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之一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1、读: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3、画: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1、质疑: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2、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
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1、练习读课文: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自用详细)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并能简单描述鸟类生活的场景。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2.学会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鸟类生活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理解文章中复杂的描述和描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课件、音频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内要求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
•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文中的内容,熟悉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教师讲解难点词汇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思。
3. 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和小组讨论对鸟类的生活习性。
•学生撰写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鸟类的短文,展示对鸟类的了解。
4.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对鸟类的了解和关注。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文中相关的习题,以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继续探究关于鸟类的知识,准备进行小报告或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鸟类的天堂,培养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鸟的天堂”所见到的鸟类生活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课文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和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鸟的天堂”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发音。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23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教师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那茂盛的大榕树和群鸟活动的热闹场景让作者深感震撼。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去近距离感受“鸟的天堂”的魅力,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将“鸟的天堂”的魅力展现出来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获取重要信息。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心情。
时间:傍晚地点:河中心环境: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当时的心情:愉快思考: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的?明确:一是从文中的动作描写可以体会到。
如“跳、解、拿起、拨”这些动词将朋友解船、撑船的过程一气呵成地描绘出来,轻快的动作间接地反映了“我们”愉快的心情。
二是从文中描写“我们”的感受的句子可以体会到。
如“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划桨声美妙动听,烘托出“我们”愉快的心情。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体会作者一行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经历。
过渡:同学们,作者一行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鸟的天堂”,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同桌交流作者一行看到的景象,想象画面内容。
明确:作者一行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并没有看见鸟儿,只看见一棵茂盛的大榕树。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榕树的语句,了解榕树的特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圈画出描写榕树的词句。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
《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
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
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
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
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
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此篇文章语言生动准确,朴素优美,在教学时,老师应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品中读,品中悟,品中感受。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第8自然段。
2、通过朗读,品味词句,能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3、能充分感受文中描绘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天堂”美1、课件播放画面:师语言描述。
2、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3、质疑: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二、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⑴ 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茂盛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通用6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1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提示指出:文章里写的事物,有的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听到的、有的是作者由这些事物引起的联想。
阅读中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领悟文章包含的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分辨课文中的见闻和联想,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能用“看到-------,想到----------”的句式说话。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眼中“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你驻足在温馨的家中,停留在爱的港湾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美好的天堂。
那么,鸟类栖息的天堂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课文。
(板:鸟的天堂)二、导学第一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第一段。
2、再读,并说说你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
“热气已经退了”说明了什么?3、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读,读出美的感觉。
小结并过渡:在美丽的黄昏和好友荡舟游玩,的确是件非常惬意的事。
船慢慢向前驶着。
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三、导学第二段1、自由读,说说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榕树怎样?用“我从____体会到____”的句式体会榕树的大、奇、美。
并且美美地读一读。
3、重点研读8、9小节。
⑴小组合作学习:①、用不同符号划出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板:见闻联想)②、用“看到(或听到)______,联想到______”的句式说说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③、对作者的见闻和联想进行分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反馈。
重点出示: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
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A抓住重点词“枝叶繁茂”、“全部”来研读句子。
2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写批注、朗读等方式品读语言,感受大榕树的茂盛和鸟儿的热闹、自由。
能够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品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方法的好处。
3.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方法的好处。
2.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教学过程】一、读阅读链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出示: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
——巴金指名读。
提问:《鸟的天堂》一文中,让巴金爷爷眼睛舒畅、呼吸畅快、心灵舒展的是什么呢?(预设:大榕树生机勃勃、鸟儿自由欢畅。
)作者分别写了哪两个时间段大榕树不同的样子呢?(预设:一天傍晚,第二天早晨。
)3.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和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在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
二、品读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生机勃勃1.教师出示学习单一。
学习单一(1)默读第7、8自然段,圈画出让作者眼睛舒畅、心灵舒展的语句,并想想:这些景色为什么会让作者有如此美妙的感觉?在文字的边上记下你的所思所想。
(2)试着有感情地读好这些句子。
2.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全班交流。
(1)出示: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①追问: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呢?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大榕树茂盛呢?除了茂盛,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大榕树。
(预设:蓬蓬勃勃、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②指名朗读。
谁来抓住这些关键词,有感情地读好这段文字?③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读这段文字时语速要慢、语气要舒缓。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优质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鸟的天堂”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悟出重点。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都不同)他第一次看到了什么?(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什么?(很多的鸟)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快速阅读第5~13自然段,并把描写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句子画下来。
想想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再次强化,明确学法,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重点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指名让学生读第5~9自然段。
想想大榕树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大、茂盛)1.你能找出哪些句子是写榕树的大的吗?(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教师出示大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这棵榕树的大)2.教师引读。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谁能说说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到了什么。
1 / 4(榕树茂盛、生命力旺盛)3.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禁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感叹:这……(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9自然段,要读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
(二)巴金爷爷第一次来到大榕树下,他没看到一只鸟,不禁产生了怀疑: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啊?第二天,他又和朋友来到了大榕树下,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1.播放一段有鸟叫的音乐,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
学生说说感受。
(鸟多、欢快)2.课件出示句子A.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1.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1.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2.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1.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1.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2.2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1.2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2.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感受?2.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3.1“鸟的天堂”这个词组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时,作者的语气和情感有什么变化?2.3.2“一群一群的鸟儿,在林间穿梭,好像在进行一场盛大的舞会。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给你什么感受?3.合作学习3.1分组讨论: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你是如何观察事物的?4.交流分享4.1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交流观察方法和感受。
5.课堂小结5.2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活。
6.作业布置6.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观察事物的作文。
6.2积累本节课的好词好句,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学习《鸟的天堂》,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
3、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2、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具】多媒体、录音。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跟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鸟的天堂,感受了它的美丽,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地方吧!板书:3、鸟的天堂二、复习出示幻灯片,指名回答:1、作者( )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2、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描写大榕树的顺序是从( )到( ),体现了一种( )态的美。
4、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想到:。
三、新授1、出示幻灯片,完成问题:⑴ 听读课文10~14自然段,说说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放录音,做记号:看到、听到~~~、想到[ ]⑵ 你喜欢哪些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指名回答,播放课件,分析:⑴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生动地写出了鸟的多、多。
⑵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还有的在扑翅膀。
从鸟的、、、等方面写出了鸟儿的欢快。
(播放鸟的图片和众鸟欢快的动画图。
)⑶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采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欢乐,也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⑷ 想象画面,说说你还看到了鸟儿们还有的在干什么?(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课文12~14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3、师:这么多的鸟,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4、指名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并造句。
5、讲解从远到近、从面到点、静动结合的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6、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10~14自然段。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1.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1.3学习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比较、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激发学生对鸟类和自然的关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1.2学习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描述的“鸟的天堂”画面。
1.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鸟的天堂”的理解和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2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4.分析课文结构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
4.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观察方法,如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等。
5.感悟作者情感5.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6.课堂小结6.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作业布置7.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7.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书写有了明显提高。
3.学生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得到激发。
4.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描写的鸟类生活环境和特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够熟读课文,并能复述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热情;–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生词词语的意思;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1.生词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理解课文中对鸟类生活环境的描写。
四、教学准备1.课文《鸟的天堂》教材及课件;2.生字词表及解释;3.板书及彩色粉笔/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鸟类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谈感想,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复习课文《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引出本节教学内容。
3. 学习新课1.听课文《鸟的天堂》录音,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词的发音;2.教师解释生字词意思,学生根据语境猜测生字词的意义;3.按段落分组讨论课文中对鸟类生活环境的描写,每组讨论后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4.教师讲解课文中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4. 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共同备课一小段课文,每组讨论后互相交流成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5. 课堂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备课成果,全班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优缺点,并互相学习。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思考,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鸟类生活环境和特点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是一堂公开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掌握生词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生词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四、教学难点1.辨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2.运用生词词语进行扩展阅读和表达。
五、教学准备1.课文《鸟的天堂》课本及教学辅助材料。
2.针对性的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多媒体课件等。
3.教师准备课前任务、导入活动和课堂讲解相关内容。
4.学生准备笔、纸、参考书等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和鸟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习新课(25分钟)1.朗读课文《鸟的天堂》,让学生跟读,理解故事情节。
2.分段讲解课文,重点解释生词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进行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拓展阅读(15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外阅读或小组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语文活动(20分钟)1.学生进行课文诵读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分组进行课文填空练习或阅读理解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对自然和动物保护多加关注。
七、课堂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提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好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含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教师:挂图、投影、录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二、精读课文1、学习静态描写部分: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傍晚时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却只看见一株大榕树。
⑴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作者见到榕树后发出的赞叹,说说自己的体会。
⑵细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感情朗读。
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⑶集体交流,重点指导:“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含义理解。
②朗读指导。
⑷感情朗读7~8自然段。
⑸小结:这真是一株美丽的南国的树,美在它的硕大无比,美在它的生机勃勃,更美在它的独木成林。
板书:独木成林2、学习动态描写部分:过渡: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⑴小组合作学习:①以小组成员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2~13自然段。
②合作完成填空,看谁填得多、填得好。
这里的鸟真()啊!⑵集体交流。
⑶默读这部分课文,找出能概括这番景象的句子。
(中心句)⑷边看边想、边听边想:①看(挂图),那鸟影绚丽多姿,让人的眼睛应接不暇。
②听(音乐),那鸟声清脆婉转,此起彼伏。
⑸小结:这真是一幅众鸟欢跃图,鸟儿是多么的自由自在,与自然是那么的相亲相爱。
板书:众鸟欢跃三、领悟方法过渡:我们随着作者欣赏了两种景色,感受了两种形态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之一《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执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宫爱萍评析: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秦锡纯教学目的1.认识大榕树的美、南国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提高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节段;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讲读第二段。
学生浏览第二段,理清观察顺序,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大榕树,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近看大榕树(第5、第6自然段写远看,第7、第8自然段写近看)。
学生自由读第5、第6自然段,思考:远看大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远看大榕树这么大,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读第7自然段?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2句,区别两个“真”的意思。
(真面目:真正、本来;真是:的确,确实)学生读句、体会作者情感。
(自由读、指名读)师: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7请大家齐读第3句。
师:(出示投影片、一边指示一边与学生共同叙述)大家请看,只见它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榕树很大?(卧)师:这个“卧”字展示了榕树姿态的庞大。
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株已经生长了500年的古树,它村冠的遮盖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见的、庞大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段课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树枝干的奇丽多姿来介绍它的真面目。
(板书:枝干)作者接着观赏的是榕树的叶子。
(板书:叶子)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这句写什么?学生自学第2、第3句,边默读边划出表现榕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
然后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教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理解。
) (从“那么多”。
“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和密;从“翠绿”“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等词语体会大榕树充满活力的样子。
) 师:(出示投影片)这株榕树枝繁叶茂,简直是一种奇观。
它那鲜嫩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机勃勃,多么可爱的榕树呀!因此.作者在结尾处由衷地赞叹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板书:喜爱)指导朗读。
(体会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师:作者这次去鸟的天堂是在黄昏,鸟儿都归巢休息了,因此,他一只鸟也没有看到,只看到了这棵茂盛的榕树。
他从枝、干、叶的颜色、形状、位置等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树大、干多、枝美、叶茂的特点。
这种描写方法就叫作静态描写,这种静态描写展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那么,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什么场面呢?请大家一边看录像,一边听朗读。
三、讲读第三段看录像,听朗读。
思考:作者看到什么场面?(群鸟齐飞的热闹场面)哪儿写出热闹场面?教师引读(鸟的叫声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写的——,形状呢——,颜色呢——)。
师:为了突出鸟多,作者不仅写了鸟的叫声、影子,还写了形状、颜色和它们的活动情况,写得很具体。
这些鸟在树上有哪几种活动呢?请用书上的词概括。
(板书:叫、飞、扑)师:这里的鸟的确很多,据有关材料介绍,在这棵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多达七八万只。
而在课文中。
作者既没有用一个“多”字,也没有列举一个具体的数字,就使我们感到这里的鸟确实很多、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应接不暇”。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出示投影片: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有的(),有的()。
要求学生:(1)按书上的内容齐说;(2)想象—下,这些鸟是怎样叫的、飞的、扑的,指名学生具体说一说它们当时的姿态或叫声。
师:作者这次看到了这个热闹场面,于是他先写了群鸟的活动,又具体地写了一只画眉鸟欢叫、雀跃的情景,写出了鸟叫、飞、扑的活动变化。
上段是静态描写,这段就是:(师生齐说)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 师:作者看到了茂盛的榕树,欢快的鸟,感受到了鸟的生活是很快乐的,而此时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讲读第四段。
齐读,思考:作者的心情怎么样?(留恋)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留恋”。
作者此时对大榕树不仅仅是“留恋”,还有什么感情?(板书:赞美)指名读最后一句。
出示投影片: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师:在这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没加引号?(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所以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指能让鸟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引号)讨论: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榕树枝繁叶茂,鸟能在上面筑巢;周围环境幽静,适合鸟生活和繁衍;树旁就是河,榕树因而长得茂盛。
鸟也能戏水;农民保护鸟,鸟生活得无忧无虑)教师小结。
宫爱萍《鸟的天堂》教学简评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词句描绘了大榕树干多、枝繁、叶茂的静态美,记述了树上百鸟齐鸣、纷飞的动态美,表达出他对“独木成景”这一自然奇观的由衷赞美之情。
宫爱萍老师对课文“词句优美”和“动静结合”这两个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并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学科素质教育的任务。
一、读讲重点词句,让学生悟道动情。
当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脱离词句讲解思想内容;二是逐句分析,烦琐讲解。
《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却不落常套,敢于舍掉一些次要的内容,着重读讲重点词句,使学生从中悟道动情。
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说出作者观察大榕树的顺序是“由远到近”,并找出“远看”和“近看”的段落。
然后,就越过前面4个自然段,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描绘大榕树外貌的第5至第8自然段。
这样一“舍”,就为重点词句的教学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在讲读第5至第7自然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说对大榕树的总印象。
当学生说出“树大”这个总印象,并读出表明树大的一些词句之后,教师深入启发:“第一次看见”表明什么?“真面目”是什么样?“不可计数”形容树干有多少?“真是一棵大树”中的“真”字说明什么,表达什么?经过对这些词句的揣摩,学生认识到这棵大榕树确实是一棵罕见的大树,从而感受到了作者“惊讶”、“感叹”的心情。
讲读第8自然段时,当学生自读课文、观察投影图画.知道这一段主要描写榕树“枝叶茂盛”之后,教师着力启发学生说出“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和“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两句话的含义。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从上述语句中认识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生命力强”这两个特点,从而感受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作者第二次游乌的天堂这部分课文时,宫老师首先让学生看录像,听朗读,并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看到的景象。
当学生说出“群鸟齐飞”一语后,教师采用“接力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齐读了“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有的扑翅膀”这段课文,并启发他们找到描写群鸟动作的词语“叫”“飞”和“扑”。
随后,抓住“应接不暇”一词深入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树上的鸟儿多;又抓住“一只画眉乌……那歌声真好听”这个句子,反复朗读,使学生体味出作者的愉悦之情。
在讲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时,教师首先启发学生懂得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的原因。
然后,让学生讨论: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学生相继说出以下4个理由:(1)树大叶茂,鸟能筑巢;(2)环境幽静,适合孵卵;(3)紧挨大河,不愁食物;(4)农民爱鸟,无人伤害。
这个相当全面的答案,表明学生已经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适当归纳和点拨,了解.写作方法。
教学大纲提出,当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明理动情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在指导学生“从读学写”这一点上,宫老师做得也很出色。
当学生通过重点词句认识了大榕树“大”“绿”等特点之后,教师归纳说:“这一大段课文,作者从树干的数量和形状、树叶的数量和颜色等方面细致描写了大榕树的样子,表现出它干多、枝美、叶茂的特点。
以景物静止不动时的样子为对象的描写,叫作静态描写。
”在讲读第二次游鸟的天堂这部分课文时,当学生理解了这段课文主要写“群鸟齐鸣”的景象之后,教师启发说:“课文第一大段写大榕树的样子,那是静态描写;第二大段写群鸟叫、飞、扑的景象,这叫——?”学生齐答:“动态描写。
”一项新的.写作知识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接受了,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尤为可贵的是,宫老师不仅传授.写作知识,还巧妙地结合课文语句训练表达能力。
当学生理解了“应接不暇”等词句,感受到了大榕树上群鸟齐鸣的热闹景象之后,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一道练习题:“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有的();有的()。
”她先让全班学生按课文内容齐说这句话;然后,请几个学生根据想象创造性地述说鸟“叫”“飞”“扑”的动作;学生述说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又都在情理之中。
毫无疑问,这项练习既锻炼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