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二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讲解
成因:成釉细胞在形成釉质 后所分泌的基板物质,结构 似上皮下基板。
(二)釉面横纹
perikymata
形态:釉质表面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 纹,间隔30-100 µm宽,牙颈部明显,叠瓦状。
四、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釉质的代谢:釉质中没有细胞成分,也没有 血液循环,但釉质表面有釉液析出,釉质具 有代谢活动,代谢很缓慢。 釉质的钙化和氟含量,以及窝沟的形态与龋 病发病关系密切。 绞釉可增强釉质的抗剪切强度,咀嚼时不易 被劈裂。
(一) 牙本质小管 dentinal tubule (1)
贯穿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和 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组织学结构 (2)
光镜
扫描电镜
牙本质小管 (3)
方向 自牙髓表面向釉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 直:牙尖 根尖 弯:牙颈部,~形,凸弯向根尖
牙本质小管的排列: 牙尖、根尖部 ----较直 牙颈部 ----呈“∽”弯 曲
一、理化特性(1)
切缘、牙尖→牙颈部 渐薄 矿化程度高
人体最硬的组织
KNH 340
对磨耗抵抗力大 质脆易折 磨片观察
透明度高
理化特性(2)
重量 无机 有机 水 96-97% <1% 体积 86% 2% 12%
理化特性(3)
无机物
有机物
羟磷灰石
蛋白质 釉原蛋白 amelogenins 非釉原蛋白 釉蛋白 enamelin tuftlin 成釉蛋ameloblastin 釉从蛋白
釉
柱(4)
釉柱鞘: 一个釉柱尾部与 相邻釉柱头部的
两组晶体相交处
呈现参差不齐的 增宽了的间隙, 称为釉柱间隙。
口腔组织病理学组织胚胎学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pulpo-dentinal complex 牙髓、牙本质在胚胎发育、功能 上关系密切
一、理化特性(1)
重量 无机 70% 有机 20% 水 10%
体积 50% 30% 20%
成分 磷灰石晶体 胶原蛋白约占18%(Ⅰ型)
理化特性(2)
❖ 硬度:骨<硬度<釉质 ❖ 颜色:淡黄色 ❖ 一定的弹性
❖ 继发性牙本质
(二)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
➢修复性牙本质 Reparative dentin
➢透明牙本质 Transparent dentin
➢死区 Dead tract
(一) 修复性牙本质 (1)
部分变性
龋蚀.磨耗等
↗
牙齿表面
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修复性牙本质
↑ 未分化细胞
修复性牙本质 (2)
方向与原发性有较大差 异,较水平,与原发性 牙本质间有明显分界线。
(一)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
髓腔顶、底的继发性牙本质较厚。髓腔渐小。
根据牙本质细胞间质矿化不同可分为
❖ 管周牙本质 ❖ 管间牙本质 ❖ 球间牙本质 ❖ 生长线 ❖ 托姆斯粒层 ❖ 前期牙本质 ❖ 原发性牙本质--罩牙本质、透明层、
髓周牙本质
(一)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
罩牙本质–牙冠部 透明层– 牙根部 最先形成的一层牙本质,紧靠釉质、牙骨质。由未 完全分化成牙本质细胞分泌。
(一)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
髓周牙本质 circumpulpal dentin 罩牙本质 、透明层内侧 的牙本质
(一)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
继发性牙本质 secondary dentin 牙根发育完成,牙与对 颌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 后形成的牙本质。
组织与胚胎学 第二章上皮组织
线粒体 ③ 质膜内褶
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是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
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等
(分泌物(激素)直接释放入血)
腺发生示意图
导管:
混合性腺
浆液性腺泡—
—混合性腺泡 —粘液性腺泡
单管状腺
上皮
胃小凹
4
纹状缘
杯状细胞
单层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
面基 底
小肠
游离面
面基 底
胆囊
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分布:呼吸管道等腔面
纤毛
杯状细胞
柱状细胞 梭状细胞 锥体形细胞 基膜 结缔组织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定向摆 动的能力。
复泡状腺
复管泡状腺
导管
混合性腺泡
浆液性腺泡
粘液性腺泡
下颌下腺
粘液性腺泡
思考与作业: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何为光镜结构,电镜结构? 2、何谓HE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的含义? 3、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4、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 ?各有何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5、上皮细胞游离面、侧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有那些?细胞连接
层扁平上皮。薄、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淋 巴流动和物质透过。
内皮
小动脉和( )小静脉(∆)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
单层扁平上皮。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 器官间摩擦。
心脏
2.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甲状腺、肾小管等处
游离面 基底面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2.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闰盘:在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细胞膜特殊分化形成闰盘。
4.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二、填空
1.纤毛微绒毛
2.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3.血浆血细胞
4.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5.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6.胞体突起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B
5.A
6.B
7.B
四、判断正误
1.×
2.√
3.√
4.×
5.√。
组织胚胎学 第二章 上皮组织
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简称上皮,分布于人体外表及体内管、腔、囊的腔面。
有以下特征:①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一般呈膜状。
②上皮细胞有极性,一面朝向体表或腔面,称游离面;相对的另一面,称基底面。
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借此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
③无血管、淋巴管,其营养由深部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供给。
④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第一节被覆上皮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覆盖在人体的管、腔、囊的内表面和机体的外表面,以保护等功能为主。
根据细胞的形态及层数,分为下列类型(表1-1)表1-1 被覆上皮的分类和主要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层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上皮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和输卵管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等的腔面复层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型:口腔、食管和阴道上皮角化型:皮肤的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一、单层上皮(一)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又名单层鳞状上皮。
由一层扁平如鳞状的细胞组成。
表面观,细胞为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互相嵌合;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侧面观,胞核扁形,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图2-1)。
图2-1 单层扁平上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endothelium);分布在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mesothelium)。
其功能主要是有利于物质的透过和液体的流动,保持器官表面的润滑。
内皮细胞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二)单层立方上皮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侧面观,细胞大致呈正方形;核圆,位于中央(图2-2)。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2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2第二章牙齿发育牙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经历了成牙组织的分化、生长、组织矿化和萌出及萌出后的发育诸阶段,以恒中切牙为例,约需10年左右。
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原发性上皮带的形成胚胎第五周末,覆盖在原口腔的上皮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扁平上皮细胞,内层为矮柱状的基底细胞。
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层间充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相互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
牙板及前庭板的形成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增生,分裂成两个,向唇颊侧增生的为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向腭侧增生的为牙板(dental lamina)。
前庭板向深层增生,同时表面上皮变性脱落,形成前庭沟;牙板继续向深层增生,末端发育形成成釉器(enamel organ)。
一.成釉器的发生釉结 enamal knot :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增厚。
釉结中表达BMP2、4、6、7,TGFβ-1、2、3,Msx等与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认为可能为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釉索 enamel cord:由釉结向外釉上皮走行的细胞条索釉龛 enamel niche:牙板向内凹形成的腔隙二.牙乳头的形成在成釉器发育的同时,诱导其下方的外胚间叶组织分化、密集形成牙乳头(dental papilla)。
当成釉器发育到钟状期,成釉细胞诱导牙乳头边缘的细胞分化形成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
牙乳头形状决定了牙齿形状,实验证明,将磨牙牙乳头与切牙成釉器重新组合,则形成磨牙,如将切牙牙乳头与磨牙成釉器组合,则形成切牙。
三.牙囊的形成在成釉器和牙乳头形成的同时,周围外胚间充质组织分化,呈环行排列,并环绕成釉器和牙乳头底部形成牙囊(dental sac),牙囊含丰富的血管,以保证成釉器、牙乳头发育所需的营养,并起着保护前者的作用。
口腔组胚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名词解释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咽囊: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
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结节: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
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 软骨:也称第1鳃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1鳃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答案要点:唇裂和面裂。
唇裂的形成背景:在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二章牙的发育
第⼀节 ⽛胚的发⽣和分化 ⽛板:在胚胎第5周,原⼝腔上⽪局部增⽣形成原发性上⽪带。
上⽪带继续增⽣分裂,在唇(颊)侧形成前庭板,在⾆侧形成⽛板。
⼀、成釉器的发育 (⼀)蕾状期: ⽛板末端的上⽪细胞迅速增⽣,形成圆形或卵形的上⽪芽,如同花蕾,称为⽛蕾。
⽛蕾细胞类似基底细胞,周围有间充质细胞增⽣。
(⼆)帽状期: 上⽪芽继续⽣长,体积增⼤,底部凹陷,形状如帽⼦。
外周的间充质细胞也增⽣聚集。
此时的成釉器分化成三层细胞:外釉上⽪层;内釉上⽪层和星状层。
(三)钟状期: 随着成釉器的长⼤,上⽪凹陷加深,形如钟状。
外周的间充质细胞也继续增⽣。
此期的成釉器分化为四层:外釉上⽪层;内釉上⽪层;星状层;中间层。
1.外釉上⽪层:是⼀层⽴⽅上⽪,借⽛板与⼝腔上⽪相连。
外釉上⽪与内釉上⽪相连处称为颈环。
2.内釉上⽪层:由单层上⽪细胞组成,排列在成釉器的凹⾯的基底膜上,与⽛*相邻。
3.星状层:位于内外釉上⽪之间。
细胞呈星形,有较长的突起。
细胞间充满富含蛋⽩的粘液样液体,有营养保护作⽤。
4.中间层:在内釉上⽪与星状层之间的2~3层扁平细胞。
与釉质形成有关。
5.釉结、釉索: 釉结为内釉上⽪局部增⽣。
釉索是由釉结向外釉上⽪⾛⾏的⼀条细胞条索。
以上均为暂时性结构。
⼆、⽛* ⽛*细胞为成釉器包围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在内釉上⽪细胞的诱导下,⽛*外层细胞分化为⾼柱状的成⽛本质细胞。
⽛*是决定⽛形态的重要因素。
并形成⽛髓。
三、⽛囊 ⽛囊由成釉器外周的间充质细胞呈环形排列⽽成。
⽛囊发育成⽛⾻质,⽛周膜和固有⽛槽⾻。
第⼆节 ⽛体组织的形成 ⼀、⽛本质的形成 在成釉细胞的诱导下,⽛*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本质细胞。
随后,成⽛本质细胞分泌⽛本质基质,并合成I型胶原。
最早形成的⽛本质基质称为罩⽛本质。
罩⽛本质基质的胶原纤维粗⼤。
⽛本质的矿化形态是球形矿化,形成钙质⼩球。
球形矿化遗留的未矿化的基质称为球间⽛本质。
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
温医大组胚张军明
• 鳃腺:第6w开始发育
•
上、下颌处的外胚层
•
位置—
• 颌下腺:第6w末开始发育
•
舌下肉阜处的内胚层
• 舌下腺:第7~8w开始发育
•
颌舌沟处的内胚层
• 小涎腺:第12w开始发育
•
导管短直接开口于口腔
2020/10/28
温医大组胚张军明
调控机制 自学内容
• 1。间充质的诱导作用 • 2。内、外源性因子的作用 • 3。上皮索分支形态的形成
成釉器—口腔外胚层 形成釉质
牙乳头—外胚间叶 形成牙髓和牙本质
牙 囊—外胚间叶
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2020/10/28
温医大组胚张军明
一、成釉器的发育
成釉器在牙胚发育中首先形成,分三个时期
(一)蕾状期(形似花蕾) 第8w 牙板的20个定点上上皮增生形成 周围间叶细胞增生密集 最先形成4个成釉器— 所有乳牙牙胚在胚胎10w时发生 所有恒牙牙胚在胚胎4月时发生
2020/10/28
温医大组胚张军明
(二)帽状期(形似帽子)
第9~10w
形成牙乳头
上皮芽增生变大,底部凹陷
被上皮芽覆盖的外胚叶细胞密集呈球形
成釉器分化: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内釉上皮层
周围的一层外胚叶细胞形成牙囊
2020/10/28
温医大组胚张军明
(三)钟状期 第11~12w 上皮凹陷与周缘继续生长,似钟状 进入成熟期,凹面形状确定 成釉器分四层: 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中间层— 内釉上皮层—
•
侧舌隆起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2。正中菱形舌:舌盲孔前方
•
黏膜萎缩
•
口腔组织胚胎学讲稿
⼝腔组织胚胎学讲稿第⼀章⼝腔颌⾯部发育〔教学⽬的〕认识⼝腔颌⾯部发育基本过程,学习⼝腔颌⾯部发育的特点、常见发育异常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要求〕(⼀)了解神经嵴的分化,鳃⼸及咽囊的发育。
了解⾯部发育、腭部发育及⾆部的发育过程。
了解⾯裂形成原因、颌裂形成原因。
(⼆)熟悉⾯部发育异常的种类,⾆的发育畸形及形成原因。
(三)掌握唇裂形成原因,腭裂形成原因。
胚胎发育的分期:1.增殖期:受孕⾄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和三胚层胚盘形成;2.胚胎期:受孕后第3~8周,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系统,胚胎初具⼈形;3.胎⼉期:受孕后第9周⾄出⽣。
第⼀节神经嵴、鳃⼸和咽囊⼀、神经嵴的分化(⼀)神经嵴分化的时间和过程1.开始时间:胚胎第3周2.过程: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神经沟和神经褶形成→神经嵴形成→胚胎第4周,神经管、神经嵴细胞的形成(⼆)神经嵴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及细胞1.软硬结缔组织:形成头⾯部⼤部分结缔组织,包括⾯部的⾻、软⾻、⽛本质、⽛⾻质、⽛髓、⽛周膜,涎腺的结缔组织…2.内分泌组织:甲状腺的降钙素细胞、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细胞和颈动脉窦的压⼒感受器细胞.3.神经系统组织:⾯神经的膝状节、⾆咽神经的上节和迷⾛神经颈节、与Ⅴ、Ⅶ、Ⅸ、Ⅹ脑神经相联系的⾃主性神经如筛神经节、蝶腭神经节和颌下神经节…4.⽪肤组织:⽪肤及粘膜的⿊⾊素细胞、真⽪及其平滑肌(三)发育异常维甲酸综合征:形成原因:13-顺-维甲酸过量,神经嵴细胞迁移前、迁移中死亡。
表现:外⽿、中⽿发育异常,下颌⾻发育不全,⼩脑、⼼⾎管系统、胸腺、甲状旁腺发育缺陷,有时有腭裂半侧⾯部过⼩畸形:形成原因:不清,第⼆鳃⼸神经嵴细胞选择性死亡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形成原因:神经嵴细胞吞噬许多死亡细胞碎⽚,影响本⾝的迁移和分化表现:外、中⽿轻度发育异常,颧⾻对称性发育不全或缺陷,上、下颌⾻后部发育缺陷,可有腭裂(以软腭裂为主)Digeorge综合征:形成原因:染⾊体22q11.2缺失造成神经嵴细胞的分化受影响表现:外、中⽿发育异常,不同程度下、上颌⾻、脑、⼼⾎管系统发育缺陷,可伴有唇、腭裂,部分患者与酒精中毒有关。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要点 (1)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一般可将人出生前的发育分为三阶段:1.增殖期:此期为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胚盘的形成.2.胚胎期:指受孕后第3~8周,此期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系统,胚胎初具人形。
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完成。
3.胎儿期:受孕后第9周至出生.腭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第一节神经嵴、鳃弓和咽囊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鳃弓和咽囊的发育与面部及颈部发育关系密切。
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称鳃弓。
它们由头至尾端依次发生。
第二节面部的发育一、面部发育过程起源:额鼻突、第一鳃弓㈠面突的分化胚胎第3周,发育的前脑生长迅速,其下端出现一个突起,称额鼻突,其下方为下颌突,第4周其外上方长出两个突起为上颌突口凹:胚胎第4周,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即原始口腔嗅板或鼻板:第4周,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
将额鼻突分成三个突起1个中鼻突和2个侧鼻突。
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鼻板细胞形成鼻粘膜及嗅神经上皮。
第5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㈡面突的联合和融合:第6周面突一面生长,一面与相邻或对侧的突起联合第7~8周联合完毕,颜面各部初具人形。
面突及其衍生组织二、面部发育异常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6至第7周面突联合期。
唇裂(cleft lip): 两侧球状突人中裂,一侧球状突和上颌突是单侧唇裂。
下颌突未熔合是下唇裂面裂(facial cleft):横面裂:上下颌突裂,联合不足是大口畸形,联合过多是小口畸形斜面裂:上颌突和侧鼻突未联合侧鼻裂:侧鼻突和中鼻突发育不全第三节腭的发育一、腭的发育过程腭指介于口腔和鼻腔之间的组织。
胚胎早期原始口腔和鼻腔是相通的,腭的发育使口腔和鼻腔分开。
由两个突起发育完成:前腭突(原腭)、侧腭突(继发腭)嗅囊:第6周时,由于侧鼻突、上颌突向中线生长,将中鼻突的两个球状突向中线推移,并使其相互联合,使鼻凹外口不断抬高,变成一个盲囊,称嗅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牙的发育”参考复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1.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的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2.牙板:在胚胎的第7周,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3.上皮隔:上皮根鞘持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450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
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
上皮隔围成一个向牙髓开放的孔,是未来的根尖孔。
4.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生时,内釉和外釉上皮细胞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并不出现在上述增生的上皮中。
这些增生的上皮成双层,称为上皮根鞘。
5.颈环: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在上皮根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6.釉结: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釉结在牙形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7.缩余釉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
当牙萌出到口腔中,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结合上皮。
8.引导管:牙胚向合面方向萌出时,包绕牙胚的牙囊组织通过结缔组织条索与口腔粘膜固有层相连,这一结构称为引导索。
在干燥的幼儿颅骨上乳牙的舌侧可见含有结缔组织条索的孔,称为引导管。
当恒牙萌出时,骨吸收使引导管很快增宽,成为牙萌出的骨通道。
问答(思考)题
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答案要点:(1)原发性上皮板及牙板的发生;(2)成釉器的发育过程包括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及其形态特点;(3)牙体组织形成。
包括冠部牙本质、釉质的形成;牙根的形成,包括上皮隔、上皮根鞘的发生,牙骨质的发生;(4)牙的萌出。
包括萌出的组织学变化、结合上皮的形成等。
2.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
答案要点:牙胚包括成釉器、牙乳头、牙囊,其中成釉器形成牙釉质,牙乳头形成牙本质和牙髓,牙囊形成牙骨质及其它牙周组织。
3.何谓成釉器的中间层?有哪些功能?
答案要点:钟状期成釉器的内釉上皮与星网状层之间有2~3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卵圆或扁平状,称为中间层。
在钟状期早期,细胞核居中,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数量不多。
到晚期,细胞间隙增大充满微绒毛,上述细胞器增多,酸性黏多糖及糖原沉积。
该层细胞具有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釉质的形成有关。
4.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
答案要点:牙形态的异常常由牙胚的形态因各种原因发生的改变所致,如临床常见的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牙根弯曲;牙的数目异常可能主要涉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牙蕾形成的数目的异常所致。
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
答案要点:釉质的基质由成釉细胞分泌,主要的有机成分未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釉基质很快矿化。
小的磷灰石晶体,其直径和长度迅速增加。
新形成的釉质中,磷灰石晶体短,细小如针形,而且稀少。
在成熟的釉质中,晶体的体积增大,呈板条状,数量增多。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一方面矿物质沉积到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质从釉质中被
吸收,如此反复交替,使釉质最后达到96%的矿化程度。
在釉质形成到应有的厚度,釉质进一步矿化。
牙本质基质由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主要为胶原纤维和非胶原蛋白;牙本质的矿化由成牙本质细胞控制,其中罩牙本质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基质小泡到大的胶原纤维之间。
在细胞外小泡中磷灰石以单个晶体形式存在,以后晶体长大,小泡破裂,泡内晶体成簇地分散在突起的周围和牙本质基质中。
晶体继续长大并互相融合,最后形成矿化的牙本质。
而髓周牙本质基质的胶原纤维比较少,互相交织并与小管垂直。
成牙本质细胞不再产生基质小泡,牙本质基质是以形成各种的晶核进行矿化。
牙本质的矿化形态主要是球形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