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2. 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2 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学会关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3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4 理解课文1.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引导。
4.5 小结与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五章:课后反思与评价5.1 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5.2 学生评价1. 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自然之道》。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自然之道的精神。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思考自然。
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真理的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合作分享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自然之道》是一篇描述自然景观和自然规律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四季变化、山川河流的特点,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之道,即自然规律,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道、德、景、色、变、换、山、川、流、息”等。
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的特点和规律,引出课文主题。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3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生字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的精神和意义。
3.4 应用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或故事复述,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听孩子朗读课文,并签名确认。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2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评价学生在朗读、表达和思考方面的能力。
5.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家长的签名确认。
四年级下语文《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自然之道》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自然之道》教案(通用12篇)四年级下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出“道”1。
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2。
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3、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 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4【教材分析】《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
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
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
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
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因此,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
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
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
(见大屏幕)神态语言我们向导2、向导和“我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4、表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案一、教学目标:①理解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③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
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测“自然之道”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2.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学生发表理解,教师不置可否)(二)初读课文,感知“自然之道”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能够多读几次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释义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3.现在请你说说“自然之道”的意思学生发言预测:也许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也许是海龟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不用多加干涉也许是每一种生命都要经历的,这是海龟无法躲得过的劫难(三)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1.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先自读3-4自然段。
2.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鸫啄食海龟这个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难受,着急,紧张)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4.出示画面及文字研读“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8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8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语言。
4、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5、能把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如果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有时好心也会办坏事。
让学生产生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收到危害”这句话的意思,并体会带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一、激趣导入;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界有着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自然界法则的故事。
板书课题:14、自然界之道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新词1、要求:请大家自由读故事,借助生字表及字典读准字音。
2、提示:读正确的同学将课后的生字朋友的名字读一读。
3、激发兴趣:有信心接受挑战吗?(1)出示课件:(2)课件出示词语:提示:边读边思考:哪个词语的意思不懂。
4、提示:把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做到读流利。
带着生字新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5、谁愿意把你的朗读成果展示给大家?6、引导: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
1、自由记忆字形。
2、谁来把你最好的记字方法展示给大家?3、激发兴趣:让我们为他们找找朋友吧!4、引导:观察每个生字,你觉得在写的时候哪些字的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四、讲一讲身边违反自然界规律的故事同孩子们一起分享。
五.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朗读课文,通顺流利。
书写本课生字并组词语,看谁写得漂亮、组得多!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文本分析:这篇课文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打动人的故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自然之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自然之道》。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分析和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爱大自然。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同探究问题。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自然之道》的阅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自然规律和作者的观点。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
运用课文中的例子,进行实际的自然观察和探究。
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自然之道》的文本。
生字词卡片。
相关的自然图片或视频资料。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自然环境,可以放置一些植物或自然图片。
准备一些自然声音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气。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观点。
4.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解释词义。
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4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例子,理解自然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和珍惜之情。
5.2 拓展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或探究活动,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
学生可以进行自然写作或绘画,展示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自然之道》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自然之道》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拼读、书写生字词,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内涵,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自然之道的内涵,增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词汇和句式,理解自然之道的内涵。
2.难点:将自然之道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的视频或讲述一个关于自然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
(2)提出预习中发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词汇和句式,通过举例、对比、归纳等方法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对文章中的自然之道进行初步解读。
3.阅读训练(10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自然之道,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4.写作训练(10分钟)(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自然之道”为主题写一段话。
(2)教师引导学生将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句式和自然之道的理念运用到写作中。
5.互动环节(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及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然之道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句式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板书教学:通过在黑板上书写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自然之道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教学重点:1.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自然之道的重要意义。
2.分析课文中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例子。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例子并加以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讨论一下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环境?2.呈现一些描写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二、学习(20分钟)1.朗读课文《自然之道》,鼓励学生跟读。
2.解读课文中一些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例子能体现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对人类和自然有什么影响?4.组织学生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观点。
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观点。
三、展示(10分钟)1.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当今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2.让学生总结并讨论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四、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2.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他们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向全班汇报。
五、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的必要性。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自然和人》。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然之道的理解程度。
2.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和小组讨论成果,评价他们对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自然之道。
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紧抓“道”字,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二、学文,领悟“道”1、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筛选问题: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界的特点和规律,明确生态保护的意义。
2.学习相关词汇和常识,拓展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爱护生态的意识,强化生态保护观念。
2.通过探究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1.学会探究自然,体验自然之美。
2.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小组讨论法五、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1.老师利用题目和图片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向学生发放一张素材卡片,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该动物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讲解新课1.采用课文朗读方式,让学生边听边跟读。
2.问答式探究讲解,让学生自主思考本课所涉及到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知识。
第三步:探究自然,发掘生态之美1.组织学生到校园生态环境带领下进行观察和探究。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探究过程,并将结果呈现给其他同学。
第四步:交流互动1.让学生互相评价和点评课堂小组讨论结果。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第五步:巩固练习1.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不同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能力。
2.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巩固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了课堂内容。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态环境、动物和植物等常识内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积极发言,开放思维,加深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自然之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自然之道,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主题2.1.1 课文主要讲述自然界中的规律和道理,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1.2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保护自然。
2.2 课文结构2.2.1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人与自然。
2.2.2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需要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1.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1.3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3.2 教学难点3.2.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3.2.2 课文难句的理解。
3.2.3 学生对自然之道的理解与应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4.1.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4.1.2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1.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生字词。
4.2 教学手段4.2.1 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2.2 使用实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生字词。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5.1.1 学生课堂参与度。
5.1.2 学生朗读与表达能力。
5.1.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5.2 课后作业评价5.2.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5.2.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2.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之道的兴趣。
《自然之道》教案【精选4篇】
《自然之道》教案【精选4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让学生交流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根据四年级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启示。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本篇课文讲的是关于自然界的规律,内容相对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我准备采用视频课件和谈话法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怎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突出重点,精读研讨,落实词句段训练,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总结升华,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明确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愚蠢”等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上下文、表演体验、想象内心、朗读体验”等策略深入文本,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自然之道”,受到遵循自然规律的启迪。
3.通过学习,能生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深悟自然之道,学习“通过写自然现象带给人启示”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自然之道”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随游客到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看一看。
出示世界地图,标注“加拉巴哥岛”一词,这个岛名很难读,让我们一起读两遍它的名字吧。
指导读准。
2.初识“自然之道”,理解题意。
读了课题,你知道“道”这个字的意思吗?(可想象、推想:规律)那么,“自然之道”什么意思?(大自然的规律)二、整体感知,浅悟“自然之道”(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交流预习,了解学情。
(1)通过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找出难读的字,读准字音;找出难写的字,找到写正确、写美观的方法,指导点拨,实现以学定教。
(2)同桌合作检查:请互相检查文后的生字,看是不是都能读正确了,如果都读正确了,就在对方的生字表上方画一颗五角星,读不准的互相帮一帮。
(3)全班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出示第一组:嘲鸫、海鸥、鲣鸟。
指名读。
读了这三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发现这都属于食肉鸟(板书);出示图片,了解这些鸟,教师简要介绍嘲鸫。
出示第二组:孵化、巢穴、踌躇、鱼贯而出。
指名小组表演鱼“鱼贯而出”“鱼贯而入”游动的情景,在表演中理解体会。
从这组词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这些都是写什么的?——幼龟。
指导“幼”的写法,左边是个“幺”旁,右边是个“力”字。
出示第三组:若无其事、愚不可及、蠢事、悲叹。
重点指导写好“愚、蠢”两个字。
“愚”,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中间一长竖,心字要托住。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自然之道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自然之道_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明白得“旅行、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明白得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
明白做情况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爱好。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道”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漂亮无比;充满生气,也充满奇异。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2、齐读课题,摸索提问:你认为那个地点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二、初读课文,感知“道”1、自读课文,读顺读明白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明白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摸索一下那个故事要紧讲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关心时夸奖好的读书适应和方法。
2、检查词语,想象画面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专门投入,有信心同意检查吗?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你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巢穴欲出又止侦察犹豫不前嘲鸫用尖嘴啄妄图①看,谁会读这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认真。
抽一生读词语。
②读着这些词语,你看起来看到了如何样的画面?(生说)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齐读)出示第二组:着急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①抽一生读词语。
(生读)这些词是描写谁的?②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第三组: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抽一生读词语。
(生读)看到了如何样的场面?出示第四组:补救气喘吁吁饱餐一顿响彻云霄后悔不已愚不可及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3、抓关键词,练说要紧内容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自然之道∣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自然之道∣人教新课标自然之道一、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2、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发: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3、拓展视野,增长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向导的话,从中受到启示。
三、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四、教学内容(一)故事导入,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常说,做人要常怀善心。
然而,却存在着一些人,他们的好心却反而坏了事。
今天,我们来了解这么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稍shāo不留心侦zhēn察踌chòu躇chú不前若ruó无其事企qǐ图冷lěng淡颓tuí丧震zhèn惊鱼贯g uàn而出愚yú不可及蠢chǔn事饱餐cān 一顿气喘chuǎn吁xū吁响彻chè云霄(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面对嘲鸫企图将幼龟拉到沙滩的险情,“我们”和向导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2、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不满,他们怎样劝求向导?之后向导怎么做?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3、向导抱走幼龟不久,发生了什么?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4、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愚在哪儿?因为他在不明白这是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救下了这只侦查龟,结果导致许多只幼龟被海鸟吃掉。
(4)学习5——8自然段;1、当我们明白后,我们是如何补救的?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2、思考:向导为什么不向我们解释?向导知道解释大家也不会相信,无奈之下只有用事实证明给大家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感悟其中的道理(五)回归课题,引发话题;回答:什么是自然之道?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
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2. 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时:13课时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2.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3.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自然之道。
教学重难点: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 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下节课的任务)
自然的启示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