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ppt
合集下载
第二讲 先秦诸子散文
• 孟子的“仁政”逻辑是否有不足?请试作 一段文字,反驳之。
读《孟》心得
1、《孟子》体现了战国时代之风。孟子有所谓 “养气”之说,实与时代风气相关联。
2、《孟子》论说叙事多有渲染,并不如《论语》 谨严。若作为史料用之,当慎重。譬如,王 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3、《孟子》行文见构思之妙,起承转合足为文 章师范。
《孟子·告子》(节选)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2、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所不避也。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避患者何不为也?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注:老聃,老子。秦失,怀道之士,未详其人。其人, 老子。会之,交往如此之人。蕲言而言,说了不想说的 话。倍情,违背本心。所受,受之于自然。遁天之刑, 违背自然而受到惩罚。县解,解脱。指,通‘脂’。
读《庄》心得
一、《庄子》善“譬喻”,《杂篇》云“寓言 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言说方式与中 原文化浸染下的儒学著述有所不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 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 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 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注:《养生主》,《庄子》“内篇”第三。“养生 主”有两解,一为养生以此为主;二为“生主”单 解,义同生命。知,所知。殆,疲惫。近名,现世 名声;近刑,现世惩罚。缘督,顺其自然。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 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 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 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读《孟》心得
1、《孟子》体现了战国时代之风。孟子有所谓 “养气”之说,实与时代风气相关联。
2、《孟子》论说叙事多有渲染,并不如《论语》 谨严。若作为史料用之,当慎重。譬如,王 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3、《孟子》行文见构思之妙,起承转合足为文 章师范。
《孟子·告子》(节选)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2、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所不避也。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避患者何不为也?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注:老聃,老子。秦失,怀道之士,未详其人。其人, 老子。会之,交往如此之人。蕲言而言,说了不想说的 话。倍情,违背本心。所受,受之于自然。遁天之刑, 违背自然而受到惩罚。县解,解脱。指,通‘脂’。
读《庄》心得
一、《庄子》善“譬喻”,《杂篇》云“寓言 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言说方式与中 原文化浸染下的儒学著述有所不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 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 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 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注:《养生主》,《庄子》“内篇”第三。“养生 主”有两解,一为养生以此为主;二为“生主”单 解,义同生命。知,所知。殆,疲惫。近名,现世 名声;近刑,现世惩罚。缘督,顺其自然。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 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 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 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第三讲 先秦诸子散文.ppa
– 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 –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
不仁,不保宗庙。 民本思想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2、抒情方面:感情充沛、气势如虹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
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
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 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
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 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3、论辩的智慧 连环设套、层层推进
(《文心雕龙·诸子》) 驾驭语言的智慧、技巧
@诸子价值:
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 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亦 学家之壮观也。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
二、《孟子》的艺术特色
1、叙事方面:记载谈话及事件,常有具体、灵动、 引人入胜之处。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 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 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 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钱穆《国史新论》P7-8)
(春秋时期)军队全由贵族子弟所编组,平 民没有从军作战的资格。 … …一到战国时代,
情形又大变。贵族军队解体,平民军队代兴。 平民普遍参加军役,因而有立军功而获高 官厚禄变成新地主新贵人的。而平民学者 之兴起,更为当时社会一绝大变迁。那些 平民学者,代替贵族阶级掌握了学术文化 知识上的权威地位。战国时代各国一切武 职文职,上及首相统帅的崇高地位,几乎 全落到这辈新兴的平民学者所谓士的手 里… …(钱穆《国史新论》P9)
不仁,不保宗庙。 民本思想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2、抒情方面:感情充沛、气势如虹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
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
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 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
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 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3、论辩的智慧 连环设套、层层推进
(《文心雕龙·诸子》) 驾驭语言的智慧、技巧
@诸子价值:
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 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亦 学家之壮观也。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
二、《孟子》的艺术特色
1、叙事方面:记载谈话及事件,常有具体、灵动、 引人入胜之处。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 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 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 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钱穆《国史新论》P7-8)
(春秋时期)军队全由贵族子弟所编组,平 民没有从军作战的资格。 … …一到战国时代,
情形又大变。贵族军队解体,平民军队代兴。 平民普遍参加军役,因而有立军功而获高 官厚禄变成新地主新贵人的。而平民学者 之兴起,更为当时社会一绝大变迁。那些 平民学者,代替贵族阶级掌握了学术文化 知识上的权威地位。战国时代各国一切武 职文职,上及首相统帅的崇高地位,几乎 全落到这辈新兴的平民学者所谓士的手 里… …(钱穆《国史新论》P9)
《孟子》ppt课件
《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章》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此之谓失其本心。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5
“性善性恶说”的意义
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为 “性善说”,荀子发展为“性恶说”,其存在都具 有合理性,不必绳以“唯物”和“唯心”的尺度。 看到天性的善良,给人以希望,教人自觉地维护和 扩大善性;看到天性的自私,给人以警示,教人理 智地控制和改造恶性。人非圣贤,都不同程度地存 在着善性和恶性,当你深刻反省的时候,眼前便展 现出真正人性的曙光。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2
哲学思想:性善说
《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3
哲学思想:性善说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21
反对巧取豪夺
《离娄上》: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於其德, 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 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 皆弃於孔子者也,况於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 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 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7
政治思想:王道仁政
民重君轻 昏君暴君可诛 国人之言是听 反对巧取豪夺 与民同忧同乐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8
民贵君轻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5
“性善性恶说”的意义
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为 “性善说”,荀子发展为“性恶说”,其存在都具 有合理性,不必绳以“唯物”和“唯心”的尺度。 看到天性的善良,给人以希望,教人自觉地维护和 扩大善性;看到天性的自私,给人以警示,教人理 智地控制和改造恶性。人非圣贤,都不同程度地存 在着善性和恶性,当你深刻反省的时候,眼前便展 现出真正人性的曙光。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2
哲学思想:性善说
《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3
哲学思想:性善说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21
反对巧取豪夺
《离娄上》: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於其德, 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 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 皆弃於孔子者也,况於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 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 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7
政治思想:王道仁政
民重君轻 昏君暴君可诛 国人之言是听 反对巧取豪夺 与民同忧同乐
2020/4/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8
民贵君轻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课件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1.通假字 (1)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害,通“曷”,何日、何时 (2)方命虐民 方,通“放”,违背 (3)景公说,大戒于国 说,通“悦”,高兴 (4)召大师曰 大师,同“太师”,乐官名 (5)盖《徵招》《角招》是也 招,同“韶” (6)畜君何尤 畜,通“慉(xù)”,喜欢、爱好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3.一词多义 (1)修 ①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动词,从事某种活动) ②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长)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动词,修饰、修饰礼仪) ⑤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 ⑥修禊事也(动词,做) (2)非 ①人不得,则非其上矣(动词,非难、责怪) ②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形容词,不对) ③无非事者(副词,不是)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不与民同乐—
1.庄暴 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见孟子 与民同乐—举欣
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2.孟子见梁惠王 周文王与民同乐—民欢乐之 夏桀不与民同乐—民欲与之偕亡
3.齐宣王 孟子—齐宣王 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
见孟子于
忧民之忧—民亦忧其忧
雪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晏子—齐景公—作君臣相说之乐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译文:《汤誓》中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宁愿跟你一 起灭亡!” 赏析:人们盼望夏桀早些死掉,可以看出人们对其痛恨到了极点。 孟子用夏桀作为反面事例,揭示了君主昏庸,失去民心,不能拥有沼 泽苑囿之乐的主旨。 不管什么朝代,作为执政者,如果自己的作为引起百姓的怨愤,失 去民心,政权都将不能长久。夏桀的例子是后世执政者的借鉴,作 为执政者,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上。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1.通假字 (1)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害,通“曷”,何日、何时 (2)方命虐民 方,通“放”,违背 (3)景公说,大戒于国 说,通“悦”,高兴 (4)召大师曰 大师,同“太师”,乐官名 (5)盖《徵招》《角招》是也 招,同“韶” (6)畜君何尤 畜,通“慉(xù)”,喜欢、爱好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3.一词多义 (1)修 ①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动词,从事某种活动) ②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长)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动词,修饰、修饰礼仪) ⑤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 ⑥修禊事也(动词,做) (2)非 ①人不得,则非其上矣(动词,非难、责怪) ②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形容词,不对) ③无非事者(副词,不是)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不与民同乐—
1.庄暴 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见孟子 与民同乐—举欣
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2.孟子见梁惠王 周文王与民同乐—民欢乐之 夏桀不与民同乐—民欲与之偕亡
3.齐宣王 孟子—齐宣王 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
见孟子于
忧民之忧—民亦忧其忧
雪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晏子—齐景公—作君臣相说之乐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译文:《汤誓》中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宁愿跟你一 起灭亡!” 赏析:人们盼望夏桀早些死掉,可以看出人们对其痛恨到了极点。 孟子用夏桀作为反面事例,揭示了君主昏庸,失去民心,不能拥有沼 泽苑囿之乐的主旨。 不管什么朝代,作为执政者,如果自己的作为引起百姓的怨愤,失 去民心,政权都将不能长久。夏桀的例子是后世执政者的借鉴,作 为执政者,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上。
先秦诸子散文
孔门弟子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
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
(德行)
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 (政事)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
《孟子》旳思想内容
2、民本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 下》)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
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其《论语》简介
• 2、《论语》 •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统计
了孔子及其弟子旳言论,( “论语”即言 语旳论纂)共二十篇,是由孔子旳弟子和 再传弟子共同著录完毕旳。
二、《论语》思想内容
•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旳言行,也 比较集中地反应了孔子旳思想体系。
• 1、政治思想 孔子旳政治思想旳关键是“仁” 和 “礼” 。
孔子其人
少贫且贱,而慕礼乐之教 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 环游列国,到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却
仍“知其不可而为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 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下 列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 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 家之狗,然哉!然哉!” 晚年返鲁,整顿六经
先秦诸子散文.ppt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贵, 于我如浮云。”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 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 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得孔学嫡传。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尧舜其猶病諸!夫仁者,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 已。”(《雍也》)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問》)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孝是仁的根本:“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 孝以礼为实践标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颜渊》) 思考:如何看待孔子的“仁”的矛盾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
孔子、孟子、荀子 老子、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今 山东曲阜)人。他聚徒讲学,周游列国,但始终不 被重用。相传有弟子3000人,高足72人,是我国古 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思想都表 现在《论语》一书当中。
一、 时代与环境 1、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经济的发展与私人讲学的兴起 3、士的含义发生变化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
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
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上·第一章
——梁惠王章句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
见所畏焉。
2、梁惠王章句下·第十章
第三讲《先秦诸子散文》
3、《论语》四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 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 规矩。
一是臣对君要忠,子对父要孝,妇对夫要顺, 弟对兄要恭。 另一是要求君对臣要仁,父对子要慈,夫对妇 要敬,兄对弟要爱,朋友之间要重信义。 “十义”:仁、忠、慈、孝、敬、顺、爱、 恭、信、义 (4)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有教无类”。 (5)品德:“温、良、恭、俭、让”。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音yǔ,角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 斯语矣。”
“白马非马”论——
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要过关,人是 可以,但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啊,一 番论证,说得 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带马通通放 过。那么,公孙龙是怎样来论证的? 首先,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来论证。 “马”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形体; “白”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颜色。 而“形体”和“颜色”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指称形体的概念”与“指称颜色的概念”当然是 两种不同的概念。 “白马”既指形体又指颜色,而“马”仅仅指 “形体”。所以得出结论,“白马”不是“马”。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共22张PPT)
趁热打铁
例子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 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 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 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 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 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 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 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 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 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 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 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 《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 (“贡好废举,与时 转货资” ),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 推子贡。他的财富地取得,是靠聪明才智的, 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 是符合道义的。 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 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 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 商界巨子。
【选文9】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 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 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 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 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 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 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 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 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 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 富。
阅读下面1.3.4章节,自主翻译
【选文1】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 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 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 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 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 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
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 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 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 富贵荣华。
5-1第五章-先秦诸子散文PPT优秀课件
“经典”。
行》:“小儿
唐代:易、诗、书、周礼、仪礼、礼 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九 经”。文宗太和年间,增论语、孝 经、尔雅,称“十二经”。
学问止《论 语》。”
21
“半部《论语》治 天下”—— 南宋罗大经《鹤 林玉露》: “赵普再相,人 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 语》。……太宗 尝以此语问普, 普略不隐,对曰: ‘臣平生所知, 诚不出此。昔以 其半辅太祖定天 下,今欲以其半 辅陛下致太平。
《鲁论语》,鲁国学者 所传,凡20篇。现今通 行本,分为470章。
20
(4)经典化
先秦时代:易、诗、书、礼、乐、春 秋-“六经”。
汉武帝时代:易、诗、书、礼、春秋“五经”。
王充:“《论 语》者,弟子 共纪孔子之 行,……以其 遗非经。”
东汉:易、诗、书、礼、春秋、孝经、
论语-“七经”。《论语》首次跻身 杜甫《最能
1、孟子其人
B.C.372-B.C.289 名轲,字子舆。 邹(山东邹城)人。
பைடு நூலகம்38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三 迁 择 邻
39
“断机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 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 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 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 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 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 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 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 离于祸患也。……”孟子惧, 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 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 知为人母之道矣。
人之为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滕文公上》)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也;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先秦诸子散文
论语: 将言语按次序记录 在典籍上。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 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 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 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 之《论语》。 ——班固
二、《论语》版本
《鲁论语》20篇 《齐论语》22篇 孔壁书《古论语》21篇 张禹《张侯论》 郑玄为《张侯论》注
三、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门,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六章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 物。窈冥中有精,其精
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
高明:《帛书老子校
注》,中华书局,1996 年。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 其评介》,中华书局, 1984年。
孔子和
《论语》
一、书名释义 论(轮、沦、纶、伦) 仑 侖 口、册
《韩非子》之文笔 文章多率直坦诚、无所文 饰。 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 理清晰。 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 事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上海书店,1986年。
第五节 《吕氏春秋》 一、吕不韦及其《吕氏春秋》
吕不韦的生平事迹 。
《吕氏春秋》编写意图。
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 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
第四讲 先秦诸子 散文
一、诸子百家的由来 何为“诸子” ? 著书者本人 指同其有关的著作
《庄子· 天下》 《荀子· 非十二子》 《淮南子· 要略》 《论六家要旨》 《七略》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
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 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 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 不省耳。
•引类譬喻
谈说善辩
陈文洁 :《荀子的辩说》, 华夏出版社,2008年。
先秦诸子散文ppt课件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完整版ppt课件
22
《老子》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 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完整版ppt课件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
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
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不
达。”
完整版ppt课件
29
• 《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 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
23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 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完整版ppt课件
24
第三节 《孟子》
一、孟子和《孟子》一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驺人 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 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 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 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 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 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 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完整版ppt课件
27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 “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 “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 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 乎!”
完整版ppt课件
22
《老子》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 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完整版ppt课件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
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
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不
达。”
完整版ppt课件
29
• 《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 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
23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 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完整版ppt课件
24
第三节 《孟子》
一、孟子和《孟子》一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驺人 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 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 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 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 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 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 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完整版ppt课件
27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 “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 “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 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 乎!”
第2讲 先秦诸子散文
(3)修养论
忠恕之道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
☆ ‚不念旧恶‛ (《公冶长》)
信义之道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4)政治观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
(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 三子者之撰。‛‚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语录文体,影响深远。
[汉]扬雄《法言》
[隋]王通《中说》
[宋]朱熹《朱子语类》
(三)《墨子》
1、墨子的思想
《鲁问》:‚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 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 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 鬼;国家务(侮)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 攻‛。
2、《墨子》的艺术特色
(1)察类明故的逻辑方法。
‚类‛是指一般的概念,‚察类‛ 就是在论辩中遵守一般制约个别的逻辑法 则。
‚故‛就是原因,‚明故‛就是考察因
果关系。
《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
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其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
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其桃李。是何故
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之谓之义。此可谓
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2)尚实尚质,言之无文 。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墨子》 意显豁而语质。‛
三、《孟子》
(一)《孟子》其书
[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孟子》 十一篇‛。 [汉]赵岐《孟子章句》:《梁惠王》、 《公孙丑》、《滕文公》、《离娄》、 《万章》、《告子》、《尽心》
第五讲先秦历史散文及先秦诸子散文
彪注)
义士形象 如鲁仲连义不帝秦、唐雎不辱使命、晏子
说齐王贵士,颜斶见齐宣王
机智之人 如“不死之药”
揭露统治者内部的丑恶之事 如郑袖谗魏美人、 秦宣太后欲以逢丑夫殉葬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贵的人生态度 ❖ 人物形象分析 ❖ 刻画人物的方法 ❖ 语言行动 ❖ 对比手法
二、《战国策》基本内容——主要反 映纵横家的思想
❖ 政治家、外交家 ❖ 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
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 ❖ 个人主义者 ❖ 楚材晋用、朝秦暮楚 ❖ 如苏秦、张仪、陈轸 ❖ “战国之士,设心措施,无不出于诈”(鲍
“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是补叙其史实的, 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 阐明其“微言大义”的,属今文经。
第二节 《左传》和《国语》
(春秋时代的散文)
一、《左传》概说
1、《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春秋 三传)
2、左丘明
3、《《左左传传》》是和我国《现春存秋第一》部的记关事系详赡的编
年体断代史。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 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 批帛书,其中有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说辞二 十七章,其中十一章内容是《战国策》有 的,另外十六章是《战国策》所没有的, 这部分可补《战国策》的不足。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
❖ 主旨两方面: ❖ 渲染苏秦的大段说辞,表现策士的雄辩和计
谋 ❖ 渲染苏秦发愤成功之后的显赫,宣扬功名宝
(3)议论语言——君子曰、仲尼曰的形式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 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 類』,其是之謂乎!」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 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茍 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 蕰、藻之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 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
义士形象 如鲁仲连义不帝秦、唐雎不辱使命、晏子
说齐王贵士,颜斶见齐宣王
机智之人 如“不死之药”
揭露统治者内部的丑恶之事 如郑袖谗魏美人、 秦宣太后欲以逢丑夫殉葬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贵的人生态度 ❖ 人物形象分析 ❖ 刻画人物的方法 ❖ 语言行动 ❖ 对比手法
二、《战国策》基本内容——主要反 映纵横家的思想
❖ 政治家、外交家 ❖ 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
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 ❖ 个人主义者 ❖ 楚材晋用、朝秦暮楚 ❖ 如苏秦、张仪、陈轸 ❖ “战国之士,设心措施,无不出于诈”(鲍
“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是补叙其史实的, 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 阐明其“微言大义”的,属今文经。
第二节 《左传》和《国语》
(春秋时代的散文)
一、《左传》概说
1、《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春秋 三传)
2、左丘明
3、《《左左传传》》是和我国《现春存秋第一》部的记关事系详赡的编
年体断代史。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 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 批帛书,其中有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说辞二 十七章,其中十一章内容是《战国策》有 的,另外十六章是《战国策》所没有的, 这部分可补《战国策》的不足。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
❖ 主旨两方面: ❖ 渲染苏秦的大段说辞,表现策士的雄辩和计
谋 ❖ 渲染苏秦发愤成功之后的显赫,宣扬功名宝
(3)议论语言——君子曰、仲尼曰的形式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 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 類』,其是之謂乎!」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 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茍 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 蕰、藻之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 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课件
墨家
墨子等,主张兼爱非攻、尚同 等思想,强调普遍的爱和反对
不义战争。
02
散文特点
语言特色
简练明快
先秦诸子散文语言简练 ,不事雕琢,言简意赅
,直抒胸臆。
形象生动
善于运用比喻、夸张、 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质朴自然
语言质朴无华,不矫揉 造作,以平实自然的语
言传达深刻的道理。
节奏鲜明
拓展人生境界
诸子散文中的人生哲学和 智慧,有助于拓展个人的 视野和人生境界,提升生 活品质。
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1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诸子散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和发展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 族文化自信心。
弘扬民族精神
诸子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传承和发 展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荀子》选读
总结词
荀子的著作,主张礼治、强调后天教化和王道政治。
详细描述
选取《荀子》中的重要篇章,介绍荀子的礼治思想、教育理念和政治主张,展 现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老子》选读
总结词
道家经典之一,以道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自然法则和返 璞归真。
详细描述
选取《老子》中的核心章节,深入解析老子的道家思想、人 生哲学和政治主张,展现道家思想的独特魅力。
学术氛围
士人阶层的崛起和学术氛围的浓厚 ,为思想家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等,主张仁 、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 ,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
谐。
道家
老子、庄子等,主张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等思想,强调个体 自由和自然法则。
墨子等,主张兼爱非攻、尚同 等思想,强调普遍的爱和反对
不义战争。
02
散文特点
语言特色
简练明快
先秦诸子散文语言简练 ,不事雕琢,言简意赅
,直抒胸臆。
形象生动
善于运用比喻、夸张、 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质朴自然
语言质朴无华,不矫揉 造作,以平实自然的语
言传达深刻的道理。
节奏鲜明
拓展人生境界
诸子散文中的人生哲学和 智慧,有助于拓展个人的 视野和人生境界,提升生 活品质。
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1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诸子散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和发展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 族文化自信心。
弘扬民族精神
诸子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传承和发 展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荀子》选读
总结词
荀子的著作,主张礼治、强调后天教化和王道政治。
详细描述
选取《荀子》中的重要篇章,介绍荀子的礼治思想、教育理念和政治主张,展 现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老子》选读
总结词
道家经典之一,以道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自然法则和返 璞归真。
详细描述
选取《老子》中的核心章节,深入解析老子的道家思想、人 生哲学和政治主张,展现道家思想的独特魅力。
学术氛围
士人阶层的崛起和学术氛围的浓厚 ,为思想家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等,主张仁 、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 ,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
谐。
道家
老子、庄子等,主张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等思想,强调个体 自由和自然法则。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解读和使用ppt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 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 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 养方面的大师。。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 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 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 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 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二、切实贯彻《高中语文新课 程标准》“文化论著选读与专 题研讨”部分的教学要求。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 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 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 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 行为准则。 2.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 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 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 关键材料。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 强”。 所以,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 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 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 写作能力。
知人论世 掌握材料 自主探究 联系当下
三、 秦诸子选修课的定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看来,坚持己见,个性刚强的人往
往属于「死亡之徒」,柔和温润的人
才是「生存之徒」.
a
17
孟子和《孟子》
a
18
2020/6/7
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前372 年——约前289年)名 轲,邹(今山东邹县) 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 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被尊为“亚圣”,与孔 子并称“孔孟”。
可以说是好学了.”
a
8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 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 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 大事.”
a
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
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
先秦散文
1、什么是先秦? 2、先秦散文主要是沿着( )和( ) 两条路向前发展的。 3、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是哪些? 4、历史散文可以分哪两类?代表作品有 哪些?
a
1
诸子散文
a
2
诸子百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 仁爱
老庄 辩证
韩非子 墨子 法治 兼爱
a
3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a
2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世界上可学、可做的事情多么多,人不可能 样样都学,样样都做,什么都想学,什么都 想做的人,往往什么都学不好,做不好。所 以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和放弃,人的时间和精 力有限,只有放弃学一些东西,放弃做一些 事情,才能专心致志地学好自己感兴趣的知 识,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这样才能有所作 为,成就一番事业。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人皆有之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知之端也 人皆有之
2020/6/7
a
21
政治思想:王道仁政
民重君轻 昏君暴君可诛 国人之言是听 反对巧取豪夺 与民同忧同乐
2020/6/7
a
22
《孟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 出方形和圆形。
a
12
《老子》是先秦 道家学派的代表 著作,分上下两 篇,上篇《道 经》,下篇《德 经》,共八十一 章,约五千字, 基本上是韵文。
a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 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 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a
14
a
4
孔
子
与
《
论
语
》
a
5
任务一: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 )时期,( 鲁 ) 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 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主 要思想是(“ 仁 ”), 他被誉为“万世师表”、 “至圣”、“圣人”。
a
6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 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 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
❖ 循循善诱、后生可畏、欲速不达、怨天尤人、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可忍孰不可忍、
❖ 朽木不可雕也、三思而后行、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海之内皆兄弟、
❖ 君子成人之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小不忍则乱大谋、既来a之则安之等等。
11
老子其人与《老子》一书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王室的 史官。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 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 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 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 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 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a
15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
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
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
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
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
a
2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 如果两者 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 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 生成
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a
1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 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 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后身
体反而是坚硬的.草木万物活着时也
是柔软的,而死亡后却是枯槁僵硬的.
a
19
孟子的生平
孟子是鲁国孟孙 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 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 于母亲的培养。孟子学成 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 游历宋、薛、鲁、滕各国。 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 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 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 退而授徒,著书立说。
2020/6/7
a
20
哲学思想——— 性善说
人有四端 如有四体 我固有之
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
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
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
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
超出规矩。
a
10
❖ 有些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 过犹不及、温故知新、既往不咎、尽善尽美、
❖ 巧言令色、文质彬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道听途说、述而不作、举一反三、任重道远、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a
7
《论语》的文学价值
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认识, 《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 的语句。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
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
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
a
24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 又冻它十天, 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比喻做 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虽:即使。暴(Pù):通“曝”,晒。寒:冻。
a
25
其进锐者,其退速。
❖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