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 提高教学机智
捕捉动态生成 凸显精彩课堂
捕捉动态生成凸显精彩课堂衢州市柯城区兴华中学王宝仙摘要:有效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领悟新课程理念,展开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倡导教师敏于捕捉课堂亮点,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特点,从备课预设、课堂呈现、课外延伸、资源重组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动态凸显课堂生成过程,构建和谐亮丽的新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预设、动态生成一、问题的提出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主张:“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与教师教学中重视动态生成,践行新课标要求,捕捉动态生成亮点,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行为不谋而合。
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真思考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问题。
笔者认为,在平时教学中,“如何钻研教材、合理布局预设生成?如何把握课堂、调动学生凸显生成?如何适时进行课内外延伸,激励学生互动生成?”是值得教师用心思考的问题。
教师应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时机,令课堂教学更精彩。
二、课堂动态生成策略初步探讨“动态生成”是相对预设而言,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之一。
所谓“动态生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捕捉,随时出现无法预设的教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利用所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得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动态变化,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因此,一堂精彩的课需要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意等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空间。
一堂精彩的课也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灵动备课,为学生自然生成资源搭建生成平台,提供生成资源“着陆之机”。
(一) 重视动态备课预设生成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定“教学预设”的重要性,新课程对教学预设的要求反而提高。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叶澜教授曾经对“课堂”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在思维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体。
这要求我们应当为动态生成去寻求灵活的课前预设,让课前预设去促进有效的动态生成。
只有正确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
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实现零距离而融为一体呢?一、精心的课前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良好开端课前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
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和教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课前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
所以,我们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那么,如何精心预设,真正提高预设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我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的心理状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
2.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要注重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整合。
3.精心设计有“弹性区间”的教学流程,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动态生成,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动态生成,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要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
这指明了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是一种变化的过程。
这正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动态生成”。
所谓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间、学生间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生成超乎预设的教学现象,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启发下,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表现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因势利导、相机诱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获得更好的发展。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呢?一、充分预设在以往的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预设的教案进行的,教师不允许学生的思路脱离教案,学生畏于教师的权威,只能是配合教师来完成预定的教案,这样使得教学处于一种静止状态,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没有摆脱教材与固有模式的束缚,教学目标只是由教师“预设”后交给学生,而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来确定。
我们提倡教学的动态生成,但并不是说教学不需要预设,相反,预设是生成的重要基础。
动态生成是建立在充分的预设的基础之上,要在充分预设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来对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
因此,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充分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
在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材与学生两方面的因素。
(一)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既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而是要在二者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也就是说,要立足教材,同时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在平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全面把握,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以“大语文”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二)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来展开的,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各种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哪些地方有问题、会提出哪些问题等。
关注动态生成 演绎课堂魅力
四 、 养 自主学 习能 力 , 进生成 持续 发展 培 促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积 极主动地 去学 习 , 让他们 自己去发现 问题 、 探索知识 、 总结归 律、 评价学 习效果 , 从而有效 地促 进动态生成 , 让每 次生成都
X OUSI I J OH I XEH A ‘I SI A D A
课 堂 连 线
关 注 动 态 生 成 演 绎 课 堂 魅 力
山 东省博 兴县 第三 小 学 26 0 董 小 梅 5 50
教育家苏霍姆林 斯基在《 给教 师的建议 》 书 中说 :上 一 “
课并不是把预先量好的衣服纸样摆到 布上去 。我们工作的对 象不是布 , 而是 有血有 肉的 、 着敏感而娇脆 的 , 和精神 有 l f灵 的儿童。因此 , 真正 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 , 一旦有 这种必 要 , 师 就 能 随 时改 变 课 时 计 划 。 ” 此 , 堂 不 只 是 一 个 特 教 因 课
有 质 的飞 跃 。
3宽 容 — — 活 跃 氛 围 的保 障 . 十个手指 伸 出来还不 一般齐 , 何况性 格各 异 、 家庭环 境
同学们在真 实的情境 中理解 了语言。就这样 , 一场课堂上 出 现的意外 , 没有演 变为尴尬 , 却生成 了课 堂的可用资源。
才会充满 自信 , 于开 口, 乐 从而使师生之 间产生相互碰撞和接 纳、 融合的共生状态。 常用的课堂激励语有“ n e u!“ o ’ Wod r l”Y u f v 0 eago b ”Bno “ iem v!” 。当学 生 答 edn od j ! “ i !”Gv efe 等 o g i 错问题时, 我也没有直接批评他 , 而是说 :Y u r bae ’l “ o ’ rv !II e l
关注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语文课堂
求我 们通 过 平 等 对话 .让 学 生 在 惊喜 的发 现 、
情 感 的共 鸣 、独 特 的感 悟 中将 文本 读 “ ” 活 、 读 “ ” 透 、读 “ ” 新 。有 位 老 师在 教 学 《 水 浅
让 师 生 在 这样 的氛 围 中互 动 。在 合 作 的氛 围
中 ,来 自他人 的信 息 为 自己所 吸 收 . 自己既 有 的 知识 被 他 人 的 视 点 所 唤 醒 和 激 活 ,各 自 生成 自己 的认 知 与 知 识 ,整个 对 话 过 程 充 满
了创 造 色 彩 。 如有 位 教 师 执 教 《 相 和 》这 将
己的 生 命 一 样 爱 惜 小 鱼 … … ”看 ,正 是 这 种 让学 生 充 分地 与 文本 、与 老 师 、与 同学 对 话 , 让 他 们 在 “ 频 道 ” 的 参 与 中 .开 放 立 体 地 全
如 同 雷 鸣 般 响 起 …
gv iso u s awa O s o o  ̄e f e dy ” 于 ie a ks ra h g i y t h w y u t i n l . l r -
洼 里 的 小 鱼 》 时 ,提 出 一 个 问 题 : “ 中 谁 最 文
互 动 和 激 发 ,使 得 问 题 解 决 的过 程 成 为 学 生 得 到 发 展 、师 生 生 命 共 同 得 到 焕 发 的 过 程 .
在 乎 ?最 在 乎什 么? ”老 师 的设 计 意 图 只是 要 求 学 生 像 课 文 写 的那 样 ,提 醒 那 个 男 孩 在 乎 那 些 小鱼 。没 想 到有 位 小朋 友说 : “ 鱼 自 小 己最 在 乎 。因为 这 毕 竟 也 是 一 条 条 鲜 活 的 生 命 啊 ! 教 师 没有 料 到 二 年级 的学 生 也 能 从 生 ” 命 的 高度 看 待 这 件 事 ,便 发 自内 心 地 感 慨 :
“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盛琴凤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课堂风景——语文课正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呆板而变得鲜活。
我们每天都在实践、都在享受,一句句富有创意而充满真情实感的回答,一个个思维的碰撞,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素养获得了提升——“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这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堂!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动态生成”的温床。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
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是啊,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春意盎然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风送暖鸭先知一、预约“意料生成”设计“弹性区间”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摈弃“预设”。
“生成”决定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会出现一些与预设并非完全一致的现场生成的学情。
如果我们用封闭、硬性的教学设计去套用,显然会将“课堂生成”扼制在萌芽状态。
由此可见,倡导“生成”的课堂,其预设必然是弹性的、灵动的,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主题及教学环节等都应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充裕的变更余地。
(一)弹性目标——随机升降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
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二)弹性过程——预留空白设计按结构性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研究学生实际状态并考虑学生发展需要,把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精成条线式地策划起来,改变形式限制,以师生三个活动区域,形成留有“空白”的教学策略,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创设条件。
关注动态生成,构建高效课堂
( 。y ) - ,当且仅 当m = x x 。 4 y n 时取 等 号。 所 以 一 ≤m + y 。 2 x n ≤2 她 的话音 刚落 ,教 室里 不约 而 同地响起 了雷鸣 般 的掌声 。
富的课 堂就 是高 效课 堂 ?教 师能 按 自己的预 设顺 利地 将 学 生引 入
师 :我 想 大 家不 仅 为 学 生3 的解 法 叫好 ,当然 更 被 她 的这 种
事 先 设置 好 的思 维 圈套 ,没有 出现课 堂 意外 ,就 是 高效 ?实 际 上 勇于探 究 的精神 所折 服 ,她 是大 家 ( 括 我 )学 习的榜 样 。 包 这 样 的课 堂容 量 “ ”了 ,但 学 生 的思 维量 “ ”了 ,难怪 有 时 多 少 也 许 是 气氛 的感 染 ,平 时不 太 爱 说话 的学 生4 缓 站起 来 , 缓 候 教师 讲 了几 遍 的 问题 学 生仍 然 出错 。建 构 主义 理论 认 为 :学 生 胆怯地说: “ 老师 ,我刚才想到数形结合,因为动点 ( ,l m 1 )与 只 有参 与 教学 实 践 ,参与 问题 探 究才 能建 立起 自己的认 知结 构 , 动 点 ( ,y x )的 轨迹 都 是 圆,可 是我 往 下考 虑 不 出来 了 。我 的想 才 能灵 活 地应 用所 学 知识 解 决实 际 问题 ,才 有可 能发 展 和创 新 。 法 有道 理吗 ?”
教 学方 法
教育 学 科
2 1 年第3 0O 期
关注动态生成 , 建高效课堂 构
高淑 芬 ( 东省平度市第一 中学 260 ) 山 67 0
注重动态生成 让课堂充满智慧论文
注重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而忽视活生生的学生这一主体;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案例的生成。
我们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稍有偏离,一定会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为止……。
课堂上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智慧火花的闪跃。
数学教学应该是“活”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智慧火花、思维火花的闪跃,我们不能避而不“闻”,而是应该加以有效的利用,通过观察,通过倾听,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一、动态备课,用教学预设促进生成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定“教学预设”的重要性。
新课程对教学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做到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这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灵活地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时代精神与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
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互动主体。
这也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就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预设应对方案,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二、共享课堂的精彩生成,让数学学习燃起智慧的火花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
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
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
比如,在学习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中,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并计算其直观图的面积”。
两分钟后,我开始提问;师:根据斜二测画法,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先计算出正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原理,得知正三角形直观图的高缩短了一半,因此,其面积也是原来正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找准动态生成切入点,激发数学课堂新活力
找准动态生成切入点,激发数学课堂新活力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
因此,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惟有做到“心中有预案,行中无教案”,寓有形的教案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找准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一、预设生成让数学课堂活中有序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这样生成的时间才有保证。
我在数学课堂上喜欢这样操作,到学生群里装模作样的走一走,然后说:“我发现一个同学的方法(结论)与众不同,他是这样做(说)的……,对吗?他是怎样想的?猜一猜”?教师的空穴来风,往往引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满堂彩。
这种预设生成,特别是公开课远比课前大量“准备”自然生动,而且针对性很强。
二、情景生成让数学课堂活中有趣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着关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真实地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
在教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时,就尝试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真实的生活情景联系,以“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粒糖?”这样一个问题抛砖引玉,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分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想到了把5包糖和3包糖合在一起,学生最终理解了5×3+3×3=8×3与5个3加3个3等于8个3之间的联系。
三、质疑生成让数学课堂活中务实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提问就要生趣盎然,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由学生反过来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质疑问难,这其实就能生成新的提问。
利用“动态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利用“动态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关注的是整个教学流程围绕自己的“预设”铺展开来,对学生“对上路子”、近乎“标准”的回答总是津津乐道,却很少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害怕乱了“套数”。
其实,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教师需要首先练就熟练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其次课前全面充分理解文本,关注生成,用教师自己的机智,通过有效引领,启迪训练学生的思维,捕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创造精彩的课堂。
一、捕捉课堂“动态”教学资源,打造真实有效数学课堂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只有教师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性、灵动性与激励性,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妙利用动态教学资源,突出课堂教学的延续性。
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时“预设”还没有学生的一句话或一次错误的巧妙利用来得精彩。
这时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维,达到自然“流淌”的教学效果。
在《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好?有一位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黑板上把算式错误地列为:288÷36。
顿时,班上几个胆大的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怎么连这道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站在黑板前的那个学生顿时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看到这种情形,教师微笑着对大家说:“大家都觉得他做错了,其实他没有做错,只是还没有做完呢!”听教师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愣住了……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他这一步算的是总时间,现在装了5小时,还要装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就是36×3=108(台)。
”听完这位学生的精彩分析,教师没做任何评价,而是故意放慢语速问:“大家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稍过片刻后,教室里发出了“噢,啧……”的声音,一些学生小声说:“说得对!”(二)机智把握课堂“节外生枝”,激活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动态生成 让课堂更精彩论文
动态生成让课堂更精彩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
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等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
“动态生成”既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素质的表现,又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有生成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充满魅力的课堂。
那么,如何促进课堂资源的生成,构建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呢?一、巧妙设置情景促生成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使教学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乐于交流。
二是教师应为互动创造条件。
对应该进行互动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即兴创造,实现师生、生生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从而为动态资源的生成创造条件。
二、预设留白促生成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
殊不知这样精细的课堂设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动态的课堂生成从何而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活泼,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目标必须是潜在和开放的。
课堂需要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预设与生成要和谐统一起来。
教师既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把文本读活了,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的过于精细化,应当在适当的地方预留空白,让课堂预设弹性化,以接纳一些始料未及的学生即兴的创造。
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郭凌云 226010教学中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
面对生成的精彩,若我们教师能以此为契机,及时捕捉,打破预设,调整利用,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芬芳的精彩会向我们款款走来,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会呈现出诗一般的美丽。
一、精彩,生成在“兴奋”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学习的“兴奋点”。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会提出措不及防的疑问,然而这些疑问反映的是真实的学情。
面对这些疑问,教师要把握时机,掌握尺度,加以引导,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
学生的疑问可能与你的预设相悖,但很可能与文章的思路相吻,是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是教学的一个亮点。
积极的、巧妙的引导不仅对解决问题有帮助,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将课堂搞活,让课堂更精彩。
如果,教师面对富有价值的课堂提问一带而过,置之不理,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对学生活力生成的阻碍、压抑,不敢想象会给以后的课堂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难点的突破、知识点的掌握与学生的“兴奋点”同步发生,从而完成重点、难点的突破。
二、精彩,生成在“平等”中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动态生成”需要积极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对话。
生成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局面,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
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对 教 学 “ 节 ” 敏 锐 地 发 现 和 把 握 常 常 可 以成 为 体 现 教 师 教 学 智 慧 的 亮 点 ,在 对具 体 的教 学 情 境 作 出即 时 的 判断 细 巧妙的切入点; “ 对 细节 ” 的把 握 , 常 常 成 为 教 学 中 的 “ 点” 和 处 理 中 ,教 师 的 教 学 机 智 得 以 彰 显 。及 时 把 握 学 生 现 实 的学 习 又 亮 。 这 些 “ 节 ” 或有 人 说 是 “ 外 的 通 道 和 美 丽 的 图 景 ”就 是 课 堂 状 态 ,将 学 生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困惑 、疑 问 、需 要 视 为 课 程 资源 加 以 细 意 上 随 机 生 成 的教 学 资 源 。 开 发 利 用 , 会 成 为 教学 的主 要 生 长 点 。教 师 和 学生 在 相 互 激 发 、 就
是 学 生 的 自主 探 究 的过 程 , “ 同 的 人在 数 学 上 有 不 同 的发 展 ” 是 不 。
二 、合理利用动态生成 性资源 的手段
1 .善 于 倾 听 ,是铺 垫好 生 成 的基 石 。 新 课 程 提 出 了 “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 “ 关 注 学 生 在 数 学 学 , 要 活 动 中表 现 出 来 的 情 感 与 态 度 ” 随 着 学 生课 堂 主 体 性 、 自主 性 的 增 强 、 学 生 质疑 、 反 驳 、争 论 的 机 会 大 大 增 多 ,给学 生 探 索 的 机 会 ,放 手 学 生 ,才是 真 正 关 心 学 生 的 情 感 ,才 是 实践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这一 切 都 需 要 教 师学 会 倾 听 ,成 为 学 生 的 忠 实 “ 众 ” 听 , 并 在 倾听 过 程 中发 现 他 们 困 惑 的 焦 点 、 解 的偏 差 、 点 的 创意 、 理 观 批 评 的价 值 ,这 些 “ 外 ”或 许 打 乱 教 学 的 节 奏 ,但 许 多不 曾预 意 约 的精 彩 也 会 不 期 而 至 。
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演绎不曾预约精彩[论文]
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课前准备再充分,对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件难以预料,因此决定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必然性。
所谓“动态生成”就是对教学过程中生动可变性的概括。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生动可爱的,老师应随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来组织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迪的思维环境,教师需要对师生多元互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判断、重组和利用,使课堂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从而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才会使课堂更精彩。
一、动态生成的课堂以精心预设为基础预设和生成是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例如,教学“化简比”时,我在学生掌握了“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后,出示了一组预设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5/9:5/11,5/6:1/4,0.25:3/4。
”巡视时发现一部分同学在化简5/9:5/11时直接给出了答案:5/9:5/11=9:11。
这时我就让做错误的同学说出理由:因为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子相同都是5,所以结果就是分母之比。
我在其他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声中肯定了这些学生的善于观察,会动脑筋,并接着提问:“那么碰到这种情况,化简后的比跟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时全班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在纸上写写画画,有的还走下去与别的同学商讨。
结果生成两种意见:一种:5/9:5/11的最简整数比是将前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后得到的。
进而概括成:凡是分子相同的比,它们的最简整数比就是将比的分母调换位一下位置(当然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分数)。
另一种:调换位置只是一个过程,调换位置后还要看能不能继续化简,能化简的还要再化简。
例如5/9:5/18=18:9=2:1(经过讨论,大家都能统一到这个意见上来)。
谈谈动态生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谈谈动态生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过程中,生成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答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即时生成资源,对教学的目标、策略、资源、进程进行恰当灵活地调整,以当时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有创见的观点为契机,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引发深入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和创造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谈此观点:1.注意动态生成的适度、适时把握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动态生成的适度、适时把握。
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上《狼》的公开课时。
当学生在概括《狼》一文的大意时说:”一个屠夫......”余映潮先生笑着加重语气说:”一个屠户......”下面的学生都笑了,显然他们明白了”屠夫”与”屠户”词义色彩的不同。
余先生看效果已达到,就没有过多纠缠这一细节,点到为止,继续上课。
这就是生成的适度把握。
而适时意味着时机要把握好,提前的生成有生拉硬拽之嫌,滞后的生成又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对这一分寸的把握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情境识别的敏锐性。
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导语中提到了”梁祝”“牛郎织女”的故事。
课文疏通之后,本想主题一笔带过。
没想到在课文最后两段读完后,教室里出现一片叹息声。
生1小声地嘀咕”划不来”“不值得”。
此时教师:”同学们都觉得焦、刘二人双双殉情不值得,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位,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们互动讨论得出:a斗争,拿起法律武器跟母亲、兄长斗争;b私奔,逃离家长专制的魔爪;c顺从或再嫁或再娶,日子也能过。
2.设置问题探究,寻找动态生成点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探究,寻找动态生成点。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文章主题的多元性(在”是否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上众说纷纭),没有按部就班,逐段赏析,而是以”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生活情景,你认为哪儿的生活更有趣?”这一主问题”投石问路”,引导学生探究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结果自然是”公婆论理”,莫衷一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
性, 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 展现 f 主思考的空间, 自 为教学的动态生成 f 该及时地捕捉课堂上有教学价值的
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体现教师的教学 { 预留“ 弹性空间” 。
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 从而使整个 j 在面对学生的生成时做到心 中有数 ,l 如果没有教学的敏锐性 , 不能及时捕
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f 给 临阵不慌。
・
f 就会转瞬即逝 , 捉, 教学就不可能是
48 ・
梁 宇 : 学数学 课 堂教学 动态 生成 的策 略 小
生成的。而捕捉教学契机 , 并根据教 } 学 生 答 道 :我 想 研 究 正 方 体 。 ” l 性 评 价 ,用 鼓 励 性 的语 言进 行 描 个 “ 这 定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经常见到教
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中提 出了要从 { 师生 、 、 生生 生本多边对话 , 并事先作 I 师为落实 自己事先制定 的教 学方案 生命 的高度 、 用动态生成 的观点来看 } 出相应 的教 学安排 ,形成弹性 化方 l 而教 , 面对课堂中学生 出现 的始料不
待课堂教学。 只有生成性的课堂才具 f 案,即方案应是一个粗放型的结构, 及的想法, } 有的只是蜻蜓点水 , 有的
学境遇调整教学行为 , 需要教师具备 ; , 教师居然果断地放弃 了原先 的预 l , 挥 评 价 的激 励 作 用 。 在 过 程评 时 发 述 较高的教 学智慧 , 教学情境能做 I , 面对 顺应学生意愿 , 案 组织 “ 正方体 的认 l 中关 注 发 现 与有 效 生 成 , 生 的创 价 学
关注动态生成 打造魅力课堂论文
关注动态生成打造魅力课堂摘要:新课程理念正在呼唤一种充满磁力、张力与活力的课堂,即生成性课堂。
教师想要将“关注动态生成,打造魅力课堂”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首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观和主体建构的现代学习观及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观,其次要靠平时自觉培育自己的教学机智,积极开发生成性资源、敏锐捕捉生成性资源、灵活扬弃生成性资源、巧妙拓展生成性资源,站在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高度推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动态生成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呼唤一种充满磁力、张力与活力的课堂——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时刻都充满未知的召唤,激励师生去不断思考、探索;每个环节都有鲜活的思维在闪现,在碰撞;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因此,“关注动态生成,打造魅力课堂”理应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向。
新课开始,我们常听到老师这样的提问:“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呢?”学生的反应很热烈,可老师的处理呢?要么不予理睬,要么笼统给一个评价就急忙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
学生反应中许多可成为课程资源的信息被忽略了。
这样忽视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严格执行教案的固定程序。
在这样的程序中,教学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
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是教师的期望,而能引导学生作出符合教案预想的回答则是教师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识被压抑,他们体验不到学习的真正快乐,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谈。
语文教学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呢?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是充分关注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心理前提。
老师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开放、生成的课程意识,关注个体的个性和差异,鼓励学生创新思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使每个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掘潜力。
其次,要培育一定的课堂教学机智。
这是及时把握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的能力基础。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课堂教学机智,从而提升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和驾驭能力。
关注动态生成构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关注动态生成构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1. 现状及其分析1.1 课堂现状。
1.1.1 “跑题”现象。
上课伊始,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了与课题相关的花絮,脱离了教师的预设,可能是教师提问不当造成的。
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各种原生态的方法展现后怎样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作为引导者,没有把握好引导的方向,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1.2 “伪生成”现象。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重组者”,是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教案不是一出定稿的剧本。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遇到学生偏离数学活动轨道,思维在漫溢时,教师不能对学生活动及时做出调整与反应,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活动。
1.1.3 “意外”的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意外”现象,使教师措手不及,甚至脱离课本的教学目标,拔高了学生的学习要求。
课堂上出现的许多“意外因素”,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动态生成的观念,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以学定教”,就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达不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也就不能真正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1.2 成因分析。
1.2.1 课堂预设不够。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
教师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适时作出反应和调整之;另一方面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设计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1.2.2 捕捉信息不及时。
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预测。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师生智慧火花的体现,它不但能给人以始料未及的体验,更能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教学机智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活力整体,很多未知因素影响着课堂,“动态生成”需要积极的“生态环境”。
“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课堂生成也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
随着2011版课程标准的面世,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那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贯彻和落实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呢?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将孩子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然而由于学生的学段、年龄特征、阅历等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如果一味地放任,课堂必将没有秩序性,所以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需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而又规范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事物独立的想法、看法,允许有的放矢。
【案例一】《坐井观天》教学片断
教师在教学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小鸟的话,小青蛙心理产生了疑问,天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跟着小青蛙的脚步跳出这口井,去看看外面的天到底是怎么样的?说说如果你
是小青蛙,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很踊跃。
小青蛙一:“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茂密的深林,起伏的山脉,我简直不敢相信!”
小青蛙二:“我跟着小鸟的脚步来到了山顶,看到了万物都在我脚下,实在是太壮观了,我决定了以后都不回去了!”
这时,教室里传来了“另类”的声音。
“老师,如果我是小青蛙的话,我觉得还是井里的环境适合我。
”同学们议论纷纷,说是胆小鬼,不敢尝试新环境,课堂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然而,我并没有急着安抚大家,反而用一种信任的目光注视着这名学生:“你能告诉大家,作为小青蛙的你为什么愿意呆在井里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来到公路边,它累了想喝口水,却发现公路两边水渠里的水是黑色的,布满了垃圾。
正当它准备过马路时,远处传来一只青蛙同伴的打呼声。
正当小青蛙为认识新朋友而高兴时,它忽然发现它的新朋友成了车下之魂被碾成了饼,小青蛙害怕极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安全,所以它赶紧跳回井里。
”
接着,又一个“另类”的声音爆发了:”老师,我觉得小青蛙不可能跳出井口。
《百科全书》告诉我青蛙的弹跳力再高也不可能是几米甚至是十几米!更何况现在我们地球的地下水位每年都在下降,
小青蛙只会离井口越来越远,怎么会跳出井口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与自己预设当中的生成相一致时,往往是满意的,心
喜的。
然而对于那些意料之外的,显得尴尬的答案却显得有些含糊,甚至有避而不谈的想法。
而这位教师并没有打断学生的思路,反而
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的发言,并适时地加以引导。
从而使课堂得以升华,课堂上这种“另类”的声音不正是学生丰富知识的体现,不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创造性”思维吗?显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种的是小苗,还你的是一片茂密的知识林。
二、换位思考,以己渡人
课堂的进行不可能像我们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即使做好了再充分的准备,预设的再精彩透彻,总有意外发生,要知道学生是一个个性化的整体。
新课标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个性就会有质疑,课堂上的个性往往会形成尴尬。
其实,课堂上的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这就需要教师采取艺术性的处理手段,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收获。
【案例二】《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
我在交流环节,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路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有的学生说:“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
”有的说:“因为路旁边有五颜六色的花,所以很美丽。
”我认真地倾听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时而微笑给予赞赏,课堂氛围一时轻松和谐。
而正在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回答说:“因为小路不会思考,不会动脑,不用做作业,所以很美丽。
”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课堂陷入了尴尬。
对于这种偏离课堂的回答,我在心里暗暗不悦,不过我并没有表现出来,一直宽容地微笑着等待教室安静下来说:“是呀,做作业是很辛苦的。
可是,通过努力,我们不是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吗?难道你愿意做
一条不会思考、不会动脑的小路吗?”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知道现在的学生学习并不轻松,作业压力很大,对于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小朋友而言,只有是一项很繁重的任务。
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有时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一种艺术性的手段。
所以这样的回答既让那位调皮的同学哑口无言,又起到了教育意义,何乐而不为呢?可见艺术性语言的魅力。
动态生成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的自然体现,再现的是“原生态”的课堂情境,当然对于意料之外的声音我们应该保留、缄默。
因此,关注生成,教师就应尊重孩子的独到的见解,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生成环境,给予尊重与理解,对待孩子们不和谐的“另类”时,不急于下定论或呵斥,也不能把它作为课堂接收能力的评价标准,而应该因势导利,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