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 暗喻 借喻 的区分
比喻的类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十二)偏喻
(1)并列式缩喻。 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市并 列的关系。
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偏正式缩喻。 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 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 的关系。
例:黄金季节
(十四)扩喻(类比)
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 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 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 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 做扩喻,又叫类比。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草原》
(六)反喻
即从本体的反面设喻,来说明本体 不具备某种性质或特征。这种比喻具 有正反对照的效果,能够加强观点和 感情的鲜明性。本体与喻体没有似点, 以反托正。
反喻的形式为:本体不象喻体, 本体不是喻体。是以否定的形式肯 定本体的某一特征的比喻。
这种比喻能够充分地描写事物 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 内涵,又能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气势。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 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 自清《荷塘月色》
(五)倒喻(逆喻)
又名逆喻,即故意将比喻中的 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使用,它 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整个老城象烧透了的砖窖,使人喘不 过气来。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二)暗喻
诗歌中的明喻暗喻借喻
诗歌中的明喻暗喻借喻
诗歌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明喻是指通过直接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用明确的比喻词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诗歌中,明喻可以用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感和生动性,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暗喻是指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用比喻词代替明确的比喻词,以更加含蓄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诗歌中,暗喻可以让诗歌更加含蓄、深刻,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借喻是指通过借用事物的特征或形象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诗歌中,借喻可以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通过比喻的形象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总之,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们在诗歌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含蓄和深刻,让读者通过比喻的形象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暗喻和明喻的区别
明喻和暗喻的差异?
1、明喻,指本体、喻体和比方词三个要素都呈现。
办法为“甲像乙”。
例如:天上的云从西边出来一贯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如同是天空着了火。
这个比方句把“云”比作“火”,本体是“云”,喻体是“火”,比方词是“如同”。
比方句的三要素都呈现了。
2、暗喻,指本体和喻体呈现,比方词不呈现,比方词被“是”、“成了”、“变成”等词语所替代。
办法为“甲是乙”。
例如: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风光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个比方句,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和“宝库”,本体是“小兴安岭”,喻体是“大花园”和“宝库”,没有比方词,直接把“小兴安岭”说成是什么,而不是像什么。
3、借喻,指本体和比方词都不呈现,只呈现喻体。
借用喻体替代本体。
办法为“甲代乙”。
例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比方句把“大榕树”比作“鸟的天堂”。
本体“大榕树”和比方词都没有呈现,只呈现了喻体“鸟的天堂”。
比喻的分类及例句
比喻的分类及例句
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
1.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比喻形式,如博喻和倒喻。
1. 博喻: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
例如:一串串的珍珠项链,从山顶上倾泻而下。
(用珍珠项链比喻瀑布)
2. 倒喻:本体和喻体互换位置,本体来作喻体的修饰语,用来打比方说明本体的状态、性质、特征等。
例如:人潮卷来卷去。
(用喻体“潮”来修饰本体“人”)
以上就是比喻的分类及例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诗中的比喻
古诗中的比喻
古诗中的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情感或意念。
在古诗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多种类型。
1. 明喻:明喻是直接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在古诗中常常使用“如”、“似”、“若”等比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
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将“愁”比作“江水”,表现出愁绪之多。
2. 暗喻:暗喻是通过暗示或类比的方式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常常使用“是”、“为”、“成”等比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里将“酒意”比作“雨后的海棠”,暗示酒意未消。
3. 借喻:借喻是通过借用他物的形象来表达本体的意念或情感,通常不出现本体,直接以喻体代替。
例如,杜牧的《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里借用“铜雀”的形象来比喻“曹操的野心”,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4. 博喻:博喻是用多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常常使用“如”、“若”、“似”等比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多个喻体。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里使用多个自然景物作为喻体,表达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总之,古诗中的比喻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含蓄,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一、区别1、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常用: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
2、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3、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二、扩展资料1、明喻: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如:太阳象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太阳---本体;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喻体;象——比喻词。
拟物:是比拟中的一种,比,,可以把物比做人[拟人];也可以把人比做物[拟物]。
比喻和拟物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借喻和拟物的区别。
2、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是一种隐晦的比喻。
3、借喻:只是直接把喻体借过来当做本体用;而拟物是赋予了比拟对象的人格或事物的属性,即赋予了比拟对象的生命力,使它成为了有生命的人或物。
如:高铁杆在日本人面前简直就是一条哈吧狗!《烈火金钢》——这是暗喻。
哈吧狗跑过来了——这是借喻。
高铁杆哼哼叽叽的啃着日本人扔下的骨头,边啃边朝着老百姓狂吠——这就是比拟。
比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
比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首先你要明白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
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
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例(1)、(2)为借喻。
例(1)中的“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但有其相似点,比喻形象,新颖美丽富有诗意。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与运用PPT
借喻
• 借喻的定义:典型形式是: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借用喻体 直接代替本体。
• 例句: 1、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 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 树》 2、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黄蝴蝶=黄叶)
(幼苗=儿童)
本体
比喻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喻体
明喻
出现
像,好像,似、 好似、如,犹如 、 仿佛,像....一样
出现
暗喻
出现
是,变为,变成 、 出现 成为 、成了
借喻 不出现
无
出现
小训练
• 以“秋”为描述对象,用明喻、暗喻和借喻的手法各写一两句话
明喻
• 明喻的定义: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 好像、仿佛、犹如”等比喻词连接。
• 例如: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3、红红的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
暗喻
• 暗喻的定义: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常用 “是”“成了”“变成”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叶嘉莹 诗的八种修辞方式
古诗常用的八种修辞方式古诗的八种修辞方式包括:明喻、暗喻、借喻、拟人、拟物、借代、夸张、用典。
以下是这八种修辞方式的解释以及相应的古诗句示例:1.明喻:明喻是直接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在诗句中通常出现“如”、“似”、“若”等词。
示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将西湖比作西施,不论西湖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如同西施一般美丽。
这里“如”、“似”、“若”等词未出现,但比喻关系明确。
2.暗喻:暗喻是通过暗示来表达相似之处,不使用“如”、“似”等词,而是直接将一物作为另一物的表示。
示例: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并未明确指出轻舟与万重山之间的比喻关系,而是暗示轻舟如同万重山一样阻碍不了前进的步伐。
3.借喻:借喻是以事物的某一部分来比喻整体,不提及事物本身,而是用另一物来代替。
示例: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李白《赠孟浩然》)。
借“红颜”来比喻年轻时的自己,借“轩冕”来比喻官场权位。
整句未提到作者自己和官场,而是通过借喻来表达对官场的轻视和对隐居的向往。
4.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情感。
示例: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将“离愁”赋予了人的特性,使其具有了距离感和绵延不断的形态,就像春天无尽流淌的水。
5.拟物:拟物是将人比作动物或物品,赋予人的某些动物或物品特性。
示例: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将人(我)比作物品(闲人),意味着自己就像一个无足轻重的物品,而真正的价值在于梦中的“君”。
6.借代:借代是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法。
示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猿声”是用来借代两岸的环境,“万重山”则借代旅途中的重重阻碍。
7.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来表达情感或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语文比喻方法
语文比喻方法
语文中的比喻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比喻方法通常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形式。
1. 明喻:明喻是通过明确的比喻词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比喻词通常包括“像”、“好像”、“如同”等。
例如,“他像一只兔子一样跳来跳去。
”
2. 暗喻:暗喻是一种较为隐晦的比喻方式,通常直接将一个事物比喻为另一个事物,而不需要使用比喻词。
例如,“他是一只狐狸。
”
3. 借喻:借喻是通过借用与主题相关的其他事物的特征来比喻主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比较抽象,需要读者深入思考才能理解。
例如,“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
以上是语文中常见的比喻方法,使用比喻方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程度。
明喻、暗喻、借喻
顽皮的学生像猴子。
借代的例子
1. 他發現失火,連忙收拾細軟(易帶貴重的物品)逃命。
2. 她肚裏有墨水兒(學問),所以大家都非常尊敬她。 3.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蘇軾《水調歌
頭》)
4.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重要時刻)。(諸葛亮《出師
一、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分 Nhomakorabea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明喻
出现
像,好像,似、 好似、如,犹如 、 仿佛,像....一样
出现
暗喻
出现
是,变为,变成 、 出现 成为 、成了
借喻 不出现
无
出现
练一练(区分明喻、暗喻、借喻)
1. 远处山坡的小道,像地图上绿的省分里一条黄 线。
2. 征服者是狼,被征服者是一群各自逃命的羊! 3. 伊太太顶着一脑袋乱棉花进来了。 4. 夫妇是树,儿女是花;有了花的树才能显出根
5. 旌旗十万斩阎罗。 「旌旗」代指革命部队;阎罗比喻反动统治。
6.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鳞」代指鱼。
7.凡是願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 「一草一木」代指任何東西 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 子! 你像虱子。 9.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借代护士。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11.深秋了,丛林里片片枯黄的飘雪,在空中迎风飘 荡。
表》)
5.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荒涼之地)。(諸葛亮《出
師表》)
6. 你在棋上怎麼出息,到底不是飯碗(職業)。(阿城
《棋王》)
7. 凡是願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任何東西)。
明喻和暗喻;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明喻和暗喻;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臧克家《有的人》)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③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等。
例子: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比喻简介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十二种。
比喻的例句
1.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2.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舒展得像绸缎一般,光闪闪的。
3.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4.她那红一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一汁的苹果。
5.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各种比喻手法的特点
各种比喻手法的特点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明喻
明喻是通过明确地指出比喻关系,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它的结构形式为“本体”、“喻词”和“喻体”三部分。
例如:“他像一只老虎一样勇猛。
”在这个比喻中,“他”是本体,“像”是喻词,“老虎”是喻体,通过比喻表达出“他”勇猛的特点。
2. 暗喻
暗喻是通过暗示的方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它没有明显的“喻词”,而是通过上下文暗示比喻关系。
例如:“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在这个比喻中,“他的心”是本体,“像”是喻词,“石头”是喻体,通过比喻表达出“他的心”坚硬的特点。
3. 借喻
借喻是通过借用另一个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
它没有明显的“喻词”和“喻体”,
而是通过上下文暗示比喻关系。
例如:“他是一头猪。
”在这个比喻中,“他”是本体,“是”是喻词,“猪”是喻体,通过比喻表达出“他”懒散、贪吃的特点。
4. 博喻
博喻是通过多个比喻来描述一个事物的特点。
例如:“他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又像一头懒散的猪,让人无法忍受。
”在这个比喻中,“他”是本体,通过两个不同的比喻表达出“他”既勇猛又懒散的特点。
比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修辞手法,通过不同的比喻方式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比喻_暗喻_借喻_借代_区别
比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首先你要明白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
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
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例(1)、(2)为借喻。
例(1)中的“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但有其相似点,比喻形象,新颖美丽富有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分。
本体喻词喻体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似,好似,如,犹如出现
仿佛,像....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为,变成,成为出现
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
------------------------------------------------------------
二,借喻和借代的区分。
(1)借喻是借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2)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可能。
整理自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P235 & P243.
用“像、如”等词连接的明喻方式,在老舍作品的比喻中占绝大部分。
随便举几个例子:
1)她的举动像个小野猫儿,她的思想却像个死牛。
(《二马》)
2)远处山坡的小道,像地图上绿的省分里一条黄线。
(《微神》)
3)他厌恶冠家像厌恶一群苍蝇似的。
(《四世同堂》)
用“是、成为”等词连接的暗喻方式,老舍作品中也有不少例子:
4)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
(《离婚》)
5)夫妇是树,儿女是花;有了花的树才能显出根儿深。
(《我这一辈
子》)
6)征服者是狼,被征服者是一群各自逃命的羊!(《四世同堂》)
再看看借喻的例子:
7)伊太太顶着一脑袋乱棉花进来了。
(《二马》)
8)天赐就是在一块铁与一块豆腐之间活了七岁。
(《牛天赐传》)
9)大赤包的十个小电棒儿又洗好了牌。
(《四世同堂》)
一般說來,誇張總是通過比喻、借代或比較的形式來表現的。
在比喻之中,明喻、隱喻和借喻都可以應用。
運用借代時的注意事項
借代和借喻的分別: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之間要求是相關的;借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要求相似。
借代的例子
1.他發現失火,連忙收拾細軟(易帶貴重的物品)逃命。
2.她肚裏有墨水兒(學問),所以大家都非常尊敬她。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
(蘇軾《水調歌頭》)
4.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重要時刻)。
(諸葛亮《出師表》)
5.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荒涼之地)。
(諸葛亮《出師表》)
6.你在棋上怎麼出息,到底不是飯碗(職業)。
(阿城《棋王》)
7.凡是願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任何東西)。
(姚雪恨《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