抗力。
气喘等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鼓 励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
饮食护理
给予充足的水分和易消化的食 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和紧 张,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咳嗽
加重。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症状
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了解是 否伴有胸闷、气急等症状。
痛等症状。
休息与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休息,避 免平卧,以免血液流入气道引
起窒息。
饮食护理
给予温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情绪,减轻紧张和焦 虑,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咯血
加重。
慢性咳嗽
咳嗽症状
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音色 和程度,了解是否伴有咳痰、
协助排痰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协助拍背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完全篇)针对呼吸科疾病的护理诊断与处理
![(完全篇)针对呼吸科疾病的护理诊断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1edf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d.png)
(完全篇)针对呼吸科疾病的护理诊断与
处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呼吸科疾病的护理诊断与处理的完全指南。
呼吸科疾病是一类涉及呼吸系统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针对这些疾病,护理诊断和处理是关键环节,
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2. 护理诊断
在处理呼吸科疾病之前,护士需要进行准确的护理诊断。
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呼吸科疾病的护理诊断:
2.1 肺炎
- 气道清晰性受阻
- 氧合功能下降
- 呼吸困难
- 咳嗽与痰液产生增加
2.2 哮喘
- 气道痉挛
- 气道狭窄
- 呼吸急促
- 喘鸣音
2.3 慢性阻塞性肺病
- 慢性咳嗽
- 咳痰持续时间延长
- 气道阻塞
- 氧合功能下降
3. 护理处理
在明确了护理诊断后,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护理处理措施:
3.1 肺炎
- 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监测患者的氧合功能,如有需要,可给予氧气治疗
-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与痰液排出
3.2 哮喘
- 提供支持性呼吸治疗,如氧气吸入和呼吸机辅助
- 给予支气管舒张剂以减轻气道痉挛
-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合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慢性阻塞性肺病
- 提供支持性治疗,如氧气吸入和呼吸机辅助
- 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与痰液排出
- 进行定期的肺功能测试,监测疾病进展情况
4. 结论
本文档针对呼吸科疾病的护理诊断与处理提供了完全指南。
护士在处理这些疾病时,应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医疗诊断及护理措施.ppt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医疗诊断及护理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cc067876c66137ee0619b2.png)
胸腔积液
•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 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 2)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胸膜炎,胸腔
积液引起高热,消耗状态,大量胸腔积液有关 • 4)疼痛:胸痛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术有关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 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消化道出 血、心力衰竭、休克等。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面积再扩大并促进愈合。7、根据皮肤受损的危险程 度〃有条件时可使用压力缓解工具〃如气垫床。8、 保持功能体位。9、鼓励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睡眠形态紊乱
护理措施:1、安排有助于睡眠/休息的环境〃如: (1)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2)关闭 门窗〃拉上窗帘(3)病室内温度舒适〃被子厚度合 适(4)关上灯〃尽量不开床头灯〃可以使用壁灯。 2、帮助病人遵守以前的入睡习惯和方式。3、建立 与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作息时间表。(1)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2) 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4、有计划的安排 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5、尽量安 排能共处的病友同事。6、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 (1)减少睡前活动量(2)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
• 3)焦虑 与健康状况的改变,病情危重、经济状 况有关
• 4)活动无耐力 与疲劳、呼吸困难、氧供与氧耗 失衡有关。
•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降低、摄 入减少、腹胀、呼吸困难、痰液增多有关。
支气管哮喘
• • 1)气道交换受损 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
道阻力增加有关 •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支气管粘膜水肿、分泌物
有关 • 8)有受伤的危险 与使用PEEP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034d4ba76e58fafbb00355.png)
一.肺部感染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无效(1)定时巡视病人,定时予以翻身、拍背,密切观察痰液的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备吸引器,必要时吸痰。
(2)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室温18-22摄氏度,湿度50-60%,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min。
(3)氧气疗法,持续低流量吸氧,遵医嘱定时给予雾化吸入。
严重者体位引流。
(4)遵医嘱使用止咳,化痰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5)做好口腔护理。
2.气体交换受损(1)保持室内温度、湿度,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min。
(2)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3)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
(4)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有效排痰。
(5)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3.体温过高(1)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
给病人多喂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3)休息:需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
(4)保持清洁与舒适:①加强口腔护理②加强皮肤护理(5)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并做好记录。
(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4.营养失调:指导病人家属准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
5.皮肤完整性受损:(1)必要时予气垫床,骨隆突予软枕保护,避免局部皮肤受压。
(2)如发现皮肤问题及时处理。
(3)翻身时避免拖、拉、拽,防止皮肤受伤。
(4)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渣、无屑。
二.呼衰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低效性呼吸型态(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
(2)遵医嘱吸氧,给氧过程中观察氧疗效果。
(3)严密监测呼吸型态的变化,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等。
(4)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指导病人坚持缩唇腹式呼吸,随时给病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c36327addccda38376baf2a.png)
低效性呼吸型态
护理措施:1、摆好病人体位有利于呼吸。2、保持 供氧通畅。3、鼓励深呼吸。4、鼓励病人有效的咳 嗽〃清除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5、必要时吸痰 。6、操作前向病人解释〃减少病人焦虑。7、在病 人呼吸困难的急性发作期陪伴病人〃使其得到安全 感〃以减少焦虑。8、指导病人放松技术〃如缓慢的 深呼吸〃肌肉逐渐放松。9、鼓励患有慢性肺部疾病 的病人采用横膈式呼吸。10、预测病人是否需要气 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
有受伤的危险
• 变体位(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取 的地方(4)保持周围环境没有障碍物〃注意地面 防滑。7、把病人安排在离护士站近的房间里〃便 于巡视病人。
有误吸的危险
• 护理措施:1、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 卧床休息。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 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3、病人上厕所或外 出时有人陪伴。4、对意识障碍的病人(1)绝对 卧床休息〃侧卧位〃稍微抬高床头(2)保持安静 (3)加床挡防止病人坠床〃躁动病人进行保护性 约束〃必要时给镇静剂。5、对视力减退的病人加 强防护措施〃如活动或外出时有人陪伴〃室内光 线充足。6、对低血压/头晕/眩晕的病人:(1) 病人下床活动时有人搀扶(2)嘱病人避免突然改 变体位(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劳等引起食欲减退有关。 •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长期卧床 有关。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1)疼痛: 与癌细胞浸润,肿瘤压迫或转移有关 • 2)潜在并发症: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 • 3)恐惧:与肺癌的确诊,不了解治疗计划及预感 到治疗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死亡威胁有关。 •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致机体过 度消耗、压迫食管致吞咽困难、化疗反应致食欲 下降,摄入量不足有关。 •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接受放疗损伤皮 肤组织或长期卧床导致局部循环障碍有关。
(修订版)呼吸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修订版)呼吸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0429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3.png)
(修订版)呼吸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一、前言呼吸科患者常常面临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修订版的呼吸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加专业和精准的决策。
二、呼吸科常见护理诊断1. 呼吸困难:由于气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畸形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浅不一、三凹征等。
2. 低氧血症:由于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血氧饱和度降低,表现为皮肤发绀、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
3. 肺部感染: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吸烟、空气污染等原因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阻塞,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
5. 哮喘:由于气道过敏、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气道炎症和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6. 肺炎: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实质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7. 肺结核: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体重下降等。
三、呼吸科常见护理措施1. 呼吸困难:-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通风。
-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坐位或坐位。
- 给予吸氧治疗,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流量。
-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2. 低氧血症:- 持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 给予吸氧治疗,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流量。
-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
-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
3. 肺部感染:- 鼓励患者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 给予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吸痰治疗。
- 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氧饱和度。
(详细版)呼吸科护理诊断与实施措施
![(详细版)呼吸科护理诊断与实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935af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d.png)
(详细版)呼吸科护理诊断与实施措施一、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呼吸科护理诊断与实施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出专业的判断和处理。
二、呼吸科护理诊断呼吸科护理诊断是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
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呼吸科护理诊断:1. 呼吸困难2. 咳嗽3. 咳痰4. 咯血5. 胸痛6. 感染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 哮喘9. 肺炎10. 肺结核11. 肺癌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三、实施措施针对上述呼吸科护理诊断,实施措施如下:1. 呼吸困难- 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 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和性质,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增加氧流量。
- 遵医嘱给予吸氧治疗,注意观察吸氧效果。
- 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和呼吸锻炼,提高呼吸效率。
2. 咳嗽- 观察咳嗽的频率、性质和痰液的颜色、性状。
-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咳嗽方法,增加咳嗽效果。
- 给予蒸汽吸入、祛痰药等治疗,协助排出痰液。
-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增加湿度。
3. 咳痰-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咳痰方法,如胸式呼吸、拍背等。
- 给予蒸汽吸入、祛痰药等治疗,协助排出痰液。
-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增加湿度。
4. 咯血- 观察咯血的量、颜色和性状。
- 给予患者安静的环境,避免情绪波动。
- 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输血治疗。
- 教会患者紧急状况下的处理方法,如头低脚高位、咳嗽等。
5. 胸痛- 观察胸痛的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
- 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
-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治疗。
-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变化,警惕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6. 感染- 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和呼吸变化。
-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营养均衡。
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66cf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5.png)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1.肺部感染1.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引起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3.疼痛与胸膜反应有关。
4.焦虑与病情重,病人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5.潜在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2.支气管炎1.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2.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残气量增加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呼吸道炎症、阻塞、痰液过多、痰液粘稠、无力咳嗽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下降、摄入不足、消耗量增加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康复知识4.支气管扩张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粘稠、咳嗽无力、咳嗽方式无效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痰液粘稠有关。
3.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与慢性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5.焦虑、恐惧与长期感染、病程迁延有关。
5.支气管哮喘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狭窄、气道阻塞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哮喘发作时间长,病人体液消耗过多,不能进食有关。
4.恐惧与哮喘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濒死感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使用气雾剂的知识和技能。
常见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一.清理呼吸道无效:1.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
2.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扣背排痰。
3.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并记录。
4.非禁食的病人每日水摄入量在2000以上。
5.听诊双侧呼吸音及痰鸣音,观察每班咳痰情况,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6.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等。
二. 气体交换受损:1.给予病人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位等。
2.鼓励清醒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cac58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7.png)
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气管内异物、肿瘤或平滑肌痉挛、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呼吸道损伤、胸腹部创伤疼痛、吸入刺激性气体等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环境舒适与室内空气新鲜、洁净,保持合适的温度及湿度。
2.严密观察皮肤、粘膜、指甲颜色的变化,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动脉血气以及血红蛋白含量。
3.详细观察咳嗽和咳痰的情况,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及呼吸音的变化并记录。
及时、正确采取痰标本送实验室检查以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
4.保持正确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其深呼吸,给予患者翻身扣背、协助患者排痰。
痰量较多且患者无力咳出痰液者,为防止窒息,给予吸痰管吸出痰液。
5.痰液粘稠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给氧。
6.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7.如分泌物不能被排除,备齐抢救物品,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8.根据患者情况多饮水,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与粘膜病变修复,利于痰液排出。
9.供给足够的营养,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少量多餐等。
10.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清理与消毒痰杯,防止感染。
二、气体交换受损与不能掌握正确呼吸方式、慢性缺氧、排痰不畅及气体弥散障碍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呼吸状况,注意呼吸的性质、频率、深度、呼吸是否费力等。
2.密切观测动脉血气分析值及其变化。
3.遵医嘱给氧或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三、低效型呼吸形态与呼吸器官病变、肺部顺应性降低有关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变化,倾听患者的主诉。
2.向患者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低氧血症患者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密切观测动脉血气分析值及其变化。
3.给患者提供有利于呼吸的体位。
4.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四、焦虑或恐惧与患者胸闷、气憋、烦躁或大量咯血有关。
护理措施:1.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与安静的环境,室内保持适宜的空气的湿度、温度。
2.安慰患者,耐心解释病情,使患者有安全感,用温和的语言解除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b129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c.png)
一,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
急性呼吸道感染
• 1)舒适度的改变:鼻塞、流涕、咽痛、头痛 与 病毒和(或)细菌 感染有关
• 2) 体温过高 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 4)潜在并发症: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风
湿热、肾小球肾炎、 心肌炎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焦虑
护理措施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 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 人的陌生和紧张感。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 心理紧张和顾虑〃能使积极配合治疗和充分休息。4 、使病人感到安全〃从而可以放心〃必要时陪伴病 人。5、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帮助病人解 决问题〃鼓励病人当产生焦虑时告诉工作人员。6、 通过连续性护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7、当 护理病人时保持冷静和耐心。8、当对病人进行诊断 和手术检查时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的进行解释。9 、说话速度要慢〃语调要平静〃尽量解答病人提出 的问
增多、痰液粘稠、无效咳嗽有关 • 3)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用药的相
关知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1)气体交换受损 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肺血管阻力增高有关
•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过多粘 稠有关
• 3)活动无耐力 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 4)体液过多(或不足) 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气体交换受损的区别
低效性呼吸型态是由于呼吸中枢障碍而导致的浅而 慢或不规律的呼吸波,不能有效的进行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交换,呼吸时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气体交换 受损是换气功能障碍,可以引起缺氧。
体温过高
• 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3、每4小时测量体 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 测量或记录。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 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5、鼓励病人 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 或半流食。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7、 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 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8、遵医嘱给与抗 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9、遵医嘱 静脉补液。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 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94f7adda38376bae1fae50.png)
•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接受放疗损伤皮 肤组织或长期卧床导致局部循环障碍有关。
编辑课件
9
胸腔积液
•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 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 2)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胸膜炎,胸腔
积液引起高热,消耗状态,大量胸腔积液有关 • 4)疼痛:胸痛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术有关
定病人是否需要镇静催眠药。11、对于尿频/尿失禁
的病人:(1)限制病人夜间的饮水量〃睡前排尿
(2)尿失禁病人留置导尿(3)便器放在床旁病人
能拿到的地方。
编辑课件
33
焦虑
护理措施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
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
人的陌生和紧张感。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
有关 • 5)疼痛:胸痛 与炎症延及胸膜有关
编辑课件
14
自发性的气胸
• 1)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胸膜腔内积气压迫肺脏导 致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
• 2)焦虑 与呼吸困难、胸痛、胸腔穿刺或闭式引 流术或气胸复发有关
• 3)疼痛:胸痛 与脏层胸膜破裂、引流管置入有 关
• 4)活动无耐力 与日常活动时氧供不足有关 • 5)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气胸复发的知识
编辑课件
21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气体交换受损的区别
低效性呼吸型态是由于呼吸中枢障碍而导致的浅而 慢或不规律的呼吸波,不能有效的进行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交换,呼吸时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气体交换 受损是换气功能障碍,可以引起缺氧。
编辑课件
22
体温过高
• 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