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仁和礼是《论语》中经常被提及和讨论的两个概念。
仁指的是道德与人性,而礼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两个概念在《论语》中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建构。
首先,仁与礼在《论语》中被认为是互相促进的。
孔子认为,仁是在个人内心修养的基础上建立的,而礼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实践的。
仁的核心是关爱他人,而礼是将关爱他人的行为规范化。
只有仁心和礼仪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了很多关于仁和礼的言论,例如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强调了仁和礼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次,仁与礼在《论语》中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以仁心为基础,通过礼仪的规范行为,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要“以礼义之,以孝悌之”,这句话意味着通过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可以建立起亲情和友情的良好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网络。
此外,仁与礼在《论语》中也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价值观。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仁心和遵循礼仪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他强调了仁义道德的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即体现了他对于仁和礼的高度重视。
孔子通过教育和培养的方式,希望能够培养出有仁心、遵循礼仪的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在《论语》中,仁与礼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既互相促进,又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仁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而礼仪则是将仁心转化为行为的规范。
只有通过仁和礼的结合,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浅谈论语中的仁孝礼及其关系
浅谈论语中的仁、孝、礼及其关系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所谓礼是指周公制定的周礼,这是西周君主等级制社会的传统秩序和体制,是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原则。
孔子认为只有恢复西周礼治才是“礼崩乐坏”社会的出路。
“礼”的含义在孔子看来,礼应该是上至天子,下到庶民,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篇第1章》)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篇第4章》)“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第1章》)。
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泰伯偏第2章》)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
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第1章》)“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篇第22章》)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篇第17章》)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篇第21章》)。
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篇第5章》)。
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
《论语》中的“礼”之内涵及“仁”“礼”关系
他说, 在 孔子 看来礼是源自 情的, 而情是质朴的, 如果没有 好的 礼还不如质朴。 但是质朴虽然是近乎圣人, 但毕竟不 是圣人的境界, 所以 更好的 方法是用礼影响心, 使质朴粗乱 的心变得真诚又细腻。而这种以礼影响心的方法在他看来 就是所谓的 诚意的 功夫。 综上所述, 在梁先生看来, 礼是一
一
履行的责任, 即古人所说的“ 礼, 履也” 。一方面, 礼是一套 感情 , 那么繁复的礼节就是空洞无用的。“ 礼” 是“ 素事后
外在的制度, 即通常我们所说的“ 礼制” ; 另一方面, 礼还是 绘” ( 《 八佾第八》 ) , 有了质朴的感情再加上外在的行为规
作者简介 : 张雨亭 , 在读硕士 , 兰州大学历史 文化学院 2 0 1 3级 。
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如果说礼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外在的社会规范那么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一书中将二者归纳为客观的人文世界和内在的人格世界
第1 5卷
第1 O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 L OF J I XI UNI VE RS I T Y
V0 I . 1 5 No . 1 O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2 2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献 标 识 码 : A
一
“ 礼” 之辩
一
套内在的观念, 即我们常说的“ 道德准则” 。而礼在现实
“ 礼” 是孔子思想中继“ 仁” 之后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中的表现就是“ 宗法制度” , 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使其不至 于混乱的制度。礼的主要内涵有两个方面, 一是区分上下、 尊卑、 亲疏、 远近使之有差别 ; 二是协调上下、 尊卑、 亲疏、 远 近使之更和谐。前一个方面重在“ 分” , 后一个方面重在 “ 合” 。而“ 合” 即是与“ 仁” 的概念的结合。仁的核心是由
传统文化
儒学的仁礼关系及其现代诠释关于孔子对仁与礼的关系的看法,学者们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王夫之认为仁义必以礼为德之符。
先礼而后仁,“礼复而后仁可为也”,礼实际上就是仁:“礼者仁之实也。
”与此近似者为赵纪彬认为,《论语》以“复礼”为“为仁”的内容和方向,是礼为第一位,仁为第二位,不是用仁来改造礼,而是用礼来限定仁。
二、礼包仁,如北宋李觏认为礼包括仁、义、知、信。
三。
仁包礼,如朱熹认为仁包括义、礼、知、信。
三、仁礼配合说,如冯友兰、匡亚明等主张孔子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认为仁是道德,礼是制度。
四、仁是本,是体,礼是末,是用2。
五,依仁以成礼为主,设礼以显仁为辅。
这些对仁礼关系的看法取决于学者们对仁与礼的内涵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代表性的角度是两种:一是社会政治的角度:“礼是宗法等级社会的制度、规范,它强调的是尊卑长幼之序。
是具有不同名分的人之间的区别与对立。
仁按其本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强调人们之间的仁爱、谅解、关怀、容忍,也强调广大人民物质生活的安定和提高(安、信、怀和庶、富、教)等等。
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看,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那就会加深对立,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危机。
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差等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限。
这两极都是孔子所不希望出现的,于是他用中庸的方法……达到……等级与仁爱对立与和谐的统一,和大家生活安定富裕的理想状态。
这便是理想的小康社会。
”二是伦理学的角度:“仁是源于人情而又经过后天修养体悟的道德自觉,并且是主导建立人伦秩序——礼义的内在根据,礼是成全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性的伦理规范和制度。
”这两个角度应该说都有其合理性,但仅单独使用就会出现偏颇。
例如,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仁是不对的,失之于偏颇。
礼同样也不仅仅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在古代还包括法的部分内容在内,所以礼的实质是礼法。
我们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人的完整生存状态来考察,可以对仁与礼的关系有新的理解。
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剖析
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剖析近年来,《论语》在教育领域中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以其精深的思想和思想激发了人们对仁礼义之道的思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进行剖析,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仁、礼、义的含义。
在《论语》中,仁被描述为关心他人、善良和慈爱的品质。
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善关系的建立。
礼则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礼貌和规范。
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方式和规则。
而义则涉及到道德和正义的概念,强调了个体应该表现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论语》中,孔子一直强调仁礼义的重要性,并试图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行为准则和人际关系的原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些格言和箴言成为了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石,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仁礼义之道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仁礼义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人们对于他人的关心和善意可以缓解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此外,仁礼义的理念也可以指导个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抉择和诱惑,而仁礼义的原则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比如,在商业伦理中,遵循诚信和公平的原则可以建立起长期可持续的商业关系,而不仅仅追求一时的利益。
最后,仁礼义之道在教育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通过教授仁礼义的概念,学生可以培养出善良、友善和负责任的品质,从而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仁礼义之道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惑。
同时,教育系统也应该将仁礼义的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仁爱和谦逊的品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及其现代意义
通过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认 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诚信 品格和良好信誉。
01
02
树立正义观念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让他们明白正义的重要性,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
03
传承礼仪文化
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提高他们的文 明素养和社交能力。
05
国际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礼仪也需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礼仪文 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要将中国的传统礼仪传播到世界各地,展 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05
智:智慧与学识
追求知识与真理
孔子认为,追求知识是人的天性 ,也是人的基本需求。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对知 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认为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获
勇于承担责任与义务
尽职尽责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尽职尽责的精神,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心 尽力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推卸责任。
敢于担当
担当精神是责任感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挺 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
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人们按照社会规范和道德标 准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增进相互理解 。
3
自我尊重
自重自爱,关注自我成长和提升,实现个人价值 。
仁爱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人际关系
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营 造友善、和谐的社交氛围。
企业管理
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 爱员工成长和福利,提高团队 凝聚力。
社会公益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 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论语之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之中仁与礼的关系
古代诸子百家所研究的道德和礼节,其中最受大家尊崇的当属
《论语》,《论语》把“仁”放在行为规范的最高境界,内容包括十
四章九训,乃至子路“礼之用:和为贵”那么,仁与礼具体有哪些关
系呢?
仁者不应仅仅守礼,而是要礼有所不礼,待人诚恳,言谈友善,
以如何和谐相处来判断一个人的仁慈程度,仁的内涵更多的是把礼仪
当作精神上的条件,而不是遵循礼仪敷衍。
从这个角度上说,“仁”
和“礼”存在着很大的相互补充的关系。
《论语》中的一句话:“仁者,正以自己的仁,来容人”,其中的“仁”实体为和谐、容忍,更
是指礼义、修辞、仁慈之类,这也证实了仁与礼之间的密切紧密关系。
综上所述,仁与礼在《论语》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仁当
作最高的道德范式,仁和礼是两个要求十分有机的综合,以“仁”为
最高境界,把它融入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中,即是以礼致仁,使仁与耕稼、学习、礼仪等渊源不绝。
从《论语》中仁对礼的建构看孔子的仁礼关系思想
一、以仁安礼,使人们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 道德自觉, 从而自觉守礼。
孔子的仁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 因而孔子虽 然针对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仁的表征,但是没有 给出直接的定义。 概括起来说, 仁是基于血缘关系基础上 的伦理情感和内在气质、 精神境界。作为伦理情感, 它表 “仁者, “爱人 ” “爱人 ” 现为 人也。” 仁者, 。# $" & 而孔子的 是 “己欲立而立 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在最高境界上要求 “己所不欲 人, 己欲达而达人 ” , 一是最低限度也必须做到 勿施与人 ” 。 # ’% & 这是一个成己和成人的问题。在孔子看 来, 成己必须成人, 而成人就是成己。 说到底, 孔子并没把 仁抽离于现实社会, 仁所要处理的对象和礼一样, 都是现 “爱人 ” 实世界中人与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 是孔子给 予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理念,拟以此确立起人的价 值理性, 使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的世界, 既立足于现实又超 越于现实, 在对无限性的追求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在孔子看来,具备这样一种伦理情怀者必然具有一 “出门如见大宾, 种内在的神圣感和使命意识。 使民如承
!"# $# %&&’
江西社会科学
4567895 :;<56= :<5>7<>?
・哲学研究・
《论语》 从 中仁对礼的建构看孔子的仁礼关系思想
王江武 ! 赖志凌,
* 复旦大学哲学系, 上海市 %&&/’’ -
#摘
“以何立礼 ” 要 $ 建立一个礼制社会是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但是, 礼崩乐坏的局面使他必须解决
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 孔子援仁入礼、 赋仁予礼。既要从仁的高度来 解决礼的问题, 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那里, 仁和礼, 一属价值理性, 一属实践理性。二者关 系是互证互释、 同构并重的。 # 关键词 $ 仁; 礼; 以仁立礼; 赋仁予礼 # 中图分类号 $ 0%%%1 % # 文献标识码 $ 2 # 文章编号 $ +&&/ ( )+"3 * %&&’ - &, ( &&!" ( &’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在《论语》中,仁与礼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仁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孔子认为,仁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的道德准则。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仁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
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人才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而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一套规则和礼仪。
孔子认为,通过遵循礼的规范,人们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礼仪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将仁与礼联系在一起,认为仁者必然遵循礼仪。
他强调,仁者应该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礼仪来保持社会秩序。
仁与礼的结合体现了孔子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遵循礼仪,人们才能表现出仁的品质,并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仁与礼在《论语》中是密不可分的。
仁是个人道德追求的目标,而礼是实现仁的具体方式和规范。
通过遵循礼仪,人们能够体现出仁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论语十二章中仁和礼的关系
论语十二章中仁和礼的关系我和几个国学爱好者朋友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国学经典。
有一次,我们就聊到了《论语十二章》里“仁” 和“礼” 的关系,那可真是一场激烈又有趣的讨论。
我先抛出了个问题:“你们说,这‘仁’和‘礼’到底是咋个相互关联的呢?我感觉有点迷糊。
” 朋友阿明推了推眼镜说:“我觉得吧,‘礼’就像是个框架,而‘仁’呢,就是框架里的填充物。
就好比盖房子,‘礼’是房子的墙壁、屋顶这些结构,把空间给划分出来,而‘仁’就是住在房子里的温馨元素。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传统的中式婚礼,那婚礼的仪式可多了,什么三拜九叩,各种礼仪流程,这就是‘礼’。
但在这些礼仪背后,是新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是对家族长辈的敬重,是对亲朋好友的感恩,这就是‘仁’。
我看到新郎新娘在行礼的时候,眼神里满是爱意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遵循着古老的婚礼‘礼’节,同时又在心里怀着对彼此和众人的‘仁’爱。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朋友阿花接着说:“我觉得‘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你看在学校里,见到老师要问好,这是一种‘礼’。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就是体现对老师的尊重,这尊重就是‘仁’的一部分。
我有次在校园里,看到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他特别有礼貌,见到每个老师都大声问好,还鞠躬。
我就问他:‘小朋友,你为什么这么有礼貌呀?’他说:‘老师教我们要尊敬师长,这样大家都会很开心。
’你看,他通过遵循‘礼’,把内心的‘仁’展现了出来。
”这时候,阿强也加入进来了:“我觉得还可以从社区的活动来看。
我们社区经常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像关爱孤寡老人。
大家去老人家里帮忙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这是‘仁’的行动。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成文的‘礼’,比如进门要先敲门,说话要轻声细语,这些‘礼’让我们的‘仁’行更加规范和得体。
我和邻居大叔一起去看望一位老奶奶的时候,大叔一进门就先礼貌地问候,然后才开始帮忙做事。
我在旁边跟着学,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说我们都是好孩子。
这就是‘仁’和‘礼’相辅相成的作用,‘仁’让我们有了行动的动力,‘礼’让我们的行动更有秩序和美感。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嘿,咱来说说《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哈。
礼呢,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规矩和仪式,比如说我们见面要打招呼,这就是一种礼呀!仁呢,则是内心的善良和慈爱,就像你看到别人有困难,心里会涌起想要去帮忙的那种感觉呀!
你想想看,礼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仁的外在表现呢?一个真正有仁心的人,他肯定会很自然地遵守礼呀!比如说孔子,他倡导仁,同时也特别注重礼,这两者在他身上那是完美结合呢!就好像一个人有了美好的心灵,自然就会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优雅得体,不是吗?
再打个比方,仁像是一棵大树的根,深深扎根在地下,给整棵树提供滋养;而礼就像是大树的枝叶,向四周伸展,展示着它的风貌呀!没有根,枝叶怎么能长得好呢?没有仁,礼又怎么能真正有意义呢?
咱可不能光注重表面的礼,而忽略了内心的仁呀!不然那不就成了空架子啦?那多没意思呀!所以呀,要让礼和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品德的人哟!。
论语中仁和礼的关系
《聊聊〈论语〉里仁与礼的关系》嘿,朋友们!咱今天来唠唠《论语》里那个超有意思的事儿,就是仁跟礼的关系。
你说这仁是啥呢?仁啊,就像是心里头那一团暖暖的火。
有仁的人呢,善良、友爱,对别人好得就像春天的阳光,让人暖洋洋的。
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了,有仁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上去帮忙,不会光在那儿看着。
那礼呢?礼就像是一套漂亮的衣服。
咱穿着合适的衣服,去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儿,这就是礼。
比如说去参加个婚礼,咱就得穿得漂漂亮亮的,不能穿着大裤衩子就去了,那多不合适呀。
那仁跟礼有啥关系呢?嘿,关系可大啦!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
有仁的人呢,自然而然就会遵守礼。
就像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说话做事都会很有礼貌,不会乱发脾气,也不会做那些不道德的事儿。
反过来呢,遵守礼也能帮助我们培养仁。
你想想,要是咱整天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对长辈尊敬,对朋友友善,时间长了,咱心里不也就慢慢有了仁了嘛。
而且啊,仁跟礼就像一对好朋友,互相帮忙。
有仁没礼可不行,光心里善良,不懂得怎么表现出来,那也白搭。
就像你有一肚子好想法,但是不会表达,别人也不知道你好在哪儿。
有礼没仁也不行,光表面上做得好看,心里没爱,那就是假把式。
咱再说说在生活里咋体现仁跟礼的关系呢。
比如说在学校里,对老师有礼貌,这就是礼。
但是要是心里没有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爱,那这礼也就是做做样子。
得心里真的觉得老师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这才是既有仁又有礼。
还有在家庭里,孝顺父母也是仁跟礼的体现。
给父母买好吃的,照顾他们的生活,这是礼。
但是更重要的是心里有对父母的爱和感恩,这才是仁。
总之呢,《论语》里的仁跟礼关系可紧密啦。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既有仁又有礼,做个善良又有礼貌的人。
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外部规范与内心自觉之间——析《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外部规范与内心自觉之间——析《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是古中国最重要教育指南和政治实践指导手册,也是一部睿智的传统
文化经典。
在《论语》中,对礼与仁的关系多次出现,即明确“仁者先礼”。
礼是当时实行的崇高的伦理道德准则,由表现出的行为来体现的。
礼仪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修养和仁慈心灵,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和良知。
总的说来,礼是一种实践准则,它要求普通百姓通过有规律的、有秩序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准确表达出他们之间的道义关系,建立起室内人或室外人之间的有礼关系,来维持家族、社会之间的和谐。
仁是表现着美德的道德标准。
它融入了人文精神、胸襟豁达、待人接物的善行,把礼义、忠信问津、恪尽职守的思想范畴融入到人的内心自觉中去。
它是赞美性的,有倡导德行、改善错误、谏言勉励的功能,要求人以仁慈的态度去处世,并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礼与仁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礼是一种形式,仁是一种内涵,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善人的教养过程。
在《论语》中,礼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它能起到指导人们行为的关键作用,在社会上积极推动实现仁义。
另一方面,仁则要求人们行为中具有正义感,在无法保持礼的情况下,人们能够学会识别仁义行文,以仁义为准则做好事,达到社会乃至人类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总之,在《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清晰可见,它是影响社会整体进步及人人
做人的基本准则。
传统文化把“仁者先礼”作为实行以仁为本的具体行动,这一原则重新激发着每一个人内心自觉的共同追求。
只有不断区分外部规范和内心自觉,勇敢坚持以仁为本,才能摆脱因外部规范而产生的束缚,实现社会良性发展,让人人仁者自然仁。
援仁入礼以礼立仁——谈论语中“仁”与“礼”之关系
援仁入礼以礼立仁——谈《论语》中“仁”与“礼”之关系援仁入礼以礼立仁——谈《论语》中"仁"与"礼"之关系陈鹏(湖州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浙江湖州313000)摘要:在《论语》中"仁"和"礼"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仁"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礼"那么归纳了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提出了"援仁入礼.以礼立仁".既从仁的高度来奠定礼的基础,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以为,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的关系是互证互释,同构并重的.关键词:仁;礼;以仁立礼;以礼成仁新课标理念对语文教学的推动提出了如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需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酷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发奋向上的人一辈子态度."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同意优秀文化的熏陶.宏扬民族精神.咱们中国之因此被誉为"礼仪之邦".不仅在于咱们有很多传统美德.更在于这些传统美德以后的"礼法"的理想.而这理想,这延续数千年的华夏之梦,在《论语》中都有集中的表现.因此,在目前的课程资源下,对《论语》中包括的传统思想加以研究是极有必要的在《论语》中"仁"和"礼"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仁"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礼"那么归纳了孑L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提出了"援仁人礼,赋仁予礼".既从仁的高度来奠定礼的基础,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关系是互证互释,同构并重的.从最大体的意义上说."礼"是外部标准,行为准那么;"仁"是内心自觉成德的志愿.相较之下"仁"要复杂的多,《论语》中多次提及"仁".但孔子却始终没有给它下过一个确切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字环境中."仁"似乎有着不同的涵义.咱们只能选取几组典型的文字加以研讨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对这一句,朱熹作了如下说明:"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那么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日:'为仁由己,欲之那么至,何远之有?…由此者来."仁"是一种内心自觉成德的志愿当无疑义那么,"仁"与"L"之关系究竟如何?在春秋如此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要从头"正名".从头恢复"礼"的权威,单纯地强调"礼"或许并无太大作用.重要的是要为"礼"找到一种足以支持它的价值,而这价值确实是"仁"."礼"只有表现了"仁"的精神.才是不容踩踏的,不然就只是空壳罢了.孔子本人最为反对的也正是如此的空壳.因此要想使"礼"得以树立.就必需使之表现"仁"的原那么.也确实是"以仁立礼"学术探讨事实上,不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少不了"礼"的参与.若是没有了"礼","仁"也就成了无法落实的空言,''f二"必须依托"礼"来加以成绩.也确实是"以礼成f_="第一."礼"是一个人通过修身从而达到"仁"的必由之路即便是对最勤学的学生.即便针对的是"三月不违仁"的颜渊.孔子仍然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必由之路许多学生看到这一句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确实是如此严苛地遵循"礼"的要求是不是有些过度其实.孔子并非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提出如此的要求.孔子的三千门生里可能也只有颜渊能行此道.其他人若是如此学习.估量只能是"力不及者.中道而废"了但这严苛的要求并非是没有道理.因为孔子的"礼"是以"仁"为原那么而成立的.遵循它自然更易于达到"仁"的境遇何况人非圣贤,哪有一诞生就能够不违"仁"道的.即便是孔子,也要到七十岁时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学者欲进德修业.又怎能没有礼的约束?第二,"礼"也是一个家族乃至国家得以和谐的关键.它能将人的各类言行都操纵在一个合理的"度"中.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什么缘故孔子会如此强调"礼"的作用7这是因为他意识到只有依托"礼"的约束才能确保德可不能堕落为非德.而一旦逾越了"礼"的界限.即便出于善意也会损害"礼".从而最后由善意带来恶果.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礼乐不兴那么刑罚不中,刑罚不中那么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学生们往往把儒家的"礼".明白得为一种单纯的外在的规章制度,视之为一种令人厌烦的约束,(事实上,他们往往也喜爱把现实社会中的各类规矩.例如必需穿校服之类视为无心义的束缚.)而不能明白得它事实上也是一种源于心灵的内在的需求.乃是康德所谓"绝对命令"的具体化.借康德的话说,因"仁"而立的"礼"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既是"我头顶的星空".也是"我心灵中的准那么"学生一旦明了这一点.他们对社会规那么的态度就会显现可喜的转变综合而言."仁"是"礼"的实质,"礼"是"仁"的表现.它们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实与《论语》中所言及的"质"与"文"的关系很是相似,未可偏废.而明了这二者的关系.关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宏扬培育民族精神".帮忙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发奋向上的人一辈子态度"有一定的意义参考文献:1.《曲礼》2.《<论语>选读》,2007年6月版3.赖志凌,王江武,《从<论语>中仁对礼的建构看孔子的仁礼关系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O9期XUEZHOUKAN197。
《论语》中的「仁」与「礼」 -
■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
有殺身以成仁。」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
得知?」
八、成人
■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 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 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 為成人矣。」
六、 「禮」的展現
■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 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 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 之不以禮,未善也。」
■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 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 以弗畔矣夫!」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 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 人 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 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 矣。」
■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而不與焉。」
■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 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 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 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矣!」
■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论语》中的仁与礼的内涵解读
《论语》中的仁与礼的内涵解读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集中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其中强调了仁与礼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并探讨了它们的内涵。
仁和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论语》中仁与礼的内涵,并解读其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仁的内涵仁是《论语》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它被孔子视为人际关系的基础。
仁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心的人应该以善良、宽容和体谅他人为出发点,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仁心表现在个人行为中,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中。
仁心的重要性仁心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基础,而仁心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心的重要性,并认为它是个体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关键。
仁心的具体表现仁心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它涵盖了个人关怀、尊重和善意的行为。
比如,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乐于助人、体贴他人的感受以及对他人困境的关注等。
仁心也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包括修身养性、宽容待人和正直等。
总的来说,仁心关注他人,从而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礼的内涵在《论语》中,礼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仁心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了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应对方式,以及在社会互动中的礼节和规矩。
礼的意义礼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并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社会互动更加有序和稳定。
礼的具体内容礼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对他人的尊重、正直诚信、言行一致等。
在社交场合中,礼节是不可或缺的,它体现了人们应有的规范和谦虚的态度。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礼的重要性,并认为它是培养人的修养和素质的关键。
仁与礼的关系在《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际关系及社会伦理的基础。
仁在礼中的体现仁心通过礼的具体行为来表现。
礼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的具体体现,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一直是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那么,礼与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礼和仁。
礼是指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的表现。
而仁则是指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情感体现。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们和睦相处。
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注重礼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礼仪。
同时,孔子也认为仁是行为的出发点,没有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礼。
因此,可以说礼和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礼是仁的具体表现,而仁则是礼的根本动力。
没有仁,礼就只是一种虚伪的表演,只有在内心深处真正有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才能做到真正的礼。
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礼和仁的具体实践方法。
比如,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做的事情。
这不仅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同时,孔子也强调要“以礼待人”,即在与他人交往中要注重礼仪,遵循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仁的内在情感也得到了体现。
总的来说,礼和仁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注重礼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要体现出仁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导读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
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
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
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引言: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
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
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
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
从同构互动关系去理解仁与礼,对我们今天的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 (2009年1月) 頁129-158©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馮耀明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摘要孔子「仁」一概念的心性論化乃是思孟一系的一大發展,至於宋明道學、理學及心學之出現,則可說是儒學的劇變。
雖然宋明儒及當代儒者聲稱可「調適而上遂」、可得「先秦之真緒」,然而先秦的血脈傳至宋明,已發生了典範的變革,此中原因,實在於孔子的道德思考不必有後儒所理解的思孟之形上心性論的預設,而形上心性論亦不必納入宋明儒及當代儒者所主張的本體宇宙論之故。
七十年代西方分析哲學家 Herbert Fingarette 認為不可以孟子的心性之說來理解孔子在《論語》中的思想。
他利用 John Austin 的語文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 和 Gilbert Ryle 的邏輯行為主義(logical behaviorism) 觀點,對孔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解釋。
他認為西方哲學與佛教傳統所強調的心身之分與內外之別的觀點,並不適合用來分析孔子在《論語》中的道德思想。
並以一般中外學者的主觀心理主義的解讀為錯誤,不能真實掌握孔學的要旨。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新儒家形上的心性天道論的解釋與Fingarette 的邏輯行為主義的解釋,剖析這兩種觀點與文本不相應之處,從而將《論語》中的仁與禮的關係納入意向性 (intentionality)13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及意向行動 (intentional action) 的框架中來理解,並嘗試提出一種異於上述二說的新解釋。
關鍵詞:仁、禮、論語、邏輯行為主義、意向性、意向行動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 131 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壹、前言孔子「仁」一概念的心性論化乃是思孟一系的一大發展,至於宋明道學、理學及心學之出現,則可說是儒學的劇變。
雖然宋明儒及當代儒者聲稱可「調適而上遂」、可得「先秦之真緒」,然而先秦的血脈傳至宋明,已發生了典範的變革,此中原因,實在於孔子的道德思考不必有後儒所理解的思孟之形上心性論的預設,而形上心性論亦不必納入宋明儒及當代儒者所主張的本體宇宙論之故。
1如果說孟學是孔學的一大傳承或發展,則宋明儒學可說是先秦(孔孟)儒學的一大變革。
除了少數異議者之外,大部份人都會認為孔子的真正繼承者是孟子,而荀學乃歧出者,此乃正統的說法。
然而,七十年代西方分析哲學家 Herbert Fingarette 卻力排眾議,認為不可以孟子的心性之說來理解孔子在《論語》中的思想。
他利用 John Austin 的語文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 和 Gilbert Ryle 的邏輯行為主義(logical behaviorism) 觀點,對孔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解釋。
他認為西方哲學與佛教傳統所強調的心身之分與內外之別的觀點,並不適1孔孟不必有後儒的本體宇宙論的主張或預設,乃是至為明顯的。
例如宋明儒的「即心即性即天」的普遍心靈或精神(universal mind or spirit) 不可能同時是具有自由意志 (freedom of will) 和責任 (responsibility) 的個別心靈 (individual mind),以之為相同乃是邏輯上自相矛盾的說法。
132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合用來分析孔子在《論語》中的道德思想。
並以一般中外學者的主觀心理主義的解讀為錯誤,不能真實掌握孔學的要旨。
就以「仁」一概念來說,他認為孟子等人的主觀、心理用法只是後來的發展,在《論語》文本中實無此種使用。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新儒家形上的心性天道論的解釋與Fingarette 的邏輯行為主義的解釋,剖析這兩種觀點與文本不相應之處,從而將《論語》中的仁與禮的關係納入意向性 (intentionality) 及意向行動 (intentional action) 的框架中來理解,並嘗試提出一種異於上述二說的新解釋。
貳、形上的心性天道論的解釋及其困難宋明新儒學的一大發展乃是以孟子的心性論去詮釋孔學,再以《易傳》、《中庸》(及《大學》)的本體宇宙論加上佛老的形上概念思考去解釋孔孟的道德哲學。
2當代新儒學的一大發展乃是跟從宋明道學、理學及心學的詮釋,加上借用德國觀念論 (German idealism) 的思辯方式來闡示傳統儒學,從而將自孔子以來各階段發展出來的儒學建成一系譜,並以「天道性命相貫通」的道德形上學命題來界定儒學的本質。
由這種形上的心性天道論來理解孔學,似2此處所謂佛老的形上概念思考,不是指彼此的理概念之異同,而主要是指來自印度教而轉手至佛教的泛神論或泛靈論思考模式,即所謂「既超越又內在」的形上思辯(道家亦有類似的「既超越又內在」的形上思辯)。
熊唐牟皆以此「月印萬川」、「海水與波」為「不一不二」之喻說三教之共法。
拙書《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2003)已有詳論,故此文未有涉及。
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 133 已成為一種主流的說法,在華人哲學界有極大的影響力。
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乃是此一主流的創造者之一,他的說法最為清晰明確。
他說:孔子的重點是講仁,重視講仁就是開主體,道德意識強就要重視主體。
仁是我自己的事情呀,「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篇),「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顏淵篇)。
孔子從那個地方指點仁呢?就從你的心安不安這個地方來指點仁。
孔子的學生宰予說三年喪太久了,改為一年行不行呢?孔子就問他:「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陽貨篇)。
宰予說:「安。
」孔子就說他是不仁。
你說「安」就是不仁,那麼如果是「不安」這仁不就顯出來了嗎?這就是自覺。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道德的自覺。
道德的自覺心當然是主體,你講道德意識怎麼可以不講主體呢?就是因為道德意識強,所以主體才會首先透露出來。
(牟宗三,1983:77-8)又說:在理學家中,朱子就把仁看成只是理、道,他不喜歡拿心來說仁。
但是孔子明明是從心來說仁,講仁而不牽涉到心是不可能的。
仁是理、是道、也是心。
孔子從心之安不安來指點仁就是要人從心這個地方要有「覺」,安不安是心覺。
仁心沒有了,理、道也就沒有了。
因此仁就不只是理、道,仁也是心。
(牟宗三,1983:79-80)除了將孔子的仁實化為內在的主體之外,牟先生也順宋明儒的思路將之形上化為與超越的天道相即或貫通而為一。
雖然他承認「孔子所說的『天』、『天命』或『天道』當然是承詩書中的帝、天、天命而來」,但他認為這「並不向『人格神』的方向走。
孔子134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雖未說天即是一『形而上的實體』 (metaphysical reality),然『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實亦未嘗不函蘊此意味。
」(牟宗三,1968:21-2)然而嚴格言之,這「實亦未嘗不函蘊」比「函蘊」弱,而「意味」比「事實」更弱。
孔子事實上有沒有「形上的實體」之觀念,恐怕不能單由此「弱函蘊之意味」來證成。
又如牟先生雖然承認「孔子亦未說仁與天合一或為一」,但基於仁心之感通無外,及仁與天的「內容的意義」有相同處,所以他認為「合一或為一」之說「亦未始非孔子意之所函或所許。
如果天向形上的實體走,不向人格神走,此種合一乃是必然者。
此亦是孔門師弟相承,其生命智慧之相呼應,故如此自然說出也。
」(牟宗三,1968:22-3)然而,即使我們暫時不去質疑「內容的意義」與「外延的意義」之區分是否清晰合理(按:牟先生此一區分非指「內涵」(intension) 與「外延」(extension)),也暫時接受「所函與所許」這些判準未定而意義不明的籠統說法,孔子的「仁」之「感通無外」是否有本體宇宙論的涵義,我們在《論語》中實在找不到任何正面而充份的證據;相反的,他的「天」或「天命」卻明顯是承《詩》、《書》的用法而有人格神的意義。
至於認為「仁」與「天」的「內容的意義」有相同處,明顯地不能從《論語》中找到證據,而只能依《易傳》、《中庸》以後的詮釋來解讀。
「如果天向形上的實體走」這「如果」並不是孔子思想上的事實,而是某些後繼者單方面強調的「生命智慧之相呼應」而已,故「合一」之說固非「必然」,而亦不太容易「自然說出」。
此外,牟先生又承認「孔子未說『心』字,亦未說『仁』即吾人之道德本心,然孔子同樣亦未說仁是理,是道。
心、理、道都是後人講說時隨語意帶上去的。
」但他認為「實則落實了,仁不能不是心。
仁是理,是道,亦是心。
孔子由『不安』指點仁,不安自是心之不安。
」「這些字都是自然帶上去的,難說非孔子意之所函,亦難說孔子必不許也。
」(牟宗三,1968:23-4)我們認為:從「不安」指點「仁」,足以顯示孔子注重道德的內省。
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 135然而,道德的內省是否一定需要預設有一個與「超越」的天道「為一」或「合一」而又「內在」於人之中的自由而自主的主體心靈,則是不難判定的問題。
古今中外人類的道德或宗教的思想與生活中,都有這一類「不安」的感覺,但卻不必有這一類「超越的預設」。
雖然這種「超越的預設」並非孔子所「必不許」的,但「不難說」這「非孔子意之所函」,而且不是「隨語意」所能「自然帶上去的」。
與孔子思想不生衝突的學說太多太多了,但「融貫」(coherence) 是不足以保證「涵蘊」(implication) 的,更何況這些後加的強解極可能會因為背上本體宇宙論的包袱而使孔學喪失其本義。
3我們知道:當西方人在遇到道德抉擇時,也常有安不安或憂不憂的內在感覺。
有這種感覺卻不必假定這是由實體性的心靈或主體發出來。
對西方人來說,這可以被想像為上帝的照臨或神的召喚,不必設定為主體的呈現。
從人有內感經驗不可能推出有形上的、超經驗的主體,這是明顯不過的事實。
不只因為從經驗依理性思考的方式過渡不到超驗或超越的領域,而且由於古往今來各種宗教、生命的學問都號稱自己獨有私有的內感經驗可以上通於或指點出各自宗奉的形上本體或超越主體,我們實難以作出判教式的論斷,以斷定誰的上通之說才是正說。
牟先生說:「孔子由『不安』指點仁,不安自是心之不安。
」(牟宗三,1968:23)一般而言,我們固也可以說「不安自是心之不安」,但此用語卻不必有形上的指涉。
一若當一個三歲小孩的媽媽不買玩具給他時,他會大喊「心裡不舒服」、「心裡不高興」。
我們也可說「不快自是心之不快」,然而,小孩說到其內心感受時卻不必有實體性的指涉,更不必有形上的指涉。
由孔子的仁愛或仁德以引伸至形上的主體,明顯是缺乏文本上3其中一項困難是引出氣質命定論,參閱馮耀明,2003。
136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的根據。
即使文本上的根據不足,但能否說這樣的引伸是一個自然而合理的發展呢?由孔子的著重道德實踐和道德反省的理性思考過渡到孟子、易庸及宋明理學家的著重形上思辯的理論建構,這自然不是自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