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案例分析终审稿)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法律案例分析(3篇)

人力资源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增长至近千人。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决定进行裁员。

2019年3月,公司宣布进行裁员,涉及员工约200人。

裁员方案中,公司提出以下原则:1. 裁员对象为公司成立时间较长的老员工,优先考虑年龄较大的员工;2. 裁员过程中,优先考虑合同到期员工,其次为合同未到期员工;3. 裁员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工资。

公司宣布裁员后,部分员工对裁员方案提出异议,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随后,部分员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司裁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 公司裁员方案是否公平合理?3. 公司是否应当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三、案例分析1. 公司裁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因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本案中,公司因经营状况发生困难,决定进行裁员。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然而,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违反了法律规定。

2. 公司裁员方案是否公平合理本案中,公司提出的裁员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裁员对象为公司成立时间较长的老员工,优先考虑年龄较大的员工。

这种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即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解除劳动合同。

(2)裁员过程中,优先考虑合同到期员工,其次为合同未到期员工。

人力资源法律案例分析(3篇)

人力资源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与员工张三(化名)之间的离职纠纷。

张三于2018年7月1日入职科技公司,担任研发部工程师职位。

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张三的月工资为1万元,试用期三个月。

合同中还明确规定了试用期工资为正式工资的80%,即8000元。

2019年4月,张三提出离职,并按照公司规定提前一个月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

然而,在离职前,张三发现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其试用期工资,实际支付的工资为7000元,比约定的8000元少支付了1000元。

张三遂要求公司支付剩余的1000元工资及相应的赔偿金。

公司则认为,试用期工资已按照约定支付,不存在欠薪情况。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公司是否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了张三的试用期工资?2. 若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试用期工资,张三是否可以要求赔偿?三、案例分析1. 关于试用期工资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

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本案中,张三与科技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工资为正式工资的80%,即8000元。

然而,公司实际支付的试用期工资为7000元,低于约定的80%。

因此,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张三的试用期工资。

2. 关于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差额,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本案中,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张三的试用期工资,张三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差额。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张三还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四、案件处理结果经调解,科技公司承认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张三的试用期工资,同意支付张三工资差额1000元及赔偿金。

劳动人事法律案例分析(3篇)

劳动人事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男,35岁,某科技公司员工。

被告:某科技公司。

案由:劳动合同纠纷基本事实:张某于2010年7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职位。

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张某的月工资为8000元,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6000元。

2013年6月30日,劳动合同到期,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

张某认为,公司未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且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未支付其工资,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某科技公司未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支付张某工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遂裁决某科技公司支付张某工资差额及赔偿金。

某科技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某科技公司是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支付张某工资?2. 某科技公司是否应当支付张某赔偿金?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下列规定支付经济补偿:(一)未按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应当支付相当于工资的赔偿金;(二)未按照本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支付相当于经济补偿金额的赔偿金。

四、案例分析1. 关于某科技公司是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支付张某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本案中,某科技公司未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支付张某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故仲裁委员会裁决某科技公司支付张某工资差额及赔偿金。

(优质)(人力资源案例)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优质)(人力资源案例)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案例)人力资源案例分析核、升迁、奖惩都他们说了算,公司领导基本不过问。

7年发展,公司规模扩大到340人左右,业务也复杂起来。

乔总发现当初那几年全公司“和睦大家庭”的气氛消退了,员工士气在不断下降。

领导班子开会研究,一致决定,该专门设一个管人事职能的办公室了。

但这办公室该设在哪一级,班子的意见是不一致的。

争辩再三,才决定设在生产厂长之下,该办公室有主任1名,并配1名秘书。

公司财务科有位成本会计师,叫郭翰文。

他6年前从北方一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经他的父亲,乔总的一位亲戚推荐,来公司财务科工作。

那时公司还小,工作分工不细,他聪明能干,科长让他管成本控制,不久他就熟练了。

他的工作使他跟生产与营销两方面的人都多有接触,人缘甚佳,乔总和傅总都觉得这小伙工作自觉,受到大家喜爱。

但他常说,我并不喜欢干财会,我其实爱搞人事工作,喜欢跟人打交道,不爱跟数字打交道。

他那天在食堂,正巧跟总经理秘书小周同桌吃饭,他从小周处听到公司要设“人事办”的消息,于是他闻风而动,马上递上书面申请,要求当这“人事办”主任,又分头向乔、傅、关“三巨头”口头汇报,又找领导软磨硬缠,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人事办公室主任”。

上任前,乔总关照说:“你这人事办公室干得好坏,对全厂工作很重要。

”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他就向各车间的主任发出书面通知说:“为适应公司的扩展,公司决定对全厂员工的人事管理实行集权。

为此成立本办公室。

今后各车间一切人事方面的决定,未经本主任批准,一概不得擅自执行。

”通知下发后,车间主任们对此政策变化的不满便接踵而至。

刘厂长有一回见到一位车间主任,问为什么生产下降了,主任们抱怨说:“工人们已经跟刚招来时不同,难管多了。

”又说:“我的手脚给捆住了,还怎么管得了工人。

如今奖励、惩罚、招聘、辞退,我都没了权,叫我怎么控制得了他们?怎么让他们出活?"有一天,有位姓林的女工闯进人事办公室气冲冲地说,她被车间主任无缘无故地辞退了。

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案例分析、8月第二周HR学习案例精华汇总8月5日案例1:试用期过后考核不合格,可以不符合任职条件解除合同?张某应聘某销售型公司的大客户经理,劳动合同签订时间3年,试用期3个月,2013/3/1-2013/5/31日。

在转正前的1周,张某提交转正报告。

2013年5月29日,内部考核认为,张某不符合大客户经理的任职条件,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2013年6月6日,人力资源部和张某沟通,公司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要求张某办理离职手续。

张某认为已经过了约定的试用期,公司不能够以不符合任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请结合本案例分析,试用期后考核不合格,可以不符合任职条件解除合同?案例解析:试用期后考核不合格,不可以不符合任职条件解除合同。

张某和公司之间争议的焦点在于:试用期满以后,公司是否还有权对他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理由,来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是在试用期内的最后一周,对张某进行的考核,考核结果在试用期的最后一周得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在试用期后一周做出的。

因此,公司尽管是在试用期内进行的考核,但通过考核证明张某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结论,却是在试用期满后才得出的。

这说明证明张某不符合录用条件是在试用期后,公司不能以张某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理由,来解除张某的劳动合同了。

另外,劳动部也规定: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则企业不能以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按照解除正式员工的做法,予以经济补偿。

案例2:不支付竞业禁止补偿,公司有权限制员工跳槽同行吗?2012年,田小姐进入本市一家生产高新技术公司,担任销售主管。

试用期间,田小姐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和竞业限制合同。

竞业限制合同约定,田小姐离职后1年内,不得到与原告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企业就职或者从事与原告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生产。

人事类法律知识案例分析(3篇)

人事类法律知识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与销售。

公司员工李明(化名)于2015年7月1日入职,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一职。

李明入职时与公司签订了三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8000元,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每月7000元。

在李明入职后的第三个月,公司因业务调整,决定对李明所在的软件开发团队进行重组,并要求李明转岗至销售部门。

李明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成绩符合软件开发岗位的要求,且自己并无销售经验。

经过与公司沟通,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2016年1月,李明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并要求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认为,李明转岗是公司业务调整的需要,且李明具备转岗至销售部门的基本条件,因此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李明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李明是否符合转岗条件?2. 公司是否应当支付李明经济补偿金?3. 劳动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本案?三、案例分析1. 李明是否符合转岗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本案中,公司因业务调整需要,与李明协商转岗,符合法律规定。

然而,关于李明是否符合转岗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李明的工作能力和技能。

根据李明入职时的简历和公司提供的证明材料,可以看出李明具备软件开发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销售经验。

(2)公司提供的转岗培训。

公司是否为李明提供了必要的转岗培训,以帮助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3)李明本人的意愿。

李明是否愿意接受转岗,是否具备适应新岗位的心理素质。

综合以上因素,虽然李明缺乏销售经验,但其在软件开发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良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公司如能为李明提供必要的转岗培训,并考虑其个人意愿,李明具备转岗至销售部门的基本条件。

2. 公司是否应当支付李明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分析与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分析与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分析与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营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及企业竞争力为目的,进行的系统化管理和综合分析。

本文旨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于发展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和对策。

一、自我评估,为员工提供成长机会公司A是一家虚拟现实技术(VR)企业,其整体技术水平较高,但公司员工中存在太多没有长远目标和没有自我评估意识的员工,而公司的技术是需要持续提升的,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通过对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业务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的短板,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首先,对员工进行自我评估,通过了解其个人能力、职业规划和生涯目标等细节信息,为其提供相应的成长机会。

这不仅能够帮助员工完成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而且还能够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针对公司技术水平的提升,该企业增设VR技术培训师,对员工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重视员工知识的更新换代,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技术更新换代情况,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员工激励,激发其创造力公司B是一家专门从事游戏开发的企业,员工素质高、创造力强,但其开发的产品市场表现普遍不高。

而对于这种情况,公司内部对于绩效和激励机制的缺失,已成为了制约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因素之一。

针对此问题,该公司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首先,该公司在激励机制上做出了改变,引入了绩效考核和激励奖金制度。

通过对员工的考核,鼓励员工争创佳绩,提升员工的工作成果。

其次,该公司重视公司文化的建设,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激励员工从个人和公司出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通过对员工日益丰富的感性感受和职业生涯目标等深层次需求的调查研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想法。

三、员工管理,建立持续性营养公司C是一家市场开发管理实现工程(MDM)领域的科技公司,其在员工管理方面有着应有的人力资源保障措施,但发现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员工的反馈,员工在公司管理方面的不满意情绪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人事管理争议案例分析

人事管理争议案例分析

人事管理争议案例分析人事管理争议案例:员工解雇争议事件时间:2008年5月事件背景:一家科技公司在2008年5月,因为财务状况不佳,需要进行裁员以降低成本。

公司决定解雇一名高级销售经理,名为李明。

李明是公司中最资深的销售人员之一,一直以来表现良好,公司的销售业绩也与他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公司需要进行大规模裁员,李明无法幸免,他成为其中一员。

事件经过:公司通知李明他被裁员后,李明愤怒并拒绝接受该决定。

他认为公司对他的处理不公平且存在违法行为,因为他是公司中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之一,且从未收到任何警告或批评。

他相信公司在决定裁员时没有进行公平的考虑,而是选择解雇了他。

李明决定寻求法律援助,并通过他的律师向公司提起了诉讼。

他指控公司违反了劳动法,并要求与公司达成一项和解协议,包括提供一笔巨额补偿金以及恢复他的工作职位。

律师的辩护:李明的律师认为,公司在解雇李明时未能遵守适用的劳动法,并对李明的权益做出了不公正的处理。

他提出以下几点辩护:1.违反劳动法:律师声称公司并未遵守相关劳动法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中的规定,公司在解雇员工时必须遵循一定程序,包括提前通知、与员工协商、给予公平的补偿等。

李明认为公司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2.裁员程序不公平:律师声称公司的裁员程序存在不公平的行为。

他提出,公司在决定裁员时是否公平地考虑了员工的绩效等因素。

由于李明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的顶级销售经理之一,律师认为公司应该给予他特别关注,而不是紧急裁员。

3.未提供警告或批评:律师还指出,公司在解雇李明之前从未提供过警告或批评。

根据劳动法规定,除非员工涉及严重违反公司政策或有其他严重失职情况,否则公司应该在解雇之前先提供警告或批评的机会。

最终判决:经过一系列的诉讼程序和听证会,法院最终做出以下判决:1.违反劳动法:法院认为公司在解雇李明时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公司没有提前通知李明以及在解雇决定上未经充分的协商。

法院认定李明在这项争议中获得胜诉。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详细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详细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详细案例1XXX(深圳)有限公司人才危机最近,XXX(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的总经理XXX为公司独立开发的金属交易网站能够按计划发展而感到欣慰,然而在网站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各部门都出现人员流失,让他大伤脑筋。

如果仅靠现有人员昼夜不分,精力严重透支的干下去,网站下一个发展目标恐怕就难以完成。

XXX开发的是一家专业性金属交易网站,可以为全球任何一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别是钢铁生产、贸易商提供全面的网上交易及信息服务。

传统交易模式的局限性,交易者不受昼夜时间限制,通过简便的操作系统,获得大量的交易信息,以便达成交易。

作为投资商,XXX(香港)集团公司承担了网站初期的启动资金,它是XXX的老牌上市公司,前身是一家英资背景的公司,历史悠久。

XXX(香港)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全球金属贸易,营业额位居香港前列。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为了改变公司单一传统型贸易企业现状,赶上科技浪潮的发展步伐,XXX(香港)集团公司先期投入了1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XXX(深圳)有限公司。

一、创办初期一帆风顺。

2000年3月,XXX(香港)集团公司为筹建XXX派遣香港总部人力资源总监XXX来到深圳,在深圳某宾馆订了个房间,开始了招聘人员、搭建公司框架的工作。

这时他找到一位在IT行业有一定策划能力的朋友XXX,邀请他加盟,将公司创办思路、发展前景与之长谈,并许诺让他担任未来公司的策划部经理。

XXX是位30不到的年轻小伙子,有点文采,管理能力怎样就不得而知,他未做过多思考便决定过来一起干,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本来是干策划的,做起来应该轻车熟路,况且XXX(香港)集团公司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实力肯定也不错,最重要的一点是工资比原来公司高。

XXX另一个关键性的职务总经理的招募就显得更加具有戏剧性。

XXX(香港)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有一家世界知名的IT公司,其中国区域经理XXX得知此次两家公司的合作意向后,马上有了“过江龙”的想法。

人力资源的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的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的案例分析作为一个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探讨其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案例概述在某跨国公司中,人力资源部门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员工流动率高,导致组织无法长期保留核心才能。

其次,员工对于组织的战略目标缺乏了解,缺乏对组织的忠诚度。

另外,公司在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员工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

最后,公司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激励员工发挥最佳表现。

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导致了员工稳定性降低,绩效下降和组织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如果不加以解决,公司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解决方案1. 提升员工参与度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公司可以增加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

例如,定期组织员工意见调查,开展员工代表选举等,以增加员工对组织管理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2. 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通过制定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公司可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员工的绩效与培训计划相结合,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

3. 设计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将绩效与奖励挂钩,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和实现组织目标。

例如,制定奖励制度,例如年度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和积极性。

4. 建立健康的离职和留用机制在员工流动率高的情况下,公司应该主动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为了留住核心才能,公司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和个人发展计划。

5. 优化组织结构通过重新评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公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例如,重新分配工作任务,优化团队合作方式,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变革能力。

结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加强员工参与度、提升员工培训和发展、设计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康的离职和留用机制以及优化组织结构等措施,公司可以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HR工作精选案例分析2

HR工作精选案例分析2

HR精选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学历造假案情简介:王先生于2016年2月应聘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在个人简历学历上,他自报某名牌大学统招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

互联网公司要求应聘者必须是统招计算机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以上,而且王某也符合条件,于是王先生被录用并订立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该劳动合同中,双方约定王先生的岗位为计算机工程师,试用期为3个月。

入职后1个月后,互联网公司发现王先生在简单的工作任务中常常出现差错,于是对王先生学历真实性产生怀疑。

互联网公司向某名牌大学进行调查核实,发现该大学并未向王某先生发过计算管理专业本科文凭。

互联网公司以王先生提供虚假学历,不符合试用期条件为由将王先生辞退,王先生向仲裁提出申请要求互联网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裁判结果:裁决驳回了王先生仲裁请求,王先生入职时向互联网公司提交的本科学历证书为在职本科学历证书,互联网公司向仲裁庭提交的统招本科学历(复印件)并非其入职时向公司所提交。

但王某入职时提交简历中所注明的本科学历的性质及就读时间均与互联网公司所提交的统招本科学历(复印件)相符,而与王先生提交的在职本科学历证书不符,仲裁委认为,互联网公司在招聘时告知王先生须具备统招大学本科学历,王先生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供虚假学历,影响了互联网公司对其专业技能的判断,互联网公司以其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符合规定。

法条解读: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录用劳动者时,应明确告知劳动者录用条件。

同时,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如果劳动者违反诚信原则对影响劳动合同履行的自身基本情况有隐瞒或虚构事实的,如提供虚假学历证书、伪造履历等,用人单位可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HR案例分析范文

HR案例分析范文

HR案例分析范文标题:解析HR案例:ABC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应对策略引言:人力资源管理(HRM)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通过分析ABC公司的情况,探讨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ABC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拥有多个分支机构,面临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招聘困难、员工流失率高等。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ABC公司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提供对其他企业的启示和借鉴。

1.挑战1:招聘困难ABC公司在近年来面临了从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以及吸引有经验的高级人才方面的挑战。

高校毕业生普遍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大型企业,而ABC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另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得有经验的高级人才更多的选择了其他公司。

解决策略:-加强品牌推广:ABC公司可以通过与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园招聘,并在招聘过程中突出公司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ABC公司可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吸引有经验的高级人才。

2.挑战2:员工流失率高ABC公司近年来员工流失率较高,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高流失率不仅增加了招聘成本,同时也对企业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造成了影响。

解决策略:-加强人才培养和发展:ABC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并通过内部晋升制度,给予员工晋升的机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发展空间。

-优化员工福利制度:ABC公司可以调研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优化薪酬福利制度,并注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提供一定程度的弹性工作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挑战3:跨文化管理ABC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习俗等多种因素需要充分考虑和管理。

解决策略:-增加跨文化培训:ABC公司可以针对不同员工的文化背景提供培训,增加员工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

人力资源经典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经典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S公司的管理困境:S公司是J市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由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于1994年合作创办。

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几位合伙人主动提出不领取工资直至公司盈利为止。

在他们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精神感召下,公司的员工们也时常义务加班。

公司内部关系融洽、士气高涨。

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1996年该公司己发展为一家集开发、生产、经销于一体的中型高科技企业,在省内IT业界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1996年至1999年,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增长,员工待遇也随之不断改善,加之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员工普遍感觉在这样的公司有希望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年轻人加入公司。

然而,自2000年公司进入稳定期以来,随着经济效益增幅的减小,公司内部出现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氛围,人心涣散的迹象十分严重,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流失问题急需解决。

中层管理者流动频繁,使公司的管理已出现脱节现象,其他员工的士气大受影响,企业生产率明显下降,公司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最近,员工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凡是从本公司跳槽的人都能在现职岗位上做得不错,待遇比在公司时好,工作强度也比本公司小:其他公司对处于同一层次的员工评估还不单纯以业绩为标准。

另外,人员流动多倾向于国内的知名外企。

针对企业面临的以上问题,公司总经理感到非常棘手,准备请人力资源部经理为自己提些建议并共同商讨对策,使公司早日摆脱目前的困境.问题:如果我们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会如何看待该问题并提出建议呢?1、解决薪酬出现的问题,而s公司的薪酬对员工没有吸引力,应进行市场薪酬调查。

针对中层流失的问题,可以通过股票薪酬模式激励高级管理人员,比如虚拟股票、期股等。

2、进行绩效考核。

是公司单纯以业绩为标准,结果至上。

应改善绩效考核制度,应设计以过程、员工特征为导向的考评制度。

利用平衡计分法、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和360度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范文简介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挑战。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由于业务增长迅速,不断需要招聘新员工。

然而,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招聘效率低下、员工流失率高等。

问题分析1. 招聘效率低下:由于招聘过程繁琐、流程复杂,导致招聘效率低下。

需要采取措施简化流程并提高效率。

2. 员工流失率高: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这对公司的稳定运营构成了威胁。

需要制定有效的人才留住策略。

解决方案1. 招聘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简化招聘流程,缩短招聘周期,提高效率。

例如,采用在线招聘平台,自动筛选简历,缩减人工评估时间。

2. 培训与发展:通过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意愿,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留任率。

3. 绩效激励:设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对绩效优异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个人和团队的表现。

4. 沟通与反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员工反馈,及时解决员工关注和问题,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目标与效果通过实施上述解决方案,预期达到以下目标与效果:1. 提高招聘效率,缩短招聘周期,降低招聘成本。

2. 降低员工流失率,增强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意愿。

4. 提高团队和个人的绩效和工作动力。

结论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招聘流程、加强培训与发展、设立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企业可以有效应对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

人事处员工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人事处员工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人事处员工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一、完善的招聘流程在2023年,招聘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人事管理过程之一。

因此,人事处吸取以往的教训,建立了更加精细化的招聘流程。

人事处在制定招聘计划时充分考虑了产业趋势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人事处加强了招聘流程的质控环节,严格掌控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准确有效地完成。

在此基础上,人事处还注重与其他部门合作,协同完成招聘和引进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招聘渠道和方式,避免了大量无效投递和恶意招聘。

在招聘流程的每个环节中,人事处都注重保障应聘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更加透明的招聘标准和流程,严格防止人事处成为违法招聘的一方。

二、基于德智体美的综合评价体系人事处在绩效评估方面实行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

除了基本工作表现外,还会对员工的文化素养以及体育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员工智能和数据技能的表现情况,提高员工对数据的挖掘能力,进一步优化管理水平。

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三、倡导互动式人际关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共享是提高企业创新和运营效率的关键。

因此,人事处注重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打造开放和自由的工作氛围。

强调员工职责的积极性,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提高员工在不同领域的交流和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人事处建立了社交平台,鼓励员工互动和分享,帮助员工习得各种新技能和新知识。

四、注重员工培养和发展在2023年,员工不再仅是企业的劳动力,而是企业的知识财富。

因此,人事处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通过公司内部的技能培训,员工能力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同时,人事处还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推出针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员工得以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人事法律案件(3篇)

人事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员工人数众多,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

2019年,甲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进行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员工乙(以下简称乙)因对公司裁员方案不满,认为公司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二、案件经过1. 裁员方案公布2019年3月,甲公司因经营困难,决定裁员以降低成本。

公司制定了裁员方案,内容包括裁员人数、裁员原因、裁员程序等。

方案公布后,乙等部分员工对裁员方案表示不满,认为公司未充分征求员工意见,且裁员程序不符合法律法规。

2. 员工乙提起仲裁2019年4月,乙以甲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为由,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仲裁请求包括:要求甲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支付违法裁员期间的工资等。

3. 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乙的仲裁申请,并依法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依法调取了甲公司的相关证据,包括裁员方案、员工花名册、工资发放记录等。

4. 仲裁庭审理案件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对甲公司的裁员方案、裁员程序、员工乙的劳动合同等证据进行了审查。

经过审理,仲裁庭认为甲公司在裁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未充分征求员工意见。

甲公司在制定裁员方案时,未征求员工意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2)裁员程序不规范。

甲公司在裁员过程中,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甲公司在裁员过程中,未依法支付赔偿金,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5. 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仲裁委员会作出如下裁决:(1)甲公司支付乙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2)甲公司支付乙违法裁员期间的工资。

(3)甲公司改正裁员程序,重新制定合理的裁员方案。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甲公司在裁员过程中,未依法支付赔偿金,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人事相关案例法律(3篇)

人事相关案例法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

公司规模逐年扩大,员工人数也不断增加。

2018年,科技公司因业务调整,决定对部分岗位进行优化,涉及多名员工。

在此背景下,公司人事部门与员工王某进行沟通,希望王某能主动提出离职。

王某因家庭原因,不愿意离职,于是双方就劳动合同解除事宜产生纠纷。

二、案情分析1.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王某于2010年加入科技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王某的职位为软件工程师,月薪为8000元,试用期三个月。

合同中还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等条款。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王某表现良好,工作成绩突出。

但自2018年起,公司因业务调整,决定对部分岗位进行优化,其中包括王某所在的软件工程师岗位。

2. 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公司人事部门与王某进行沟通,希望王某能主动提出离职。

原因是:(1)公司业务调整,需要优化部分岗位,王某所在岗位将被撤销。

(2)公司为王某提供的新岗位与原岗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存在较大差异。

(3)公司希望王某能理解公司发展需要,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

3.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本案中,科技公司因业务调整,需要对部分岗位进行优化,导致王某所在岗位被撤销。

这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

人事争议案件分析

人事争议案件分析

人事争议案件分析标题:人事争议案件分析:员工解雇引发的合同纠纷引言:在职场中,人事争议案件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分析一起发生在2009年的人事争议案件,探讨其中涉及的具体事件和细节,并最后由律师进行点评。

案例概述:时间:2009年3月1日地点:某市某公司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生产眼镜。

该公司于2005年与甲某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聘用甲某为督导经理,双方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

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可以提前解除合同,但提前解雇的一方需提前三个月通知对方。

事件具体描述:2009年1月1日,由于公司业绩下滑,决定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甲某因为部门业绩不达标,成为候选人之一。

然而,公司并没有提前三个月通知甲某,而是在2009年3月1日当天通知甲某解雇,理由是部门业绩不佳。

甲某对公司的解雇决定感到不满,认为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约定的通知期限,并违反了相关劳动法规。

因此,甲某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解雇赔偿金,并还原其员工身份。

法庭审理:时间:2009年6月15日地点:某市法院甲某的律师在庭审中认为,公司的解雇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存在法律失效的可能性。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应向甲某支付金钱补偿并还原其员工身份。

公司的辩护律师则辩称,公司在解雇甲某时是基于业绩不佳的合理理由,并不存在违法行为。

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甲某的工作情况,并非随意解雇。

判决结果:时间:2009年7月30日地点:某市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1.公司应支付甲某解雇赔偿金,金额为甲某工资的六个月。

2.公司需还原甲某的员工身份,并支付甲某自解雇生效之日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3.如果公司未按判决执行,应按法律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律师点评:这起案件中,公司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未提前三个月通知甲某解雇,导致解雇行为失效。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应支付甲某解雇赔偿金,并还原其员工身份。

法院的判决充分保护了甲某的权益,使其得到了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人事相关案例分析

人事相关案例分析

人事相关案例分析1、案例讨论张某家庭条件较差,2012年入职浙江某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生产线普工工作。

签订劳动合同时,张某提出,因为家庭条件差,主动放弃缴纳社保,与公司无关。

希望公司不扣发个人社保应缴纳部分,并将公司承担部分直接以工资的形式发放。

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公司按张某的要求发放工资(含社保部分)。

2013年张某离职,要求公司补发社保,如果公司不同意,申请劳动仲裁。

经过劳动部门调查,对张某的请求不予支持。

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主动要求不购买社保,企业如何规避风险?案例解析当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公司应依法给员工购买社保。

对于主动不愿意交社保的员工,企业为规避风险,应做好以下工作:1、说明劳资双方依法缴纳社保对双方的保障,公司和个人都应该缴纳社保的义务。

2、个人主动不愿意缴纳社保,应签订“放弃社保缴纳意向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

3、在劳动合同注明员工的实际工资,不含社保部分。

4、公司缴纳社保部分,专项发放或做好流水单,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其中,2,3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举证材料,是规避风险的重点。

2、案例讨论深圳某IT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招聘一批新员工做Sales (销售),负责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公司通过人才大市场的现场招聘方式,找到20名合适的员工。

员工入职后,签订了劳动合同和培训协议,同时约定培训的服务期和违约金。

同时,公司组织了新员工培训,安排专职人员对公司产品的技术原理,性能,销售话术,产品卖点等内容进行讲解。

入职后2个月,5名员工提出离职,公司要求员工交付新员工培训的违约金。

该员工认为公司的违约金是违法的,自己不需要履行。

请结合本案例分析,新员工培训后离职,员工是否要补偿?案例解析本案例中,企业的新员工培训是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不属“专业技术”培训,不能够根据《劳动合同法》约定违约责任和违约金。

所以即使签订了培训协议,没有法律依据,也是一纸空文,发挥不了任何法律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事案例分析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一:贾厂长的管理模式贾炳灿同志是1984年调任上海液压件三厂厂长的。

他原是上海高压油泵厂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业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

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的。

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

贾厂长到任不久,就发现原有厂纪厂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

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终于选中了一条。

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

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来厂,有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人则无借口可依。

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

本厂未建家属宿舍,职工散住全市各地,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还有人住在浦东,要摆渡上班。

碰上塞车`停渡,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

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可迁;要调往住处附近工厂,很难成功,女工更难办。

所有这些,使迟到不能责怪工人自己。

贾厂长认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忘动,此禁一开,纪律松弛,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设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1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三次罚30元。

我厂才扣1元,算个啥?但贾厂长斟酌再三,这条一定得改,因为一元钱虽少,工人觉得不公、不服,气不顺,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全厂职工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起,工人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

这项政策的确引起了全厂的轰动,职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贾厂长又补充道:“迟到不扣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

但早退则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重罚;所以凡未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

贾厂长觉得这条补充规定跟前面取消原规定同样公平合理,但工人们却反应冷淡。

新厂规颁布不久,发现有7名女工提前2分钟至3分钟不等去洗澡。

人事科请示怎么办,贾厂长断然说到:“照厂规扣她们半年奖金,这才能令行禁止嘛。

”于是处分的告示贴了出来。

次日中午,贾厂长偶过厂门,遇上了受罚女工之一的小郭,问她道:“罚了你,服气不?”小郭不理而疾走,老贾追上几步,又问。

小郭悻悻然扭头道:“有什么服不服?还不是你厂长说了算!”她一边离去一边喃喃地说:“你厂长大人可曾上女澡堂去看过那像啥样子?”贾厂长默然。

他想:“我是男的,怎么会去过女澡堂?”但当天下午趁澡堂还没开放,跟总务科长老陈和工会主席老梁一块去看了一躺女澡堂。

原来这澡堂低矮狭小,破旧阴暗,一共才设有12个淋浴喷头,其中还有3个不太好使。

贾厂长想,全厂194名女工,分两班也每班有近百人,淋一次浴要排多久队下了小夜班洗完澡,到家该几点了明早还有家务活要干呢。

她们对早退受重罚不服,是有道理的。

看来这条厂规制定时,对这些有关情况欠调查了解了……下一步怎么办处分布告已经公布了,难道又收回不成厂长新到任订的厂规,马上又取消或更改,不就等于厂长公开认错,以后还有啥威信私下悄悄撤消对她们的处分,以后这一条厂规就此不了了之,行不……贾厂长皱起了眉头。

问题:⑴贾厂长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性观来对待员工的?⑵如果你是贾厂长,你准备怎样来对待员工你想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和管理方式答案要点:该案例中,贾厂长只是根据惯例主观地采取了迟到不罚款,而对早退罚款的决定。

改革不合理的厂纪厂规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贾厂长取消了迟到罚款的规定受到了工人的好评。

这说明在这个问题上贾厂长尊重职工,关心他们的疾苦,在管理中考虑到了人的因素,其人性观有“社会人”假设倾向。

但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时,由于没有很好地调查研究,没有了解工人为什么会出现早退的现象,就做出了早退罚款的决定。

这一决定说明贾厂长只想用经济杠杆来管理,又有一种用理性人假设来实施管理的倾向。

因此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说,贾厂长的这种管理方式比较符合薛恩的复杂人性观。

鉴于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能使新的规定得到贯彻实施,贾厂长应该改变原有的领导方式,在充分与工人讨论协商的情况下,制定公平合理的地、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为解决工人洗澡排队的问题,厂里应彻底改造女澡堂。

这样,就扫清了新规定执行的障碍。

案例二:1990年10月,飞龙集团只是一个注册资金只有75万元,员工几十人的小企业,而1991年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实现利润6000万元,1993年和1994年都超过2亿元。

短短几年,飞龙集团可谓飞黄腾达,“牛气”冲天。

但自1995年6月飞龙集团突然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广告——飞龙集团进入休整,然后便不见踪迹了。

这是为什么?1997年6月,消失两年的姜伟突然从地下“钻”出来了。

并坦率地承认飞龙的失败是人才管理的失误。

飞龙集团除1992年向社会严格招聘营销人才外,从来没有对人才结构认真地进行过战略性设计。

随机招收人员、凭人情招收人员,甚至出现亲情、家庭、联姻等不正常的招收人员的现象,而且持续3年之久。

作为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医药保健品前几名的公司,外人或许难以想象,公司竟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才结构,竟没有一个完整地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

人员素质的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等。

从1993年开始,飞龙集团在无人才结构设计的前提下,盲目地大量招收中医药方向的专业人才,并且安插在企业所有部门和机构,造成企业高层、中层知识结构单一,导致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地阻碍了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

1993年3月,一位高层领导的失误造成营销中心主任离开公司,营销中心一度陷入混乱。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造成了无法管理和不管理。

问题:请问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飞龙集团的失误(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招聘理论来分析。

)答案要点: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

飞龙集团的失误,是在人才招聘、规划管理方面的失误,最主要的是人才通常不流动和只靠自己培养人才这两个失误。

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碰到的一个“致命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①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②人才机制没有市场化,③单一的人才结构,④人才选拔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一“致命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⑴企业决策集体应真正树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才选拔标准、原则。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只有拥有优秀人才时,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勃勃生机。

为了求得优秀人才,避免“武大郎开店”的不良心态作用,树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说来,公司从一开始组建就应把选人放在首位,并且提出了简单、明确的选人标准:①任人为贤。

不能因为认识某位领导就得到好的差事,要做到唯才是用。

②一专多能。

尽量发挥人的潜能,使一个人能顶几摊事,既避免了部门繁杂、管理重复,又使得真正有才之人尽显其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③严格选拔,加强培训。

在选拔人员时,从多角度多侧面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时对每一位员工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④增强后备,面向未来。

对新一代年轻人培训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之认识到中药品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剂,而且是养身保健的主体。

⑵按照科学的程序选拔人才,把人才选拔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一般来说,人才的选拔主要有三个阶段:①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人员分析等,明确某一用人工作岗位的工作特性,及这一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生理、心理品质,确定最佳的人才选拔程序。

②选择阶段。

这是正式进行人员挑选的阶段。

为了保证能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择优录取,需要经过心理测验和测评等技术来进行严格的筛选。

国外企业一般把此选择工作分为六个步骤,即:初步面试、填写申请表、进行心理测验、最后面试、获取证明材料、体格检查等,逐步淘汰不合格者,六个步骤全部通过考核者,录用为新员工。

③招聘总结及检验效度阶段。

新人员录用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心理学家还要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整个选择程序的预测效度。

在实际的人才招聘工作中这些步骤会有一定的变化,如在我国大部门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就采用筹划与准备阶段、宣传与报名阶段、考核与录用阶段、入厂教育与工作安置阶段等,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能有效的保证人才招聘的科学、准确、客观、合理等。

⑶作为主管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人员,应熟练掌握人力资源招聘技术,如工作分析、人员分析、面试技巧、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测验等。

企业在招聘高级管理人员时,经常使用面试、标准化的心理测试和情景模拟测验等招聘技术。

案例三:MBA等于高层管理者吗在国内,中高层管理人员供不应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工商管理硕士的职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尤其是从国外学成回国的MBA研究生。

但是,在实现自己远大抱负、报效祖国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重新定位的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在哪种组织环境中发挥才能为什么我会遇到这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下一步如何发展一家职业咨询中心接待了两位在国外学MBA的求询者,他们共同的目的是获得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并希望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从事哪些方面的高层管理工作。

于先生,36岁,96年学成归国,现在一家着名计算机公司做市场总监。

我们给他提出的发展建议是:适合从事制定目标、策略、计划等高层管理工作,适宜在鼓励自主、能够充分授权的领导下工作,适宜和组织性、计划性较强的同事和下属相配合,需要增强情绪稳定性。

齐先生,29岁,98年学成归国,现在一家着名医药公司做部门副经理。

我们建议他:在组织目标任务确定、管理规范的环境中从事事务性管理工作,目前不适合做高层管理工作,需要增强与人交往的兴趣。

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案例之一(含答案)~全国适用案例1: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林某所在的公司所推行新的考核办法是根据每个员工本月工作的工时和工作完成度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效益工资和员工创造出的相关效益挂钩。

因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工时是根据员工每日在信息化系统上填写的工作安排和其直接上级对员工工作安排工时的核定来累计的,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本月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反映。

上月月末,该公司绩效考核专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发现林某上月的工时离标准工时差距很大而且林某的工作完成度也偏低,经过相关工资计算公式的演算,林某这个月的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要扣掉几百元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