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7ffeb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2.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满分八大技巧如下:
1.审清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避免因为理解错误而选错答案。
2.分析选项:对于每一个选项,都要认真分析,看其是否与题目相关,是否符合史实。
3.联系教材:尽量联系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有助于确定正确的答案。
4.排除法:如果能够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那么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很大。
5.比较法: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比较其与题目要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确定答案。
6.联系上下文:注意题目中的上下文语境,这有助于理解题意,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7.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8.保持冷静:在考试中保持冷静,不要因为紧张而影响判断,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以上技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f8bdb4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0.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2)经济背景=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3)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
外交+军事+……、(4)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抒发一必须字迹端正、排序整齐、浓淡得宜;二要文句通顺、朴实、
语言精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为段落化,一问一段,通俗易懂直观;必须成仙,
一个罚球点一句话;序号化,相同的段和相同的句上标示出相同的序号,努力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特别注意四点:一就是看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与否合乎历史潮
流和趋势。
二看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与否恰当,与否以求有效率贯彻落实。
三看看新旧势
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表征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备确定性。
答疑时必须深入细
致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管制条件,分析问答题建议与课本科学知识的关系,然后按预设
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答疑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就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搞具体分析,
自己设法确认比较项。
如果就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通常从背景、原因、
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认;如果就是历史人物,比较项通常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认。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69413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8.png)
··T4 ¡¢\2\£¤◇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 毕英杰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知识点繁杂,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试题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历史选择题作为历史考试中的必考类型之一,要求学生正确解读历史信息,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作出恰当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释,有利于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抓住类型,对号入座历史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事实类试题。
该类试题考查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客观事实,要求我们根据记忆来寻找正确答案。
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24题,题干中所述言论符合老子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需要根据记忆作答。
(2)定义类试题。
该类试题要求我们正确阐述某一政治制度、文化现象等的含义,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例如,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题考查汉代的政治制度。
49(3)分析类试题。
该类试题要求我们根据所给条件或资料分析出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原因、结果、影响等,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30题,考查内容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的政治建设问题。
(4)比较类试题。
该类试题要求我们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异同,需要我们具备跨文化、跨时空的历史分析能力。
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31题,以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为切入点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二、抓住题干,弄清要求历史选择题中,题干中往往包含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题意,理解题干要求,并辨别选项和题干之间的关系。
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可以采用逐句阅读法来理解题干。
这种方法是将题干逐句分析,找出关键词语,特别是那些具有明显指向性质的词语,如“因为”“导致”“影响”等,从而帮助自己深入理解题目要求,找到正确答案。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f852bc011ca300a7c3909a.png)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1.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一)题型特点: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
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二)解题技法:(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
比较分析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2.组合选择题解题技法(一)题型特点: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得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二)解题技法: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高中历史选择题如何刷题才能快速提高正确率
![高中历史选择题如何刷题才能快速提高正确率](https://img.taocdn.com/s3/m/6adea4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1.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如何刷题才能快速提高正确率一、选择题审题技巧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时间定位)。
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二、历史SOP满分做题法(标准做题流程)第一步,先看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讲的内容。
这里必须要问自己,这个材料到底讲了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做题。
概括的方法可以用主谓宾缩句来概括,也就是这个材料告诉你,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
这就是小学的概括主旨,防止你选错。
对于看材料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必须注意!!材料给的时间年代,高考题,凡是给你时间的,绝对可以利用时间排除至少一个选择,这样的错误叫做与史实不符。
材料的关键词以及人物,也是要注意的,凡是出现人的,他一定是天然具有阶级立场和特定的看法的。
第二步,看设问,一定要特别注意设问设问决定了这个题要怎么选,按照那种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历史选择题的设问很多,比如:反映,表明,体现,推断,实质等等。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fb164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5.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一、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一)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步骤1、最大限度地捕捉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历史选择题题干的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材料型选择题中的材料信息,它是题干的主要部分,是命题者提出问题和我们解答问题的依据。
对这类信息,我们无须象语文学科的要求那样,逐字逐句地过文字关,只要真正把握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点,理解材料的意思就能够了。
例:“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以上材料说明西汉初设立王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恢复分封制B、分封诸侯,辅佐中央政权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是:“西汉初年,接受秦亡的教训,分封诸侯”,至于怎么分,分几等则不是题目的主要要求。
题干中的另一种信息是答题要求,也就是题目中的一些限定词,上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题干的另一信息。
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题干的要求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能够知道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汉初分封诸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难看出,A是一种具体做法,BCD都是目的,但只有B才是主要目的。
2、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认真区分典型题中的一些特殊限定。
历史选择题常会有一些特殊限定的要素,如“根本原因”、“本质”、“性质”、“实质”等。
平常训练时,我们就应该在理论上认真区分这些特定限定词的细微区别。
例如,“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的原因,一般指历史的客观存有,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现象中的主要因素。
例如:“战国时期,战争连绵持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的发展,”。
如果分析其原因,因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所以根本原因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合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主要原因则是各国对生产的重视。
又如,“性质”与“实质”也是比较难分辨的,“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b0d417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3.png)
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时间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有没有一般属性。
然后判断它所在时期的具体属性。
2、比较型选择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是二者兼有把题支和题干进行比较,看题支本身是否表述错误,题支是否满足题干考查的要求,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支,才能当选。
3、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对材料能够进行由表及里地分析,坚持两个有效的原则,即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包括引导语和材料和主体部分)。
4、图像型选择题:解此种题时,先弄清图名,然后对图像认真观察和解读。
多个图像的,要善于进行联系和比较。
最后做到“论从图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概括或推断。
5、最佳选择题: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6、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7、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8、排序选择题: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9、概念选择题: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
历史选择题9答疑技巧1优先考虑“阿拉伯数字”(关注历史时间和数据)2.““穿衣戴帽”是关键3.绝对选项中的一般错误4省略号后面有一个答案,否则将省略5关注大而放开小,把握主流,有配套时不要选择子集6答案一定是相互矛盾的互补选择之一7答案一般是主流,不熟悉的选择不可靠8看什么,选什么9不要选择你看到的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制作第一,非凡的方法如果你选错了,那就在这四个选项中做横向比较,发现其中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有显著差异,这通常是标准答案。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整理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5c837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1.png)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一、做题方法1.首先审题干,定位时空,抓关键词:先要圈画时空,之后找到题眼。
(方式比较多,标点符号、连接词、高频词等)关键词包括:中心词(关键词、主体或重心)。
题干语气(转折、递进、条件、肯定或否定)。
标题符号(括号、省略号、分号、省略号)2.其次审清设问,定题型。
是原因还是影响或是反映,根据题干猜测命题者的立意,积极还是消极。
表明、反映了,说明了等(本质、实质)。
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结果、影响、意义、作用。
历史史实等。
3.再次审备选项对症下药。
辨析选项,先用排除法,注意常见错误选项(如时空错乱、史实不符、用词不当、逻辑有误等),注意其中的史实错误、基本常识,题干主旨,唯物史观原理,逻辑推理。
再用直选法双印证。
二、题眼1.时空——时空阶段特征,注意时间和空间。
包括直接明了的时空和隐含的时空特征。
如汉武帝、陕甘宁边区、红军等。
2.从情境材料呈现的细节来看,出现高频字词,出现转折语气,出现特殊符号(分号、省略号、括号、专有名词引号)。
命题人有意为之!正选的突破口?错选的干扰点?分号,如要表达两层或多层意思,或将两件事作比较,或讲某件事的发展演变过程,往往要用分号表示分层、比较或发展趋势。
遇到分号时,需要注意,如果是并列关系,判定选项就往往要考虑全面原则。
如果是转折关系,判定选项就往往要考虑转折词后面的内容。
如果是递进关系,判定选项就往往要考虑表示程度的词语。
省略号,一般是省略号后见答案,否则后面的内容也会被省略。
如果是多个省略号,两个省略号中间的最有可能是答案。
括号,往往后边缀的是某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某个特定时间,某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某个词语的注释。
(这个词语对解决本题有重要作用,括号的作用是暗示强调的意思)等。
双引号,这句话加双引号,表示某人说的话,没什么特殊含义。
特定名词的双引号就有特殊含义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起着强调、暗示的作用,其历史意义是解答时务必高度关注加双引号的这个词的特殊含义,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分析解读;二是表示否定之意,如我们一般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或共产党时,说“左”的错误,左字是要加双引号的,就做的本来意思来说是好的,但是加了双引号之后,其历史意义是表示否定之意。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360d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a.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技巧
命题方式:
1. 传统命题: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常是根据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
2. 比较命题:要求考生对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历史背景、特点、影响等。
3. 分析命题:要求考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原因、影响等。
4. 应用命题:要求考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或者分析当今社会的现象与历史事件的联系。
解题方法技巧:
1. 注意理解题目: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汇,理解考查的知识点和考查方式,避免偏离题目。
2. 善于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点繁多,考生需要善于归纳总结,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3. 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都有多个角度可以思考,考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行深入的分析。
4. 掌握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5. 横向对比和纵向比较: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比较,考生需要善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6. 注意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往往能够反映出历史的发展轨迹,考生需要注意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理解其中的变化和发展。
高中历史选择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7405e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c.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技巧和方法高中历史是一门需要认真掌握技巧和方法的学科,其中选择题作为历史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尤其需要考生掌握好答题技巧和方法,以下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中历史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高中历史选择题的问题一般都会有一段背景描述,有些还会包含一些关键字,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理清问题所在,明确题意。
在选择答案时,考生还需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选择。
二、关注时间和空间背景高中历史考试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时间和空间背景的问题。
考生应该尝试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框架,这会有助于帮助考生更准确地理解问题和选择答案。
三、注重信息的细节高中历史选择题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会对题目的答案产生影响,因此,考生应该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细节。
如果你遇到一道难以判断的问题,不妨回头看一看题干中的细节,也许那些关键点可以在你深入思考后帮助你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答案的位置在一道选择题中,有些选项是更明显的错误答案,考生应该先排除这些错误答案,剩下的选项再结合题目内容进行判断。
在选择最后一个选项时,考生还应再次回顾题干,确认自己的答案是否匹配。
五、不要太纠结某些不确定因素当你发现两个候选答案都看起来正确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直接选择感觉最好的答案。
这和做选择题一般的策略一样。
当你对所有答案都不太确定,或者答案不太明显的时候,赌一下也是值得尝试的。
综上所述,以上是几个关于高中历史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
考生在做题时应该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尝试形成时间和空间的框架,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细节,注意答案的位置,不要过于纠结某些不确定因素。
相信这些技巧会为考生在高中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有力的帮助。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21821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6.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一、选择题的类型1.文字材料型:这是历史试题中的传统题型。
设计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文字(多为中国古代文献、名人名言、原始资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炼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
2.图表材料型:这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创新题型。
设计者将文字材料和图表结合起来,学生既要通过文字提炼信息,又要对图表作以正确的分析。
3.图片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通过图片来展示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寻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容。
4.混合型材料选择题:这是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新的题型,既有文字、图表,又有图片等材料的综合运用。
一道题中融合了多种历史信息,包含的知识点也更多,难度自然加大。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直选法:即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直接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作出判断,选择出能说明历史现象的选项。
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最大,主要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适用。
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来达到正确解答的目的。
如有一道题目要求选择反映我国古代农业垦殖现象的资料,而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明朝的事例,我们只需要将这四个选项一一排除,正确答案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排除法主要在题干或选项中存在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历史逻辑的情况时使用。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各个选项,可以排除与史实不符的答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通过比较分析,如果能够确定四个选项中三个选项表述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内容,而另一个表述的是与其不相关的知识点,此时同学们就应选择后者。
4.因果分析法: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因为历史上的各种事件、现象是相互联系并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有的时候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则不太明显。
如果能够通过分析抓住这种因果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如有的选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最佳答案,而有的表述虽然只有细微差别但却为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因果分析法,便能找出最佳答案。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5149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8.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方法历史选择题在高中历史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对于提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你更好应对历史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步,仔细阅读题干。
在解答选择题之前,务必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所提问题的关键。
同时,别忘了仔细检视选项,以便能更好地选择正确答案。
经常有一些关键信息藏在题干中,可以帮助你确定正确答案。
第二步,利用关键词。
历史题目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词或者关键短语,如时间、地点、人物名字等。
这些词汇可以帮助你在选项中筛选出正确答案。
耐心阅读选项,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对比,找出相互匹配的关键词,以确定正确答案。
第三步,排除错误答案。
在选择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看似正确但实际上是错误的选项。
通过逐个排除错误答案,如果在剩下的选项中有一个显然正确或者可能是正确的,那么这个选项就有很大可能是正确答案。
第四步,注意否定词。
在历史选择题中,否定词如“不”、“无”等的出现可能会改变选项的含义。
因此,当出现否定词时,要特别小心,并注意它可能带来的答案改变。
有时候,否定词会使原本正确的选项变成错误选项。
第五步,注意上下文。
细心地阅读题干和选项的上下文,有助于理解文章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有时候,选项中可能会提及或补充题干中的某些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提供更多线索,帮助你找到准确答案。
第六步,考虑历史常识。
应试过程中,不要忽略自己的历史常识。
尽管选择题提供了选项,但有时你可能会因为基础知识而直觉地推断出正确答案。
最后,为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做历史选择题时要保持专注和冷静。
不要过于着急,仔细分析选项和题干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选项之间的差异。
通过理性推理和合理判断,你将更有可能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总之,掌握高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之一。
通过注意题干、关键词、排除错误答案、注意否定词和上下文以及运用历史常识,你将能够更准确地回答历史选择题。
最重要的是保持专注和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推理能力,相信你的历史成绩会有所提升。
【高中历史】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 历史答题方法
![【高中历史】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 历史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2f0d6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1.png)
【高中历史】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历史答题方法【高中历史】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历史答题方法历史学科在中考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基本审题和解题方法1.弄清楚题目的时间管制。
选择题通常可以提供更多较为明晰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涵盖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原文甚至就是题目的释文当中。
这就建议学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定义,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融合教材,恰当抽取题目中有效率的时间信息,确认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
2.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因素即人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纵向和横向观察,只有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观察比较,才能明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
3.把握住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
每道选择题均牵涉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晰了其性质、立场,才能快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快速确认恰当选项。
逻辑推理型选择题该怎么答中等逻辑发推论题,这些题会比上一类型的题难度上要高一些。
逻辑推理上也可以适当来说繁杂一些,同时史实也可以设计的更多一些,比如说可能将须要代入一下历史背景,联系一下有关的科学知识。
练习的时候必须多练下这一类型的题,看看题目的定义是不是特别之处,答案就是如何面世去的,多多累积,构成一个框架。
高考历史考试方法1.确认题目中所加史实的时间和年代,通过这一点确定无此这一范围内的选项。
2.题目中有明显逻辑错误的,比如因果推反了,直接排除3.题目中存有显著主观倾向性的,轻易确定在应试方面,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练习时,多做一下总结。
直观题的知识点,中等题的解题思路,难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窍门 有什么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窍门 有什么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c48c21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9.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窍门有什么技巧
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时序性较强,在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所体现,有的是具体时间,有的是大概时间,只要我们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得非常准确,那么解题就非常迅速和容易,其实90﹪以上的选择题都能通过时间排除法来排除。
高中历史选择题怎么答好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4、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怎么让历史选择题成绩提高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
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
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
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
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
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
因为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大,在高考试卷中差不多要占半壁江山,其正确率对获得高分尤为重要,成为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可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
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
书背熟了,并不能都拿高分,做历史选择题同样有规律和技巧。
要在文综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在选择题中获得较好成绩;而要在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在必要的学科知识贮备的前提下,临场应试中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可以减少失分,提高得分率。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要类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见类型有八种:1.简单表述型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特点是”等提示语与选项链接。
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用直选法、排除法等即可。
2. 程度型(或最佳型):在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也没有明显错误,只有相对而言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
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此题型理论含量较高,能力要求层次高。
此类题目的题干中,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重要”“最突出”“较为全面”“较为准确”“根本”“主导”、“本质”等程度限定词。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3.因果关系型:此类目一般都带有“原因”字眼,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题干为因,题肢为果;第二种形式由结果推导出原因,题干为果,题肢为因。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辨别出事件发生(或出现)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等概念的含义。
(2)、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
(3)、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4.组合型:组合性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
其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说明关系的题干。
2根据题干要求列出的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也属于题干),并以数字序号列出。
3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题肢)。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学会观察和分析,重视选项组合规律,常用选基法。
即首先确定一个或几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逐个排除错误选项。
5.否定型:(或逆向型):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不是”“无”“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
它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
解答否定型选择题时要重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找出与题干史实相符的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逆向思维直接找出答案。
6.比较型:比较性选择题就是给出几个事件、人物等,让考生从题肢中选出各项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比较能力。
答题的最好方法是采用排除法,如比较不同点,两者都符合(即相同点)的选项肯定不选。
此类型试题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基础知识,注意选项和题干考虑周全,就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7.材料型:材料性选择题实质上就是把材料解析题转化成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中含有材料(文字、图表、图画等),题肢是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辨别题肢中对材料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主要考查考生利用基础知识和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可参照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方法,必须先读懂材料,然后和教材知识相结合,选出正确答案。
一般可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材料的出处和其他相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弄清各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8.顺序型:顺序型选择题的几个备选项,往往只是列出事件的名称而不给出具体时间。
此类题目实质上是考查対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问题,往往只要能将几个备选项中的时间回忆起二个或三个,运用逐项排除的办法就能推导出正确选项。
如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和收尾的历史事件的序号。
上述几种类型在高考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二、做错选择题的“常见表现”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经典例题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背景是A..二战处于反攻阶段B.美苏处于“冷战”之中C.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D.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此题要审出时间“新中国成立”,再现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可排除A;C、D项皆是发生在20世纪50中期以后的历史事件,故正确答案为B项:因美苏处于“冷战”开始于1947年。
2.对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特别是历史时间记不准,导致错误【经典例题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选项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是1949年,选项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1956年底,选项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正确答案为D3.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高考历史试题中,大凡较难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在历史事件及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时代特征上做文章。
我们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课本中重要概念、关键字词真正弄懂吃透,才不至于面对扑朔迷离的选项感到茫然。
【经典例题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解析:要准确理解“社会之革命”的内涵,“实行法治”、“任用女官”(任用女官并不普遍)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移风易俗”与武则天关系不大,故A、B、D不选。
考生易错选D。
应选C,它讲的是科举制度的影响,可以称之为社会之革命。
【经典例题4】下列有关北魏时期均田制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B.它将全国所有土地实行分配C.它是寓土地和赋税制度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关系D.它对隋唐时期我国的社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均田制”这一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
“均田制”不仅是一种土地分配制度,也是产品分配制度,其规定包括赋税、徭役。
B项可以排除,因为均田制是将国家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加以分配,A、D两项有较强的迷惑性,只有C项的表述是全面的。
【经典例题5】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得以相互制约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这个概念的理解。
此题多数学生选C项加强皇权,表现出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影响认识不清。
此制度自秦朝建立到唐朝完善是适应封建的生产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基础上的发展,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善,完善指的是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同提高了办事效率。
正确选项D.【经典例题6】(2009年海南单科4题)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此题的题眼是“纯任德教”,孔子希望统治者德治、教化百姓,恢复周礼,故选D。
【经典例题7】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民权B.社会保障C.人权D.君主立宪人权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是“天赋”的,如生存权,自由,平等、财产和反抗压迫的权利。
西方最初提出“人权”是针对教会宣扬的“神权”的。
“民权”是公民才有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资产阶级最初提出“民权”是相对于“君权”的,即提出“主权在民”。
【经典例题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这一体制下议会是权力中心。
粗粗一看,四个选项好像都没有什么问题,此题尤其易误选A,因为考生可能对“光荣革命”很敏感(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
加上本题材料介绍了“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更让人确信就选A。
殊不知,此乃现象层面,忽略了题目要求的是“本质特点”。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其特点是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4.程度型选择题不会选择最佳选项。
程度型选择题也称最佳选择题,这种题型要求在备选项中,通过比较程度,找出最符合题目指向要求的叙述。
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题干中往往出现“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表明”、“最主要的”、“直接”等限定词。
它是高考选择题中思维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前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势的能力。
解题方法:1.排除法,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地方(如不符合史实,概念表述错误等),表述不够严密,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
2.比较分析法,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更能反映本质的选项,不能入选的选项通常有以下的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绝对性的表述”。
3.善于从题目中找到题眼,每一道历史选择题都会有一个“题眼”,也就是命题考查的核心问题。
“题眼”是题中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如特殊的知识点、各种限定词和特定的称谓等,它是解题的钥匙。
一般说来,命题人在命题时会确定这道题要考查哪一个知识点或哪一种能力。
我们在解答题时首先就是要审明试题的具体要求,要不惜多花时间阅读和提炼出题目的“题眼”。
做到火眼金金,这是保证和提高正确率的必要前提。
【经典例题9】(2010年浙江文综)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题眼是“道家无为”,也就是要体现道家代表人物的的观念。