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惯用语的翻译
惯用语有哪些,这里收集全了
惯用语有哪些,这里收集全了【1】、【脸皮薄】(惯)指人容易害羞,不好意思。
也作“脸皮嫩”。
【2】、【两头摸不着缰】(惯)缰:缰绳。
指对两面的情况都不清楚。
【3】、【留后手】(惯)指为避免以后发生困难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4】、【驴不跑怨鞍不好】(惯)比喻主观上不努力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5】、【蚂蚁啃骨头】(惯)比喻靠一点一点不断苦干来完成大的任务。
【6】、【没包弹】(惯)包弹:批评,指责。
指没有缺点,无可挑剔。
【7】、【没丝都有寸】(惯)丝:谐“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8】、【拿着灯草杆儿作金箍棒耍】(惯)比喻拿不值钱的东西当宝贝。
【9】、【牛打江山马坐殿】(惯)比喻奋斗得来的胜利果实被别人享受。
【10】、【七个窟窿倒有八个眼儿等着】(惯)形容入不敷出,钱不够花。
【11】、【七块头,八疙瘩】(惯)形容衣服破烂,到处都是补丁摞补丁。
【12】、【七嘴八舌头】(惯)比喻众人争相发表意见。
也比喻人多嘴杂。
【13】、【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惯)1形容知识丰富,通晓古今。
【14】、【驱羊入虎口】(惯)把羊往老虎嘴里赶。
比喻让人白白去送死。
【1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惯)取不尽,用不完。
形容资源丰富。
【16】、【三年早知道】(惯)指什么事情都比别人知道得早。
含讽刺义。
【17】、【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惯)比喻把罪名加到不相干的人身上。
【18】、【上西天】(惯)西天:佛教徒指极乐世界。
也作“升西天”。
【19】、【实打实】(惯)1指实实在在、脚踏实地。
2指说的全是实话。
【20】、【睡不着觉埋怨枕头】(惯)比喻自己有问题,却责怪埋怨别人。
【21】、【顺风使令箭】(惯)比喻顺应形势发展,根据情况再作出决断。
【22】、【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惯)指言行不一致或耍两面手法。
【23】、【随风倒】(惯)形容没有自己的主见,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
【24】、【抬一个灭一个】(惯)抬举一个,打击另一个。
指待人不平等。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与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一样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一样,声音一样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展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局部。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与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围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惯用语大全
惯用语大全【1】、【侃大山】(惯)指闲聊。
【2】、【喂脑袋】(惯)指吃饭。
【3】、【动肝火】(惯)指发脾气。
【4】、【膛地雷】(惯)比喻冒险。
【5】、【抱蜜罐子】(惯)比喻享福。
【6】、【打杠子】(惯)指拦路抢劫。
【7】、【打破饭碗】(惯)比喻失业。
【8】、【赶热灶】(惯)比喻凑热闹。
【9】、【刮胡子】(惯)比喻批评人。
【10】、【抗膀子】(惯)比喻对着干。
【11】、【惹乱子】(惯)指引起麻烦。
【12】、【讨野火】(惯)骂人我麻烦。
【13】、【占上风】(惯)指占有优势。
【14】、【做人家】(惯)指省吃俭用。
【15】、【踩窝子】(惯)比喻探查底细。
【16】、【吃后悔药】(惯)指事后懊悔。
【17】、【打白赖】(惯)指抵赖,耍赖。
【18】、【戴屎盆】(惯)比喻担坏名声。
【19】、【捣叉子】(惯)指故意挑毛病。
【20】、【堵窟窿】(惯)比喻偿还债务。
【21】、【挤讹头】(惯)比喻敲诈勒索。
【22】、【开快车】(惯)比喻加快速度。
【23】、【没骨头】(惯)比喻没有骨气。
【24】、【撒野火儿】(惯)指故意闹事。
【25】、【下套子】(惯)指设圈套害人。
【26】、【扎空枪】(惯)比喻办事落空。
【27】、【抓大头】(惯)见“捉大头”。
【28】、【打拦头雷】(惯)比喻竭力阻止。
【29】、【吊膀子】(惯)指男女轻薄调情。
【30】、【丢在爪哇国去了】(惯)爪哇国:【31】、【费周折】(惯)指经过许多曲折。
【32】、【进面糊盆】(惯)形容十分糊涂。
【33】、【卖后悔药】(惯)比喻事后懊悔。
【34】、【磨了半截舌头】(惯)比喻费了许【35】、【下锹撅】(惯)比喻使心机害人。
【36】、【下软蛋】(惯)比喻向对方服输。
【37】、【下药捻儿】(惯)比喻设计害人。
【38】、【心不在肝上】(惯)指心不在焉。
【39】、【一锅端】(惯)比喻全部消灭掉。
【40】、【掌刀把子】(惯)比喻掌握权力。
【41】、【掌印把子】(惯)比喻掌握政权。
【42】、【把猫说成虎】(惯)比喻夸大事实。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一、语言文化的背景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必然承载着其所在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因此,在翻译惯用语时,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也是很有必要的。
譬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在中国文化中有固定的解读,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就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因此,当翻译汉语惯用语时,理解其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对于准确传达惯用语的意思非常重要。
二、直译与意译汉语惯用语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遇到翻译问题。
有些惯用语和其他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因此,译者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翻译惯用语时,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
直译是指直接把惯用语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字面意思,而不考虑惯用语中的内涵和文化因素。
比如“生龙活虎”、“九牛一毛”等,这些惯用语在英语中无法直接传达,因为它们的意义在英语中并不通用。
因此,直译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而意译则是将汉语惯用语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有意义的表达方式,忠实传达惯用语的内涵和含义。
比如,“一鸣惊人”翻译成英语可能是“make a splash”、“create a sensation”等。
这种翻译方法在传达惯用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方面更加准确。
三、汉语惯用语的风格汉语惯用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例如,“马上”、“鱼贯而入”都是汉语惯用语,而其英文翻译为“immediately”和“in single file”,这两种翻译方式不能完全表达汉语惯用语的风格。
此外,汉语惯用语的形式也有很多,包括成语、俚语、谚语等。
因此,翻译时需要了解惯用语的形式和特点,并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它们的原始特点。
四、文化差异和转化由于汉语惯用语中包含大量的文化元素,因此在翻译时会涉及到文化差异和转化。
比如,“国色天香”、“一字千金”等惯用语,是由于中国古代权贵阶层的喜好和崇拜而形成的,在西方文化中可能难以理解,需要翻译成适当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翻译时,必须针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出适宜的调整,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具有可接受性。
中文惯用语大全
中文惯用语大全1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惯)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诉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2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惯)形容人形象高大或行为光明磊落。
也作“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3小鹿儿心头撞】(惯)心咚咚地跳,像是有小鹿在乱撞。
形容心里非常害怕。
也作“心头撞小鹿”。
4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惯)业鬼:即孽鬼,生时作恶的鬼。
比喻主事的人不在,坏人乘机捣乱。
5一碗清水看到了底】(惯)指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
也形容人十分单纯。
也作“一碗清水看到底”。
6有冤没处诉,有苦没处说】(惯)指冤屈或苦恼无处申雪诉说。
也作有冤无处申。
有苦没处说。
7睁着眼跳黄河】(惯)比喻无可奈何地往死路上走。
也作睁着眼睛跳火坑。
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
8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惯)l形容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2指人自私,光为自己着想,不顾别人。
9半路上出家】(惯)出家:离开家到庙里去做和尚尼姑或道士。
比喻放弃原来从事的职业,中途改行。
10不够塞牙缝】(惯)形容食物太少,根本不够吃。
也比喻消灭对手毫不费力。
也作“不够填牙齿缝”。
11吃皇粮】(惯)皇粮:旧指朝廷发下的粮食。
比喻吃公家的饭,靠工资生活。
也作“端公家饭碗子”。
12东扯葫芦西扯瓢】(惯)比喻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闲聊。
也作东扯葫芦西拉瓢。
东拉葫芦西扯瓢。
13高一脚,低一脚】(惯)形容道路不平,行走时身体不稳。
也作一脚高,一脚低。
一步高,一步低。
14隔山买老牛】(惯)没看见牛,就买下了。
比喻不见货物就盲目成交。
也比喻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做决定。
15官不大,僚不小】(惯)形容人职位虽不高,却装腔作势,官气十足。
也作“官儿不大,架子不小”。
16开天窗】(惯)1比喻利用职权克扣钱财。
2比喻抽去已排好的文章,使报纸的版面上留下成块的空白。
17拉下水】(惯)比喻用卑鄙的手段使人上钩,迫使其同流合污。
也作拉人落水。
拖下水。
扯下水。
18马屁拍在马腿上】(惯)比喻讨好别人却不合人心意,反而讨了没趣。
惯用语及解释
惯用语及解释
惯用语可以说是表达思想的捷径,它们有助于把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给人一种更加深刻的印象。
惯用语,有些是具有历史传统的古老成语,有些为当代流行的短语,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比如“犹豫不决”这个惯用语,它一般用来描述某人在做某一决定重要事情时迟疑不前,踌躇不定的行为。
这个惯用语很好地反映出某人在决策前所经历的心理状态,可以一句话概括出某人在做出明智之举之前的挣扎。
另一个惯用语“十足”一般用来形容某种属性在程度上极致,比如某物十足地满足某人的需要,或者某种行为十足地让某人满意。
这个惯用语可以为某种程度上的极致增加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使得某种满足感更加明显。
再比如“墨守成规”这个惯用语,它表明某人固守着老套的原则,不论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要坚贞地坚持原有的想法和行动,拒绝改变。
这个惯用语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坚定不移,不轻易被外界影响的态度,大大体现出一种顽强的意志力。
最后比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惯用语,它比喻某一个系统中的每个单位都应该高朋满座,而且当它们中的一个单位受到损害的时候,其他单位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这个惯用语体现出从一个系统角度看,每个单位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当一方受损,其他方也会受到伤害。
以上就是四个常见的惯用语及其解释,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们,在具体场景中能够灵活地使用它们,把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更加深刻。
除了以上四个惯用语,还有很多有用的惯用语可以学习、应用,只要大家有勤加学习,发现这些熟悉的词语,并积累起来,日后在实际的使用中,就会发现它们的好处,表达的意思事半功倍,节约时间。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作者:王辉来源:《新一代》2019年第19期摘要:惯用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从简单的习用语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况、文化修养、人生品质和价值观念等,是口头上常用的洗练、含蓄的语言,比一般词或词组更具有定型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生动的形象和比喻,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各民族都有習惯用语,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如何将词句间包含的文化内涵准确的翻译出来,是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话题。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惯用语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惯用语;类别;翻译一、惯用语概述像“拍马屁”、“露一手”、“撑门面”“敲警钟”这种词汇现象,在用“惯用语”这个名称去指称它们之前,还出现了“习惯语”、“习用语”等说法。
就名称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但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惯用语”这个名称取代了其他名称而成为通行术语。
究竟是用“惯用语”好,还是“习语”或“习用语”好,学界是存在不同的声音的,但是最终“惯用语”这个名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取代了别的名称而被沿用了下来。
二、惯用语的类别历史上流传的惯用语,大多数来自于历史典故,文学作品,而且由于长期文白分离,文言文里是几乎看不到惯用语的,惯用语除了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之外,只多见于戏曲,小说中,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的普及,口语与书面语渐渐接近,融合,口语色彩浓重的惯用语大量进入到各种文学作品,从它的使用范围及个性特点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日常生活的惯用语日常生活是惯用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如陈芝麻烂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老狐狸”表面意思是一种动物,而深层意思是比喻非常奸诈狡猾的人;“穿小鞋”原意为古代女人的脚上穿着小鞋,现比喻暗中玩弄手段给别人以刁难打击。
(二)行业用语的惯用语有些通过比喻,引申等方式,借用改造了大量行业惯用语,比如“放空炮”,“打游击”,“烟雾弹”等这些来自军事方面;“开夜车”、“开绿灯”,“闯红灯”等来自交通运输方面;而“红眼病”、“打预防针”等一些医学名词;“擦边球”、“短平快”、“亮红牌”、“走钢丝”等来自体育方面。
试析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研讨
试析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研讨【论文关键词】汉语惯用语翻译翻译方法【论文摘要】汉语惯用语丰富了汉语语言,如何翻译汉语惯用语是本文的中心,本文探讨了常用的翻译方法在惯用语翻译中的应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习惯用语,而这些习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出现,正确使用惯用语能使我们的语言锦上添花,但是在和外国人交际时,我们不可避免的也要使用到惯用语,对于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惯用语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呢?本文将对惯用语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其翻译方法。
一、惯用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汉语惯用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构成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固定。
即,词组的主要成分不是自由组合搭配的。
如“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的都是好猫”,我们就不能把“黑猫”替换成“灰猫”“蓝猫”等。
(2)整体意义不是每个词各自单独意义的叠加。
(3)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
(4)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
汉语惯用语同英语idiom(成语、习语)相比较后,idiom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组词,而不是一个单词。
(2)结构相对稳定。
(3)意义不是构成成员各自意义相加而成的,而是整体意义。
(4)翻译时不能逐词硬译。
汉语惯用语的基本特征同英语idiom所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相似,因此可将汉语惯用语英译成“idiomatic Chinese”。
汉语惯用语是一种是用频率高、表达力强、形象生动,在各种形式的口头、文字材料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
因此对汉语惯用语的英译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汉语惯用语的英译研究基本反映了整合(Integrational Approach)特征。
符合现代语言研究向整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虽然说占 20世纪语言研究主流的是孤立法(Segregational Approach),这种方法也曾为现代语言教学提供了许多理论,但其将语言作为封闭的符号系统的研究方法,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语言研究的需要。
而整合语言学(Integrational Linguistics)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哈里斯(Roy Harris)、努伍(Nigel Love)、泰勒(Talbot Taylor)为代表,认为语言研究不能忽视非语言成分,并强调语用、功能及文化对交际的影响。
惯用语有哪些
惯用语有哪些惯用语是指具有固定词组形式的表达方式,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常见。
它们通常由多个词组合而成,具备特定的含义,透露着文化背景和习惯用法。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汉语惯用语。
1. 一马当先:意味着在团队中成为领头人,带领大家向前进展。
2.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味着做某种行动,但最终会导致自己受到损害。
3. 开门见山:意味着直接切入主题,不绕弯子。
4. 画蛇添足:意味着不必要地做了额外工作,反而起到了负面效果。
5. 掩耳盗铃:意味着自欺欺人,不愿意面对真实的情况。
6. 心不在焉:意味着精神不集中,思绪不在当下。
7. 两全其美:意味着达到两个目标,既不得罪这一方又不得罪那一方。
8. 守株待兔:意味着静待机会的到来,而不主动行动。
9. 一无是处:意味着毫无价值或者优点。
10. 推波助澜:意味着在已经发展的事物上起到推动作用。
11. 平步青云:意味着一个人在职业或者社会地位上突飞猛进。
12. 增加菜单:意味着扩大了选择范围。
13. 捧腹大笑:意味着笑得非常开心,连肚子都会疼。
14. 一鸣惊人:意味着出人意料地取得很大的成功。
15. 眼见为实:意味着信以为真,只相信亲眼所见的。
16. 迎刃而解:意味着处理问题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17. 悔不当初:意味着后悔自己的过去的决定。
18. 如火如荼:意味着活动或者事情非常热闹和有朝气。
19. 画龙点睛:意味着在完成的事物上加上一笔关键的细节。
20. 行尸走肉:意味着表现出没有生气或者动力的状态。
以上提及的惯用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使用到这些表达方式。
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惯用语,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地道、自然。
同时,惯用语也是中文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融入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惯用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中文社会和文化环境。
汉语谚语和歇后语的翻译
翻译磨刀石
• • • • • • • • • • 敲竹杠 抱粗腿 连锅端 穿连裆裤 唱对台戏 开绿灯 泼冷水 唱反调 挖空心思 试金石
• • • • • • • • • • Overcharge/ fleece/ soak(俚语) Latch on the rich and powerful Get rid of the whole lot Work hand in clove with Put on rival show Give the green light Pour cold water on Sing a different tune Rack one’s brains Touchstone/ Lydian stone
• 他吗?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钱。 • No, he is still after my blood. • 可是谭招弟心中却想:骑着毛驴看书—走着瞧吧, 看究竟是啥原因。 • But Tan Zhaodi was still thinking to herself, “Let’s wait and see what the reason for it turns out to be in the end.
对比: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 • 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 • Young people are fearless.
• 强中更有强中手。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癞痢头儿子自家好。
汉语惯用语及其维译
汉语惯用语及其维译作者:亚生江·买买提布沙热木·喀哈尔来源:《双语学习》2017年第08期摘要:汉语惯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于表达复杂感情的最常用的生活用语,一般以口语形式出现,然而在我们翻译成维吾尔语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笔者通过主要研究跟“吃”有关的汉语惯用语的来源、特点,分析惯用语的结构特点、感情色彩、文化内涵在传统翻译方法的同时抓住以上描述的特点,来研究汉语惯用语维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惯用语;“吃”字惯用语;维译。
惯用语简短精炼,形象鲜明,负载着中国民间的文化和风俗,极具表现力和生命力。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吃”文化博大精深。
即使在当今,“吃”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文化与生活。
汉语里受欢迎叫“吃香”;受了惊吓叫“吃惊”;不受欢迎叫“吃不开”;调戏妇女叫“吃豆腐”;挨了巴掌叫“吃耳光”;成绩得了零分叫“吃鸭蛋”;占了别人的便宜叫“吃油头”;被人拒之门外叫“吃闭门羹”;被人控告叫“吃官司”。
一个“吃”字凝聚着中国人的酸甜苦辣。
①“吃”在惯用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吃”字惯用语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口语交际,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汉语母语者学习的必修内容,也是汉语为第二语言者需要学习和有兴趣学习的重要内容。
汉语惯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文学创作、方言口语中短小而定型的习惯性用语,来源于群众,形成于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语言样式,其中有些语言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最终固定为今天的惯用语。
惯用语的结构成分相对稳定,结构形式相对固定;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同时具有明显通俗口语色彩的三音节或三音节以上的固定词组。
②在对汉语惯用语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不了解汉语惯用语的来源、性质、褒贬色彩、文化色彩、时代特色等,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甚至束手无策的情况,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汉语惯用语基本情况的研究,能提供一些惯用语的翻译方法和注意要点。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汉语习惯用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
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翻译汉语习惯用语往往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为习惯用语的翻译不仅需要考虑语言的语法和词汇,还需要考虑文化和背景的差异。
在翻译习惯用语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原文的内涵和背景,再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和习惯用语进行合适的转换,才能让翻译达到准确、自然、贴切的效果。
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是指在语言环境中久经使用而为人们所熟知、习以为常、习惯性地运用的固定词语。
这些词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际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可以传递对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表达。
在汉语中,习惯用语是构成汉语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内涵丰富、表达方式生动,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由于汉语习惯用语的特殊性,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许多汉语习惯用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与英语或其他语言有所不同,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原文的习惯用语的来源、历史和文化内涵,才能准确捕捉其寓意和特点。
只有在理解了原文的内涵和文化背景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并使翻译更加贴切和生动。
第二,考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
在翻译汉语习惯用语时,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习惯,寻找与原文相近或对应的习惯用语或表达方式,使翻译更贴切、自然。
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burn one's boats”,这样的翻译能够更生动地表达原文所表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符合英语表达的文化特点。
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贴切性。
在翻译习惯用语时,需要保持原文的内涵和特点,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还要考虑语言的自然流畅和表达的生动性,使翻译更具欣赏性和说服力。
需要提醒的是,在翻译习惯用语时,还需要避免直译和机械翻译。
直译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不一定准确,并且容易使翻译变得生硬和啰嗦。
而机械翻译可能会忽略文化和语境的差异,导致翻译偏离原文的内涵。
惯用语什么意思
惯用语什么意思惯用语,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习以为常的话。
但这些话只能供人交流时使用,而不能作为词条收入词典之内。
它们虽然平凡无奇,却折射出社会百态,也展现着历史的变迁。
其实呢?很多成语的由来都有许多小故事。
比如:“望梅止渴”、“负荆请罪”等等,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啊!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曹操的人,为他手下有位谋士叫荀彧,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当年孙权和刘备联合攻打曹操,最终把曹操逼得率领20万兵马逃跑,结果因为水土不服加气候恶劣导致曹军减员严重。
正值酷暑,粮草接济困难。
此时荀彧便提议利用手头的树叶充饥解渴,且军心稳定。
最终让曹操绝处逢生。
我想曹操此刻应该是感慨良多吧!于是有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从此有了“望梅止渴”一词,意思指:要是没有我曹孟德,恐怕真的没有第二个人能够自立为皇帝,又何必建国立业呢?可见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啊!另外还有“负荆请罪”这一美谈。
主角是蔺相如与廉颇两人,据说是有一次廉颇受到秦王羞辱(即负荆),当时蔺相如路过认为廉颇太狂妄并且侮辱秦王,回去后赶紧劝告赵王让赵王撤换廉颇,但赵王非但不听反而怀疑蔺相如害怕廉颇,结果被蔺相如抓住机会对赵王大骂一通。
最后被贬为庶民的廉颇却诚恳道歉并希望再次得到重任,故有“负荆请罪”。
总体而言“望梅止渴”强调及时行乐,寓意了贪图享乐不懂忍耐。
一天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薯片喝着可乐时,忽然爸爸开口问我,你刚才是怎么把书本里面的汉字读出声音来的?我挠挠脑袋,想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把平舌音和翘舌音分清楚了。
谁料爸爸走过来把薯片抢了去,笑眯眯地对我说:"好好学,这样长大了你就能够说更多的惯用语了,例如‘地震’…….。
【推荐下载】外语翻译:浅议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
[键入文字]
外语翻译:浅议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
【摘要】为您编辑了外语翻译论文:浅议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敬请关注!!
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习惯用语,而这些习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出现,正确使用惯用语能使我们的语言锦上添花,但是在和外国人交际时,我们不可避免的也要使用到惯用语,对于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惯用语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呢?本文将对惯用语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其翻译方法。
一、惯用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
汉语惯用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构成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固定。
即,词组的主要成分不是自由组合搭配的。
如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的都是好猫,我们就不能把黑猫替换成灰猫蓝猫等。
(2)整体意义不是每个词各自单独意义的叠加。
(3)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
(4)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
汉语惯用语同英语idiom(成语、习语)相比较后,idiom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组词,而不是一个单词。
(2)结构相对稳定。
(3)意义不是构成成员各自意义相加而成的,而是整体意义。
(4)翻译时不能逐词硬译。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惯用语的翻译
惯用语是口头常用的洗练、含蓄的语言,比一般词和词组更具定型性,比四字成语更具灵活性,比书面语更具含蓄讽刺、生动形象的比喻性。
惯用语主要出现在群众的日常口语中,书面上出现在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的人物对话里,也出现在比较口语化的议论文和散文中。
首先把惯用语放在汉语文化背景下分析,确定汉语文化同英语文化的差别与联系;然后根据翻译目的及读者群制定翻译策略,构建相应文字,最后展现给读者。
首先把惯用语放在汉语文化背景下分析,确定汉语文化同英语文化的差别与联系;然后根据翻译目的及读者群制定翻译策略,构建相应文字,最后展现给读者。
下面是惯用语翻译常见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的惯用语一般是比喻性特别强的
那一晚真令人倒胃口。
The evening was a real turnoff.
你像个正人君子,很够朋友,想不到你这样的不道德。
You seemed like a real gentleman,someone whom be a true friend.I never thought you were so unethical
他真是糊涂虫。
我看他将来要怕老婆的。
He is such a muddle-head;I can see he's going to be henpecked
鼓励人们勇于承担责任不是让人们充当替罪羊,而是对人的良知的呼唤。
虽然承担责任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但是你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更加深刻的成就感。
Encouraging responsibility is not a search for scapegoats;it is a call to conscience.And though it requires sacrifice,it brings a deeper fulfillment.
对幸福的家庭来说,责任心和性忠诚是紧密相连的。
婚外恋被看作是对婚姻的最大的威胁。
For strong families,commitment and sexual fidelity are so closely linked that an extramarital affair is regarded as the ultimate threat to a marriage.
吃奶的力气strainevery muscle
开绿灯
Give the green light
唱反调
Sing a different tune
试金石
touchstone
挖空心思
Rack one’s brains
二、意译法
由于惯用语有着较强的口语性和简洁性,因此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反而会使有些惯用语失去原有的特点
教育专家们认为,应当考虑地区差别,不能搞一刀切。
Educationalists argue tha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at the sweeping approach be avoided.
这里“一刀切”显然不能翻译成“one cut”,而是指一种统一的没有区别的教育方法。
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
比圣旨还快些!”
“So you do whatever she asks,but let whatever I say go in one ear-and out the other. You jump to obey her instructions faster than if they were an Imperial edict.”
这里的“耳旁风”当然也不能翻译成“the wind beside the ear ”,而指没把说的话当回事,如果按照“左耳朵听了右耳朵出”来理解并翻译,就达到了原文的效果。
他在那部电影里是个跑龙套的。
He played an insignificant role in the movie.
这项新举措施无疑给残疾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This new measure has undoubtedly made the disabled feel relieved(at
ease).
发生争论之后。
部门经理就一直给她穿小鞋。
Ever since their argument,the line manager has been making it hot for her.
十多年来,AOL和微软破天荒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敌手。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decade,AOL and Microsoft each face an adversary with real clout.
他花钱大手大脚
He spends extravagantly
三、套译法
有的惯用语与英语习语不仅在内容形式和修辞色彩上大致相符,而且有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汉英互译时可以互相套用。
不过,有时任务压得紧,得开夜车的时候,抽烟可以提神,找灵感。
However sometimes when stress from my workload is over-whelming, and I have to bum the midnight oil,smoking can refresh oneself, and provide me with inspiration.
很少有人喜欢在公共场合演讲,原因是我们都怕出洋相,越是重要的演讲心里越恐慌。
Speaking in public is most people S least favorite thing. The reason is that we re all afraid of making fools of ourselves. The more important the speech, the more frightened we become.
不知为什么我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了,我可从未错待过他们。
I wonder why I become a thorn in their(the) flesh.I've never harmed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