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人生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小明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人生系列讲座之“做人,做事,做学问
——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小明教授”
2010年1月8日晚7点30分,由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科教人生系列讲座之“做人,做事,做学问——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小明教授”于丰盛堂A101准时开始,到场的嘉宾有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孔晓慧老师,观众有化学院各年级学生包括其它院系学生将近400人。
当陈小明院士走进课室,大家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他在新年伊始给学生带来知识和精神的盛宴表示真挚的感激。
历时两个半小时的讲座,现场氛围非常和谐融洽,陈小明教授用既生动又平时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真实地给我们展现了他求学、科研、工作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喜与忧,让大家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启发。
1.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遇到困难不退缩,将会越来越好。
1992年陈小明院士博士毕业回到母校中大,从物化所到无机所,当时实验条件差,仪器少,特别对于新来的老师可用的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只有简单的仪器试剂。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什么,都是可以克服的。
从最简单做起,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多看文献了解学习前人的东西,就这样靠借用其他单位的仪器,靠借钱买PC,陈院士发表了第一篇在Inorganic Chemistry杂志上的论文,议论了权威学者的结论。
陈老师希望大家以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学会坚持,遇到困难不退缩,相信事情发展会越来越好。
2.写文章与以前文献关联,不能与历史割裂,总结前人并提升自己的研究成果。
陈小明院士表示科研工作是有系统性、联系性的,查文献很重要,做化学不同于工程,它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合成充满了意外,千变万化,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反应的每一个过程。
有新发现时要严密证明是否观察准确无误,确保反应的可重复性,然后才能下结论。
严谨的科研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多查文献,不能固步自封在自己的领域里,不能与历史割裂,总结前人才能把自己研究成果提升一个层次。
3.多想,多思考,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往前走一步,会有很多惊喜。
陈小明院士从自己课题组的故事出发,用幽默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之前他们做的一个研究,从发现一个新产物,到研究它的反应过程和机理及进行结构调控,整个系统的工作他们做了6年,并从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他表示做科研工作的要多想,多思考,因为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往前走一步,也许会有很多惊喜;并强调做化学工作是不能拖拉,速度与效率也很重要,要时刻保持进步。
谈论多孔材料、微孔材料这种微观结构时陈老师一直用
奇妙、有趣来形容,只要谈论到科研他脸上总是有一份自信和坦然,并有乐于其中的享受,这正表明了陈院士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4.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陈小明院士从96年开始招博士,平均三年一个,培养了很多的优秀学者。
谈及他的学生时,陈老师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欣慰。
在他的博士生中有在中大、夏大的教授,目前有三个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五个百年优秀论文提名。
陈老师说自己的博士生中有本科背景不是很突出的,从普通的基础开始;有只想混文凭的;但这些同学最终都爱上科学研究,最终成为优秀学者。
他表示人千万不能自卑,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将成为废人,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我很骄傲能够有那么多的优秀学生,不是因为他们有辉煌的背景,而是感动于他们踏实做事的精神,因为自信、勤奋、兴趣和团队精神而优秀。
”
5.科研所需的素质:兴趣与信心+工作能力+团队精神。
对于什么人适合做科研,陈小明院士表示首先科研是长期性的工作,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屁股要坐得住冷板凳,科研不是一般的职业,可能会长期默默无闻,它需要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坐不住,安静不下来的人往往不会做出深层次的研究成果。
其次书中不一定有黄金屋,书中不一定有颜如玉,只有靠自己的本事挖掘。
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需要勤学苦练。
再次需要强烈的兴趣,这点是极端重要的。
科研工作者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要保持长久不衰的动力那么就需要强烈的兴趣和信心。
陈老师说:“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面从来没有什么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攀登不畏艰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所以兴趣与信心+工作能力+团队精神是科研所必需的素质。
”
6.展望未来机会与压力并存,要保持信心并努力更努力。
过去十年,我们国家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进步巨大,变化令人震撼。
在JACS上发表的文章数从1篇、4篇到现在的排名第四位,这些数据都是相当的可喜,也是相当的压力。
陈小明院士表示科学研究前途是相当光明的,道路是相当曲折的。
四个“相当”生动也深刻的表达了陈院士对科学发展的期望,现在的实验条件好,我们可以和国际同行,但机会与压力是并存的,我们要保持信心并努力更努力,追求更高的进步。
陈老师期望在座的莘莘学子能够勇于肩负这份责任,有坚毅、自信、勤奋的科学精神,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
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陈小明院士一直都强调踏实,正如他自己,大家喜欢用“低调”来形容陈老师,因为他总是那么的普通,生活那么的简朴,踏踏实实做事,不急
不躁,坚持着自己的科研工作,肩负起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作为良师传到授业解惑。
现场采访了陈老师课题组的在读博士章跃标,他说:“陈老师是一个严谨、勤奋并为民族振兴争气的优秀学者,也是一个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为学生指导修改论文非常细心和严谨,有时甚至修改上十次,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从中学到东西,并积极讨论,每次都有不同的进步。
”
讲座现场陈院士和在场的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对如何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如何把论文写好等具体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陈老师也非常耐心的给同学们讲诉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使在场的同学们都受益匪浅,更加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