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习题
初二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含解析)

2019-2019初二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蒸发B. 熔化C. 升华D. 液化3.学校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探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以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值2℃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水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B.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C.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小4.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 a cB. adfC. b cD. e5.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图中描述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草叶上露珠慢慢变小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 严冬,冰雕逐渐变小6.在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融化却变小 D.晒干的湿衣服逐渐变干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 夏天的早晨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 深秋,草木上的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8.如图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 干手器将手烘干 D.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二、多选题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有()A. 冰熔化成水的过程B. 放入衣箱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 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 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 放在衣箱内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B. 冬天湿衣服放在室外冰冻后,衣服慢慢干了 C. 用久了的电灯丝比新时细 D. 放在盘子里的水,一段时间会变少11.沈阳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棋盘山“缧缈的雾”B. 浑河边“美丽雾凇”C. 植物园“晶莹的露” D. 万柳塘“洁白的雪”12.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13.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 B. 陆地上的水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C. 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D. 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14.从冰箱内拿出的牛肉,上面有一层白粉,白粉的形成原因与下图中相同的是()A. 坚固的冰B. 飘渺的雾C. 晶莹的雾凇D. 雪白的霜三、填空题1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要________热.16.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__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________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17.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2℃,所以选择________(选填“将碘锤放在热水中”或“用酒精灯加热”)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________现象.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________.18.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的形成这种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________19.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后,小阳用一个高脚杯装了一些干冰,如图所示,一会儿就看见杯子外面有霜,杯子周围有白气生成.小阳的解释是:①霜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得玻璃杯温度迅速降低,玻璃杯外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②白气是升华的干冰形成的,根据看到的白气,可以判断干冰在升华.你认为小阳的解释________ A.只有①对B.只有②对C.①②都对D.①②都不对如果你不同意②的说法,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干冰升华的________ .四、解答题20.白炽灯用久了,发现灯光会变暗,请用相关物理知识解释原因.21.今年冬天,寒潮几次袭击大连地区.当寒潮来袭时,小明看到家里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这些“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并解释“冰花”是怎样形成的.五、实验探究题22.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蒸笼旁的“白汽”B.蜡烛流出“烛泪”C.树上的“雾凇”D.草叶上的露珠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4.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D.河水结冰5.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块,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隆冬时节,用水壶烧开水,壶嘴有“白气”冒出,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人运动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元旦时节金佛山上一宾馆的窗户玻璃结有冰花,冰花在玻璃的外侧6.冬天,可以看到教室的玻璃窗上有许多冰花,这些冰花是()A.室内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室外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多选题9.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
3.4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①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②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③在0℃以下的天气里,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④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⑤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
属于升华现象的有:。
(选填序号)属于凝华现象的有:。
(选填序号)2.在碘升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进行加热,所以升华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移去酒精灯然后锥形瓶遇冷,重新凝华成固态的碘,所以凝华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3.《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如图1所示,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84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图1 图24.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如图2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______(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________,还能确保碘不会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5. 冬季,小禹奶奶家房子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如图3所示。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的;到了白天,在太阳照射下,这些雪________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________成冰挂。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图3 图46. 如图4所示是哈尔滨冰雕展中的一组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7.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8.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升华和凝华现象1.南极气温常低于一20℃,至少半年无阳光。
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蒸发现象D.凝华现象2.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放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知识点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B冰冻的衣服变干C阳光下露珠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4.下列现象中利用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知识点3:水循环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洋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要放热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要吸热6.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___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热达标训练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8.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9.在空中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10.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11.小明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冰淇淋蛋糕,回到家中妈妈把随赠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了瓶盖,然后与蛋糕一起放入了冰箱,没过多久,冰箱内发生了爆炸,门被震飞,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固C.凝华D.熔化12.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3.英国科学家研发一种“激光橡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6.(4分)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并加入适量的 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易拉罐 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0.(5分)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 是应用了(B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升华吸热 C.干冰液化放热 D.干冰凝华放热
11.(4分)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地方病的发生,国家盐业部门推行 食用加碘盐。炒菜时,不宜将碘盐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C )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升__华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 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 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根据上述资料 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水__的__沸__点__低__于__碘__的__熔__点__,__碘__不__可__能__熔__化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 量的气泡是由_干__冰__吸__热__升__华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__蒸__气__遇__冷__液__化_形成的。
A.汽化 升华 B.液化 凝华 C.凝固 凝华 D.升华 熔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人教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868e88d890c69ec3d4bb7515.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升华和凝华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_______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这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________热量.图12.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
为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3.妈妈为苗苗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
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炸”。
苗苗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过其承受能力,就发生了“爆炸”。
4.如图2所示,在一些大型演出中,人们会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云雾缭绕的场景。
由于干冰____________,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图25.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如图所示,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致冷剂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汽化,并吸热B .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升华,并吸热C .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液化,并吸热D .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凝华,并放热知识点:升华和凝华【答案】A【详解】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化是放热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AB.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故氟利昂从冰箱内部吸收热量,故在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可能是升华,而只能是汽化,故 A正确, B错误;CD.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即氟利昂由气态又变为液态,故在冷凝器内,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放出热量,故 CD错误。
故选 A。
2、如图,在插有小树枝的密闭烧瓶中放一些白色的樟脑丸粉末,将它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白色粉末直接消失后停止加热,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先______后 ______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知识点:升华和凝华【答案】升华凝华【详解】[ 1]樟脑丸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樟脑丸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樟脑丸粉末越来越少;[ 2]停止加热,气态的樟脑丸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樟脑丸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2.特点:吸热;3.常见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晾干了、樟脑丸慢慢变小、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等。
【例题1】北方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该过程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答案】C【解析】解: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1】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A.液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升华吸热【答案】D【解析】解: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故选:D。
【例题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答案】C【解析】解:A、由于冰棍的温度低,导致冰棍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这是液化过程,故A错误。
B、冬天,室外温度低,玻璃窗温度也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冰花,这是凝华过程,故B错误。
C、衣箱中的樟脑丸直接变成樟脑蒸气,这是升华过程,故C正确。
D、夏天,盛水的水缸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水缸变成小水珠,出现水缸“出汗”的现象,这是液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2】图所示,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由升华形成的是( )A.水壶嘴处冒白气 B.潮湿衣服被晾干C.灯泡的灯丝变细 D.玻璃窗出现冰花【答案】C【解析】解:A、水壶嘴处冒白气,是因为从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1. 下列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2. 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A.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5.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6.下列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露B.雾C.雹D.雪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冷饮杯外壁有小水珠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8. 用久了的电灯泡中的钨丝变细和灯泡壁上变黑的原因是()A.钨丝熔化了 B.钨丝蒸发了 C.钨丝液化了 D.钨丝升华和凝华了9. (多选)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有(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的形成过程B.放在衣柜里樟脑丸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10. (多选)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水沸腾,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B.第二次省燃料C.两次时间基本相同D.第一次省燃料11. 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升华; 凝固; 凝华; 液化)而成的小冰晶.12. 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 (蒸发; 升华; 凝华; 凝固)13. 人工降雨常利用“干冰”,其原因是干冰升华 (吸热; 放热)使空气中水蒸汽 (蒸发; 升华; 凝华; 凝固)成冰晶,冰晶下落熔化成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4.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6.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B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B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8.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
“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A.凝华B.凝固C.升华D.熔化9.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11.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D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CA.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14.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
精品练习(附答案)《升华和凝华》(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每课自检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2.下列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下列关于水在三态之间转化过程中所对应的吸放热情况,标注都正确的是()4.今年1月份海南最低气温跌破0℃,五指山水满乡岀现结霜现象。
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现象B.汽化现象C.凝华现象D.液化现象5.冬天,小明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室外堆了个漂亮的雪人,如图所示.几天过去,气温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却发现雪人变小了.雪人变小的原因是()A.凝华B.升华C.液化D.汽化6.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详解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7.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晶莹的露 B.坚硬的冰C.缥缈的雾 D.雪白的霜8.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9.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易拉罐并加入适量盐,用筷子搅拌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
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
对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加快熔化速度B.冰熔化吸热使易拉罐壁和底温度降低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白霜D.白霜的形成过程向周围放热10.(多选)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D.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二、填空题11.新疆克拉玛依一处平房发生火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升华现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2.冬天来了,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的变干,这种现象莒县人称为“冻干”。
下列现象与“冻干”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将生地瓜切成片晾地瓜干,湿地瓜片慢慢变千B.盆子里的水,经过段时间后消失了C.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向外冒白气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4.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7. 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9.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 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0.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_.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_.铁水浇成铁件________.11.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雪、雹等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01知识管理1.升华定义: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特点:属于________热过程.说明: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并不存在液态这一中间环节.人工降雨原理:当干冰喷入冷空气时很快_____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冷空气温度________,这时候冷空气中的________就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后就会下落,如果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则会________而形成雨.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灯泡内的钨丝变细等.2.凝华定义: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特点:属于________热过程.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雾凇、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吸热:熔化、汽化、升华.放热:凝固、液化、凝华.02基础题1.(临沂中考)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2.(庆阳中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雾凇的形成B.樟脑丸变小 C.屋檐下的冰凌D.冰棒周围的白气3.(恩施中考)深秋和初冬季节,有时早上起来会发现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有一层霜,它的形成原因是( ) A.水的凝固 B.水蒸气的凝华 C.水蒸气的液化 D.小冰晶的熔化4.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5.(南充中考)“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融化时要______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6.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7.(泰州中考)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03中档题8.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9.小明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冰淇淋蛋糕.回到家中妈妈把随赠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了瓶盖,然后与蛋糕一起放入了冰箱.没过多久,冰箱内发生了爆炸,门被震飞.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固 C.凝华 D.熔化10.(广州中考)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2.(莆田中考)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请解释其中的“粉”、“白烟”各是怎样形成的?14.今年春天,安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1)为缓解旱情进行了人工降雨,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_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04拓展题15.“打”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___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___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管理1.固气吸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熔化 2.气固放基础题1.D 2.B 3.B 4.C 5.凝华吸收 6.凝华升华吸收7.升华熔化凝华中档题8.C 9.A 10.C 11.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2.升华凝华13.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在冰箱里发生的凝华现象;冰棍周围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14.(1)升华汽化液化(2)采用喷灌方法浇地拓展题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说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霜-----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如树枝上的雾凇、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重点难点解析1.能根据定义解释升华和凝华现象是重点要知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
冰冻的衣服物质冰初始状态是固态,晾干了,说明物质终态变为气态。
根据物态变化过程可知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生化现象。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如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房屋中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冰花,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2.牢记物态变化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请结合下面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转化图理解记忆物态变化过程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例题1】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答案】A【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例题2】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杯中液态氮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不变;凝华.【解析】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例题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升华和凝华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冬天清晨,室外草木上有霜是凝华现象B.冬天地面上的雪逐渐减少是液化现象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2.下列是小明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将液体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是因为酒精液化吸热B.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形成的C.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低温度的办法将气体液化的D.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下列自然现象是由凝华形成的是()A.山林中的薄雾B.沃野上的白霜C.禾苗上的露水D.屋檐下的冰棱4.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
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B.树上的雾凇C.大雾弥漫D.屋檐的冰挂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液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汽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6.以下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吸热B.“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需放热7.下列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打枝头C.白雾弥漫D.露珠晶莹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0℃,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3.4升华和凝华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3.4升华和凝华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凝华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4.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5.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它的瓶壁“流汗”﹣液化C.秋天,草地上出现霜﹣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6.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7.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固8.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二、填空题9.))))))__________))))))))))))))))))))))))_____)))))“))”)“))”))10.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_______ (选填“吸”或“放”)热.11.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__________.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__________性.12.冬天的早晨 , 小明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 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 这层冰花在小明家窗户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13.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熔化成小水滴落下来.14.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庭都用上了电冰箱.冰箱冷藏室内壁常常会结冰,这是_____现象,致冷剂在冰箱冷冻室的管子里面_____吸热,从而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题15.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_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16.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____.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18.(4分)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课时训练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一升华1.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樟脑丸逐渐变小B.冬季河面结冰C,湿衣服逐渐变干D.开水冒“白气”知识点二凝华3.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华4.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变黑了一些。
她通过上网査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
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凝固6.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中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 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所示,这样的话•无论是主罚任意球的一方还是防守一方都不会产生纠纷。
而这条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也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从而不影响之后的比赛。
那么这条白色的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7.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地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8.一种新兴的时尚美食「干冰辅助制作的靓丽美食.在全国各大星级宾馆、酒店的菜谱中悄然出现。
如图,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盘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盘面上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9.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的10.妈妈为苗苗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拧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爆炸”。
精品练习(附答案)《升华和凝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冲刺高分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B.水蒸气在玻璃上形成水珠C.低温雨雪天气树枝出现雾凇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霜的形成3.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
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A.玻璃上的“冰花”B.嘴里呼出“白气”C.湿衣服变干了D.雪人直接变小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熔化吸热B.熔化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升华和凝华D.汽化和凝华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加快蒸发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升高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9.用久的灯泡壁变黑,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与凝华B.汽化与凝固C.升华与凝固D.升华与凝华10.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液化D.凝华二、填空题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杯中液态氮温度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习题
01知识管理
1.升华
定义: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
特点:属于________热过程.
说明: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并不存在液态这一中间环节.人工降雨原理:当干冰喷入冷空气时很快_____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冷空气温度________,这时候冷空气中的________就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后就会下落,如果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则会________而形成雨.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灯泡内的钨丝变细等.
2.凝华
定义: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
特点:属于________热过程.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雾凇、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
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吸热: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凝固、液化、凝华.
02基础题
1.(临沂中考)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
2.(庆阳中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雾凇的形成B.樟脑丸变小C.屋檐下的冰凌D.冰棒周围的白气
3.(恩施中考)深秋和初冬季节,有时早上起来会发现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有一层霜,它的形成原因是( ) A.水的凝固B.水蒸气的凝华C.水蒸气的液化D.小冰晶的熔化
4.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5.(南充中考)“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融化时要______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
6.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7.(泰州中考)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
03中档题
8.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9.小明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冰淇淋蛋糕.回到家中妈妈把随赠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了瓶盖,然后与蛋糕一起放入了冰箱.没过多久,冰箱内发生了爆炸,门被震飞.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B.凝固C.凝华D.熔化
10.(广州中考)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2.(莆田中考)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1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请解释其中的“粉”、“白烟”各是怎样形成的?
14.今年春天,安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为缓解旱情进行了人工降雨,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_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②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04拓展题
15.“打”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知识管理
1.固气吸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熔化 2.气固放
基础题
1.D 2.B 3.B 4.C 5.凝华吸收 6.凝华升华吸收7.升华熔化凝华
中档题
8.C9.A10.C11.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2.升华凝华13.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在冰箱里发生的凝华现象;冰棍周围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14.(1)升华汽化液化(2)采用喷灌方法浇地
拓展题
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说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